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课 神奇邮箱大揭密 教案
第1单元 收发电子邮件
第2课 神奇邮箱大揭秘
知识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目标:学会电子邮件的收发和邮箱管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电子邮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确
立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会电子邮箱的收发和邮箱管理。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可是我们如何去看别人发给我们的电子邮件呢?如果我们有新照片让朋友看,我们又应该怎样发送呢?今天我们将一一解答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昨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发送电子邮件,现在同学们就打开你的邮箱看一看,如何阅读电子邮件呢?(同学自主探究阅读邮件方法)
师:有些同学已经看到邮件的内容了,哪位同学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是如何阅读邮件的? 生:
1、登录电子邮箱
2、单击“收件箱”
3、单击主题,就可以阅读邮件的内容了
4、找到附件,保存到文件夹中
5、下载完毕后弹出“下载完毕”对话框,单击“打开”按钮,就可以看到发来的照片。(课件出示)
师:同学回答的很详细。有些同学就想说了,我想把我的照片发给我的同学,哪要怎么发送呢?这就与附件的发送相关了,现在同学们就来找寻一下发送附件的方法!(同学自主探究)生:我是这样发送附件的
1、写完邮件后,单击“添加附件”,出现提示窗口
2、单击“浏览”按钮,打开“选择文件”对话框,选择需要上传的文件
3、单击“发送”按钮,信和附件就一起发送到对方的电子邮箱中了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还是些是有关于邮件管理的问题。电子邮件管理
每个电子邮箱都有一定的容量,超过容量限制,邮箱就不能再接受新邮件了,怎么办呢?可以删除没有用的邮件(课件出示)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师:同学们谁对这节课的内容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
根据同学提问情况让同学进行再一次的探究,解难。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每位学生给自己的好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带有附件的),然后在打开阅读信件内容,并下载附件。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阅读邮件的方法,及附件的发送,同学们以后又多了一种相互沟通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
神奇邮箱大揭密
一、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
二、发送附件
三、电子邮件管理
四、邮箱安全
第二篇:第2课教案
第2“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张丹霞 田剑 孙晶 主备人:孙晶
[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唐太宗,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政绩;记住“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②唐初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能力培养
①通过对唐太宗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
③通过收集图片实物、资料、编写历史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课的讲述,联系以前的历史,说明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③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唐代的金银器、唐三彩、丝织品等历史文物的工艺价值,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教材重点、难点:
1、重点是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主要政绩
2、难点是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引导 教学形式:多媒体
教学准备:课件、地图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人: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比亡国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终于接受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上述材料表现了唐太宗一种什么品质?他统治的时候唐朝出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点评后总结:正是由于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所以在他统治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板书课题,并解释“治”的意思是政治清明、治理有序。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下面,我们先了解李世民的有关材料(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晋阳起兵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父子于617年起兵晋阳。同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618年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他就是唐高祖。唐朝正式建立了。2.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经过激烈的争权战争,到624年,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3.贞观之治
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教师指导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整理唐太宗的政绩主要内容。
第一个方面,开明的治国思想。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第二个方面,唐太宗善于用人。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三个方面,太宗重视纳谏。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他把自己比做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这样既避免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义。唐太宗还大力精
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五个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第六个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太宗继位后多次颁布减免全国或部分地区租赋的法令。并用免除几年赋役的办法招诱逃亡农民归业。唐初社会经济衰弊凋残,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200多万户,不到隋盛时890多万户的1/3。但到了唐太宗死后3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4.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本人“兼涉文史”,“精明强干”,“能屈身忍辱”,颇有抱负。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开始干预朝政。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造“曌(音“照”)”字为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承前启后。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但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权威,她大肆崇佛,广建庙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她重用武氏家族,这些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更与武则天本人的腐朽生活和对权势的贪婪分不开。这一切必然会加剧阶级矛盾。(在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5.“开元盛世”
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1)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
2)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可让学生了解杜甫《忆昔》)所以全国人口大增,户数是唐太宗时期的3倍,可谓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小结:自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确定适宜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政令、政策的相对稳定,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板书设计:
第二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一、贞观之治
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2、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3、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4、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二、女皇武则天
