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必看]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湖北省大冶师范附小 陈 刚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如何依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本文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依据个性差异分层,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与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力;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实施不同的激励评价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 差异教学 实践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教育部制订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美术,享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在这种形式下,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只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差异,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差异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美术素养的提高。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的分层次的教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强调教师要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不能只顾及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呢?现根据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实施差异教学的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依据个性差异分层,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与学。
由于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性等特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优等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学困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对学习感到惧怕;中等生又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呢?面对这些问题,又应怎样进行教学呢?通过实践,我认为依据学生存在的各方面差异,即:学生的“双基”情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以及根据以上差异因素综合起来的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形成的差异,进行认真的分析,坚定不移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致使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不致丧失,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不会接受不了,对美术课不再怀有惧怕的心理。所以,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按学生的“双基”情况、接受能力及发展空间进行分层,能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分层、该分几层?实践体会,所分的层次不宜太多,否则将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也很难设计出一个兼顾太多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所以,我认为分A、B、C三个层次是较为合理的(当然这种分层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A层(优等生、即美术特长生):这部分学生绘画基础好,接收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B层(中等生),普通层,这一层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双基”情况较差,对美术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分好了层次后在教学设计中制定教学目标就有了针对性,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个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教学目标。对A层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本课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不应该满足基础知识的掌握,这部分的学生可上可下,最有可开发性,教师不应该忽略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认为应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C层的学生稳扎稳打,促使他们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操作,多给他们训练的机会,耐心辅导,相信他们会有所提高的。例如,在执教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花》一课时,我将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C层学困生(初级):掌握用线描的方法画出物体的形象;对B层中等生(中级)而言,可在掌握初级目标的情况下进一步掌握物体形象色彩的练习,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我将它设计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A层优等生(高级):在初级、中级要求都已达到的情况下,我再要求学生利用前单元所学过的知识,利用重重叠叠的形式添加背景,突出物体的主要形象。这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也很好,没有再出现好的学生叫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消化不了的情况,中间部分学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差异和特点,依靠其独立性来组织教学活动。”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技能水平及学生能力的差异所分的A层(在美术上有特长的学生),B层(大多数的中等生),C层(在美术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等三层学生进行小组组合,分布产生纵横两个纬度。纵向方面可清晰地看出全班同学大致存在的差异可分成若干组;横向方面,每组都含有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取长补短。在教学目标上,按照划分的三个层次,制定出A、B、C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达到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于少数C层学生(学困生),只要求掌握教材规定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设计一些易解、易答、易操作的知识技能,捕捉该类学生的闪光点,使其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消除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树立信心,赶追同学;对于居班级大多数的B层学生(中等生),要紧扣《课标》,要求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将新知识当堂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技能;对于具有一定美术特长的A层学生(优等生),除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外,还要启发、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创造性地自如运用。发挥该类学生的特长优势,以满足他们“吃不饱”的现象,激发他们“学无止境”的信念。
在教学对象上,教师应注意特长学生A,发挥其优势,充当示范领头的作用;重视一般学生B,对这层次学生要全面负责,让其掌握教学要求,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创造的潜能;偏爱困难学生C,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分类指导,对共性的问题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于个性的问题则注意抓两头,通过小组间的互助、互补、互动,通过自己的讲解、示范,使学生各尽所长,各显其能。如在执教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化装晚会》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爱好,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组织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对童话中人物进行服装设计,引导和带领绘画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动手剪贴花边装饰、制作立体手工纸帽子„„,或充当导演、演员、讲解扮演剧中角色表演情节和解说剧情,使特长学生和困难学生都能按各自的实际,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按不同的教学要求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获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向注意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教会每一层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大力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真正的学力。对于困难学生C,强调培养其“基础学力”,而特长学生A,则更侧重于“创造学力”的培养,对于一般学生B,则介于“基础学力”与“创造学力”之间,在强调“基础学力”的同时,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原则,不断激发和调动其创造力。
