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沪版八年级上4.5水资源与水循环教案
第四章 课题5《水资源与水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体转化过程及不同云、雨、露等的形成。(2)认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节约水和加速水循环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及水体转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云、雨、露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课上交流、巩固总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放江、河、湖、海等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同学们,图片中这些不同的水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它们的联系能运用什么物理知识呢?
二、新课学习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过渡】诗人李白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句诗词包含什么科学道理?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在大气层冷却后又降落到地面,这是水的循环过程,如课本图4—38所示。水在自然界以3种形式相互转化,共同构成连续的圈层。
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包括陆地水循环、海洋水循环和海陆之间的循环。
水循环的途径: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蒸腾、下渗。自然界中通过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提问】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哪些物态变化?
熔化:冰、雪变成水;凝固:水结冰;汽化:水变成水蒸气;液化:水蒸气变成水;升华:冰、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凝华: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
【知识巩固】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A.水的循环是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再液化成水降下的过程
B.水的循环中,水经历了三种状态,伴随着六种物态变化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过渡】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天气的变化呢?我们生活中的雨、雪、霜、露等都是怎样形成的?
(二)云、雨、雹、雪、雾、露、霜
太阳照射水面,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汽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水分子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就产生了云。
云遇到冷空气,云中的小水滴便凝聚成大水珠,白云变为乌云,大水珠越来越重,落到地面形成雨。
雷雨云中水汽凝华和水滴冻结相结合的产物。雹形成时需要有强上升气流的对流云(如积雨云)。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过高,黎明前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便凝结成露。冬天的早晨,地面的额气温特别低,水蒸气便凝华成白茫茫的霜。【提问】在这些天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什么过程呢?
水吸热后气化为水蒸气,水蒸气放热凝华为冰晶产生云、放热液化为小水珠产生雾或露,冰晶吸热熔化变为水产生雨。
【知识巩固】
关于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三)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尤其是淡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命的基础,是生物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课本图4-46所示,地球上约97.2%是海水,是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的,淡水仅约占2.8%,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污染与过量使用是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人口增长及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快使用,加剧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上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十分突出。“母亲河”——黄河已演变成季节河流。
【提问】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哪些?
工业区:污水排放,酸雨、热污染;农业区: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灌溉的盐污染;生活区:含磷洗涤剂污染等。
(四)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交流】怎样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呢?
尽量减少水体污染、治理污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率、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宣扬节约用水。
有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吗?
工业上:改进生产工艺;农业上: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议一议】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_让水重复利用___、___防止跑冒滴漏热___。
三、课堂练习:
1.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3.下列自然现象中的“水”物质,都表现为固态的是(B)A.雨、露
B.雪、雹
C.霜、雾
D.冰、露
课堂小结:
【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总结】
第五节
水资源与水循环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二)云、雨、雹、雪、雾、露、霜
(三)水是珍贵的资源。
(四)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二篇:4.5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案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芮岗学校 杨菊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意义:知道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2、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2、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让同学们回忆前面所学习的物质固、液、气三态之间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对应的吸放热变化,为本节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新课教学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陆地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洋水循环 水循环的途径: ①蒸发 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径流⑤蒸腾⑥下渗 总结: 地表水通过 进入大气,又通过 回来,使陆地淡水得到。
二、云、雨、雹、雪、雾、霜的形成及其对应的物态变化 让学生看看这几种种天气对应的图片,再详细说说其中对应的物态变化.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冰品和小水珠,如果凝聚,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雾。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露。
气温低于O℃时,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霜。最后让学生连线找出这7种天气对应的物态变化.三、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有97.2%以上是海洋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淡水只有2.8%,且2.2%以上的淡水被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的冰盖中,人类难以利用,人类实际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所以水是十分珍贵的资源。
四、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①过量使用; ②污染。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源头则是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因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赤潮。
2)珍惜每一滴水
让学生仔细看看书本上的国家节水标志,并知道它的图形意义.水是生命之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请珍惜每一滴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类现在面临水资源危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农业喷灌,节约用水;科技处理,海水淡化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
1、尽量减少各种 水污染 ,对污水 进行处理,循环使用;
2、提高水的 使用效率 和 节约用水 ;
3、加强水资源的 有效管理 ,制定有关 节水法规 , 有效使用水资源;
4、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5、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对学校如何节约用水提出可行性建议。
五、课堂练习及应用 仔细观察下面图形并做出解释
1、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78。5℃,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
2、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连接起来
雪糕 化了 熔化 洒水的地面变干了 凝固 樟脑丸越放越小 汽化 树枝上生成霜 液化 用铁水浇铸工件 升华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凝华
3、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消失: ;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 ; 夏天冰棒冒着“白气”: ; 冬天冰冻的衣服自然凉干:。
4、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吸放热情况。A.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B.雾、露的形成 C.水结冰 D.冰化成水 E.夏天衣服被晒干
F.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5、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这是为什么 ?
