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2 19:2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第二篇: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教案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前期革命党人所作出的革命准备。1911年武昌起义。以及随后中华民国的建立,临时约法的颁布。随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最后对辛亥革命做出评价。

本课位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四课,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的民族危机掀起了旧民主革命的高潮,下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在中国近代经济文明、思想文明 的进程中,同时是一起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学好本课为必修二、三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的基础史实。对孙中山,黄兴,袁世凯这些主要人物有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究渴望,对直观的材料很感兴趣,具有了初步的历史观念,但在深层次的认知和思维的拓展的方面,以及整合教材的能力。对概念和政治史感觉枯燥。受到一些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于历史和艺术作品可能有一定的混淆。课程标准: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的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阅读教材,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识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了解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史实,通过阅读材料问题解析,理解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并能够对辛亥革命做出客观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辨证质疑,分组讨论探究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与意义。

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孙中山先生等人革命事迹的学习,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正确意识。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学生增强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和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这一我国在民主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事件的学习,树立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观。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

确立依据:依据课标要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仅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给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而且又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重要材料。辛亥革命的意义的学习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我国政治民主化近代化进程由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发展潮流起着重要的作用。突破方法: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分析中抓住重点、领悟重点、感受重点。(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

确立依据:依据课标要求,认识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客观的辛亥革命,容易形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学生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往往局限于教材所给定的结论,在辩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方面还有所不足,需要教师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建立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意识。突破方法:

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中抓住难点、领悟难点、感受难点,从正反两方面补充相应资料,开拓视野,师生互相讨论,共同分析突破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精选材料、整合教材)辩论法

问题教学法(方法、途径)合作探究法

“四主”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攻。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法

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主席的一番讲话,让“中国梦,我的梦”这样六个字火遍了全国上下。那么中国梦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中国梦已经辗转百年,不同阶级都曾为实现它作出努力:农民阶级曾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无处不平均的大同社会;地主阶级洋务派也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开展洋务运动,希望实现强国富兵的愿望;随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企图以政治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就连腐朽的清廷也曾施行新政,以期扭转时局;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在追逐民族复兴梦的道路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作出了怎样的努力,一起走进百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那么对于辛亥革命的概念,我们先要做一个了解。

1.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2.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学法指导)那么根据我们导言课上讲到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任何历史事件都逃不出三核心,六要素。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围绕着三核心六要素来全面的认识这场百年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过渡)是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让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了寻梦的渴望?百年前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场民主共和梦产生的缘由。

(一)寻梦——因为屈辱所以倍加渴望 1.寻梦的缘由(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教师设问: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了?清政府干什么去了? 学生回答(遭到外来殖民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给材料:

教师设问: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当时的革命党人为什么要寻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清廷迫于形势压力推行:“新政”。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社会等几个领域,虽然新政在教育和学制改革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经济上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但是新政和预备立宪只是一个幌子,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教师总结:民族危机的严重,主权政府的腐败无能,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成为了资产阶级发动革命的必要性。

(过渡):寻梦,革命,都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找一找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革命做出了哪些准备?

(一)寻梦——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社会背景:《辛》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渡设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很快革命党人就迎来了革命的东风,那是什么事件呢?(学生回答:保路运动)

追问:为什么说保路运动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呢?

学生回答:1911年5月全国范围内的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

(一)寻梦——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社会背景:《辛》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过渡)万事俱备,东风已来,革命党人踏上了追梦的旅途。

(二)追梦——辛亥革命的过程 1.首章: 革命的浪潮——武昌起义

新闻播报:如果你是当时某报刊的记者,请你对武昌起义及其后续事件做一个概述性的报道。

关键词:时间、地点、主力、结果

学生回答: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教师:那么武昌起义之后全国的形势如何呢?请同学们观察下图:

学法指导:抓住历史地图的主题,从时间地点等基本历史要素方面进行分析,要把着眼点放在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在空间的发展变化趋势上,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以及启示。

学生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武昌起义之后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全国十几个省市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说明清朝统治面临土崩瓦解之势。2.高潮: 民主的丰碑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自主学习)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教师设问: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学法指导):如何判定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是看这个政府颁布的法律和措施是在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教师设问:教材P52图表: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是怎样体现政府的性质的?

