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武宁县第一小学校史
·悠久历史·
武宁县第一小学座落在县城西北面,庐山西海南畔,是一所有9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其前身系清代正谊高等小学堂,1937年并入武宁师范附属小学,解放后改为古艾小学,1952年—1955年改为武师附小,同年秋复名为古艾小学,1961年改为新宁小学。1970年建柘林水库,学校由老县城搬迁至县城西北角新宁一小现址即建设路16号。后由于城镇人口增加,1974年学校分设3部进行教学和管理,各部均由副校长负责领导。1976年4月新宁小学三个部正式分校,单独建制,分别成立新宁一小、二小、三小。
·辉煌历程·
新宁一小自建校以来,校长先后有汤守忠、刘俊贵、张子希、罗昆、夏元绪等。1980年初成立了中共一小支部委员会,实行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84年学校扩容,在校园北面建了一栋砖混结构645㎡的教学楼。当时学校占面积为88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205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210平方米,生活用房595平方米,其他用房250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面积6200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芳香扑鼻。
学校对体育工作比较重视,体育设施和运动器材比较齐全。能坚持常年训练,建立体育档案,每年春秋两季举行运动会。1986年小学体育达标赛获全县第一名,达标率为90.4℅,三(1)班、五(2)班、五(1)班获全县小学班级前三名。
1982年以来,学校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经常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各班以小会队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少先队”和“科技小组”活动,坚持做好人好事。从1984年起,历次被评为“卫生先进单位”。从1985年起,连年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学校。全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评为文明学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评为“五好”家庭和文明家庭。
教学成绩逐年提高。1989年全校有11个教学班,507名学生,34名教职工。全县小学语言竞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数学竞赛获团体第二名,期末非毕业班统考中,1—4年级语数总平均80.84分,名列全县第三。五年级毕业生158人,升学统考中,语数总平均分名列全县第二名。
1996年县政府把改建新宁一小列入了当年十件大事中,投入58万余元建成一幢4层砖混结构、1200平方米的教学楼。
从1997年起,学校进行了“新模式课”的探求,三年中实验的思想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丰富,措施越来越具体,使得一大批在实验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从1998年开始学校进行了大面积的考试制度改革,从口试、笔试、操作、朗读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突破了一张试卷定优秀的弊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几年的摸索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方法。
·再创辉煌·
从1999年起,由于新宁一小校区人口减少,已沦为老城区,生源质量逐步下降,学校负债运行,再加上学校校长更换频繁(五年内换了四位校长),以至形成了校区内学生流失的艰难局面。
2004年8月,通过激烈的公开竟聘,洪欢平任新宁一小校长。在洪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团结拼搏,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新宁一小又走向了新的辉煌。
教学工作: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到“一个突出,三个注意”。即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养成教育、个性发展、兴趣激发。
为破解作文难,让学生发现作文就在身边,2004年秋创办了《春芽》校刊,每学期两期,把学生平时优秀习作刊登在上面,每期都给小作者照相进行展示,每学期把发表作品最多的10位学生评为“优秀小作者”,并且给每位小作者发放稿费,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2007年10月,在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了新宁一小第一届春芽朗诵会,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至今为止,《春芽》校刊一共出版12期,刊登了806位小作者的956篇作品。
学校根据学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热情鼓励后进生。首先从学校开始创设平台,期中、期末设立“学习进步奖”,让进步的学生上光荣榜,照片、事迹介绍上“校园风彩栏”。然后在各班开展后进生优先制,教师做到:提问优先、关爱优先、辅导优先、板演优先。
在教学中,学校历来注重“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使学生“基础扎实、思维灵活、方法科学、习惯良好”。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注意处理好“教与学”、“知与能”、“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既研究教师的教,又研究学生的学,不仅注意结论的得出,更注意获得结论的过程。
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让阅读成为习惯,2008年10月学校举行了“书
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具体做法是将图书室搬进了教室,学校为各班添置书柜,按年级特点把图书室的书分发到各班,各班再添置一些新书,每班确保首次藏书人平不少于3册,小学六年确保每班藏书不少于400册,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少于200册。学校还召开读书动员大会,让孩子们感知阅读的重要性。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课外一小时定为各班集中指导阅读的时间,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此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学生的喜爱,一小的学生与书籍交上了朋友,自觉阅读已成为了习惯,浓浓的书香飘满校园。
