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函授建筑专业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函授教学大纲
(2015修订版)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时 数: 24 大纲执笔人:何冬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为土木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建筑材料是一门研究建筑材料组成、结构、性质、生产、加工、使用、维护保养及质量检验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类、土木工程类、房地产管理工程类等专业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门技术性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桥梁纽带的功能。
课程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同时对建筑材料的储运和保护有所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 论(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介绍及材料标准。教学难点:常用建筑材料及课程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及常用建筑材料;(2)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3)了解常用的材料标准;(4)了解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本课程的特点、内容、任务、学习方法,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二)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材料的各种性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通过孔隙率、孔隙特征,推导材料的一些其它技术性质,及通过材料的技术性质,去理解材料的用途。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2)理解材料与各种物理过程相关的材料性质;
(3)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及基本物性参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性性的影响。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及基本物性参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
(三)气硬性胶凝材料(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气硬性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石灰的生产与技术性质。
教学难点: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要求、特性、应用、验收以及保管。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石灰、石膏的原料及生产,水玻璃、镁质胶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2)掌握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要求、特性、应用、验收及保管;
(3)掌握石灰、石膏的凝结硬化原理,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能区别。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石灰、石膏的原料及生产,水玻璃、镁质胶结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要求、特性、应用、验收及保管;石灰、石膏的凝结硬化原理。
(四)水泥(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硅酸盐水泥的原料要求、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机理、技术性质;五大通用水泥共性及各自的特性,并弄清这些特性的原因。
教学难点: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物理化学变化;水泥的组成对其技术性质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而合理地选用水泥。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生产水泥所需原料、生产过程、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及机理、其他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的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常用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
(3)掌握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及特性,矿物组成及每种矿物单独在硅酸盐水泥中所起的作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生产水泥所需原料、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及机理、其他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的特点及应用;常用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
(五)混凝土(6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质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影响混凝土三大技术性质的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步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验收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普通混凝土的优缺点;(2)了解其它品种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3)掌握混凝土材料的技术性质要求;
(4)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硬化后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影响因素;(5)掌握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主要检测指标及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检测方法;
(6)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7)熟悉如何从原材料和配合比上控制混凝土的质量;(8)熟悉常用外加剂的作用原理及适用范围;(9)掌握常用特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10)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作用。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混凝土性质;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主要检测指标及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检测方法;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外加剂的作用原理及适用范围;配合比设计方法。
(六)建筑砂浆(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介绍砂浆的性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抹面砂浆的功能及技术要求;(2)掌握建筑砂浆的基本技术性质及其测定方法;(3)熟悉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砂浆的基本技术性质及其测定方法。
(七)墙体和屋面材料(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墙体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各种墙体材料性能对比及选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墙体板材、砌块的类型;(2)掌握各种墙体板材、砌块的技术特性;(3)熟悉各种墙体板材及砌块的技术特性。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墙体板材、砌块的类型、技术特性。
(八)建筑钢材(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其实际应用,钢材冷加工强化及时效的概念,如何选用建筑钢材。
教学难点: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几个重要参数,四个阶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钢材的冶炼及分类;
(2)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冷加工时效原理、目的及应用;(3)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4)建筑钢材的标准与类型,建筑钢材的防护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冷加工时效原理、目的及应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九)高分子合成材料(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各自特点,区分种类和用途。教学难点: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及应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塑料基本组成、性质及其在建筑中应用的形式;
(2)了解常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密封膏及防水涂料主要品种(如氯化聚乙烯卷材、三元乙丙卷材、聚氨酯密封膏、聚氨酯防水涂料)、特性与应用;
(3)了解建筑涂料的作用、组成及常用品种(如聚醋酸乙烯乳胶漆内墙涂料、丙烯酸酯系外墙涂料等)与特性;
(4)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聚合物及其分类,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常用合成树脂如PE、PVC等的特点,合成橡胶硫化的概念)。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十)沥青材料(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每个性质分别代表的技术指标和实验方法;石油沥青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难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每个性质分别代表的技术指标和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重点了解石油沥青牌号划分的依据、选用原则及掺配方法;
(2)了解煤沥青的特点;
(3)了解石油沥青卷材、SBS改性沥青卷材及APP改性沥青卷材特点与用途;其它防水卷材只求一般了解;
(4)了解沥青胶组成及填料作用;
(5)了解沥青胶的应用,冷底子油、乳化沥青的组成及乳化剂的作用,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沥青防水密封膏只求一般了解。
(6)掌握沥青胶的技术性质;
(7)掌握石油沥青技术性质(粘性、塑性、温度敏感性及大气稳定性)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实用意义。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组成及试验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1.注重归纳对比
不同种类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同类材料不同品种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特性。学习时不应孤立地、机械地死记硬背各种材料的性质,而应采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总结归纳同类材料的相同点,对比各种材料的不同点,然后分类理解和记忆,使繁杂的内容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注重量度关系
材料的量度和试验都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材料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最常遇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注重实践手段
建筑材料课程内容来源于实践叉服务于实践,若能密切联系实际,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和材料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手段不仅能够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使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在实践中验证和补充书
本知识。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推荐教学参考书
[1]《建筑材料》,傅凌云等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版; [2]《土木工程材料》,吴科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建筑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四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一版)第16次印刷;
[4]《建筑材料》,张海梅编,科学出版社,2000版。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 24 学 分 数: 4 课程号: ZZB050802H 开课学期: 1 大纲执笔人:何冬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工程图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和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指导生产、施工管理等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因此,建筑制图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原理和投影图及专业图。
课程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标准和有关基本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制图规格及基本技能(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制图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相关规定。
教学难点: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了解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4)掌握仪器作图的技能和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制图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相关规定。
