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8:0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并提出修改意见,反馈意见于9月23日10:00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前报普教科邮箱。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

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威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全面构建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特色鲜明、机制完善的中小学德育体系,进一步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

三、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坚持从学生道德发展特点和思想规律出发,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学生内在需求,创设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景和平台,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道德主体。

(二)贴近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德育目标和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过实践和感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全员育人。坚持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结合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的德育影响在家庭和社区及时跟进和延伸,形成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四)示范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坚持以真情、真心、真诚来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内容体系

(一)德育内容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加强“中国梦”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树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信心;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倡导爱国、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落实全员育人制度。完善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和德育工作“首见负责制”,明确教职员工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行政服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有效建立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导师制,探索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在内的学生成长指导团队,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和导师工作档案,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机制。

(三)强化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根据地域、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相关学科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国家课程和《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通过统筹、整合、创新将德育内容体系进行科学系统设计,形成有目标、有方案、有评价,体系完整、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四)重视德育实践活动。要将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或学校德育课程通过设臵情景、提供条件、创造氛围,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成长。

(五)加强校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开设心语交流信箱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加强校内心理辅导室、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少先队)活动、家长教育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

请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组织雷锋文化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学校道德讲堂和班级道德讲堂;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主动会同社区、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发社会德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德育工作组织领导。各中小学校要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臵,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规划。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处、教导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委员会负责人为成员的校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以形成育人合力。

(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德育队伍选聘、使用、培养、考核、奖励机制,壮大优化德育队伍;要立足教师全员育人能力的提升,把教师德育培训落实到年度培训计划中,定期开展全体教师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家教指导能力培训,组织德育工作交流,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实施水平。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全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推广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认真落实班主任津贴政策,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及绩效作为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鼓励优秀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建设一支稳定的校内德育队伍。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和提倡教师逐步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

(三)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将中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教育重点内容

重点抓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进行爱学习、爱劳动、爱锻炼、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遵法纪、讲文明、知环保、孝父母、敬长辈的教育,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一、儿童与自我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①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低年级每天保证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中高年级不少于8小时的睡眠时间。②上学按时到校,放学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③午休时间不要在户外玩耍。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①不挑食、偏食。②不暴饮暴食。③合理搭配饮食。④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不在小摊上买零食。⑤多吃水果蔬菜。⑥少喝饮料,多喝凉开水。⑦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适量。⑧按时进餐。⑨不吃变质食物。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①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早晚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②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要打肥皂或用洗手液。③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书本等学习用品要保持整洁。

(4)坚持锻炼身体,学习运动常识。

①认真做好两操,上好体育课。②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③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④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5)要学会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

①要学会有节制的看电视,玩电脑。②要学会有选择的看电视、玩电脑。③要多看有益的书籍,不看暴力、黄色书籍。④要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不能沉溺其中。⑤要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1)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①手足口;②感冒;③腹泻;④腮腺炎;⑤肥胖。

(2)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①地震;②暴雪;③洪水;④海啸;⑤台风、龙卷风;⑥泥石流

3、积极向上地生活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为此而高兴。(2)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3)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4)低年级应学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中高年级则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4、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1)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低年级要愿意想办法解决,勤于动手。中高年级要求能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5、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3)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4)勤于动手。低年级 要求在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中高年级要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儿童与社会

1、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低年级能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懂得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①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②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③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④了解身边的危险场所;⑤了解身边的安全隐患。

(4)会尊重。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5)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应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6、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

(1)爱集体。低年级应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中年级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通过学校、班级、少先队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爱家乡。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3)爱祖国。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4)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三、儿童与自然

1、热爱大自然

(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2)有爱心,善待动物,爱护花草树木。

2、保护环境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2)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3)不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4)家里养宠物,要注意帮它们讲好卫生,注意防传染,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5)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3、爱惜资源

(1)了解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会节约资源,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1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等。

(6)学会宽容,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换位思考,不斤斤计较,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7)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合作,善于竞争,在合作与竞争中养成“双赢”的习惯。

(8)建立个人的诚信形象,做到诚信待人,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二、少年与社会

1、礼仪教育

(1)注意形象礼仪,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2)遵守活动礼仪,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注意礼让。观看比赛时,要做文明观众,要给比赛双方队员加油鼓劲。