三、优化合作学习小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思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到。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但仍然难以调动B、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主要在于大部分学生缺乏成功体验,导致产生“等待”“从众”等消极的心理。为此,我在实施差异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合理的优化了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有效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通常是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A生,两个为B生,一个为C生,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A生对B生“拔高”学习和C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排座位的方法是以A生为中心或以C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这种组内分层法,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提高。虽然组内成员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但各层次的成员都能在其他组中找到相对应的竞争对手,以便采取竞争的方法促进发展。这种方式学生的分层是主要的,分组是表面的,是教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的依据,是对学生的一种保护措施,同时又促进了不同水平间的合作交流发展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增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主体参与即是要求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增强其自信心?我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存在的美术基础差异,采取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首先,教师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出一些知识层次不同、难易度不同的问题,并作以标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对于基础比较差的C层学生,让他们解答复习旧知识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C层学生的知识,又为他们提供了积极参与和获取成功的机会,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认真思维、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基础一般的B学生,使他们能够消化吸收那些知识层次较深、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对于有美术特长的A学生,使他们对那些拓展、延伸的新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使他们的自身优势得以发展。如,在教学三年级《变幻无穷的形象》1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个瓶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它像什么?(2)如果将这个瓶子换个方向看,又会使你联想到什么?引导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观察物品的基本形状,表述其外形特征。在作业设计方面,按照学生的差异设置了梯度渐进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采用星级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由选择★、★★、★★★的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对于C层学困生的进步,老师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增强了其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激励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美术,体验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实践证明,学困学生也有特长,如有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等等。
用主体参与的理论指导美术教学改革,并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在“做中学”、“画中乐”使每个学生十分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增强了对美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如何去学习美术,并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
五、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实施不同的激励评价法。
《课标》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们深知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对美术技能的掌握,学生的差异十分显著,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课改教育理念的,也是缺乏效率的,从心理角度分析,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针对学生学习美术能力的差异,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到他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中去。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美术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运用了几种方法:
1.尽量做到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使师生在评价作业时有对比,有参考。
2.用几分钟时间选择不同层次的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作自我评价,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评论,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分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述两种进行。4.老师评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尽量挖掘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尊重差异,照顾差异,实施差异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用他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全面实施差异教学方法,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有效地保障每位学生学习、享受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第二篇:课堂目标与实施的差异
《悉尼歌剧院》教学反思
张南星
案例: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悉尼歌剧院的外形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节,用“ ”划出描写悉尼歌剧院外形的句子 生:交流 师:出示: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
1、指名读
2、课件演示
3、填空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着独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又像(),再仔细一看更像()。
4、看图介绍悉尼歌剧院的外形
5、出示卢浦大桥的图片 练习说话(或分层或逐步深入)(1)卢浦大桥造型独特,像()
(2)卢浦大桥造型独特,像(),又像(),更像()。师:正因为悉尼歌剧院有着独特、美丽的外形,才使它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你们看:
出示句子与图片:“这座造型别致的歌剧院,三面临海,与远处雄伟的悉尼大桥互相衬托,简直是巧夺天工。”
1、“巧夺天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悉尼歌剧院是巧夺天工呢? 反思: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文材料。
因而我在教学时比较注意引导学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语言。描写悉尼歌剧院美丽、独特的外形的这三个比喻句,我先利用媒体让学生体会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再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反复诵读,结果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文本,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语言,为语言的运用作了铺垫。
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积累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运用,也只有在运用中积累才能得到深化。《悉尼歌剧院》一文的第二小节中“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一瓣一瓣盛开的白莲,又像张几叶张开的扇贝,再仔细一看,更像一组要出海远航而扬起的白帆。”这三个比喻,虽然学生通过朗读已积累于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先把这些句子进行分拆,让学生觉得这样说一句话并不难,接着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悉尼歌剧院。这既激活了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达到语言的再积累,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然后再鼓励学生介绍自主收集的图片资料,老师对那些想象贴切、新奇,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还要进行及时表扬,以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深化积累。
但是基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还是觉得将来要进一步改进:
1、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目标与实施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只是老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而是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2、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体验。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以后要注意加强教学的自由度,设计问题要有弹性和张力。
第三篇: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实践
桃江县灰山港镇苍场湾小学——郑明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中已经认识到差异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重视对差异教学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差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会严重阻碍到语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
很多教师授课模式的基础都是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所以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尤其表现在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上,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接触较少,所以很多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得要领,或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无用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是效果并不好。
2.班级人数的限制
想要保住差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这要求教师拿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谈话,可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班级人数设置并不合理,教师也无法完成所有学生的分类,最后只能依靠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点并不了解,导致很多具有潜力的学生由于一次成绩不好而被忽视。