学生总结:民主政治上体现平等和自由的政治思想,经济上扶持民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上推行自由平等的西方近代教育,并且颁布了《临时约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全体,所以说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过渡):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仅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来实现他们梦想,更是将他们的民主共和梦写进了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来维护梦想的果实。《临》的颁布也成为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请同学们先看书,了解关于《临》的主要内容,思考其内容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哪些方面进行了否定?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1.主权在民: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2.关于国民权力的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原则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防止专制独裁确立民主共和政体(2)性质和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过渡):陈独秀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两千多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们通过对比,已经了解了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对封建专制进行了否定,那么你能说说看临时约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吗?

(3)性质和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的结局

教师讲诉:然而这一一座民主的丰碑却仅存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袁世凯于1914年5月1日宣布抛弃临时约法,另外制定一部中华民国约法也简称是袁记约法,里面把总统的权利规定的像皇帝一样大,随后袁世凯宣布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实行帝制,改元鸿宪。

(一)梦醒——辛亥革命的评价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的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认为辛亥革命的成败如何?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这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辛亥革命有破还有立„„“朕即国家”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遥望百年前的那场浴血奋战,我们也应该懂得感恩。

——郭世佑:《辛亥革命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三)梦醒——辛亥革命的评价 成功:

①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

②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国家大权落入袁世凯手中。

(生化总结):辛亥革命的梦醒了,但是中国梦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呢?回首近代百年的沧桑中国梦,李鸿章曾说“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者。”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孙中山先生也曾经发出这样的呼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今天,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第三篇:【历史】4.13《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定稿)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a.建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焦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机关刊物为《民报》。d.地位:近代中国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③影响

a.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b.各省的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c.列强看到革命浪潮难以阻挡,就一面宣布严守中立,一面寻打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它们看中了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

【易错点】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而采取的措施是: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三权分立: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责任内阁

A.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B.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C.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后才能生效。

例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答案]B A.明确了人民的权利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约法提高了人民的政治地位,但上升到本质的高度,这是民主的反映,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意义。

例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诸法令中,对原中国同盟会纲领未真正实施的纲领是(D)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评价

①中国近代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功绩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⑤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记忆方法:清政府帝国主义,共和资本主义。

【问题】袁世凯能够篡夺胜利果实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支持。

中国民国建立后,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腰。

2.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例题: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C)

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 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 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 例题: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易错点】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易错点】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易错点】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易错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并非封建制度。

【易错点】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易错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其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产阶级各个派别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同时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总结】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说它是成功的,是就其历史功绩而言。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是就其缺陷和不足而言,主要是指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例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3.武汉地区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民有着强烈的斗争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迫使清军调动,造成武昌清军守备力量薄弱。5.革命党人长期在武汉地区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6.熊秉坤、金兆龙等革命党人有着较强的革命主动精神,在计划泄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自行联络,提前起义,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①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②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③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④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⑤在对外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精神,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⑥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问题】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关系 1.区别

①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装斗争等。

②因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称为辛亥革命(即广义上的辛亥革命)。2.联系

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②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

③辛亥革命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将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题】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

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四篇: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教案03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事迹,学习制作大事年表。

2、过程与方法: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理念:

初中生在知识的积累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施教者运用精彩、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和生动、全面的授课来形成学生的历史观。本课正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而运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来开展教学。

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可通过影视作品展示,使学生对孙中山先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媒体:

1、运用多媒体教学,放映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孙中山革命活动大事年表,了解他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教学策略:

运用讨论法、归纳列表法等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

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二)、讲授新课: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过程、口号,并强调“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纳,于是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

最后,让学生读书后回答:①孙中山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

②同盟会由哪些团体组成?为了积聚革命力量;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组成了同盟会。

2、同盟会成立:提出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读书: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根据课本中的同盟会政治纲领、目标和旗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纲领和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

