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时间:2019-05-12 19:1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第一篇: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

单元目标是对单元学习结果(即期望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方案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之后所发生的变化或所达到的行为状态)所作的规定。反思或论证单元目标的合理性,就是反思或论证:

(1)所确定的单元目标与科目目标、总体目标是否一致;

(2)所确定的单元目标与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是否一致。

这也是确定单元目标的依据。

多方面科目目标的达成,最终是靠一个个单元的学习过程来实现的。由于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不同,各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也各有侧重,并且未必每个学习单元的目标都是多方面的。尽管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未必全面而是各有侧重,但正是这众多学习单元所构成的累积效应,最终使科目目标的达成成为现实。

主体部分

主题1:单元目标与科目目标的一致性

单元目标必须要与科目目标相一致。

无论是确定总体课程目标、科目目标,还是单元目标,都始终要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读者不妨设问一下:如果我们不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而是采用应试教育的观念来确定各个层次课程的目标,那么,所确定的目标中将疏忽或遗漏掉哪些重要的素质。读者也不妨审视一下你所在学校的总体课程,反思一下你所教的科目或该科目中的某一个单元;其目标是以素质教育的观念为指导,还是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在所确定的目标中是否只选择了那些能通过考试来加以测量的素质,或者只强调了那些在考试中被强调的素质。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功教师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对课程的目标有一个明确深刻的认识。而且,在教学伊始,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在学完课业内容后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因为这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上。另外,这些目标应该是对期望的学生行为变化、期望学生获得的素质或要求学生从事的活动所做的规定,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采取的行为(教师的行动计划是教授方案中的内容)。

然而,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对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获得哪些素质)认识模糊。而对于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来说,学习各个科目或单元的目标是什么,也并不十分明确。如果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目标有一些认识的话,往往也只是对于课程中“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也就是说,师生比较清楚的和最关注的目标往往是与考试直接挂钩的部分。这些现实,都是与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相悖的。

另外,由于考试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开展的,并不考虑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如果在确定课程目标时以应试为宗旨,那么,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必定是同一的;但是,如果认为教育不是只为促使每个学生能在标准化考试中得个尽可能高的分数,教育是要促进每个学生素质的发展,那就要根据学生的差异的实际状况,制定体现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弹性或一定层次性的课程目标。尤其对于比较具体层次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来说,更要针对不同层次或水平、不同需要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主题2:单元目标与单元内容的一致性

单元目标如何确定才能与单元内容和重点相一致呢? 如果单元学习方案中设计的学习活动强调知识或技能的获得,那么,在单元目标中,除了可以明确地规定所需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外,还可以具体地、精确地确定期望学生在学习过程后所需达到的水平层次及其外显的行为标准。据此,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后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做出定量的判断(如,可以精确地判断,某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任务的85%)。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或层次,不同的科目根据各店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如小学数学科在《教学大纲》中把对知识的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把对技能的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及熟练三个层次。如果单元强调的是从事有独创性的富有想像力的活动,或强调对所提供的材料做出富有个性的感受、理解、解释和评价,或强调在某一范围内或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创作,如艺术创作、作文、发明创造等,那么就不能事先对学习结果做出具体精确的规定(而且,由于这样的单元强调的就是学习结果的独创性、个性、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因此,也不存在所谓“正确的答案”,反对所谓“惟一的答案”),而只能在目标中对期望促进学生哪方面的发展加以确定,或对期望学生发生哪些变化做出一般性的规定。对于这类目标,在学习结束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就只能定性地评价为优秀、较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级别。即使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如作文评分),所得的分数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字概念,只具有定性意义上的判断,而不是一个精确的、严格意义上的定量判断。另外,如果单元学习方案中设计的学习活动重在情感、态度、品德或价值观的习得(这些素质往往必须通过长期的影响才能习得),那么,对于单元学习结果就更难预先做出具体精确的预测和规定。这时,只需明确规定所要求从事的学习活动,而不再具体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对这些单元学习进行评价时,则只须评价活动是否开展,开展的情况如何(如学生参与的程度、学生自主的程度、教师指导的适当性),等等。实际上,大多数科目的大多数单元是同时包括以上三种目标的。但相对而言,对于人文学科(如文学、艺术等)的科目,其多数单元的单元目标,是以后两种目标为主的。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目,则视其科目目标的确定情况而定。

如我国传统的科目目标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而对其他方面(如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领域的学习等)则较为忽视。甚至对于文学、艺术等人文内容的学习,也仅强调信息和技能的获得。相应地,其多数单元的目标就以第一种目标为主,事先对学习结果做出具体精确的规定。例如,在阅读学习中,对于阅读材料的层次分析(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及其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概括,强调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一致。在音乐、美术的学习中,强调有关演唱、演奏、绘画、美术工艺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甚至在品德的学习中,也强调对诸如“什么是诚实”等道德知识的掌握。应该说,我们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统是好的,但需要完善和发展。考查某些重建后的科目,可以发现其单元的目标对后两种目标也越来越重视。总之,在确定单元目标时,既要注意与科目目标、总体课程目标中的要求相一致,又要注意与各单元自己的单元内容与重点相一致。

