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舞蹈《小小挤奶员》-教学教案
闽清实小附幼 池海燕
一、活动内容:舞蹈《小小挤奶员》
(一)二、活动目的:
1、使幼儿学会硬肩、硬婉、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这一舞蹈名称。2、让幼儿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三、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
四、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出示内蒙古人民生活的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画得是哪一族的人民在舞蹈?今天,我们来学一支蒙古族舞蹈《小小挤奶员》。”
(二)学习舞蹈部分:
1、请幼儿欣赏感受蒙古族的音乐。
2、师示范舞蹈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师师范讲解舞蹈动作,幼儿学习三至六段舞蹈。
(1)硬肩:双手叉腰,单腿跪下,第一拍右肩迅速向前,第二拍动作相反,依次交替进行,肩要前后摆动,干脆有力。
(2)硬碗:一条腿跪下,两手平放于腹部前方,手背相对,屈肘一拍压右腕,第二拍做相反动作。,交替四次,同时上前倾看桶,再反复四次上身后仰。
(3)学习跑跳步、后踢步等脚的动作。
4、师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听曲子跳三至六段舞蹈动作。5、听音乐,幼儿自然表演。
四、结束:
1、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2、律动出教室。
第二篇: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
[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
一、活动内容:舞蹈《小小挤奶员》
(一)二、活动目的:
1、使幼儿学会硬肩、硬婉、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这一舞蹈名称,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
2、让幼儿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三、活动准备: 图片、磁带
四、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出示内蒙古人民生活的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画得是哪一族的人民在舞蹈?今天,我们来学一支蒙古族舞蹈《小小挤奶员》。”
(二)学习舞蹈部分:
1、请幼儿欣赏感受蒙古族的音乐,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 2、师示范舞蹈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师师范讲解舞蹈动作,幼儿学习三至六段舞蹈。
(1)硬肩:双手叉腰,单腿跪下,第一拍右肩迅速向前,第二拍动作相反,依次交替进行,肩要前后摆动,干脆有力。
(2)硬碗:一条腿跪下,两手平放于腹部前方,手背相对,屈肘一拍压右腕,第二拍做相反动作。,交替四次,同时上前倾看桶,再反复四次上身后仰。
(3)学习跑跳步、后踢步等脚的动作。
4、师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听曲子跳三至六段舞蹈动作。5、听音乐,幼儿自然表演。
四、结束:
1、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
2、律动出教室。音乐教案-舞蹈《小小挤奶员》
第三篇:小小气象员教案
《小小气象员》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材。教材通过几个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了解手机气象信息收集的途径,知道用气象符号表示天气,体会到坚持做气象记录的重要性。通过知识的介绍了解测量气象指标的相关仪器,同时通过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天气预报,对天气预报已经很熟悉,可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知识的训练,所以他们在接触的时候没有上升的一个理论的高度就很难形成新的学习到新的知识。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候充分利用好学生这样一个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完成新的知识建构,将这部分知识内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得到天气预报的途径,知道气象符号表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记录天气信息,流利描述天气,能将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
情感目标:体会动手制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知道天气符号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会坚持做天气记录,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气象符号卡纸科学教具(风向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利用补充故事的方法将任务驱动页的内容通过PPT的方式呈现,创造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好不好,你们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天气。1
生:喜欢(不喜欢)
师:有的同学说喜欢,有的同学说不喜欢。老师很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不冷也不热。可是有人却很奇怪,这么好的天气却带了一件很厚的毛衣过来,这就是屏幕上的妍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播放幻灯片,老师对图片进行解说。解说词:这天早上,天气很好,琪琪、妍妍和波波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波波看到妍妍手里提着一件厚厚的毛衣,非常奇怪的问道……,妍妍自豪的说……,听了妍妍的话琪琪感觉很奇怪说…)
师:是啊,真的很奇怪哦!为什么妍妍就知道下午有冷空气。谁能告诉老师妍妍是怎样知道的。
生:看了天气预报
师:哦,是啊!看来你们比琪琪聪明多了。是啊,天气预报让我们知道了明天的天气。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段天气预报
(播放没有声音天气预报视频,)
生:没有声音
师:同学们真是细心,的确在这里没有声音,那你能不能给给我们的天气预报陪会音,当一回小小气象员。
生:愿意
师:好,就请我们的同学当回小小气象员,向大家播报此时此刻的天气。老师看看哪个同学播报最好。
活动一:请同学播报今天的天气(3—4人)
二、得到天气预报信息的途径
师:刚刚我们几位同学播报的都非常好,说明我们的同学以后都有可能成为气象员。大家愿不愿意成为为大家服务而且又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气象播报员。
