第一篇:【化学】《二氧化硫》教案(人教大纲版高一下)
空气的密度。
⑵通过观察,收集二氧化硫的集气瓶瓶口朝上放置。
3.二氧化硫的沸点为-10℃.讲述:该温度很容易达到,说明二氧化硫很容易液化,变为液态二氧化硫, 液态二氧化硫还是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
过渡:氯气能溶于水,那么二氧化硫气体能不能溶于水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演示实验。(水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讨论总结:
水槽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杯,形成美丽的喷泉。烧瓶内的液体呈红色。
结论: 4.可见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提问:既然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且密度比空气大,那么我们在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应该如何操作。
学生总结:
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试管中的液体变红,那说明了什么?
提示:我们初中就知道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及时肯定:
这种酸叫亚硫酸。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学生总结板书: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H2O H2SO3 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解释: 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这就说明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我们在
SO2+2NaOH===Na2SO3+H2O
抓住概念的要领
思考: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实验:
归纳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变混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问:二氧化硫与碱尤其是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现象,与哪种气体类似? 追问:那么能否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追问:那么如何来鉴别呢?我们必须了解二氧化硫还有哪些其他的化学性质。
不能 逐步树立起普遍联系的观点,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问题。设问:硫元素有哪些主要化合价? +2、、0、+
4、+6
设问: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推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介绍:
其中以还原性为主。今天我们只讨论它的还原性。分组讨论
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是正四价,处于硫的中间价态,因此二氧化硫既能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还原性 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多方面考虑问题,加深印象。
设疑:
二氧化硫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分组讨论提出方案: 1氧化性: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
2还原性:可选择的氧化剂可能有氯气、溴、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等。(有些学生还提出浓硫酸、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给学生营造一个研讨的气氛,“入境”学习,这是学习的重点、难点。
板书:2.还原性
小结:能氧化二氧化硫的氧化剂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剂都能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一定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同时三氧化硫又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因此这个反应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分析该反应,二氧化硫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
教师指导下书写:
给
二氧化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培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讲解:SO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固体,极易与水作用生成硫酸,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上述两个反应制造硫酸。
书写方程式:
SO3+H2O===H2SO4 学生实验:
工业上,常常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提问:我们以前学过漂白性的物质有哪些? 现象: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硫还有它的一大特性--漂白性。
活性炭、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等等。1.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与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吗?
不同。
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物理吸附。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是化学漂白,而且是氧化漂白。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认识。激疑:
那么,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如何呢? 对比实验:
分别加热用氯水漂白过的品红试液和刚刚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品红试液。
现象:
加热用氯水漂白过的品红试液颜色-即无色试液颜色不变
而加热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品红试液--即无色试液颜色又变为红色。从漂白原理上对比二氧化硫和氯气,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二氧化硫的漂白是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分解而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二氧化硫的这种漂白原理为化学漂白中的一种--化合漂白。
板书
3.漂白性:不稳定 聆听、记忆 灵活掌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介绍: 二氧化硫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以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记忆
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从刚学的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看,二氧化硫有什么主要用途呢?
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三)、二氧化硫的用途: 制硫酸和亚硫酸盐、作漂白剂、防腐剂等。
过渡:二氧化硫对人类有益,但也有害,它可是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之一。
板书: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阅读:教材132页,二氧化硫的污染部分。
提问:什么是酸雨?
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酸雨的PH值〈5.6
指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际。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讲解:
一般来说,天然降水都偏酸性,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其中的缘故。降水中的微酸性能过促进土壤中养分的溶解,便于植物的吸收。因此是有益的。但是若降水中的酸度过大,PH值〈5.6时,对生态就有不良的影响。提问:酸雨都有哪些危害呢?
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电信电缆等的腐蚀。提问:大家清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来源吗?
