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夜莺之歌》教案(定)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小夜莺”在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的形象,学习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明确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教学重点:
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学习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小夜莺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内心,明确文章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把视线再次投向广袤的俄罗斯,满怀着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英雄们的敬意,满怀着对在德军的炮火下仍然奋勇抵抗的孩子们的崇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那是一场激烈的阻击战刚刚结束,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战争的残酷,从哪里看出来?——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
三、学习课文
(一)师:听,不远处,却传来了夜莺的歌声,这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同学们,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出现夜莺的歌声,找到后,把它画下来。
(指名答,读出五处来。)
师:那我们下面就走进这五次歌声,看看每次歌声结束后,小夜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二)我们来看第一次歌声的响起
1、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第一次夜莺的歌声”?(1-19)默读这部分,问题:为什么这歌声越来越劲?如果没有劲呢? 交流汇报:想吸引敌人的注意,是武器。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个别读——齐读,读出歌声的有劲。
2、这部分只要写人物的什么?(语言——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通过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德军中尉与小夜莺的对话。下面你们就以同桌为单位,一个扮演德国军官,一个扮演小夜莺,分角色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师生配合读:师——中尉
生——小夜莺
A、“这玩意儿你做得还不错。”中尉点了点头,他那阴沉的脸上露出一种冷笑,“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中尉这样的目的是什么?(想打听本地的情况,也想拉拢小夜莺。)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小夜莺这样回答的目的是什么?(装傻,引开敌人的话题。)
B、“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中尉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想打探情况,想找向导。)
“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小夜莺为什么这样回答?(装傻,故意打岔,体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避免敌人对他的怀疑。)
师:小夜莺知道德国军官在问什么吗?那他为什么还这样回答呢?(让德国军官认为他傻,对他失去戒心。)因此,在德国军官眼中,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夜莺?(天真,有点傻气。)
C、让我们看看描写德军神态的句子,那这又是一群怎么样的德国军官呢?你有什么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嘴脸(谨慎,多疑)
师:是的,敌人的狡猾的,是阴险的,是谨慎多疑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夜莺才要装得——傻气,天真。
师:同学们,面对这样狡猾、阴险、多疑的德国军官,小夜莺更必须把谎说得更圆些,使敌人对他失去戒心,以免中尉怀疑他。
D、师:德国军官阴沉着脸走到小夜莺面前,试探性地问: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生: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师:德国军官不达目的不罢休,于是又问: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生: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师:德国军官又凶狠地问道: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生答: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
倒是只有我一个!
师:同学们,小夜莺不但不害怕,不畏惧,而且用了一个这样的句式回答了德军的提问,同学们,快,送给小夜莺一个赞美的词吧,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夜莺?(板书:机智勇敢)
师:德国军官被蒙在鼓里,于是又追问: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生: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吗?“野兽”指的是什么呢?(指德军侵略者)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揭露敌人的凶残,表达小夜莺对敌人的仇恨。)
师:那他为什么不直接骂德军呢?如果他说“德军来了,德军来了”,好不好?为什么?(这样会引起敌人的怀疑,他就无法迷惑敌人,就无法完成任务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痛斥敌人而又让他们无法发作的目的。)
事实证明,由于小夜莺的机智,敌人有没有怀疑他?从哪里看出来?——“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是的,同学们,通过这次对话,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E、“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小夜莺这么爽快地答应,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到此,第一次歌声结束了,第一次歌声引出了德国军官,可同学们通过小夜莺语言的品味,我们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小夜莺。
(三)我们来看第二次歌声的响起 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20—22)
快速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文章哪句话与插图一致? 生答,齐读。
师:这段话主要描写人物的什么?(动作)请把小夜动作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
从后文我们可以知道,学夜莺和杜鹃叫的目的是什么?可此时到游击队的埋伏圈了吗?还没到埋伏圈,那他为什么要学夜莺和杜鹃叫呢?——以免到真的需要传送情报时学夜莺和杜鹃叫而引起敌人的怀疑。
他又甩胳膊,又打树枝,又踢球果,他难道此时心里很轻松吗?那他为什么表现得如此轻松呢?——麻痹敌人
“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难道他真的忘了吗?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麻痹敌人,从而你体会到什么呢?
