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调研文章)
对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
陆 建 华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今天,城市要发展,社会的稳定是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已成为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开展社区综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加强社区的综治工作全面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里巩固城市基层组织、政权的重要所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所在;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改进社会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任务所在。邓小平同志说过: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要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居民有安全感的社区综治工作模式,就更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法治的、以人为本的社区综治工作机制。怎样使社区的治安齐抓共管,小区的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的家园共同构建,是新形势下强化社区综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打造“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仍将是社区综治工作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社区综治 治安管理 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区的全面建设已成为提高城市品位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确保社会稳定,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因而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就谈不上社会稳定,就无法求发展,强化社区综治工作已势在必行。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目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是: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二)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三)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2 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二、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综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建“平安社区”是新形势下解决城市居民区治安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载体。2004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各社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使得“平安社区”的创建达标比率占社区总数的80%以上。然而,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化、具体化,必然要落实到最基层的社区,社区的综治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相应的矛盾就越来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如下:
1、社区基层组织职能的多样性给综治工作的专一性带来困扰。城市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工作职能繁杂多样,大到小区的自我发展,辖区稳定,小到民间纠纷调处。目前仅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就有:治安防范工作,普法教育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归正帮教工作、社区矫正(杭州市试点)工作、人民调解工作、反邪教工作、消防安全工作、创无毒害(禁毒)工作、社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等等,用原来意义 3 上的治保、调解会的形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社区综治工作的要求,有的工作已涉及到要有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实际适用的高度来要求。
2、城市的开放性发展使社会治安形势复杂给社区综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生活在社区内的暂住人口不断增长。尽管公安机关开展一系列“严打”行动,打击了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但是,在人口稠密的社区和城郊接合部的社区,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各类盗窃、抢劫抢夺案件以及花样翻新的诈骗案仍然居高不下,一些害群之马频繁作案,手段恶劣,个别地方存在着黑恶势力现象。尽管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努力工作,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但家庭纠纷,邻里矛盾还时有发生,因社会的转型期而带来的各类群体性上访,群体性闹事事件有所增加,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这种现状的存在,使社区居民有一种不安全感,对巩固基层政权十分不利,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加强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接受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
3、社区的综治工作在人员、经费、基础设施方面有待提高。首先,社区建设八年来,社区的基层干部,通过“双思”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目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行动”的活动,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责任感不断增强,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有文化、有事业心的社区干部。但是,结合“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综治专职干部的配置,业务知识,4 处事能力已显现出力不从心之态,急需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合理配置人员力量。其次,从前几年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到现在的创建“平安社区”,政府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较顺利地完成了创建的达标工作,但是,创建容易巩固难,在实际工作中长效治安管理的经费往往要社区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社区的经费显得捉襟见肘,导致社区治安的长效管理只能处于维持状态,难以巩固、深化和创新,影响了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再次,社区建设绝大部分是在老城区原有居民区的基础上起步的,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因此,小区的安全防范硬件设施已不能适应当前治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有的社区内照明设施不齐全,有的没有报警电话或缺少治安值班室。据2004年对杭州城区147个安全文明小区调查情况看,楼房装有电控防盗门的比例不到10%,小区安装红外线报警器的仅在新建小区内,只占总数的5%。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技防设施有所改善,但仍显不足,使得社区的治安防范能力处于低层次上,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安居环境的需要很不协调。