(二)投影的基本知识(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及投影特性,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教学难点:特殊位置的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了解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3)理解正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特性、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4)掌握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本作图方法;
(5)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的作图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正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特性;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本作图方法。
(三)点、线、面的投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点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 教学难点: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特性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位置的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2)掌握点、直线和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及特点;(3)掌握其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
(四)基本形体的投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教学难点:基本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投影。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各个基本形体尺寸标注方式;
(2)掌握这些基本形体表面上的点和线投影,能够作出基本形体被一个或几个平面裁切的截交线。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
(五)组合体的投影(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几何作图绘图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立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投影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熟悉投影图的选择;(2)掌握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步骤、组合体的尺寸配置和标注;(3)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读图方法;(4)掌握两平面立体相贯线;
(5)熟悉立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的相贯线与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步骤、组合体的尺寸配置和标注;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读图方法;两平面立体相贯线。
(六)轴测投影(2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教学难点:圆的正等测画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轴测投影图的形成与分类;(2)熟悉各种轴测投影图的特点和画法;(3)掌握正等侧、斜二侧图的画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正等侧、斜二侧图的画法。
(七)剖面图与断面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教学难点: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图样的视图方法,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2)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形成原理;(3)掌握各种剖面图、断面图的使用及画法;
(4)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了解建筑图中的简单画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各种剖面图、断面图的使用及画法;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了解建筑图中的简单画法。
(八)建筑工程图的一般知识(5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施工图的特点、识读方法。教学难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房屋建筑的组成及作用和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形成;(2)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建筑施工图的常用比例以及识读房屋施工图的要点;
(3)掌握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的符号及常用材料图例。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建筑施工图的常用比例以及识读房屋施工图的要点;建筑施工图中的常用的符号及常用材料图例。
(九)建筑施工图的识读(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教学难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识读与绘制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首页图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的组成;
(2)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绘制。
(十)结构施工图(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用构件的代号;钢筋的作用和分类;基础结构图、各楼层结构平面图、构件详图的识读。
教学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的识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结构施工图作用;
(2)掌握结构施工图组成;掌握常用构件代号;
(3)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图示方法和尺寸注法;能够识读基础施工图、楼层结构平面图;能够识读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表示法绘制的施工图。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结构施工图组成;常用构件代号。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模型、幻灯、录象等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在教学中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和绘图、读图练习来熟练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房屋建筑学是本课程的专业基础,而计算机CAD基础则是本课程的技术基础,对本课程的入门与学习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建筑制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推荐教学参考书
[1]周玉明,《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008;
[2]陈文斌,章金良,《建筑工程制图》,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05;
[3]马光红,周亚健,《建筑制图与识图习题集》,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二版,2008;
[4]马光红,伍培,《建筑制图与识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 24 学 分 数:7 课程号: ZZB050804H 开课学期:2 大纲执笔人:张荣彬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
课程目标:通过对结构、构件受力情况的分析和平衡状态的研究,学会分析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构、构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规律;建立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基础,保证结构、构件在既安全又经济的前提下工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绪 论(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概念;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教学难点:结构计算简图。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2)了解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3)了解构件及杆件结构的分类;(4)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5)掌握荷载的分类。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本课程的特点、内容、任务、学习方法。
(二)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力的基本概念;(2)掌握静力学公理;
(3)掌握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
(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力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三)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合力投影定理;力矩与力偶的概念;合力矩定理;
教学难点:力矩与力偶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3)掌握力矩与力偶;
(4)了解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力矩与力偶概念;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
(四)平面任意力系(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2)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3)掌握物体系的平衡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物体系的平衡计算。
(五)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
教学难点:内力、应力概念;剪切与挤压计算。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轴力图;(2)了解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3)了解轴向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4)掌握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5)掌握剪切与挤压实用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剪切与挤压计算;理解内力、应力概念;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六)扭转(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轴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
教学难点:扭转截面的应力、强度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圆轴扭转时的扭矩与扭矩图;(2)了解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3)了解剪切胡克定律;
(4)了解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刚度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圆轴扭转时的扭矩与扭矩图、应力与变形;剪切胡克定律。
(七)弯曲内力;(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教学难点: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弯曲内力的计算。
(2)掌握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根据弯矩方程、剪力方程绘制)。
(3)了解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4)了解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根据微分关系绘制)。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弯曲内力的计算,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八)弯曲应力(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弯曲正应力计算。教学难点:弯曲构件强度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弯曲正应力;(2)了解弯曲剪应力;(3)掌握弯曲构件强度计算;(4)掌握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弯曲正应力计算,弯曲构件强度计算;弯曲剪应力及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九)弯曲变形(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教学难点: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梁挠曲线性的近似微分方程;(2)了解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3)掌握用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4)掌握梁的刚度计算及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积分法计算梁变形;了解梁的刚度计算及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
(十)组合变形计算(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
教学难点:斜弯曲、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斜弯曲梁的变形计算;(2)了解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3)了解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斜弯曲梁的变形计算,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计算,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计算。
