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文制宜,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因文制宜,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如何做到“有感情”?修订后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更加有可操作性: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大家都认识到“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的是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是朗读走过场,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朗读,“不仅是照本宣科,还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它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邵燕祥语)。新课标所倡导的“读”是有感情的读,是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是要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是要读出自己的个性。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呢?
1、领悟内涵,表情朗读
即通过有表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体验更加细腻,使感知更加深刻。教学中,创设有利于朗读的情境,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本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这样设计了指导朗读的环节:要求学生先通过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这一层,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然后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
①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
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③ 挨冻,而且睡不好。
在这一过程中,我指导学生细细体味细节处的情感变化,注意感情的跌宕起伏,节奏的时缓时急,语调的升降,语音的或轻或重,力图在朗读指导中,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超越时空,作一次精神的远行,与凡卡对话,与凡卡同行。
2、对比语言,强化朗读
一篇优秀的作品,作者往往惜墨如金。无论是句子中词语的选择,还是句子顺序的安排,都经过精雕细酌。因此,通过对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更换、句子顺序的改变,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用语言比读法进行朗读教学,通过词语的增删、句式的变换,使学生在比较中对文本的解读获得一种思想的顿悟,在比较中认识语言的精当与粗疏,我们会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语言的妙处就不需要肢解式的分析了
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讲到“我”在家写了小诗并得到妈妈的赞扬后这一片断,当读到“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这段文字时,我说:“从字面上来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真是啰嗦,大作家也有败笔,建议把它删掉,读起来更简洁” 于是请同学读了一次,大家马上表示反对,认为效果不好。我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看似啰嗦,实则是对爸爸很久还未到家,而我迫切期待的心情的最好阐述”,我马上抓住这契机,请该生朗读。全体学生为他用极其迫切、焦急、渴望的语气的朗读而自发地鼓掌。我又启发学生:“还有别的原因吗?”,另一学生说,这段描写为下文父亲回家后出乎意料地对我进行批评做了铺垫,为下文表现我对父亲的不理解作伏笔,所以不但有用,而且相当重要,要读出那份情感。我请他用他认为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语气读一下,效果很好。
3、再现情景,提示引读
在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篇幅较长,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文本创设的特定环境,融入角色,可由教师进行提示引读,以此浓缩文本精华,让学生进一步贴近文本。如在进行《小抄写员》第二课时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头脑中储存的人物形象及对文本的理解,再现父亲屡次责备儿子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叙利奥遭到父亲责备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增强语感。我先提示引读父亲的责备,再引读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最后分角色(一人扮演父亲,一人扮演叙利奥;男生扮演父亲,女生扮演叙利奥;教师扮演父亲,学生扮演叙利奥。)进行朗读。这样,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由引读到分角色朗读,层层推进,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4、张扬个性,角色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言、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经常启发学生: “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的读才有价值。”以此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朗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学生朗读水平必然会得到显著提高,而其对文本的理解必然也会更加深入,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文本整体思想的把握必然更加到位。
5、以情激情,教师范读
“范读”是教师进行的常用方法,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教师范读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是静静地聆听;可以是边听边看课本;可以是轻声伴读;也可以是逐句跟读。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代替教师范读,但时机与次数要把握好,不能过多。
总之,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文章的具体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达到读文悟情、读文学法的效果。
第二篇:阅读教学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读为本”,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提到“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指导学生读了,可他们就是读不出味来”“我也想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但时间不够用”等诸类问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扫除学生朗读中的障碍,做好朗读准备
