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

第一篇: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

《“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

对“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进行查新,从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查新,将分关键字完全吻合,部分关键字相同,相关关键字三个部分进行查新。

一、关键字完全吻合

(一)2011-4-30 10:16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检索项:题名,检索词: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排序:时间,匹配:精确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二)由于计算机公共课又叫计算机文化课,故将检索词改为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文化课教学设计,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

(三)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查新,检索方式:检索项:题名,检索词: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排序:时间,匹配:模糊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四)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查新,检索方式:检索项:题名,检索词: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文化课教学设计,排序:时间,匹配:模糊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以上检索结果表明:从1979年-2011“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设计”同名的文章为0篇。

二、部分关键字相同

(一)2011-4-30 10:32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检索项:题名,检索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时间:精确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二)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查新,检索方式:CNKI查新,检索方式:0条。

4月30日10:16,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内,与或“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文化课教学CNKI查新,检索方式:1979-2011,,时间:1979-2011时间:1979-2011时间1979-2011年,排序:时间,匹配:检索项:题名,检索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时间: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模糊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3条

1、【篇名】倡导自主学习的高职学校计算机公共课及其教学设计 【作者】郑惠勇、吴金环、林向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山东,烟台,北京,100083 【出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101-106 【摘要】文章从高职学校及计算机公共课的特点出发据 ,指出了高职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学习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从自主学习的角度改善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理念 ,并尝试提出了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自主学习理念的具体方法进计算机公共课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2、【篇名】计算机公共课开放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作者】陈旭日、胡紫英【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湖南,永州【出处】实验室科学,2006,2(1)【摘要】本文分析了验证性实验、+ 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开放实验室的平台上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3、【篇名】计算机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作者】陈旭日、胡紫英【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出处】实验科学与技术【摘要】分析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之间的关系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开放实验室的平台上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检索项:题名,检索词:计算机文化课教学设计,时间:精确

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之间的关系 ,永州,425006

CNKI查新,检索方式:以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目标为依 ,在分析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自 ,以此来促 ,提出了“平台,培养学生, 提出了(平台 +, 培养学生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2005,55(1), ,425006 ,强化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2006,2(1), 强化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四)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查新,检索方式:

检索项:题名,检索词:计算机文化课教学设计,时间: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模糊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0条

三、相关关键字

(一)2011-4-30 11:00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检索项:题名,检索词:计算机公共课,时间: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262条。

下载了2010年包含关键字“计算机公共课”的文章学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研究》,《参与性教学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中的应用》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索》等,在这30篇的文章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关于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检索项:题名,检索词:教学设计,时间: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33277条。

有关于教学设计的文章非常多,涉及了方方面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职教教师情景化教学设计初探》探》、《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多元化教学设计》等。

(三)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检索项:题名,检索词:混合学习原理,时间: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9条。

9篇文章内容主要为混合学习原理在成人高等教育、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的应用。

(四)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检索项:题名,检索词:混合学习理论,时间: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8条。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理论初探》CNKI查新,检索方式: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精确30篇,其中包括了《财经类院校大,《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探,排序:时间,匹配:精确如《交通手势指挥的模拟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初

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精确电力企业员工培训、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精确、《混合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_对学,《高校计算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查新,检索方式:1979-2011

查新,检索方式:中小学教师培

查新,检索方式:习理论的再认识》、《混合学习理论及其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启示》、《混合学习理论在_婚姻家庭法学_课程教学中的个案运用》、《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_数据结构_学习模式》、《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_以_选择结构程序设计_为例》、《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摄影技术课程学习研究》、《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辅导策略研究》。

(五)在中国知识资料总库CNKI查新,检索方式:

检索项:题名,检索词: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时间:1979-2011,排序:时间,匹配:模糊

检索结果为:共有记录1条。

《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_以_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四、查新结论:

经审阅检索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计算机公共课是一种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明其学习方法有其特殊性,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人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关于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混合学习理论(原理)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它是指在企业培训中,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绩效方法,恰当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在线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检索结果表明,混合学习理论已在成人高等教育、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面进行了研究。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本次查新检索出与教学设计有关的文章多达篇,说明教学设计是一个研究热点。

综述所诉,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在国内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混合学习理论指导下,对计算机公共课进行教学设计是其突出特点。