(十一)压杆稳定(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压杆的临界力。
教学难点:压杆的临界力。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2)了解细长压杆的临界力;(3)掌握压杆的临界应力;(4)掌握压杆稳定计算。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及压杆稳定计算。
(十二)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教学难点: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分析方法;(2)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概念。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及分析方法;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概念。
(十三)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
教学难点: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多跨梁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及斜梁的内力计算;(2)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3)了解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及斜梁的内力计算,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了解静定平面桁架、拱的内力计算。
(十四)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图乘法计算位移。
教学难点:虚功原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虚功原理;
(2)了解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3)掌握图乘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图乘法计算位移;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
(十五)力法(2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解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刚架。
教学难点:力法解高次超静定刚架、桁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超静定结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确定;(2)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3)掌握力法典型方程;(4)掌握力法解超静定梁;(5)掌握力法解超静定刚架;(6)了解力法解超静定桁架;(7)了解力法解超静定排架。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超静定结构概念及超静定次数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力法典型方程,力法解超静定梁,力法解超静定刚架;力法解超静定桁架、排架。
(十六)位移法(1)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计算无侧移刚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形常数和载常数;(3)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4)掌握位移法典型方程;
(5)了解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6)了解直接平衡法解超静定结构。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形常数和载常数,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位移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直接平衡法解超静定结构。
(十七)力矩分配法(1)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力矩分配法原理。教学难点:单结点力矩分配计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结点力偶的分配计算;(2)掌握力矩分配法原理;(3)了解单结点力矩分配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结点力偶的分配计算;单结点力矩分配计算;力矩分配法原理。
三、本课程教学意见
《建筑力学》是一门计算性很强的课程,初学者往往因概念抽象,知识点多、计算量大而感到学习困难,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讲解,尤其对受力分析、力矩、截面法计算梁在受弯时的内力等问题要重点讲解;
2、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过程中要把工程实际中较简单受力问题转化为力学模型;
3、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讲清楚分析问题的常用方法和分析步骤。
4、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知识水平、教材版本,对部分内容要进行有重点的补充和删减。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建筑力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梁圣复,《建筑力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
[2]周国瑾,《建筑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教学参考书
[1]陈永龙,《建筑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2]李廉锟《结构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3]刘寿梅,《建筑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刘成云,《建筑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5]李永福,《建筑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6]罗奕,《建筑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月。
《建筑工程测量》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 24 学 分 数: 3 课程号:ZZB050806H 开课学期: 3 大纲执笔人:崔桂茶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建筑测量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实物性课程。本课程是学生从事现场施工等实物工作的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的浓缩。
课程目标:建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测
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种工程测量、地质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的基准面、测量的任务;测量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坐标系、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
教学难点:正.负高差的意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2)掌握测量的基准线和基准面;(3)掌握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4)掌握测量常用的坐标系。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测量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高程系统。
(二)水准测量(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准测量中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
(2)理解水准仪的测量原理;(3)掌握水准测量方法;
(4)掌握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方法;(5)了解水准测量误差分析。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DS3使用实训,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实训,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方法。
(三)角度测量(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角度测量原理、DJ6光学经纬仪构造及使用、水平角测量方法及计算、竖直角测量方法及计算。
教学难点:DJ6光学经纬仪构造及使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角度测量原理;(2)掌握DJ6光学经纬仪构造;(3)掌握DJ6光学经纬仪读数及使用;(4)掌握水平角测量及计算;(5)掌握竖直角测量及计算;(6)了解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分析。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DJ6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及计算、测量竖直及计算。
(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钢尺量矩的一般方法及精密方法、视距测量、光电测量、直线定向、坐标正反算。
教学难点:直线定向、坐标正反算。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钢尺量矩的一般方法;(2)掌握钢尺量矩精密方法;(3)掌握视距测量;(4)掌握直线定向意义;(5)掌握坐标正反算。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钢尺量矩的一般方法、视距测量、直线定向、坐标正反算。
(五)全站仪的使用(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站仪的使用、全站仪测距成果计算和等级、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点位测设。
教学难点:点位测设。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全站仪的使用;(2)掌握全站仪测距成果计算;(3)掌握角度测量;
(4)掌握距离测量;(5)掌握坐标测量;(6)掌握点位测设。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全站仪的使用。
(六)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误差的概述、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性、误差传播途径、衡量观察值精度的指标、等精度独立观察值的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
教学难点:衡量观察值精度的指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偶然误差的特性;(2)掌握衡量观察值精度的指标;
(3)理解等精度独立观察值的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4)理解不等精度独立观察值的算术平均值及精度评定。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衡量观察值精度的指标。
(七)控制测量(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内业工作、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教学难点: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内业工作。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掌握导线测量内业工作;
(3)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域检核;(4)掌握三角高程测量;
(5)了解控制测量概念、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导线测量外、外业工作、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
(八)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应用(2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地貌符号、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识图、地形图应用。
教学难点:地形图应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地形图基本知识;(2)掌握地物地貌符号;(3)了解测图前的准备工作;(4)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5)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识图;(6)掌握地形图应用教学要求。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应用。
(九)测设基本工作(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高程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教学难点: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水平距离测设;(2)掌握水平角测设;(3)掌握高程测设;(4)掌握点的平面位置测设;(5)了解坡度线的测设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高程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十)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场地上的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控制测量、高层建筑的轴侧投测与高程传递。
教学难点:高层建筑的轴侧投测与高程传递。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施工测量的目的、内容、原则、特点;(2)掌握施工控制网、建筑基线测设、建筑方格网测设;
(3)掌握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中的定位、放线、基础施工中的测量、主体施工中的测量;
(4)掌握工业建筑施工中的测量;
(5)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轴线投测与高程传递;(6)了解竣工图的编绘。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基线测设、建筑方格网测设、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中的定位、放线、基础施工中的测量、主体施工中的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轴线投测。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建议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以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讲授强调测量的理论知识学习,课外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测量的各种仪器与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所学测量的各种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建筑测量》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由作业成绩(占
