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课 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①了解'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教学难点】
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过渡:种子尚且如此,没有经过后天的培养都会失去生命力,那人呢?不经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会是一个什么结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伤仲永》。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幻灯片:“本文选自 《 》,作者,字,号,江西临川人,时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 之一。”
叫一名学生回答,教师选择重要知识点进行强调,拓展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文学家。
三、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一)出示幻灯片:
1、即/书诗四句
2、并/自为其名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能/称前时之闻
5、泯然/众人矣
6、今夫/不受之天
7、得为众人/而已耶? 请一名学生读出上面的七个句子,尤其注意黑体字的读音。
教师过渡:朗读文言文,停顿很关键,如果读错了停顿,会妨碍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上面的七个句子已经给大家标出了停顿,请按照所示读出来。
提示:为什么当我们读的停顿过于明显时,会造成把一个句子读成两个句子的情况呢?怎么才能既读出停顿又不会读破呢?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得出结论:读文言文的停顿时,应该把停顿处的前一个词语拉长声音,这样才能读出文言的韵味。
学生试朗读。
(二)出示幻灯片:无标点朗读
请一名学生进行无标点朗读,从而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层次。
四、复述。积累词语,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进一步默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推荐给其他同学。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掌握情况,五分钟后进行班内交流。老师提醒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2、一词多义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环谒于邑人:向。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词类活用
【稍稍宾客其父】 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作动词。【邑人奇之】 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利其然】 以„„为利。名词作动词。【伤仲永】 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形容词作动词。接下来请几名同学复述课文大意。
教师过渡:王安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悲剧故事,那么文中的方仲永经历了几个变化阶段呢?
学生思考,课堂交流,得出结论: 阶段一:“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阶段二:“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阶段三:“泯然众人矣。”
教师启发:作者写这三句话时的心情一样吗?有何不同?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赞叹;遗憾;痛心。有感情的朗读这三句话,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过渡过渡:文章里除了塑造了方仲永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各给他们下一个评语,用“一个 的仲永,一个 的父亲,一群 的乡邻。”说一句话,并说明原因。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教师认真倾听,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疏导。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方仲永是一个悲剧,他父亲的“不使学”造成了他的才思衰竭,最终泯然众人;方仲永也是一个闹剧,众乡邻的盲目推崇、不加保护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方仲永的悲剧造成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原因的,令人扼腕叹息。
五、感悟。学会鉴赏,学以致用。
出示幻灯片九:“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这是刘熙载评价王安石文风的句子,请同学们找找看,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种特点来呢?画出来,并做旁批。
同时出示幻灯片十:“忽啼求之”:一个“忽”字写出了五岁的小仲永在“世隶耕”的家庭背景下索要书具的突然,令人啧啧称奇,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学生们依照老师的示范,自读文章,找出用词凝练的词语,并做批注。班内交流。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
送给学生五句格言,齐读一下。
牛顿说: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在你的心里,天才还是什么?请以“天才就是„„”写一句话,进行自写格言比赛。
第二篇:《伤仲永》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伤仲永》讲述了一个“神童”因“不使学”而最后“泯然众人”的故事,并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以及强调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重要性。所以,教学本文,在指导学生掌握了重点文言字词句之外,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章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直至成诵,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的方法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采用朗读贯彻文言文教学过程始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探究质疑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导入
(学生回答前明确复述故事要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
(二)温习文本,深入探究
1、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最终的“泯然众人”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世隶耕”“未尝识书具”却能在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那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新
人教版
四、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课时内容:
1、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2、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的问题:(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
4、作者作品简介
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5、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 1 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6、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1)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由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一遍。(1)、学生自由诵读。(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投影] 2)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3)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7)“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2)“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8)邑人:同县的人
(3)“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9)“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4)“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10)“固众人”固:本来。(5)“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6)“且为众人”且:尚且。
4)、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课内探究: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打出:
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4、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四、课时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 2 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课时内容:揣摩语言
1、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例如: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3)“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4)“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6)“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7)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8)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9)第三段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10)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11)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两层】: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3(以上,由教师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1、理解课文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2、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4、解释词语: 1)【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四、课时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的文章,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教学后记: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学实录及反思
从我们上学始,伤仲永一课就已选入中学课本,算来已有三十多年了,受之天与受于人的辩证统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近来教读此课,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字词切入,但这些要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之上,初一孩子活泼可爱,爱说爱笑,但文言底子薄,阅读此文,大概意思清楚,对于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却不深刻,仅凭课后注释和工具书是远远不够的,要得益于老师的指导啊!