回答:化石燃料的燃烧(如高硫煤)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的工业废气 板书
2.二氧化硫的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如高硫煤)含硫矿石的冶炼
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的工业废气。
总结:这些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向大气中排放。
小结:
找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随堂检测:
1.下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有()
A.氮气
B.氯化氢
C.氦气
D.二氧化硫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
()A. 氯气
B.氯化氢 C.二氧化硫
D.硫
要求立即回答。巩固当堂内容,反馈知识掌握情况。1.考察二氧化硫的溶解性
2. 考察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水平
板书设计:
第二篇:化学实验教学案例《二氧化硫》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二氧化硫》
从化中学 裴生林 熊伟
波义耳说:“只有实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它是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
在《二氧化硫》一节学习中,教师把教材实验改进为微型实验:在注射器内壁用双面胶固定三个纸条,分别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H+)溶液滤纸。放入少量Na2SO3固体后,安装针头,吸入少量浓H2SO4,迅速把针头插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小药剂瓶。这样在学生座位间走过,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三个纸条上颜色的变化。下面是学生对此实验现象引起的讨论:
学生1:老师,品红是什么?
教师:是一种有机色素,能够被漂白剂漂白成无色物质。学生2:那么品红试纸变白了,说明SO2有漂白性。学生3:不对,不是变白了,是褪色,因为滤纸是白色的。教师:非常好,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一定要准确。
学生4:那么,蓝色石蕊试纸为什么没有被漂白,只是变红? 学生5:是不是SO2的量不够啊。(学生们笑了)学生6:时间不够充分吧?
学生7:我认为是SO2不能把任何有色物质都漂白,只是某些有色物质能够与它反应。
很多同学都表示同意这个观点。
教师:原因是否如此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SO2漂白性的段落,并总结SO2漂白原理及特点。
教师:蘸有KMnO4(H+)溶液的滤纸的颜色变化如何解释呢?这也是SO2漂白的作用吗?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8:滤纸也变白了。不,是褪色了。好象不是漂白作用,但„„(说不上)
学生9:KMnO4是强氧化剂,SO2应该是与它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10:对,是SO2还原性,因为+4价硫元素能够失去2个电子,变成+6价硫元素。
学生11:那它们到底是怎么反应的?
教师:在溶液中,KMnO4中+7价锰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通常为+2价,SO2中硫元素化合价如同学们所说从+4价升高到+6价,因此KMnO4溶液褪色是SO2还原性的体现。
给出问题:把SO2通入橙色溴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12(马上):橙色褪去,因为溴水中溴单质是较强氧化剂。教师:非常好。请同学们推测产物,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完成。)案例评析:
1、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对学生感觉的刺激,让它保持实验本身原来的形式,而是及时利用现象和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进行分析、理解,之后形成长期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比较等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地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2、改进演示实验,“活化”创新意识。有选择的改进和增设一些演示实验,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带着要弄清产生此现象原因的强烈求知欲去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贵自疑”。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质疑的同时,学生能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真正落实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使学生在问题和悬念的激发下去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喜悦中去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疑问,使其在不断的探索性学习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4、在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学生动手等实验中,无形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是我们力求而又难求的。
体会:
当每天早晨,看着学生欣欣然走进校园,开始探求真知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自由还是束缚,很大限度上取决于教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第三篇:二氧化硫教案
23-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2.氧化性: 3.还原性: 4.漂白性: 三、二氧化硫与社会: 【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知识和生活两大线索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到到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再从化学性质到二氧化硫对环境的破坏都体现了二氧化硫与人类社会的息息相关。从物理性质开始认识二氧化硫,再从化学性质去认识的二氧化硫,这些性质也体现了二氧化硫的的科学价值也帮助学生从结构去认识性质。初步实现了新课标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把握不够到位,会在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加强。
第四篇:二氧化硫教案
《二氧化硫》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入硫的世界,探讨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让我们先了解身边的二氧化硫。
[投影]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投影](资料1)雪白的馒头、发黄的报纸、风景区燃放爆竹的录象镜头、硫酸厂上空及周围环境污染的镜头。
[投影](资料2)石油和煤的成分里都含有「硫」,1T的煤含有5—50kg的硫,一吨的石油含有5—30kg的硫,硫在燃烧时将产生2倍于硫重量的二氧化硫,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1.5亿公吨以上!随之而来便是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产生酸雨;影响人体健康……
[引入] 如何预防并化之为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投影]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 大试管中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投影] 无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 : 40)密度比空气大 [讲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请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现象的原因。
[投影]
(二)化学性质
[边讲边实验]
1、将收集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倒插入水槽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2、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
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4、将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
5、将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通入品红溶液
[现象1] 滴加石蕊,溶液变红