三、开元盛世
1、政治经济措施
2、经济繁荣,盛世局面形成 课堂练习:见课件
作业布置:1.阅读下列材料: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上述名言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3)他为避免“覆舟”实行什么样的政策?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怎样?(2)材料中说唐太宗“夙夜孜孜”、“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唐太宗。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2)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要维护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体现了他重视百姓,以民为贵的思想。(3)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2.(1)因果关系。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之一。(2)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第三篇:第2课教案
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2课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学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2课《弟子规》教案
第2课 《弟子规》之“父母呼”教案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教学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3、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4、能在生活中实践。
教学重点: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诵读领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在生活中实践。教学准备:《弟子规》动画视频、歌曲、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之《弟子规》。
二、讲解内容(父母呼-须顺承)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观看《弟子规》动画视频。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3、诵读领悟,可自己拍手读、同桌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教师及时评价。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师: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2、讲故事。《羔羊跪乳》
相传,小羊对它妈妈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片孝心,妈妈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小羊为了报达母羊的养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着的。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便是“羔羊跪乳”。
《乌鸦反哺》
据说,乌鸦小时侯,都是由它妈妈辛辛苦苦地飞出去找食物,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再飞出去找食物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每天飞出去找食物,再回来喂妈妈,照顾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直至老乌鸦自然死亡,这就是“乌鸦反哺”。
4、课中操――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及《我的好妈妈》
5、神奇汉字――母 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古时候人们用于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们会在今后的语文课上了解并学习它。
四、讲解内容。(冬则温――业无变)
1、观看《弟子规》动画视频。
2、要求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大家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3、师:冬天该怎样送去温暖?夏天该怎样送去凉爽?早晨该怎样去请安?夜晚该怎样伺候父母安眠? 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4、讲解《二十四孝故事》之“扇枕温席”
冬则温 夏则清――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扇凉,再请父亲躺下。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点,此外还可以帮助父母拿报纸、倒水、洗脚、按摩、捶背等,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5、: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开电风扇,开空调」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用电热毯,电暖器」
晨则省 昏则定――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延伸: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尽量自己起来,把东西整理好,衣服穿好,书包收拾好。很多同学一回家就看电视,玩游戏,不理会父母,这样做是不对了。我们要多和父母聊天,让他们知道你在学校做了哪些事情,学了哪些知识,交了哪些朋友,让父母安心。
出必告 反必面――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里,若临时有事,父母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言。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延伸: 教育学生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上学时对师长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上厕所的时候要举手告知,同学受伤去医务室也要请同学带话回来。
居有常 业无变――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写作业不要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游戏玩到很晚。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对待学习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让父母担心。
6、你知道刚才提到的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吗?(用功读书)
7、黄香用功读书,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我们对待所有的长辈像父母、老师、爷爷、奶奶都要做到晨则省昏则定,对长辈才有恭敬心。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才会让长辈放心,不用担忧。
五、讲解内容。(事虽小――亲心伤)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孝的行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生活中,除了孝很重要以外,我们做人的品德也很关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3段,来看看我们的品德要从哪些地方做起。
1、观看《弟子规》动画视频。
2、内容讲解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引申:
(1)如果小朋友平常在家中或外面要移动物品,最好要先请示父母再做,尤其是家中的电器用品或是较危险的物品。
(2)曾经有一位小朋友和妈妈去逛街,因为妈妈在买东西没空看着他,只叮嘱他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这位小朋友觉得很无聊就在餐具柜台东碰西碰,忽然所有的盘子都掉下来。小朋友你们猜最后怎么样呢?结果妈妈什么东西都没买,就把那些破碎的盘子买回家,小朋友这样的行为根本就是把他自己的过错惩罚在父母的身上。(3)有些小朋友喜欢搞恶作剧捉弄别人,喜欢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在地下,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同学半身不遂,更严重可能会害他一辈子躺在床上当植物人,无法动弹。总结: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好玩有趣,做了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先考虑清楚后果是否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千万不要逞一时之快。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如果私藏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引申:
(1)有些小朋友在商店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要占为己有,就会用偷窃的方法来取得。要知道商场里都会装监视器或摄像头,这种行为最后都会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2)有些出国旅行的人,在飞机上或饭店里,看到毛巾、卫生纸或烟灰缸都会随手带走,这种就是没有公德心与教养的行为,除了会让你的爸妈丢脸更会让你的国家在国际上有坏的名声。
(3)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
3、讲故事
