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碑》教学设计
《读碑》教学设计之一
汝城第一完全小学
张招英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何了解?
2、看课件,谈谈你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最初感受。
二、了解内容
1、问题设置: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①读准生字的音,辨别字形。
②理解词语。
③文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
三、理清思路。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在读碑过程中,“我”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
2、自主探究,在文中圈点、批注。
3、交流汇报。
4、指名小结“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5、同桌讨论总结理清思路的方法。
四、质疑问难
学生自读,提出问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词。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沉而丰富的情感。
2、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2、口述“我”读碑过程中内心感受的变化。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思考:
①“我”第一次读碑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
②去南泥湾时“我”又是怎样读碑的?你又有什么体会?
③你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吗?“我”又是怎样解读的?
④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说说你的感悟。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汇报。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①反复强调“细细地”,突出“我”读碑时,回顾了每一段历史,领会了烈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②排比、反复的运用
③几个反问句,接着“站不下的”反复强调,刻画“我”对人民英雄纪念碑产生新的认识。
4、激情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读碑
初读:20余年、后来
庄严 雄伟 壮观 伟大
又读:那年(南泥湾)悲壮 凝重 震撼
升华
再读:现在悲壮感
使命感
第二篇:《读碑》的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
《读碑》一文,以记叙性散文的笔调,把作者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程娓娓道来,掀开了中国革命悲壮历史的一角,让我们也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教学本文,要特别注重情感体验,一方面通过朗读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情感,另一方面要通过理性分析来梳理作者的心路历程,从而深入领会历史的那份沉重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从三维目标的要求出发,“知识与能力”一块设定为: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读碑的感受变化过程,从而弄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在生活中由浅入深的理解和认识生活的方法。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过程与方法”一块设定为:学会重点解读要点内容,根据句段,个体体念联想的方法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进而理解主题。同时还要把合作交流贯穿其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块设定为:走进文本体会文章悲壮深沉的情感和思想。这是教学重难点。
情感体验是本文教学的一条主线,中国的革命历史对于现在的学生似乎已经太遥远,他们无法体会和理解历史的那份沉重感。在教学时一方面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品味、朗读,领会文章的情感和深刻内涵,让悲壮感震撼他们的心灵。从中去解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本课的教学过程有三大步。
(一)、设悬念导入:
我根据文本内容本身的一个契机设悬,引带学生进入文本基本内容,可达到一引二入的效率。
(二)、学习课文:
此步骤的目的主要是完成本课内容。它将内容、情感、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共进。以问题为载体,体文本特征为内在驱动力,把“南泥湾”一节作为突破口,以文字带动情感,以内容拓展人物,从而丰富夯实学生的内心体验,如问题4、5、6、7、8,形式多样,最终达到作者和读者的共鸣。理清思路是本文的一个不难掌握的点,但发现作者读碑中的理解认识生活的方法是难点,不容易。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答案也许会很不同,教师要充分发挥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生成性),同时更要在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灵活掌控,让课堂实在真是生动深刻。当出现难点问题时,可以给他们时间讨论。必要时,教师应范读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增强文本的感染力。
(三)、作业。课文延伸,题目难以适度,既在学生心里,又有拔高性。
板书的预设:板书是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变动。
四、设计的综合考虑:自觉把握文本特点和采取的相应掌控应该是正确的,也是合乎学情的,只是问题量可能多点,因此课堂上调控好节奏是关键吧?
五、教学后记:课后要即时发现并总结课堂,为以后改进做准备。
六、虚心向老师们请教。
第三篇:读碑教师版1
读碑
刘成章
导学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自学
一:课前自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
络绎不绝(luó)(yì)凝滞(níng)(zhì)夯实(hāng)怦然心动......
(pēng)
2.通读全文,思考:作者“读”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关于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
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4.背景资料
(1)南泥湾:(略)见长江作业本p54页。
(2)刘成章长期生活在陕西,对延安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当他去了一趟南泥湾,瞻仰了九龙坡烈士纪念碑,听说一位烈士的亲属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结果的感人故事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于是产生了创作《读碑》的强烈愿望。
二: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听写)
三:集体诵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四:自主阅读思考:
1.作者读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读碑的心路历程有哪些变化?
