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文化与才艺课心得体会
中华文化与才艺课心得体会
张文博
年幼时起家严、家慈就经常向我讲述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才能技艺,而后随着阅历的丰富,学识的增长,对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更是有了愈来愈浓的兴趣,当初选择对外汉语专业多少也是基于此因。但遗憾的是,本科期间所学专业课程多是围绕着语言教学本身,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技艺等并未有任何涉猎。
可我深知,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属于整体语言教学,但又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教学原则、方法,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始终结合在一起的。如果对文化一知半解且不知如何将其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话,想必在今后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带来一些不便。
考取研究生后,我来到辽师深造,了解到学院为我们专门开设了“中华文化与才艺展示”这一课程时,内心颇为欣喜也很期待,不禁想着“如此丰富的文化才艺,老师究竟会怎样向我们讲授,又如何与我们的专业相结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正式开始上课后一一得到了答案。
还记得第一次上剪纸课时欣赏到朱老师的那些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时惊叹的心情。而后得知这些作品竟大部分是朱老师利用闲散的课余时间完成的,不禁更加钦佩起来。大学期间我曾在烟台参观过一个剪纸博物馆,里面的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让我流连忘返。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身边竟有掌握如此技艺的人,更没有想到,我也有机会学习这门手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和许多同学都学会了许多剪纸的技巧和手法,尽管手法不甚熟练,可是在创作以及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也足以让人欢欣不已。
其后的一次课上,我们有幸聆听观摩了无极拳传人孙先生关于无极拳这一古老拳法的介绍,也使我感受颇多。中华武术历来有着独特的魅力,无极拳又结合了易经八卦、奇门遁甲等中华传统文化。班上来自斯洛伐克的马里安同学正是因对武术抱有兴趣进而学习中文的。正如思想家培根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以此类文化才艺为基础,培养外国学生对中文及中华文化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势必事半功倍。
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张文博 之后的几节课里,朱老师又向我们教授了东北特色的秧歌。虽然自幼生长东北这片热土,可是对于秧歌这种民间艺术,我之前是并无半点兴趣的。但在中华才艺课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后,竟也对它感兴趣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伴着音乐,中外的同学们都热闹甩着新学的手绢花,踩这新习的步法在教室里热闹得扭着秧歌,那种氛围是我前所未见的。真希望以后我也有机会能带着自己的学生也这样感受别具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
最后一节课上,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或者以文化教学为依托,教授语言知识等问题。“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朱老师在最后教导我们要用“大视野”去面对今后学习或者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因为课时有限,朱俊华老师不可能将所有的文化才艺都倾囊相授,这一点我和许多同学都深感遗憾。可是,正是在这寥寥数节课里,朱老师就使我们了解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并使得包括许多外国留学生在内都对我国的文化才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在难能可贵。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已经将我们带入了绚烂的中华文化才艺的世界,在今后的日子里,需要靠我们自己更加努力,尽量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要多加思考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介绍和讲授相关内容。另外,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也要向朱老师虚心求教,望不吝赐教。
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张文博
第二篇:阅读中华文化经典 展示家庭才艺魅力
阅读中华文化经典 展示家庭才艺魅力
近日,为期3个多月的“阅读文化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2012年上海市社区网上读书活动落下帷幕,12月6日,总结表彰会在嘉定区南翔镇社区文化中心举行。今年是全市网上读书活动开展的第二年,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长宁区发挥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经过对各街镇的宣传发动,活动期间,长宁区共上传阅读心得近1000篇,市民读书先进个人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4名,1人获先进组织者,长宁区获得优秀组织奖。会上,仙霞新村街道晚晴读书会展示了《诗友诵经典》诗歌朗诵节目,由社区文化名人带来经典诗词诵读,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11月27日,2012年 “乐学申城•精彩人生——庆祝党的十八大”上海市社区教育系统家庭才艺大赛总决赛暨颁奖晚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此项活动由全市各区县社区学院共同参与组织,自启动以来,历经3个多月的预选、初赛、复赛,16个区县各推荐1组家庭代表参加最后的总决赛。为做好此项工作,长宁区广泛发动各街镇社区学校,开展初赛选拔活动。并于10月举办了全区复赛。结合区域“国际商都、活力城区”的发展方针,长宁区积极挖掘社区家庭才艺资源,选送了一组来自虹桥街道的澳大利亚籍家庭参赛,获得决赛二等奖,长宁区社区学院获得此次活动优秀组织奖。