如何指导?思来想去,我还是定位到字词切入,循序渐进,走近作者,走入文本。下边是我的部分实录及反思。
师:请你站在方仲永的角度,用文中的两个字或词,简单概括其学业的发展历程!
学生举手的很多。
生1:异
师:为什么?
生1:五岁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文理皆有可观者。
生2:众人
生2:主要针对其后期的现状而言的。
师:很好!有道理,那么请站在王安石的角度,用两个字简单概括方仲永的学业发展历程。
生:伤
老师示意只有一个字,并提醒注意“发展历程”几个字。学生稍作思考。
生:赏
还有学生说到了“赞”“夸”等字。
师:我个人认为“赏”和“伤”两字很好!不仅能说明问题,更是谐音妙用,记忆深刻。
学生点头认可
师面对生:有个问题,“赏”字的支撑依据是什么?
生很迷惑的看着老师,不明白什么意思。
师:也就是说,你从文中的哪些字词里能体会到王安石这种“赏”的情感。
学生恍然大悟。
反思:老师课堂设计问题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同时,要用学生能听得懂语言提问。
生:“即书诗四句”中的“即”为立即的意思,五岁就能“立即”写出诗句,作者的赞赏之情足以体现。
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中的“立就”也可以体现出赞赏之情,意思是立刻完成。
生:“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可观”为值得欣赏的意思,这是对其诗作的肯定。
生:“邑人奇之”中的奇,“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均为意动用法,从邑人的角度侧面赞美仲永的才华。
生:还有第三段“如此其贤也”中的贤,也是对仲永的赞美。
师追问:为什么要用一个“如此”呢?
生:给人感觉话没说完,还有重要的话要说。
师:重要的话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回答。
生:用“如此”,是想引出下文的“且为众人”以及“得为众人而已耶”两句。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伤”字了,那么,你从文中的哪些字词里能体会到王安石这种“伤”的情感?
学生谈到了“利其然”“日扳”“环谒”“不使学”“不能称“”泯然众人“”等词语或短语,并且从词义和语境的角度做了详细的解释。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作者重在“赏”,还是重在“伤”?
学生异口同声:题目中的“伤”
师:为什么还要大篇幅写“赏”呢?
生:“赏”的越高,“伤”的就越深。
师:说的深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伤”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要告诉读者的主要目的所在。
师:能否用第三段评价中的一句话概括“伤”的内容?
生:受于人者不至也。
师:后天的教育与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共勉吧!
第五篇:《伤仲永》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伤仲永》教学设计(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2,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3,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法制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难点: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 :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 1,导入:
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到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这些话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
方仲永的变化分为---个阶段,写第---阶段的句子有----------------,写出了-------。3,学生说话:
(1)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1 阶段的句子有“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出了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
(2)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2 阶段的句子有“……不能称前 时之闻”,写出了方仲永才能衰竭。
(3)方仲永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写第 3阶段的句子有“又七年……泯 然众人矣.”,写出了方仲永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再读课文,思考方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看谁 又快又准。
明确: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教师小结:通过前二步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所讲的故事和方仲永发生变化 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说明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第三步,读课文,讨论问题 1,读课文,准备讨论下了问题:
(1)用今天的立场去面对,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什么?触犯了那些法律?身边 有无类似情况发生?
(2)同学们,《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生、家长有哪些规定?(1)明确:在今天看来,方仲永的父亲违背了家长的教育职责,侵犯了孩子受 教育的权利。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当今,类似方父的现象不少,一些家长为了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 前途,一是孩子学习不理想,二是家庭难供给,不如早些打工赚钱来的实惠,迫 使子女辍学不尽教育义务。
(2)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