案例部分

把培养思维的科目目标贯彻在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的每一个单元中

我国在确定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各单元目标时,就充分注意了与科目目标的一致性。

一方面,小学数学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科目目标中的一项要求。另一方面,在各单元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同时也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因此,在设计各单元学习方案时,就要求各单元目标都要注意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习任务,从而把培养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这一要求既符合科目目标中对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与各单元的学习内容相一致。为体现“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的各个单元中”这一单元目标设计思想,就要求:

(1)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各个年级的各单元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把培养思维能力贯穿在各类单元的学习中,这就是说,在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以及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的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学习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概括,并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而解应用题时则应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3)把培养思维能力贯穿在各单元的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复习,学习新知识,还是做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另外,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性学习部分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组织了四篇课文:《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谈谈如何设计这个单元的单元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好科目目标中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可以以下面的《纸船和风筝》为例来具体加以说明。

纸船和风筝

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松鼠家门口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2.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多以主题为中心组织单元,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教材以人生、自然、科学、亲情、想像、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等主题分别组织单元。每单元的五篇课文,有诗歌,有散文,有记叙文,有议论文,还有文言文。尽管单元内的五篇课文体裁不同,但述说的都是同一主题,或人生的,或自然的,或社会的。试以某一单元为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设计该单元的单元目标,要注意领会和体现教材编制人员的选编意图。

培训建议

1.单元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天天都在打交道的内容,可以说,单元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最基本的一个层次。但是,在实际设计教案和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们往往对单元目标时有忽视,有些虽然在教案中写有单元目标,但比较模糊,有的存在千篇一律的套路化倾向,没有反映出各单元的特色。因此,应该引导教师重视单元目标的研究。2.单元目标的确定是一项每位教师都必须擅长的实际技能和具体工作,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时,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具体的各科案例,以教师自主设计和研讨为主,精讲多练,多交流探讨。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对教学活动的外部监控与调适。教学管理制度是每个学校的基本制度,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分配体制的阶段,学校有必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反思,制定好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存在问题的反思:

教育教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普遍存在教学管理制度不全,教研意识不强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考虑管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教师的一般教学工作管理,而有些工作是无法用工作量来衡量的,如差生转化,个别辅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等。这些工作一般很难得到奖励,许多老师只管一心上课,对涉及学校其它的工作缺乏主动意识,积极性不高。

2.教研工作重形式,不重实效。

在教研活动方面形式化的东西太多,教研计划、业务学习笔记大多是应付性的东西;学校有课题,但围绕课题进行的教研活动却寥寥无几;评课也多为应付性的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些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收效甚微,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也制约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3.现有教学管理检查制度更多的关注形式,对内容关注不够。管理、检查成了形式,教师疲于应付检查,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改革,也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任何工作不能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通常都是一项工作无论正确与否,不争论,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首先要执行。对工作认真负责,明确责任是必要的,但是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过程,要想少走弯路,就要多看、多想,及时调整策略。

4.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知识更新速度慢,但是培训、进修、再学习难。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教师队伍体现出很多不适应:教育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手段单一。这些不适应必须通过培训、进修、学习加以改善。但是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根本不能完成对教师的培训,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制度重建的目标:

1.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并和绩效工资和谐挂钩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学校教学管理不能没有制度,但是生硬的管理制度却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从而影响其正常有效开展,就教学管理而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强权管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物质,是一种和谐的管理体制。

本学期,根据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教育教学量化评分表。实现了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业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对教师的业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促进了教师的爱岗敬业。

2.建立适合新课程有效开展的教学管理检查制度

新课程改革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要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检查活动,形式多样,从实际出发,除了要注重一些常规内容(如上课、教案、听课、作业批改等)的检查外,还应该把目光转向课堂教学的效果检查,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个学科间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课堂教学,需要制定一些保障教学效果的制度和条例,我校以十里中心学校教学常规制度为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完善这些制度并和绩效工资挂钩,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3.建立促进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发展的培训制度

新课程改革下,需要教师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接受新课程、教育新技术的培训。作为农村学校来说教师培训时间少,教师培训投入少,要理顺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我校下一步将结合有关精神,将教师培训常规化、制度化。

4.建立切合教师工作实际的教学研究制度

新课程方案提供给学校教师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都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研究者。教学研究应以教师为本,以学校实际为本,要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研究。要从教师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进行研究课题的规划与管理。本期中,我校与兄弟学校开展了2次小型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是教师们自发提出的研讨活动,他们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出发、研讨,真正有效地与同行对话交流、合作研究,促进了课程资源共享。

总的来说,只有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更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

十里乡五里小学教导处

2010-6-8

第三篇:《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实施中,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无疑是各位参加课改教学的老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想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以为,在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对新课改中的教学活动进行一下反思,归纳如下:

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

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尽管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老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老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为什么?因为老师在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关注的是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参”,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老师们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老师们仍然没有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教育新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谁都会说,而其实在老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你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老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效

当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时尚。教学中,老师们大都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合作、讨论,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应用次数频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刚刚分好组,没说几句,就被老师止住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这些说明,学习要重视实效,而不能只顾形式,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认为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老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该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我以为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深层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三个维度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应该在课堂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应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为此,老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论”,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有可能。当前许多老师也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和学生一道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与学生一起分享问题探究中的快乐,这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让学生享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第四篇: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计划

高平中学

张季

3月1日——3月6日

学习“序言”部分

3月7日——3月13日

单元一 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 3月14日——3月21日

单元二 发展性学生评价 3月22日——3月26日

单元三 表现性评价 3月27日——4月11日

单元四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4月11日——4月17日

单元五 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4月18日——4月25日

单元六 发展性教师评价 4月25日——5月15日

单元七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自己先认真研读课本,勾画重点、难点,并结工作合实际认真分析反思。最后写出心得体会、论文等。最终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学以致用。

第五篇:《反思、总结与目标》

反思、总结与目标

时间仿佛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功夫我已从一个大一新生变成了曾经向往成为的学姐了。我仔细倾听时间钟表的声音,仿佛感受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不息的流逝。都说时间就像是一片大海,现在更是真真的体验,我就是在汪洋中泛舟的一介行者。在大海中慢慢行进,在风浪中磨砺,不断成长、进步。

刚来到大学这片海域的时候,大多人都是不适应、不习惯的状态。大概在社交方面有性格和经验的影响,我觉得们面对这片比以前更广阔的海域没有不适应,反而更加自在,更加得心应手,在各种面试中过关斩将,进入了自己想要加入的部门,参加了自己向往很久的社团。这大概是我觉得自己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也可以说是成功之处吧。我可以骄傲的说哪几场晚会是我和我的伙伴们一同策划的,哪些创意是我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我也可以自豪的看着自己的演出的专场宣传照贴在校园多个显眼的角落,看着自己参演的话剧台下观众座无虚席。

然而,沉溺在这片海域上的风和日丽,久而久之让我放松警惕,忘记初心,不知道自己前航的目标是什么。在苍茫大海上,如果丢失了前行的方向,哪怕没有遇到风暴,也会哟偶极大的危险。很多时候,本该当天学会的知识,由于自己上课开小差或是玩心太重,也没有明确的自我要求,所以一拖再拖。拖到周末再学,又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定或是忙着排练,仍旧没有把落下的学扎实,导致很多该学的东西没有时间复习,没有好好巩固,最终积累了太多一知半解的东西,考试便完完全全的暴露出了无数不足之处。本该是令人骄傲的山东考生,本该是有着向上冲劲一努力就可以超常发挥的我,却到最后只在自保不挂科。这和平庸无为的普通大学生有什么区别?

那么,既然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要加以改正与完善。从这学期开始,只要我能够每天学好当天学到的东西,并加以复习、巩固,这样日积月累,到了周末就会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复习其他可明目,保证万无一失,考试测验时,便会成竹在胸,十拿九稳,而且无论如何测验,都无所畏惧。还要在秋季学期前给自己确立一个不会过高,也不是伸手就可以够到的目标。具体来说,我要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发挥最大能力;认真上党课,通过党课考试;期末考试不能再有六七十分的成绩出现。

当然,这成功是对自己的锻炼,这失败也是对自己的鞭笞,这反思是写给自己的警示,再多词藻,再多话语,再敲打出几千句段,也抵不过从合上电脑那一刻起,便珍惜分厘光阴,努力学习,磨砺自己,更能受益匪浅,获得裨益。

我继续在学习的海洋中行舟前进着,慢慢地积累着在行舟过程中所找到的经验,努力地熟悉并掌握着。在知识的积累中,我感到了时光的流淌,生命不息的流逝。我看到那芳草映绿了两岸,思绪如浪涌般流长。如若再虚度这青春的好时光,只会待方向尽失后热泪满裳。

下载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单元目标的反思与重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学习心得体会 朱加鑫 2009年8月 《新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这是一个说得非常好的公式。 一个好的教具能够在课......

    新课程反思与重建的教学设计

    运算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 在学习......

    对校长领导力的反思与重建

    对校长领导力的反思与重建作者:张 爽近段时间以来,校长领导力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这是教育改革最终落脚到学校的必然结果。校长很重要,在复杂的变革情境中,校长的领导力水平对......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 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 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学习计划0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 学习计划 新课程倡导的新观念、新理论不能给当前具体特定的实践问题提供明确的详细解释或解答,只能给这一具体特定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提供启示性的帮助,教......

    第一册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的快乐。 2、 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

    阿长与《山海经》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本单元课文,通过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学习记叙文记人的文章中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品......

    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建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们: 本课题于xx年4月7日申报批准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子课题。为了便于地方管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