(区社区学院)
长宁区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开展教学展示活动
12月21日下午,长宁区老年(老干部)大学2012年教学展示活动文艺汇演在区少年宫举行。时任长宁区副区长冯保新,时任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本上,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设立,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老干部局局长朱良沪等领导观看了演出。本场演出是四个校区展示后评选出的优秀、精品节目汇演,融合了声乐、舞蹈、戏曲、服饰等特色节目,演出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每个校区的亮点、品牌,展现了老年大学师生们的整体形象风貌,给在场所有的领导、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学成果展示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和学员们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区老年大学)
12月20日上午,天山社区学校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2012年秋季天山社区(老年)学校结业表彰会,16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天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天山社区(老年)学校校长徐玲出席并致辞。活动中举行了优秀教师及优秀学员表彰交流活动。声乐班、舞蹈班、沪剧班、排舞班及时装班的师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呈现了自己一年来的学习成果,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天山路街道)
为了总结全年的社区读书工作,进一步推进社区读书会发展,北新泾街道图书馆于12月28日下午在社区文化中心举办了伏枥读书会年终总结会。成立7年的伏枥读书会今年除了常规活动外,还同街道社发科联合组织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主题的伏枥读书讲坛活动;和社区学校联合开展了“中华经典进社区”系列读书活动;各居委读书会分会还相继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系列活动。这些读书活动吸引了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到伏枥读书会中,也使伏枥读书会的品牌特色更加鲜明。(北新泾街道)
优秀学习团队介绍 ∞∞∞∞∞∞∞∞∞∞∞∞∞∞∞∞∞∞∞∞
优化学习团队
共建温馨家园
新华路街道百姓家园是一个文化型的老年人学习团队。百姓家
园的前身——心语茶社成立于1999年9月,是以番禺居民区归侨侨眷为主的学习组织,后在番禺党总支关心下,成员范围扩大而成为百姓家园。百姓家园的成员多为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工作者,他们爱好艺术、崇尚新知,多年来,以构建小区居民温馨家园为主线,以争做文明行为带头人为目标,致力于开展礼仪文化、民族文化、绘画文化、饮食文化、影视文化等学习活动,还开设保健讲座学养生、品茶学时政、迎端午学包粽子、学跳交谊舞等活动。他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为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新华路街道)
2012上海教博会终身教育专题展在长宁区举行
作为上海教育博览会系列展之一以及上海市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联动项目,2012上海教博会终身教育专题展于12月1日在长宁区图书馆开幕,本届展会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和长宁区学习办主办,成才与就业杂志社等承办,专题展为期5天。
本次展会以“为了每一个居民‘学有所教’”为主题,是一次全市学习服务支持模式的汇展,通过“内涵”“实效”“品质”三大版块,展示了全市22个特色鲜明的终身教育模式。展区设了长宁区主展区,集中展示长宁区终身教育工作推进特色和成效。展区还推出了由长宁区承办的上海市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专题介绍,将“一会一展”的联动模式贯穿始终。
在开幕式上,市教委副主任袁雯宣布专题展开幕,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庄俭授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长宁区学习办“共建终身教育宣传服务平台”铜牌。本市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教育部门领导为专题展剪彩。专题展网络直播间邀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及长宁区学习办领导接受记者现场采访。长宁区学习办主任、区教育党工委书记陈设立在采访中指出,长宁区根据十八大精神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在“精品虹桥、国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区域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将学习型城区和文明城区建设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大事,将“学习、教育”作为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城区品位、建设一个智慧、文明、活力城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次专题展新闻发布会上举行了中国成协期刊优秀作品、优秀工作者颁奖仪式,长宁区《学在数字长宁新发展》、《学在数字长宁简报》等获优秀作品奖;1人获优秀工作者称号。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中国成协期刊工作委员会2012年会”上,长宁区代表交流了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推进思路。本次专题展得到了长宁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区图书馆提供了场地与服务、辖区内的东华老年大学、天山社区学校进行了特色课程现场展示,进一步丰富了本次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区学习办)
