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AD绘制连接板教案
【课题编号】 — 项目
二、任务一 【课题名称】
绘制连接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绘图工具栏上的常用绘图命令和基本修改命令,绘制中心线、圆和直线。
二、能力目标
能绘制图2-1所示的连接板,及由直线和圆组成的相似图形。
三、素质目标
能熟悉AutoCAD 2009软件的作图基本流程,绘制由中心线、直线和圆组成的零件轮廓。
四、教学要求
能正确使用工具栏上的绘图和基本修改命令,按照作图操作流程,完成连接板及相似零件的图形的绘制。【教学重点】
画图的操作步骤与新指令的使用。【难点分析】
新指令“偏移”“打断于点”和“修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分析学生】
学生对课程内容一定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给讲课创造很好的基 础。注重新指令使用方法的操作。【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示范,后学生时间练习,教师指导。【教学安排】
讲授1学时,实践1学时,共2学时。【教学过程】
一、图样分析
如图2-1所示的连接板零件,其轮廓由中心线、直线和圆组成。绘图时,可不必标注尺寸。
二、绘图工艺分析 1.创建图形文件。2.设置图形界线。3.创建图层。
4.单击“直线”——绘外轮廓。5.“中心线”——定各圆心位置。6.单击“圆”——绘图。
三、绘制连接板零件的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软件。2.设图形界限为210×297。
3.新建“轮廓线”“中心线”和“尺寸线”三个图层,并将“廓线”设置为当前图层。
单击“图层”工具栏中“图层特性”——单击“新建图层”—— 新建“轮廓线”“中心线”和“尺寸线”——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
4.绘制连接板的轮廓
单击“直线”——按尺寸长度绘制连接板轮廓线,如图2-2所示。命令“line指定第一点——@-25,0——<线宽>@,65——@60,0——@0.-30——捕捉线段的右端点——Enter。(@表示相对坐标)
5.偏移线条——画出多条平行线
单击“偏移“——将左侧竖直轮廓线向右偏移“13.5,17.5,47.5”,上方水平线轮廓向下分别偏移“10,40”,得出图2-3所示。
6.修改图元属性——改直线为中心线
单击“图层管理器”右侧“V”——打开下拉菜单——选“中心线”,即得到如图2-4所示效果。
7.绘制圆图形
单击“圆”——绘制直径为9的圆,如图2-5所示。其他圆的绘制方法相似,完成直径9和15的4个圆的绘制。如图2-6所示。
8.修改中心线
单击“打断于点”,修改中心线长度,如图2-7所示。9.绘制连接板上长圆槽
单击“偏移”——将下方竖直中心线向右偏移5mm,如图2-8所示——单击“圆”,绘制两个半径为5.5的圆,如图2-9所示——单击“直线”,绘制两个圆的外切线,如图2-14所示——单击“修剪”,修剪多余的线段,如图2-11所示。10.完善图形
单击“打断于点”——打断多余中心线,如图2-12所示——单击“保存”为“连接板.dwg”
四、坐标输入 1.绝对坐标
一般在命令行可直接输入点的坐标,该坐标指绝对坐标。只有使用动态输入时,需要增加前缀“#”来表示为绝对坐标。命令:line;起点:-2,1;下一点:3,4.如图2-13所示。
2.相对坐标
输入相对坐标值,需在坐标前加入一个“@”符号,以表示此坐标值为相对坐标。
命令:line;起点:-2,1;下一点:@5,0;下一点:@0,3下一点:@-5,-3。如图2-14所示。
五、实训
选自P29。练习一~六
六、小结
1.连接板零件的绘制要应用到“偏移”“打断于点”“修剪”等指令,完成直线的复制,修改。
2.图形绘制后,一定要“保存”,才能存到硬盘中。
3.相对坐标值的输入时,加入前缀@,表示与绝对坐标值的区别。
第二篇:CAD绘制连接板教案
【课题编号】
4— 项目
二、任务二 【课题名称】