想要读通、读顺、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扫除朗读中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布置好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中遇到不懂或难懂的字或词。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方式,做好朗读的准备。
二、以教师的范读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在各个学年段,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总的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目标。那怎样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我认为老师的示范朗读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小学生带有极强的模仿天性。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不但可以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境界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在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轻重缓急等。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由于课文中的人物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及逝世时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对文字中所承载的深深情感感悟不深,读不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老师只是一再强调朗读的技巧,学生一时很难动情动感地读出人们因伟人的离去而悲伤及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此时老师要是适时地做示范朗读,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语言文字变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及场景,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情由心生,再由学生进行朗读时,情感充沛、感人万分,这也为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又如《二泉映月》一文,文中的第五自然段具体细腻地描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我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美景的图片和《二泉映月》曲)进行示范朗读.当读到“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语调徐缓,抒情。读到“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时作用下,学生进入了一种曲中有文,文中有曲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从老师的范读中懂得了停顿、轻重、缓急等在朗读中会随着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变化。由此可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三、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感而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感受美的情趣。
如我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的第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春天到来,花儿开放,父亲欣赏儿子种的鲜花,内心十分高兴。其中蕴含了父子间的浓厚亲情。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盛开着的鲜花美图。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美景之中。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很快学生就抓住了“姹紫嫣红”“轻轻摇晃”“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等重点词语读出了花儿的颜色美、姿态雅、气味香。
接着,我引导学生想像不同心情的人们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所产生的变化。感悟儿子留下的鲜花带给父亲,带给别人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此段。学生跃跃欲试,他们读得用心,读得投入,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情感达到了高潮,充分读出了高尔基的兴奋不已、欣喜万分、自豪之至。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运用适当的朗读评价,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朗读评价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地提高。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听到“你读得真棒!”“读得不错”“你读得不怎么好”等朗读评价语言。这样的朗读评价语言显得笼统、不具体,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得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只知道个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二)要引导学生领悟地朗读。朗读是领悟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领悟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悟地读,尤其要注意关键句段。如教学论文(黄继光)一课时,有学生问:“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为什么能站起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简单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黄继光心理活动的那几句话:“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指名读;“战友们在望着他”——小组读;“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一全班读。这样分着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黄继光想到望着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感到给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大。这种力量来自英雄黄继光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这样分着多读几遍,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领悟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能够站起来扑向敌人火力点的原因。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