总成绩的1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常玉奎 金荣耀,《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03月。
2、主要参考书目
邹积亭,《建筑测量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06月。
《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24 学 分 数:3.5 课程号:ZZB050807H 开课学期:2 大纲执笔人:田艳恩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制图》、《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了解房屋个组成部分的要求,掌握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2)能够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绘制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3)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民用建筑设计概述(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程序。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2)了解民用建筑的分类;(3)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建筑三要素;建筑模数。
(二)建筑平面设计(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平面设计的组合设计。教学难点:主要使用房间设计。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平面设计的组合设计;(2)了解平面设计的内容;
(3)了解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依据;(4)了解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的原理和依据。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平面设计的内容;影响房间形状、尺寸的因素;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三)建筑剖面设计(1学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层高、底层地坪标高的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房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2)掌握层高、底层地坪标高的确定;(3)了解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4)了解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层高、净高应考虑的因素。
(四)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体型组合的造型要求。教学难点:建筑构图的规律要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体型组合的造型要求;(2)了解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3)了解建筑立面设计的过程。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建筑体型组合方式。
(五)建筑构造概论(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教学难点: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作用,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建筑构造的设计;
(2)了解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了解建筑物的结构体系;(4)了解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六)墙体与基础(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墙体的加固原理和措施,地下室的防潮、防水的构造。教学难点:砖墙构造要求;隔墙构造要求;变形缝的构造要求。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砖墙的门窗过梁、勒脚、明沟以及散水的位置和作用;(2)掌握砖墙强身的加固原理和措施;(3)掌握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外墙保温;防潮层;强身加固,变形缝,地基、基础,地下室防潮、防水。
(七)楼梯(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和构造;(2)平面的表示方法;(3)楼梯踏步、梯段以及平台的尺寸的确定。
教学难点: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要求。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掌握楼梯的坡度的确定;
(2)掌握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和构造;
(3)掌握楼梯平面的表示方法;
(4)掌握踏步、梯段以及平台的尺寸确定;(5)掌握楼梯净高的控制;(6)了解楼梯的组成和楼梯形式;(7)了解踏面、栏杆和扶手的构造;(8)了解台阶和坡道的构造。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楼梯的组成,楼梯的净高,楼梯间的开间、进深。
(八)楼地层(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楼层的基本组成,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
教学难点:建筑隔声基本原理及构造做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楼层的基本组成;
(2)掌握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4)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5)了解楼板层的作用及其设计要求;(6)了解楼板层的细部构造;(7)了解地坪和地面的构造;(8)了解阳台和雨篷的构造。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楼板层的组成,地坪层的构成,钢筋混凝土楼板,阳台、雨篷的构造。
(九)屋顶(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要求。教学难点: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做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屋顶排水设计的原理;(2)掌握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要求;(3)了解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4)了解平屋顶和坡屋顶的构造;(5)了解顶棚的构造;
(6)了解屋顶的保温与隔热的工作原理。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屋顶的设计要求;卷材防水、刚性防水的构造要求。
(十)门和窗(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门窗的形式和尺度。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了解门窗的形式和尺度;(2)了解木门窗的构造;(3)了解钢门窗的构造;
(4)了解铝合金及塑料门窗的类型和构造。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门窗的形式及选择。
(十一)工业建筑概论(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建筑的结构组成。
教学难点:工业厂房内单轨悬挂式吊车、梁式吊车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及结构组成;(2)了解工业建筑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3)了解工业厂房内单轨悬挂式吊车、梁式吊车的工作原理。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
(十二)单层厂房设计(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厂房高度的确定;单层工业厂房定位轴线的确定方法。教学难点: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确定原则及划分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单层厂房柱网的选择;(2)掌握厂房高度的确定;
(3)掌握单层工业厂房定位轴线的确定方法;(4)了解生产工艺和建筑平面设计的关系;(5)了解单层厂房的平面形式及特点;(6)了解工厂总平面对厂房平面设计的影响;
(7)了解单层厂房的采光、通风、保温、隔热及屋面排水要求;(8)了解单层厂房的立面设计及室内处理。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柱网;厂房高度的确定;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内容。
(十三)多层厂房设计(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柱网的选择,层数、层高的确定。教学难点:多层厂房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柱网的选择,层数、层高的确定;(2)交通枢纽的布置及立面设计常用方法。
(3)了解多层厂房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多层厂房的柱网类型。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建议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开展教学。讲授中运用建筑的构成要素,设计的要求和依据,建筑的平面设计、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引进实例教学,激活课堂教学模式,增大知识容量,拓宽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1]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目:
[1]《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8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构造》,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 1-86)。
《建筑结构》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 24 学 分 数: 6 课程号:ZZB050808H 开课学期 :3 大纲执笔人: 刘环 大纲审核人:龚书娟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建筑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考试课程。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专业性、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的任务,在于紧密结合工程实践,讲授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问题。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2)树立正确的结构设计理念,养成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3)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结构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类结构的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对比及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和分类;
第二篇: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色
彩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
色彩是美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色彩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调配方式及规律,为能完整地进行色彩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配合绘画欣赏课,有效地提高色彩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色彩教学要求在严格的素描基础上,运用色彩语言塑造型体,以色写形、以色传神、形色合一。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传统、来源于自我,艺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技法训练为主,注意结合理论讲授,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联系起来,把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
教学形式以中、长期课堂写生为主,中短期作业相结合。作业安排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授课方法以辅导为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如进行技法示范、观摩及利用多媒体教学等。
尊重艺术规律,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扬艺术个性,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以及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和多种构成观念,鼓励不同绘画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并提倡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的探索。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
课程总课时为80学时,教学内容为:色彩静物和色彩头像。
1、色彩静物写生教学要求:
认识并理解自然色彩现象的形成和它们在组合与变化中的科学规律,掌握正确的观察色彩的方法;获得色彩表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较熟练地掌握运用色彩写生的工具与材料,学会基本的写生方法,掌握基础的表现技巧。
讲授要点: ①色彩的性质原理
②色彩的调配与空间表现规律
③色彩静物写生的方法及步骤
作业安排:色彩静物写生,长期作业两幅,色彩短期速写小稿两幅56课时
2、色彩头像写生的教学要求:
在熟练掌握运用色彩工具与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头盖骨解剖像的研究观察,用正确表现手段体现人物头部结构、比例、空间、质感、主次关系。要求表达出人物头部外形特征与精神面貌,能敏锐地把握对象个性特征和心理活动,作到以色写形,以色传神,形色合一,提高色彩的表现力。
讲授要点: ①头部解剖结构
②头像写生的空间处理
③色彩头像的写生方法与步骤
作业安排:色彩头像写生:长期作业一幅;短期作业两幅(24课时)
四、考试评分方法:
本专业课程考试评分方法采用对学生作业由任课教师与教研室集体评分的形式进行。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原则上85分以上控制在20%,70分以下控制在20%左右。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1、高敏著:《色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今声著:《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中国人物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中国人物画线的特性,掌握用线的规律和要求,并掌握基本的着色的步骤与方法。通过实践理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和审美取向。
教学方法:
口头传授与实际操作示范互相结合。
教学时数:4天32课时 教学难点:用线与用色 教学内容:
1、白描临摹。(2天16课时)
2、淡彩着色。(2天16课时
一、白描艺术概述
1、白描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白描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及审美意义。
3、白描运用的工具和材料。
二、临摹要求
1、体会传统人物画的造型特征和构图形式。
2、研究线的节奏、疏密等变化,初步掌握线的组织规律。
3、强调笔法的运用,体会线的骨、气、韵、力等内在的审美品质。
要求对临,不要摹临,以锻炼以线造型的能力,加深对线条组织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讲述基本的着色方法与在临摹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学生临摹实践,在临摹过程中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示范。
五、作业要求:
1、白描临摹作业3张。
2、淡彩着色人物临摹作业1张。
六、考试评分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对学生作业由教研室集体评分的方法进行记分。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90分以上严格控制在20%以内。79分以下应占20%左右。
教材:《中国画》(卫电)(中央美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中国山水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山水画基础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概况和主要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经验,使他们初步掌握山水画的造型规律和传统技法,初步具备用中国画工具作山水画写生、习作的能力。
教学总时数:4天32课时
教学方法与要求:
口头传授与实际操作示范互相结合。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 教学内容:
1、临摹芥子园画谱。(1天8课时)
2、临摹中国山水画古代名作(3天24课时)
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用4课时以图片、幻灯、录像带等材料工具为辅助向学生宣讲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同时介绍山水画基本技法,包括山石、树木、云水画法,用笔、用墨、用水、用色方法,工笔、兼工带写、意笔画法等。此后,在上课过程中,结合课堂内容实际,教师有重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中国历代画论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特点。
一、临摹
初学先临摹《芥子园画谱》中白描之树、石、水、云图,须对临,要求掌握用笔基本方法。作业6幅。
接着临摹宋人山水小品(工笔)或中国历代山水画名作局部(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兼工带写)。要求掌握基本技法。作业1幅。
二、考试评分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对学生作业由教研室集体评分的方法进行记分,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90分以上严格控制在20%以内。79分以下应占20%左右。
教材:《中国画》(卫电)(中央美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中国花鸟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总时数:4天32课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笔花鸟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掌握工笔花鸟画用线的特性和基本的着色方法。通过实践理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和审美取向。
教学方法与要求:
口头传授与实际操作示范互相结合。
教学难点:用线用色 教学内容:
1、白描花鸟画作品临摹(2天16课时)
2、工笔花鸟画淡彩着色(2天16课时)
一、概述
1、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2、中国工笔画的特点。
3、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4、中国工笔画的工具材料
二、白描花鸟用线的要求
1、注意花卉的造型规律与生态结构及差异
2、注意禽鸟的结构形态及差异、禽鸟的动态变化
3、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虚实、顿挫、刚柔、曲直等变化
4、注意笔法的运用
三、工笔花鸟画的基本着色方法
四、作业要求
1、白描花卉及其白描花鸟临摹作业4张
2、着色花鸟画临摹作业1张
五、考试评分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对学生作业由教研室集体评分的方法进行记分。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90分以上严格控制在20%以内。79分以下应占20%左右。
教材:《中国画》(卫电)(中央美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素
描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素描是美术函授的重要课程,素描的基本概念是简单明确的,由于其工具材料的简便而较之其他艺术语种具有更为直接的传达效应,因此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可以说素描的本质目的不是素描问题,而是艺术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美术创作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1、作为绘画的重要基础,庆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强调形、结构、空间等要素,通过中短期作业的写生,结合速写和默写的练习,提高概括、简练、深刻地表现对象的能力。
2、在教学中利用幻灯、录相、示范及图片资料,让学生观摩、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素描艺术个性的理解,以免抑制学生对艺术个性的发挥。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授课152学时,分石膏头胸像、人物头像、人体三个单元。
第一学期:石膏头胸像,共72学时
教学要求:
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其演变和发展情况。
2、领会造型基本规律,逐步掌握整体与局部的表现方法。
3、学习透视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运用线条和调子等造型因素表现空间物象。
4、对人的头胸解剖结构及造型规律有所了解。作业内容:
1、石膏头像一张。
2、石膏胸像一张。
3、素描头像一张。
第二学期:男女人体素描,共80学时。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素描造型诸因素,提高学生对形体塑造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2、熟悉人体解剖知识,掌握人体的基本规律和运动规律。
3、在严格的造型要求下,掌握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
作业内容:
1、带手胸像一张。
2、全身男人体一张。
3、全身女人体一张。
教材:颜铁良编著:《素描》(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书
法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要求:对所临碑贴的结构、用笔、章法有一定的理解并掌握。教学时数:4天32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楷书临摹、看幻灯片,对书法史上书体演变、书家、书作的承传有一大概的了解。
教学工具:
范本:楷书: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作业要求:较精的临摹作业二到三幅。
考试评分方法
本课程考试采用对学生作业由教研室集体评分的方法进行记分。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90分以上严格控制在20%以内。79分以下应占20%左右。
教材:
王冬龄著:《书法艺术》,中国美院出版社
欧阳中石主编:《楷书津梁》,高等教育出版社
欧阳中石主编:《隶书津梁》,高等教育出版社
欧阳中石主编:《篆书津梁》,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学院函授教学大纲
木 刻 版 画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版画,了解版画的最大特性。
2、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独立完成作业,并为今后的木刻创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3、让学生了解木刻版画的各种工具及制作过程、印刷过程和签字顺序。
4、要让学生了解木刻版画的技法,并掌握和运用各种工具。
三、教学内容共40学时。
1、讲述理论知识。
2、作业内容:临摹作品一幅,创作一幅。
四、教材:
孙黎编著:《版画》,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函授)专业介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函授)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完成建造师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工程建设各阶段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1、《建筑工程制图》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原理与投影图、房屋施工图阅读与绘制。
2、《建筑材料》
主要内容:学习各种建筑常用材料(砼、木材及钢材)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主要名称和
性能,了解常规性材料试验的方法和结论。
3、《建筑力学》
主要内容: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以材料力学为主,含部分理论力学及结构力学。主要为静力学,运动学和构件在静荷载作用下的基本变形和应力计算,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等。
4、《建筑工程测量》: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测量仪器基本知识、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施工测量。
5、《房屋建筑学》: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6、《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构造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构造与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砌体材料力学性能、砌体结构构件构造
与计算、砌体结构设计计算。
7、《钢结构》: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钢结构材料力学性能、连接与基本构件构造和计算、钢屋盖设计计算、轻钢结构简介。
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地基土的应力应变计算、天然浅基础设计、桩基设计、挡土墙设计、地基加固。
9、《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
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房屋建筑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施工原理。学习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内容,熟悉网络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1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主要内容:学习定额、基础单价、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算和工程竣工决算的基本知识
和方法。
《施工手册》和《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第四篇:建筑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一)【第一部分 理论类必修课】
专业理论基础课系列
建筑概论 建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低年级教学(36学时)
1、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什么是建筑(4学时)1 房屋、建筑物、建筑 2 著名建筑师论建筑 3 建筑与空间 4 人与建筑 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的物质性(8学时)1 概述 建筑的物质构成 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 4 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 建筑的社会性(8学时)1 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2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3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14学时)1 建筑与艺术文化概述 2 绘画艺术的修养 3 雕刻艺术的修养 其他艺术的修养(最后2学时为考察)
建筑设计初步
一、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为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一)建筑制图工具的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二)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建筑平、立、剖面形成及其 表达方法
(三)建筑的模型表达与模型的制作
(四)色彩的基本知识与建筑色彩
(五)建筑渲染工具介绍及其使用方法,裱纸技法介绍
(六)建筑的测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绘图的步骤
(七)建筑的配景与建筑图
(八)工程字体与建筑图
(九)建筑方案文本制作,图面构图安排,封面设计。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徒手画训练教程》 自编教材(正在编)
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编
建筑设计原理(1-2)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旅游专业(1学时/周)
一、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建筑形态构成的一般原理,以及建筑设计原理的 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
(一)形态与设计 1、建筑形态设计基础(1)概述
(2)形态构成
(3)基本操作和形态力(4)形态的组织(5)空间形态 2、建筑空间认识(1)空间的特性(2)空间的关系(3)空间的限定(4)建筑空间的组织 3、建筑形态的基本要素(1)形态:比例和尺度(2)形态的技术要素(3)形态的环境要素