_为例》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

相关文献表国内已有研究教学模式、E-learning和33277在

第二篇: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

通电学院 12电信职本班 刘玉婷 20122622

一、教材内容分析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会为今后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并行计算、分布 式系统等课程打好基础,用层次结构的观点并以信息的加工、处理为主线研究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本书内容覆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对本课程所列知识体系中的全部核心单元及部分选修单元。既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注意反映当代的最新技术。按横向方式组织课程实例,而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机型,以减少局限性。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概念讲解清楚、通俗易懂。

二、学生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电子专业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更深一步的对计算机的探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大部件的组成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互连构成整机的技术;培养学生对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能力,建立牢固的整机思想。使学生学懂简单、完整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和整机系统组成,以及计算机部件连接关系和运行机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入门性知识,掌握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它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功能部件及其功能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的技术和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概述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应用与分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探索精神,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组成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设计

1.了解计算机系统硬软件的组成和它们的层次关系; 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大功能部件和各自的功能;

3.理解计算机部件的连接关系和整机运行过程的入门性知识; 4.了解3个级别的计算机语言;

5.理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 6.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各自面对的主要问题; 7.了解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8.了解计算机系统分类。

(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概念,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软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五、教学策略分析

1.掌握:属于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部分知识对相关问题做基本的分析、计算和处理,具有基本的应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2.理解:属于课程中较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部分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说明,具有区别或区分容易被混淆的概念的能力,以及读懂原理框图、流程图、程序语句和简单逻辑电路图的能力。

3.了解:属于课程中与上述“掌握”和“理解”部分相关的较复杂的内容,作为提高或扩大知识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够初步认识、学会、记忆或简单理解,具有简要描述、叙述、说明和举例的能力。(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使得学生老师共同探究学习。(2)情景法

用直观画面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3)讨论法

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各个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探讨。(4)练习法

有小练习来对这节课程内容进行检验,以此来观察学生是否完全掌握。(5)演示法

通过演示数字排序的一般过程,使得师生共同互动探究计算及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

本课程采用远程教学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远程教学包括要求学生收看电视录像课、网上的流媒体(IP)课件、网上教学辅导、实时和非实时答疑等多种教学形式;面授辅导应考虑学生的在职和成人特点和需求,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平时作业既是学生自我检验学习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形成性考核手段,各级电大教学点应配合面授辅导教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和反馈,必要时应要求学生重做。

小组讨论课是在教师引领下对预先布置的主题开展讨论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级电大教学点应配合面授辅导教师组织实施。同时,小组讨论课也是一种形成性考核形式,教师应注意把握“引领”、“提问”和“点评”等多个教学指导环节,并依据标准给予每个学生合理的学习评价。

七、教学反思

因为整个第一章在整本书占的比重比较重要,入门是关键,学好概念性的东西才会方便日后的更深入的学习,因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问题。

1、用实物观察引入课堂,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用图片展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构成:

3、和同学一起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篇: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专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

一、该课程应讲授的内容体系

1.基本描述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总学时】 :68 【讲课学时】 :52 【实验学时】 :16 【授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生物信息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 :数字电路设计 2.教学定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该课程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技术等课程打好基础。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1)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2.5学时)

计算机软硬件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硬件框图及工作过程、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本书结构及学习指南。

(2)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0.5学时)

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

(3)第三章系统总线(3学时)

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总线结构和总线的判优控制及通信控制。(4)第四章存储器(10学时)

存储器分类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包括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存储器的校验、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高速缓冲存储器(包括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Cache--主存地址映像、替换算法);辅助存储器(包括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磁盘存储器的结构、光盘存储器的存取原理)。

(5)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8学时)

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及组成、I/O与主机的编址方式、传送方式、联络方式以及设备寻址;外部设备分类及简介、I/O接口的功能及基本组成;程序查询方式的工作原理及程序查询接口电路;程序中断方式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中断接口电路、中断服务流程;DMA方式的特点、DMA接口电路的功能、组成、类型及DMA 的工作过程。

(6)第六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12学时)

计算机中有符号数(原码、补码、反码、移码)和无符号数的表示;计算机中数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定点运算(算术移位和逻辑移位、补码加减、原码补码乘法、原码补码除法)及相应的硬件配置;浮点四则运算和算术逻辑单元及进位链。

(7)第七章指令系统(4学时)

机器指令的一般格式、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指令的地址格式和寻址方式、指令格式举例和RISC技术。

(8)第八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4学时)

CPU的功能及结构框图、指令周期、指令流水和中断系统(包括引起中断的各种因素,中断系统所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如中断请求标记、中断判优、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多重中断等)。

