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冀教版数学六上《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生活中常用的百分率的过程。2.理解发芽率、成活率等各种百分率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球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3.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百分数的转化。教学难点: 感受分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来自农村啊?(生举手)
师:有这么多人来自农村,那你们有没有观察玉米种子和高粱种子的包装袋?
生:包装袋上有纯度≥96%,发芽率≥85%。„„ 师:这些百分数又可以叫做什么? 生:百分率。(学生说出来要给予表扬)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百分率。(出示课题:求百分率)
二、讲授新课
(一)发芽率(教学例题)1.师:百分数还可以叫什么?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哪些率?
师: “发芽率”是什么意思?纯度≥96%和发芽率≥85%是什么意思? 2.出示农科院作种子发芽试验的数据。师:从这个表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要求发芽率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试着计算)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如果你要购买种子,购买哪种?为什么?(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3.师:你能说一说发芽率的公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试验的种子数×100%
(二)成活率
1.出示育才学校师生连续三年植树情况统计表。师: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 “成活率”是什么意思?
师:聪聪说“2003 年只有 1 棵没有活,成活率是 99%”聪聪说得对吗?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按照这种方法计算,聪聪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3.让学生进一步说出成活率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一)课件出示第 1 题。
师:出油率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发言)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
(二)课件出示第 2 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三)课件出示第 3 题,先弄清题意,再计算。
(四)课件出示第 4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件出示第 5 题,让学生自己计算,老师辅导基础差的。
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篇:《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4页例1及相关练习。授课时间:2016年11月17日 授课地点:枫塘学校六年级 授课人:朱友义 教学目标:
1.依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求命中率的基础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3.进一步明确百分率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教师:王涛和李强是各自篮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场比赛后,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课件出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王涛是6投5中,李强是5投4中。
教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知道什么?(谁的投篮更准)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计算,指名回答。
预设1:5÷60.833,4÷5=0.8,因为0.833 0.8,所以王涛的投篮更准。
预设2:5÷6=,4÷5=,因为,所以王涛的投篮更准。
提问:
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
都是求什么?(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是用小数表示结果,一个是用分数表示结果)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揭示命中率。
教师:这种计算的方法,与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的投篮命中率类似。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进行思考,什么叫“投篮命中率”?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概括为: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追问:该如何计算呢?。
教师:这个题目的问题是“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分别是多少?谁的命中率高?”。
2.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师:投篮命中率是一个什么数?(百分数)你能把刚才的两种运算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吗?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预设1:4÷5=0.8=
你是怎么做的?(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预设2:4÷5===
=80%。=80%。
教师:5÷6除不尽,怎么办?看书本上是怎么解决的?(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预设:5÷60.833= =83.3%或=83.3%。
教师:你能解释这里的“≈”和“=”符号的用法吗?(5÷6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0.833。然后把0.833这个小数转化为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相等关系。)
教师:这样我们已经分别计算出了两个人的命中率,谁更高些?(李强)
3.引导归纳,得出方法。
0.833=83.3%,你能理解这样的表示方法吗?(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教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扩大了100倍)加上百分号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缩小了100倍)
教师:我们一起来归纳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逐步引导,达成同识: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能转化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也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
三、联系实际,理解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为什么要“
”呢?
”确保结果是
预设:因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在后面添上“百分数的形式。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像上面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学生的出勤率、绿豆的发
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你能表示出求这些百分率的式子吗?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教师: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
预设:近视率,达标率,合格率,优秀率,森林覆盖率,公园绿化率,销售额的增长率等。
小结:百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四、联系实际,巩固运用
1.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每次试验结果如下:
学生练习,分析校对。
教师: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实验的发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感受百分率的实际作用)
2.把下面的小数和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小结: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可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超过100%吗?
五、课堂小结,适度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求百分率
小数化成百分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第三篇:《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依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求命中率的基础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3.进一步明确百分率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王涛和李强是各自篮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场比赛后,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课件出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王涛是5投3中,李强是6投4中。)
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知道什么?(谁的投篮更准)3.也就是先求他们的命中率是多少?再比较。
4.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本,算一算、比一比,谁的投篮更准。(生算并回答)生1:,因为,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5.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求命中率,也就是求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生2:,因为,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6.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
7.都是求什么?(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8.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是用小数表示结果,一个是用分数表示结果)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揭示命中率。
1.这种计算的方法,与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的投篮命中率类似。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进行思考,什么叫“投篮命中率”?(生答)2.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3.可以用式子“ ”来计算投篮命中率。
(二)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1.这里的投篮命中率是一个什么数?(百分数)
2.你能把刚才的这两种运算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吗?(生练习并口答)生1:。
3.你是怎么做的?(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生2:。
4. 除不尽,怎么办?(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生3: 或。5.同学们,我们顺利地将小数和分数都转化成百分数了。
6.这样我们已经分别计算出了两个人的命中率,谁更高些?(李强)
7.你能解释这里的“≈”和“=”符号的用法吗?(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约等于0.667。然后把0.667这个小数转化为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相等关系。)
(三)引导归纳,得出方法。
(课件强调)0.667=66.7%,你能理解这样的表示方法吗?(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1.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扩大了100倍)2. 加上百分号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缩小了100倍)3.我们一起来归纳将小数、分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4.逐步引导,达成同识:
①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能转化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②也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加上百分号。
三、联系实际,理解意义
1.刚才我们计算的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知道为什么要“ ”吗?
