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2 19:3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祖国可爱的表现和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教学难点:热爱祖国与维护民族团结对青少年的要求。

3.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有关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西部大开发、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情境教学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直接导新:我爱我家,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让爱驻我家,既要让爱驻小家,更要让爱驻大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我爱你,中国。

(一)生活在线——可爱的祖国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从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四个方面展示优美图片。

学生:结合不同的主题(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民族团结),学生分组展示交流图片、照片、录像资料等,各小组分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美或最喜爱的地方,并简单说明原因。

(二)交流探究 环节1:我说我的祖国

“说出自己难忘、喜爱或深感自豪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交流发言。

教师:放眼祖国大地,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正是源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无数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应该怎样做呢? 环节2:我爱我的祖国

课件展示:畅所欲言诉心声:“我的爱国计划与行动”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总结为:

(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3)要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他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环节3:忆往昔看今朝

学生结合历史讲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汉藏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做出的贡献,郑成功与高山族人民共同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故事等。教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和平时期、在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表现一样吗?如果表现不同,那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总结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表现:

和平时期: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遭受侵略时:团结奋战、共御外侮。教师: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睦团结的盛世局面。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大量扶持、优惠的政策,进而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

新闻链接:展示 “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三)生活感悟

学生发表“忆往昔,看今朝”的感悟并进行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国家重点开发西部,富裕了西部四亿人民,也极大地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各民族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维护了共同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注意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我们走近初二学生小明,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做的。情景模拟

旁白:放假了,小明为了渡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夏 令营里来了回族、藏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并且还要游览清华、北大等几所名校,小明甭提多高兴了。可是,没想到开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几件烦心事。

早上:吃饭时,带队老师安排小明和几位回族同学一桌吃饭,遭到小明的强烈抗议:“他们又不吃猪肉,我可受不了,我要求和汉族的同学在一块。”几位回族同学听了很生气,带队老师也很不满意。

中午:午饭后,游览清华园,夏令营里最小的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发起了低烧,带队老师帮他吃完药后,请小明帮他背一下包,小明生气地说:“我也很累,我帮他背包,谁帮我背包呀。”

晚上:在热热闹闹的篝火晚会上,小明和藏族同学卓玛坐在了一起。卓玛夸赞自己的家乡草肥马壮,是一个富饶的好地方。小明听后马上反驳道:“你们那里有什么好的,有摩天大楼吗?有超级机器人吗?经济不发达,有什么好赞美的?中国有我们汉族就可以了,你们这些少数民族,有没有无所谓。”卓玛气得哭了起来。

设问: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你认为他该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并总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2.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3.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课堂小结

本课时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各民族亲如一家。在教授本课时我采取分组查找的方法展示祖国的可爱之处,学生积极性很高,明确了祖国可爱之处就为下一步怎么热爱祖国打下基础,学生就顺理成章地说出来了。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征途上,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好和平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各民族相互尊重风俗习惯③在**集团的精心策划煽动下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的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④我国政府兴修青藏铁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0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政府赠送民族团结宝鼎。6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族人民共享繁荣成果。这表明()A、内蒙古经济高度发达

B、我国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C、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已消失 D、我国已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

据统计1965至2004年中央对西藏财政收入补助累计达968.72亿元。对口支援西藏的中央部委、省市区、中央企业先后派援藏干部2892人,支援建设项目1698个,投入资金64亿元。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为西藏发展提供了条件。数据显示,2007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1131元和2788元,比1978年分别增加10566元和2613元,且年均增长10%以上。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对此,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D

3、B 非选择题

(1)国家和地方支持西藏发展,维护民族团结。

(2)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要相互帮助,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板书

我爱你,中国

可爱的祖国

: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2、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第二篇:第八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案

第八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案 2009-11-06 15:28

第八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案

教学重点:“我爱你,中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方法:情境创设,集体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读等方法。教学内容:讲述本课第一个项目——我爱你,中国。教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语:(略)

2、板书标题: 我爱你,中国

(二)讲授新课

1、可爱的祖国

(1)祖国的壮丽河山

情境活动一:《江山如此多娇》

在人民大会堂里悬挂着的巨幅画卷——《江山如此多娇》,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在这幅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南北的地域和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它体现了我们祖国的辽阔广大。

观察《江山如此多娇》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写下来。近景:中景:远景:

搜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的图片、文章、歌曲等,与同学分享交流。教师讲述:

(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情境活动二:览胜祖国大好河山(见教材)①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是高寒地带。这里河谷开阔,大部分是平浅谷地,水流缓慢,多湖塘沼泽。原始的大面积草场是天然的动物乐园,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野牦牛等许多野生动物。中游地带,河谷宽窄相同,一放一束,呈串珠状分布。下游地区,江水绕过喜马拉雅山东段的高山,折向南流,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它呈马蹄形,以雄伟、险峻和奇特闻名于世。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有拉萨、日喀则、江孜和林芝等重要文化和旅游城市。

②桂林山水: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③三峡美景: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④雄伟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和集体智慧的体现。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堪称世界之最和奇迹,因城墙修筑逾万里,故名万里长城。长城象一条奔腾的巨龙,蜿蜒飞驰在北国的群山峻岭之中。它东起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之山海关,向西横跨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嘉峪关,全长12700多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前后间歇修筑持续2200多年。其中修筑规模最大的要算明代,从建国初年的洪武起至万历年间,先后经过18次修筑,历时200多年,最终完成了浩大的长城全部工程。现在看到的长城就是明代长城。雄伟的长城城墙是用巨大条石及砖土砌成的,有的条石长达3米之多,重约1千斤,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其艰巨性、复杂性是可想而知了。长城的雄伟磅礴不仅表现在它的浩大艰巨,据说登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的建筑物,就能看到伟大的万里长城。长城的防御建筑体系也是较完备和科学的。它根据战略地位和地形的特点,分别筑有碉堡、峰火台、关隘、城台等设施,对当时保卫北部边陲的安宁和中原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自己游览过祖国的哪些名山大川?想一想:

下面的诗句反映的是祖国什么地方的景色?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地名:(见教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过渡: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壮丽的河山,而且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2)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①悠久的历史

情境活动三:回顾与思考(见教材)

说一说:通过中华文明的世纪回眸,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近4000年。)②灿烂的文化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文字典籍”、“艺术创造”和“科技发明”等方面。

“文字典籍”: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相关链接:(见教材)“艺术创造”:(见教材)“科技发明”:(见教材)情境活动四:(见教材)

说一说:说说你知道的从古到今,反映我国科技领域趣的突出成就的科技发明?过渡:祖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以及勤劳勇敢的人民不由得让人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祖国的文化产生一种热爱之情!产生一种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3)热爱祖国的表现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后思考问题)

热爱自己祖国都有哪些表现呢?(见教材)情境活动五:(见教材)说一说:

①自己熟悉并能背诵的中华文化经典篇目有多少? 我们该如何对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十分丰厚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②以“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班机演讲活动。(可让学生以此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过渡: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着壮美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化,共同书写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历史各民族之间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

2、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材料。从中感受各民族兄弟团结友爱,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然后阅读教材正文。)情境活动六:(见教材链接材料)

说一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个民族和睦相处的贡献。

(文成公主入藏后,增进了汉藏两族的手足情谊,促进了中原和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的交流。她带去的谷物种子,在西藏高原上广为种植;带去的工匠帮助藏族人民制造农具、纺织机、碾米机,兴办制陶、酿酒、造纸、制墨等手工业;带去的宫娥教会藏族人民纺纱织布。文成公主还鼓励和帮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创造了藏文。后来,她又把许多汉族书籍译成了藏文,促进了汉藏的文化交流。)教师讲述: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的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我国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不仅表现在和平时期,还表现在当祖国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相关链接:(见教材链接材料)(2)民族团结、繁荣稳定的新局面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在祖国的土地上,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此,党和国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并有力地支持东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说明,新时代民族团结有了新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统一、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那么,维护民族团结对我们对我们都有些什么要求呢?(3)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说一说: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有哪些呢?

维护民族团结要求我们: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做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拓展探究:(见教材材料)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一次与少数民族同学手拉手活动。

(三)课堂小结:(教师可按板书简单小结)

(四)作业

教学内容:讲述本课第二个项目——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活动一:(教师展示材料后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 或者:为什么海内外华人都如此虔诚的来拜祭黄帝陵呢?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分享。(学生讨论交流)板书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讲授新课

1、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教师讲述:

全世界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有着共同的文化——汉文化,同是炎黄子孙的他们不论身在何地都心系祖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许多海外华人已经离开祖国很多年了,有的还加入了外国国籍,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惦记着祖国,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如此虔诚地来拜见黄帝陵,这也正是海外华人炎黄子孙这种民族情结的体现。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其中共同的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

(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愿望(学生阅读教材,教师简述)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