(9)第九章控制单元(4学时)

微操作命令的分析(按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和中断周期分析不同指令的微操作命令)、控制单元的外特性、多级时序系统、控制方式和控制信号实例分析。

(10)第十章控制单元的设计(4学时)

组合逻辑设计(包括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框图、微操作节拍安排、组合逻辑设计举例);微程序设计(包括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微指令的编码方式、微指令地址的形成方式、微指令格式、微程序设计举例)。

二、教材选择 本课程教材选用唐朔飞编著《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该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的研究成果,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编写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九五”规划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该教材根本上扭转了从二进制数制码制开始,接着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系统的顺序,逐一讲述计算机中各部件的传统写法,致使学生往往学了半个学期,仍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最后才将全部的内容连贯起来。这种自底向上的讲述方法,不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也不利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

本教材定位在原理和性能分析上。首先把学生领到计算机整体框架的制高点上,然后带领学生自顶向下,由表及里,层层细化,一步一步进入到计算机的内核,更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在深化过程中,每走一步会出现一系列悬念,每一个悬念又都启发学生主动从下一篇章寻求答案。因此在大框架的指导下,在深入细化的过程中,学生自觉的加深了对计算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由于突出了启发式教育,学生经过主动探求,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2000年至今,全国开始采用此教材,实践证明了该教材确实达到了编写的设想,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了学生层层深化的目的。此教材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至今已印刷12次,共150000册。

本课程主要参考教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 William Stallings,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Fifth Edition), 2001.8影印版。

三、课程讲授

1.重点与难点

(1)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重点:本章重点突出计算机组成的概貌和框架,如下图所示。

由此使学生简洁明了地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此框架内由I/O→存储器→CPU→存储器→I/O的过程,是通过逐条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来运行程序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当今计算机尽管发展到千变万化的程度,但其最根本的组成原理还是基于冯•诺依曼的结构。

难点:本章概念、名词较多,这些只是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基础,因此严格讲本章没什么难点,只要建立计算机组成的框架即可。对指令和数据都以0或1代码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这一问题,应特别注意重点理解。

(2)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重点:使学生了解到从1946年ENIAC诞生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构成计算机的元器件发展变化(由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每隔6至7年,计算机便更新换代一次,运算速度约提高一个数量级。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自从Intel公司生产了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后,随着集成度成倍的提高,以每隔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管数就翻一番的速度使计算机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以至整个社会从制造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出现了知识大爆炸,从而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第三章系统总线

重点:要求学生了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I/O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解决I/O设备与主机之间连接的灵活性,计算机的结构从分散连接发展成总线连接。由于各个子系统都通过总线交换信息,这就产生了总线的瓶颈问题,影响了计算机的速度。为了克服总线瓶颈又产生了多总线结构,进一步为了设计简化,便于维护,有利于批量生产,又提出了各种总线标准。特别是为了解决众多部件争用总线,必须对总线进行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

难点:为了解决总线上各模块争夺总线的使用权,解决通信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配合,总线的通信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4)第四章存储器

重点:存储器如同人的大脑具有记忆功能一样,是计算机组成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容量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围绕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容量的扩大,促使存储器从基本组成元件到整体结构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当今计算机大多以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以硬盘或光盘作为辅助存储器。为了更好解决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和价格/位之间的矛盾,采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的存储器结构,使存储器的总体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必须掌握各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类存储器在存储器的存储层次结构中各自起的作用。

难点: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电路知识和本章所学的半导体存储芯片,设计存储器和CPU的连接电路。注意要合理选用芯片,以及CPU和存储器芯片之间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连接,特别是存储芯片片选逻辑的确定。

本章另一个难点是掌握不同的Cache-主存地址映象直接影响主存地址字段的分配及替换策略和命中率。

(5)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

重点:输入输出系统是人机对话和人机交互的纽带和桥梁。由于输入输出设备工作速度与计算机主机的工作速度极不匹配,为此,既要考虑到输入输出设备工作的准确可靠,又要充分挖掘主机的工作效率,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主机与I/O交换的三种控制方式,即程序查询、程序中断和DMA,以及它们各自所需的硬件及软件支持。

