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竖式计算不进位加法教案改后
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垂中心 黄春丽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8---P10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二单元的起始课。第二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单元之一。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重点强调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即: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百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认真计算的态度
教学重点:
1、2、加法竖式的写法。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会写加法竖式,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旧知做引,激发兴趣,借助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口算卡片,复习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口算:
还记得我们的小火车游戏吗?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2、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口算卡片)
(二)、借助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P8主题图,在情境中引入新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吧,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知识。好不好?
看,大家都已经集合好,准备出发了!
2、出示图片和题目: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3、指名列示:
4、出示课题:加法。
二、经历计算过程,探究竖式算理
(一)、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竖式的写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1、出示例一,指名口算:35+2=37,37,你是怎么得到的?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2、指名说一说
4、很好!说的很清楚,他是借助数的组成来解决问题的。
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是把5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的呢?
同学们是借助手中的小棒,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形式,帮我们理解的。能不能通过算式的形式来表达呢,让别人知道你是把5和2合起来的?
5、把算式竖过来写,就是竖式(板书)
竖着写有什么好处呢?
更清楚的告诉别人,是把5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
6、写成竖式,你会吗?试着写一写。比比谁写的美观。
写竖式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就美观了?
分开点写,清楚
用尺子,整齐 加号往前写,不丢
相同数位的数相加,不错。
(二)巩固练习:
1、出示:35+32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订正,说说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看谁书写工整,计算正确
(三)回顾过程,总结竖式计算方法,加深理解算理:
1、回顾下,刚才我们的竖式是怎么写的呢?
2、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巩固练习,正确计算:
1、巩固算理: 出示书后面做一做:
独立做,提示:注意对位正确
订正:说说你是是怎么想的。
2、数学医生:判断并改正
17+2=37
17+20=19 1 7
1
7 + 2
+
2
3 7
1
9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四、课堂总结:
1、观察,今天我们研究的什么内容? 2、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想说些什么?
板书:
笔算加法(竖式)
相同数位对齐
+
7
第二篇:竖式计算教案
4.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P30—32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掌握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加法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4、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 点: 三位数竖式计算方法。
难 点:两位数竖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竖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4= 6+7= 8+6= 4+7= 9+3= 8+509= 124+5= 560+30= 40+680= 500+130
2、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
师:请同学们同桌两人,每人编一个两位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加,组成一道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并依此呈现在黑板上。
2、分类整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加法算式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计算过程方法考虑。
不进位 进位 连续进位
3、挑选一道一次进位的加法算式进行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演。
小结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师:竖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竖式计算?(板书:竖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从第三类连续进位加法算式中挑选一题进行探究。学生尝试练习,并观察与上一题的异同。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向百位进1.10个十就是1个百。师:现在谁来完整地说说该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
师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X+X=1X,在个位上写X,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X+X+X=1X,在十位上写X,向百位进1,最后再将百位上的1 拖下来,在百位上写1.同桌互说。
2、模仿练习:
从第三类中任选1题,做一做,说一说。请学生板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来做的同学的书写步骤。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从低位向高位写起。尤其进位时,先写低位上的答案,再书写进位的1.请同学们按正确的书写步骤完成剩余一道。
小结:我们发现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向百位进1。那么如果百位相加満十呢?也就是说不管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改错: 3 6 4 8 6 4 + 8 3 + 5 2 + 3 8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小朋友的?
2、列竖式计算: 58+6= 89+28= 186+167=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不进位加法》教案
《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10加几,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老师这样摆出自己的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与体验
1、摆一摆
(1)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说,再汇报。(2)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
(3)引导学生汇报,并肯定这两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2、算一算
(1)看书本第67页第二幅图,怎样想12+3等于几?
(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左边摆了10个,右边摆了2个,一共摆了多少个?列式:10 +2=12。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4)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并全班汇报。汇报得出的结论:
①从12接着数13、14、15。②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课后作业 课本第68页1~4题。
第四篇:不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加的三位数加法。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加法的验算。3.培养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具准备:
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30+50=
300+500=
300+50= 64+30=
62+3=
620+300= 指出: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2.笔算:
35+24
27+51
二、谈话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以上复习,我们今天将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中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三、新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以情境引入。
提问:根据提问: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指名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计算。
2.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板书:143+126。根据学生的现状。请他们自己找办法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用笔算进行计算。
3.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首先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4.教学验算方法。
1)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后再知道。板书:验算。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么样列式。3)教师板书竖式。4)学生笔算,看计算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5)小结:在笔算加法时,要看算得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来验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们笔算并指名板演要验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按要求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说表中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然后再计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1.神机妙算:
214+585=
215+720=
19+680= 2.口算下列各题:
31+12=
50-20=
320+80=
64+9=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143+126
验算:126+143
第五篇:不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
(二)课 题:不进位加
(二)教学内容:第10页 例2 做一做 练习二的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这是不进位加的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例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学情分析:多数学生掌握了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有个别学生还有困难,对笔算理解较慢,要注重个别辅导。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要提高,能够熟练运算。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
练习二 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