德育工作:用文明整洁的环境陶冶师生的品德、用严格的制度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优美的环境,文明整洁的校容校貌,良好的校风校纪,激发了师生爱校建校、奋发向上的情感,也促进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为保持学校文明整洁,首先是抓制度的建设和班级工作的评比制度。然后抓一年级新生的严格训练,一年级新生提前三天入学,进行讲卫生、守纪律、懂礼貌的常规训练,使新生入学有个良好的开端。另外是引导高年级对低年级进行传帮带。
学校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以心灵美为方向,以热爱学生为重点,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向教师提出“三要”、“四好”的要求,“三要”是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要认真研究教学,懂得教育规律;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四好”是在校做辛勤的好园丁;在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家做尊老爱幼的好成员;在街道做睦邻友善的好邻居。
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情操,以校为家的精神,引导着每一位教师,促进了学校整个师德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县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全面优胜单位”、“九江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市巾帼文明示范岗”、“九江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九江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县教师赛课团体总分第一名”“九江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真正成为了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特教工作:2003年8月根据县委政府的批示和教育局的安排,学校开设了一个特殊教育语言训练班。开班之初,从南昌师范特殊教育专业招聘洪梅教师,并从本地聘请了黄亚园做生活教师,当年招收了15位聋哑学生。随着学校的发展增加到23位学生,2004年8月学校又从南昌师范特殊教育专业招聘唐莉莉教师。2005年9月通过教育局、县残联的帮助开始兴建一栋641.53平方米的特教楼,2006年2月投入使用。两位特老师用责任心、耐心和爱心让那些聋哑孩子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5年我校被评为“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2009年又从南昌师范特殊教育专业招聘两位教师。现有教学班2人,学生39名。
2009年9月,熊唐生调任新宁一小校长。至今学校占地10600多平方米,现有教师37人,大专以上学历35人,小特高教师2人,高级教师29人。师资力量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有16个教学班(含特教学校),700余名学生。在现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在奋发努力,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在大踏步的进步。一小人淳朴善良,团结进取,追求卓越,以崇高的师德,满腔的热情,创新的工作,诚挚的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树起了幕阜山下的一面旗帜。
第二篇:联合小学校史
联合小学简介
联合小学创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福利小学,创建前有过多种办学形式,校址作过多次搬迁。
1965年,狮岭公社将福利片各生产队与其他生产队(迳口、田心、葛光、新联、白池塘、六群一队、二队、三队、联六)合并,称为联合大队。因此,福利小学更名为联合小学。同年开始,联合小学逐渐搬迁至现址,曾实行五年制办学和办初中一、二年级,1982年起实行六年制办学,1969年至1993年间是全镇有名的“重点小学”,招收联合村子弟及狮岭居委的居民子弟,学生人数最多时超过一千人,为社会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1993年9月,狮岭镇政府另新建了镇的中心小学,联合小学不再承担镇的重点小学,重新办成村级小学,招生对象主要是联合村民子弟。
从1993年起,联合村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改造校园校貌。2003年,花都区全面开展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工作,镇要创“教育强镇”,学校要创“教育强校”。乘借“创强”的东风,学校积极谋求发展,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联合村委的大力支持,重新对校园进行了规划。联合村委投入大量资金,拆去了全部旧瓦房,新建了综合楼、厨房、学生厕所,改建了校门、西围墙,装修了原有的教学楼,重新进行校园美化绿化,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舒适。学校于2004年6月顺利被评为花都区一级学校。
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联合村委牵头积极筹款,再次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扩建了运动场,进一步完善了
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完善专用场室建设,增添设备设施,使联合小学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第三篇:沙山小学校史定稿
肃州区屯升乡沙山
小 学 校 史
(1987年——2005年)
二00四年六月
沙 山 小 学 校 史
第一章、概述
沙山村南靠陇海铁路,北临茫茫沙海与肃南县接壤,东接戈壁与高台县为邻,西连河滩与清水镇相连。沙山小学处在沙山村中心的四组居民点上。
这所学校创办于1957年3月,起初是四年制初级小学,建校起实行春季招生,到1979年改为秋季招生,成为一所全日制五年制完全小学;从2002年起改为全日制六年制完全小学。从2001年秋季起实行隔年招生。
沙山小学曾在1977年3月招收两年制初中班2个,到了1979年3月将初中撤消。从1988年秋季开始附设一年学前教育,由其他教师兼代,到1990年秋开始学前班由专任教师任教,2000年秋季将1年学前教育改为2年幼儿园教育。
学校现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有砖混结构的教室2栋、办公室1栋,砖土木结构教室2间,伙房2间。现有教学班4个(包括一个幼儿班),在校学生86人,专业教师3人,幼儿教师1名。(历年教师、学生人数变动情况见附表1。)