难点:要对处理中断的各类软、硬件技术运用自如;要认清周期窃取的含义;要分清CPU响应中断和允许周期挪用的时间。

(6)第六章计算机的运算方法

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内部的各种运算与人们习惯的运算是不同的,不仅运算方法有差异,就是数的表示也不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中有符号数、无符号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各种表示,以及移位、定点补码加减运算、定点原码一位乘和两位乘及补码Booth算法、定点原码和补码加减交替除法,以及浮点补码加减运算。了解不同的运算方法对运算器结构的影响,以及提高运算速度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快速进位链的设计方法。

难点:溢出判断是各种运算方法的一个难点,而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判断溢出的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浮点运算,应特别注意区分浮点数和用补码表示的浮点规格化形式这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真值,后者指的是机器数,由于补码规格化数的特殊约定,两者表示的数的范围是不同的。

本章的另一个难点是掌握原码和补码运算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符号位的处理。原码乘除法结果的符号均和数值部分的运算分开进行,而补码乘除法结果的符号是在数值部分的运算过程中自动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机器内只设加法器,故全部减法运算实质是通过加法操作实现的,这就有一个对减数求“补”的问题。原码除法中减去除数的绝对值,一律用加上除数绝对值的补码实现。应特别注意[-x]补和[-x*]补的区别,其中x*是真值x的绝对值。

本章的第三个难点是,若浮点数的阶码采用移码运算时,其运算规则和溢出判断规则与补码运算是不同的。

(7)第七章指令系统

重点:要求学生了解机器的指令系统决定了一台计算机的功能,而一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确定以后,计算机的硬件必须给予支持。指令系统主要体现在它的操作类型、数据类型、地址格式和寻址方法等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寻址方式对操作数寻址范围以及对编程的影响,掌握不同的寻址方式所要求的硬件和信息的加工过程。还应了解RISC的主要特点及其与CISC的区别。

难点:要求掌握设计指令格式的方法,学会根据指令系统的要求,确定指令字中各字段的位数及其含义。特别是在实际机器中,指令字长不一定等于存储字长,因此应格外注意各种寻址方法和地址格式的运用。

(8)第八章 CPU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要认识到机器的核心是CPU,通过对CPU的功能和内部结构的了解,掌握机器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是在CPU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而且CPU在不同的工作周期内访存的性质是不同的。此外还应掌握中断技术在提高整机效能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开发系统的并行性,在现代计算机中大量采用流水技术。

难点:中断技术在现代计算机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吃透这一内容,建议结合第五章学习,便于建立整机概念。

(9)第九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

重点:理解控制单元为完成不同指令所发出的各种操作命令,以及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与操作命令的关系。

难点:CPU的控制方式,微操作命令的分析及多级时序系统。

(10)第十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重点:要求初步掌握控制单元的两种设计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在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方面的不同。结合时序系统的概念,学会按不同指令要求,写出其相应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难点:微程序控制是一种更规范的控制方法,学会如何确定微指令格式,编出微指令的码点是本章的难点。

2.讲授中应注意的方法等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计算机的整机工作原理,及对计算机各子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或选取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因此讲好本课程要做到:

 教师本身必须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融会贯通,也即要求本身基础非常扎实。 讲授本课程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必须自上而下地给学生讲述计算机的整机概貌,让学生首先摆脱“电脑”神秘化的枷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在宏观认识整机概貌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逐级剖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如系统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中央处理器等等。而在逐级剖析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时刻不忘整机工作的需要,又要对各级子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使之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实现计算机的自动工作,各子系统必须如何组成。最后通过第四篇控制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真正了解计算机的有条不紊、自动协调工作都是在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的,并可将这些看作是组成更高级计算机的“元素”或是“细胞”,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树立唯物主义的观念去从事计算机的开拓研究工作。

 为了加大课堂上的信息量,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形象的理解各种电路中信息的流动过程和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思路,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制作上注重动画显示,按讲课进度控制播放速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 为了加深学生对各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在讲授过程中,应该配置一定数量的实验和作业习题。

四、作业安排

1.指导思想

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运算方法及基本电路的设计方法。为此,必须用适量的作业、习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熟练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作业安排

本教材每一章都附有大量的习题,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时,合理选择书上习题,以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每一章讲授结束,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集体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作业成绩记入总成绩内。没有作业成绩者不得参加考试。

五、实验环节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最终实验成绩按预习情况、具体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实验成绩记入总成绩内。

六、考题设计

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本课程考题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要求叙述准确;运算方法,要求掌握几种常用的方法;基本电路设计,要求掌握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综合能力,由此衡量各类不同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题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1.概念型