(3)讲究集会礼仪,参加升国旗仪式,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4)学习交往礼仪。孝敬长辈,逢年过节要向长辈表示问候和祝福,要牢记父母的生日。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接听电话要热情,说话时音量要适中。

(5)遵守网络礼仪。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语言规范,讲究文明,不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不侮辱欺诈他人。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定时查看邮件,并及时回复。不发送无聊、无用的垃圾邮件。

2、社会公德教育

(1)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从帮助残疾人过马路等小事做起,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对不法行为,要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智为,自

3(4)熟知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5)遵守网络道德和文明以及安全规定,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不破坏网络秩序,不制作、不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不侵犯别人的隐私,不盗用别人的ID和密码。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浏览不健康、不文明的网页。不打开不明邮件,以防感染电脑病毒;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网上游戏要有节制,不沉迷于虚拟时空。

5、公民意识教育

(1)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

(2)关心追踪社会、政治热点问题,综合各种信息、观点,形成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主张。积极行使自己的法定权利,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3)树立起社会服务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努力承担起个体在社区、国家、国际的角色责任,做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6、理想责任教育

(1)开展“经典诵读”、“汉字书写”等活动,陶冶情操品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2)开展感恩活动,通过参加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等系列活动,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三、少年与自然

1、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学习环境科学知识,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增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感。

(3)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呵护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和树立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附件3

高中德育教育重点内容

重点抓深化、重内涵,加强对高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合格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公民与自我

1、修身律己教育

(1)遵规守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感恩助人,奉献社会。(2)勤学好问,积极向上,学会求知,乐于探究。

(3)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劳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2、意志品质教育

(1)为了达到目的,自觉地排除困难,甘愿吃苦耐劳,努力完成任务。

(2)能对情况做出迅速的分析,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立足全局,迅速果断做出选择并采取行动。

(3)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遇到紧急情况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鼓足勇气,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获得成功之后,则能更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4)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正确地看待个人得失,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5)善于坚定地从事已经开始的行动,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毅力,遇到挫折不灰心,坚韧不灰心丧气,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3、心理健康教育

(1)保持自信、愉快、轻松的心态,消除自卑,欣赏自我,学会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开拓进取。

(2)进行青春期健康心理、交往、恋爱观和家庭观教育。掌握沟通的技巧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要正视现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个人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保持心理平衡。

(4)正确对待挫折与竞争,坦然面对挫折,克服畏惧心理和嫉妒心理。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与竞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5)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消除心理烦恼,矫治心理偏差,期望值适中,增强必胜信念。

二、公民与社会

1、责任意识教育

(1)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2)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3)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解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学会共享,主动为集体发展尽职;

(4)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5)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锻炼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

(6)树立公民意识,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2、爱国主义教育

(1)利用实验室、图书室、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参加科技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树立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奋斗的志向。

8(2)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品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审美品位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开展“中国梦〃我的梦”活动,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开展感恩教育,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服务社会。

6、面向世界教育

(1)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开放意识强、特长显露、个性鲜明见长。(2)志存高远、强学力行、走向世界,争做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3)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尊重、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三、公民与自然

1、生态道德认知教育

(1)实施课程引领策略,挖掘教材内容,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与相应的生态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

(2)推行环境教育和体验教育,注重绿色学校建设,学生臵身于自然环境中,感受情感体验,引发生命感动,唤起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和融于自然的精神感受。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多层次的生态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建设生态文明的热情和信心。

2、生态道德情感教育

(1)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美化自然,善待生命,体会环境保护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学会感恩尊重自然,体会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形成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生态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0

第二篇: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指导意见

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指导意见

为在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起到德育工作的保障作用,现就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以“制度管理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核心”、“文化引领为策略”,实现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落实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工作内容

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法制教育、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1法制教育。学生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2、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自信、感恩、生命科学观、未来美好愿景等方面的教育。

3、养成教育。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礼貌、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4、安全教育。学生防灾、交通、食品、卫生、网络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5、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不良心理活动的矫正、心理压力的释放缓解、各种心理障碍的排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等。

三、队伍建设

1、德育队伍建设

(1)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习专业理论,加强自身师德素养,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建立完善的班主任选聘、任免制度,确保把优秀、骨干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工作岗位;建立班主任学习、培训、交流等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明确班级管理“导师制”、“双班主任”与班主任家访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形成班级管理合力;优化班主任表彰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