指导朗读:带着轻松自在,读读这句话。
拓展:小夜莺还会做哪些动作来表现自己的轻松自在呢?交流 或者„„或者„„ 再齐读这句话
同学们,第二次歌声结束了,刚刚我们通过品味小夜莺的动作,再一次感受到他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也才把敌人引进了游击队的埋伏圈。
(四)我们来看第三次第四次歌声的响起
师:现在老师把游击队员的对话呈现出来,自由读读。
指名读。这个同学这样读行吗?那该怎么读?小声读、语速快——真实、生动地再现紧张、危急
师范读,对比。配夜莺的声音再读。
你们发现了情报的内容是什么?
从三十二这个数字,你读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如果报错数字会怎么样?(板书:认真负责)
师:到此,我们的第三第四次歌声结束,我们品味到了一个认真负责的小夜莺。
(五)我们来看第五次歌声的响起。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谁来说说,小夜莺又干什么了?
(提示:上一次执行任务是第一次吗?在多次执行任务中,有没有可能个别敌人逃脱了?敌人逃脱了意味着什么?——他的身份可能暴露,他可能会遭到敌人的报复或杀害,他的处境十分危险。)
3、处境如此危险,那为什么不隐蔽起来而还要来执行任务呢?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夜莺呢?——热爱祖国。
4、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就小夜莺一个小英雄吗?
(小夜莺只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典型,千千万万个小英雄也像小夜莺一样,为了保卫祖国英勇抗战,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5、作家为什么要把五次歌声穿插在课文中?——是课文的线索,体现了夜莺的品质。
四、总结
同学们,学完课文,让我们再来看看课题,想想这到底是怎么样的歌声?(赞颂、胜利、凯旋)
播放音乐,师:同学们,听,这个歌声又响起来了,它诠释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愿,这歌声仿佛在唱„„
出示诗歌。配乐朗读
啊,夜莺的歌声,你是我的希望 啊,夜莺的歌声,你是我的欢快 这歌声代表着一个心意 愿亲爱的祖国巍然屹立!
板书设计:
夜莺之歌
机智勇敢
语言认真负责
动作热爱祖国
„„7
第二篇:夜莺之歌公开课教案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莺之歌》是一篇描写战争的课文,在众多的写战争的文章中属于非常经典的一篇,它记叙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称作为“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文中的“夜莺”是作者倾注感情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将这一人物置于前苏联卫国战争这背景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赞扬了前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发展,又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突出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文素养的形成,以及指导对战争形成正确的评价。因而,教学本课时,教师、学生、文本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多元对话,在阅读中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本真的课堂、人文的课堂。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文章的历史背景涉及到苏联卫国战争,学生对相关史实了解不多。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2.能力水平: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但对作家如何通过一次普通的侦察任务,刻画出“小夜莺”的优秀品质,学生领会不深。
3.情感态度:本课人物形象鲜明,但是学生生活的时代,与文中主人公相距甚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完成人物对话,深入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小夜莺美好的形象。引导学生通过圈划相关语句,把握人物性格,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2.课题“夜莺之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拿出学习单,我们先来复习几个词。
村庄的不远处传来了yè yīng(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chén jì(沉寂)。孩子和zhōngwèi(中尉)并排走着,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dù juān(杜鹃)叫,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他还是 xìng zhì bó bó(兴致勃勃)地唱着,但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员早已知道了。第二天,孩子依旧坐在河沟边xiāo dōng xi(削东西),从他的嘴里又飞出了wǎn zhuǎn(婉转)的夜莺的歌声。都订正了吗?