此类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强调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此类题的基本形式可以是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2.计算型

此类题通过计算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对机器数,各种运算方法,海明码的组成和纠错,磁盘存储器的容量,机器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等知识的理解。此类题的形式可以是选择、填空、计算、问答。

3.设计型

此类题用于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讲授的基本方法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例如对存储器与CPU的连接、Cache-主存的组织方式、对应不同运算方法的运算器结构框图、机器指令格式的设计、微指令格式的设计等。此类题的形式可以是画图、问答。

4.综合型

此类题考察学生对计算机整机概念的理解,对各子系统在整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方法、设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CPU和存储器、CPU和I/O系统之间的联系;CPU如何控制程序的运行;指令系统对机器硬件配置的影响;为了提高整机的速度,各个子系统分别可采用哪些措施等等。此类题的形式可以是画图、问答。

七.成绩评定

本课程综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 书面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  实验能力占总成绩的10% 总计满分为100分

第四篇: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课程设计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班级:

姓名:

–1–

一、系统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网站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网站规划设计和网站应用开发不可缺的步骤。系统需求分析的主要目标是查清目前运行网站所存在的问题,了解用户对该网站的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操作的拟案。

(一)网站功能需求

平常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主要在课堂上授教,学生认真接受知识的陶冶,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课下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大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到的学习资源并不能充分利用,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这会加深了学生的学习苦恼。

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苦恼,该网站将对能够利用到的复习资源和参考资料进行科学化的整理安排,让广大的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公共网站导航的引导下进行更加合理的学习,如下载资料,同步交流等。

将网站的功能需求进行总结,总结网站应该有以下功能:

(1)管理使用者功能(2)同步聊天室管理功能(3)管理公告板功能(4)搜索学习资源功能(5)管理学习资源功能

从使用功能安排来讲,本网站有三种类型的用户,学生、教师和特殊用户。学生:经过注册后,便可以下载学习资源,也能登入聊天室,与一或多人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同步聊天。

教师:安排负责讲授课程的教师来管理,管理者可以进行管理公告板、学习资源和聊天室等部分。

特殊用户:主要是后台管理者,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

(二)网站可行性分析

该网站符合系统可行性分析。从以下四点可以看出,主要有:

条理性: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可以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简单明了的快速实现网站功能,使之更有条理性。

实用性:它强化了教学需求定向开发设计的方案及后台管理是为了突出广大用户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使之更加便捷高效。

专业性:它的良好实用性体现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方面面的计算机学习资源。

–2– 合理性:集中把页面中的常用部分结合成板块,主要安排在页面的下,右侧和顶部,这样即使所建页面有重复部分出现的时,只需要用现成板块来重新组合就可解决完成。

–3–

二、网站设计

通过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网站的系统分析调查基础上,制定出它的总体规划方案。网站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开发工具、开发技术等[4]。

(一)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该网站为实现需求分析中提及的各种功能,向不同的使用者们提供不同的界面,所以可以灵活操作。将系统功能按用户类型进行功能划分。本网站的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网站 学生 教师 特殊用户 在线聊天浏览公告板搜索学习资源下载学习资源修改个人资料管理聊天室管理公告管理学习资源修改个人资料学生 信息 管理教师信息管理

图3.1网站功能结构图

1.学生(1)在线聊天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聊天房间,允许注册后的学生登录到教师的聊天房间中进行聊天、切换和离开聊天房间等操作。

(2)浏览公告板

对于访问该网站的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公告板来获悉更新的学习资源和聊天室的相关信息。

(3)搜索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相关类型学习资源的搜索操作。(4)下载学习资源

–4– 学生登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去下载学习资料。2.教师(1)管理聊天室

教师登录后,对于自己创建的聊天室,不仅可以聊天,还可以有管理权限,例如,查看全部在线用户的信息,把不遵守聊天室规则的人踢出聊天室。

(2)管理公告板

教师登录后,对于自己新上传的学习资源或自己聊天房间信息作为公告去发布,同时对错误公告进行改正,及时删除过期公告。

(3)管理学习资源

教师登录后,可以上传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进行删除等操作。

(5)修改个人资料

教师登录后,可以修改包括更改密码等个人信息。3.特殊用户

(1)学生信息管理

特殊用户也可以对学生实行检查和删除操作。(2)教师信息管理

特殊用户可以对讲授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添加,每添加一次教师,即建立一个由这名教师所管理的聊天室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删除操作。