上海市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闭幕
长宁区学习办获本届活动周特殊贡献奖
12月28日,上海市第八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闭幕式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市学习促进办主任、市教委副主任袁雯宣布活动周闭幕并讲话。仪式上表彰了本届活动周系列奖项及社区教育有关奖项。长宁区学习办副主任、社区学院院长张东平代表学习办领取活动周特殊贡献奖;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宋亦芳领取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铜牌。
为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庆祝党的十八胜利召开,在市学习促进办等部门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市民的积极参与下,历时8个多月的活动周顺利闭幕。今年活动周特色鲜明:一是大力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创设处处可学氛围,社会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三是创建品牌学习活动,展示终身教育研究成果;四是关注社会各类人群,促进全民参与终身学习;五是形成激励长效机制,促进活动周有序开展。闭幕式上播放了本届活动周短片,举行了上海学习网“上海学习资源联盟”、“摄影达人工作室”成立仪式,长宁区选送的歌舞及崇明县选送的群诵节目在活动中进行展示。(区学习办)
长宁区迎接2011—2012年上海市创建学习型社区实地评估
12月3日,由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帅良余带队的专家
组来长宁区对新华路街道、华阳路街道、天山路街道、仙霞新村街道进行创建学习型社区实地评估,区学习办主任陈设立和区学习办、社区学院、街镇主管分管领导组成的迎评组在天山社区学校迎接专家组。在听取了街镇领导创建工作汇报后,专家分组走访了4个街道进行实地评估。在集中总结时,专家组指出,长宁区参评街道创建理念新颖、创建工作扎实;注重资源整合、区域优势联动;关注各类人群、打造学习品牌,将学习内化为居民的生活方式,积极传播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长宁区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学习型社区创建为基础,坚持分类推进,坚持培育优秀学习团队,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长宁区已有8个街镇创建市学习型社区先进或达标,创建率达80%。这些创建单位成效明显:一是创建主旨明确,引导各类学习型组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习,夯实组织成员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市民学习需求较强,各社区在组织管理、方法创新等方面加强探索,增强学习者内在动力,提高主动性;三是倡导团队学习和互动学习,形成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优质学习团队;四是建立适合的学习机制,促进个人、团队和单位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为做好2011—2012市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总结,区学习办要求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区社区学院有关部门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指导;各参评社区职能部门积极动员、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突显特色,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区学习办)
长宁区开展2011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
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持续发展,根据市有关方面要求,继5月中旬对全区2011一年期实验项目进行验收后,12月18日,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楼一峰、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周嘉方、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宋亦芳组成专家组对2011两年期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进行验收。
验收会上,区学习办副主任、社区学院院长张东平作工作动员。2011全区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呈现的特点是:由系统内向系统外拓展;由整体推进向重心下移发展;由分散实验向协同实验转变等。专家们在点评中肯定了各项目承担单位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对项目推进和改进的建议。
12月19日至12月24日,长宁区社区学院与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还为2011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验收工作提供了有关支持和服务,有效地保障了全市实验项目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区学习办)
2012年长宁区社区教育教学点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实地评估
11月28日至12月6日,长宁区学习办委托市社区教育协会开
展了2012年社区教育教学点规范化建设试点实地评估工作。
今年是全区开展教学点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第三年,在两年推进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参评试点单位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规范化建设工作目标更明确、推进思路更清晰,各单位在经费保障、教学场地、师资队伍等瓶颈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善。这些方面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专家也指出,社区教育资源与居民实际需求有待进一步对应。