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多次出现夜莺的歌声?)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把目光投向苏联的卫国战争中。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的线索,为进一步体会作者写法上的独具匠心,感受线索的妙用做好铺垫。】
二、细读品味文章,把握人物性格
1、(出示)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夜莺的歌声”,找到后,画出来。
指名读。出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2)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4)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5)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的五次歌声,看看每次歌声结束后,小夜莺的表现都是怎样的? 第一次歌声的响起,同学们看是哪几个自然段?1—19 请大家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出示)为什么这歌声越来越有劲? 有些同学有很好的习惯,有想法就在旁边写出来。
歌声为什么越来越有劲啊?请大家想,如果这歌声没有劲呢会怎么样? 指名说,读句子“士兵们和中尉注意听着„”
师: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说用歌声来吸引敌人的注意。那如果这歌声没有劲呢? 所以说,这越来越有劲的歌声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武器)所以必须把歌声唱得越来越有劲。
那就请你(弱)读出这越来越有劲的歌声吧,指名。
德国军官朝这边望了望,没有发现这歌声,谁再来读这越来越有劲的歌声?你来试试? 这嘹亮的歌声吸引了德国军官的注意,他们朝小夜莺走来了
师:这也是小夜莺的目的——有意让敌人发现。敌人寻着歌声看到了什么?
生说:(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师:这是对小夜莺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师:通过对小夜莺的外貌描写,小夜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自由读
师: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小夜莺,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分角色的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在找一组展示。
师:德国军官这样盘问小夜莺,说:“村子里就剩你一个吗?”
出示,指名读“怎么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师:你们看,小夜莺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回答了德国军官的提问? 反问 请你读出来。
对于我们高年级的同学,一提到反问句就会想到另外一个句式,什么句? 指名说。(不是只剩我一个„)
请大家对比着读读,看有怎样的发现? 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吗?指名说。怎么会就„
不是只剩我一个„„
【设计意图:通过变换句式,对比朗读,强化学生的情感和语言,加强读中悟与读中思,这恰恰体现了课标中品味相关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的作用。】 小夜莺知不知道德国军官问村子里有没有人的真实消息? 那他为什么这么回答呢?(曲解、戏弄、麻痹、故意打岔)那么在德国军官的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夜莺啊?傻 小夜莺就直接回答呗,“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多干脆利索啊,他前面为什么还要加上麻雀、乌鸦„这些鸟呢?
这是一个怎样的德国军官?谨慎、多疑、怎么冷笑?谁来试试?你来读。
还有德国军官的神态描写,找到了吗?
同学们,这是一个谨慎、狡猾、凶狠的德国军官,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德国军官,小夜莺必须把这个谎说得更逼真一些。
此时,德国军官阴沉着脸,试探性的问道“村子里就剩你一个吗?”指名读。另一再读:怎么会剩我一个?„
面对这个凶狠的德国军官,害怕吗?那就请你读出来。
小夜莺没有害怕,没有畏惧,在你们的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夜莺?(机智勇敢、沉着冷静、镇静自若)板书
德国军官就这样被小夜莺蒙骗了,于是又傻傻的追问:出示“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出示:“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你们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吗?
