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 教学设计
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
教学目标: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了解世界发展对生活的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 教学难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在我们国家举行着一个重大的展览会,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2010上海世博会。
师:关于上海世博会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生汇报上海世博会资料。师评价
师出示上海世博会之最:
1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2上海世博会预计将吸引7000万人次参观,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世博会。世博园区面积为为5.28平方公里,是历史上最大的世博园区。
4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240多个,居历史之冠。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得出了上海世博会之最,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了解世博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现在再让我们看看那些美轮美奂的场馆吧。(出示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图片)
这些精彩的图片让我们留恋,令我们向往,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为什么要举行世博会呢?
师回答,老师引导,世博会是展示世界各国科技成就、文化艺术等发展的舞台,是促进发明向生产转化的舞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博会的产生,世博会的举办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世博会做为展示经济科技成就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变应运而生了。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在什么时候加速的呢?
生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后
生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同学们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这是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又一次的工业革命,有没有同学预习了书,谁来说说,生产又一次加速的标志是什么?
生:电力的广泛应用
师:看来你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请坐。电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后来被人们广泛利用,老师也搜集了一个关于电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一下?
生:想。
师:讲述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一天傍晚,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带着装有金属杆的风筝来到野外。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怀着激动的心情把手指伸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就这样,他证明了天空中的闪电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自然现象。后来又经过其他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电这头凶猛的野兽驯服,为人类所利用。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书,在那个时候,都产生了哪些科技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老师这里制作了一个小游戏,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有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最准确,哪个小组的红旗就会插上山顶。
学生看书3分钟。
师: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进行这个抢红旗的游戏。请听题: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
生回答并补充:诺贝尔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临死前立下遗嘱,将全部财产变卖成立了诺贝尔奖。共包括诺贝尔生物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后来又新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而且还给大家补充了这么多的知识。接着看下一题: 1876年,贝尔发明了()。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
生回答:贝尔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给漫漫长夜带来了光明。师出示爱迪生发明的第一盏灯。
师:下一题1886年,本茨发明了第一辆()
生:汽车
师:同学们要注意,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三个轮子的,而不是我们书上说的四个轮子的汽车。我们的这个教材中有误,请大家看这幅图(展示三轮汽车)播放汽车发展史视频。
师:下一题:1895年,()诞生了。
生:电影
师:哪个同学知道我们中国电影诞生在哪一年? 生:1905年,第一部电影的名字叫《定军山》。
师:是的,我们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涌现出了无数的表演艺术家,电影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后来的有声电影,再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彩色宽荧幕电影,又到今天的立体电影(3D电影),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
师:让我们加快速度,来看下一题:(连续出示几道题)1901年,()问世。生:吸尘器 1903年,()发明了飞机。
生:莱特兄弟
1907年,()问世。生:洗衣机
1929年,()开播。生:最早的电视广播
师:最早的电视广播公司是英国的BBC,当时的播出图片和声音是分开的,直到后来才能同时播出。可见生活越来越进步。
师: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看看哪个小组获得了成功,请组长上台亲自来升起你们的小红旗。祝贺你们。
师: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发明世界会怎样? 生1:世界会还和以前一样,发展很慢,很落后。生2: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
生3:我们看不到电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生4:人们工作会很累,许多工作都需要人去做,而如果有了这些发明都可以用机
器做。
师:所以我们说是这些科技成就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一方面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例如博览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们书上说的交通拥堵和经济危机等。各种各样的博览会
师:那么同学们说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还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糟糕呢?
