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与端午
苏轼与端午
一、端午与屈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二、苏轼与屈原
苏轼少年时代就喜爱屈原,熟读其作品。到了青年时代更为崇拜。苏轼以屈原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有《屈原塔》诗一首和《屈原庙赋》一篇。
据清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这两篇作品是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苏轼服母丧期满后,再度赴京途中所写的。它们虽然是作者年轻时(24岁)的作品,但已经可以见到他对屈原有深刻的认识。《屈原塔》和《屈原庙赋》都是以屈原的“死”作为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这一年苏轼随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京师。在湖北有一遗宫即屈原的故居,在屈原死后被改建为庙,立像祭祀,但历史的风尘已把此时的屈原庙吹变得荒废不堪。苏轼见此景感伤至极,心中多年的偶像,一个伟大的身影,一段历史的悲剧,一幕幕浮现眼前。在含泪祭扫屈原庙后,他满怀深情创作出名篇《屈原庙赋》,此作成为苏轼三十多篇辞赋作品中,堪称赋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
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屈原庙赋》不是简单表达“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之情,全文与屈原的灵魂对话,把偶像悲壮惨烈的一生和崇高的爱国激情完整地渗透在如泣如诉的笔墨之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年轻才子对历史伟人的心驰神往和对屈原高风亮节的由衷赞叹。
也是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也是在随父苏洵取长江水道北赴京途中,路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然建有一座屈原塔,苏轼惊异之余挥笔写下了五言古诗——《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屈原塔》一诗是一首端午节缅怀屈原的风俗诗。“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则是对这一节日的描述: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据说在这之前,粽子只是一种夏令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人们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作者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从某种意义上说,《屈原塔》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苏轼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屈原的“忠贞之死”,千百年来并不是人人都欣赏。在苏轼以前,就有一些学者反对屈原投江,其中汉代的扬雄是代表人物。扬雄在《反离骚·序》里认为:君子得不到适当时机就应该如龙蛇一样暂时蛰伏起来,遇不遇到适当的时机是命中注定,何必沉江自尽?苏轼对扬雄的论调坚决驳斥。苏轼在《屈原庙赋》中详细解释了屈原自寻短见的主要原因,有力反驳了扬雄的看法,同时更用屈原的“忠贞之死”来和扬雄作对比,极大地讽刺扬雄于汉亡后不能守节改事王莽的新朝。此举千百年来令学界大为赞赏,认为苏轼对屈原的崇拜,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达到一种思想精神的至高境界,是人生意义的一种追寻。
苏轼虽自身才华横溢,但从年少时起,一直到人生的晚年,对屈原的崇拜如陈年的老酒愈久愈烈。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赞叹屈原的《离骚》。苏轼说“《离骚》价值极高,足与日月争光可也”。
最能体现苏轼对偶像“狂热”赞美的,要算明人蒋之翘在《七十二家评楚辞》中所引的一段话,苏轼曰:“楚辞前无古,后无今。”又曰:“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苏轼认为楚辞是空前绝后的杰作,在亘古以来万千作家中,只有屈原一人令自己感到绝对无法相比。苏轼的一生教过许多学生,他经常说:只要熟读《诗经》和《离骚》,作诗的一切技巧和精神就都掌握了。不仅要求学生熟读《离骚》,他自己在暮年之际仍常读《离骚》,忘情其中。此时的老人是在用一生的感悟来品味先哲,追寻境界,崇拜偶像。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屈原)、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的确,不论东坡如何自愧弗如,在后人眼中,他这个“粉丝”已达到了和偶像同样的高度。他将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使词具有“旷”的精髓。而东坡平生最大的功业,绝非他自嘲的“黄州、惠州、儋州”,而是无论境遇如何,都不曾迷失自我。所以,在学问和德性上,“粉丝”与偶像皆为后人景仰的对象,这是否可以成为当代“粉丝”学习的榜样?