简单介绍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并指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军。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占十分之四,赞成革命者达四分之三以上,这样为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

2、武昌起义的经过:(播放,《武昌起义》电影片段)

详细介绍起义的经过,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组成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

3、武昌起义的影响:

到11月9日,全国有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导学生看地图: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全国一半以上省份。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提问:中华民国何时成立?成立地点?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其性质如何?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提问: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 归纳: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教师要特别强调废除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所有封建制度。)

(三)、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九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以此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够把握三维目标,围绕教学重点,力争突破难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引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自我感受良好。不足的是,没有将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还是有些少。今后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方法应加大改进力度。

第五篇:精品教案--人教必修1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学案例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由于高中生对抗战史的主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在学生回答后,课件打出:《中华民国图》,在图中相应位置闪动出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侵华事变,中国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

(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

(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

(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2、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出示相关图片如累累白骨、杀人比赛(向井和野田在进南京城前谁先杀100人,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突出遇难者300000人。

(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下列这首诗)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3、潘家峪惨案:现场一角等图片,死难者1200余人。

4、七三一细菌部队:出示活体实验、2003年中毒后李贵珍等相关图片。

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日本学者认为,这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们认为,死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人多于日军于1937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人数);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135克的纯细菌就可以使400平方公里之内的所有水源遭到污染,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武士道精神、灭亡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战意识)。

我们经常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我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是一衣带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战败投降,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最没有人性的手段进行着大破坏、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神州在流血,中华在哭泣。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哀鸿遍野。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的危机。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你该怎么做(学生回答)?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课件打出: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1、探究一:如何看待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闻发布会:将班级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国共双方】请分别代表国共双方阐述自己对抗战的贡献。

材料一:

正面战场:从1937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先后有70余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材料二: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同时,敌后抗日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部队伤亡60余万人,解放区人民群众伤亡600余万人。材料三: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生发言后小结:

国民党正面战场:(1)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播放有关影象资料);中国远征军远征缅甸。(2)评价:积极抗日,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计划;节节败退(片面抗战路线)。(先在课件上打出证明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抗战的有关数据,让学生总结概括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最后打出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国民党抗战的评价加深学生印象。)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根据地;重大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初期第一次胜利)、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回民支队的抗战。(课件展示有关中国共产党军队抗日的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两大战场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探究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语大家猜】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屈原、苏武、共工)(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学生阅读后发言)。材料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学生发言后总结:

(1)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

课件: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

(图片配文字:同样是祭拜,相似的事件,不同的形式,迥异的内容。德国人跪下了,跪在了受难者墓前,跪得是那么的坦诚;日本人却站着,站在了凶手的牌位下,站得是那么的孤傲。同样举起过屠刀,也同样放下了凶器。德国人正视历史、尊重历史,用真诚换取理解,融入欧洲,强大自身;日本人无视历史、歪曲历史,用丑恶掩盖罪恶,一意孤行,伤害四邻。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有的人为尊严,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毫无廉耻,有的人荒诞不经……下跪,意味着什么?你又为什么而下跪?参拜,又意味着什么,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

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

(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下一个“王选”,会是你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我们应该怎么做?

(历史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课后探究(两题任选一题): 1、2005年,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请你就抗日战争设计一项国家级、国际化的纪念活动(包括活动形式、设计理念及设计理由等)。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4万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人数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人左右,最多不到一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800或1/500……

下载【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教案(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必修i人教新课标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精)

    必修一 辛亥革命说课稿 一、课题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辛亥革命》,它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从属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课程地位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

    历史必修1教案1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教师:郭金花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革命前的俄国基本情况;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史......

    高一历史第二课辛亥革命教案1

    高一历史第二课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中华民......

    人教必修三历史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2.2对数函数教案

    课题:§2.2.1对数 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五篇范文)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修1 一、 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

    历史必修1 4danyuan[定稿]

    《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限时 35分钟随堂检测) 第I卷 (共7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60分) 1.(2017·无锡市学测)陈旭麓曾评价某场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

    历史必修1期末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人民版历史试卷(必修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 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B A.大宗B.小宗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