生辩论(小小辩论会)
师: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就要趋利避害,正确的使用它。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了20世纪,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又涌现出了许多的新的发明。同学们一起来跟我看一下(展示20世纪的重大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
师:我们身边有哪些科技发明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呢? 生:有电脑、电视、微波炉等
师展示电视机的变迁、华明家园的变化。(举身边的例子)
师:华明镇也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加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展示。我们生活的21世纪已经过去10年了,同学们希望在今后还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而正在我们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就像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引领者我们的未来。下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世博会理念宣传片:包括概念车,能吃的餐具等)
师:同学们,这些新的设想、新的发明有的已经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则还需要假以时日,希望我们的同学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让这些新机器,新设备早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下课。
第二篇:5年级品社下册《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教案)(范文模版)
5年级品社下册《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教案
最近我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有意思的新闻,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师:(ppt幻灯片出示照片)认识他吗? 生:认识,林志颖,明星。师:小志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呢?(PPT出示新闻)
师:我听到有人“哇”了一声!XX(指名)你有什么感受?(一个学生回答)生: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师:小志是靠计算机来管理他家里100多种电器的。师:你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计算机吗? 生:用
师:都用它做什么呢? 生:玩游戏,学习的课件,看电视剧
师: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就连***也在新年的时候通过网络给全国人民拜年。这些是我们常见的计算机(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计算机最早是什么样的吗?怎么演变到今天这样的呢? 生:知道…..大房子一样的大。或者说不知道
师:真的是这样吗?我找了一段视频,一起来看看吧。(视频看完,视频画面停留在四个阶段图片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学生边说,教师边粘四个阶段字条)(粘完字条,转身说)
师:计算机最初的功能是帮助人们完成复杂的计算,那在计算机没有出现的时候,对于复杂的计算人们又是用什么算的呢? 生:算盘
(出示字条“算盘”)
师:从最初的算盘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就是计算机的发展史。师:不仅计算机有它的历史,我们生活中的每样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过程,课前老师让学们搜集了你所感兴趣的事物材料,现在我们来看看活动要求。(出示PPT要求)
师:(直接点前面1位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的学生)XX说一下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
师:要求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把你们的学习单和资料单拿出来开始组内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完毕,每组代表到黑板前粘贴发展过程)师:我们来看黑板,能不能看清楚?没关系,前两个组同学快速把椅子摆到前面来。后面同学站一排。这样能看清楚了吧。哪个组来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学习成果?(学生就站在原地,老师帮你指。)生:最初……现在……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什么补充? 师:写洗衣机的小组汇报一下吧。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补充?(停顿一会)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种事物的发展过程,从这个阶段到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从手工刀机器
师:看看其他的事物变化过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生:是
师:全体回去做好。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人们最初是通过手工进行生产劳动的,在 300多年前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依靠水力、风力和人力驱动机械的历史。同样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人会疲劳,牲畜会懈怠,但蒸汽机却不会,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接着当有了电以后,人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今天我们进入了信息技术新能源时代,你们看看我们的世界是不是一直在发展,(贴课题: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人们的生活逐渐也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好不好呢?
生:好或不好
师:认为好的同学举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把教材打开看看书上的事例。(生看书)
师:全体做好。我们的生活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生还是有争议)
师:看来还是有争议。这样,我们现场来开一个辩论会。(出示PPT,提示:结合生活经验谈)
师:先分一下正方和反方,左边的两个小组正方,右边的两个小组反方,最后那个小组你们自由选择。
(五个小组分配正方和反方,前四个组被规定分配,最后一个组任选正方还是反方)
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组内开始交流。(学生合作交流)
师:停!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自由阐述,先请正方发表你们的观点。(学生激烈的辩论)
师:辩论时间到!听了同学们的激情辩论,真是各有各的道理啊!世界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啊? 生:弊大于利
师:弊大于利的话,那世界就不要发展了,我们都回到过去用算盘计算、用棒槌洗衣、坐马车坐牛车出行的方式。生:那不行
师:世界还是要发展,世界的发展要靠科技,而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第三篇:《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
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
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
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七年级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第四篇: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方案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