(三)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领悟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还可以再现文章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字字情、声声泪,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感情。全文的主调贯穿一个“悲”字,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沉重而悲痛的。节奏应是缓慢的,要通过表情朗读的指导,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波涛。当总理的灵车经过时,人们想到的是什么呢?通过范读、表情朗读第二段中的最后三句话,学生自然体会出人们这时的心情:同是这十里长街,同是总理和群众,昔日的总理检阅群众,迎送外宾,其矫健身躯,慈祥面庞,油然浮现于群众眼前,这是多么幸福和欢乐的情景!然而今天,看着总理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而且不再回来,人们怎能不悲痛欲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那些字里行间深蕴的情感将溢于言表,使学生受至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进而从悲痛中获得力量,立志做一个像周总理那样的人。
上好阅读课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难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将使智力发展受到许多局限.如何上好小学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中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修改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 还给学生.首先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象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一同骑着走.一个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父子俩只好抬着毛驴走.为什么在骑驴这件事上,跛子、老人、妇女、老奶奶各自的看法会各不相同呢?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情况、经历和处境不同,因而他们对骑驴这件事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会不同。同样的道理,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由于他们头脑中贮存的认知模块各不相同,即使阅读同一篇课文,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正是他们主体精神的具体体现。
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下堂课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或者类似的故事,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是影响阅读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阅读的速度慢,就无法在单位时间内广泛地阅读;阅读质量不高,就失去阅读的意义.提高阅读速度首先眼睛要看得快,扩大视觉范围,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变为一句一段地看;其次是脑子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的看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理解了阅读材料的意义,就能注意到其中的指向,从而会迅速地抓住文章的中心.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方面,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生阅读时,教师应提醒他们注意理解各个句子,段落和文章的意义.阅读过后,教师应及时询问文章中的细节和与其相关的问题.只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就能够培养良好的理解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断提高.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步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境界.-
第三篇: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古城中心小学
于艳丽
进行朗读训练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技巧。下面我就针对重音、停顿、语调等几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重音。重音是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的现象。重音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一字一顿法。就是在要强调的字词前后作短暂停顿,使所发出的声音迸出,铿锵有力。通常用来表现坚定的态度、强烈的情感。
(二)、拖长音节法即把要强调的字词的读音拉长,调值读得夸张些,借增加音节的长度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常用来表达较深沉的感情或耐人寻味的语意。比如: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爬天都峰》)“那么”二字之间采用拉长音节的方法,念到“么”时,又好似后面的气不足,有助于表达作者当时看到天都峰高和陡的程度,以及要爬上天都峰的困难,若只是一般地加大音量重读就不能表达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以及作者担心爬不上天都峰顶了。
(三)、重音读轻法。也就是控制音量,使气大于声,把要突出的词语轻柔而缓慢地读出。常用来表达怀念、悲伤、慈爱、缠绵等情感。比如: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了”前作短暂停顿,再轻轻读出,饱含对小女孩之死的同情和痛惜,可以表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二.停顿。
(一)关键词停顿。指导学生读出逻辑重音,重音要通过增加声音的力度及强度体现出来。
(二)标点符号停顿。在让学生读句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会读标点符号。根据标点符号不同的作用,读出合理的停顿,“句子”要读得平缓,“问号”要读出升调,“感叹号”要读出加重的语气,如“下雪啦!下雪拉!”第二个“下”字读得稍重,强调下雪时高兴的心情,读出喜悦的语调。
抓住句子结构停顿。要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还必须注重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把长句子从课文中找出来,自己试读,接着互相读,指名读,然后大家评析,从而使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明白这句话写了什么或谁怎么样了等等,再根据句子前后表示的意思来停顿,可用“/”画出停顿并正确朗读,如“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这一句就可以根据所画的停顿来朗读,(三)、语气。要让学生懂得陈述、祈使、感叹、疑问等句式朗读时所表达的各种语气和感情,并教会他们怎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朗读表现这些语气。
(四)、把握语速与语调。语速,就是朗读时声音语流快慢的变化。语调则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是表达语句感情、烘托环境气氛的一种重要朗读技巧。语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平调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升降变化。陈述、说明的句子常用平直调,表示庄重、悲痛、冷淡等感情。
(二)升调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节或结构稍稍上扬。疑问句、感叹句常用上升调,表示疑问、反诘、号召、惊讶等感情。