(4)场地的概念与环境的处理
(二)功能与设计 1、建筑概述
(1)建筑的分类与分等(2)建筑的功能(3)建筑的物质构成(4)建筑的内部环境(5)建筑的外部环境 2、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的内容(2)建筑设计的过程(3)建筑设计的外在条件(4)建筑设计的内在依据 3、建筑的平面设计(1)主体的平面设计(2)辅体的平面设计(3)交通枢纽的平面设计(4)平面的组合设计 4、建筑的剖面设计(1)结构形式的确定(2)层数的确定(3)竖向尺寸的确定(4)剖面的组合(5)结点的构造处理
(三)造型设计
1、建筑单位空间的塑造(1)建筑空间的构思与创意(2)建筑空间的分隔与联系(3)建筑造型的艺术特征(4)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5)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6)建筑装饰对空间塑造的作用 2、建筑群体空间的塑造(1)建筑的群体组合(2)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3)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筑形态设计基础,同济大学建筑系编,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建筑构成,南舜薰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设计基础,(日)山口正城等著,中国工业美术协会 4、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共27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建筑的源流与变迁,把握历代建筑类型与风格变化及其背景的一般常识。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中国建筑体系概说 2、学习的内容与要求 3、学习的重点与方法
(二)古代建筑 1、基本特征(1)历史分期(2)空间布置(3)类型与结构(4)装饰艺术 2、都城与宫殿(1)都城制度(2)宫殿形制
(3)都城与宫殿的关系 3、坛庙与陵寝(1)祭祀建筑(2)坛庙形制(3)陵寝形制 4、住居与园林
(1)住居地域类型与特征(2)园林所属类型与特征(3)住居与园林的关系 5、宗教建筑(1)佛教建筑(2)伊斯兰教建筑(3)道教建筑
(三)近现代建筑
三、习题
1、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2、建筑历史小论文
四、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
(一)绪论
1学时
(二)古代建筑
1、基本特征
7学时 2、都城与宫殿
3学时 3、坛庙与陵寝
3学时 4、住居与园林
5学时 5、宗教建筑
5学时
(三)近现代建筑
3学时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全国建筑学专业统编教材〈中国建筑史〉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城规学院各专业低年级教学(共27学时)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古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各个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古代美洲以及中古伊斯兰建筑。
(二)了解以欧洲及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把握现代建筑的技术、类型、尤其是各个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一)外国古代建筑历史 1、绪论
世界建筑历史发展体系概述 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2、原始社会的建筑
3、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 古代埃及的建筑 古代西亚洲的建筑 古代爱琴海地区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代罗马的建筑
4、中古封建时期的建筑 拜占庭与中古俄罗斯建筑
西欧早期基督教、罗马风与哥特建筑 西欧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建筑 5、其他
中古伊斯兰建筑
古代印度及东南亚建筑 古代美洲的建筑
(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9世纪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欧洲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荷兰与瑞典的探索
钢精混凝土在法国的推广与运用 德意志制造联盟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一次大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装饰艺术派 现代派建筑的四位大师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勒-柯布西耶 赖特与有机建筑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二次大战后的主要建筑思潮 “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的倾向 新粗野主义
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高技派
5、其实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 后现代主义建筑 欧洲新理性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新乡土派建筑 “新现代”建筑
高度技术与当代建筑
三、作业
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四、学时分配(总学时:27学时)古代部分:
1、绪论(1学时)
2、原始社会的建筑(6学时)
3、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建筑(5学时)
4、中古封建国家的建筑(1学时)
5、其他
近现代部分:
1、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的建筑(2学时)2、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探求现代建筑的运动(2学时)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派建筑(3学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4学时)5、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流派与思潮(3学时)课外作业:各时期典型历史建筑抄绘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高校统编教材,陈志华编著(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18世纪)》,罗小未、蔡婉瑛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高校统编教材。(建筑工业出版社)2、参考书: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S.B.Fletcher 《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N.Pevsner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L.Benevolo 建筑设计原理(3-6)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教学
一、教学目的
深入掌握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黄鲸设计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建筑
设计课程学习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空间论
(一)空间限定
1、空间限定的要素
(1)用水平要素限定的空间 基石 基石抬起 基石下沉 顶面(2)用垂直要素限定的空间
垂直的线要素 空间中的柱 独立垂直面 L形面平行面 U形面 围合面(3)空间限定的形式
围 设立 覆盖 凸起 凹进 架起 肌理变化
2、空间限定度
(1)限定要素的部位与限定度(2)建筑空间的特点
(二)空间具形
1、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2、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3、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
(三)空间组合
1、形式及空间的组合
2、空间的关系(1)空间内的空间(2)穿插式空间(3)邻接式空间
(4)以公共空间连接的空间
3、空间组合(1)集中式组合(2)线式组合(3)辐射式组合(4)组团式组合(5)网格式组合
(四)空间与结构
1、梁板结构体系
2、框架结构体系
3、大跨度结构体系
4、悬挑结构体系
三、参考书目
《“空间原理”述要》,冯纪忠,同济大学学报(1978年第二期)《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 K-D-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部分:环境论
(一)环境和生态
1、人的身心与环境(1)人类与环境(2)人体与环境
(3)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4)环境和人的关系
(5)居住环境的评价和意义(6)人和都市的居环境
2、人类文明的生态学实质
(1)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流(2)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网(3)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调节--序
3、生态控制论原理(1)胜汰原理(2)拓适原理(3)生克原理(4)反馈原理(5)乘补原理(6)扩颈原理(7)循环原理
(8)多样性及主导原理(9)生态设计原理(10)机巧原理
(二)环境的认知
1、对环境的认知和感觉(1)视觉空间(2)听觉空间(3)嗅觉的作用(4)其他感觉的作用
2、认知环境的空间属性(1)对广度、高度的认知(2)对距离的认知(3)对空间的印象
3、认知环境和个人空间
(三)室内环境及其调节
1、室内环境的形成
2、湿度与温度
3、通风与换气
4、音质与色彩
5、采光与照明
6、室内环境与气氛的创造
(四)都市的环境
1、人类与环境
2、人类-都市-环境
3、理解都市环境的关键词
4、都市环境与适用、坚固、美观
5、绿化与环境
6、都市的安全 参考书目
《环境心理学》 相马一郎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骏编 科学出版社 《建筑环境设备学》纪谷文树等 彰国社 《环境设计的思想》三轮正弘 彰国社
《都市计画》 都市计画教育研究会编 彰国社 《室内环境的计划与设计》 小原二郎等 彰国社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36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一般原理,学习和掌握室内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室内设计的含意
1、室内设计的含意
2、室内设计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专门化的过程
3、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4、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概况
5、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概念
(二)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室内设计依据的要素
2、室内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三)室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1、社内设计的内容与有关科学技术的因素有密切关系
2、室内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四)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1、室内空间的组织和界面处理
2、功能分析、功能分区和空间的感受
3、工程技术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4、空间界面的分析和设计
5、各类界面的视觉感受
(五)室内色彩
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的三要素
2、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3、室内色彩设计
(六)材料质感及其运用
1、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运用原则
2、不同类型装饰材料的结构特征
(七)自然采光、人工照明和室内光影效果
1、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室内日光采光方式和人工照明方法
3、光影和室内环境气氛
(八)家俱、陈设和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1、家俱的类型以及他们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室内陈设、装饰品和室内织物
(九)室内绿化和庭院设计
1、室内植物的选择、布置和感受
2、室内植物的分类、景观特征和视觉感受
(十)人类工效学和室内设计
1、人类工效学的发展、意义和研究方法
2、人类工效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十一)环境心理学和室内设计
1、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和意义
2、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3、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十二)室内设计中的微观环境
1、微观环境的意义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2、热、声和气流对室内物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室内设计基本原理讲座》,统计大学建筑系自编教材
(二)《室内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一)总体规划
1、城市和城市规划
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 规划的阶段划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规 划学科的发展。
2、城市的性质与规模(2学时)
城市性质确定的依据;城市性质的分析与论证;城市人中的调查与分析;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常用方法;城市用地的构成;城市用地规模的估算。
3、城市用地评定(2学时)
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城市用地的评定;城市用地条件的综 合评价及选择。
4、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城市工业用地的要求,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工业区规划。
5、城市对外交通及仓库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铁路、水运、机场、公路在城市中的规划布置,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布 置。
6、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2学时)
生活居住用地的构成,生活居住用地的布置,公共活动的组织和公共建 筑物的布置。
7、城市总体布局(2学时)
城市形态、城市结构、空间布局。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学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网的基本形式、城 市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处理。
