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案例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案例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也越来越重视。项目案例教学法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之中的一种创新模式。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多种学科汇集一体的新型学科,因此学校必须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实现该专业教育目标。本文主要对项目案例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不断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一般采用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已经很难与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了,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随着现阶段项目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和发展,各高校应不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思维,将项目案例教学有机地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促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选定项目教学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其专业的特殊性,而项目案例教学具有着非常良好的实践功能与实践基础。我国高校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将实际教学内容融入项目案例教学中,将企业作为案例教学的教学背景,以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任务,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欲望的不断上升,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环境艺术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的工作室和项目实验室来实现的。因此,教学规范是项目课程的最基本要求,选定好项目教学任务,设计好实践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实践情境的真实情感。在该环节中,各教学教师自行组成教学任务小组并对所要开展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后选择相应的项目案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任务及所要进行的项目案例进行相结合分析,对具体的每一课程进行实际的教学组织分析,包括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等的安排,并按照相应的项目案例教学流程完成项目设计,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际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掌握。
例如,选择“城市住宅景观规划设计”为专业实训项目,在这一项目中,需要对住宅小区级其分区的平面图进行相应设计,同时对分项设计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后对该项目的设计概念进行整理,从而实现对其模型的制造以及版面的设计,在上述项目案例设计过程中,必须将课程与实际案例紧密相结合。
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及工作计划
项目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学生在开展项目之前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按照相关的项目任务要求对项目进行正式的工作程序及计划制定,后结合之前整理的相关资料对任务进行相应分析并进行实施方法的探讨,从而最终实现对项目计划以及项目方法的确定。例如在城市住宅景观设计时,相关指导教师应教授学生对实际项目地点进行测绘,现场制定项目图表以及项目平面图,并对其进行现场拍照,根据收集的实际相关案例以及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分别评价后完成资料的汇总与整编,制定设计目标完成图纸的初步设计。
1.项目计划实施
学生按照之前的小组分组进行任务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规划,并要求每组小组成员按照相关项目既定的程序以及既定的实施计划进行分析与整合,最终实现项目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其中起着组织、引导、监督等效用,因此各指导教师在学生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组织与严密的监控,从而保证项目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项目指导教师还可以在项目任务开展过程中,对之前与该项目有关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对住宅景观设计的整体了解,熟悉景观住宅项目相关的设计程序,了解现代住宅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终的住宅景观设计计划并使其得以有序的开展与实施。
2.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的开展是项目指导教师对学生项目过程及最终项目成果的评价,在项目评价开展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对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异的地方进行总结。在项目最终结束时,各个指导教师组成相应的评价小组对各组之间的分析报告及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图纸等各部分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
对项目案例教学的整体运用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对该课程的教学实际吸收,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
项目案例教学法作为现代高校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项目案例教学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以及信息采集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目标的高效掌握,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陈玲芳(1976-),籍贯:湖南,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第二篇: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 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专业教学 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上。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具体包括:(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3)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二)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2)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①项目课程: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项目可以是一组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覆盖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地经历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也可以解决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一门项目课程,纵向上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其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按复杂程度)、流程式(按工作过程)和并列式(按任务安排),等等。横向上每个项目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到小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每个模块4至8个学时为宜。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裁剪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技能考核要求要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二、怎样进行项目化教学
(一)创建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
项目课程要求教学规范,要保证按实践课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教师的组织方式变为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教学场所融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
(二)项目教学法的设计
(1)情境要素——师生共同创建情境;(2)任务要素——统筹规划“学习单元”任务的完整性;(3)组织要素——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学习;(4)过程要素———模拟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5)评价要素——表达学习成果的多样化。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1)确定项目任务;(2)制定计划;(3)实施计划;(4)检查评估;(5)归档或结果应用。
(四)教学评价
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三、项目化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运用
(一)广泛深入进行调研
建立“市场要求”调查小组,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调查与分析等手段,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标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十分迫切。
(二)分析社会对电子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电子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电子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本专业培养人才具体定位为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毕业生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测等技术工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原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三)传统的学科体系
课程开设: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力拖动、黑白电视机原理、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专业实践课———钳工基本技术、电工工艺实训、电子装配工艺、维修电工、无线电装接工、家电维修工等。
(四)项目化课程改革后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的要求,专业理论实践课进行整合,具体项目如下:(1)钳工基本技术;(2)直流电路;(3)交流电路;(4)电机与控制;(5)直流稳压电源;(6)放大器(助听器);(7)信号发生器(汽车喇叭驱动电路);(8)模拟电路整机(收音机);(9)组合逻辑电路(裁判器);(10)时序逻辑电路(抢答器);(11)综合数学电路(数显计数器);(12)电子电路制版与电子仿真;(13)单片机原理及运用(数显时钟);(14)传感器应用(简单数显温控系统);(15)PLC技术应用;(16)家用电器原理及检修;(17)制冷;(18)复习考证。
(五)学科课程与项目课程实施比较
(七)项目教学法对电子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1)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能将某一电子的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3)能与电子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进行组织,安排自己学习的范围。(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注重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八)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
(1)课程内容分析:实际上依据项目任务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取舍组合。(2)校本教材的开发: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配套的新版教材,教材开发要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重点挖掘并拓宽课程内在的运用的关联、延伸和互动。(3)教师的培训:学校组织课程开发专家对电子技术应用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的培训。项目课程开发采取边开发边实施的策略。(4)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要及时反馈,以利于修正和完善项目课程体系。