北京有个外商公司正在招聘员工,去应征的都是很优秀的人,而且要经过多次的考试,还要考外语及很多专业知识.考试下来,只剩几个人做最后面试.当这些通过最后考验的人到了会议室,长官就对他们说:「我现在有点急事,出去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继续面试.」结果他走出去以后,在这十分钟当中,这些年轻人就站起来东摸西摸,看到桌上的资料拿起来看一看,还顺手拿给其他的人看.十分钟以后,这位主管进来,他说对不起,你们统统没有录取,因为会议室里装有摄像机,你们连最基本的「事虽小,勿擅为」都没做到.他们很不服气就说:「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不可以乱动.」
总结:的确,有些人真的很缺乏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纵使他们的能力很好,学历也很高,但是这些细微环节都没有顾及到.小事都办不好,大事就更不可能了。
4、总结
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六、布置作业:
1、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2、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3、自读诗歌蓼莪《诗经.小雅》
第五篇:精品教案: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文成公主入藏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盛的时代——唐朝早期的情况,贞观之治和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②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成因和结果去思考分析历史问题,逐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③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政策是非常进步的。是学生认识到这些思想及政策对于唐朝的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教师可通过对第1课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复习提问,让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②引导学生寻找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异同,逐步落实本课的知识点。
③本课教材有些与历史地理相关的知识点,可结合《地图册》中《唐朝前期疆域及边疆各族分布图》讲解,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以他的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二、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唐太宗的功绩和文成公主进藏
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评价“贞观之治”对于唐朝的重要影响。二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起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同学们并不陌生,通过影视剧我们对他了解很多,那与他相关的影视剧有哪些呢? 生:《秦王李世民》、《贞观长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隋唐英雄传》、《大唐飞歌》、《隋唐演义》„„ 师:想一想: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一样吗?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历史上的李世民是怎么的一位君王。[板书]第2课
“贞观之治”
(二)讲授新课
[板书]
一、唐朝的建立
问题:唐朝是怎样建立的?建立者是谁?时间是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教师总结]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过渡: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谁?(生:李世民)那他是怎么当上皇位的?(生:通过玄武门之变)[板书]
二、“贞观之治”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玄武门之变是怎么一回事?
生:玄武门之变――626年,由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师:高祖窦皇后四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年)
次子 李世民 秦王 598-649 三子 李玄霸 早夭 四子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背景:在双方的较量中,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略占优势,因此,李世民决定发动政变。时间: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人物:李建成 李元吉
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共谋削弱他的力量,他与亲信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结果:李世民即位
师: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生:①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②但是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该持肯定的态度;
③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正确的选择。
师: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那么什么是“贞观之治”呢?
生: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师: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
生: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3)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4)唐太宗还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重用的主要人物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师:原因: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隋二世而亡:1)﹑奢华浪费,劳民伤财。
2)﹑生活腐化,荒淫无道。3)﹑战争太多,耗费国力。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他以隋亡为鉴,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③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著名的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知人善任——
旧日幕僚 房玄龄 杜如晦
出身贵族 出身贫寒 少数民族 敌对势力 李靖
秦叔宝
魏征
尉迟敬德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④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言著称。他原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根据他耿直秉性,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又任参予朝政,行宰相职权,成为贞观名臣。魏征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将其牢记在心,有了好的指导思想,纳谏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师: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史家称此时为“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板书]
三、文成公主入藏
师:1.吐蕃简介(1)吐蕃人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2)他们生活的地区在哪里?
生:藏族
青藏高原
师:2.吐蕃统一(1)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是在什么时候?(2)完成统一的首领叫什么?(3)吐蕃的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七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
逻些(今拉萨)师:3.唐蕃和亲(1)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亲?
(2)唐太宗如何对待松赞干布的求亲?
(3)文成公主入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影响)?
生:(1)仰慕中原王朝的文化
(2)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师小结] 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 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传播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同时也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626年,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年间627-649年)
2、出现的原因:
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勤于政事,任用贤才 ④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3、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三、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初,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派大臣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各种工匠、物资、技术、书籍。意义是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