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

时间:2019-05-12 18:3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

第一篇: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

5.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堂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6.教学设计: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作出的精心安排。

7.学习目标:是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进行课堂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平。

9.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媒体。

11.课堂教学技术:对行为、科学概念以及有助教学问题解决的其他知识的系统的和整体的应用。

13.演示技术: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操作、示范、实物、模型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表象及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和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14.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适宜行为的措施。

15.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施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

18.教学启发: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而巧妙地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19.教学幽默艺术:指将幽默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20.教学艺术风格: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

21.教学评价:评价者系统地、有计划地从量或质的角度描述教学的过程、结果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属性,并以此做出价值判断,确认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22.教育测量: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研究的过程

23.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教学运行的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24.绝对性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

26.档案袋评价法:又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27.说课:是说课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将自己教学系统设计的思路、依据或者教学后的反思,借助口头语言和其他辅助手段,简约地与同行、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部门有关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以改进说课者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和方式

28.评课: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的一种活动。

第二篇:广西教师资格证练习答案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

一.1.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2.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

二: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作出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

2.学习目标:是期待达到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进行课堂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平。

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4.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中所采用的媒体。

5.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 1 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题生活情境。

四.1.课堂教学技术:“课堂教学技术”是指:对行为、科学概念以及有助教学问题解决的其他知识的系统的和整体的应用。

2.讲授技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进行学科德育的技术。包括讲述技术,讲解技术和讲演技术。3.演示技术: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操作,示范,实物,模型的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形成表象及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和练习的一类教学行为。

4.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适宜行为的措施。

五.1.教学艺术: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 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 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 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实施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2.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用语。

3.教学节奏:指课堂教学进程的快慢,缓急,强弱,张弛等等。

4.教学启发模式: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的启迪,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5.教学幽默艺术:乃是指将幽默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6.教学艺术风格:所谓教学艺术风格, 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

六.1.教育测量: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研究的过程。

2.教学评价:就是评价者系统地、有计划地从量或质的角度描述教学的过程、结果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属性(如课堂教学环境、教材特点、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并以此做出价值判断,确认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3.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教学运行的轨道所进行的评价。

4.相对性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基准,然后利用这个基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

5.标准参照评价:是以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标准作业为准,确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何的一种评价方法。

6.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七.1.说课:是说课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将自己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依据或者教学后的反思,借助口头语言和其他辅助手段,简约地与同行,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部门有关领导进行交流,探讨,以改进说课者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和方式。

2.评课: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的一种活动。

第三篇:教学论重点整理

教学论重点整理

知识点:

1、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点)

2、现代教学萌芽的两个端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运动,美国出现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知识点)

3、教学论的研究任务:解释教学规律、确立教学价值观、优化教学技术。(知识点)

4、对教学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三种思潮:人文主义思潮、自然主义思潮、主要科学实验方法与数学思维的思潮。(知识点)

5、赫尔巴特的学生戚勒在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的基础上,把“明了”分为“分析”和“综合”两段,而他的学生莱茵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知识点)

6、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知识点)

7、学习的特征:计划性、间接性、高效性(知识点)

8、自主创新学习的特征: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知识点)

9、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知识点)

10、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社会需要。(知识点)

11、教学功能的一般特点:人为性、先导性、历史性。(知识点)

12、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知识点)13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社会生活、学生、学科。(知识点)

14、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知识点)

15、教学行为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序列性、个体性。

16、有效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有效教学行为具有时代性,文化性,情境性,整体性,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性。

17、教育评价之父是泰勒。(知识点)

18、教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激励功能。(4)教学功能。(5)管理功能。(知识点)

19、测验的三要素:行为样本、标准化、客观测量的评价指标。(知识点)20、行动研究过程的环节:1.计划。2.行动。3.观察。4.反思。(知识点)

名词解释:

1、教学: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名)

2、现代教学:现代教学是与古代教学相对应的教学形态。它最初萌芽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19世纪形成基本体系,而后,从西欧和北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逐步分化和多样化,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名)

4、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名)

5、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名)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实现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和目的的合规律地,现实地构建,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名)

7、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科学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教学内容的载体主要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学内容的主要形态是书本知识,是根据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点而从人类千百年认识成果中精选的特殊的知识系统。(名)

8、教学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这一特殊场景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实践行为。(名)

9、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名)

10、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1、教学媒体:被用于教学场景,承载,传递和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媒体称之为教育媒体。(名)

12、学习资源: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与一切可以用于学习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综合到一起,统称为“学习资源”。如教学教材、支持系统、环境资源、人际资源等。(名)

13、最佳表现评价:就是师生在动机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教学表现,相应的最佳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以及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名)

14、典型性表现评价:典型表现是指师生在日常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教学和学习反应,相应的典型表现评价则是判断师生的学习或教学兴趣、态度等个性素养。(名)

15、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搜集有关信息,以判明学习或教学的成败,并显示教学过程需要改进的具体的教学或学习的错误的教学评价。(名)

16、总结性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价值判断的教学评价,同时它还能提供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或资料。(名)