四、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在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打破“三段式”、“学科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工作组,逐步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内容。(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开发团队。(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应有足够的工位,满足所有实训项目的正常开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两年必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不得少于两个月,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文化。众多学者都曾提出: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虽然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文化内容多依附于语言教学之中,没有必要,也很难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开设文化专题课了,而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也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教师教学的难易度来分析,文化因素小像语言点那样容易讲清楚。其次,从学生接受度来分析,学生而对的是完全小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专题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文化专题与提高语言技能巧妙融介,希望以此来开拓、丰富中高级阶段文化专题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 方法。
二、概念梳理: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众多学者如Lawrence, Lang,Kowalski,Shulman等纷纷著书立
说讨论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f21它除了可以用来传授资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3]曼莎斯(Merseth)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包括大班级及小团体的讨论、案例里的角色扮演、或案例撰写。[4]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而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而在教育学中,人们又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教材+黑板+粉笔)已经被打破,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传播主体,而且也不再拥有惟一的信息话语主导权,变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阶段文化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实践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实的案例素材,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体味、感悟,进而让学生进行仿真的实践操作。因此有人曾简明地概括案例教学的特征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练,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与中高级文化课的要求小谋而介。从某种程度来说,针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并小是单纯的输入性活动,而应是一种师生基于实际情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探讨。从这个角度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与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要求是相吻介的。
2.从互动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奉献并获得。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案例讨阶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平等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案例”这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介于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文化专题课。因为本课程针对的是处于异文化圈的留学生,文化课的目的并小是简单的单项灌输,而是在与其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中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法所营造的平等、互动的讨论氛围,正可以为文化专题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从适用对象来分析
分析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强调在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如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初级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案例小能较好地理解,那么也就无从讨论,案例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于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优势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为基础,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角色,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只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者。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可以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并进。
五、案例教学法现存的弊病及其发展方向
尽管案例教学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了诸多优点。但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彻底贯彻的难点。有下几个方面
在教师中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仅仅是以案例为媒介,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把案例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说明和补充,将其本质看作是简单的归纳法而不是发现法,自然就不能从案例中发现一般性的假说,更谈不上对假说的实证分析,这样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实质性地由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此外,案例教学加重教学者负担,教师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准备熟悉教材和案例。目前,适用于相关学科的经典案例有限,主持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和引领案例研讨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大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 引领能力,而不是只能喋喋不休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由于案例教学过分侧重于分析案例,学生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准备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时陷人困境。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沉默寡言或发言偏离主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出现完全相反的局面,发言内容过于分散影响其教学的主题。而且,案例教学课堂对班级人数也要有所考虑,人数过多不利于案例讨论。可现状是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可能因学生背景、学科类型及班级人数而异,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十分适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
综合上述分析,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史,人们给予的各有侧重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该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理性地去实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另一方面也要明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更要为如何解决目前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考评学生困难等问题找到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之所以有一定的空间能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接受,积极反思内化而得。
第四篇:激发式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式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莱阳文峰学校 王海彦
内容摘要:文章提出激发式教学方法,并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采用此教法的必要性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服务。
关 键 词:激发式 启发式 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教学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两类教法,即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这两种方法有其共同特征。首先,固有知识的标准性及问题答案的唯一性是使用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其次,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呈隐性或显性。尽管教学效果有所差异,但追求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和积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现知识和再造知识更为重要,使学生掌握获取和再造知识的方法比认知和积累知识更重要。因此,我们仅仅采用启发式和注入式教法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式教学方法
所谓激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从课程的内容出发,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式,努力创造授课情境,使学生处于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学生思维活性增大,手脑协调性增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敏锐,创造力增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也不再是标准答案的化身,而只是组织者和思维激发者。
激发式教学方法主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师生共同完成授课过程。
激发式教学方法更重视授课过程,其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是对知识的思考,对更多可能性的想象。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多元”的可贵,“质疑”的必要和“可能性”的价值,认识到“方法”比“结论”重要,而“发现”比“解决”更重要。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课堂教法灵活多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特点,可采用语言法、直观法、技能训练法、探究法四类。语言法包括谈话法、讨论法两种;直观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两种;技能训练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三种;探究法包括发现法、体验法两种。
二、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的比较
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在很大程度上近似,但本质上却相去甚远。为了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现将激发式教学方法与启发式教法作一比较。
启发式教法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对标准答案的思考和渴求,经过教师的启迪使学生自己最终得出标准答案。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们创立的教学法对东西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各有千秋。现行的启发式教法的表现形式往往就是这两种方式,通过与这两种启发式典型方式的比较,更好地理解激发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苏格拉底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教育实践主要是他通过与人谈话、问答的形式来进行,即一问一答的谈话式教学。他首先承认自己无知,以无知者的身份同学生探讨问题,不断揭露对方回答问题中的矛盾,否定学生原来已经肯定的东西,以及在推理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迫使对方提出新的答案。通过一系列质问,迫使他们承认自己的无知,直到他们获得完全正确的答案,掌握普遍的知识,最终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真理的探索,并总结出一般性正确的结论。他的对话一般被概括为四个环节:反讽、诱导、归纳、定义。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的采用上,苏格拉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线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激发式教学方法则采用非线性思维方式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对更多问题的思考;由一种方法探究到多种方法的选择;把“不可能”“可能”催生到“多种可能”。其次体现在教学结果上,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唯一的、正确的知识;而激发式教学方法所得到的教学结果是对于更多问题的发现和问题意识的增强。