此次评估是试点评估的最后一轮,今后教学点规范化建设将形成长效推进机制。通过试点带动,各试点单位总结教学经验、形成工作特色、确立发展方向,为规范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区社区学院)
长宁区获市第六届家庭讲故事比赛优秀组织奖
12月16日,第六届上海市民家庭讲故事比赛决赛举行。长宁区学习办获优秀组织奖,参赛家庭获铜奖。大赛期间,长宁区学习办和区妇联广泛发动市民参与,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市民的综合素养,将“文化家庭、书香人生”主题不断深化和传承。
近几个月,长宁区学习办、区妇联在各街镇开展了家庭故事征文和家庭讲故事比赛,选送了6户家庭参加了全市初赛,3户家庭进入复赛。经过激烈角逐,全市9户家庭进入决赛。长宁区虹桥街道选送的《台湾阿姨开心事》进入决赛,该故事讲述一个定居上海的台湾阿姨关爱社区老人的故事,让居民在学习中传递关爱、传递友情,从中体现终身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
(区学习办)
区学习办与团区委联合主办2012年长宁青年
辩论大赛圆满落幕
由区学习办和团区委共同主办的2012年长宁青年辩论大赛于12月27日上午在区政府大楼302会议室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以“思辩青春智慧、共建活力城区”为主题,紧紧围绕区域“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区委“建设‘三个城区’、实现‘五个提升’”的工作要求,聚焦青年发展,着眼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热点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激励全区青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团市委副书记徐彬、中共长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列坚出席活动并颁奖。主办单位、区委党校、区机关党工委、区人社局及参赛单位领导参加活动,全区200余名团员青年观摩比赛。来自复旦、华师大等高校的7位专家进行了现场评判。区司法局代表队获大赛冠军,区公安分局代表队四辩林喆获最佳辩手奖,区公安分局代表队、华阳路街道代表队、区人民检察院代表队分获亚军、季军及优胜奖。
自9月以来,本次大赛通过营造氛围、有序组织、专业运作,吸引了团区委系统单位27支队伍积极参与,参赛选手达135人,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大赛精心设计辩题,引导青年更关注社会民生问题、个人思想及成长。近几届辩论赛逐渐成为培养、展示、发现优秀青年人才的平台,形成“一条龙”的青年人才培养方式,为进一步推进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团区委)
长宁区举行各界青年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
长宁团区委、区青联于12月26日下午在区政府机关大厦举行各界青年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上海市委党校徐根兴教授为青年解读十八大报告。此次报告让在座青年进一步掌握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本内容,加深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同时也帮助各界青年了解世情、国情、党情,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区青联、各街镇、青工系统、各学校、多媒体产业园、临空经济园区等200余名青年代表参加。
(团区委)
学习型机关创建经验介绍 ∞∞∞∞∞∞∞∞∞∞∞∞∞∞∞∞∞
弘扬校园文化
提升党性修养
中共长宁区委党校机关党支部以弘扬校风校训为切入点,凝心聚力,提升党性修养,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一是突出学习重点,精心选择学习材料,通过校长荐书、每月一讲,突出对重大理论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二是讲求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党校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特色,不断吸取各家之长,分享学研收获;三是注重能力提升,通过文化沙龙、集体备课、主题演讲、专题试讲等学习活动有效转化科研成果,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型机关创建,党校形成了思想稳定、团结凝聚、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共长宁区委党校)
第三篇:《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开场白:今天很高兴能和关帝庙中学的同学们来共同上一节课,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希望这一节课能使同学们有所收获。学生分成4--6个学习小组,选出小组代表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砀山每年3—4月份都会举办什么节日?(学生回答:梨花节)梨花节期间游客们会观赏我们砀山哪些旅游景点?(学生回答:碧清庄园、梨树王、鳌头观海、乌龙披雪、官庄湿地等)
除了这些旅游景点之外,还有哪些民俗文化表演?(学生回答:斗鸡、斗羊、唢呐、四平调等)
师小结:我们砀山唢呐、砀山四平调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砀山民俗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一)教师展示有关本课的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学生读)
1、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分析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学生自主复习第五课内容,熟悉并找出本课知识点,并在纸上写下题目。
(三)小组交流合作,整合本课知识点,小组代表负责整理归纳。
(四)班级交流展示,由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板书本课知识网络
(五)学生抢答本课知识点,每题答对10分,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小组间比赛。
(六)教师强调本课中考高频考点,弄清易混点。中考高频考点:
1、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4、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表现?
