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18:5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

第一篇: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子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 实验计划

涛 雒 中 心 小 学 课 题 组

2008 年 3 月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子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 实验计划

涛雒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研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发、使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带动全校教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求真务实,切实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研究目标

1、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挖掘各种显性、隐性的教材内容,改变单一的教材结构,丰富教材的呈现形式。

2、根据各类知识的不同特点,探究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通过在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树立本校老师的课改理念,提高本校教师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师资。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开发生活资源,利用生成性资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过于注重模仿记忆、机械训练等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对教材的灵活应用。主要指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积极挖掘教材素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挑战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兴趣;挖掘教材内容的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挖掘教材编排的层次性、灵活性、过程性,培养学生多策略、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性、科学性、教育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1)对教辅、教具的自主开发

(2)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

四、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为:以新课程理念为向导,以现代教学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效学习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验探索、总结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有效方法、途径,进行创新的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师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意识,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为主,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六、研究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课题实验顺利开展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地展开,我们学校组建了由校长丁志明、孙树峰、教科室主任以及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研究小组,形成了点面结合的课题研究网络。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规范、有序,我们制定了《涛雒中心小学课题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课题研究网络,研究制定并论证实验方案,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工作。

2、培训教师。加强课题有关理论的学习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学习,完成子课题的申报,撰写子课题实验方案。邀请在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各种小型课题研讨活动,解决各自在研究中的难点和疑点。

(二)加强校本学习,注重学习实效。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全面铺开,它呼唤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这就确定教师必须是学习型教师。近年来,我校加强“校本学习”,注重学习实效。

1、成立校本学习领导小组。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长丁志明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员为成员的校本学习领导小组。

2、多种学习形式的运用,确保学习收到实效。①利用周前会学习。每周周前会30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举办“创造性应用教材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系列专题讨论。②自学相 关理论。学校根据课题研究进程,有计划的超前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教师的自学,并及时采用问卷、交流等形式促进学习。多种学习形式的运用,确保学习收到实效。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

学校教研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走“校本教研”之路,才能实现学校的的振兴。

1、有效的开发教材系列,挖掘丰富的教材内容。

我们学校鼓励实验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加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实现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的互动。

2、探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探究学生学习活动的多种形式,构建各科教学中有效的学生学习方式,完善个人活动、小组合作、班级教学的组织方式,实现三者协调发展。

(四)加强过程督导,深化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坚持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工作,提出新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订每学期的实施计划,按计划上好研究课,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环节,强化课后反思,在理论和研究水平,并结合研究实际做学习笔记和实验记录,促进教师不及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是对经验的深入思考。

(五)阶段总结

重视日常有针对性地搜集和积累有关资料,从教育教学实践或其他材料中搜集,建立资料撰写制度,总结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所体现的教学效果总结,及时总结实验中的得失。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各种活动,并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及时总结,写出阶段性总结。

七、实验安排:

三月:

1制定实施方案,实验计划

2、交流课题实验方案、实验计划。

3、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四月:

1、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学习和理论培训。

2、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月(含每人一堂课题研究创新课)五月、六月:

1.专业引领,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学习体会交流

2、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七月至九月:

1.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理论培训 2.本课题相关因素的研究。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的程序、方式和策略研究 4.课题研究信息交流 十月至十一月:

1.专业引领,校本培训。

2、中期小结,交流、学习、分析、反思,撰写教学案例。

3、调整方案,进一步探究。

4、开展学校优秀教学设计比赛,研究创新课比赛 十二月:

1、总结交流课题研究情况。

2、模式研究示范课

3、每人一堂课题研究创新课(做到有通知、有动员、有评价标准、有听评记录、有教学设计、有案例分析、有活动总结。)

4、撰写2008年课题研究总结。

2008年3月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课题研究计划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需求,让研究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为主题,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上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引导语文实践上着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