(三)降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句末音节或结构读得低弱而短促。表示坚决、肯定、赞扬、祝愿、感叹、恳求等感情。
(四)曲调全句语调的高低有曲折变化。一般表现为:有的句子,开头和结尾的语调都比较低,中间声音比较高;有的句子,则呈现出“低、高、低、高”式的变化。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反语、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直接影响着感情的表达,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课文,意味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赞美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要读得语气舒缓,柔和,美一点;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实际朗读时具体怎么读应结合课文来体会。
第四篇: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层次性
指导小学生朗读要注意层次性
钟祥市磷矿镇陈安小学夏德刚
关键词:朗读层次读通读懂读好多读
今日,笔者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先是齐读,然后点名读,又是齐读,连续三五遍。几遍比较,只是读多之后,较之原来通顺。后来引导学生给诗文划分节奏,又是三五遍的朗读。此时半节课已经过去了,教师又是讲解诗文意思,又是分析感情。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一首诗还没上完。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首先教师要对自己安排的教学环节了如指掌。以上教师一堂课没有上完一首诗,原因就在于他不知道:我们每一个环节应该达成哪一个目标,到哪一个程度合适?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呢?笔者认为:指导朗读要注意层次性,教师要对每一个环节应达成的目标心中有数。一般的讲读课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一、读通课文,夯实基础。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是学生感悟课文的前提。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前提下,应充分保证时间,让学生在自读中解决文字的障碍,在读中感悟词句的连贯性。学生不但要读准生字词,还要能合理地进行词语组合,形成语流,要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现象。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正确认读,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字义,感知字形;②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错读、不读破句;③大致理解课文的结构和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读懂课文,突出个性。
语感训练的意义在于“教是为了不教”,在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形成。学生可通过语文的实践训练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阅读中首先要不断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才能不断地加强语感。学生具有独立人格,是感悟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产生他们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在读中做到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边读边体会,感知课文;边读边品,品味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有两位教师教《一去二三里》,其中有一位教师先看图,再学习古诗。笔者认为书上的插图只是画家个人读了这首诗后浮现在他眼前的画面,只是他个人的体会。先看图就是把别人的阅读感受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充其量只不过是直观地感受了一幅美丽的画,根本没有从诗中去感受那令诗人有感而发的美丽风光。第二位教师则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读通古诗;再听古诗,并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你好像看见了什么。然后,把自己脑中的图画与教师出示的图画作一比较,看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把古诗的画面浮现在脑中,在读中感知课文。这样,在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给了学生一个阅读要有自己独特感受的意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中还应注意语义的疏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配注意力的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合理调动多感官的参与,边读、边听、边想,做到目视、口诵、耳闻、心动。一边读一边调动已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意义的疏通和整合。教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读好课文,整体把握。
读是一种手段,也是目的,以感促读,读中感悟。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是学生增强语感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
1.加强示范。现代教育手段、同学的示范、教师的范读,都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和模仿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技法,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2.读好课文,以读代讲。语感具有直觉性,它是对语言的本能反映。因而必须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而不能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讲”“问”往往流于形式,过于繁琐,有时会破坏课文的整体性。所以,应让位于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给学生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第三遍读,让学生吟诵揣摩,根据自己在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学生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四、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言语美。”这其中的“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言语美”就是语感训练的体现。“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大凡爱读书的人,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文字的把握准确。积累语言是形成语言敏锐感受力的重要前提,而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多背。