绘制主轴箱侧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矩形”“阵列”指令的功用和使用方法。2.熟悉主轴箱侧板的绘制过程。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使用“矩形”和“阵列”指令,完成主轴箱侧板图形的绘制。
三、素质目标
熟悉AutoCAD 2009绘制“阵列”图形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要求
1.熟悉“矩形”和“阵列”指令的操作方法。2.正确绘制主轴箱侧板图形。【教学重点】
“矩形”和“阵列”指令的使用。【难点分析】
矩形指令行与列及间距大小的确定,有的同学将行与列的含义颠倒,导致图形的错误,原因是中文含义不清。【分析学生】 “阵列”指令的作用实际上是复制的功能,大大减少重复图形绘制的时间,很有实用的价值,又很有意思,学生应当会很有兴趣,并能较快地熟悉操作要领。【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实践。【教学安排】
教学与实训共2学时。【教学过程】
一、图样分析
如图2-24所示为主轴箱侧板。该零件长288mm,宽180mm,侧板为薄形铁板冲压而成。侧板上有20个排列整齐的长75mm,宽8mm的散热槽,槽与槽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5mm。
二、绘图工艺分析
1.“矩形”——绘圆角矩形。2.“圆”——绘四个小孔。3.“圆”“直线”——绘长圆孔。4.“阵列”——绘20个长圆孔。
三、绘制主轴箱侧板的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软件。2.设置图形界限为297mm×210mm。
3.新建“轮廓线”和“中心线”3个图层,并将“轮廓线”设置为当前图层。单击“图层特性”——单击“新建图层”——新建“轮廓线”和“中心线”——设“轮廓线”为当前图层。
4.绘制主轴箱侧板矩形轮廓
单击“矩形”——按尺寸长度绘制侧板轮廓,如图2-25所示。命令:rectang指令第一点F——圆角半径为2——起点(0,0)——输入矩形长度288——输入矩形宽度180 5.分解矩形成线段
单击“分解”——单击“偏移”——左竖直轮廓向右偏移“9”,“42”,“44”,“119”;右侧竖直线轮廓向左偏移“9”,“42”;上方水平线轮廓向下偏移“10”,“25”,“135”,如图-26所示。
6.修改图元属性
单击“图层管理器”的“V”——选“中心线”,将直线转化成中心线,如图2-27所示。
7.绘制圆和直线
单击“圆”——按图中尺寸位置,绘制4个直径为5.5的圆,如图2-28所示。——单击“圆”和“直线”,绘制长圆孔——单击“修剪”,剪去多余线段,如图2-29所示。
8.修剪中心线
单击“打断于点”,修剪中心线成图2-30所示。9.复制长圆孔
单击“阵列”,填写相应内容,如图2-31所示——单击“预览“如图2-32所示——单击“接受” 10.保存文件
确定图形无误后,单击“保存”,文件各为“主轴箱侧板。Dwg”。11.矩形阵列——复制已经画好的图形排列成所需要的多个相同的矩形图形。
创建矩形阵列的步骤:
“修改>阵列”——选“矩形阵列”——单击“选择对象”——按“Enter”——输入行数和列数——在“行偏移”和“列偏移”中输入水平和垂直间距(偏移)——确定
四、实训
教材P37中的练习一~三
五、小结
1.应用阵列指令是复制相同图形的最好方法,只要输入行、列的数量和间距大小即可实现,预览确定无误后可单击“接受”。
2.“矩形”指令只要绘定长与宽及起点坐标,即可完成矩形图形的绘制。
第三篇:CAD绘制主轴教案
【课题编号】 — 项目
三、任务一 【课题名称】
绘制主轴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轴套零件的特点。
2.能使用“直线”、“镜像”、“图案填充”、“标注”、“延伸”、“偏移”、“倒角”、“修剪”命令,绘制轴套类零件图。
二、能力目标
能绘制轴套类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三、素质目标
熟悉绘制轴套类零件使用的指令和绘制的操作步骤。
四、教学要求
1.熟悉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2.掌握绘制轴套类零件的要点,应用“镜像”指令复制轴套类零件的另一半图形。