2.勾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及过渡段。
互学
阅读课文,理清文脉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求学
1.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困惑?写下来,全班交流。
2.齐读全文,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固学
完成长江作业吧一
第四篇:《读碑》教学案学生
《读碑》导学案
执教者:黄君玉
【教学目标】
1.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认识过程——从外在的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不同。
3.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成章,陕西延安人,当代作家。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延安歌舞团编剧,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行、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陕西省出版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刘成章散文选》、《刘成章散文集》等。
2.背景资料: 作家长期生活在陕西,对延安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当他去了一趟南泥湾,瞻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听说一位烈士的亲属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半个小时没有结果的感人事迹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于是产生了创作《读碑》的感想。
【课前预习】
1.字音认读。
瞻仰()缔造()恢宏()逶逶迤迤()剥蚀()夯实()凝滞()弥深()怦然心动()浓荫()
2.词语补注。
如泣如诉:形容声音十分悲切凄婉。
凝滞:停止流动或不灵活。(书)凝聚。
逶逶迤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十分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3.课前思考:
①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几次读碑?各是什么时候?
③几次读碑作者分别读出了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并解题-------“读碑” .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逶逶迤迤(wēi)凝滞(níng)缔造(dì)....
B.怦然心动(pōng)诺大(nuî)弥深(mí)...
C.沁入人心(qìn)夯实(hāng)身躯(qū)...
D.络绎不绝(luî)流淌(tǎng)铭刻(míng)...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作者读碑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是什么时候?
2.课文第⑴段仅一句话说说它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我竟发现,我并没有读懂”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归纳: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作者几次读碑分别读出了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有什么变化?
2.根据上下文说说课文第⒀段的“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
本的东西”这句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3.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说说你的理解。
4.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归纳:1.2.五、三读课文,品析语言:
(1)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2)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3)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倒在血泊里了!
(4)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
六、全文总结
七、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读碑
初读:庄严 雄伟 壮观---伟哉此碑
又读:悲壮 凝重 震撼
再读:悲壮感使命感
教学反思:《读碑》这篇课文充溢着丰沛激越的情感和深刻内涵,所以首先要让学
生走进文本。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感情,才算走进了课文。于是第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从朗读入手,在读中体验感悟并学会概括内容,达到第一个教学目标即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但是遗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上时间
没有控制好,以至于最后的要点概括环节显得有点仓促,落实不够到位。也或许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点欠缺,导致在理解作者读碑读出什么内涵时不能很好找到文本依据而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问题的设置也不够精简,有点重复,问题顺序的安排上还可以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过程。
第五篇:颜真卿《勤礼碑》欣赏教学设计
颜真卿《勤礼碑》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颜真卿的生平、为人及作品的介绍,让学生对颜真卿及他的楷书有基本的认识;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初步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特点。
2、让学生初步了解书法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在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法的艺术魅力,培养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让学生欣赏号和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颜真卿楷书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欣赏课件3分钟)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书法这个话题。要说书法,不能不说说唐朝。唐朝不仅国力强大,书法艺术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唐代书家荟萃,灿若银河,其中有一颗星辰格外璀灿夺目,他的书法体势体现盛唐气象,而且他为人又堪为千古楷模,他就是——颜真卿。(点击课件,出示颜真卿的介绍)
二、介绍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了著名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课件,画像)
三、介绍颜真卿的作品。
1、颜真卿自幼学习书法,经过名师的指导,再加上自身的勤学苦练,他成了一名伟大的书法家,精通各种书体,尤其以楷书最为著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他的楷书作品。颜真卿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他的作品有。。(课件)
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觉得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在书法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字如其人。颜真卿的字写得这么好,那他的为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2、颜真卿做人的小故事。(动画)
明代书法家傅山提出“作字先做人”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书法应该先从颜体学起,而学好颜真卿的书法,要先学习颜真卿的做人。颜真卿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那年他在任平原太守时,得知一个叫安禄山官员想要谋反,便暗中加以防范,最后统兵20万,横扫叛军。公元756年,又辅佐李光弼讨伐叛军。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德宗)即位,但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卢杞一直对颜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嫉恨。一个叫李希烈的官员叛变,向朝廷进攻时,他就想借机除掉颜真卿,于是向皇上推荐让颜真卿去劝李希烈投降,因为他知道颜真卿此去是羊入虎口,肯定有去无回。此时的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文武官员听说后,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赶往淮西。(动画片段)李希烈想尽办法,最终还是没能使颜真卿屈服,于是就派人将其绞杀,终年77岁。看过这个小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谁来说说?