[提问] 为什么起初进入试管的水不多,晃过后增多?石蕊变红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石蕊溶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讲解] 此反应还是可逆反应。
[练习] 请写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投影] SO2+H2OH2SO3(可逆反应)
[提问] 亚硫酸的不稳定性仅表现在热分解上吗?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居于+6和0、-2价之间,则可推测亚硫酸的性质还有?实验室存放亚硫酸及其盐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能被氧化成+6价,体现出还原性。实验室存放亚硫酸及其盐应注意与空气隔绝,以免被氧气氧化。[现象2] 品红褪色
[学生讨论回答]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提问] 我们已学的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吗? [学生讨论] Na2O2,Cl2(HClO),O3,H2O2等。
[讲解]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其和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无色化合物,而使之漂白。但此物质不稳定,所以受热或长时间后易恢复原来的颜色,是暂时漂白。而其它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是永久漂白。二氧化硫还可用来灭菌,做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现象3] 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都褪色 [投影] SO2+Br2 + 2H2O=H2SO4+2HBr [分析] 二氧化硫还原Br2和高锰酸钾使之变为低价态物质而褪色。
[提问] 此反应中溴水褪色是否可逆、是否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一样?
[学生讨论回答] 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不是可逆反应,此反应中二氧化硫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不一样。[现象4] 溶液中有黄色沉淀生成 [投影] SO2+2H2S=3S+2H2O [讨论分析] 二氧化硫氧化硫化氢生成中间价态物质硫。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判断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
-2 0 +4 +6 H2S S SO2 SO3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所以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现象5] 二氧化硫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不褪色。[投影] 解释:SO2被NaOH溶液吸收。
[练习] 类比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 SO2+2NaOH=Na2SO3+H2O SO2+Na2SO3+H2O===2NaHSO3 即 SO2+NaOH=NaHSO3
(强调:由于SO2与NaOH反应时物质的量比不同,产物也不同)[讲解] 此外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催化剂
[投影] 2SO2+O2=====2SO3(可逆反应)
Δ
SO3+H2O==H2SO4(放热)[讲解] 工业上根据上面两个反应原理制备硫酸。[投影] 小结:
1.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亚硫酸为中强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
3.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退色。4.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硫化氢。
[提问]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组成相似,其化学性质是否也相似呢?试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出比较。
[讨论] 二氧化硫还有其它多种用途,可惜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是它。下面师生共同探讨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投影]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简介] 酸雨的概念(pH<5.6)
[提问] 为什么正常的雨水PH不是等于7,而是比7略小?
[学生讨论回答] 因为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学生阅读思考](1)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
(2)二氧化硫如何形成酸雨?
(3)如何防止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投影]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课堂小结](1)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SO2的漂白性;
(3)SO2对环境的污染。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1 : 40)密度比空气大
(二)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亚硫酸(亚硫酸为中强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H2OH2SO3(可逆反应)SO2+2NaOH=Na2SO3+H2O SO2+Na2SO3+H2O===2NaHSO3 即 SO2+NaOH=NaHSO3 催化剂
2SO2+O2=====2SO3(可逆反应)
Δ
SO3+H2O==H2SO4(放热)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
3.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SO2+Br2 + 2H2O=H2SO4+2HBr 4.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硫化氢。
SO2+2H2S=3S+2H2O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第五篇:高一下化学知识点总结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下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A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B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C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D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E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F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升失氧化还原剂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降得还原氧化剂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3)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3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2)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3)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4)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5)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4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一、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二、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三、、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四、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五、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
(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六、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5
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a href='//www.xiexiebang.com/yangsheng/shipu/' target='_blank'>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高一下化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