为什么把德国军官比做野兽?凶猛、横行无道、残忍、对敌人的憎恨 那就把你们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吧!为什么不直接说;“德军来了,德军来了”?(保护了自己)小夜莺是怎样回答军官的提问的“不慌不忙”
你从“不慌不忙”中又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夜莺?临危不惧 对比着读读,哪个句式更能体现小夜莺的不慌不忙呢? 作者的写作多精彩啊,一个“不慌不忙”,仿佛语言的桥梁,连接了前后两句话。
到此,第一次歌声结束了,通过对小夜莺语言的品味,引出的是他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设计意图:抓第一次歌声的线索,没有面面俱到,只抓了小夜莺的语言,体现的是六年级教学如何长文短教,如何抓住重点内容深入挖掘。在体会小夜莺这两句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后,我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进一步让学生展开想象。】
2、来看第二次的歌声。
由于小夜莺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使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的天真的孩子,幼稚可笑,打消了德国军官的怀疑,并让他带路。在路上,小夜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生:自由说,出示课件: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师:这段话是对小夜莺的什么描写?(板书:动作描写)
自由读一读,动笔圈一圈表现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顽皮的、好动的,可是实际上这些动作都是小夜莺刻意装出来的,故意做给敌人看的,有意地麻痹敌人,让敌人打消怀疑的念头,好让敌人毫无顾虑的跟他走。)师:你能把小夜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 指名表演
师:小夜莺一系列的动作后面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自学这两段,完成学习单。
3、第三次歌声: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课件出示:孩子有时学夜莺唱,其实是();有时学杜鹃叫,其实是();打树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实是(麻痹敌人)。(一声夜莺唱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关枪。说明小夜莺同游击队用这种方式联系,已经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利用这种方法消灭敌人。)写完讨论交流。
4、小夜莺用他的歌声顺利地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小夜莺会想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突然一声口哨响,小夜莺做了什么? 生: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师:从这里,你又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 生:见到了一个灵巧又勇敢的小夜莺。
【设计意图:采用此侧面描写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懂得,歌声的含义,并不一定直接描写出来,通过对游击队员的侧面描写,烘托出小夜莺的形象。作家描写的精彩就在于,这样读起来,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5、第五次歌声。
师:小夜莺真是了不起,他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游击队员的埋伏圈,第二天,从孩子的嘴里又飞出了婉转的夜莺的歌声。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小夜莺这样做呢?请看一段资料:
苏联卫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为惨烈、最为血腥的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惊人的伤亡情况。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总亡2660万,苏联全国的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残。对于苏联来说,虽然取得了最后胜利,惊人的伤亡数据使得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诠释变为虽胜犹败。师:结合资料谈一谈。
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板书: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抓文章的结构线索,就是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描写人物的一个个故事情节,往往被一根若隐若现、贯彻始终的线连接着。于是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语,那些一个个散落在句子中的珍珠,被线索的结构串联起来,这样小夜莺的形象就更加夺目光彩。】
三、总结拓展:
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课题叫“夜莺之歌”了吗? 出示五次歌声。
小结: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全文围绕夜莺的歌声,歌颂了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歌颂像夜莺一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小英雄们。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师: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你们知道都是谁吗? 生:王二小、张嘎、雨来„
四、作业:
1、读了这个故事,小夜莺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
2、推荐书目:《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板书设计
夜莺之歌
机智勇敢 外貌 沉着冷静 热爱祖国 语言
镇定自若 动作
临危不惧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紧紧抓住课文的线索------五次“夜莺的歌声”,并且牢牢把握语言性,在语言之中体现人文性。具体如下:
一、抓住线索,梳理结构。
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把握、简要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线索“引、诱、传”并体会其作用。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二、朗读体会,体会表达。
通过变换句式体会人物精彩的语言,并通过学习侧面描写的手法,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培养能力,激发情感。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朗读的能力,概括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
第三篇:17* 夜莺之歌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夜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2.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详略得当、“夜莺”一语双关。
3.通过抓故事线索的方法,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及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小夜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详略得当、“夜莺”一语双关。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在战争年代,小英雄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英雄。通过预习,我们对文章已经有了解,大家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吧。
二、新授
(一)预习展示
(可提前让各小组将答案写在展示区域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学生发言后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回顾总结: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我们应该抓住什么?(动作、语言、神态等。)
那么,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来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要求:小夜莺的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请画出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注意有关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1.自学。
2.交流并感情朗读。
(答案要点为:镇定自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3.比较阅读:同样是小英雄,小英雄雨来与小夜莺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个是机灵、机敏,机智,一个是勇敢、英勇。)
《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来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体会文章写法 1.小组合作。2.师生交流。
答案要点:没有直接写德国军官的凶残,而是通过环境描写。夜莺是主动出击,所以儿童的天性表现得更充分。雨来与敌人有正面冲突,小夜莺没有,但却充满危险。
3.文章还有什么样的写法,你体会到了呢?(详略得当、一语双关)
(四)多方交流,拓展延伸 1.和冬冬对话。
2.和丁丁对话。播放跟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壮”有什么含义呢?