第二章、学校管理
第一节、办学形式
沙山小学最初是由农业社主办,聘请外地教师,工资由农业社付给,是民办初小;1969年由公社派一名公办教师任教,从此每年就有一名或两名公职人员任教,成了民办公助形式。在此期间的管理形式是由村级管理,学区具体指导工作;1985年将公社改为乡政府后,就由乡学区主管。
第二节、内部管理
一、从建校初到1979年这期间,学校不设校长,工作由学区指定一名负责人,具体管理工作。从1980年开始,由学区提名乡政府任命校长。1982年为了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设立了教导主任一职,到了2002年9月由于各校人数减少,又将教导主任取消,由校长一人全权负责。
二、教师管理。从建校到1998年这期间都是实行领导调配形式,进行教师选调。从2001年秋季开始,实行教师双向选择全员聘用制管理。
三、1979年起恢复少先队组织后,学校从少先队的建队到现在已培养少先队员300多名;平时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少先队活动内容。坚持从1990年秋开始的升国旗仪式,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教学
第一节、教育教学 一、八十年代初我们执行旧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1993年秋季开始,从起始年级开始实行新《教学大纲》和《课程方案》。
二、作息时间当时是按一节课45分钟,学生在校时间一天8小时,一周6天学习时间。从1996年起实行一周5天学习时间,课程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学生在校时间一天6小时,一节课调整为40分钟。
三、从1984年起我们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面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我们的“四率”标准,年年都达到部颁标准。从1989年开始实施的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也同步进行办识字班,包教包学,达到了预定目标。1994年通过了市、区验收。
第二节、教研教改
我们在教改方面从传统的 “五环教学法”到1980推行“六课型教学法”,到83年以后进行“愉快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到了1996年起又开展了“目标教学法”,从学习理论到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推广。2000年起又开始了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从2002年起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训开始,从2003年秋全区从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标方案,其它年级的其它科目渗透新课程理念。
第四章、教学设备、设施
一、学校起初是利用乡村小庙旧址创办起来的,后来于1959年在现址修建了土木结构的2间办公室,2栋教室(共6间),建筑面积共有160平方米,没有围墙校门,也没有厕所。1979年教师带领学生拉土垫地基,在原址上升高1米,扩建了2栋教室,新修了5间办公室,共计建筑面积220平方米。1990年春全村又拉土垫沙将地基又垫高0.5米,修建了现在的砖混结构教室2栋,宿舍4间,办公室2间,建筑面积440平方米,共投资11万元。
二、学校建设从“一无所有”到“六配套”,到1990年开始实现“九配套”工作,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1990年基本达到了“九配套”。新修了围墙270多米,校门、厕所、花池,在1992年冬开始配备实验台和仪器柜,现在实验仪器达到了二类标准。图书室图书已达到1000多册,生均20册。
三、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我们在2001年春全面将课桌贴面维修。1991年购置了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做到了“两机一幕”进课堂。现在已有DVD播放设备及音响,2001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筹措资金购置了一台计算机和打印机。也先后购买了风琴、电子琴等设备,逐步添制了艺术课及活动用的服装、道具。
四、教学设备从开始起就连一个教学算盘、三角尺也没有,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教学设备从录音机、教学仪器、实验器材开始,逐步完善,现在已有了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DVD功放设备。2002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村委会的协助下,学校自筹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一台计算机和打印机。体育设施方面,现已有大型联合器、平梯、肋木、高低杠、篮球场及标准篮球架等适合高年级活动的体育器材,还有小型联合器、滑梯、旋转车等适合幼儿班玩耍的玩具。
五、学校狠抓校园建设。从“三园式”学校向“标准化”学校建设迈进。学校在1995年春硬化学校场地2000多平方米,又修建了伙房、幼儿班教室,抓了校园绿化、美化,拉沙换土栽种树木,现在已栽种风景树40多棵,常青树50多棵。现在学校建设正向三园式、标准化发展。
第四篇:虞城县明德小学校史
虞城县明德小学
校 史
目录:
一、前言
二、学校发展简介
三、学校发展大事记
四、学校荣誉
一、前言
虞城县明德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从建校至今已走过了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虞城县明德小学已从当年羽翅未满的雏鹰长大成为展翅翱翔的雄鹰,哺育出了近两千多名莘莘学子。
学校经历了在摸索中艰苦创业阶段,从艰苦创业中积极发展事业阶段,经历了教学资源从无到有,从匮乏到丰富的阶段,也经历了教师队伍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阶段,更经历了教育理念改革大潮中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
学校始终秉承“明全人之理,养德行之正,启学识之蒙,悟生命之道”的办学理念,恪守“格物、致知、尚德、健体”的校训,积极营造“友爱、团结、求真、务实”校风,逐步开创“人文化、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八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我们正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少年儿童。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编写校史,目的在于让所有看到这本校史的人都静静地回顾一下过去,回忆为明德小学的发展壮大付出辛勤心血的人们,并将这化作永恒的动力,铸造我们虞城县明德小学新的篇章!仅以此史献给曾为虞城县明德小学奉献过和正在奉献着的教师!