(2)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利用各自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采用不同方式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家长队伍建设。通过投票选举不同层面的家长代表组建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结合的德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定期举行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日(周)”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观摩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咨询,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工作。

(4)社会队伍建设。聘请当地政法部门相关人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积极争取地方人大、政协、政府、街道(村社)、工厂、部队、文化科学等单位的支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由各条战线优秀人士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邀请各界代表到学校、班级介绍社会、企业、事业、文化单位的工作情况,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条件。

2、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设

(1)自主管理机构。在校团支部、学生会、大队部的基础上成立“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班委会”等机构;学校要为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发挥自主性提供自主管理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自我服务。

(2)自主管理人员。班主任与学科教师配合组织、学生自荐、班级全体学生民主投票推选品学兼优、自律意识强、富有管理才能和兴趣的学生若干名,成为学校各层面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纪律、卫生、活动、学习等管理工作。

(3)自主管理自愿者。自愿能够为学校管理服务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佩戴自主管理自愿者标识,在自主管理自愿者岗位,参与自主管理。

四、工作途径

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途径主要包括德育课程开设、德育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关爱帮扶、文化建设、激励评价等六个方面。

(一)、德育课程开设。

1、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思想品德课,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2、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利用会宁地方德育资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视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二)德育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德育教育基地、会宁教育展览馆、敬老院、街道办(小区)、特殊学校等地进行参观或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堂教学

1、各学科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课堂教学教师要分层设计可行合理的教学结构(步骤、程序等),以学生为主体、学情为主导、教师为助推,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等基本环节,在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同时,融合同学间情感的互换、友谊的深化、真挚的赞美,展现团队作战的精神和力量。

2、选取案例、事例、故事等要结合学科特点,具有学科性、典型性、地域性、情感性和教育性,将教育内容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学科学习中,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重视教学辅助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德育功能。

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选择性、实践性、体验性、教育性等类型的作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注重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实践考察,使课堂教学德育内容能够得到拓展延续;注意跟踪观察、及时反馈教学内容与学生态度、行为贴近程度及效果,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关注问题学生的课后反应,有目的、有计划的与其谈话,耐心地咨询、辅导个别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总结经验,反思教学。

5、克服教师为公开教学、迎接检查之类而出现的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教育,教会学生求知和做人。

(四)关爱帮扶

学校以正面引导为主要方式,关爱帮扶“尖子生”与“双困生”,建立关爱帮扶工作机制。

(五)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课改核心理念,处处彰显课改理念、生动体现课改理念,营造育人氛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心感染力,发挥文化的引领、激励、“化”人作用。

(2)要以墙壁、标牌、横幅、喷绘、文化长廊、宣传报栏、学科橱窗等为载体,采用标语、照片、框图、绘画等多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课改核心理念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内容,精心布置,营造具有高效课堂特点的校园显性文化。

(3)要以设计体现学校课改核心理念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方式,通过建立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必需的制度、规则,建立固定的校史室、荣誉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创办校报校刊,开通“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组建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的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生活动社团,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驱动高效课堂的校园隐性文化。

2、班级文化建设

(1)每个教室布置要自然、平静、整洁、和谐,营造出浓郁、阳光、开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要以墙面为载体,在室内醒目位置设计布置能够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标语、“学科学习小组”管理牌、班级寄语栏、班级学生风采展示栏等;每个教室要设置读书角,摆放花草,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等;班级走廊固定布置班级目标管理牌和班级风采展示栏。通过精心布置,极力营造具有高效课堂特点的班级显性文化。

(3)要以设计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旗等为方式,通过开展学生自主组织、设计的 “星”评选等班级活动,营造高效课堂班级的隐性文化。

3、班级学科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1)确立班级学科学习小组内部自主管理机制和制度。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小组奋斗目标,拟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等。

(六)激励评价

1、教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从学校德育组织管理、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效果与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2、学校制定《班主任常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中小学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运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等,作为对班主任、教师、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促进德育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3、实施德育工作过程性多元评价,全面提高德育质量。学校层面按月、学期、学年分阶段开展“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交流之星”、“管理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书法之星”、“才艺之星”、“创新之星”、“阳光小组”、“阳光小组长”、“阳光班级”、“育人概模”等评选活动;教育局层面每学年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育人概模”、“先进班级体”等评选活动,五、工作要求