适用学校:双山子中心小学 适用年级:
三、六年级 指导教师:王建军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越的条件让我们的爱失去了理智,最终导致孩子把他人无私的爱当成了一种习惯,把他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目睹垂暮老人没有座位而辛苦地挤着,还心安理得地坐着;看到盲人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危险地穿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接受别人资助,不知道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恩,我们决定开展了这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学会感恩,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给予别人爱,并在付出爱中体验到快乐。
3、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感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三、活动内容
1、通过上网收索、查找资料等形式探寻感恩子在我国古代的表现形式。
2、开展感恩大行动,是学生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3、开展感恩活动,激发感恩的情感,强化感恩的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可行性分析
1、学生广泛缺乏感恩实际行动,开展本次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我校图书室有大量的古代感恩事迹的图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
3、家长十分赞同我们开展的活动,赢得良好的外部支持。
五、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活动时间:8月27—9月12日
2、活动内容: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相关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中的安全等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活动时间:9月13日——10月19日
2、活动内容:根据小组研究重点,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资料积累,为成果展示做好准备。全班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每组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需要经常性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1、活动时间:10月20日——11月19日
2、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激发感恩的情感,强化感恩的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四阶段:活动评价
1、活动时间:11月20日—12月30日
2、活动内容
(1)整理调查日记、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2)各小组展示成果。(3)对学生评价。(4)教师评价小结。
六、预期成果
1、学生研究报告。
2、学生调查日记、活动心得体会。
七、教师重点指导
1、教师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学生活动过程的跟踪与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时指导,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
3、教师加强对学生写研究报告的指导,提高学生研究报告的质量。
《走近伟人 传承名人美德》
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和少先队的体验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他们的核心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我们可以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们石门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小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著名的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中国漫画创始人丰了恺先生;有红军女将领张琴秋;还有许多革命先烈如池耕襄、陈丹池等。但是,我们学校的孩子除了对就在学校旁边的丰子恺有了解外,对于家乡的其它名人了解又有多少呢?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于孩子的一切思想品德教育都只能从人的活动形象演化起。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在孩子中形成崇尚榜样,效仿榜样、学习榜样的心理,把我们所希望的思想品德目标人格化。”确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利用家乡这一丰厚的人文资源,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队员中开展《走近家乡名人 传承名人美德》的主题探究活动,一是让队员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这一活动,使队员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让队员对家乡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在活动中使队员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激励队员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通过活动让队员更加知家乡,爱家乡,爱学习。让队员传承名人美德,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注重培养队员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培养队员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争当“名”人等探究活动,培养队员的实践能力及队员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对象:五年级 ●活动时间:约七周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调查
“家乡的名人知多少”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99%的队员知道家乡有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但“丰子恺”的“恺”字有近50%的队员写错,有19%的队员知道有红军红将领张琴秋,其余均为零。
2、队员动员
通过师生交谈,激发队员开展调查研究的兴趣。
3、家长动员
发放《告家长书》,宣传本次研究活动的意义以及内涵,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同时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注意积极反馈交流学校与家长的意见,邀请一些有所特长的家长成为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为此次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制订方案 队员通过交流,想出了很多点子,通过对他们的点子进行汇总、筛选,最后确定了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和争当名人五个板块来完成本次主题探究活动。队员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几个板块分组进行活动,自己选组长,自己分工完成任务。●活动过程:
一、寻访名人(历时2周)
这一板块的队员根据不同的人物分为三组进行:丰子恺研究组、革命先烈研究组和当代名人研究组。
◆丰子恺研究组:
利用缘缘堂和丰子恺漫画馆这个基地,对丰子恺的漫画、丰子恺的文学以及丰子恺小时候的故事进行探究。◆革命先烈研究组:
1、队员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其它班级的队员、队员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2、走访小镇的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革命先烈,他们有哪些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烈生前及小时候的故事。名人曾说过的话,开展名人名言摘录活动。
3、队员利用课外、周末、节假日到图书室、书店、翻阅书报,上网、去镇政府的档案室查阅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当代名人研究组:
1、跟革命先烈研究组的队员一样,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其它班级的队员、队员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2、调查、走访小镇的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当代名人,现在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了解他们的老家在石门的哪个地方。
3、采访或电访名人。
二、阅读名人(历时1周)
各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班组级中开设阅读长廊,利用早自修,中午等时间,仔细阅读。◆丰子恺研究组:
看一看丰子恺的漫画,了解丰子恺漫画的内容、意义及所表达的思想。阅读一些丰了恺的文学,作好读书笔记,接受文学的熏陶。◆革命先烈探究组:
队员探究到了张琴秋、池耕襄、陈丹池、谭乐华、陈锦观等革命先烈,而且他们都是石门小学的历代学子。队员收集到了很多抗日战争时期他们跟敌人英勇斗争的资料及就义前写下的一些诗篇,队员认真阅读,人人能说出他们的事迹,人人能背出他们的诗篇。◆当代名人研究组:
小组队员调查到很多丰子恺漫画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如丰子恺的长女丰陈宝,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学工作,解放后从事编译编辑工作,前后翻译出版的专著有辟斯顿等18部名作。丰子恺的长子丰华瞻,在美国伯克利加省大学研究院英国文学部留学,回国后任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同时从事写作、译作等工作。丰子恺的幼女丰一呤曾任上海编译所、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编译、研究工作。译著20多册。另外如吴蓬,当代画家,勤读自勉,有“书痴”之称。对这些人物的资料仔细了解,对队员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介绍名人(历时1周)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有意义的话做成家乡名人名言书签,送给老师、队员、校友或者家人。
2、设计完成一张家乡的名人手抄报,在学校的宣传窗中展示,向全校队员做宣传。
3、分工到其他班级出一期“家乡的名人”黑板报。
4、建立家乡名人小档案。
四、感悟名人(历时1周)
1、根据阅读名人、介绍名人以及搜集的相关材料的情况,撰写个人体会。
2、根据小组的活动情况,撰写小组活动小结、感想以及得失成败的体会等,并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整理到小组的档案袋中。
3、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等。
(队员的部分体会文章附后)
五、争当“名”人(历时2周)
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教师应正视队员自身的差异,给孩子们一个公正的评价。争当“名”人这一板块就是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
1、举行才艺比赛
在班中进行各种比赛,评选出“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故事大王”、“小小表演艺术家”、“小厨师”、“小小园艺家”、“编织能手” „„为少先队员们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舞台,给每一个少先队员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给每一个少先队员的特长得到发展的空间,激发少先队员们比学赶超„„
2、评选班级之星
每个月评选出班级中的不明星,如学习小明星、纪律小明星、值日小明星,助人小明星等,班中设一个“明星广角”,被评到的队员把照片贴在“明星广角”中。
3、颁奖
对在才艺比赛评选出的“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等以及评选出的班级之星进行颁奖。●活动延伸:
这次主题探究活动结束了,但队员争当“名”人之风还在继续,“人人都能成名人,人人都要争先进”的理念已漫漫渗透到每一个少先队员们的心中。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确立目标,树立信心,积极进取,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认识和反思:
一个多月来,队员们参加了这一系列的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在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活动设计以探究性为主,尊重队员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少先队员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具体表现在:
1、由于活动前作了精心准备,队员们对本次探究活动兴致高昴。由于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队员的探究意识、探究兴趣、探究能力逐步增强,并体会到合作、互助提高的乐趣。从“寻访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这些活动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队员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了队员调查、访问、分析、社交、表达、动手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掌握了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并获得了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研究数据。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可以称为“研究成果”。他们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所获取成果与体验,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3、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使少先队的活动更加富有特色,更加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能使少先队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得到实现。本次探究活动,队员们在家乡名人的熏陶下,更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如革命先烈探究组一位队员在他的体会文章中写道:“现在,石门的经济蒸蒸日上,我们的广大少先队员,所有的石门人民,都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这是无数像池耕襄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少先队员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今天,我们以家乡的先烈为骄傲;明天,家乡以我们为骄傲。”
4、在探究活动中,要注重培养队员们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整个活动的主人,但教师不能因此放任自流。教师仍是整个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以掌握活动的时间、保障队员的安全。同时,针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使综合性学习这条路走得好。