3.完成轴套类零件绘制的操作,并标注全部尺寸。【教学重点】
“镜像”、“图案填充”、“标注”“延伸”“倒角”等指令的应用。【难点分析】
断面图、局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指令的应用。【分析学生】
相比上一节内容,作图步骤较复杂,较困难些,通过多练习,会慢慢熟悉操作的具体步骤。【教学思路设计】
先读懂图样结构特点,后边讲边示范画图,最后由学生自己实践,教师指导。【教学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图样
如图3-1所示为主轴零件图,全长171mm,最大直径为40mm,分成4个台阶,最小直径为25mm,如果不考虑两个键槽结构,主轴以中心线为基准上下对称。
二、绘图的工艺分析
1.单击“直线”——绘轴上半部轮廓线。2.单击“镜像”——复制轴下半部。3.“倒角”、“修剪”、“偏移”——绘小细节。
4.“直线”、“样条曲线”、“圆”、“偏移”、“修剪”“图案填充”——绘局部视图和移出断面图。
5.“线性标注”——注尺寸。
三、主轴零件绘制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2.创造图层。分“粗实线”、“细实线”和“点画线”三个图层。3.画中心线
切换到点画线层——单击“直线”——画中心线,如图3-7所示。4.画轴的半个外轮廓线
切换到粗实线层——单击“直线”——按尺寸长度画轴的轮廓线,如图3-8所示。
5.画轴的半个外形轮廓线
单击“延伸”——画各圆柱之间的交线,如图3-9所示。6.画全整个轴的外形轮廓线
单击“镜像”——画出轴的下半部分,如图3-10所示。7.画轴两端圆柱的倒角
单击“倒角”——按C1绘制两端圆柱倒角,如图3-11所示。8.画移出断面图的中心线
切换到点画线层——单击“直线”——绘制键槽及移出断面图的中心线,如图3-12所示。
9.画键槽断面圆形
单击“圆”——绘制Φ25和Φ30的圆,如图3-13所示。——单击偏移,绘键槽,如图3-14所示——单击“修剪”,得出键槽形状,如图3-15所示——切换到细实线层,单击“图案填充”——单击“图案”——在“ANSI”选项卡中选“ANSI31”——“确定”——返回“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单击“添加:拾取点”图标——点击要绘制剖面线的区域——“Enter”——“确定”,如图3-16所示。10.绘制键的局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点击“直线”、“样条曲线”、“图案填充”、“圆弧”绘制键的局部视图和局部剖视图,如图3-17所示。
11.标注尺寸
单击“线性标注”——标注圆柱,键槽尺寸如图3-18所示。12.保存文件
文件保存为“主轴.dwg”
四、实践
教材P65练习一~三
五、小结
1.轴套类零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可以应用镜像指令来画图。2.用“偏移”“修剪”“图案填充”来完成键槽的断面图形的绘制。3.用“样条曲线”“图案填充”“圆弧”指令完成主视图中键槽的局部剖视和局部视图。
4.用“线性标注”指令完成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四篇:CAD绘制轮盘教案
【课题编号】 — 项目
三、任务三 【课题名称】
绘制轮盘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熟悉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2.能使用“偏移”、“修剪”、“陈列”指令绘制轮盘的零件图。
二、能力目标
能用AutoCAD 2009绘制轮盘的主视图和全剖左视图,并标注尺寸。
三、素质目标
能正确操作AutoCAD 2009软件绘制轮盘类零件图。
四、教学要求
1.熟悉轮盘轮类零件的结构特点,一般选用主视图和全剖左视图来表达零件的结构。
2.能应用主要指令“圆”、“陈列”绘制零件图并作全剖视图的剖面线。【教学重点】
主要指令“圆”和“陈列”的操作步骤。【难点分析】
“陈列”的应用,及“偏移”画键槽和长槽。【分析学生】