(一)、德育工作管理要求

(1)成立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校长负责机制。

(2)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3)制定学校常规德育工作各项制度。

(4)制定政教处、教研室、共青团、少先队等学校德育工作职能部门职责。

(二)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1、月德育常规工作

(1)召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

(2)召开团(队)会、主题班会。

(3)定期向各级新闻媒体和会宁县宣传工作平台(《会宁县电视台(教育频道)》、金色教育网、《会宁教育》等)投稿,加强学校德育宣传工作。

2、周德育常规工作

(1)每周一(重大节日)早上严格按照出旗、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三步程序举行升旗仪式。

(2)隔周分级召开班主任例会。

(3)确保每周召开班(队)会,任何学科不得挤占班(队)会时间。

(4)每周进行一次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

3、日德育常规工作

(1)落实校服、校徽(牌)佩戴制度。

(2)落实一日“两操”活动制度。

(3)落实一日“两扫”卫生保洁制度。

(4)落实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运动。

(5)落实“一日晚点”制度。

第三篇: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吴翀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结合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度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某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学生精神空虚,道德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歧途。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广大教育工作者,要 强化“育人德为先”的观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克服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努力解决好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的宗旨,要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发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 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创新思路,拓宽渠道,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的关键在于实效性,这就需要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确立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观念、良好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以学校德育教学改革、少先队建设、开展读书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基本道德规范为着力点,坚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和“三贴近”(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引导中小学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拓宽视野,努力构建一个贯通学校内外的德育大平台,兼顾社会、社区和家庭,形成内外联系、协调沟通与衔接的德育网络。

1、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德育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改进品德课和社会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入手,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感悟、内化和升华。要提高教师对学科德育工作的认识,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加强德育与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找准学科德育的切入点、渗透点、结合点,研究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环境与情景,有效地实施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确立。

2、深化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把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要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社区服务、参加公益劳动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习惯,使《守则》和《规范》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自觉行为。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要积极开展健康的富有趣味的校园文 化活动,争创道德示范文明学校。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

努力打造诚信校园。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诚信”是人们心灵中无时不在的警察,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开展诚信教育从诚实、信赖、尊重、责任、关爱等方面入手:(1)诚实:不欺骗、不偷窃、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信赖:坚持真理、互相信任、热爱国家、热爱集体;(3)尊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不存偏见,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友善的方式处理愤怒和争执;(4)责任: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敬业奉献,自控自律,不遮掩过失;(5)关爱:善良,热情,宽恕,助人。要从小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信用之人,要求他们以诚实的言行对待他人,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说谎话,作业考试不偷看,不抄袭。要求他们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遇到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人人争做诚实守信的标兵。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了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预 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健全机构,优化队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的机制,运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有效载体,加强沟通,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制度,不断优化德育队伍,努力营造一种“处处是德育,润物细无声”的学校德育氛围。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教育事业,关键靠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主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德上、教风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校要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使师德建设更上一层楼。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各校要重视班主任工作,明确每一位教师都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并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承担班主任工作,激励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要以班主任建设为龙头,带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关心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心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融于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

3、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少先队、学生会和其他各种社团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和班级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民主、活泼、健康向上的班风、校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精神。

五、认真抓好几项德育工作。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特别要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外国列强侵略的苦难史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到大,由此及彼,从爱学校、爱家乡做起。

当前要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长征70周年活动为重 点,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各校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当地日本侵略者当年所犯滔天罪行,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2、积极参加全市80万师生打造诚信校园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10月“市80万师生打造诚信校园现场研讨会”的召开。

3、全区拟在2005年11月上旬召开“金东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会”,重点研讨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请各中小学校认真做好经验交流的准备工作。

二00五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意见

大连市教育局文件

大教[2006]19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意见

各区市县教育局,开发区教育卫生局,局属中小学: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为了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精神,现就中小学(以下简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德育工作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充分体现学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特征。

二、工作原则

1、实效性原则。德育应贯穿于学校各项活动之中,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历,要避免不切实际、过高的、空洞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培养为基础,以养成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知情意行有机的统一,在明理的基础上,更要习性,关注过程、关注情感体验,强化意志,使德育目标通过德育实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潜移默化原则。学校要精心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要做到硬件“软”化,即学校的物质环境和设施要精心设计,体现“一切为了教育”的理念,使环境成为无声的教育者,让学生在良好、健康、高雅的环境中感悟人生、修身励志、警醒自我,自觉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3、自主创新原则。学校德育工作在遵循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应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本地区德育资源,丰富德育渠道,发挥学校主观能动作用,实现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自主性、针对性。