17、校本研究:所谓校本研究,就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方法。

简述:

1、简述教学的三要素:(1)学生

<1>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

<2>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有时教学活动的主体。

<3>学生具有独特个性,深信不断发展完善。

(2)教师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2>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

(3)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

<2>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

<3>教学内容经过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

<4>教学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简述教育本质观有哪些学说? 特殊认识说: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说,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教育性、间接性和有领导是它区别于其他人是活动的主要特点。交往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具体来说,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背景,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有的把交往视为教学内容乃至目标。

3、古代中国丰富的教学思想观及其研究方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认识关

二、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

三、学思行结合的知行观

四、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

4、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即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定向功能。

(2)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3)评价功能,即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不标准。

(4)聚合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

5、简述教学内容的特征:

(1)预成型。教学内容是从人类已有的精神成果中选择出来的精华。它不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决定的,而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先行确定的。

(2)与学生的相关性。正因为教学内容是预成的,所以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教学内容对儿童的适宜性。

(3)基础性。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并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先进性。所谓先进性,是指教学内容是以当代科学最高、最新成果为起点的,也可以叫作高起点性。

6、简述教学行为与一般社会行为的区别:(1)教学行为价值的外在决定性。(2)教学行为目标的外部决定性。(3)教学行为主客体之间是不对等的关系。(4)教学行为具有意识性,但其水平因人而异。(5)教学行为负载的信息十分特殊。

7、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特点:(1)废除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讲授,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教师辅导学生按“公约”个别自学。

(2)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自学使用。

(3)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更多地负责,也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1)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活动单位。(2)在教学活动程序的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3)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它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班级授课制的局限:(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2)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9、简述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1)按照学习者容易接纳的方式呈现材料。

(2)不受教师的同一控制来传送材料,这样学生可以对学多少以及何时学进行自我调控。(3)使学习者调动不同感官体验材料,以全面体验信息。

(4)为学习者提供关于学科内容的重复的或不同的经验,促进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理解或意义。

(5)以生动的形式引起并保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6)提供激发学习者朝向学习目标努力的动机。

(7)超越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无法体验到的信息和知识,适应不同规模班级的需要。

10、为什么教育界人士称他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泰勒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评价原理”,即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评价”这一概念,开创了教育评价模式。而教育评价则是在“泰勒评价原理”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教育学科。

11、简述测验的设计:(1)测验目标的确定。(2)测验内容的选取。(3)测验形式与题目形式的确定。(4)测验题目具体类型的确定与编制。(5)测验的题量与时限的确定。(6)测验题目的编制与组织。(7)测验的评分与解释。

12、简述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1.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并有使这一关系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3.明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4.最好程度地利用有关资源的能力。5.适应新情况的自我判断能力。

论述评析题:

1、论述杜威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教育哲学观

杜威哲学的特征是“经验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他认为实际经验的过程和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和必要的练习;新教学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二、儿童观

杜威对传统的教育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杜威明确提出:儿童是起点,儿童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三、知识观和经验课程观

以“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经验在杜威的思想中,既是课程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基础。杜威将知识看成是一个通过学习活动连续构成、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知识是生成、发展的过程,这是一种生成性的、构成性的知识观。

四、做中学的学习观

基于“经验来自行动”和“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过程”这两天基本原则,杜威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杜威所说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能动的活动,社会性的活动,身心统一的活动,探究性的活动。

评价:总的来看,杜威在思想体系中所突出的是,在成人指导下,儿童能动的、有理智参与的、对事物的实际活动是儿童生长、发展的基本力量和机制。但他片面强调了儿童的能动作用,忽视了老师对课堂的指导、控制作用。此外,他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学观,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否定了间接经验,片面强调了感性知识,降低了理论作用,破坏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2、论述学习策略的训练步骤:

(1)激活与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这一步不仅要使心理活动处于觉醒与兴奋状态,更要激活同当前学习活动有关的所有因素与学习方法关系的意识。

(2)分析学习情境。这一步要求学生把握有关学什么、何时学、在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估计自己的学习风格等,以提供选择学习方法的依据。

(3)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这一步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的关系,确定学习的时间安排表,把学习任务分为具体的几个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

(4)执行学习计划,实际的使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这一步骤要求学习监控性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地把有关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对照检查,一股极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

(5)维持或更改已选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监控结果做出反应,如果监控结果令人满意,可维持原有方法;反之,则重新评价或修改原有计划与方法。(6)总结性地评价选用的学习计划与方法所达到的效果,作为这次学习分反馈与下次学习的准备。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果学习效果佳,说明原有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互适合的水平高。

3、论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内容:(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共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评价:优:(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兼顾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的完整性,承认人不但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生命体,以此教学目标导引下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2)布鲁姆吧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细化的比较具体,他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而且认知领域又分为六个不同等级的目标,情感领域五个不同的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又分为七个层次。此外,布鲁姆及其合作者还就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释,相对于以往比较模糊的教学目标分类而言,这样清晰的划分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缺:(1)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割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又分割成不同分部分,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规定性,这样,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就被分割成彼此毫无联系的各个孤立的部分,从而破坏了目标系统完整性的和谐。