生:愿意
师:很好,那气象员可是要从小做起,从小就要开始锻炼的。现在我们就从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做起。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知道明天的天气,要为大家播报明天的天气,我们是不是要先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了解天气。
生:是。
师:很好,那现在就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得到
天气预报的信息。把你们商量的结果写在那张记录纸上。我看看哪个组的同学能最想到最多的地方得到天气预报。
小组讨论:得到天气预报的途径
师:讨论结束。现在有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跟大家汇报汇报 小组汇报结果(2—3汇报)
师:我们几个小组的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成果,的确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得到天气预报信息。而且老师抄了其中的三种过来,放在了大屏幕上。其中有报纸也有网络的。现在每个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途径,把这个天气预报的信息记在自己记录纸上。等下老师要请请几个小小气象员来播报你记录的天气
活动:同学记录天气
汇报成果(1—2个人),发现同学遇到的困难,发现同学同一个天气有不同解释,请这样的同学来汇报,激化矛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刚刚我们听了两位同学的,都是记录的电脑给出的天气预报信息,可是同一个天气预报却有不同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大家想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不认识符号
师:原来有的同学不是很记得这些符号,大家知道语文中我们有标点符号,那现在这些表示天气的符号,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天气符号。大家看看这些天气符号。你发现什么?有哪位同学来说说在这些天气符号中你看到了什么,说说表示它什么天气。
学生描述看到的天气符号(1—2人)
师:很好。我的同学真聪明,知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记住这些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的确!我们就是应该这样记住这些天气预报。
老师引导学生记住天气符号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气符号它们表示的天气,现在我们就用刚刚学会的天气符号来表示天气,用天气符号来播报天气预报。老师要看看谁是最佳气象员。
教师给出三组用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预报,请1—2位同学根据自己判断当小小气象员进行播报天气。
师:看来我们同学一各个都能成为很好的气象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成为了气象员,你可以很轻易的地从气象专家那里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可是,我们的气象专家又是怎样得到这些信息的,为了得到这些气象信息,气象专家们做了哪些测试。用到了什么意思。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很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气象们都用到了哪些意思。
讲解测量气象的仪器(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
百叶箱离得温度计和湿度计用来测量温度和湿度,雨量器用来测量降雨量、风向标和风速仪是用来测量风向和风速的。
师:今天我们认识这么多的测量气象的仪器,可想而知,我们的气象专家有多辛苦。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仪器,现在我就就亲子动手来制作一个气象仪器。用我们的科学教具来制作一个风向标。
活动: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
第四篇:艺术教案《挤奶舞》(精选)
中班艺术活动《挤奶舞》
经济开发区儒林集幼儿园
杨红红
一、教学理论依据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具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风俗,能歌善舞是他们的特长之一,我根据孩子年龄特点,选择了蒙古族律动“挤奶舞”。为了使幼儿对蒙古族人生活的地方及特点有个感性的认识,采用了欣赏、图片、讲解法等。整个活动层层深入,发挥幼儿主体地位,使幼儿能够自主的学习。
二、实施策略:
策略一:欣赏蒙古族歌曲,感受蒙古族特有的音乐节奏特点。观察图片根据图片理解舞蹈内容。
通过欣赏歌曲“我是光荣的小牧民”了解蒙古族的音乐节奏特点。我利用图片引导了解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上的生活状况,蒙古族大多数过着放牧生活,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挤奶是蒙古族姑娘的一项劳动,让幼儿理解舞蹈表达内容。
策略二:幼儿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在对蒙古族舞蹈动作的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创编舞蹈动作。最后集体商定出大家认为最优美的舞蹈动作,编成优美的舞蹈。
策略三:随音乐完整的表演挤奶舞。
教师配上挤奶舞音乐,随音乐练习舞蹈,并有感情的完整的表演舞蹈,跳出蒙古族舞蹈的韵味。
三、活动目标
1、使幼儿学会硬肩、硬腕、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2、让幼儿初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四、活动准备
教学音乐、响板、彩带、蒙古族挤奶情节的图片课件。
五、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会硬肩、硬腕、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六、活动难点
随音乐表演舞蹈,并能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蒙古族舞蹈的风格。
七、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请幼儿欣赏感受蒙古族歌曲“我是光荣的小牧民”)
问:歌词里都是说了什么内容?听到这首歌后好像看到什么?(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好像看到牛羊,绿绿的草地等)
2、出示内蒙古人民生活的课件图片,观察图片内容理解舞蹈。
问:图中的叔叔阿姨是哪个民族的?他们在干什么?(让幼儿了解蒙古族人民在大草原上的生活状况,蒙古族大多数过着放牧生活,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挤奶是蒙古族姑娘的一项劳动),谁来学学叔叔阿姨的动作?
