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册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3、学会6个单韵母、10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4、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音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单韵母。
5、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书写。
6、培养学生观察图画和读书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6个单韵母、10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教学难点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音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单韵母。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这12个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10个生字,会读儿歌。
5、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6、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7、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8、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教学重点
学会1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教学难点
读准这12个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认清形,正确书写,准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4、学会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能读准音,认清形,会读它们的四声。
5、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6、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7、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教学重点
认清形,正确书写。教学难点
能认清形,正确书写,准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5、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6、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教学重点
学会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教学难点
学会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48个生字,其中15个字要求写。
2、认识偏旁“木、火、目、口”等。
3、认识笔画竖、撇、捺。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6、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兴趣。
7、教育学生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8、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9、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10、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11、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学习提问。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偏旁。
2、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热爱劳动孝敬父母。教学难点
1、识记带偏旁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六单元
教学重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生字56个,会写其中的19个。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划写字。
3、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交流兴趣。
6、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7、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培养与人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偏旁。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难点
识记带偏旁的生字。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认识“门”“八”和“鸟”等偏旁,认识一种笔画“撇折”。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3、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4、读好问话的语气。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6、认识关于影子的现象,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7、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激发热爱大自然的心情。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
2、背诵古诗、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2、读好文章中的问句。
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牛、羊等15个字,认识几个偏旁,如“女、竹提土旁”等。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拼读章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短文内容。
5、认识一些商品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人带来的方便。
6、培养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7、通过拼读音节读儿歌,掌握生字字音,了儿歌,解儿歌内容。
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2、认识表示商品名称的汉字,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读准“菜、卜、风、藏、茄、嘴”的音,指导书写“心、风”。
2、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第九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68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认识偏旁“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4、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的关系。
5、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6、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能做到的不依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7、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教育学生树立自立的想法。教学难点
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知道植物生长和雨水的关系。
第十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识偏旁“夕、母”等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读懂课文内容,从故事中感受母女间的情感。
6、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7、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环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8、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9、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10、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会说这样的词。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理解课文第三句话:小鸡画竹叶,小狗话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教学难点
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
认识叠词、了解叠词的作用。
第二篇:语文第一册一二单元试题
初一(上)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14分)1、下面这副对联,如是说有人条件好时不想读书,到想读书时条件已差了,那么其中的四个“好”字怎么读?按顺序将几个“好”字的读音写出来。(2分)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下列算式:a(+ b)
(要没有歧义)
3、写出一句有关立志的名言或格言、警句。
4、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名句。
5、请你写出两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要求不同篇目)
6、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对人不分厚薄,同样对待。
()(2)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
()
7、把下列汉字中的形声字填到下面不同的类型中去。篮
围
功
烈
象
刻
闻
袋
冒
扬
肛
休
裁
烽
宵
鸥
瓷
裹
闷
厉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3)上形下声:
(4)下形上声:(5)内形外声:
(6)外形内声:
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2分)
(一)(1)我说道:“爸爸,你走吧。”(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我看那边月台的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4)走到那边月台,x()穿过铁路,跳下去又爬上去。(5)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6)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7)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 n sh 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8)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9)他用双手采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10)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11)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12)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13)到这边时,我赶紧去ch n()他。(1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6)过一会说:“A___”我望着他走出去。(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__”(18)等他的背影混入未来往往的入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本段共有四处涉及到父亲的背影,它们的句子序号依次为_____
9、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
p n sh n()
ch n()
10、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_;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_
1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
12、说说你对第(15)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的理解。
(二)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m()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b()谷,摊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ji()的“张飞鸟”,性子很z o(),养不过夜的。
13、根据拼音写汉字,填在括号内。m()食
b
()谷
白j i()
很z o()
1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鉴赏:
相宜:
15、文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词语?答:
16、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是()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B.冬天可以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C.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无人鉴赏
D.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了乐趣
17、请用原文中的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不超过11个字)原因是: 18本段的层次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三)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我一我一”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走吧。”
19、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国作家()。20、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祈祷()()惨白()哽住()
2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2、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咬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2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24、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四)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25、节选文字所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对老师的____________之情。
26、指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7、文中加点的“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28、本文全将对蔡老师的称谓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答:
三、课外阅读。(14分)
(一)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①记得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道:“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②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名人。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像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地来爱我自身。
③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天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能找到她,我相信,她对我的爱,不因万物的毁灭而变更。
④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29、根据①段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性格特点。
“我”:
。母亲:。
30、、②段中“何等刚决”照应①段中的。
31、简述②段中划横线句的含义。
32、③段是_________ 描写,这个描写的特点可用原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 来概括。它的表达作用是:
(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写出一个能概括其意思的成语。()34、请你写出“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一句的意思。
35、你能说出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吗?