2.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比较
孔子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孔子教学观的体现。即在学生需要指导时才给予必要指点。学生向他请教问题,有时他直接作答,更多的是让他们自己思考一段时间,如果思考尚未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他就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本质属性,获得正确答案。
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在孔子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处在教师的主导地位之下;而在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师生关系是平等对话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身份不断变化,时而教师、时而学生、时而聆听者、时而合谋者,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问题情境从各自不同的立场给出自己的思考,师生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三、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完善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介入,将是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教法的有益补充,使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和有效。这三种方法为教师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提供更多选择,可单一用,也可混合用。其中启发式教法和注入式教法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相左,激发式教学方法正可以调和二者的对立,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
首先,从艺术设计的教学思维模式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更符合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类型和特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上常用的思维模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模糊思维、联想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其中发散思维、灵感思维、模糊思维、联想思维、创造性思维正是激发式教学方法常用的思维模式。采用激发式教学方法更有益于激活这些思维活性,产生头脑风暴,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从教师角度看,激发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首先要对艺术设计专业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交叉学科的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知识面广博,自身修养全面。课前准备工作周密程度增加,对课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考虑周详,课上紧张度更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个人魅力集中体现在激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如果每位教师每堂课都如此,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何愁难以提高?
再次,从学生角度看,激发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增强,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在提高表述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养成勤于思考、大胆设问的习惯。学生更加注重拓宽视野,广开知识的来源渠道,善于总结和综合,勇于挑战和质疑,大大提高创造力,对于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3.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增长转型期,恰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变长期以来的“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任务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可持续发展型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激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益于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求新、求异、求变,鼓励对经验的质疑,鼓励大胆假设,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十分有益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其次,从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多元、交叉、综合,鼓励多角度看问题,鼓励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会与贯通,激发式教学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益于培养学生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有益于培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
再者,从可持续发展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来看,激发式教学方法鼓励自主、思考、发现,鼓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因素,鼓励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式教学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有益于可持续发展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结语
在教学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创造性、个性化、市场需求等词汇都成为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定语的时候,古板的、僵化的、经验的培养方法都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要大胆探索和尝试一切有益于开发学生潜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努力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第五篇:浅议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系统的阐释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提出了生物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初中 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5-02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通过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提高分析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事件中,通过现场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还要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参与,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
2.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理念,通过设置各种案例,让学生亲自参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施计划和交流,可以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思维,帮助学生改变以往的被动式学习的局面。案例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的变革,还是传统生物教学观念的变革,也是一种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实践。
3.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1 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中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是让学生进行不切实际的空想。虽然案例教学法中不一定会得出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教师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其次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效果。最后要有针对性,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教学服务,案例教学只能作为辅助的教学方法,不能替代正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3.2 初中生物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是案例讲授法。案例讲授法的主体是教师,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生态系统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形式,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然后在进行系统性的讲解。第二是案例讨论法。这种方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提出案例后,可以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是案例练习法。教师可以将练习材料发给每一个同学,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发言,然后通过其他同学的评论和补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中生物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建议
4.1 制作完备的案例汇编
完备的案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因此要求教师备课过程中,要有意的搜集与教学有关的案例,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较为完备的案例储备。教师之间也可以分工合作,通过案例共享,提高案例汇编的质量。
4.2 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原理的关系
受制于背景限制,每一个案例基本都是针对某一个特殊的情形和原理,只能从某一个角度反映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以现象来解释原理,从而颠倒了原理与案例的地位,使原理的学习变成了单纯的案例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案例讨论引导到原理讨论上,防止学生出现漫无边际的争论。
4.3 正确对待案例教学的评价问题
案例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仍然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最为合适的参考答案,让学生真正掌握案例学习的精髓。案例学习法注重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仍然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4.4 提高教师素质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观念,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民主教学的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在准备案例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的知识结构的挑战,因此学校应当给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功.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194.[2]李??.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学周刊,2015,03:88.[3]包敏英.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湖南农机,2012,05:180-181.[4]陈鹏.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03.[5]糜梅.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