三、目标任务

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学会交往合作和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建设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初步树立责任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为祖国建设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

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较高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对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围绕培养目标确定重点内容,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要突出大连地方德育内容特色,即深化“八心八德两意识”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强诚信、交往合作、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和民主法制教育。

四、组织管理

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机构,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决策管理。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设专职德育副校长(或由书记分管德育)协助校长工作,教导处应设1名主任主抓德育工作,党政工团的负责人作为学校德育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要明确分工,各尽其责。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学校德育中长期规划,学年、学期、月份工作计划、周工作安排;德育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检查、总结;制定班主任选用、培训和考核办法,学生干部选用机制和学生奖惩规定;开展德育校本研究,管理德育工作档案;协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

学校每月应召开1次班主任例会,总结部署工作,进行业务培训;每学期应至少召开1次全校性的德育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中学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教育大会;不定期地召开德育工作领导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德育工作。

五、德育载体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发挥每个教师、每一节课的德育功能,各学科教师都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捕捉教育时机,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做到智情统一,协调并进。课堂教学要把德育作为重要目标纳入评价之中。

2、常规教育

一是国旗下教育,学校要坚持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制度,并安排好专题教育讲话内容;二是晨(夕)会教育,小学、初中每天至少要安排10分钟时间,作为班主任对学生集中教育的时间;三是每月至少举行1次主题班(团、队)会,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四是重要节日、纪念日专题教育,学校结合纪念内容统一安排教育内容、活动方式;五是利用开学、毕业典礼进行教育,学校每学期应举行开学典礼,每学年应举行毕业典礼,并精心策划典礼形式,安排教育内容;六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主题教育

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和学校的实际,每学年或每学期确定1—2个教育主题作为一个阶段的德育主线,利用课堂教学、常规教育和校园文化等载体进行系列专题教育,目的是突出重点,强化主题。

4、校园文化

学校要大力构建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校园文化,要以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板报、墙报、橱窗、校报、校刊等载体和走廊、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设施的传播、影响作用,使校园文化成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激励人的重要手段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旗帜。

5、社会实践

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学军、学农、学工等实践活动,每学期还要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社区服务劳动,进行综合社会实践,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知行统一,进行体验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注意利用好校外德育基地,充分发挥

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走进社会,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大环境中明辨是非、锻炼成长。

6、家校联手

要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每学期至少应召开3次全校范围的家长会(最好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以便与家长互通教育信息,增进了解,就学校、班级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具体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学校应建立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分层次地为家长举办知识讲座,要充分利用家长队伍中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六、队伍建设

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营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重视德育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学校要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要制定班主任选用、培训、奖惩、考核制度。选用热爱尊重学生、敬业爱岗、品德高尚、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工作。每学期至少要举行1次班主任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师德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制定激励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机制,在精神上关心、爱护班主任,在工作上培养、提高班主任,在物质上倾斜、照顾班主任。要注意培养树立优秀班主任典型,并及时推广经验。立足校本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的管理和教育艺术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晋级、评职、聘任、评优等工作中要考虑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意义,适当给予倾斜。

七、德育研究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要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深化对德育工作的研究,不断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既要把常规工作做细、做实,又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上求变、求新,切实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健全德育研究机构,至少确定1个适合本校实际的德育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要聘请专家、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指导和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八、德育评价

学校要重视对德育评价工作的管理。对德育评价工作的管理,一是教育过程中的评价管理。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大量的需要作出评价的教育现象,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从德育的角度,敏锐地捕捉教育契机,及时、科学地予以评价,强化正迁移,抑制负面效应。二是对个人和班集体终结性评价的管理。对于优秀学生或优秀班主任的评优、评先工作,学校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规范评价考核程序,坚持民主选举制、公示制,接受校内广大师生的监督,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附件:大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考核办法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鲁教基字〔2012〕13号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工作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创新制度,构建系统衔接的德育体系

(一)正确把握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新时期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德育载体,突出实践环节,探索有效实施德育的方法途径,着力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始终坚持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整体规划、系统衔接、全员育人、家校社会有机配合为根本策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建立新型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中小学班教导会制度,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参与、家委会代表参加的班级教导会,定期研讨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在考核时既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又考察其育人工作。建立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社会义务制度,推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义务承担起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责任。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核。