(2)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民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情境活动二:(见教材)

列举史实,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资料—可选用):

台湾地处中国内地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 1700 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 3 世纪和 7 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 17 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17 世纪末,大陆赴台开拓者超过 10 万人。至公元 1893 年(清光绪十九年)时,总数达到50.7万余户,254 万余人。200 年间增长 25 倍。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 50 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早在公元 12 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朝政府于 16 世纪中后期恢复了一度废止的“巡检司”,并为防御外敌侵犯,增兵澎湖。1662 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1684 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1714 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派员测绘台湾地图,勘丈全境里数。1721 年(清康熙六十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改“分巡台厦兵备道”为“分巡台厦道”。尔后又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1727 年(清雍正五年),复改“分巡台厦道”为“分

巡台湾道”(后又改为“分巡台湾兵备道”),增“澎湖厅”,定“台湾”为官方统一的名称。1875 年(清光绪元年),清政府为进一步经营和治理台湾,再增设“台北府”及“淡水”、“新竹”、“宜兰”三县和“基隆厅”。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三府一州,领十一县五厅。刘在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造商轮,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194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

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资料—可选用):15 世纪后期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大肆掠夺殖民地。1624 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26年(明天启六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1642 年(明崇祯十五年),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两岸同胞为反对外国殖民者侵占台湾进行了包括武装起义在内的各种方式的斗争。1661 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于次年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894(清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消息传来,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 18 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呜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和台湾同胞一起,与占领台湾的日军拼死搏斗。中国内地东南各地居民为支援这一斗争,或捐饷银,或结队赴台,反抗日本侵略。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坚持英勇不屈的斗争。初期,他们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游击抵抗,前后达 7 年之久。继而,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他们又汇同大陆同胞一道,先后发起10 余次武装起义。及至本世纪 20 和 30 年代,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更加波澜壮阔,席卷台湾南北。1937 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自属废止之列。这一布告并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中国人民经过 8 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于 1945 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收复了失土台湾。台湾同胞鸣放鞭炮,欢欣鼓舞,祭告祖先,庆祝回归祖国怀抱的伟大胜利。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资料—可选用):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 年 7 月 26 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 1945 年 7 月 26 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 月 25 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0 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它们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教师讲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各族人民同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历史融合中两岸人民已经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认同。一衣带水隔不断两岸同胞的兄弟情谊,制造分裂是割裂历史、违背全体中国人意愿的极端反动行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位旅美台湾学者写下的长诗《我只有一颗心》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情谊的真实写照(学生朗读)我的家在大陆,也在台湾。我的心在台北,也在北京。

纵便是几十年的隔离,又怎能割开骨肉相连的眷情?我们有着同样的黄皮肤,我们长着同样的黑眼睛

我们用着同样的方块字,我们从头到脚流的是同样的炎黄子孙的血液海峡两边的姐妹兄弟们,让我们心贴着心,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为着全民族多年的心愿,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力,在海峡的上空搭起彩色的长虹,在海峡两岸筑起永不分离的万里长城。

(3)海外华侨心系祖国、情牵中华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情境活动三:(见教材)

自己还能讲一个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吗?资料:

英爱国华侨购回被八国联军掠夺的中国文物

爱国华侨陈俊先生将最近购得的一樽被八国联军掠夺的明代绿色琉璃瓦麒麟转交祖国,交接仪式在伦敦的华人街举行。中国驻英大使馆总领事孙大立在交接仪式上高度赞扬了陈俊先生的爱国情怀。他说,这件文物的失而复得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历史变迁。陈俊也表示,他很高兴 100 年后这件珍贵的建筑文物回归祖国。据旅英中国文物专家鉴定,这樽高约 40 厘米的琉璃瓦麒麟属明永乐年间琉璃瓦构件,已有 500 多年历史,与故宫建筑构件相一致。据介绍,该文物是英国萨福克兵团于1901 年随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掠夺的,曾作为战利品存放在英国萨福克兵团博物馆,后通过拍卖形式流入民间。最近被英国扬州同乡会会长陈俊先生以重金购得,并积极移交给祖国。把根留住年仅 10 岁