正是这些小英雄的无畏、献身,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幸福来之不易,努力学习,用知识与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同样做一个新时代的小英雄!
三、练习
1.划去下面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削木头(xiāo xuē)
空(kōng kóng)地 哨(shào
sào)声
木屑(xiāo
xiè)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小路
()地回答()的空地
()地站着()的焦木
()地唱着
四、总结
课文讲述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作“小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并练习写读书笔记。
课后习题 《夜莺之歌》习题
一、基础题
1.给加点字勾选合适的读音。
削(xuē xiāo)木头
塞(sāisè)进嘴里 缝(féngfèng)隙
数(shù shǔ)着叫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B.在故乡寂莫的日子里,他已渐渐地感到孤独。C.他们都折断了腿,残费得不能再作战了。D.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拔开树枝,聚经会神地望着远方。
二、综合题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街道的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地弯着腰。(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奄奄一息)
(2)孩子突然()了个身,()进树林深处,不见了。枪声()破了林中的宁静。中尉还没来得急举起手枪,就()到路边去了。
(钻、滚、转、打、抓)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垂()()气
模()糊()聚()会()
兴()勃()造句:
三、提高题
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2.想象敌人进入游击队的包围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xiāo sāi fèng shǔ 2.A
二、综合题 1.(1)垂头丧气(2)转
钻
打
滚 2.头丧
模糊
精神
致勃
小明正在院子里聚精会神地观察蚂蚁搬家。
三、提高题
1.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歌声诱敌”“歌声入林”“歌声联络”“歌声歼敌”“歌声又起”几个主要的故事情节,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及其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这个题目既点明了中心,又有特殊的含义。“夜莺”实际指给游击队报信的小男孩,“夜莺之歌”是那样悦耳动听,实际上为衬托小男孩那样美好的心灵。
2.小夜莺很快的钻入密林深处,从树叶的缝隙看到敌人一个个倒下,他心里激动地想:“你们这些强盗,这是你们应得的下场!看你们还敢不敢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家!”他正想着,忽然一个念头浮出来:“这伙敌人,游击队的叔叔们会收拾掉的,我还是回到山岗,继续做宵夜影吧!”于是,他飞快地向树林的另一个方向跑去。
板书
夜
莺
之
歌
(线索)
勇敢机智
怎么会„„
语言
沉着冷静
不慌不忙
尽职尽责
一甩一甩
动作
第四篇:《夜莺之歌》教学反思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夜莺之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1我一直欣赏这样一种说法,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我更欣赏这样一种理念: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生命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是无尽的回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渴盼达到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在《夜莺之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巧选突破点,提出重点问题。这是改变一问一答式课堂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这篇文章我从文章的题目切入,选择研究“小夜莺这个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为突破点,然后紧扣这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几个方面来读懂一个人,并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夜莺的心理活动,深入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学生找出了重点句子,我主要采取的就是以读促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呈现人物形象,感悟小夜莺的思想品质;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怀,领悟文章内涵,让学生通过朗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主体得到体现,创造性得到发挥。特别是我抓住了小夜莺骂德国鬼子“野兽来了!”一句,这段话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孩子表面装作天真无知,实际上是当着敌人的面咒骂敌人是野兽,充分表现了“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憎恨敌人的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小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
3.课外延伸,训练写的能力。课文的最后一段与第一段前后呼应,写小夜莺又重新坐在小河旁,等待着敌人。在这教学这里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此刻的小夜莺在想些什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再一次走进小英雄的内心世界,激发向“小夜莺”学习的思想感情。然后又让学生展开想像:第二天小夜莺坐在河沟边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并续写出来。这样的教学让读写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2《夜莺之歌》一文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抓住了课文中五处写到的“夜莺的歌声”,突出地反映了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我让学生紧扣“歌”字来读课文。
首先,课文开头在写到德国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里的“歌声”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接着,在小男孩给敌人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似乎把身边的军官给忘了,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游击队巧送情报,为后面把敌人领入埋伏圈作伏笔。在小男孩把敌人引到树林深处,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继而“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游击队员们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游击队员向德国兵开火,不多时,全部歼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里表现出小男孩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突出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又坐在河边执行新的任务,“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他胜利后的喜悦。
二、抓住重点,做到长文短讲。