一、虞城县明德小学发展简介
虞城县明德小学地处工业园区,诚信大道东段,是2005年由台塑集团投资兴建。最初只建有一座明德楼,而后由县政府于2009年 投资兴建了第二座教学楼及一座办公楼,并于2010年春季正式实现招生,是由虞城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小学。
2010年开学之初,学校贯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营造师生成长乐园”的发展思路,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55寸液晶电视,并对每位教师进行“班班通”技术培训,成立虞城县首个“班班通”学校。
在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之路的探索。学校一方面加大对数字化硬件的投资建设。2011年学校为每位老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成了明德小学系列网站。从上海金英小学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管理平台。2012年对校园网再次改造,购置了专用服务器。2013年多方争取“班班通”改造资金,把原来的55英寸液晶电视换上了65英寸的交互式平板。2014年获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第二批试点学校,确定在我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课改实验。2015年我校安装了无线校园网络,首期工程覆盖全部7个翻转课堂教学班,并为5个教室安装了一套分布式录播系统,7个实验班550多位学生拥有了个人的平板电脑。2016年,7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信息化示范校。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采取校本培训、网上学习、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形成共识,打造了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地有力支撑学校信息化工作。2017年9月,学校在前期信息化课堂改革尤其是翻转课堂改革实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加切合学校实际的“两单两段”教学模式的实验。
学校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建设,逐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2014年5月,学校形成了“国学教育”、“爱家爱国教育”、“美德教育”和“理想教育”的校园文化主题。2017年10月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校家风”、“爱上阅读”、“文明礼仪”的校园文化主题。同时,学校课程开设齐全,并富有特色。开设有书法课和阅读欣赏课,积极开展了经典文化诵读活动、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德育教育活动。2017年9月学校在经典文化诵读的基础上,推出了“爱上阅读”的系列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虞城县明德小学诵读课程,并在全校推广。
从建校至今虞城县明德小学已走过了八个春秋,学校经历了从摸索中的艰苦创业阶段到积极发展的稳步提升阶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今的虞城县明德小学已拥有37个教学班,教职工140人,在校学生2600多人,占地面积1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路上,学校将始终秉承“明全人之理,养德行之正,启学识之蒙,悟生命之道”的办学理念,恪守“格物、致知、尚德、健体”的校训,积极营造“友爱、团结、求真、务实”校风,逐步开创“人文化、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为教师、学生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做好奠基服务。
三、虞城县明德小学发展大事记
2010年
1、余根华同志担任学校校长,马德科同志任副校长,卢梅任副校长。
2、元旦前后,整理校园,铺垫操场,更换门窗,购买800多张课桌凳,为迎接春季开学做准备。3、3月,虞城县明德小学春季正式开学,共招收13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科任教师50多名。
4、我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55寸液晶电视。最初为了能在电视上播放PPT课件和文件分享的方便,我们加装了“壁挂式”电脑,用配置大一些的交换机改造了校园网络。“班班通”逐渐成为了老师们不可或缺的教学“利器”。5、9月,郭文杰担任副校长。2011年 1、1月22日,教育局张洪涛局长在我校召开推进“班班通”现场会。
2、为了能让老师们更好的制作课件和在课堂上方便的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2011年学校为每位老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成了明德小学系列网站。从上海金英小学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管理平台。这样老师的备课与上课就通过校园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3、3月,杨民华老师担任我县现代教育技术协会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4、4月11日,北师大明德项目专家组到县明德小学督导工作。5、4月14日,六(7)班朱慧敏、李梦阳和任淑伟三位同学拾到1180元现金,经师生多方寻找失主未果,班委会决定把这笔钱捐给边远山区的学生们。扶苗义工收到这笔捐款后,决定用这笔钱购买图书,在学习和生活条件极差的四川省巫溪县长桂乡小学建设第一个“扶苗义工爱心书屋”。《青年导报 成长周刊》对此进行了报道。6、4月21日,在县域教育局长行动联盟各成员单位中,虞城县教育局承办了数字化支持教学(育)观摩研讨会,我校副校长卢梅以题为《打造数字校园 助推学校腾飞》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竟荣花老师做观摩课。