2、开展“以读促学”活动,收集和整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材料。

3、积极参加校本培训。通过读书学习和校本培训,明确本课题研究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并形成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报告。

4、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三、研究要求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应该务本求实,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的基础,明确教学目标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重要保证。从宏观上把握各册的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每篇课文,教师要先与文本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做到深入浅出。

2、在学校内开展“以读促学”活动,让书香充满校园,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建立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研究过程推进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3、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教师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发挥各人所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本校课题研究的个性和特色。

四、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法:参照、借鉴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彩纵向、横向等比较,找出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针对新课标下的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采用“麻雀解剖”及“叙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思矫正设计思路,从教学实践案例中寻觅并形成规律,使之形成系列。

3、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来自于实践活动,努力通过对教学设计回溯性的研究、分析,归纳在教学设计中的体会和取得的成绩,把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较为系统的,有借鉴、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4、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贯穿于行动的过程中。以研究促行动,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做文章。争取课题研究的突破和深入。本课题研究同时期辅于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研究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建立规章制度,做好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成立本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认真落实东港区教育局“十一五”省级重点课题《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管理细则。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制度和相关评价标准,建立教科研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2、务本求实,以教研组为本,持之以恒地开展课题研究。

建立以教研组为本的课题研究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改革、本课题研究中教师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解决教师在新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遵循科研规律,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

课题的实验研究要遵循科研规律,要有科学的设计和载体。我们应继续实施“教材通研——讲座指导——新课示范——研究实践——总结推广”的阶段性研究模式,找准突破研究重点的切入点,认真扎实做好每一步实验研究工作。

(1)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研究。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题研究活动。

4、选择研究方法,加强课题研究的引导和指导。

在研究中要注意根据研究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要开展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期进行听课、评课、进行案例研究,探讨教学设计的方法、途径和操作样式;进行阶段性的校际间的实地研讨交流活动。及时总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预期的理念构想。

5、培养典型,带动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要及时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为实验教师引路子,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六、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撰写课题研究计划。

3、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讲座。

十月份:

1、进行文献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材料;

2、进行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开展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开放月(含每人一节科研创新课)活动,做到有通知、有动员、有评价标准、有听、评记录、有教学设计、有案例分析、有创新课总结。

十一月份:

1、校本培训,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

2、参加全区中小学课题研究优秀单元主题备课比赛、优秀教学设计比赛、全区中、小学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

十二月份:

1、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的建模研究;

2、参加本学期全区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

3、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

4、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第三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案例研究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现今,我们国家的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实际出发,通过教育与疑、悟、延、新等四个方面来说明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

发展

课堂教学

教育

导言

人类创造智慧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属性,创造力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力量。惟有创造,才有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惟有创造,才有日臻完善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惟有火炬接力般生生不息的发明创造,人类才从刀耕火种时代走向现代的信息时代。劳动创造了人,而人的智慧创造了光芒四射的世界文明。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育模式,它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我国学术界也认为,要想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强大,要想顺利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应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已不仅是知识的本身,而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积极培养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理论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1、何为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含义。有人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来概括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或创造性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因此,凡是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思维,无论是什么类型或形式,不论是高级的、中级的、低级的,都是创造性思维。有人从从思维的心理状态来定义,认为创造性

思维是指人们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的种种思维状态,如直觉灵感和创造想象、幻想等。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亦称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即通过思维不仅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和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必须突破已有的结构类型或认识水平,而且符合认识规律,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按创造性思维结果模式,创造性表现在运用新的观点,采用新的信息和加工形式,多方法、多渠道、强能量、高效益、多反馈地进行辨证思考。

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创造性思维作为认识的一种特殊过程,除了具有一般思维的概括性与间接性的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创造性。

(2)求异性。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是指其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它指的是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者已有的权威性理论始终保持一种怀疑的、分析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盲从与轻信,并用新的方式来对待与思考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其主要表现为:选题的标新立异,假设的异想天开,方法的另辟蹊径,对异常的敏感性以及思维的独立性。