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学生喜欢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高年级学生可推荐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一篇带多篇,用一段带全书。如学习了《景阳冈》后,引导学生读《水浒》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给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要选书中的精彩片段讲给学生听,设悬念吸引学生去读。
第五篇: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感情朗读相当重要,它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美妙,从而陶冶美的情操。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发源地”。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调动起他们的想象、联想,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 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学生们在幼儿时期家长就教会他们背诵了。但诗意是什么?学生一知半解。我就引导学生先读课文(边读边听凄凉的古筝音乐),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经过诗文对照,学生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朗读面部表情就比较严肃了。并通过语气的变换,朗读时气氛的渲染,使学生理解作者一个人在外孤独冷清的场面。读完古诗,有几个学生说自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这样较难理解的古诗意境,经过老师对当时情境的渲染,在学生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有了这样的感觉,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就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课文的意境展现出来。二 联系生活实际,读出真情实感
朗读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染他们的情绪,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加以换位思考,接着让他们自读课文,进一步揣摩感情,多读几遍“其义自见”,学生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子的语气来。如讲读《青蛙看海》一课,课文是按青蛙想看海—努力登山—看到海的顺序写的。全文的朗读语气也随青蛙的心情变化而改变,所以先要着重体会青蛙的心情。教学时,笔者先提出了“如果你特别想看到大海,可是前面有一座高山挡着你的去路,你的心里感觉怎样”
等类似问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心情来体会课文内容,再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大家一起评论,语气对不对,教师可这样鼓励“读得不错,谁能比他读得更好”。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最后,在学生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青蛙看海》一课是急切→高兴→失望→希望→又高兴又轻松的语气特点,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够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了。
三 教师智慧评价,促进感情朗读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不乏如翘大拇指、夸“你真棒”、“大家拍手表扬他(她)”,还有夹杂英文的表扬方式等等外在的评价方式,而深入文本、结合对文本感悟进行的切实评价不多,两者没有做到有机的结合。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当学生把《月亮湾》一课中写河岸上桃花多而美的句子读得有滋有味时,教师真诚地夸奖:“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看见了朝霞般的桃花!”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用语。如在上《月亮湾》一课时,很多孩子喜欢写河里的小鱼和倒影的句子,孩子读不好时,你可以先夸奖他的优点,再说:“就是有点可惜,小鱼好像有点不开心了,谁能让小鱼开心呢?”学生自然会扣住“一群群”和“游来游去”。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朗读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引导学生角色移位。根据学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参与朗读。如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当学生读到青蛙说的“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话时,教师边点评边引导:“你这只可爱的小青蛙过冬,不用飞很远的路,只要钻进泥土睡觉,你有什么感觉呀?”这位朗读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自己就是青蛙的了:“我觉得很得意,很满足。”“那能把你的得意满足给大家表演一下吗?”学生自然会抓住“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来读,同时加以动作表示“饱饱的”,角色移位后的朗读更具真情,更有情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形为,由
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朗读水平等因素的千差万别,因此,有感情朗读的处理形式也就各具特色,如果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湖南省望城县雷锋学校 匡青海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培养 学生 作文 能力
作文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态度和习惯。作文能力属于智能因素,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不定期必须重视非智能因素的影响。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和坚持。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十分迫切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培养:提高对写作的认识。兴趣的产生基于需要,写作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在现代社会中,写作水平的高低已影响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就和生活的幸福。深刻认识到写作是文明人类不可缺少的需要,能培养和加深对写作的感情。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成功可以与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成功激增兴趣,兴趣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会成功。赞扬学生的好作文和写作中的进步,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能起作用。所以我在批改作文中发现好作文和有进步的,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以用榜样来诱导学生。唐宋古文八大家中的“三苏”,在家庭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才能方面的成功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我所担任的