幼儿自由想象创编优美的舞蹈动作。3、幼儿自由创编舞蹈,随音乐表演舞蹈。
播放律动音乐,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挂图自编动作,教师用眼神和手势充分肯定幼儿的创造性动作。
4、老师用欣赏的语气整理幼儿的动作,并完整的伴随音乐做示范动作表演。
重点:教幼儿挤奶、硬腕、骑马、硬肩动作。
5、复习巩固
(1)随教师哼唱与教师一起表演。
(2)听音乐,让幼儿自己表演
(3)请表演能力强的幼儿头上扎上彩带独立表演,其他幼儿用响板伴奏。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出劳动时的内心的自豪、喜悦。
6、结束
听音乐,做“跑马步”出教室。
[活动延伸]
可以坐着表演,也可以站着做,也可编成邀请舞,做挤奶动作时可用弓箭步或者跪蹲姿态。
第五篇:挤奶舞教案
《挤奶舞》教案
课程名称:音乐 教
材: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课《跳起舞》 适用年级:一年级下
执
教:衢州学院
施霞飞 教材分析:
器乐曲《挤奶舞》第五课《跳起舞》中的聆听曲目,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2/4拍,羽调式,民歌原只有四个乐句。后改编成一首轻松欢快的舞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
教学目标
1.熟悉器乐曲《挤奶舞》的旋律,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乐曲,并从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通过聆听,继续接触段落和句子,从而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
3.在音乐活动中巩固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
熟悉器乐曲《挤奶舞》的旋律,在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活泼的情绪中,积累关于音乐表现要素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能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的情感及感受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能有节奏且有秩序地表现音乐。并从中较为有效地巩固音乐课堂常规。
教学用具
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过一首歌叫草原就是我的家,你们还记不记得歌里都唱了什么?
生:在草原上骑马
师:同学们记忆力都很好,在广阔的草原上有很多的牧场,你们知道牧场里有什么动物吗?
生:有马、牛、羊。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生产牛奶的动物是什么?
生:奶牛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挤牛奶的歌曲叫做《挤奶舞》,我们先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放伴奏)
三、学节奏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啊?
生:好听
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牧场,进去之前牧场的小动物考一考你们
(放ppt节奏)、①×× ×× ▏×× ×
②×× ××┃ ×
× ③×.× ××┃×× ××
师:你们先自己打 等会叫小朋友打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打节奏 集体打节奏
师:我们请第一、二大组的小朋友打一下节奏 一、二组打节奏
师:一二组小朋友打得很好,接下来请三四组小朋友打一下 三、四组打节奏
师:小朋友们打得都很对,现在我们进牧场啦。
(放牧场动物图片)
师:牧场里有很多动物对不对啊?
生:对
师:牧场里的小动物看到你们来很高兴,它们请奶牛为代表给大家唱一首歌曲
(放录音,再次聆听)
师 :现在我们也来学一学奶牛的这首歌
四、教唱
⒈〈范唱〉 师:先听老师唱一遍
⒉〈跟唱〉 师:听清楚了吗,现在老师唱一句,你们跟一句。
⒊完整演唱 师: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完整的唱一遍
⒋听伴奏
师:接下来我们听伴奏跟着唱一唱,感受一下挤奶的感觉
⒌学骑马 摔跤 射箭的节奏
整体学→分组学→分组合作
五、拓展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学得很快。你们想不想逛一逛这个牧场?
生:想
师:那我们来看看奶牛的生活坏境
(放图片)
师:我们看过了牧场的风景,你们想不想看蒙古姑娘跳舞?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吧!
(播放《挤奶舞》舞蹈视频)
(设计意图:在极富节奏感的动作学习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特点,并从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聆听、合作等多种良好习惯。)
六、复习
1.用歌声夸夸草原美。⒉ 表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我们今天在牧场玩的很开心,现在我们要离开牧场了,大家一起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