(3)灵感性。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其思维进程往往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断,而在某一不确定的时刻所需要的思维结果会突然降临,从而表现为一种突发性。这种非逻辑性的突变一般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顿悟。这种突发性就是灵感性。灵感性的思维成果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长期的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4)灵活性。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其思维结构是灵活多变的,其思路能及时的转换与变通。只有多方探索,反复实验,才能增加成功的纪律。主要表现在:思维的主体性、思路的变通性、方法的多样性。

(5)多维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性的特征,这种多维性又使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它使不同的思路犹如发源于高山的江河,奔流而下,最后又殊途同归,汇入创造的汪洋大海。

(6)综合性。在创造性思维中,既要善于智慧杂交,大量吸收别人的知识经验,又要善于思维统摄,把大量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系统,还要善于辨证分析,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它们的个性特征,然后从这些特征中概括出

事物的规律,此外,还要善于形象组合,把不同的形象有效地综合在一起。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和类型 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只有到了这时,丰富多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才得到了再现,“温暖”取代了“冷冰冰”。可见,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只有穿透到事物的背后,暂时撇开偶然的、具体的、繁杂的、零散的事物的表象,在感觉所看不到的地方去抽取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形成概念,才具备了进一步推理、判断的条件。没有抽象思维,就没有科学理论和科学研究。然而,抽象思维不能走向极端,而必须与具体思维相结合,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2.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由感块导出的思维叫“直觉思维”,你看到一个人,马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基本特征:高矮,肥胖,乖丑,性格等等,这种“看”,就是感觉,同时,也是人的思维特征之一;你无须任何思维,就可以唱出你孩童时代的一首非常熟悉的歌;你可以轻松辨别狗和猫,这些都是感觉思维(也可以叫直觉思维),也无须他人教。

直觉出现的时机,是在大脑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出现的种种自然联想顺利而迅速地接通,因此,直觉在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帮助人们迅速作出优化选择;(2)帮助人们作出创造性的预见。

灵感思维也称做顿悟。它是人们借助直觉启示所猝然迸发的一种领悟或理解的思维形式。诗人、文学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出奇制胜”、思想战略家的“豁然贯通”、科学家、发明家的“茅塞顿开”等,都说明了灵感的这一特点。它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思索,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突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问题却一下子解决的思维方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这种方法的形象化的描写。灵感来自于信息的诱导、经验的积累、联想的升华、事业心的催化。

灵感思维是人们在文艺创作、科学研究中因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钱学森说:“如果把非逻辑思维视为形象思维,那么灵感思维就是顿悟,实际上是形象思维的特例。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求已久的智慧之光。”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从事苯分子结构的研究,一天由于梦见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环形而突发灵感,得出苯的六角形结构式。因此,灵感不是唯心的、神秘的东西,它是客观存在的,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难题往往就是靠这种灵感的顿悟,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

3.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既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又重视收敛思维的培养,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思维指向相反。收敛思维是由四面八方指向问题的中心,发散思维是由问题的中心指向四面八方。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作用不同,收敛思维是一种求同思维,要集中各种想法的精华,达到对问题的系统全面的考察,为寻求一种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而把多种想法理顺、筛选、综合、统一。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为在广泛的范围内搜索,要尽可能地放开,把各种不同的可能性都设想到。

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

l、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1)展开“幻想”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贮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

(2)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划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如此等等。

(3)发展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间,发现澡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达尔文在观察到植物幼苗的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现象时,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顶端因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侧的缘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证明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的反复研究,终于在1933年找到了这种物质植物生长素。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他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记忆力好,想象极其活跃,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

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啃“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迷,激发自己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地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堂的设计、操作和应用

(一)寓教于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课堂上设置或寻求教学冲突,在对比思考中得到能力提升,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之必需。教学冲突会使学生思维急剧撞击,聚合辐散,纵横捭阖,突发奇想,不断迸发创造火花。