(四)确定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2.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养成教育,推进德育生活化、系列化,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掌握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场所的交往礼仪、行为规范和学习准则,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3.实践创造教育。坚持文化学习和品德培养的统一、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以动手实践和活动体验为基本途径,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求知上进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公民教育。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国防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有机统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五)明确不同学段德育的要求。小学阶段重点抓习惯、重养成,进行遵法纪、讲文明、爱劳动、爱集体、爱家乡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美德、健全人格、遵守公德,培养爱国情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高中阶段重点抓深化、重内涵,加强公民道德、民主法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倡导各地和中小学校结合德育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制定中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德育基本要求和活动常规,形成规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内容及实施要求。

二、创新途径,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每一名教职员工均是德育工作者,每时每刻、每一个教育环节均是德育时机。要切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明确教职员工通过课程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行政服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七)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班教导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和建设班级的核心作用,共同做好班级建设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和提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和水平。要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要科学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所在社区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八)切实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建设过程同时成为教育工程。积极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广泛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文明教育活动,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九)切实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各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掌握学科的“德育点”,把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发挥出来。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应深刻认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要求,始终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学研究机构和教研人员要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德育评价标准,实现德育和智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加强德育类课程建设与实施,开全开好德育类国家课程,认真实施《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指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发建设丰富多彩的的德育类学校课程。改革德育课程教学与考试办法,加强实践教学,避免空洞说教。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不留书面作业,学业评价禁止闭卷考试,采用日常品德习惯养成纪实性考核办法。初中思想品德的考核倡导开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力戒死记硬背道德知识。

(十)切实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为每个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课程。各地和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寒暑假以及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开学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中小学校要设立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艺术、读书、科普等群众性活动。要完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关制度,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依托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和公益性场馆,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学阶段要体现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增强能力的特点。

(十一)切实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注重道德实践,克服知情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充分发挥活动对学生明理、炼志、笃行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强化其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及行为方式。注重养成教育的整体性,把养成教育分解和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可操作性,整体优化教育效果。

(十二)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倡导中小学校在学校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组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积极化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监控并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十三)切实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2〕2号),加强和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完善科研引领、典型培育、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丰富和创新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民主监督和家长教育的工作形式。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协会、联席会议等,协同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倡导各地聘请优秀家长委员会主任担任兼职教育督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将家长委员会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

(十四)切实发挥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教育设施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会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加强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德育作为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中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一把手”责任,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班子成员中安排专人负责德育工作。学校要切实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十六)加强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导处的职责定位,赋予教导处组织管理教师全员育人的职责,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有机统一,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心理、活动、实践、发展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团组织,组织各种学习、科技、艺术、体育、读书俱乐部,支持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改进和创新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推行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资格认定、培训培养、选拔和考核评优等制度体系,对班主任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和待遇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支持。学校要按照每10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教师的标准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鼓励和提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

(十七)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各地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办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探索对学校干部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的新办法,对德育工作履职不到位和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完善德育工作定期表彰制度,省里每三年表彰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

(十八)建立健全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安排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学生校内外活动经费,支持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实施“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工程”、“市级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每个市、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十九)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教育的场所,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大众传媒为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精神文明作品。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歌舞厅、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和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下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枣教发〔2010〕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 庄 市 教育 局 枣教发〔2010〕2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为深......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全员育人。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工作格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

    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小学德育工作②】 □杭州市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宁波市“四个力求”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杭州西湖区以“育人八法”为载体打造青少年......

    中小学德育工作

    *****关于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一、 指导思想 我局德育工作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德 育工作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班主任的班级管 理水平......

    中小学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镇中小学 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试行) 为加强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规范办学行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

    中小学作业教学指导意见

    中小学作业教学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作业教学,规范作业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升作业教学质量,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小学教学实际,制定本意见。一、总体目......

    新郑市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意见

    新郑市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一、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我市本学期教学教研的重点工作。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

    最新中小学科学作业改革指导意见

    最新中小学科学作业改革指导意见一、科学作业种类:科学基础训练为主。二、作业内容:1.科学基础训练一般分四部分:观察与思考(课前调查搜集材料)、探究与体验、我的收获、拓展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