颜真卿的字就如他的人一样,刚正威武。他的忠义,他的铮铮铁骨,连同他的书法,流芳百世。(出示《勤礼碑》)
四、欣赏《勤礼碑》
1、远观(课件)
这就是刚才说到的《勤礼碑》,颜真卿的曾祖父叫颜勤礼,颜真卿为了纪念他而写的一篇碑文,所以就叫《勤礼碑》,也叫《颜勤礼碑》。请同学们从整体布局上看看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课件)
教师总结:《勤礼碑》在布局上显示出“颜体”的气势美。整篇如排兵布阵,纵横成列,整齐大度,浑然一体。(板书:布局:庄严整齐)
2、近察
下面我们再来细细地观察,他的单个的字又有哪些精妙之处。(1)“阙”字欣赏
这是个“阙”字,请从它的结构上观察,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紧内松)
是呀,让我们再看看其它字,是不是也具有外紧内松的结构特点。(课件)
(2)“故”字欣赏 这个“故”字,请同学们从它的字形(字的形状、外形)上分析,看看有什么特点?(板书:字形方正)像大雪压不倒的青松,巍峨的高山。
(3)“士”字欣赏
这是一个“士兵”的“士”字。观察它的笔画,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手在空中摹一摹,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看着这个字,让你联想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笔画:横细竖粗)横虽细,但遒劲,有力度;竖虽粗,但不臃肿,有内力,像包裹着棉花的铁棍,有筋骨!
看看他的字的笔画是不是都有横细竖粗的特点?(课件出示,学生查看)
(4)“四”字欣赏
仔细观察这个“四”字,你认为它有什么特点?并列两竖相向,外侧呈现出一点弧形,显现出一种外拓的张力,显得很有力度。字形虽扁,但稳重,像牢固的巨石。宽博大度是其书法的结构特点,也是颜体的艺术特色,更是颜真卿性格的真实写照。(板书:宽博大度,字如其人)
3、教生总结,颜体字的特点。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了颜体字有哪些特点?带领学生再次总结,读一读板书。(其书结体紧密,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结字方中见圆。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内刚劲而外温润,多力筋骨。)
找到特殊的案例,告诉学生,刚才总结的颜体字的特点,是大体趋势,但书法也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有变化,具有特殊性。
4、整体欣赏(视频3分钟)
颜体字美吗?此刻你对颜真卿有种什么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敬佩、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书法作品的初步理解,再次欣赏他的作品。(视频)
5、颜体与欧体比较。(课件)
看这几幅作品,你能看出哪些是颜真卿的作品吗?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师介绍:其余三幅作品,是“楷书四大家”中的其他三人的作品,第一幅是。。。他们写的字是各有风格。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他们的作品和资料,一起来欣赏和交流。
四、总结欣赏收获,提炼欣赏方法,尝试进行欣赏分析。
1、通过这节课的欣赏,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欣赏书法的方法。(欣赏书法不仅仅是欣赏书法作品,还了解书法家的经历、为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可以先远观再近查进行欣赏研究。)
2、让学生欣赏柳公权的《玄秘塔》。我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欣赏方法,那看看这幅作品,它跟《勤礼碑》的书法特点相同吗?哪里不一样?你能想一些词语来形容吗?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进行一些比喻。柳公权:
笔画 :笔锋棱角分明 横竖写得大体均匀(如斩钉截铁)字形 :字形瘦硬 偏重骨力 结构 :结构紧密 内紧外松
这种清秀中透出骨力的柳字书风,人称“柳骨”。柳体书法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
2、师总结:
颜真卿的楷书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唐代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汲取经验,所以说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颜真卿写的诗,(课件)这首诗,既是他自我励志的诗,也是他勤奋求学的写照。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他勤奋刻苦的精神。
五、下课。
对书法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练写颜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