小伟就能流利地讲 4 种语言:普通话、闽南话、英语和他加禄语。对于在菲律宾土生土长的华人子女来说,这已是司空见惯。小伟的母亲是从中国福建省移民至此的菲律宾华裔,父亲是中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者的后代。十几年前天山脚下的美丽邂逅,成就了他们的异国情缘。不同寻常的身世也造就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氛围,就像口中同时穿插着 4 种语言,小伟的角色也在菲律宾土著人与华人之间交替变换。他加禄语是小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与其他华人子女交流时最常用的语言。当被问及普通话讲得如何时,小伟不好意思地表示,大家也可以说,但总觉得有些奇怪,就像与本国人讲外语。然而在家庭生活中,普通话和闽南话则是主要的沟通工具。小伟的父母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在小伟就读的华人学校里,中文课占据了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爱国华侨陈嘉庚

1874 年 10 月 21 日,陈嘉庚诞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镇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他早年随父去南洋经营工商业,先后开办了 30 多个工厂,100 多个商店,垦殖了橡胶和菠萝园 1 万多英亩,雇佣职工达几万人,可谓家资万贯,但身居海外的他却念念不忘祖国。从 1913 年起,陈嘉庚开始在他的家乡集美捐资兴学,陆续办起中小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业等许多学校。1921 年,他又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当时福建省惟一的大学。仅 1921 年到 1937 年这 16 年中,他就负担了厦门大学的开办费和经费达 400 万元。他逝世前在国内存款共 300 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作发展教育事业。他一生为教育事业捐献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资助的,在他办的公司已经被迫停业的情况下,他仍向银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生存。陈嘉庚个人生活很俭朴。在抗战期间和解放前夕,他在集美村的私宅两次遭到破坏。但他用了 800 万元去修理和增建集美校舍,却始终不肯重建他的私人住宅。陈嘉庚晚年住在集美学校办事处楼上一间很普通的房间,办公桌椅及其他用品都非常简朴陈旧,没有一件奢侈品。他的工作室里有一张旧沙发,他坚持不换新的,只让换一换坐垫,还亲自找来一块小木板,需要时搁在扶手上,作为活动书写板,他晚年常在这块木板上写作。1950 年,厦门大学开始扩建,陈嘉庚常到厦大了解和指导工作。在那里,他与工作人员吃一样的饭菜。即使有中央领导同志到来,他也不设华筵,仅备“炒米粉”等地方风味的菜饭招待客人。陈嘉庚是一位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集于一身的华侨,毛泽东曾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1961 年 8 月 12 日,陈嘉庚先生在北京逝世。

2、我与祖国共命运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

想一想: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按教材讲述,并让学生读图——P24页:“奋战在抗洪救灾前线的解放军战士”)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民族精神具有不同的内容,但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不变的核心。

抗洪战士们舍生忘死地拼搏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也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板书: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关系着个人的荣辱安危,自觉承担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责任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情境活动五:——我对自己说(见教材)

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两金。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国强民可富。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国有村有家才有。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对自己说:。

(3)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要求情境活动六:(见教材)

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因为她敢于承担热爱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进程,都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4)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爱国主义行动

议一议: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读一读:(见教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第三篇: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拼图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大家庭的面积、人口、民族等一些基本情况,知道祖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及每个行政区所处的位置。

2.感受祖国之大,祖国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为。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地域宽广

教学难点:知道每个行政区所处的大体位置及相邻省份;将“爱美”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实践行为。4教学过程

活动 1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祖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祖疆域辽阔,地区差异也很大。接下来,我就来考考大家,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答对一题奖红旗一面,看看哪个小组的孩子知识最渊博。准备好了吗?

出示小组知识赛题目:

1、我们的祖国位于哪一个洲?(亚洲)师:我们“家”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哦!

2、我们祖国有多少人口?(大约13亿多人口)师:据统计,我国2014年末,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

3、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师:知道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哪个吗?——汉族。它占到了总人数的92%。剩下的55个民族人口总数只占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4、我们祖国有多大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公里)师1:中国领土面积在世界排名第三。

师:如果我们把学校当成是个小家,那我们的祖国就是个“大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好大一个家!(板书:好大一个“家”。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的家都有哪些成员,又是怎样的子的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画面,看完之后说一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1、出示课件(祖国风光图,配《大中国》歌曲)

2、交流

师: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仔细,时而发出惊叹声。那谁来告诉老师,我有什么收获?

生答,师适机点评。

师:对呀,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祖国真的很大,风景非常迷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我们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今天呀,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园,认识家里的成员。

活动2【讲授】行政区的组成

1、出示中国政区图(空白的)。师:这就是中国——(中国地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6页,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副图与书上的中国政区图有什么不同呢?

生观察后汇报。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把中国政区图分成一个区一个区的呢?