9、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主要工程规划(2学时)
城市园林绿地分类,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城市给水、排水、供电 系统在城市中布置的基本要求。
(二)详细规划(以居住区规划为例)
1、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地位;
2、规划的阶段与工作方法;(3学时)(1)规划阶段的划分;
(2)规划工作的思维方法与图示;(3)居住行为与规划内容。
3、居住区的构成(2学时)(1)用地构成;(2)工程分类;(3)行政管理;
4、居住区的组织(3学时)(1)简史(2)街坊
(3)邻里单位(4)居住小区(5)综合区(6)综合体(7)发展的趋向
5、住宅群规划(2学时)(1)住宅群的构成;
(2)居住水平与标准拟订;
(3)住宅的分类,住宅的面积构成与关系;(4)住宅的户室比;
(5)住宅群规划的一般原则(2学时)
a、通风;b、朝向;c、使用空间;d、日照;e、地形;f、安全要求; g、管线埋设;h、空间组织;I、分期建设;j、主要的技术指标; k、分期建设要求。
(6)常见几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
6、公共建筑物规划(2学时)(1)常见的几种公建分类;
(2)公共建筑物定额指标的制定因素;(3)公共建筑物布置的一般原则;
a、服务范围;b使用的时空安置;c、兼顾公建合理规模与使用的方便; d、公建分布与交通组织;e、分期建设与多功能建筑的设计。(4)常见的几种公建布置方式 a、线的布置;b、点的布置;c、面的布置;d、步行街的布置。第二次幻灯课
7、居住区道路的规划(1)道路的功能分类;(2)道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a、红线;b、建筑线;c、建筑后退;d、道路的端面组成;e、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侧石半径与中心线;f、排水与竖向设计。(3)道路定线规划要求
a、用地划分;b、交通要求;c、景观的组织。(4)常见的几种道路布置方式
8、几个居住区规划的评价 第三次幻灯课
二、学时分配
(一)总体规划 18学时
(二)详细规划 14学分
(三)三次幻灯课利用辅导课时间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等合编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二)参考书
1、《小城市总体规划》 同济大学城规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出版
2、《城市规划汇刊》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共36学时)
一、教学内容
(一)绪论
(二)园林的功能与作用
(三)中国园林概述
1、中国园林在世界的地位
2、皇家园林
3、寺庙园林
4、风景点
5、祠园
6、私家园林
(四)外国园林概况与特征
1、日本园林
2、西方园林
3、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园林、法国园林、英国园林。
(五)景素
1、自然景素
2、人文景素
(六)组景
1、名词释义
2、视觉和园林心理活动规律
3、景观空间构成
(七)构图
1、园林结构层次
2、构思立意、意境设计
3、规划布局
4、构园内容
(八)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及实例简介
二、参观与作业
(一)参观城市园林绿地实例(如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参观调查报告每人一份。
(三)建筑外部空间景观设计。
三、教学参考书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同济大学等编
(二)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卢原义信(日本)
(三)中国园林建筑 冯钟平
(四)园治 计成(明代)
建筑理论与历史--外国建筑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学(54学时)
一、教学目的
在低年级已经掌握外国建筑通史的基础上,对外国建筑历史作更多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之间的纵向关系,并且了解各个国家与地区建筑之间的横向影响。教学中“以史带论”,通过建筑历史让同学了解一些建筑理论的重要命题。
二、教学内容
(一)古典时期(6学时)
1、欧洲古典文化与古典建筑:古希腊与古罗马
2、古埃及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3、古西亚洲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的相互影响
4、欧洲古典建筑的基本法则:古典柱式等
5、欧洲古典建筑理论:《建筑十书》
(二)中世纪(9学时)
1、基督教文化的产生与早期基督教建筑
2、拜占廷建筑:西亚洲传统的影响
3、中古伊斯兰文化与建筑
4、中古印度建筑
5、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建筑: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及其它国家
(三)文艺复兴时期(9学时)
1、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与文艺复兴思想
2、文艺复兴盛期建筑与文艺复兴艺术
3、文艺复兴晚期与手法主义
4、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
5、巴洛克建筑与艺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及其它国家
6、法国古典主义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四)18-19世纪(6学时)
1、启蒙运动与古典复兴
2、浪漫主义
3、学院派建筑与艺术:新古典主义与折中主义
4、工业革命与新技术及其对建筑与艺术的影响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9学时)
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
4、荷兰与北欧
5、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
6、混凝土及其它新的建筑技术
7、德意志制造联盟
(六)现代运动时期(6学时)
1、现代派艺术及对建筑的影响
2、装饰艺术派及其它
3、勒-柯布西埃
4、德国:青年风格派、表现主义、包豪斯
5、荷兰:风格派
6、俄国:构成派
7、意大利:未来艺术
8、北欧:阿尔托
9、CIAM
10、赖特及美国的现代建筑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9学时)1、40-5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与转变 2、50-70年代:对建筑形式的追求 各种新建筑流派
战后西方文化与建筑多元化 3、70-80年代: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与欧洲的新理性主义建筑高技派 新乡土主义 4、80-90年代:解构主义 新现代
5、后现代时期的思想、文化及其对建筑的影响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S.B.Fletcher:《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20th ED
(二)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五篇:建筑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4006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学 分:2学分 主讲教师:吴世凤
指定教材:姜丽荣,崔艳秋,柳锋,《建筑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为对建筑的基本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开设的。本课程是学习专业课前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特别是学习建筑内的供热、通风与空调所必须选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建筑构造的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绘制简单的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绪论
课时:共0.5课时
教学内容
一、建筑的产生和党的建筑方针
二、建筑的分类
三、建筑的分级 思考题: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建筑可分为哪几类?
3、建筑物的耐久年限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章 房屋建筑识图
课时:共3.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房屋建筑识图的一般知识
一、房屋的组成和作用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和各部分的用途。
三、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
施工图中常用的六种符号。
思考题:
1、房屋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哪几部分是承重构件?
2、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哪些图纸?
3、我国的绝对标高零点是如何规定的?
第二节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四节 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思考题:
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五节 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六节 建筑详图
一、外墙身详图
外墙身详图的绘图比例、包含的主要内容。
二、楼梯详图
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内容和画法。
思考题:
1、外墙身详图表示了房屋哪些局部构造的情况?
2、楼梯详图中包括哪些图纸?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
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民用建筑的分类
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
建筑设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六个依据。
四、设计程序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内容 思考题:
1、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怎样?
2、民用建筑主要有哪两类?各举三个例子。
3、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4、建筑物的设计依据有哪些?
5、何谓建筑模数?基本模数的数量是多少?
6、建筑设计阶段,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各指什么?
第二节 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一、使用房间设计
1、从使用房间的平面、立面和剖面上去讲,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2、房间的门窗设置。
二、辅助房间设计
厕所设备及数量,厕所的布置。
三、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道,楼梯,门厅设计。
思考题:
1、使用房间的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使用房间的面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3、使用房间的高度是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的?
4、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设在什么位置?楼梯的宽度和数量根据什么来确定?
第三节 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一、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
建筑空间组合的四大原则。
二、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的五种典型形式。思考题:
1、建筑空间组合要遵循哪些原则?
2、对建筑物进行功能分析时,可以按照哪些关系进行分析?
3、有哪几种典型的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请各举一例。
第四节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一、建筑体型的组合
三种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
二、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的内容。
思考题:
1、建筑体型组合有哪些方式?
第三章 民用建筑构造
课时:8周,共1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建筑构造的影响。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思考题:
1、外界有哪些环境因素对建筑构造产生影响?
2、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第二节 墙体和基础
一、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1、墙体分别按照位置、受力情况、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的分类情况。
2、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3、墙体的设计要求。
二、砖墙构造
1、材料
2、墙体的组砌方式
3、砖墙的厚度
4、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窗台、门窗过梁、圈梁等。
三、隔墙和隔断
1、隔墙
2、隔断
四、墙面装修
内外墙面装修的作用和类型
五、基础与地下室
1、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2、基础的埋置深度
3、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4、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六、管道穿过墙体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
思考题:
1、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2、现行标准砖的规格是怎样的?
3、过梁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作用?
4、何为圈梁?其作用是什么?
5、基础和地基有什么关系?
6、何为基础的埋深?按照埋深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基础?
7、基础按受力性能和构造形式不同,各有哪些形式?
8、在地下室的防水构造中,何为外包防水,何为内包防水?
9、在管道穿过墙体的构造处理中,何种情况会使用活动式穿墙管,做法怎样? 第三节 楼地层、阳台和雨篷
一、楼板层
楼板层的结构层和顶棚的构造做法。
二、首层地面
地面的构造做法。
三、阳台和雨篷
阳台和雨篷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
1、楼板层的基本构造有哪几层?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有几种类型?
3、梁板式楼板的荷载传递顺序?
4、地面的主要构造部分?
第四节 楼梯
一、楼梯的组成和作用
楼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楼梯的形式
常见楼梯的形式。
三、楼梯的一般尺寸
楼梯坡度及踏步尺寸,楼梯段宽度和平台宽度,栏杆扶手尺寸,楼梯净空高度。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楼梯栏杆扶手及踏步口构造。
五、台阶与坡道构造
台阶与坡道构造。
思考题:
1、楼梯的组成部分?
2、民用建筑楼梯的常用坡度?
3、梯段宽度有什么因素来确定?