6、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7、从自己做起,生活中的一水多用,节水的小方法:(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四、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对学校如何节约用水提出可行性建议.五、板书设计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二、云、雨、雹、雪、雾、霜的形成及其对应的物态变化
三、水是珍贵的资源
四、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五、课堂练习及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于PPT的使用使课堂丰富起来比较喜欢.学习效果很好.但是本节还有一点问题,那就是对于气候的物态变化所用的时间比例较少,不利于突出重点.总体来说,课堂学习效率很高.
第三篇:《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1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意义:知道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2、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2、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情境: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 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录像和图片后,进行讨论:
1、地球上的水通过哪些渠道进入大气层?
2、大气中的水通过哪些渠道又回到地球?
3、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
(二)新课教学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
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如图所示。
2、云、雨、雹、雪、雾、霜的形成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冰品和小水珠,如果凝聚,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雾。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露。
气温低于O℃时,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霜。
3、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有97.2%以上是海洋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淡水只有2.8%,且2.2%以上的淡水被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的冰盖中,人类难以利用,人类实际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所以水是十分珍贵的资源。
4、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源头则是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因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赤潮。
2)珍惜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请珍惜每一滴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类现在面临水资源危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农业喷灌,节约用水;科技处理,海水淡化等。
5、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对学校如何节约用水提出可行性建议。
第四篇:沪粤版《6.6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
沪粤版《4.5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2.知道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
3.知道水资源的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 4.知道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
一、导入新课
情境: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 复回”了呢?
二、备课要点
1.通过教学了解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2.通过教学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珍爱水资源的优秀品质,养成节约用水、保护人类水资源的好习惯.
重点:对云、雨、雾、雹、露、霜、雪的成因的认识.
难点: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认识及环保意识的形成.
三、知识点击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人大气的水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更重要的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如图所示.
2.水循环与自然现象 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冰品和小水珠,如果凝聚,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如果水珠在下降过程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凝固成冰珠,在上升气流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是冰雹.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雾.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露.
气温低于O℃时,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霜.
3.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有97.2%以上是海洋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淡水只有2.8%,且2.2%以上的淡水被固定在南极洲和格陵兰的冰盖中,人类难以利用,人类实际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所以水是十分珍贵的资源. 4.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
缺水已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源头则是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是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赤潮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是因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引起的.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里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赤潮.
(2)珍惜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之源: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请珍惜每一滴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人类现在面临水资源危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农业喷灌,节约用水;科技处理,海水淡化等.
四、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一
制造云雾
器材:一只大铁筒,一只小铁筒,冰或雪。食盐
实验步骤:(1)制造小冰箱.在一只大铁筒里,放一只小铁简,并在小铁筒底下及周 围按3:1配料放许多冰块(或雪)和食盐,如图6—6—2.
(2)小铁筒内空气很快冷却,对着小铁筒哈一口气,筒内就出现淡淡的云雾在飘动.
(3)用手电筒照一下,这些云雾就清楚地显现出来.
活动说明:在大筒与小筒间放入3:1的冰块和食盐,因冰块吸热使小筒内气体的温度很低,向小筒内哈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就液化成小水滴而悬浮在小筒内;用手电筒一照,由于这些雾粒对光有散射作用,各雾粒的散射光进入人眼,人眼便清楚地看见“云雾”.