考虑课文第一自然段为环境描写,我利用当时的军侵略苏联的一张图片引入,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对德军侵略行为的痛恨之情,为学习全文铺下感情基调。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理解“小夜莺”的言行。通过“读——画——思——议——谈”体会人物的品质与思想感情。当学生抓住:“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我设计“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其实;有时候学杜鹃叫,其实;打树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实。”既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小夜莺言行,又理解了第二部分的内容,达到长文短讲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地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默读、划批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鼓励他们谈理解说体会。课件的设计配合学生的学习进程。
四、我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如能更放手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我设计小夜莺是怎样一步步迷惑敌人的,来引领学生学习。这样虽然学生在在理解、交流时可能更容易谈出自己的看法,对小夜莺的言行理解可能会更透彻。但可能束缚了孩子更广阔的思维。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3一直欣赏这样一种说法,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我更欣赏这样一种理念,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让语言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应该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生活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的生命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是无尽的回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我渴盼达到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在刚上完的《夜莺之歌》,我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巧选突破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调整和变动。因此选择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夜莺之歌》这篇课文篇幅长、故事情节曲折,若能巧妙地择取鲜明的线索加以引导、悟读、自读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描写的人物的鲜明特点。本次课,我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并和同桌交流歌声有何特殊的意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此时,我发现了学生学得非常成功,也非常乐意,甚至他们经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时也及时把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2、巧设情境。美国教育家唐纳德:“对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魅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老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这种兴趣,引导学生把学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本次课,我巧设了两个情境,其一,在课的伊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卫国战争,我让学生交流知道的资料,再把自己的资料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了解得具体。然后,我特地地向学生传递这样一条信息,苏联卫国战争是1941年至1945年,这样,在孩子的脑海中就能存有一定记忆。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也能很快记住这一信息。福州的林莘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随处可感知、可理解、可运用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经验,我们的课堂也应该这样坚持着。其二,在学习夜莺的歌声在战争中有什么作用时,我与学生展开对话朗读,有师生独体的对话朗读,有生生之间对话朗读,有全班性的师与生对话朗读,在这样一次次的互动朗读中,我发现我与孩子们的距离接近了,小夜莺的人物特点鲜明地展现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孩子们很快地了解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小夜莺的心里,同时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引起了震荡。
语文课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课程,它具有浓郁人文特点。在教育教学中,要正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进行合理阐发,适当穿插,适时呐喊,有效地渗透,就能使学生得以感悟,使其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
反思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各环节的衔接上可以更紧凑些,在教材方面可以更充分地吃透教材,在学生方面,可以多创设一些小情境,让他们在悟读中与文本、老师产生共鸣,进行心灵对话。在教师方面,可以多研讨一些课堂实录及教育专著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4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设计为四个环节:第一,比较课题导入新课;第二,检测预习检查反馈;第三,初读课文,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第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19小节),品味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总的来讲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第一环节比较《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夜莺之歌》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存在困难,当时应指导他们从“小英雄”和“壮士”来进行比较,从而知道前两个题目的共同点是课题中含有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评价。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预习成果反馈时关于“蔑”字的写法,学生一时想不出较好的记忆字形的方法时我适时提供了一个方法“戍”字头上四根草,此时还不如让学生当场书写几遍或许效果会更好。第三个环节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时共的时间过长,学生在文章结构还没有理清楚时可以采用画情节曲线来把握故事的情节,同时厘清歌声出现的次数,抓住文章的线索——歌声,这样应该会更加高效。本来预设利用表格的提示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后再利用情节曲线总结,可在课堂上在指导如何分段这个点上花了较多的时间,边画情节曲线进行小结便省略掉了。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部分这个环节里,学生能充分学习的自主性,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这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小组交流时都能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时间不够充分,展示交流的小组不多,学生觉得有点扫兴。在教师方面,我应该在进行交流的时候适时地指导朗读,同时还应该在小结时点出表达的特点,或动作或神态或语言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同时又积累语言获得知识。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5一、课文开头
