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

时间:2019-05-12 18:0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篇: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三章 证明(三)总课时: 8 课时

第8课时 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

1、教学目标:

⑴通过对纸片的折叠和图形的相互转化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特殊四边形的有关定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口述证明过程,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的图形的研究,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应用 教学难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应用 教 学 过 程

第一环节:回顾第一课时的知识框架(5分钟)

活动内容: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全班同学采用接龙抢答的方式(即:一个同学说出第一课时的第一个知识点,下一个同学利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第二个知识点,若同时站起多人,那么由第一个站起的同学回答)。第二环节:例题引入(学生进行探究,20分钟)

1、本章复习题A组第5题:如图所示,把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重合部分是什么图形,你能证明吗?

EAD

ADBCBC

D 引伸:⑴在这个图形中除△BCD≌△BED外,还有其它的全等三角形,⑵当AB=6;BC=8时,你能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吗?⑶在⑵的条件下对这个图形你还可以作何尝试?

2、在△ABC中,∠ACB=90°,E时AB中点,以A、C、E为定点作平行四边形。⑴当∠B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四边形ACEF有可能是正方形?为什么? 活动内容:学生对于书上的问题进行猜测探究→展示学生的思路→口述证明过程并相互纠正错误。第三环节:练习提高(12分钟)

1.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做等边三角形△ABD、△BCE、△ACF ⑴判定四边形A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⑵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⑶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矩形? ⑷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⑸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D A F

CB

F

E

A

C

不存在?

A D

C

B B

E

2.△ABC中,D、E、F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连接AE、DF。

1)AE、DF有什么关系?

2)△ABC满足什么条件时,AE⊥DF? 3)△ABC满足什么条件时,AE=DF?

4)△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活动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取得了哪些经验?(学生总结,老师补充)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如图,矩形纸片ABCD,把纸片折叠使A、C二点重合,得到折痕EF,连接AF、CE,判断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2、先用木条制成活动的四边形,再用彩色的橡皮筋顺次连成中点四边形。

1)无论四边形的形状怎样改变,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怎样?

2)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 3)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

4)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什么?

5)当活动的四边形二条便在同一直线上时,四边形ABCD变成△ABD,那么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怎样?

3、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B=8,AD=24,BC=26,点P从A点出发,沿AD边以1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以3的速度向点B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B Q

A P D A E D B F C D G

D G C F B

H H

F A A E E

B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四、教学反思:

C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一节课的时间有点紧张,删掉一个练习题会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一节课用了很多的评价,师生间、生生间,但少了自我评价,特别是学习还有困难的同学,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如果能自我评价一下的话,对增强自信心更有帮助。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回顾与整理教案

表内乘法

(二)回顾与整理

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教学重点:在经历6~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经历6~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我们不但学会了剪纸、缝沙包还学会了乘法口诀。出示乘法算式卡8×6和6×8等类似这样的算式,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卡开火车练习(强化学生对口决的熟练)同为互相出示口算卡练习

老师将乘法口诀表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在书上填,填得快的同学到黑板上填!全班总结。

让学生从口诀表中找出规律:

6的口诀又6句,7的口诀有7句,······

结论: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横着看一行比一行多一句,竖着看一列比一列少一句,全表一共有45句口诀。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各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都得9 除“一一得一”和每行最后一句口诀外,用其余的口诀都可以算两道乘法题。(这些规律有的学生能自己发现,有得需要引导着让学生来说)还有学生能发现一些规律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就应该鼓励!

二、练习

补充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做各种不同类型的题!讲解数学基础训练中的练习!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乘法口诀

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1—9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整理、分析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和梳理,然后应用口诀解决计算题目。

第三篇: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证明(二)复习要点

第一章知识要点

1.(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B

F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SSS、SAS、ASA、AAS、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1)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A

BC

(2)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AB

D

C

(3)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BC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1)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B

C

(2)判定定理:

①有一个角是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

C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B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C

B

(3)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

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A

C

B

(4)判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A

B

C

E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A

B

B

(2)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C

7.尺规作图(基本作图)

(1)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 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D两点;作直线CD,则直线CD就 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

B

(3)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在OA和OB上分别分别截取OD、OE,使OD = OE,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 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作射线OC,OC就是∠AOB的平分线.

6.角平分线

(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分式(二)》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写写帮推荐)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分式

(二)》回顾与思考 北师大版

总体说明

本节是第二章《分式》的最后一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它主要让学生回顾在分式方程解法的基本步骤与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让学生逐步了解怎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有更深的认识和更强的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应用题等有关概念,对解决与分式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认识.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学习解方程及解决方程的应用题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探究、讨论等活动方法,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方程和它的应用,本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进行回顾与思考,旨在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能顺藤摸瓜地找到对就的及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能把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地解分式方程;

(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

数学能力:

(1)通过解分式方程,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2)关注对算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是不可分离的,生活是数学的载体;

(2)通过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过程,进而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回顾——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反馈练习——课后练习.