4、首层楼梯平台下的净高不足时,采用何种措施来提高?
5、梁板式楼梯的构造怎样,如何传递荷载?
第五节 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常见屋顶的类型。
二、屋面的常用坡度和坡度范围
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及屋面的坡度范围。
三、平屋顶
平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隔热的构造做法。
四、坡屋顶
坡屋顶的组成、承重结构、屋面盖料、檐口构造。
思考题:
1、平屋顶的基本组成?
2、平屋顶的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各指什么?
3、何为泛水?
4、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仓缝?应设在什么位置?
5、平屋顶有几种主要的防水做法?
6、平屋顶中为什么要设隔汽层?
7、平屋顶有哪几种常见的隔热层做法?
8、坡屋顶有几种承重结构?
9、何为女儿墙?
第六节 门与窗
一、木窗构造
二、木门构造
三、金属门窗
第七节 变形缝
一、伸缩缝 伸缩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二、沉降缝
沉降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三、防震缝
防震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
1、变形缝有几种类型?各为什么设置?
2、伸缩缝和沉降缝在设置上的区别?
3、在地震区,哪些情况下需要设置防震缝?
第八节 民用建筑的抗震及防火构造
一、民用建筑抗震的一般问题
地震与地震震级及烈度,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抗震构造措施。
二、建筑防火的一般知识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构造要求。
思考题:
1、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何关系,几度以上的设计烈度需要进行抗震设防?
2、有哪些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
3、建筑物内可以采取哪些防火分隔措施?
4、对防火墙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四章 工业建筑设计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工业建筑的特点
二、工业建筑的分类 工业建筑按厂房用途、内部状况、层数、承重构件的材料、结构类型等进行分类。
三、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三种吊车。
四、厂房建筑设计要求
思考题:
1、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2、按承重构件的材料不同,工业建筑可分几类?
3、工业厂房常用的吊车有哪几种?各自适用的起重量范围怎样?
4、厂房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第二节 单层厂房设计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平面设计与总图及环境的关系;平面形式的选择;蛛网尺寸的确定;生活间的设计。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
厂房高度的确定;室内地坪标高;厂房的剖面形式;厂房采光方式的选择;厂房内部空间的利用。
思考题: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厂房的柱距采用什么模数数列?常用几米的柱距?
2、厂房的高度是怎么定义的?对于有吊车厂房和吊车厂房,厂房高度各取决于什么因素?
3、工业厂房有哪几种采光方式? 第三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一、横向定位轴线
横向定位轴线与中间柱、山墙、横向伸缩缝处柱的关系。
二、纵向定位轴线
纵向定位轴线与边柱、外墙、中柱的关系。
三、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
思考题:
1、山墙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时,横向定位轴线各如何标定?
2、横向伸缩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
3、在边柱和外墙处,吊车的起重量与纵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
4、在高低跨处,有伸缩缝和无伸缩缝时,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各有什么关系?
5、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应如何处理?
第四节 多层厂房简介
一、多层厂房的特点
二、多层厂房的平面形式
三、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
四、多层厂房的剖面设计
五、多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思考题:
1、和单层厂房相比,多层厂房有何特点?
2、多层厂房有哪几种常见的平面形式?
3、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厂房,山墙的横向定位轴线和边柱的中心线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单层厂房的构造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
二、柱
柱的截面形式,柱牛腿及柱上预埋件,柱间支撑。
三、基础与基础梁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基础梁的构造及与柱的连接。
四、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 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各自的类型、构造及其与柱的连接。
五、屋盖结构
屋面梁、屋架、屋面板、檩条、支撑的类型及构造。
思考题:
1、骨架承重结构的纵向联系构件作用如何?
2、柱下基础有哪些常见形式?
3、基础梁有何作用?
4、吊车梁有何作用,设置在什么位置?
第二节 单层厂房外墙
一、砖墙
墙与柱的相对位置,墙的构造要求。
二、大型墙板
墙板的类型及尺寸,墙板的布置,墙板的连接构造,墙板板缝的构造处理。
思考题:
1、墙体砌筑于柱子中间,有何有利与不利?
2、山墙的抗风结构有哪些?
第三节 侧窗与大门
一、侧窗
木侧窗与钢侧窗的形式及构造。
二、大门
大门的尺寸及种类,大门的构造。
第四节 屋面与天窗
一、屋面
屋面的排水和防水构造。
二、天窗 矩形天窗,矩形避风天窗及天井式天窗的构造。思考题:
1、单层厂房屋面排水坡度,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和构件自防水屋面分别取多少为宜?
2、单层厂房屋面防水做法有哪些?
3、为什么要设置避风天窗?
第五节 地面与其他构件
一、地面
地面的材料与构造。
二、钢梯 钢梯的常见形式。
第六章 高层建筑简介
课时:共1.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当前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思考题:
1、何谓高层建筑?
2、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有哪些优点?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剪力墙。
三、框架——剪力墙体系
四、筒体体系 思考题:
1、层建筑有哪几种常见的结构体系?
2、框架和剪力墙体系各有何优缺点?
3、何谓筒体体系?
第三节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与防火构造
一、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
电梯的类型与构成,电梯的设置,电梯与楼梯的布置关系。
二、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 防火问题,防、排烟问题。
三、消防、疏散问题
思考题:
1、影响电梯布置的因素有哪些?
2、平面设计中如何考虑建筑物的防火问题?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各指什么?
3、高层建筑中隔烟和阻烟措施有哪些?
4、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楼梯间在设计上有哪些要求?
第七章 工业化建筑简介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类型。
思考题:
1、何谓建筑工业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2、工业化建筑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二节 砌块建筑
一、砌块的种类及规格
二、砌块墙的构造
思考题:
1、按材料分,有哪些砌块类型?
第三节 框架板材建筑
一、框架结构的类型
梁板柱框架,板柱框架,剪力墙框架。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划分 短柱式,长柱式,框架式。
三、装配式构件的连接
柱与柱的连接,梁与柱的连接,框架与轻质墙板的连接。
思考题:
框架板材建筑的承重构件是什么?有哪些结构类型?
第四节 大板建筑
一、大板建筑的主要构件
墙板,楼板和屋面板。
二、大板建筑的连接构造
墙板与墙板的连接,楼板与内墙板的连接,墙板与外墙板的连接。
思考题:
大型板材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 盒子建筑
盒子建筑的主要形式。
参考书目
1.霍加禄主编。建筑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杨永祥,赵素芳主编。建筑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44 3.建筑工程概论编写组编。建筑工程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4.同济大学建筑制图教研室编。建筑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5.清华大学建筑系制图组编。建筑制图与识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6.傅信祁,广士奎主编。房屋建筑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7.刘建荣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8.刘建荣,龙世潜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9.郑忱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10.武克基,广士奎编。房屋建筑学。西宁: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 11.黄金凯,杨伯明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 12.叶佐豪编著。房屋建筑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3.林恩生主编。房屋建筑学(上、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4.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教研室编。民用建筑构造。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出版社,1973 15.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构造编写组。建筑构造(第一,二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缩印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7.陈保胜主编。建筑构造资料集(上,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8.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19.刘鸿滨编。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0.刘大海,杨翠如,钟锡根编著。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