如在教授《〈呐喊〉自序》一课时,让学生围绕“为什么林贤治说‘鲁迅生在二十世纪而死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王朔说鲁迅成为文豪不单单靠几篇杂文和几部小说”、“鲁迅的消沉是否意味着他‘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问题进行讨论。

这些问题显示出对课文的深入把握,如投石激浪,引起学生思维在冲突中高速运转。

冲突过程的流畅。教学冲突既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又不是散漫无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把冲突引向深入,走向高潮,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如教授《花未眠》一课时,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作者说“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说“一朵花很美”、“一朵花也是好的”?根据文意,发现美都需具备哪些条件?在作者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需经历一个冲突的过程。而冲突过程的流畅会使学生探索保持极大的热情。

教学冲突是师生双向交流和谐共振的一种体现。作用在于:之一,冲突使学生乐于投入,有参与意识,激发创造热情;之二,冲突使学生创造性地吸收、处理和加工信息,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力度;之三,冲突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智力上不断跃进。

(二)寓教于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学生对课文的深刻领悟。学贵有悟,领悟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沿波讨源”“虚心涵泳”伴随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领悟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是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的训练,当然也伴随形象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在阅读中有着重要作用。阅读的直觉思维不经过明显的推理过程,而是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语文材料进行迅速直接的感知理解和整体上的判断把握。

如在指导阅读朱自清散文《绿》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梅雨潭水的绿之前为何要不厌其祥地写梅雨亭、梅雨瀑?对表现中心景物有何益处?为什么写梅雨潭水的绿时要采用第二人称?作者的感情如何 ?

这样使学生在直觉感知的基础上得以领悟“景为情设,因情为文”的写作艺术。他们就可以进而联系到《琵琶行》、《灯》,甚至是张洁的《青菜》等名篇自主对比,完成深创造。

顿悟思维是对信息的选择加工和优化。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使牛顿产生顿悟,发现地心有引力作用。洗澡浴缸水面上升外溢,使阿基米德顿悟,解答了任意形状物体所受浮力究竟有多大的难题。学生“涵泳”课文常有这样的情形,经过紧张的思考和专注的探索,迷惑不解中瞬间发生奇特的设想和见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顿悟思维对体味课文有重要作用,在对课文领悟的过程中,时常会“山重水复”;而专注思索后的顿悟会“柳暗花明”。顿悟思维以知识的积淀为基础,是对信息的重新组合。教学中一是“积学以储宝”,不断丰富学生学识;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善于转换加工信息;三是创设情境,促使顿悟思维产生。这样使思维突变,灵活而深刻。

(三)寓教于延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教学中为了使知识深化,深刻理解问题,常常需要拓展。由此而彼,或由此而引申。拓展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难度,鼓励学生对知识纵横联系,探求发现。拓展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表现在:

1、创造想像。想像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象思维形式。康德说:“想象像力是个创造认识的功能。”创造想像相对于再造想像更具有独创性,对于激发创新意识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学生创造力薄弱的表现之一就是想像力薄弱,想像的翅膀凝重滞涩,不能自由地扑向无际的空间。培养创造想像能力,其一,注重课本练习的训练。教材设计了许多创造想像的练习,需要训练到位,不能认为“虚”,一掠而过。其二,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创造想像。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全诗涉取十好几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多么深厚阔远而又清新自然的生活图景啊,显示出作者恬淡闲适的人生趣味和淡泊名利的可贵精神。仅根据“开荒南野际”一句,学生就可创造性地想像出作者开荒的情景、南野的美态、禾苗的长势、劳动的

欢愉、人与自然的和融等多幅画面 ,思维能力得到了自由放纵的满足而大有所获。

2、连接比较。教学拓展中的创造思维训练还需要学生善于将知识纵横联系,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