难度不大,但比较繁琐。只要细心,认真,应当能够按要求完成绘图工作。【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绘图示范,后学生自己实践,教师指导 【教学安排】
4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视图
如图3-51所示为盘类零件,最大直径为150mm,厚度为40mm,中部有孔Φ35mm,并配有键槽宽12mm,深38-35=3mm,圆盘四周有5个通口圆槽,宽20mm,深为35mm。该零件由主视图和全剖左视图表示,并标注尺寸。
二、绘图工艺分析
1.“直线”——绘基准线,“圆”——绘圆柱轮廓。2.“偏移”、“修剪”和“圆弧”——绘中间和上面槽。3.“阵列”、“修剪”——绘另外四个槽。
4.“直线”、“偏移”、“修剪”“图案填充”——绘左视图。5.“线性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标注尺寸。
三、绘制轮盘零件的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软件。创建3个图层,即“轮廓线”、“剖面线”和“细点画线”。2.画中心线
切换到“细点画线”图层——单击“直线”——绘中心线,如图3-57所示。
3.画圆
单击“圆”,绘制Φ150、Φ35和Φ50三个圆及Φ100点画线的圆。
4.画键槽及上方长槽
单击“偏移”,绘制键槽宽度12mm和长槽宽度20mm四条直线,如图3-59所示——单击“圆弧,作长槽下方的圆弧R10,如图3-60所示——单击“修剪”,去键槽和长槽上多余的线条,如图3-61所示。
5.画五个长槽
单击“陈列”——选在“对话框”“环形陈列”——单击“选择对象”,选上端的槽,中心点选“两条中心线交点“——项目总数为5,填充角度为“360”——“确定”,如图3-63所示——单击“修剪”,修剪多余的线条,如图3-64所示。
6.画左视图
单击“直线”——按高平齐画左视图的轮廓线,如图3-65所示——单击“偏移”,如图3-66所示——单击“修剪”,修剪左视图上多余线段,如图3-67所示。
7.画剖面线
切换到细实线层,单击“图案填充”——填充左视图剖面线,如图3-68所示。8.标注尺寸
单击“线性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标注尺寸,如图3-69所示。
9.保存文件。文件名为“轮盘.dwg”
四、实践
教材P81,练习一~三。
五、小结
1.盘类零件一般选用主视图和全剖左视图表示。
2.盘类零件圆周上一般有相同的孔和槽,可以使用“阵列”指令复制。
第五篇:CAD绘制防护罩支架教案
【课题编号】 — 项目
四、任务三 【课题名称】
绘制防护罩支架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熟悉防护罩支架的结构特点。
2.熟悉“矩形”、“分解”、“样条曲线”指令的功用和操作方法。3.绘制防护罩支架零件图。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应用“矩形”、“分解”、“样条曲线”指令绘制相关图样。2.能够绘制防护罩支架零件图。
三、素质目标
了解AutoCAD 2009软件相关指令的应用和操作方法。熟悉支架类零件的绘图步骤。
四、教学要求
1.分析支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2.熟悉绘制支架类零件所使用的指令。3.能够绘制正确的防护罩支架零件图。【教学重点】
1.“矩形”、“分解”命令的使用方法。2.绘制支架类零件的操作步骤。【难点分析】
尺寸标注前的设置比较麻烦,需按要求仔细填写。【分析学生】
复制并旋转主视图的方法来绘制俯视图很方便,学生一定很有兴趣。但设置尺寸标注需要认真仔细。【教学思路设计】
分析零件结构特点——制定绘图步骤——边讲边画——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教学安排】
2学时。【教学过程】
一、分析图样
如图4-7所示为防护罩支架零件,零件由6mm厚的铁板制成,长为240mm,宽为55mm,高为80mm;支承筋板为斜三角形,筋板厚度为10mm;左侧固定板有4个Φ9的通孔,并做Φ15的沉孔,深1mm;水平顶板上有6个M6螺纹孔,深为6mm。
二、绘制工艺分析
1.用“矩形”、“分解”指令——画右视外形;用“偏移”、“修剪”指令——画中间细节。