生:(便于管理)

师:对呀,我们的国家就像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好样,很大很大,所以把它分成许多个区域。如果我们把祖国称作“大家庭”的话,我们的学校就是个“小家庭”,我们学校为了便于管理,也分有年级、班级,这是同样的道理的。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区域的划分有什么区别?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

生观察后汇报。

师:这个问题呀是我们今后还要进一步学习的中国地形图,其实呢,我国的西部地区主要以高山为主,中东部地区主要以盆地、平原、丘陵为主,人们主要生活在中东部地区,所以,中东部地区划分的比较小。

2、出示中国政区图。

师:你们瞧,这就是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图。这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行政区域。老师告诉你们,这34个行政区可以分成4类,分别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让我们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政区的名字吧!

适机出示

师:你找到了哪些政区?(1)第一类省,有23个。它们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台湾。

师:让我们一起把他们呼唤出来吧!我点一个,你们就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好不好?

(2)第二类是——自治区。自治区是指由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地区。一般用那个自治区人数最多的民族来命名。

师:在中国政区图上,你一共找到了几个自治区?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吗?

生答后出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谁能帮老师把这5个自治区的名字送到它们对应的位置?

(3)第三类——直辖市。师:我们接着看。在我国的34个行政区中,有几个直辖市呢?谁能说一说他们的名字?(生: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师评:你的知识面真广!直辖市虽然只是一个城市,但他们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行政级别和省、自治区是一样的。看看北京,为什么图上不用圆圈表示而用五角星呢?(生:首都)评:回答得非常正确!所以很多地图上都用五角星来突出它的特别和重要。

(4)第四类——特别行政区。师: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地区,她们离开了祖国很长一段时间,被外国人占领着,前不久才回到祖**亲的怀抱。她们是:香港、澳门。师: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莲花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回顾:34个行政区的构成。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国的34个行政区里,有省23个,自治区5个,4个直辖市(哪4个?)和2个特别行政区(哪2个?)。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记下这些政区的名字呢?一位有心人把它们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认一认!

师:还有一位四川的老师把中国的34个政区图改编成了小苹果版的《大中国》,这首歌里包含了每一个政区的名字,想不想听?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活动3【活动】拼出伟大的祖国

1、小组合作,拼出伟大的祖国。拼图比赛

2、展示交流

非常好,我们班的同学真棒!现在老师发现,有的小组已经有多面红旗了,有的小组还只有一面,想不想追上他们?好,老师给你们个机会,下面我们来进行两轮抢答!每答对一题就能为你们组赢得红旗一面。准备好了吗?

活动4【活动】我有“火眼金睛”

师:(行政区划图)你瞧,在这幅中国政区图上,少了6个家庭成员的名字,它们分别是:北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青海、台湾、广西壮族自治区。(师示意,生齐读)谁能帮老师把这些家庭成员快速送回家?好,睁大眼睛看吧!

出示课件:师:我请一个坐得最好,最安静的小组上来。如果他送得对,送到家,请用掌声告诉我。(评第二个:掌声这么热烈,说明你送对了!第三个……)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2)台湾: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们在座很多同学的家乡,广西的省会(首府是?(南宁)我们的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请一位同学连起来说一遍,我们学校位于什么省?什么市?什么区?(生: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县。)

活动5【测试】猜猜我是谁

师:看来这轮抢答非常容易,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我们提升难度,进入第二轮抢答:猜猜我是谁。(PPT)老师来提示线索,请你猜猜,我说的这些家庭成员分别是谁?

1、湘江从我这里流过,我简称“湘”。——湖南

2、我是祖国的“心脏”,2008年奥运会在这里举行。——北京

3、我像一只张开翅膀的雄鹰,守在祖国的北方。——内蒙古自治区

4、我们俩刚刚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

5、我来自“刘三姐”的故乡,著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广西壮族自治区

6、我在祖国的最南端,这里有蔚蓝的海洋、金色的沙滩……——海南

活动6【作业】地图上找家乡

1、学习P77页图例。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家乡(广西)所在省份的位置,涂上喜欢的颜色,并列出与你家乡相邻的省份或国家(地区)的名称。

3、教师随意的找几个省份,让学生找相邻的省份或者国家(地区)的名称。

第四篇:第二课共同的家教案

第二课《共同的家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生字;会写“土、大、云、禾”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折”;帮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家乡的可爱,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自己共同的家——地球。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生字;会写“土、大、云、禾”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折”;帮助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的观察,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又有什么联系?