(2)布鲁姆关于各个领域内不同层次的分类有些不科学。

(3)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能力可以通过可见的行为表现出来”为前提假设,这种假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能力并非都是以行为表现出来的,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内在体验等一些隐性方面的收获不一定都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4、评析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的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或是认识世界或是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主要是间接性的,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而强调“学生个体的认识”之于人类历史的认识、科学家和艺术家及一切从事各种工作的人们的认识的特殊性,是“教育性的认识”。由于其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特殊性的分析而产生巨大影响,同样也由于仅仅从认识角度看待教学过程而表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

5、评析交往说:教学过程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是在有知识和经验的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师生间的交往就是教学存在本身。近年来,这一观点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以获得比较普遍的认可,随着教学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学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开拓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教学与交往的关系问题。

6、评析戴尔的“经验之塔”教学理论: 内容:

(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经验;设计的实验;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教育电视;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评价:这一过程中,教学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视听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替代性经验。但是,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说一切学习都要从直接经验开始,这里更关注的是要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以使学习者较好地理解概念。因此,“经验之塔”提供了一套在特定情境中学习抽象概念的适当方法。

大题目:

1、结合实例阐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大题目)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将这单元放在前面主要是以儿童的生活圈为序逐步展开教育,先由家庭之中的人际关系入手,到学校中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再到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本单元以爱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本单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本单元分为三个主题:

一、家人的爱,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三、来自社会的爱。强调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三是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队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一)细化、具体化目标

(二)分析、确定任务

(三)寻找教学起点(1)对学习者社会特征的分析

(2)对学习者预备技能的分析

(3)对学习者目标技能的分析

2、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教学行为的转变:(1)教学角色行为的转变。(2)教学准备行为的转变。(3)教学实施行为的转变。(4)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活题,材料分析)

第四篇:教学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发的带有指令性的国家重要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3、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4、讲解技能: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讲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提示,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

5、强化技能: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6、变化技能: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7、结束技能: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8、纸笔测验: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评定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方式。

9、实作评价: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10、难度:是指试题答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正确反应的几率。

11、区分度:是指试题能够区别答对和答错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能够区别高低不同能力组群的功能。

12、效度: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1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1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15、探究性学习: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6、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它是由节点(概念)和连接节点的线段(关系标签)所组成的。它能形象化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节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7、STS: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增进科学素养,更应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探究,培养了解社会,致力改善社会问题的科学人才,以及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影响、并能参与科学技术事务决策的公民。这一科学教育的理念被称为STS。

18、试卷分析:是对整个测验的品质作出分析。通过试卷分析确定本测验是否达到测验目的,是否真实有效可信。试卷品质的分析包括试题分析、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19、微格教学: 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20、备课:教师为教学活动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可称为备课。备课可以分为长期备课和近期备课、近期备课又可以分为:学年备课;单元备课;课时教学计划

21、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22、中学科学教学论:是研究与科学教学问题相关的学科,它以自然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技术科学和现代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是一门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结合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规律,并以现代教育技术指导中学科学学科的规范教育和教学工作,又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

2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心理学家所谓的认知结构。

24、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

2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

26、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主动思考、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7、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实质性联系,是指非字面上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用的表达词语可能不同,但二者是等值的。

28、教研:即教育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学科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

29、创设教学情景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的专业能力。

30、双向细目表:教师根据测验目的及教学目标的需求,以教学目标为横轴,而以教学内容为纵轴,画出一个二维度的分类表,切片平均分配好试题比重或题数于表中的每一个细目里,并尽量使试题的取材能够充分涵盖所要评价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范围,以作为编拟成就测验试题的设计蓝图,这样的一个二维度分类表成为双向细目表。

第五篇:体育教学论名词解释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

综合作用于责任。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层次。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的内容包括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教案)等。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育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

与控制工作。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与“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体育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教学能力是教师驾奴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好提高体育教师的质量,以体育叫徐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下载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广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教学论学科论名词解释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大学教学论其他(范文)

    教学论其他:A 一、1、大学教学论要真正成为一种理论研究,不仅要有研究的对象,更要有研究的问题。2、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急切地呼唤着大学教学论的诞生,大学教学的专门研究成为高......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学科教学论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科教学论教......

    英语学科教学论

    (一) 1. What is the go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help the learner master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By mastering the target lang......

    学科教学论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一)、课程标准—是各个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的、连贯的、目标一致的开展教学工作。(二)、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

    学科教学论复习资料

    学科教学论 第一章 语文生活 一、 语文的构成 语文知识——语言(偏重工具性) 语文产品——言语(偏重人文性) 二、 语言和言语二分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语文学科教学论

    第一章 1.语文:通常意义的语文是指汉语文,作为一门普通教育的学科名称,指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听说读写的需要。 2.工具性:语言是......

    学科教学论 专题35(大全)

    《2.1.1平面》教学录像分析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比较科学合理地运用了以信息化手段为主的多种教学手段,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建构、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中学生物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  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必修课程 地位:生物学与任何一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 生物技术研发投入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