四、作文。(50分)
文题:
______________,我错了 提示: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如“老师”、“爸爸”、“妈妈”等,要有真情实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不少于500字。
第三篇: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论语》)(8),小人长戚戚。(《论语》)
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4分)
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 答: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改为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萧sè(),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烦zào()萧sè()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4分)改为
(3)文中划线的句子在照应上存在不当,请作调整。(4分)和对调(只填序号)
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淡忘了如何书写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特别是中国国粹毛笔书法,善为者已日渐减少。“许多大学生写的字,真没法看。”3月20日,在江西省人才招聘市场,不少招聘单位的主管人员发出类似感慨。不少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是,当招聘单位让其填表时却往往不仅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患上了“书写遗忘症”。在某中学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李老师有同样的感叹,她教的学生写字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书写潦草、生硬。有时,她布置学生写作文,有的同学交的竟是打印稿。(1)以上消息反映了青少年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什么问题?(5分)答:
(2)以上问题产生的背景是什么?(4分)答: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 7.填空。(6分)诗人从视觉、嗅觉、、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之情。8.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8分)第一部分:课内文段阅读(16分)鸿门宴(节选)司马迁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好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驰:投奔 C.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D.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10.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臣为韩王送沛公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失其所与,不知
D.所以遣将守关者„„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11.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4分)
(2)吾得兄事之(4分)
第二部分:课外经典文名著阅读(12分)宰予昼寝 《论语》
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于予与何诛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③。” 【注释】①圬:粉刷②诛:责备③是:代词,指先前对人的态度。12.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于予与何诛? 译文:
⑵于予与改是。译文:
13.这段文字讲的是和的关系。(2分)14.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4分)
第三部分:附加题(5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完成)15.下面的一段短文是古人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读后感,请对划线的句子断句,加上标点。(10分)东莱左传博议 吕祖谦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参考答案卷
班级姓名座号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得分
1.(22分)(1)(2)(3)(4)(5)(6)(7)(8)2.(6分)(1)(3分)(2)(3分)3.(4分)4.(7分)
(1)改为(3分)(2)下联:(4分)5.(12分)
(1)烦zào()萧sè()(4分)(2)改为(4分)
(3)和对调(只填序号)(4分)6.(9分)(1)(5分)(2)(4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题号
(一)(二)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8 9 10 11 12 13 得分
小计
(一)(12分)7.(6分)8.
(6分)
(二)(28分)
9.(4分)10.(4分)11.(8分)(1)(4分)(2)(4分)12.(6分)⑴译文:
合计
⑵译文: 13.(2分)14.(4分)
(三)附加题:(5分)15.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
第四篇:小学数学第一册单元计划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单元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安排了“探索规律”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树的位置的数不变,能正确、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不加减法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体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进行口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法解决,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
来到花果山——————————2课时 野餐—————————————2课时 游水帘洞———————————2课时 小猴子下山——————————2课时
小猴子跳水——————————2课时
小猴学钓鱼——————————2课时
探索规律———————————1课时
回顾整理———————————1课时
综合练习———————————2课时
我学会了———————————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五篇:第一册第一单元词汇背诵
Book oneUnit 1
1.We often associate Egypt with pyramids.我们总是把埃及与金字塔联系起来。
2.The experiment turned out(结果是)to be a success.3.吸烟有害健康,因此你必须在习惯养成前停止吸烟。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so you are supposed to quit smoking before the habit takes hold.4.They anticipate that deaths from AIDS will have doubled by 2005.他们预料到2005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将增加一倍。
5.The movie was so tedious(令人厌烦的)that many viewers left before it was over.6.Martin Luther King, Jr.’s speeches inspired(鼓舞)people to fight for equaltrea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s.7.Toshiba(东芝)recently designed a robot that can tackle(解决)almost any kinds of
house-work
8.Now that your daughter was born, you’ll have to face up to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being a
father.既然你女儿已经诞生了,你就要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
9.I recognize the face but can’t recall(回忆)her name.10.A country isn’t respected if it violates(违反)a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11.The president’s speech is really brilliant.Do you think it was composed(创作)by himself
or by someone else?
12.The captain commanded his men to leave the ship immediately.船长命令船员立刻离船。
13.You could become a good musician, but your lack of practice is holding you back.(阻止)
14.The little boy who had broken a neighbor’s window ran away to avoid(避免)punishment / being punished.15.This advertisement appeals to children.这个广告对儿童具有吸引力.16.他很快使自己适应了这个国家炎热的天气。
He adjusted himself very quickly to the heat of the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