(二)、出示课题:结合出示课题,指导学生朗读生字“共、同、家”。

(三)、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读课文,相机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蓝天、土地、禾苗、地球、大海等。

(四)、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本课中的生字的构字规律,主动记忆生字。

(五)、朗读感悟:

1、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结合插图说说:

(1)把蓝天比作什么?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2)把土地比作什么? 为什么说土地是禾苗的家?(3)把树林比作什么? 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4)把大海比作什么? 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5)“共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课文:

(六)巩固练习: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卡片。

(七)指导写生字。

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面写生字。

(八)实践活动:

照样子说一说,填空。做课文后面的练习。

第五篇:《家》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胡 丹

教学设想

《家》是《国标本(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一、体验阅读,读中见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嫩绿的芽破土而出,迎着和风微笑„„”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

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二、想像入境,情感熏陶

三、句式迁移,刨编诗歌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从蓝天之于白云、树林之于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无需说教,一样亲切感人。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四、以诗歌咏,启迪性灵

诗歌是韵律和谐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音乐性。抓住诗歌所表达的主题,以不同的旋律(或舒缓悠扬、或节奏欢快)歌咏出来,会带给学生感染,促使其对语言有更深的更细腻的感悟。学生在其间先愉悦身心,然后“由音到义,由动听到动心”直至启发性灵。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带来了一些朋友,(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想认识他们吗?伺机板书这四个词,引导识字读词。(“鸟”注意别忘了其中的点,“鱼儿、种子”注意轻声。)

2.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出示大图,学生上前贴画。

3.学生看图用句式“(什么)是(谁)的家”说一说。(出示句卡,学生练说时相应板书蓝天、树林、小河、泥土)

4.师小结:说得真好,其实,把你们说的话写下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出示课文第一句。

[教学刚开始,出示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图让学生认一认。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图为凭借认识相应的四个词。为小伙伴找家,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贴图,并以此为契机运用句式“()是()的家”练习说话。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了从识字、认词到说句,既遵循了认知规律,又让学生学得主动。]

二、自由选读,体会诗境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句话,注意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名朗读,要求定位在读对、读通上。

(二)学生自由选读。

(三)随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1.“蓝天是白云的家”。看图或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说说蓝天上的白云怎么样?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

2.“树林是小乌的家”通过图理解“树林”一词。(再指名读)学生参与评价。

3.“小河是鱼儿的家”引导学生想像,假如说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事呢?你能带着想像请你再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得更好。(小组竞赛读)

4.“泥土是种子的家”。(有关种子生长的录像)师描述:春天,阳光暖暖地照着泥土,小种子醒来了。它伸伸小腿,生根了;它伸伸手臂,发芽了。在泥土的怀抱里,它慢慢地长大,长成花,长成草,长成树木和庄稼。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5.小结:你看,其实每一行诗的背后都藏着一幅很美的画,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美。

(四)学生再读第一句,带着想像读好。

(五)课间活动:听音乐自由想像表演。师在音乐声中引导背诵第一句。

三、句式迁移,突破难点

1.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小组讨论,学生自由练说,交流。

2.小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祖国。问: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

3.(出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图)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出示第二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上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利用句式“()是()的家”练说引出课文第2句。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会从蓝天之于白云,树林之于小鸟„„迁移过来。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感情朗读,以诗歌咏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小诗,它的题目就是——家。(板书课题,教学写字。)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小组里练读,和老师比赛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伺机进行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

3.师以诗歌咏,学生跟唱。

[教师以这首诗为歌词自编歌曲唱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背诵全文,创编诗歌(以文中出现的句式刨编)

[背诵涛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感受加上表情和动作进行演诵,教师作适当示范指点。创编诗歌主要是进行句式迁移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体会,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七、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请小朋友课后用画画出你想像中的可爱的家。

[这一练习的设计注意到了课内外的结合,和学生生活的结合以及和其他课程的融合,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完成并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下载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是什么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生字6个“洛、杉、矶、墅、辗、篱”,积累词语8个“富翁、别墅、亲情、辗转、亲生骨肉、悲喜交集、无家可归、遗忘”。 2、朗读课文,背......

    家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 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3、 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孙素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从而认识祖国真大,人口真多,唤起对祖国的亲切感和......

    五年级家庭教育第二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作息规律身体好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授课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讨论,让家长懂得培养孩子良好作息习惯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定稿)

    课题:《一共有多少》 执教者:李晓娜 教材简析: “一共有多少”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教材上呈现的一个小朋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