5、我们青少年要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易混知识点: 第一组:
1、中华文化的特点? 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答: 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第二组:
1、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一个重要原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2、为什么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答: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三、当堂达标测试 小试身手
1、(2014.安徽)央视2014年5月11日播出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下列成语寓意相同的是(A)
①悬梁刺股
②三顾茅庐
③映雪读书
④凿壁偷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4.黄岗)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指出: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的意义在于
(B)
①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有利于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在美国,去别人家做客一般不必备厚礼,如果空手赴宴,则表示你将回请……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B)
①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②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交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③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④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人们为庆祝这个节日会举行赛龙舟、包粽子和送香囊等民俗活动,日本姑娘井上惠子是一位龙舟赛的铁杆“粉丝”。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惠子告诉记者:“中国端午节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辐射力。”这说明(A)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②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③中华文明始终走在世界最前列
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沙场练兵 1、2014年10月22日,安徽省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动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积极创新创造,用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进文化强省战略,谱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安徽篇章。
(1)、“用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请你说一说,这里的“中国精神”指的是什么?(4分)
答:中国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弘扬中国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做?(6分)答: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里的内容;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答出3点即可)
2、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了“网络名人故宫行”活动。30多位网络名人走进故宫博物院,参加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魅力四射的中华文明。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原因是什么?
答: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四、课堂小结
说出本结课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知识点。(或用一句话概括你本节课的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没有解决?
五、作业设置
用一张纸以手抄报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展示,看谁设计的美观、合理,字体工整,知识点全面。板书设计:
第四篇:孙子兵法与中华文化
孙子兵法与中华文化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受中华文化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华文化。
关键词:孙子兵法,中华文化,慎战,辩证思维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孙子兵法》曾被誉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中华文化,又以其独特而强大的能量反哺着中华文化。
《孙子兵法》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非战”、“和”的精神。《孙子兵法》虽然是一本以战争指导为写作目的兵书,但其本质却又是反对战争的。《孙子·计篇》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它强调“慎战”,不轻易发动战争,强调“先胜”,使用“软实力”战胜对手,而避免正面的硬碰硬的战争。《孙子》开篇就指出了“慎战”的重要:“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作战篇》和《用间篇》开头,孙子又重复论述了战争对国力的重大消耗以及对国家的潜在危害(“诸侯乘其弊而起”)。这是《孙子》全书的基础。这与道家“不争”的思想有相通之处,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怎么能善胜?那就是使用“伐谋”、“伐交”的手段了。这种“不争”并非如墨家“非攻”思想一般全面否定竞争,而是指将竞争限制在社会道德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思想之下,战争仅仅是一种用于解决争端的,与换质、联姻等并列的外交手段。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就是用“礼”“义”来限制战争。强调进行“正义之争”,将战争纳入进步的轨道中去。孙子兵法虽然是战争的学问,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平。正如武术要讲武德,孙子兵法高深的兵学思想也该被运用于维护和平的事业中,这才是孙子的真正愿望。
正是基于“慎战”的思想,孙子的新式战争观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实用主义。孙子兵法在具体运用上的核心战争指导思想就是:最小的消耗达成最大效率击败敌军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用“兵以诈立”。这个“诈”除了战术上的欺蒙敌人之外,更多地是从战略的高度上讲的,即在变化中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因而也不会对战争的性质——“仁义”与否——产生影响):“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具体说来,“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任势”,二是“诡道”。