活动内容二
人造雨
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观察思考:
(1)瓶口内是否出现朦胧的“白雾”?怎么产生的呢?(2)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什么?怎么形成的?
活动内容三 阅读材料 保护水资源 全社会参与
“阳光、绿堤、沙滩;青山、碧水、人家.为了这幅美好的亲水图景,让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护水的行列吧!”一群儿童站在污染严重的太湖边向社会呼唤.今天,以“饮水思源,保护太湖”为主题的水资源保护活动在太湖中的西山举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刘春生说,要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建立起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自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现在,是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行动的时候了!”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可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少的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矛盾日趋突出,这在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尤其如此.太湖流域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2亿立方米,而近年这一流域年用水总量在280亿到290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已达50亿立方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网,致使全流域河网湖泊水污染严重.流域骨干河道中低于三类水质的河段已达75%以上.大部分河网湖泊已经不符合地袁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有水饮不得”的水质型缺水的矛盾日趋突出.有着几十年治水经历的刘春生说,要改变水质型水荒,要实现水资源的保质保量,在实行职能部门管理保水、机制保水、科技保水和工程保水之外,必须强调社会保水,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来.他说,举办“饮水思源,保护太湖”水资源保护专项活动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探索建立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向少年儿童宣传水资源保护抓起.通过组织流域水利部门与青少年开展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积极投入水资源保护. 指点迷津
例1:(2003’吉林)吉林省著名的“引松入长"212程采用的是管道输水,从节水角度看,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 .
解析:“引松入长”就是将松花江的水引入长春市.采用管道输水,一方面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另一方面减少了水分蒸发.
答案:蒸发
例2:(2003 哈尔滨)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质由气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固态,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因此B选项正确;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是一种液化现象.雾和云的形成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 例3:(2003 广西)2002年12月下旬全国普遍偏冷,广西北部下起了“冻雨”(俗称“米雪”)和雪花(俗称“棉花雪”),下列关于“冻雨”、“雪花”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冻雨是水珠凝固而成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冻雨是水珠凝华而成的,雪花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c.冻雨和雪花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冻雨和雪花都是水珠凝固而成的
解析:在初冬或冬末春初,人们可以看到,当空中的雨落在近地面很冷的电线,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就凝结成冰了,于是电线就变成了粗粗的冰条,地面上也积了一层薄冰,这就是冻雨,因此冻雨是水珠凝固而成的.陆地和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中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就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水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如果相互凝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下降.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结合形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由此可见,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答案 A 例4:(2004·南京)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解析:在阳光下,植物会发生蒸腾作用,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袋再液化为小水滴.
答案:D 自我评价与作业答案
1.(略)2.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水资源的科普小论文,并在班里组织交流.3.云、雨、露、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课外活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
第五篇:物理:沪粤版八年级 怎样描述运动(教案)
7.1 怎样描述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泞先要选取参照物.知道运动的相对性。(3)了解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对人最生活事例的观察、讨论和分析,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学习从具体现象中归纳抽象山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
(5)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人益的生活事例,认识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教学难点:生活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人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在学生的日常观念中认为人地是静止的,所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克服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关于运动的实例,比如: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哈雷彗星,‘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流星雨,九大行星运动,布朗运动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教授新课
(一)。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教师引导]:组织辩论赛
辩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 观点--相对于站台 火车不动
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 火车动
[学生活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看图7-1,怎么判断谁运动了?学习参照物的概念
[分析得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看图]: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对教材中图7-2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正确结论,并填写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多媒体展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晋朝葛洪《抱朴子》
“满眼**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唐 无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唐 李白《秋浦歌》
[学生活动]:齐声朗诵,并对之作出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这类佳句与运动的相对性相关。再结合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学生结合本节的STS观看播放的课件等视频资料,加深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相对运动和静止。并指明参照物
(三)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运动
[教师引导]:通过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更多形式的运动。[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
三.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判别。
2、运动的相对性。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四.作业:P39-40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