(二)数据库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功能模块划分的结果,具体分析了本系统具有的实体,实体E-R图如下图4.3所示。

学生老师1进入N聊天室M发布N1公告管理1–5–

图4.3 E-R图

年龄性别E-mail学生姓名学生名电话地址课程名注册时间密码课程号课程数课程说明课程图片更新时间学生学生账号密码问题提示答案课程资料名资料号资料上传者资料类型上传时间截止日期学习资料公告类型特殊用户帐号特殊用户名职能公告号公告名公告发布日期公告内容公告截止日期特殊用户公告职称老师E-mail提示答案密码问题密码老师注册时间聊天室网址聊天室名聊天室类别聊天室范围注册步骤老师名老师帐号聊天室老师姓名老师年龄

说明: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也就是数据表。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线把菱形与有关实体连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实体的属性可用椭圆表示,但在该图中省略了属性。

2.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概念结构设计的下一阶段,设计根据概念阶段的E-R图转化成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本公共课系统采用关系模型。

根据以上原则将计算机公共课系统中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如下:

● 学生(学生账号号,学生名,学生姓名,密码,地址,密码问题,提示答案,电话,E-mail,用户积分,注册时间)

●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数量,课程图片,课程说明,更新时间)● 老师(老师账号,老师名,老师姓名,老师密码,密码问题,提示答案,老师E-mail,老师注册时间,职称,老师年龄)

● 公告(公告号,公告名,公告类型,公告内容,公告发布日期,公告截

–6– 止日期,老师账号)

● 聊天室(聊天室网址,聊天室名,聊天室类别,聊天室功能,注册步骤)● 学习资料(资料号,资料名,资料类型,资料上传者,上传日期,截止日期)

● 进入(学生账号,聊天室网址)

3.数据表设计

说明:用户信息表用来存放用户的基本信息和一些登录信息。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这个用户信息表中,用户登录时,输入用户名与密码进行登录,通过用户信息表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校验。用户信息表如表4.1所示。

表4.1 学生信息表t_student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学生帐号(主键)学生Email(不为空)学生密码(不为空)学生电话(不为空)密码问题 提示答案 学生地址 学生姓名 学生名(不为空)更新时间 性别 年龄 saccount email password phone question Answer address struename sname Updatetime Sex Age

Integer Varchar Varchar Intege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Datetime Varchar Integer 50 自动编号 20 20 50 10 10 自动编号 10 自动编号

说明:学生信息表来存放学生的基本信息。在系统前台用户查看的学生信息都是通过这个学生信息表显示给用户的。

表4.2 老师信息表t_teacher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老师帐号(主键)taccount Integer

–7– temail password question Answer address tturename tname Updatetime Age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Datetime Integer 50 20 20 50 10 10 自动编号 5

老师Email(不为空)老师密码(不为空)密码问题 提示答案 老师地址 老师姓名 老师名(不为空)更新时间 老师年龄

说明:老师信息表来存放老师的基本信息。在系统前台用户查看的老师信息都是通过这个老师信息表显示给用户的。

表4.3课程信息表t_course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课程号(主键)课程名(不为空)课程数量(不为空)课程说明 课程图片 更新时间 Cid Cname Quantity Explanation Picture Updatedtime

Integer Varchar Integer Varchar Varchar Datetime 自动编号 30 50 自动编号 说明:课程信息表用来存课程的基本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此表了解相关课程的信息,从而选侧自己喜欢的课程。

表4.4 公告信息表t_ Announcement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Integer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公告号(主键)公告名(不为空)公告类型 id Name Type

Varchar Varchar

10

–8– Releasetime Deadline Content taccount

Datetime Datetime Varchar Integer

自动编号 自动编号 100 自动编号

发布日期(不为空)截止日期(不为空)公告内容(不为空)老师账号(外键)

说明:公告信息表存放公告的信息。从此表中可查看各类公告。

表4.7 进入信息表t_enter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学生账号(外键)聊天室网址(外键)saccount Website

Integer Varchar

说明:进入信息表存放用户进入聊天室的信息。两个外键共同作为主键。

表4.8 聊天室信息表t_ChatRoom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30

说明

聊天室网址(主键)聊天室名(不为空)聊天室种类

聊天室范围 Website Chatroomname Species Range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50 30 说明:聊天室信息表主要是记录用户使用聊天室的过程及其相关的种类、功能等。