第五篇:《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东铁营一小 任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五线谱)六年级·上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二课《我梦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整首歌曲节奏规整,旋律较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旋律轻快活泼,充满了自豪感。其中第一乐段是以齐唱的形式出现,有两个大的乐句组成,而且两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似,只是在第七小节稍有变化,有一个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变为连个八分音符,但音高没有变化。第二乐段部分的出现,使得歌曲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主旋律主要使用了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和后符点节奏,以及二声部歌词中“啦”这个衬词的从始至终的伴唱,加上顿音记号的出现和演唱,让歌曲显得的更加富有跳跃性和童趣性。加之第二乐段频繁的使用了“Fa”和“Si”两个音,在演唱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与前一乐段使用的五声音阶在旋律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感受歌曲情感,并唤起他们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珍爱美好生活的内在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流畅的演唱曲谱。对比前后两个乐段的节奏、节拍特点,体会演唱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自主学习,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情分析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这是一首内涵较深刻的儿童合唱歌曲。在教学时,要抓住音乐本身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挖掘,以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六年级的学生,能够划分出歌曲的段落,感受前后两个乐段的情绪变化。通过对比前后两个乐段的节奏、节拍特点,体会演唱者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学生可以自行通过其他艺术形式或文学作品丰富学生对这个主题的认识,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识谱能力、合唱能力通过6年的训练,可以达到一定水平,但在演唱方法上,仍需要老师的提示与指导。教学重点:
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衬词“啦啦啦啦”及后十六节奏音型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音准、均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优美的风景画(出示课件1)配音:同学们,我是地球妈妈,我有许许多多的儿女,看吧,清山、绿水、蓝天,还有小鸟在林间飞舞,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啊!但是,由于各种人为的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我苦不堪言。(出示课件2“地球妈妈在哭泣”。)
2、板书课题。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唯一的生存环境,我们要保护她、热爱她。
三、学唱曲谱
1、学习歌曲曲谱
1)弹奏曲谱,请学生哼唱曲谱。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感受出歌曲 2)随琴视唱。师生共同讨论曲式结构、拍节、旋律、音调等特点。(歌曲有两个乐段、4/4拍、第一乐段旋律音调比较平稳,第二乐段一开始节奏紧密,Fa和Si音频繁出现)。
3)请学生视唱第一乐段,分析第一乐段乐句间的关系,4)有指导的视唱第二乐段第一声部。体验、感受这个乐段乐句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起伏变化,5)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乐谱,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曲式结构、拍节、旋律、音调等特点,谈谈这两个乐段间的不同
2、学习歌词:
1)学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分乐段练习演唱:
3、通过练习舌尖轻巧、快速的弹动,引导学生唱好同音反复
揭示歌曲的音乐要素,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表现对歌曲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
重点练习:用轻快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强调控制声音,注意相互倾听,要唱的和谐、欢快、感人。
4、完整的演唱歌曲,提示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5、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有感情的演唱。
(小组学生讨论可以用哪种演唱形式演唱:领唱、齐唱等,表达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
四、学唱歌曲第二声部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还有一种演唱形式那就是合唱的形式,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1、听合唱歌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思考:听了合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和声效果)
教师小结:合唱歌曲比单声部歌曲在表现音乐作品上更丰富了,感人了,更能表达出人们盼望优美环境的愿望。)
2、复听歌曲(看合唱曲谱)
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感,感受和声部分歌曲的和谐美。随音乐伴奏轻声演唱歌曲感受二声部合唱的艺术效果。
3、分乐段视唱歌谱
4、随琴演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5、加入第二乐段的二声部。1)师生共同练唱:学生演唱高声部,教师范唱低声部的“啦啦„„” 2)学生随琴进行低声部学习演唱,教师指导演唱声音。重点练习顿音,要唱的跳跃、短促。具体措施如下: ★ 教师利用手势提示:声音要轻巧、有弹性。
★ 教师通过自己的范唱或请合唱团同学演唱引导学生唱好顿音。★ 互相谈体会,你是怎样唱好顿音的。★ 互相学习、自由练唱,共同提高演唱技巧。
★ 从歌词的含义上指导高声部的演唱情绪,并和低声部进行合唱练习。
6、认真观察曲谱并聆听教师和高声部的部分学生进行合唱,注意听两声部的和声效果。
7、低声部随钢琴轻声哼唱曲谱,高声部用心唱自己声部的曲谱。(方法:教师用手势提示低声部学生的音高,掌握旋律平直、轻快的节奏特点)
8、教师通过范唱指导演唱声音和情绪。
1)引导学生揭示歌曲要素的表现力,通过演唱表现人们盼望优美环境的愿望。
2)重点练习用轻快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合唱,强调控制声音,注意相互倾听、相互配合。
3)随琴进行合唱。做到音准准确、音量均衡、合唱声音和谐、优美
9、随音乐伴奏完整合唱歌曲《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三、综合活动:
1、分组讨论,怎样来保护地球?
2、谈谈在学校里怎样护绿保洁,保护你身边的地球,生活的环境?
3、请同学们想象地球美好的未来,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
5、出示课件:地球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这场变革中我们少先队员的任务是带动身边的人积极参与树立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板书设计: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
课后小结:
在教学上,要求学生通过演唱和欣赏,能够感受和理解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不同艺术效果,体验不同的音乐情感,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歌曲演唱上,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提示学生用自豪、有弹性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