如学生由《琵琶行》奇妙逼真的音乐描写,联想到《李凭箜篌引》中对乐声清晰可见的生动描摹,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或由《孔雀东南飞》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水到渠成地联想到《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由《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出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由《药》里面康大叔刺老栓的眼光想到《祝福》里祥林嫂的眼光。

(四)寓教于新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精神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有的见解不同凡响,有的产品独领风骚,有的科研处于领先地位,都在于思维的深刻与开放,不断创新。

语文创新的思维训练主要有侧向、逆向、多向、求异等。比如多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或不同方式的思考,另辟蹊径,以求新解。

如教授《中国现代诗三首》时,引导学生奇中设疑,疑中求因。“为什么编著者要将这三首不同作者的诗歌放在同一课?”“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有何不同?”让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言,各抒新见。结果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①这三首诗都有明显的爱国倾向,都讲究使用丰富的意象,表达深刻的思想;②《再别康桥》中流露的多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冲突,《死水》中流露的多是对社会黑暗的愤懑和诅咒,而《赞美》中流露的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③前两首诗感情的抒发相对委婉,而第三首诗的感情抒发则喷薄直出。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要以“活、阔、新、乐”为导向,力求避免以下几点:

l、教师不要“统得过死”,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放得开,让学生成为“主演”,使他们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去参加获得知识能力的活动,参与知识的发明创造。而教者应起“导演”的作用,只为学生开拓思路、指导方法,任凭学生去质疑、去讨论、去争辩,愈激烈愈好。

2、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此,可允许学生自由想像,互相争辩,教师不要怕乱。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3、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创造性。教师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不

因循守旧,有创新精神,从而来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结语:人贵在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数学意识上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J].北京教育.2001年5月 [2]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 2003年3月.[3]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青少年教育论》[M]兴盛出版社, 2001。

第四篇:创造性使用教材在物理教学中

创造性使用教材在物理教学中落实科学人生观教育初探

武威第十二中学

周文娟

邮编

733000 现实社会,各种人生观并存。要使处在新世纪的中学生懂得进步的、科学的人生观的简单道理,不断增强自身辨析力,免疫力和适应力,迫切需要进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但在教育教学中,若以号召式的空洞说教,贴政治标笺或强输硬灌,必令学生索然无味,强烈反感,其效应为零,甚至是负效应。若用巧妙的手段,循循善诱地寓科学人生观教育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就能激起心灵震动,迸发出诚挚的热情。由衷地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选择光明的人生道路。使学生成为国家之栋梁,为人类作出贡献,对社会起促进作用。

(一)科学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挖掘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为科学人生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学人生观教育的因素,善于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教育。

1、人生理想教育。把物理的发展和作用同人生的内容相结合,激励学生向往并追求美好的未来。如结合物理科学的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物理同我国现代化的关系;我国物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

强国而学好物理进行崇高理想的教育。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物理原理与环境保护;物理同国防、医学等边缘学科的渗透进行未来职业理想教育。

2、人生价值教育。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用中外物理学家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去启发学生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大小,而在于对他人、集体、社会所作的贡献和创造。在讲授焦耳定律时,介绍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的执着。他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安培、奥斯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实验的故事。

3、人生态度教育。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往后的路怎么走?这些人生态度问题,要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对学生进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教育。还有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和丰厚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科学巨子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告别生活优裕的北京,来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一干就是十多年之久。物理学家这些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二)科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选择

1、坦诚式。在“绪言”教学中,讲到物理同科学进步的关系和学习物理目的时,便坦诚地讲,你们身在现代社会,绝大部分将是未来“新现代社会“的一员„„,并介绍几位大家熟悉的原本校毕业生或地方物理精英,通过深造后,已在某产品成功研制中,大展拳脚,成绩斐然而受到重奖。学生听得进,信得过,自感前途光明。为现代化而学习,并报效祖国的理想油然而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渐至高涨。

2、培养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若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果的交流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信与谦逊的个性培养。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教育学生培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美德。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还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之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