三、社区综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打造“平安浙江”,创建“平安社区”过程中,社区的综治工作凸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但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结为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区综治工作力度不强。一是组织机构的薄弱。基层综治工作内容近三年扩充了许多,新增了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维护 5 稳定、安全生产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社区12345信访工作等等。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但是,仍然是社区内八、九个人那套人马,适应新任务就显得领导机构力量不足,涉及专业问题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在管理中组织不力、协调不力,工作吃力。二是组织人力的薄弱,充实了新的日常工作,没有相应人员的配置,各社区的治保委员大多数为“光杆司令”,停留在社区建设初期的水平,使社区综治组织建设力度不够,三是社会力量的涣散。现在社区的管辖范围是以前居民区的四倍左右,辖区内的社会资源是丰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尤其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较大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出于本位主义和经济利益,未能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辖区内的大多数居民只求社区为其服务,不愿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缺乏主人翁意识。
第二、社区综治工作机制没能紧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流动,户籍管理的放开,导致各类刑事案件上升。而就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方面,社区综治工作存在着管理机制不顺,部分职责不清,未能与派出所民警形成管理合力,有的还停留在传统的户籍人口管理模式之中,服务滞后,基础工作不扎实,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针对花样翻新的抢、夺、骗治安案件,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在辖区居民头脑中没能构筑起防范意识。三是针对时有发生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闹事威胁到社会稳定的事件,缺乏灵敏的信息收集,处置在萌芽状态,有的往往是等事情已发生了才知道,扮演了“救火兵”的角色,同时对此类事件还缺乏 6 依法治理手段,对居民的普法教育,依法办事,提高法制观念上还需下功夫,不仅管理者要懂法,而且被管理者要守法。第三、社区综治工作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没能运用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创建“平安社区”离不开经济基础,而现在依然是以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手段为主指导社区抓治安,依然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靠政府拨一部分款,靠地区单位和个人筹一部分钱搞“平安社区”建设,这已经脱离了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客观条件,有的单位已不肯出钱了,有的受企业性质的制约也出不了钱了,这不仅在工作中失去了主动性、科学性,而且在行动上,巩固创建成果上将成为无源之水,没了后劲,光靠老办法抓小区治安防控,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和居民的需求了,也不能长效地确保社区的稳定和安宁。
四、强化社区综治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注重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筹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不稳定因素的源头治理,使维护稳定工作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睦、和顺的基础之上。“稳定压倒一切”这就是社区综治工作之根本。
那么,在强化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怎样理清思路,充分发挥和完善社区综治工作的功能和组织建设呢?笔者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和加强软硬件的建设:
1、要处理好社区综治组织机构与社区党委关系,加强综治组织机构建设。社区综治组织机构及其工作的开展是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主要是维护社区内的社会治安稳定,具有组织、协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等职能。在开展综治工作中要坚决服从社区党委的领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工作职能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定期分析研究,提出工作重点,为社区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当好参谋助手,协调社会力量,组织广大居民和辖区单位开展治安防范;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小区。现在社区的综治工作,不仅要搞好治安防范,而且要搞好内容更广泛的预防工作,涉及到辖区内的道路交通、来信来访、安全生产、流行疾病应急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和自然灾害的预防等等。因此,在建设这个“大平安”意义上的“平安社区”,社区综治组织机构在加强基本职能的机构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条块结合,与其他职能机构加强联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宣传、卫生、信访、民政、劳动保障、社区服务等部门,使整个社区组织机构形成联动,协调各方力量,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将社区一套班子,有限的几个社区干部,优化组合成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使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样,不仅能充实社区综治组织机构建设,改变以前单枪匹马埋头干的局面,而且能符合现在的社区综治工作要求和需要,同样也能带动其他“线”上的组织建设,使社区综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有了组织保障。
2、要处理好社区综治宏观控制和重点防范的关系,加强法制 8 宣传,提高预警能力。首先,要以社区的治保委员会、人员调解委员会、社区警务室民警、协警和社区治安巡防队员地区单位保安队伍为基础,建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业务,会防范、会帮教、会调解的骨干队伍,从而培养和带动社区的义务巡逻队,消防队,志愿者帮教服务队以及社区党员、楼道长、小组长,墙门代表等治安积极分子,构筑起群防群治网络,从宏观的角度,在打造“平安社区”的工程中,把治安责任和防范措施明确到户(单位),落实到人,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做到自防不被盗,自教不犯罪,自调不激化,自治保安全。其次,在社区建立综治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预测预报制度;集中排查调处制度;协调会议制度;不稳定因素的信息报送制度;基层分级调处制度;各支队伍的奖惩制度,对地区单位的责任签约制度和“属地管理”为原则的督查督办和考核制度等等;并建立相应的工作预案,用制度作保障,从宏观上把握社区的稳定。其三,在控制好社区治安、稳定宏观面的基础上,要着重加强对社区内发案多的地段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对高危群体(如矫正人员、归正人员、涉毒人员、邪教组织人员以及严重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重点人员)的严密监控、防范和帮教转化工作;针对社区内流动人员聚集区和居民生活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创造性地运用“枫桥经验”基本精神,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将日益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社区内,严格控制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案例发生;在深化普法宣传的同时,要构建预警机制,科学的运 9 用社区信息员,将收集的治安信息,及时分析、判断、报送并向居民警示,最大限度的预防刑事案件的重复发生、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影响社会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以预警防范促治理,提高社区综治工作的主动性。