在写到德国法西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这里的“歌声”是小男孩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接着,在小男孩给敌人带路时,他“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似乎把身边的军官给忘了,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游击队巧送情报,为后面把敌人领入埋伏圈作伏笔在小男孩把敌人引到树林深处,进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时,“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继而“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游击队员们知道其中的意思于是,游击队员向德国兵开火,不多时,全部歼灭了敌人,取得了胜利这里表现出小男孩为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突出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最后,小男孩完成了任务,又坐在河边执行新的任务,“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生动地表现出他胜利后的喜悦。
二、抓住重点,做到长文短讲
考虑课文第一自然段为环境描写,我利用当时的军侵略苏联的一张图片引入,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对德军侵略行为的痛恨之情,为学习全文铺下感情基调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理解“小夜莺”的言行通过“读——画——思——议——谈”体会人物的品质与思想感情当学生抓住:“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我设计“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其实;有时候学杜鹃叫,其实;打树枝,拾球果,踢球果,其实_____”既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小夜莺言行,又理解了第二部分的内容,达到长文短讲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地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默读、划批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鼓励他们谈理解说体会课件的设计配合学生的学习进程。
四、我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如能更放手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我设计小夜莺是怎样一步步迷惑敌人的,来引领学生学习这样虽然学生在在理解、交流时可能更容易谈出自己的看法,对小夜莺的言行理解可能会更透彻但可能束缚了孩子更广阔的思维。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6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前苏联儿童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培养六年级学生收集、处理、使用资料的能力。
学习完第一课时后,我组织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方向,进行拓展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有的学生对战争场面感兴趣,于是他们集中收集二战著名战役的资料;有的学生崇拜英雄;有的孩子对国内的抗日战争发生了兴趣,收集了许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二、抓住重点,做到长文短讲。
利用课文的自然空行形式,考虑到第一、二段内容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内的两个不同场景。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理解“小夜莺”的言行。通过“读——画——思——议——谈”体会人物的品质与思想感情。既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小夜莺言行,又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达到长文短讲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地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学生默读、划批的基础上,开展三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让学生同桌合作检测字词掌握情况,第二次让学生和教师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第三次,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课后的思考题,我个人觉得这个思考题有难度,有合作的必要。在学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鼓励他们谈理解说体会。预设中我对学生在此处的学习留时间比较充足,计划如果他们讨论后还是说不全面,我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由于课堂上学生读的充分,理解的比较到位,尽管讨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但他们说得很完整,教师没有必要再进行讲解。
四、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如能更具有启发性,让孩子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看法,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我给学生的自学提示是抓住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结合故事情节,想想小夜莺是怎样的孩子。如果改成小夜莺是怎样一步步迷惑敌人的。学生在在理解、交流时可能更容易谈出自己的看法,对小夜莺的言行理解可能会更透彻。
《夜莺之歌》教学反思7应学校里的安排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夜莺之歌》。这一篇课文篇幅很长,要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读懂、读透、读出味道、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实属难事。
自从接手任务始,我惶惶不可终日,使出浑身的解数一遍又一遍的研读课文,一次又一次的走进文本、走进小夜莺的内心世界,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精心打造的一节课就在我眉飞色舞、激情澎湃的演说中,沙场点兵式的调度中,紧锣密鼓的问题设计中,见缝插针的引导中结束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牵着学生鼻子走之嫌、有越俎代庖之嫌,真是过犹不及。
课后,引发了我如下思考:
一、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为了让整堂课丰满有实效,我设计了很多的教学内容,为了展示完毕,不得不缩短并一再压缩学生思考的时间,因为学生感悟不够,体会不深,课堂推进举步维艰,到最后不得不蜻蜓点水,草草收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是课堂的摆设。我不敢轻易大胆放手的原因,当然与设计内容过多唯恐不面面俱到而导致时间不够有关系,但更关键的是担心自己的课堂调控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一旦放手,课堂上偶发致使尴尬的场景很难欲设,因此也便错过了生成的精彩。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给学生一方自由思索的沃土!