2.用“圆”指令——画右视图上沉头孔。用“阵列”指令——画3个沉头孔。
3.用“构造线”、“偏移”、“直线”、“修剪”指令——画主视图。4.用“偏移”、“修剪”——画主视图沉孔; 用“样条曲线”——画局部剖边界线; 用“图案填充”——画剖面线。
5.用“构造线”、“偏移”、“修剪”——画俯视图。6.用“阵列”——画另外5个螺纹孔。7.用“尺寸标注”——画尺寸,表面粗糙度。
三、绘制防护罩具体操作步骤 1.启动AutoCAD 2009软件。
设置绘图环境。激活状态栏上的“板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设增角为90°,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沿正交方向捕捉。
2.创建图层
分“轮廓线”、“剖面线”、“细实线”、“细点画线”、“虚线”和“标注线”六个图层,如图4-71所示。
3.绘制防护罩支架的右视图
把“轮廓线”当成为前层——单击“矩形”——执行“分解”,使四条线段相互独立。具体操作为:
在屏幕上任意单击一个点——按“Enter”——单击矩形——按“Enter”,如图4-72所示。——用“偏移”、“修剪”画顶板和筋板,如图4-73、74所示。——用“偏移”定出四个圆孔中心线——切换到“细点画线”图层,如图4-75所示——用“圆”、“复制”画四个沉孔,如图4-76所示。4.绘制防护罩支架的主视图
用“构造线”作水平投影线——作竖直基准线段A——用“偏移”画线段B,如图4-77所示——用“直线”和“对象捕捉”、“对象捕捉追踪”下找到点1和点2,画线段C——“修剪”外轮廓线,如图4-78所示。——用“偏移”、“修剪”绘顶板和侧板内轮廓,如图4-79所示。
5.绘制主视图上的局部剖视
用“细点画线”作为当前层——用“对象捕捉”、“对象捕捉追踪”画沉孔中心线——切换到“轮廓线”图层——“构造线”作沉孔水平线投影——用“偏移”画出孔的深度,如图4-80所示——“修剪”完成沉孔的绘制。——切换到“细实线”图层——“直线”画线段A——关闭“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用“样条曲线”画线段B,如图4-81所示——“修剪”多余线段——“恢复”对象追踪“对象捕捉”功能——切换到“剖面线”图层——“图案填充”画剖面线。如图4-82所示。
6.绘制俯视图
用“构造线”命令将右视图复制并旋转-90°到俯视图位置——用“修剪”形成俯视图外轮廓,如图4-83所示。——通过右视图和主视图作侧板和肋板投影线——“修剪”多余线段——选中隐藏线段,并切换到“虚线”图层。如图4-85所示。
7.绘制俯视图上的螺纹孔
先画一个,后用“阵列”出其他几个。用“偏移”画螺纹孔的定 位中心线——用“圆”画二个圆——关闭“对象捕捉”——用“打断”去除大圆的四分之一圆弧——切换到“细实线”图层,如图4-86所示——单击“阵列”——单击“选择对象”,选螺纹孔的轮廓线;设置其他参数,如图4-87所示——“确定”,如图4-88所示。
8.标注尺寸
(1)创建尺寸样式,名称为“机械”,设置如下: a.“标注文字”——高度2.5,精度0,小数点是句点。b.文本与尺寸线间距为0.8mm。c.箭头大小为2mm。
d.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2mm。
e.尺寸线起始点与标注对象端点间距为0。f.标注总体比例因子为6。
g.使“机械”样式成为当前样式。在基础样式新建一个尺寸样式,名称为“尺寸公差”。选择“主单位”选项卡,在“后缀”文本框中输入“% % p 0.2”。
(2)标注尺寸,如图4-89所示。(3)标注尺寸公差,如图4-90所示。
选中“40”、“35”、“95”、“95”四个尺寸——切换到“尺寸公差”即得到标注尺寸公差。
9.文件保存。文件名为“防护罩支架.dwg”
四、实训
能完成“防护罩支架“的图形绘制。
五、小结
1.尺寸及尺寸公差标注比较麻烦,需要先创建一个尺寸样式和尺寸公差样式,设置样式的具体内容和公差值,才能自动完成尺寸和公差的标注。
2.用“阵列”指令作图很方便,只要先画一个标准图形,然后“阵列”出所需要的几个完全一样的图形。
3.俯视图的绘制可以采用“构造线”复制,或用旋转的指令将主视图复制到新位置。作图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