“泛粉丝”时代,对“腕儿”的追星无可厚非,只想强调一点:“粉丝”是否应跃升自己的档次,多注重精神的向往,多增加思想的交流,多探寻知音的境界,多积淀文化的品格。穿越时空与古贤对话,“对接”精神让理想传承,生命进程成为崇拜过程,这一点,苏轼做得够铁杆、够酷炫,堪称“粉丝王”。
三、苏轼与端午
苏轼端午二词勾勒出北宋端午民俗画卷。
元丰四年(1081)五月初五,苏轼应黄州徐君猷宴游,作《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调充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太守。在定州,四月以讽斥先朝罪名贬知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十月二日到达贬所,时詹范守惠州。苏迈、苏迨归宜兴,苏过与朝云同行。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五月四日,苏轼作《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记录了北宋惠州的端午民俗,女人们都要用兰花香草来沐浴,然后用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是一幅多么美丽而热闹的民俗画面。
第二篇:苏轼端午古诗词
苏轼端午古诗词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端午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南歌子游赏
[宋]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望江南·暮春
[宋]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第三篇:浣溪沙端午宋苏轼古诗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古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端午宋苏轼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á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赏析: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端午,这时东坡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第四篇:苏轼与黄州
苏轼与黄州
一 序言
中国的 黄州,那里牵连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其实,黄州算不上繁华,甚至说的上萧条,颓败;因为这里有了苏轼的存在,它注定不是个简单的地方。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大作《苏东坡突围》里用非常诗意的笔触介绍了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内容十分精彩。黄州对应着中国文化中极其明丽的一部分。可以说,苏轼成了黄州最得意的鲜亮招牌。
二 流放的文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的祖父苏序,身强体壮,生性豪爽,喜欢饮酒(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便没有得到体现)。其父苏洵,是个有着古怪脾性的人,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曾经屡试落第,后奋发图强,考取了功名;其弟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和苏轼及其父苏洵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地位非常显赫。苏轼的母亲虽然没有苏氏父子三人那么有名望和才学,但是却对苏轼小时侯进行了严格的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轼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苏轼未来的成就铺垫了一条小道。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参加了礼部考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后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他受到欧阳修的极高赞赏,说“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又“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欧阳修说的没错,苏轼做到了,而且做的十分出色,可见,文人之间隐约的默契非同一般。自从苏轼入仕以后,仕途却便不平平坦坦;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坚定地站在了欧阳修、韩琦等人这边,反对新法。结果,惨遭变法派的诬蔑弹劾,为了避开险境,苏轼请求离开朝廷,力求在外能够寻求安身之地。不久,便任杭州通判,既而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任知州。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变法派穷追不舍,指责苏轼借诗词讥讽朝政,遂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几乎以莫须有的罪名锒铛入狱,他的政治对手李定甚至罗列了他四大该杀的理由。狱中,面对唠唠叨叨的狱卒恶狠狠的辱骂和摧残,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深受迫害,本以为会在狱中终其一生,于是写下了“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这样绝望的绝命诗,最后还是此案的始作俑者王安石开口说话,才得以从轻发落。解脱牢狱之灾后,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伟人终究是伟人,生活如果太平坦了,就很难构成一种冲击世界的人格品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佐证:苏轼与司马光就免役法存废问题发生争执,接着又与程颐、程颢发生了“洛蜀党争”,争的不可开交,最终苏轼获准出知杭州,此事才得以终结。其实,苏轼便不知道,后来有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当中,而托这场政治风暴的“福”,他被一贬再贬,竟然被贬到了偏远的海南。事过境迁,元符三年,徽宗继位,苏轼遇赦北还,结果在反还朝廷途中,病逝于常州。
三 黄州绝唱
在受到小人的尖锐攻击和毫无根据的诬陷后,苏轼被一贬再贬。元丰三年,苏轼带着儿子苏迈离开了阴暗的朝廷,来到谪居地黄州。开始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新的爆发点。流放苏轼是朝廷自身内部官员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必然结果,是恶意的,又是符合政治逻辑的;但朝廷上下的衮衮诸公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带有深刻的恶意性质的流放,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灿烂可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光从文学上讲,朝廷流放苏轼在不期然而然下为中国文化做了非常要好的事情,如若从人道上讲,这种流放下文学又是血腥的,残酷的,缺乏道义的!文学和道义,构成了黄州的文化矛盾冲突与对撞的交织点.