二、资料的引入要恰到好处
这一篇课文时代久远,收集资料服务于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有课程意识的老师的必选。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汗牛充栋,哪些可以拿来为我所用,这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这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夜莺,一次又一次的把敌人送进了埋伏圈?通过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学生感受不深,即便有所悟也是牵强附会,我恰当的引入一段卫国战争中苏联受到惨重危害的资料,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向学生展示了德国法西斯的无耻与残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是小夜莺对敌人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鼓舞着他如是做。这样在无形中深化了主题,进一步澄清了学生的认识。
课堂教学非一旦一夕之功,要想打造精品课堂,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练,大胆取舍,敢于创新。当面对家长和学生时,问心无愧;当面对领导和自己时,无愧于心;当面对同事时,理直气壮而不是理屈词穷,足矣!
第五篇: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夜 莺 之 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圈划相关语句,把握人物性格,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小夜莺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课题“夜莺之歌”的含义。关键:
抓住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苏联卫国战争吗?把你们查到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板书课题:夜莺之歌(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典扫清文字障碍。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结合正音。3、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下列生字的读音,教师指导读准字音。瓦砾 削 轻蔑(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垂头丧气
聚精会神
兴致勃勃
婉转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读,思考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用夜莺的歌声帮助游击队员消灭敌人的故事。)4.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吗?
(引诱敌人)-(带入埋伏圈)-()-()-(继续等待)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课堂学习
1.通过简短回顾,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扫清了文字障碍,也简单了解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对课文有了一个总体印象。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研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请一位同学概述课文内容。
2.出示教学目标一,引入圈划知识点。A.圈划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辅助手段。
B.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运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和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C.教师示范圈划。
3.阅读课文,圈划有关描写小夜莺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句子。(问题多媒体展示,学生圈划,老师适当指导,依课堂动态酌情处理)问:(1)本文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人物描写有哪些主要方法?(抓住主要人物,提示圈划的关键)
(2)学生圈划“诱敌”部分,主要抓住夜莺的外貌、语言、神态描写。(3)体会这些关键的词语、句子所体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要点:(词语)“颜色跟树叶差不多”、‘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不慌不忙”“很有信心地”。(句子)“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这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只有一个!”“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这些词语和句子写出了小夜莺的天真机智,能够跟敌人进行巧妙的周旋。(避开敌人的盘问,故意打岔,斥责敌人。)
(4)在此圈划基础上,分组研读“巧送情报”、“歼灭敌军”部分,着重就小夜莺的动作进行圈划,加深体会他的机智聪明。
要点: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在带路过程中,小夜莺的这些动作表现出天真、贪玩的样子,以使敌人不产生怀疑,突出了夜莺的机智。而在歼敌过程中的表现则突出了他的机灵,也反映了他的机智。
4.找出正面描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理解课题的含义。问:(1)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夜莺的“歌声”?(2)歌声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诱敌上钩)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了两声杜鹃叫。”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早已知道。”(巧送情报)巧送情报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夜莺叫的人也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重迎战斗)
(2)“夜莺之歌”与“夜莺的歌声”相比,哪个题目更好?
明确:全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用夜莺的歌声传递情报,战斗胜利后,又用夜莺的歌声再次诱敌,它是本文的一条主线。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歌颂像夜莺一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小英雄们。因此,“夜莺之歌”更巧妙,既有歌声之意,又有歌颂之意。
三、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圈划时要紧扣这一点,从而理解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他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查找资料,查阅同时期苏联(或我国)小英雄的故事,准备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