7、应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之邀,4月27日,郭文杰、李海霞、杨民华在副校长卢梅的带领下,一行四人带着县教育局的重托前去交流学习数字化教学。8、5月12日,睢县电教馆胡诗奇馆长带领六位中心学校及中学校长,在我县电教馆张友建馆长、邵铧副馆长和工会主席杨运启老师的陪同下,前来我校学习交流“班班通”及数字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9、5月13日上午,王惠敏副县长在卫生局、教育局有关同志地陪同下,到我校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工作。10、5月,学校为了更好开展大课间活动,硬化了操场。11、6月29日,我校教职工、学生在城区学校教职工组和中小学生组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12、副校长卢梅获得虞城县首届“十大名师”。13、10月22日,竟荣花、高丽老师在第九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获奖。14、10月26日,我校学生李达获小学甲组书法一等奖,王媛获得了器乐(古筝)二等奖,霍一凡同学获得了声乐三等奖。林建磊获得省级优秀辅导教师。15、12月17日,我校绘制出校徽,并征求意见。16、12月22日,我校创建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校成功接受验收 17、12月30日、31日,我校举办首届教师趣味运动会,元旦联欢会,喜迎龙年元旦。2012年
1、随着多媒体和网络应用的逐渐深入,原有的信息化设施很难满足师生们的需要,经常会出现网络缓慢无法办公的情况。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元旦,我们又用1个可管理三层交换机和14个楼道的二层交换机对校园网再次改造,还为中心机房购置了两台戴尔专用服务器,替换掉原先用普通电脑作的服务器。校园网络和资源平台变得通畅和稳定起来。2、1月18日,下期的语、数、英三科课题添加完毕,试用调试成功后的教学平台。3、3月,少先队大队部开展“向雷锋学习签名寄语”大队会活动、开展网上祭奠先烈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祭拜扫墓”活动。4、4月9日,我校杨民华老师跟随考察团在张洪涛局长的带领下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学习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5、4月24日,河南省明德项目典型校指导活动在我校召开。6、5月29日,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教授,在教育局余坤股长的陪同下,前往我校考察。7、6月1日儿童节上午,由虞城县文明办、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我校隆重启动.8、6月7日,新服务器调试成功,投入使用。9、6月18日,我校举行首届同题异构课件制作和优质课比赛。10、9月11日,商丘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团一行7人在副局长蒋家军带领下,在县教育局张洪涛局长的陪同下,莅临我校督导检查“五项工作”落实情况。11、12月10日,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验收组到我校督导评估。
12、12月29日,我校举行第二届“师生联欢喜迎元旦,激情豪迈祝福蛇年”。2013年
1、元月15日,县明德小学举行第二届优质课和课件制作大赛。2、2013年虞城县教育信息化再次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城区到乡镇,不少学校都在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我校多方争取“班班通”改造资金,把原来的55英寸液晶电视换上了65英寸的交互式平板。从此老师们逐渐告别了使用4年之久的PPT课件,开始使用上了具有交互功能、更加便捷的电子白板课件。
3、春季,新建两层水冲式厕所,新建标准化餐厅。4、4月2日,大队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观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接受爱国主义。5、5月5日,我校教师郭红梅、李晓颖、李英、郭玉芳、史艳梅、孙长征、杨哲英七名选手在县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荣获第一名。6、5月23日下午举行了首届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比赛。7、6月18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8、8月14—17日,获得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项目实验“先进学校”及三个子项目“管理者素质提升”、“攀登英语”、“数学分层次卡”“先进实验学校”所有金牌,副校长卢梅、“攀登英语”实验教师康雪梅、“数学分层次卡” 实验教师竟荣花均获得“省内优秀培训者”荣誉称号。9、11月19日,在第十一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中,我校参赛的两名教师郭红梅荣获一等奖,史艳梅荣获二等奖。10、12月4日上午,我校在我县首“班班通”教学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11、12月26、27日,我校隆重举行第二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2014年
1、元月17日,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班班通”技能竞赛。2、1月25日安装完成28个班级的65英寸的鸿合牌交互平板(液晶电视)。
3、新建拥有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60米直线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操场,4、3月13日下午,学校成功接受省教育厅省一级食堂验收组检查验收。5、4月10日,我校形成特色教育: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书法教育、攀登英语。6、5月,制作了“国学教育”、“爱家爱国教育”、“美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四大主题的校园文化。7、5月15日,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组一行4人,在虞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路保安、教育局副局长李凤的陪同下,莅临我校检查和指导工作。8、5月11日,虞城县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异课大赛开幕式在我校举行,9、5月18日,商丘市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公开赛在我校举行,我校8名老师获得一等奖,另有4名老师获得二等奖。10、7月1日下午,县委宣传部、文明办“践行价值观 文明我先行”主题活动检查组莅临我校检查工作。11、7月,我校获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第二批试点学校。根据项目计划安排,参照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我校开始筹划如何从“班班通”转向“人人通”的工作思路,最后确定在我校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课改实验。12、10月11日,我校公布《明德小学教师综合测评考核办法(讨论稿)》。13、10月13日,我校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14、12月24日,我校举办系列活动喜迎元旦。2015年