诚然,苏轼的文学成就覆盖了许许多多的方面,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就连书画都有其推不开的一席之地。中国的词史,有了苏轼的高贵和可爱气质,才多了一份开阔;有了苏轼的才情,才多了一些坦然的从容步伐。当然,本文着重要阐述的是苏轼在黄州吐纳的文化气象。黄州和苏轼在文学上的壮丽对话,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里都充满了离奇的幻想、勃郁的喷发,这种奇妙的碰撞,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在大自然中交织成的最激动人心的永恒共鸣。似乎冥冥中,有神灵的相助。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说的真是太好了。苏轼在黄州赤壁之上,面对着浩浩大江,脚下是壁立的崖岩,顿时热血滚烫,一张一合,吞吐出万丈豪情:[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之一,开篇便非常不俗,格调高昂,意境开阔。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气度非凡,统领全文,仿佛一口气就能吞没掉一切是是非非,接着借景抒情,感慨古人,喟然叹息。经过这么久的忙忙碌碌,这么多的曲曲折折,苏轼不会不知道他是怎样走过来的,现在面对此番此景,面对着古人曾经徘徊过俯仰过的地方,他终于发出了对现实、对人生的内心真情吐露。人生是多么的短暂,那些扰乱人性的功名利禄何尝不是人生的羁绊呢?为什么不早点走出这种无休无止的自我戕害?人生多一些放达,少一些烦忧,心胸开阔,有容乃大。那么这个世界多么美好!也许苏轼天生就是个乐天派,或许过去的伤痕累累让他对一切都能拿的起放的下。豪放对于苏轼来说,已经成了他的代名词。当然,这是有根据的。以前的北宋词人大多擅长于作“花间”词一类的艳词,往往题材受到很大的局限。但是,苏轼那不拘一格的才情,完全不受理这种社会性圭臬,开创性地拓长了词的抒写空间和表达意境。上面的豪放词便是一例。当时有些人视豪放词为异端,此词一出,便被伶人拿着和柳永的慢词调侃:“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调侃归调侃,但是豪放词还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特别是那些有名望的文学家,这就已经足够了。北宋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又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这些评价是很客观的,丝毫没有带一点偏袒之意。
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驾舟再次来到赤壁,这次是在山脚下。舟,诗人,美景,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那浩然的呤唱,也正是这次畅游,终于有了以山水为题材的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这篇散文游记,文采斐然,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构造能力和表达技巧。统观全文,处处闪现着苏轼独到的智慧眼光,以及他那气势恢弘的宇宙人生观。这里,有个明确的特定环境,徐徐清风,淼淼烟波,载着苇叶似的轻舟,飘飘忽忽,嬉戏在万倾波浪中。这里,是远离朝廷的自由之地,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富贵荣禄,什么忧国忧民,都已与自身毫无瓜葛;朝廷的争权夺利,相互厮杀,相互倾轧,都已与我毫不相干。我在此处享受着个体灵魂的安宁,东看看,西瞧瞧,不妨再挥洒一下情怀,惬意地畅谈宇宙和人生,纵然挫折和逆境的打击又如何。想想,苏轼是被朝廷流放至此的,从此文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那份坦荡,那份旷达,那份执著的强烈信念;他的意志没有消沉,更没有消退,而是在达观的人生信条中找寻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从哲性中来,又潇洒地回归到哲性中去。这就是苏轼!