两个班,听到“作文”两字就头痛,叫他们写作文更不用说了。作文有“怕”字这拦路虎,怎样写也没多大变化。针对这情况,进行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如:知识竞赛、背诵比赛等等。在本学期学习第一单元时,有两课是要求背诵的,于是就开展朗诵比赛。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比以前认真多了,都想在比赛中大显身手。在比赛中有些同学朗读很有感情,态度大方自然;有的胆子很小,一到讲台就钻到讲台下躲起来,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比赛后,就布置了这周的周记:记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过两天我收来看,大部分写的比以前进步了,能把这次活动的经过写清楚,且体现“有趣”,有位同学在结尾处这样写:“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60位同学朗读,虽然我朗读得不好,但我知道要是自己下苦功常练,我肯定能朗诵得不错。这次朗诵比赛真有意义,使我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更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活动后写的作文内容充实多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作文的兴趣会被激发的,有了兴趣,学写作文的动机就油然而生。同时要纠正学生把作文看作任务或者是负担的态度。有了兴趣,有了正确的态度,就要培养学生常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平常有什么触动心灵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了,因而我要求学生每周写周记。
其次,教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无论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来自生活,观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功。通过观察可以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和形象。观察在文章写作中,尤其是在记叙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认为观察是“基本要项”;老舍主张“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且要善于观察生活,会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如:在班中有些同学成绩差,读了两三个星期又想读了,有的成绩好的,也想出去打工赚钱,且说:“读书无用。”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同学说法写一则短评。从这里向学生讲明,虽然是很平常随口而出的话,都可以捕捉来议论分析,纠正其错误。留心观察生活,无论大事、小事都把它积累起来,写作时就不会觉得胸中无物可写了。因而,观察是学习写作、准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又扎实又宽阔的途径。
再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作文来教学。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阅读对写作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从写作心理看,阅读能提供兴趣和意识;从写作内容看,阅读能提供观点和材料;从写作技能看,阅读能提供语言和
技巧;从学习写作的途径看,阅读是写作的“老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王充写《论衡》,阅读了《汉书》“艺文志”列举的1300卷书。即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作用。我针对现阶段的学生现状,尤其引导学生对范文的阅读。这个学期重点学习议论文,对于新接触的文体学生总是摸不着头绪。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马南屯的《从三到万》时,教会学生抓住这篇议论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从一个故事引京广线点的写法。我讲这内容时,我就先讲了富翁的儿子刚学会一、二、三,就以为看书什么都学会了,飘飘然了,就辞退了教师,有一次他父亲叫他写请帖,有个朋友姓万,他写一个早上,一个“万”字也没写好,只写了五百画。于是我问学生:“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认为富翁的儿子怎样呢?”学生答:“骄傲自满。”又问:“换一种说法又是怎样呢?”学生答:“不够谦虚”。再问:“那么你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怎样才能学到本领呢?”有些答:“谦虚谨慎。”有些说:“不要忽视老师的作用。”于是我把这两种答案综合归纳,就是讲故事后引出的论点了。我说:“你们在写议论文时就可以学习本文的写法——从故事引出论点。先说一个故事,再结合你所写的故事表明你的看法,即论点。”课后,写这单元的作文时,有部分学生已学会从故事引出论点和写法。如:有位同学在文章的开头就叙述了父子扛驴的故事,然后提出:“一个人做事要有主见,否则,就任凭别人左摆右摆,什么事也没有干成。”可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作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此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注重作文的批改、评讲等必要的环节。在批改、评讲时要指出他们作文的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如学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好的表现在:能结合材料提出论点,并围绕着的提出的论点摆事实,讲道理,并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来结束全文。不足的地方恰恰与之相反。通过批改、对比评讲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写作能力的素质就包含了思想素质、语文素质、创造能力的素质等。所以,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结合实际贴近生活——指导小学生作文三法
小学生常把作文当作负担,每逢看到题目,便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我认为,造成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命题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以致学生提起笔来感到无从下笔。鉴于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拟定文章题目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作文素材,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一、回忆生活,打开记忆仓库每次作文,我都事先把题目公布出来,如《起床之后》、《上学路上》、《第一次洗衣》、《拔河比赛》、《扫树叶》等。这样做,可使学生有时间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寻找感受最深、记得最牢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学生记忆的仓库打开了,素材丰富了,灵感也有了。有一位学生在《扫树叶》一文中这样写道:
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黄了。风一吹,树叶一片片、一阵阵飘落下来。有的随风直打旋,像飞舞着的蝴蝶一样好看。校园里落叶积满了地,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喇叭,还有的像粽子。
我和小兰挥动扫帚,使劲地扫,树叶很快堆成一座小山。不一会,我身上便汗津津的,胳膊也酸溜溜的,不听使唤了。我把身子靠在树上埋怨说:“妈妈平时只知道让俺读书、写字,就是不让俺参加劳动。”一边说一边弯下腰去拣了几片最大的树叶,当作扇子摇着。小兰看见了,打趣地说:“华姐姐,要是给那树叶加个长把儿,你不就是铁扇公主了吗?”我白了她一眼,赶忙回击她:“我要是铁扇公主,那你不就是随从的小妖精了吗!”