3.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理解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可是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忽视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对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过分的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上缺乏足够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仅学习氛围枯燥、乏味,教学也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二、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许多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改进带来了困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实施差异教学。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时往往是无意识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作用甚微。其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专门组织教学。所以学校应组织小学语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差异教学的理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2.差异教学的实施
分组教学是差异教学理念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出学习问题类似的学生,进行分组式教学。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差异教学开展的核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要等不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是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随时改变的,有效地将差异教学在教学中开展开来。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反思的过程是帮助教师归纳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式的有效方式。在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后,反思会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发现和改正,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这对于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老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整个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都大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怎样回应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差异教学的水平。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中的不足,努力为学生寻找到一种趋于更好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正处于初始阶段,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怀着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尽最大努力完善教育,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高考必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业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业评价
评价是现代课程的核心环节,评价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及爱好,同时更是加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对于美术课程的评价同样如此,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建议”指出:“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
作业评价注意事项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是代表着课程的结束,而是意味着课程新的开始,是让学生对美术有新的认识,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又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所以美术课程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美术教师首先应该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去努力寻求研究每个学生身上转瞬即逝的“闪光点”,抓住该点,由此所做的评价才不会偏激,才会科学的。其次需要一种正确的观念去指导去制约教师的评价,这个观念就是对学生真诚的爱,并且评价必须最大限度考虑到最终结果,要达到评价激发的目的。第三,评价要注重艺术,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学科,而对于美术作业更应该艺术化,不是简单机械地批评和灌输,也不是责罚,而是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找到闪光点,找到自信,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怎么样评价,方法)面对学生的作业,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更不能用“像不像”之类的评语作为衡量的标准,因为这样只会抹杀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和自由性。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可以使一些所谓“成绩差”的学生重新找回自己的信心,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在一次成功的评价之后,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心,到下次作画时,学生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作业。我在一年教学工作期间,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术作业受到肯定的评价会让学生增加对美术课的兴趣,会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去面对下一次的课堂,而不是恐惧和害怕。在学生的作业中寻求优点,对不够完美的作业进行鼓励性的表扬,能激励他们饶有兴趣的绘画,从而使他们的创作水平能够提高。(意义)二 作业评价的具体要求 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美术课程标准》中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所以对于美术作业,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单一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感到单一枯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例如在我之前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对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采取等级式。分五个等级,优秀与及格是两端,大多数是中间部分。课程专家布鲁姆认为:每个教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都是怀着这样一种期望,即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充分理解掌握或刚刚及格,还有三分之一属于学习很努力但够不上“好学生”。这一期望值体系,固定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目前教育体系中最浪费最具破坏性的一面。它削弱了教学双方的信心和抱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摧毁了一群学生的自我与自信。这样的评价方式多年来一直使学生遭受挫折和屈辱的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
(1)弱化等级,加强评语的质性评价
从布鲁姆的观点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等级评价的缺陷,因此,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应弱化等级。但弱化不等于取消,因为等级评价还是有自身的意义:他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绘画水平,另一方面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但是,进取是需要台阶的,光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学生无法判断本次绘画作品的优缺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等级评价的同时,再加上评语的质性评价,突出闪光点,指出不足点。这样,我们的评价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就有了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如果等级和评语的形式同时出现在学生的美术作业上,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点或缺点,在下次的作业中扬长避短,更能让学生感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2)多元评价,激发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美术作业评价并不一定单从作业的结果着手,因为个体的差异性,作业必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仅从所呈现出的作品着手的话,势必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绘画丧失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可以从绘画过程的努力程度给予评价,可以从着色的个性化给予评价,可以从构图的创意上给予评价„„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把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亮出来,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颠锋快乐,从而爱美术,爱上一切美的事物。
(3)合作评价,调动主体积极参与
美术课程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合作评等不同评价方式,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在主体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绘画技巧、知识,调动已有的鉴赏能力,运用到评价他人的作品上来。其实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了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又学会了去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美的因素,同时评价的过程更是一次学习的过程。2.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国内大多数教学过程基本都是一个老师对几十个学生,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生很少有交流的时间,而此时评价则作为一座桥梁连接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成为成效传输的纽带。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笼统抽象地概括每个学生“热爱美术”、“学习态度好”、“审美素质高”。这样的评估不仅仅会削弱评价的具体操作性,也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不负责任。将评价内容具体化的方法就是将该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例如,对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可以分解为学习材料的准备、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完成作业、敢于对作品进行评述等方面。所以,对于评价不仅仅要局限于美术作业的评价,而是可以拓展到学生平时学习美术的兴趣、习惯及课堂时的各种表现,使对作业的评价延伸到对某个学生的整体各方面的评价,使作业评价变得更加积极有意义,也使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到它的最大作用。3.注重评价反馈。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作业评价则意味着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因此很多人忽略了评价的反馈。评价是老师对于学生作业的反馈。及时的反馈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从而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以肯定自己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才能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改正自己的缺点。也只有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才能及时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自己的学习所提出的建议。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应注重每一次作业评价的反馈,积累学生在整个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进步,及时给予学生帮助,使之贯穿到每一个美术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使评价反馈成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反馈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适时的激励性的评价往往可以对他们起到诱导、强化、甚至定向的作用。总之,评价反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容易忽略的一部分,但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及时的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在美术学科上的立志、成才的重要契机.三.由作业评价的视角看作业布置的注意事项