不可否认的是,黄州提供了苏轼浩荡才情的海量倾泻,特别是他那飘飘洒洒的诗情。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但是,不止于此,苏轼的书画也凭借这片承受着苦难的流放者之地,得到了骤然的凝练和升华。苏轼曾在《书论》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书也。”可见,书法的审美情趣与人性有着很自然的对应之处,并且和人紧紧联系在一个致密的空间里。所以说,窥探一个人的书法书写技巧和表达形式,可以进一步探寻他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无疑,苏轼在黄州的书画手迹将会为后人打开一个探寻其精神状态的缺口。
苏轼传世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分早、中、晚三个时期。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苏轼在黄州写的上品《黄州寒食诗帖》,其内容哀怨凄凉,点点滴滴都吐露着苏轼人生的失意,仕途的颠簸,以及官场的无奈;此帖字型温润,笔圆韵胜,格调高昂,状态万千,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细细研磨,便从中可以看出此帖尊法度而不拘格的特点,这是和苏轼的人格非常吻合的。有人曾评价书法说,东晋的冷峻,唐代的严谨,五代的衰靡;可是,苏轼的到来,来得正是时候,他手执神笔,轻轻一挥,挥就了另一番气象,另一种境界,独创了烂漫的新书风。苏轼书法在宋代流传深广,雄视百代,影响了宋代几乎整个书法生态系统。有时候,人往往在得意之时,并不把真情留注在书的篇页之间,反而会在失意之时,会完完全全在纸张里进行真情的大吐露。还有就是苏轼在作画上的可人成就也是像摸像样、推陈出新。凭借自己继往开来的天才资质,他潇潇洒洒的舞动画笔,画笔与纸张接触的间隙,沉淀着从从容容的精神气度,一点一划,一撇一捺,一种气象便巍然耸立,跃然于纸上。他画墨竹师承绘画大家文同,但却便不循规蹈矩地完全继承吞咽,不注重吸收后的吐纳,而是在继承熟练以后,把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气度嵌入其中,形成了别然不同的异彩。更有趣的是苏轼在前人的深厚基础上,创造性地撕开了薄暮遮掩的另一种绘画境界,这就是“士人画”。苏轼左手提着墨竹,右手握着士人画,稳稳当当地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漫漫长路。他,真行!
黄州,一个地图上的小地方,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地方,一个荒草凄迷,鸦鹊翔集的地方,却怎么样也抹不掉在中国文化史光辉灿烂的一页,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巨人和它作了一次开天辟地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亲密接触和文化突围。苏轼,黄州,一个人名,一个地名,没有谁会想到他们会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没有谁会想到他们牵连着整个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他们呐喊一声,天地都在震动!
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知识份子。他有放肆的才情,神州大地处处留音;他很自私,把人间的酸甜苦辣都享尽了,为了自己,也为了那拥挤的贫苦百姓。他,算得上一个很有责任心的文化良知!
若是按照苏轼的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作个定论的话,可以这样说,文人,真累!参考文献:《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
第五篇:与苏轼相遇
与苏轼相遇
2030的一天我接到上级指示,奉命前往北宋去采访苏轼。
来到北宋刚好是八月中秋,没走多远便望见有一位长须老人在皎皎的月光下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当我疑惑是何人在此作诗?那人便转过头来,我惊讶极了,这不就是苏轼,苏老前辈吗?我赶紧迎了上去。
“莫非前辈就是苏东坡,苏老前辈”他道:“苏东坡只是我的称号罢了!小弟是?”“小弟字健磊,从千里之外,能闻前辈盛名,千里迢迢,来访于此”“哦,有劳有劳”
我与苏轼很快谈到了一块。“前辈乃千古圣人,所作所为无人不赞扬。”苏轼平淡的说:“天下哪有什么圣人,我只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罢了。”我恭敬的说道:“前辈此言差异,您的诗句句文理可佳,广为世人传诵,书法,绘画均匀突出。你做官更是两袖清风,人人称赞。如此之人天下能有几何?”苏轼叹息:“事是以前,李定等人故意把我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他们以我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将我被捕下狱,出狱后许多人将我视为肉中刺,眼中钉,哎叫我如何是好”……
说着说着,已近凌晨,我与苏轼依依惜别:“今日能与前辈相遇,小弟三生有幸,现已是凌晨,我不久留,如果有机会我定与前辈,畅谈多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