3、潜移默化式。老师的宇宙观,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

人生观的形成。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常以对事业的忠诚,职业的挚爱 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不计名利,辛勤耕耘;生活上严谨朴素的表率作用去潜移默化地感物理生。进而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行的良性循环。给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以鼓舞和促进。

(三)科学人生观教育氛围的营造

让校园内时刻洋溢着科学人生观的浓郁气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1、净化校内环境,创设和谐气氛。具体地说就是对校园内破墙开店、办公司、出租门面等应规范化管理(归校办厂);教职工中坚决杜绝以教谋私,因财施教,以罚代教等丑恶行径。使校园体现圣洁,平静的本来面目。否则,学生有被愚弄、欺骗之感。而使科学人生观教育“正负”抵消。

2、形成“小集团”,产生大功能。科学人生观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形成以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与校领导、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网络。使学生时刻受到科学人生观的熏陶,处处沐浴着科学人生观的灿烂阳光。在效果上,显示出“集团”的巨大力量。

3、师生平等争鸣,力求科学统一。对学生提出的有悖于科学人生观的现象和见解时,不回避,不指责,更不强加于人。要有特

定的场合平等友好地与学生广泛探讨而求共识;并从自然科学由不合理、不全面的低级阶段逐步过渡到较为合理、全面的高级阶段这一必然规律去解释社会发展中的个别不合理的现象。

此外,古今中外伟人人生观的名言、事迹;有关优秀读物均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足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充实生活,增强智慧。

只要坚持借助于物理教学的手段,勇于创新,长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和科学人生观的一代代新人定将不断成长。

第五篇:浅析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模版)

浅析如何理解和创造性使用教材

由韩先锋 小数发表于2010年12月 11日 星期六 13:20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 ,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 , 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知识经验 ,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及学生思维状况 , 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教师只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编写意图是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让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还要 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观看《用字母表示数》的案例分析和课堂实录后,我觉得这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很到位,也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1、深入研读教材,对教材重难点理解透彻,2、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渗透数学思想,加深了课的深度。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 “ 问题情境 — 建立数学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 ” 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收效很好。

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也很重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拿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做例子: 1、从孩子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知识贴近孩子。这节课导课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及活动教具引入,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斜边和长方形的宽相等,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可能会回答;用两边相乘(a × b)来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图形的面积是不是一样大?这样自然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2、重视教学过程,让教材活起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让孩子围绕如下思考题学习新课。(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1)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2)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较,面积有没有变化(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思考题。并完成剪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做必要的补讲、扶正、纠错。同时作板书。分两人小组互相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请一位学生讲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另一名学生到讲台结合剪拼图讲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注意强调: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要用什么单位?在操作过程中理解教材。3、联系生活实际,让教材更实用。解答例题。(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例题)出示例题:五年级同学在绿化校园的活动中,为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地种上花草,底12.2米,高4米(图略)求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4、勤于创设开放性的练习,让孩子有成就感。结合上面活动教具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长短不变,拉得越扁,面积就越小,从中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充满趣味。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了解孩子,将教材和孩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不要为创造而创造,而使教学形式化,为了更换而更换,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也不要单纯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却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

下载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应用教材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创造性使用教材之我见 汪清县第三中学冯宪春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根本和载体,一节课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要以教材为基准,不能偏离教材的主线。要提高教学效率,认真研究教材、读......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教育改革是教育思想的改革,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学校管理......

    创造性使用教材[大全5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

    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电子白板

    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多媒体演示设备, 通过白板自带的投影机将电脑的屏幕影像投射到电子白板上, 使用者轻触电子白板板面即可操控电脑。......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来教改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现状已有所改观。课堂上,空泛的教材,机械的作业,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

    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成败,口语表达能力实在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教学语言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并根据......

    初中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往往没有自己的理解,只是把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做得好的教......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思品学科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宝贵资源,是课程标准活化的有效载体,它承载着知识。教材的编写经过编者们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充分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