这篇习作,写得形象生动,亲切感人,逼真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
二、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生活中,有许多能令人动情的场面,却往往稍纵即逝。学生一般不留心这动情的瞬间,以致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最佳时机。留心生活,及时收集作文素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留心与不留心的差别很大,比如,教学楼,学生一天总要上下几次,比较熟悉吧,可要问从一楼到三楼楼梯共有几级台阶,却很少有人说得准确,而口袋里的钱,虽不能时时数着,大都知道有多少。这不是很好的说明吗?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次,我要求他们留心观察山羊和绵羊的外形。观察后,一位学生在《山羊和绵羊》一文中用对比的方法写道:山羊的角比较直,角尖向后竖着,绵羊的角比较弯,多向下盘在脖子两侧。公山羊有胡须,公绵羊没有胡须。山羊的尾巴又短又直,爱摇动,绵羊的尾巴又肥又长,老是耷拉着。山羊的毛又短又直又松散,绵羊的毛又长又密又卷曲。这篇作文,写得具体、详细。我把这位学生请到办公室,一边批改作文,一边问他:“你写公山羊有胡须,母山羊有胡须没有?”“有!”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又问他:“你知道绵羊的尾巴老是耷拉着是因为什么吗?”他想了一会说:“可能是因为太大了,摇不动。”我认为这位学生在观察时是留心了,动脑筋了,要不准会在我这突然袭击下吃败仗。
留心生活,不仅能发现事物的表象特征,也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以至引发文思,从而达到胸有所积不吐不快、下笔左右逢源的状态。
三、基于生活,展开丰富想象写作是一种艰辛的劳动,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剪裁、谋篇,才能写出有内容、有感情的文章。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要从原材料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科学的、符合规律的想象。当然,想象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常识的基础上。作者对现实题材把握得越多,想象的翅膀就越能够展开。如《灯光下的校园》这个题目,一位学生通过想象,写得就颇具特色:“校园里一片寂静,天空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像是偷看着这校园中的情景。落叶时节,微风载着凉意,有意无意地吹了进来。灯光下的老师办公室,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人类的良知和文明,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文中将教师的办公室比作灯塔,贴切、得体,虚实结合,给人以清新隽永之感。这种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想象,既入情入理,又生动形象,具有耐人寻味的力量。
体验生活:作文材料情趣化
现在一些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老师布置完作文题目,下面就唧唧喳喳好一阵。他们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敷衍成篇,草草了事。语言枯燥,内容单薄,味同嚼蜡。就这样左一次地写,又一次地写,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都拿来比较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老师批改的心血以及学生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付之东流。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怕作文。“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正如一本好书会使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百读不厌。例如新版教材都在选文、内容、配图、装帧上良苦用心,以唤起学生对教材产生直接兴趣。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情境,美好的人物、心灵,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应该从作文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写作的乐 趣,从写作中体验到生活的情趣。
1.生活寻趣。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在作文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是作文教学的坦途大道。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比如春天来了,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记在你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回到教室,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果树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有的说,花丛中有许多小蜜蜂,在辛勤的采蜜;有的说,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农民阿姨和叔叔在田里辛勤地劳动呢!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回到家后,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可以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
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样作文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在自然中是美的,人的劳动是美的。这样的指导,小学生的习作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心里的话,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写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快乐的事,快乐地写,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
2.实践凝趣。生活是作文的矿藏。情感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喷涌面出,择地而流。“经历即文章”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人有两件宝,动手又动脑”;实践练习作,效果快又好。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积极引导学生在习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信心的好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小鬼当家”、“买一次东西砍一次价”、“让妈妈(爸爸)感动一次”等生活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又如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习作实践活动,如指导小学生当小记者,编辑手抄报;组织学生举行优秀作文讨论会,集体评价作文;指导学生给自己的作文画插图等等,让学生把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动心、动情,极大地凝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据我所知,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与交流,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
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 的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关爱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由于校园生活也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教师应设法通过诱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活动中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切身地体验过程。课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科教学的过程之中:动手实验,制作手工,扮演角色,游戏竞赛等。
此外,面对课堂内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应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2、引导学生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可布置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今天我当家,上菜场买菜,烧饭、烧菜,洗碗;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三八”给妈妈制作贺卡;在父母不在家时当一回小主人,有礼貌地接待客人;随父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外出旅游......在家庭生活中,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学生参加的家务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进行评价,从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3、引导学生关爱社会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当商店营业员、公交车售票员等。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找人签名,每人需签满20人以上。为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必须与许多人交往,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体验,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写作的源泉。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在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社会生活和人的个性生活的美,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宝藏”。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辨丑识真,揭恶以扬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审美情趣得以提高,再以美的形式来表达,即实现由“物”而“美”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