表4.9 学习资料表t_ Data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资料号(主键)资料名(不为空)资料种类(不为空)资料作者 Dataid Dataname Types Author

Integer Varchar Varchar Varchar 30 10

–9– Uploaded dDeadline

Datetime Datetime

自动编号 自动编号

上传时间 截止日期

说明:学习资料表主要是用来存学习资料信息,供用户查看、下载。

表4.10 特殊用户信息表t_ Specialuser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自动编号

说明

特殊用户账号(主键)特殊用户名 特殊用户职能 account Name Functions

Integer Varchar Varchar 30 说明:特殊用户信息表主要是用来存储特殊用户信息,同时实现其职能。

–10–

第五篇:第二课 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第二课 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主机等。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及特点。

2、学会开、关计算机。

3、进一步认识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会并知道开关计算机的过程。教学难点:

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应用(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既然计算机能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那么计算机到底是怎样组成的?本课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和硬件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经过了四个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是由电子管为的主要组成的。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由晶体管元件组成的。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计算机由集成电路元件组成的。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计算机是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速度越来越快。)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第五代:智能计算机正处在研究阶段。

三、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硬件由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打印机等组成。1.显示器

(板书:显示器)先来说说外形与家用的电视机差不多的设备吧,它的名字叫显示器,虽然它与电视机差不多,但是却比电视机清晰许多,近距离使用它时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显示器是我们与计算机面对面交流的工具,它能将计算机工作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出示图片)它们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都是显示器。2.主机

(板书: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的工作都是这个主机完成的,它的外形是个箱子,但里面装了许多设备,(出示主机箱)计算机正是靠着这些设备来完成各项工作的。(出示图片)它们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都是主机。3.鼠标器

(板书:鼠标器)鼠标器用来操作计算机进行工作,虽然它个子很小,有两个或三个按键,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出示图片)鼠标器有两个按键的,也有三个按键的,有带滚轮的,有机械式的鼠标器,有光电鼠标器,它们都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好帮手。4.键盘

(板书:键盘)键盘可以帮助我们输入一些文字、命令,或者可以在某些时候代替鼠标器工作。它的按键很多,要正确、快速地使用它们,需要我们花一定的时间。(出示图片)它们的外形不同,但是键盘上的键基本都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5.其它设备

计算机上还有一些其它设备,(出示实物)例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麦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四、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

1、计算机的启动(1)打开显示器的电源开关。

(2)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计算机会自动检测,同时屏幕显示一些检测的信息,然后进入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

2、计算机的关闭(1)先保存好使用的数据,退出所有正在应用的程序。

(2)单击【开始】——【关闭计算机】——选择【关闭】,计算机主机被关闭。

(3)关闭显示器的电源开关。

五、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高超的记忆能力。

3、准确的判断能力。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主要设备,知道一台计算机至少要有主机、显示器、鼠标器、键盘这四个设置组成,其他的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1、计算机光有以上的硬件是不能工作的,还需要硬件和软件配合才行。

2、提问:开机的顺序和关机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开机时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关机时是先关主机,在关外部设备。

二、教学设计在撰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认为教学设计在撰写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主体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指导,来理解教材,依据系统性原则的进行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不单纯等同于教案,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更强调教学背景分析、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组织。

(2)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实际特点为依据,根据学生需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不是每课教学内容都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要能够合理的剪裁教材,将任务进行分层,课上要以学生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为宗旨和原则,扎实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

(3)教学设计要注重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只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但经常忽略了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他们在学习上会出现的困惑。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准备的预设,并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指点。并根据课堂生成结果,对教学环节进行及时的调整。

下载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设计查新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课 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时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学生上计算机课必不可少的一课。教者要指导学生从外不简单认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功能和计算机的应用以及如何开......

    第二课 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第二课 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第二课新伙伴——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时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课,是学生上计算机课必不可少的一课。教者要指导学生从外不简单认......

    新人教版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运算顺序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

    《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1第1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

    (新)《学习目的》教学设计

    《经典义理教程:智——学习目的》教学设计 新元小学石曹薇教学内容:第五课《学习目的》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剑虽利,不厉......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控制器综合设计实验(xiexiebang推荐)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控制器综合设计实验 学院: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完成日期: 一、需求分析 1、 程序设计目的 (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单位:XX学校 署名:自己的 联系电话:000000000 邮编:000000 电子邮箱:000000000@qq.com【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四则混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