2.因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在后面添上“ ”确保结果是百分数的形式。3.在实际生活中,像上面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学生的出勤率、绿豆的发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
4.你能表示出求这些百分率的式子吗?(生练习并口答)5.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
生:近视率,达标率,合格率,优秀率,森林覆盖率,公园绿化率,销售额的增长率等。6.百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四、联系实际,巩固运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列几道题。1.把下面的小数和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1110.97 0.08 0.005 486师小结:
①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②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可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2.榨油厂的李叔叔告诉小静:“200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760kg。”这些花生的出油率是多少?
分析:
3.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每次试验结果如下:(学生练习并校对)
师: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实验的发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感受百分率的实际作用)
4.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超过100%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
五、课堂小结,适度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能将下表填写完整吗?
第四篇: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能力目标:
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探求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常见的百分率。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达标率、发芽率等生活中常见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六年级有50人参加考试,及格了30人;谁能提出一个分数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是什么?(一个数÷另一个数)
2、思考: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回忆百分数的意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百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求常见的百分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考试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点名课题,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师生合作,新知探究
1、教学及格率
①创设问题:及格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认真观察,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③比较发现两道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呈现结果形式不同。提问:为什么要×100% ?
学生积极思考,在旧知的基础上,用百分数的意义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转化知识,努力解决问题。
④小结:求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相同,结果形式不同。
⑤思考:这次考试六年级的及格率是多少?
认真观察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比较异同。同桌讨论、思考及格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经过对比,引导学生知识正迁移。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熟悉的求“及格率”为例同位分析引出百分率。】
2、合作探究“达标率”
出示例1第(1)小题①小组合作探究(6人一组)②布置任务:审清题意
达标率指什么
列式计算 ③教师巡视指导 ④小结
学生小组合作,组内分工明确,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完成任务。小组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结果。集体交流并小结。
【设计意图: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达标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解达标率的意义与方法。】
3、自学“发芽率” 出示P85例1第(2)小题
①自学要求:想一想“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 算一算 把表格补充完整。
填一填 将书上86页的公式填完整。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任务。
②教师巡视指导。③组织集体交流
④师生共同小结“发芽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农民种田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反馈自学结果,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也是对听课效率的一个自检。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发芽率对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民会选择发芽率高的作物去播种提高成活率,提高收成,并要珍惜粮食爱护环境。】
三、生活拓展:
启发学生举例生活周围常见的一些百分率,并要求学生谈谈对这些百分率的理解。
学生举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黑板出示判断题
2、卡片出示解决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性的练习,由易到难,巩固刚学知识,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回顾整理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或者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的好方法。】
六、拓展延伸
观察这幅图,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学生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求常见的百分率
达标学生人数
达标率=
学生总人120 数 160 = 0.75×100%
×100%
×100%
=
=75%
第五篇:《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求百分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依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2.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求命中率的基础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实际含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3.进一步明确百分率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教师:王涛和李强是各自篮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场比赛后,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课件出示)。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预设:王涛是5投3中,李强是6投4中。
教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知道什么?(谁的投篮更准)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计算,指名回答。预设1:,因为,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
预设2:,因为,所以李强的投篮更准。
教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都是求什么?(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是用小数表示结果,一个是用分数表示结果)
【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为探究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为更好地理解命中率的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揭示命中率。
教师:这种计算的方法,与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的投篮命中率类似。从百分数的意义出发进行思考,什么叫“投篮命中率”?
根据学生回答逐步概括为: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追问:该如何计算呢?。
教师:这个题目的问题是“他们两人的命中率分别是多少?谁的命中率高?”。2.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师:投篮命中率是一个什么数?(百分数)你能把刚才的两种运算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吗?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预设1:成百分数。)
。你是怎么做的?(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预设2:教师:。
除不尽,怎么办?看书本上是怎么解决的?(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预设:或。
除不尽,保留三位小数约等教师:你能解释这里的“≈”和“=”符号的用法吗?(于0.667。然后把0.667这个小数转化为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相等关系。)教师:这样我们已经分别计算出了两个人的命中率,谁更高些?(李强)3.引导归纳,得出方法。
(课件强调)0.667=66.7%,你能理解这样的表示方法吗?(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教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扩大了100倍)加上百分号意味着什么?(把这个数缩小了100倍)
教师:我们一起来归纳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
逐步引导,达成同识: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能转化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也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逐步理解转化的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师的合理揭示、适时点拨、引导归纳,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呈现出较强的层次性。这样的过程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联系实际,理解意义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投篮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为什么要“
”呢? 预设:因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在后面添上“”确保结果是百分数的形式。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像上面这样常用的百分率还有许多。如学生的出勤率、绿豆的发芽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树木的成活率等。你能表示出求这些百分率的式子吗?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教师: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
预设:近视率,达标率,合格率,优秀率,森林覆盖率,公园绿化率,销售额的增长率等。小结:百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各种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对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巩固运用
1.生物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每次试验结果如下:
学生练习,分析校对。教师: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实验的发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感受百分率的实际作用)
2.把下面的小数和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小结: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分数改写成百分数,可先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达到100%,哪些可能超过100%吗? 【设计意图】第1题是运用百分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第2题巩固并进一步优化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的方法;第3小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
五、课堂小结,适度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2.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能将下表填写完整吗?
【设计意图】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的同时,以练习的形式适度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进行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