3、要处理好社区综治工作的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加强社区综治工作的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社区的综治工作首先是管理,只有管理好辖区内的治安大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区,才能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各方面的社区服务和保安服务,社区是以管理和服务为主的自治组织,并不是经营主体,并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资金来源。那么,该如何来有效管理呢,笔者认为:一是立法机构应制订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规规章,而没有一部物业管理法。如:物业管理立法,现在只有省一级的物业管理条例。居民住宅小区内的道路交通安全也应该立法。为社区综合执法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加大依法管理力度,结合社区发展要求,出台相关的市场准入法规,如:面向社区居民作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民意测验以及保安产品应用等等,以及费随事转的标准。二是坚持管理与服务的相对分离,用市场运行的原则来加强治安的硬件设施建设。社区的综治工作在计划经济中一直依附于政府的部门管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内私营企业的增多,居民住宅的私有化,社区内的治安防控基础设施的保养和增设等问题,就应该从政府管理部门逐渐剥离出来,也应该按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办事,必须大力发展和引进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推进有偿服 10 务,加大防控设施的建设力度,使社区综治工作逐步从直接的微观管理转到间接的宏观管理上来,形成“行业经营、市场运作、组织调控”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使社区的治安环境得到投资者有效的管理、有序的建设、优质的服务和持续的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实际也证明了,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物业管理完善的社区,治安状况相对要好,矛盾纠纷就少。三是在发展和引进物业管理参与到社区综治工作中的同时,无论物管公司用何种方法,何种形式管理、建设、发展小区,社区都要对其依法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强化和完善他们的各类服务功能,尤其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以及治安案件的处置上都必须严格按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去做,社区还必须培育居民对物管公司的监督意识,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保证小区建设和治安状况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创建“平安社区”,强化社区综治工作中,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具体把握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协力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作用,使社区居民既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受益者,又成为“平安社区”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党的十七大已为我们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11 会的能力。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加强政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社区的综治工作只有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行动指南,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社区的平安建设,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才能与时俱进的构建起一个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资料.2002.11,3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991.2.19,3-4 [3](浙委[2004]11号)文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
[4]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03.11,255-273 [5] 浙江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办公室 建设平安浙江工作手册,2004.12,5-6 [6]赵海啸.2004年7月总第133期 长安.决策与部署,12-13 [7] 徐令义.城市社区工作读本,2003.5,77-81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研文章)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总体形势很好,但也要看到,我国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社会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是: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制造事端,企图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不断策划和煽动闹事,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一些地方社会治安形势相当严峻,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横行,爆炸、杀人、投毒、拐卖妇女儿童等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居高不下,人民内部矛盾不断突出,群体性事件增多。同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法制建设、思想教育和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一些地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群防群治工作受到削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没有落到实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我们不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切实维护 社会政治稳定,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先应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其次应严厉打击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所以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每个公民应进一步增强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各级领导应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工作的大局,实实在在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应定期听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建设,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增加维稳工作力量,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 质和业务素质。
二、坚持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防范工作,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指标和治本兼顾,重在防范,重在治本
(一)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的首要环节,必须毫不动摇地依法从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整治治安混乱地区,解决突出的治安为题。政府职能部门应把“严打”落实到各个执法环节,把集中打击、专项整治和经常性打击有效结合起来;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和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流氓恶势力犯罪,爆炸、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打击盗窃、抢夺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性犯罪。各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始终保持对各种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正确执行法律和政策,坚持“狠、准、稳”的原则,切实提高“严打”整治斗争的实效。
(二)预防犯罪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进一步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坚决纠正“重打轻防”的错误倾向,切实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机制等真正落到“预防为主”上来;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好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群控体系,下大力气做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工作。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处置,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充分发挥信访、人民调解等组织的作用,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制度,把此项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深入持久地开展基层创建活动。把基层安全创建活动作为各单位搞好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努力提高安全创建的质量,扩大覆盖面,增加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不断探索和深化各种形式的基层安全创建活动;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村等工作,巩固和扩大基层安全创建成果。