第一环节回顾

活动内容:

1、解分式方程有哪些步骤?

2、解分式方程应用题有哪些步骤?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回顾与思考,加深学生对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及解应用题的步骤的认识. 教学效果:

有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及解应用题的步骤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环节做一做

活动内容:

解下列分式方程:

(1)1253x22(2)x1x1x11x

5x12361(4)2 x44xx11xx1(3)

活动目的:

通过对分式方程的解答,使学生明白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但有部分学生在去分母时,会出现整数不乘公分母,如第(2)(3)两小题.

第三环节试一试

活动内容: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

(1)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2)求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2、A、B两地相距80千米,甲骑车从A地出发1小时后,乙也从A地出发,用相当于甲1.5倍的速度追赶,当追到B地时,甲比乙先到20分钟,求甲、乙的速度.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

由于在前一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很难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结合到一起,思维上有一定的障碍.

第四环节想一想

活动内容:

某顾客第一次在商店买了若干件小商品花去了5元,第二次再去买该小商品时,发现每一打(12件)降价0.8元,他这一次购买该小商品的数量是第一次的两倍,这样,第二次共花去2元,问他第一次买的小商品是多少件?

活动目的:

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

学生对抽象思维较难理解,但可以进行现场模拟这个情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发展到抽象思维,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第五环节反馈练习

活动内容:

1、选择题:

(1)一个工人生产零件,计划30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5个,则在26天里完成且多生产10个,若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则这个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30x1018018030x1030x26C3 26B2610DAx5x2xx5x5

(2)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后来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租车价不变,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设参加旅游的学生共有x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033B、A、x2xxx2

***033C、D、xx2x2x2、解下列方程:

3x2x14 2(2)(1)x22xx1x3、某厂第一车间加工一批毛衣,4天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这时,第二车间加入,两车间共同工作两天后就完成了任务并超额完成任务的数.

活动目的:

通过设置恰当的、有一定梯度的题目,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和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学效果:

部分学生能举一反三,较好地掌握分式方程及其应用题的有关知识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基本技能.

第六环节课后练习

课本第96页复习题第4、9、10、11题; 1,求第二车间单独加工这批毛衣所用的天1

2四、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除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外,还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面向生活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

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例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如:学生身边的事,购物,农业,工业等方面,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有些学生对应用题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其关键是面对应用题不知怎样分析、怎样找到等量关系。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列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审题、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学会分析问题。可能学生最初并不适应这种做法,可采用分步走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类似的问题中模仿老师的分析方法,然后在练习中让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窍门,学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五篇: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篇1

一、教学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0人,男女比例失衡。由于新接手教学,对全班具体情况不甚了解,总体来看,本班成绩还算可以,能立于年级上游水平(上期末第三)。但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就连简单的基础知识都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整体上学生仍然缺乏推理的思考方法,在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上课不是很专心,而且过于自负,自我感觉良好,目空一切,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章:命题与证明;第3章:图形的相似;第4章:锐角三角形函数;第5章:概率的计算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估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会根据实际意义检验求的解是否合理;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降低次数,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2、了解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掌握用综合法证题的格式,并使学生体会到证明的过程步步有理有据;

3、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进行比例的变形,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理解相似形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能利用图形相似一些实际问题。

4、理解锐角的正统、余弦及正切的定义,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频率估计概率,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能运用概率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理解反比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7、体会并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二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理解圆及及其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性质;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掌握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有关理念,熟悉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9、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能借用工具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

10、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并能应用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篇2

一、目的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二、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篇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证明(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证明(三),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则是与统计有关。

五、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

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2、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七、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相关文章:

1.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

3.九年级上册数学极差教学计划

4.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5.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数学篇

6.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7.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8.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数学教学计划

9.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下载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回顾与思考(二)》教案 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三,九四的数学。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两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达县景市初级中学夏茂宣 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

    中心投影练习题 1、夜晚在亮有路灯的路上,若想没有影子,你应该站的位置是( ) A.路灯的左侧; B.路灯的右侧; C.路灯的下方; D.以上都可以 2、小军晚上到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勾股定理回顾与思考(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章) 渭南市临渭区三马路中学孙莉玲 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对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全面进行总结。 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

    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教案 北师大版

    岳阳楼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推荐5篇)

    课 题 1.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

    二年级数学上册_表内乘法(二)_回顾与整理教案_青岛版

    表内乘法(二) 回顾与整理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9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任课班级共45名学生,通过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100分以上共5人,90分以上共10人,72分以上共25人,总体呈现了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