1、为了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法模式及更好的促进校本教研、校际交流和家校互动。2015年我校安装了无线校园网络,首期工程覆盖全部7个翻转课堂教学班,并为5个教室安装了一套分布式录播系统。在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下,7个实验班550多位学生拥有了个人的平板电脑。学校还引进了一套微课资源分享平台。这样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只要有网络,有终端,便可通过APP或网页的形式登录到自己的“人人通”空间来学习。2、2015年我校还对原来的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已实现校园和各教室全覆盖,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观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和学生的学习状态。3、4月15日,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教师持证上岗工作。4、5月28日,商丘市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圆梦微心愿”活动在我校举行。5、6月22日至24日,派出16名骨干教师,在张友建馆长和卢梅副校长的带领下,赴苏州文萃小学考察访问,签订友好结对校意向书。6、7月,北师大汪琼教授到我校指导翻转课堂实验工作。2016年 1、3月15日上午,柘城县教育系统有关领导到我校考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工作。2、7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信息化示范校 3、9月是明德小学立德树人教育活动 4、11月筹建1200平方米的综合楼 2017年 1、3月17日,我校开展“立德践行,跟我来”志愿服务活动。2、4月27日,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集中学习活动。3、5月2日,明德书社成功成立并举行第一次读书交流会。4、6月1日,我校举办迎六一系列庆祝活动。5、9月1日,1200平方米的综合楼落成,并投入使用。6、9月,学校进行“两单两段”课堂教学改革。7、10月,学校推出“爱上阅读”阅读课程。8、10月24日,学校为迎接市级文明校园创建进行校园文化布置。
四、虞城县明德小学学校荣誉:
2010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河南省先进家长学校
3、河南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
4、河南省级师德师风先进校
5、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我是90后”读书征文活动先进集体
2011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虞城县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一等奖
3、虞城县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4、商丘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
5、商丘市级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6、河南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2012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虞城县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3、商丘市政府督导评估先进单位
4、商丘市级文明学校 2013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虞城县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3、虞城县优秀少先队集体 2014年
5、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6、虞城县科普示范校
3、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先进学校
4、商丘市级绿色学校
5、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学校
6、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先进集体 2015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虞城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3、虞城县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优秀组织先进单位
2016年
1、虞城县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商丘市“优秀红旗大队”
3、商丘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校 2017年
1、河南省榜样首届百姓心中最具成长力学校
第五篇:大莫古小学校史
大莫古小学校史
大莫古小学位于大莫古村中央,校园占地面积3864平方米,现有教师15人,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人。
1948年办班,教师冯志勇,5个班,学生数35人,1973年办附设初中。班数3个,学生数140人,1993年停办。1978年至办附设高中,班数2个,学生数70人,1980年停办,1978年小学班数5个,学生数190人,校长孙德馨,教师数22人,1978年大队书记袁谷林和大队长袁兆才主持集资建校,建起两层土木结构教学楼一栋。一层土木结构教室一栋,两层砖木结构教师宿舍一栋,2000年,村委会书记袁小国主持筹资新建教学楼一栋,及围墙大门等学校基础配套设施,2008年,党委政府和村委会主任郭寿良主持集资建盖框架结构教师宿舍一栋,2007年学校被评为县级优秀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