这是关于作业评价的一个延伸话题。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大根教授,很重视美术课的作业要求研究,他指出:“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美术教学任务的最终完成,是联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它将决定学生做什么作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否达到某些高层次的目标,同时,作业要求又是联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纽带,是学生作业评价的主要依据。所以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2]从王教授这句话中完全可以看出美术作业布置的重要性。那么,从作业评价的视角来看,小学美术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布置作业中要以教程为纲,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在。现代的视觉文化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在曾对美术教材中《卡通漫画》、《美丽的楠溪江》两课就作业完成率、完成的质量进行统计和比较,发现《卡通漫画》这一课效果显得特别好。对于传统的绘画比较起来,当今的青少年更喜欢他们所熟悉的,为他们所吸引的动漫作品。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中以教程为纲,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在。
其次,注重作业的多元化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美术课限制于课堂上的一支笔、一张纸,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布置不同形式的美术作业,甚至可以将课堂带到大自然,充满新鲜感,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课程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从不同的层面去展现自己的能力。最后,布置作业时要注重给学生留有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注意力的空间。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对于美术作业,教师最好不要将作业具体在某一事物上,要注重给学生留有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注意力的空间。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时候是十分惊人的。这样布置出来的作业,评价时更容易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发挥到自己的优点,教师在作业评价时更能顾及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作业评价中都能找到自信,使他们觉得作业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仅仅在作业评价方面认真对待,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美术课堂教学的问题,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适应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不同需求,这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切合实际的教学行为。以美为本,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作为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在他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将来在伟大祖国的这个大花园中竞相开放.
第五篇:浅谈数学课堂中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数学课堂中差异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基本理念,已经为每一位教师所接受。面对现实中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
对于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努力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但真的很难!差异教学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从分层作业到分层教学,到分类教学、异步教学等等。每一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差异教学的目标。然而在小学阶段,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一些差异教学的形式受到挑战,争论的焦点是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新课标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目标,站在这样的角度来反思我们习惯上采取的一些差异教学形式,就会有新的认识。例如:分层教学,在小学阶段就把学生分成A、B、C三等,是否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否会伤害部分学生的感情,是否涉嫌用定性的方式来评价发展中的学生。所以说,新课程标准下的差异教学就更难了。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式,那就是合作学习。对于合作学习而言,差异就不再是问题而是资源。合作学习一般而言有两种需要,一种情况是完成一项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单单依靠个体的劳动很难完成或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实这种合作学习的性质与工厂里一般工人的流水线工作是类似的。另一情况是个体之间有不同的认识、观点、解法,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共享这些资源,从而更好或用更多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性质与医院里的专家会诊是类似的。而后一种情况之所以有合作学习的必要与可能也正是因为学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是知识拥有量的不同,生活经验的不同。如果学生之间没有这种差异,那么合作学习也就只是重复自己的想法,也就推动了意义。
合作学习是实施差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当然差异教学仅仅依赖于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理论上来说,都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在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些差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在具体的要求上体现差异。(1)在对学生发出指令时在数量在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择你喜欢的题目做一做。你有时间做几道就做几道!请你用圆规在纸上画两三个圆。(2)在思维难度给学生提出不现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探究活动,有些学生有独立探索的能力,但有些学生茫茫然不知如何入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或是悄悄话,或是书面辅助材料(如果研究有困难,看一看下面的话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或是个别辅导。
二是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上体现差异。(1)在解决问题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视行为操作,多用实物与直观,而对优秀生则要有一定的抽象度。如20以内进位加法,有些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都需要依赖摆小棒。(2)要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解决某一类数学问题的思考程序,而对于优秀生而言则可以简缩这个过程。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如:54-8=40+14-8=40+6=46),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如下基本程序:一看,看个位的数够不够减;二分,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三减,十几减几;四加,几十加几;五写,写上答案。又如把一个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建立如下基本程序:一看,看是改成用“亿”作单位,还是用“万”作单位;二找,用四位分级的方法找到万位或亿位;三点,点上小数点,点在万位或亿位后面;四去,去掉小数末尾的零;五写,写答案(单位)。(3)对于优秀生来说,要讲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强调选择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速度与灵活性。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应该关注与掌握一般的方法,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只掌握一种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对于速度与灵活性方面不做具体的要求。例如计算467+199,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掌握把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
十、整百、整千,多加了要减,少加了再加,这并没有多大的困难,但对于一些学困生而言,要让他也能无中生有出一个整十整百数来就很困难甚至于不可能了,所以教学应该允许这些学生用多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来计算就可以了。
学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无时无刻都存在,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差异,也不可能消灭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也是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教学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地寻找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促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