实用主义的另一方面是指,《孙子兵法》侧重的不仅是对战争理论的阐述和总结,还包括战争实践的指导。这部兵法对战争实际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强的实践价值。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实用理性”。“实用理性”扎根于农耕文明,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文以载道”、“经世致用”,中国人的思想对一切事物的观察都以这些事物对人的关系为基础,看它们有无道德的应用价值,有无艺术价值。孙子兵法也正暗合了这点。《孙子兵法》还有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如果说,基于对战争现实深刻认识的“慎战”思想更多体现了孙子军事思想的务实的话,他的辩证转化思想则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方关系的“主、客”,天时地利的“险、易”,士卒状态的“勇、怯”,战争行为上的“进、退、攻、守”,等等。孙子认为,这些矛盾关系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战争制胜的根本就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使这些关系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老子》一书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性,并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孙子的这种兵法上的辩证思维明显受了道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哲学辩证思维影响。
《孙子兵法》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道家和儒家思想。除了上述的“不争而胜”和辩证思维以外,它提倡的“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等思想,造势、分合、治气等方面,也体现了老子的“以柔克刚”思想。另一方面,孙子提倡的师出有名,强调战争的正义性,“慎战”的思想,也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与民本思想,这就形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非扩张性和非侵略性,以防卫与反击为主的战争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的成书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华文化本身。
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讲究“为战以礼”战争的目的是分出胜负,而非决出生死。往往两军对垒,左军对左军,右军对右军,中军对中军,三站定胜负,击溃对方也不去追杀,败的一方还保有兵力也不再战,这是一种很“骑士”的精神。
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齐国的邴夏请求齐顷公杀死晋国将领韩厥,顷公就以“非礼也”之由未许;而当晋军要俘获齐顷公时,还得拜两拜,向他行稽首礼,以极为委婉谦卑的口气向被俘的尊者解释,说明逮捕他是万不得已的。
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宋国因恪守“为战以礼”的原则,不愿趁楚人势弱时进攻,而被楚国击败,面对国人的责怪,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解释说:“君子作战,不再次击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抓敌军中的老人和孩子。要像古代打仗的,不困敌于险形,不击鼓出击还没摆好的阵势。”这场战役可能对孙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襄公的做法被后人看作迂腐,然而他却是“为战以礼”的一个典范,这个典范的失败说明,在战争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旧有的军事思想都要改一改了。春秋末期,已经有不少将领贤士从战争实际出发,讲究“以正合,以奇胜”,成为新兴战争观的先声。但直到孙子的“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等观念的出现才真正脱出了旧有的战法的桎梏,将新型战争观系统化、理论化。《孙子兵法》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自成书以来,中国古代的战争一再地向诡诈化,残忍化发展。在孙子后的战国时期,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手段愈演愈烈,兵车这种观礼性的打斗模式,也慢慢改成胡服骑射。战争的残忍性在加剧,坑杀四十万赵卒的事情也有了„„当然,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不能怪罪于《孙子兵法》,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明显催化加速了战争手段的进化。这种进化持续了整个封建王朝时代。《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思想方面十分先进,而关于治军方面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也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老子与孙子被列为几十位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首。在一个企业中如同在一个军队中一样,官兵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协调、赏罚激励等同样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在军队中士气的重要不言而喻,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孙子最早表明,军事除了硬件之外,软件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而这种思想完全深入到现代人的思想之中,使得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产生了普遍性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在人们常说的“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弯的”这句话中看出。严格来说,中国人的思维里有着“计”的烙印,这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遗传的结果,中国的文化中本就有着孙子思想的难以抹消的影响。
综上所述,孙子是一位值得我们为之感到自豪的伟人,《孙子兵法》是一部博大精深,恒久不衰的巨著,它体现着中华文化,又以其独特而强大的能量反哺着中华文化。《孙子兵法》是一部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同时又提升中华文化到达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的不朽著作!
参考文献:
1、蒋玉斌,孙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潇水,青铜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3、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4、戚文、周铁强等,孙子兵法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5、李小成,《孙子兵法》中的儒家思想,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6、许川川、张清湘,中国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主义与经世致用思想,《考试周刊》,2010年20期
7、张昌明,《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18c7a1f5f61fb7360b4c6504.html
第五篇: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文化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