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社会各方面要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防止外来(即新疆籍)人口对我镇进行渗透,充分发挥辖区党员带领“十户联防”、治保组织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及时对外来人口进行登记、盘查,保证不发生任何问题;对外出的人口进行跟踪管理,每个村(队)外出人员都进行登记、建档,必要时由公安机关出面,对往来信函进行严密审查。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加强普法工作,特别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各级学校应开设法制道德教育课程,落实计划、课时、教材、教师,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查禁淫秽色情活动和各种非法出版物,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三、坚强基层基础建设,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时到基层
搞好村(队)的综合治理工作,关键要加强党支部和村“两委”班子建设,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应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新时期应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和基层组织的职能,维护支部书记的权威性,切实发挥党员带头维护稳定和发展经济的骨干作用,形成以支部书记为核心凝聚各方面力量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报道工作 宣传部门应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任务,宣传推广内地和疆内其他地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典型经验,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综治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健全完善的群防群治网络和队伍,充分发挥广播、标语、横幅、现场会等有效载体的积极宣传作用,大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综治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提高执政能力,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继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克孜勒镇综治办 2005年4月26日
第三篇: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研文章
防范措施见成效 安全教育谱新篇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总结报告
安岳县东方红小学:熊彦
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又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切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各项措施保学校平安,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就是一片天。美国、日本等国家早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就开始在学校中推行生命教育,并取处良好效果:香港于1996年就在中学以“生命教育”的名义启动教学,台湾教育部门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并令全岛中等学校将生命教育纳入重点辅导课程;上海、浙江等地也于近年在各类学校开展自我保护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命质量。事实上“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之基本要义,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90年代以来我国0—14岁未成年人意外死亡人数已占这一年龄段儿童死亡人数的31%,据统计,每6个死亡儿童中有3.8个死于意外伤害。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国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已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有40名学生死于非命。据专家推算,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高达50万,是发达国家的3——11倍。调查表明,原因主要包括自杀、危房倒塌、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中毒、爆炸和暴力侵扰等,这充分说明我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亟待增强,加强安全教育,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既保障一方平安,也是未成年人学习自护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生存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教育在前,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以全面的安全教育手段和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切实做到保学生平安、保学校平安、保一方平安,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共建平安和谐社会。
我校历来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长期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安全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办法,按照“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强领导,落实措施,保障了我校师生员工的安全和校园建设的稳步发展,确保我校教学效果的长期稳定和逐步提高。近两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增强素质”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我校把安全工作放到了首位。学校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狠抓安全工作,“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工作重点,以强化安全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全校学生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全校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和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承担起保学校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学校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每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将综治工作投入纳入学校工作经费预算。按照上级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郭军同志为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等相关安全机构,责任到人,层层负责。规划和部署每学年、每学期、每阶段的安全工作,加强以学生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学校平安创建工作,确保学校领导职责到位,工作目标责任到位,工作制度措施到位,做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工作,研讨、排查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然,并对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和处理。
定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安全意识。我校每个季度定期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对每个阶段的安全工作进行回顾,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做好下个阶段学校安全工作的规划,部署工作重点。我校的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要想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广大教师的安全宣传,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我校利用行政会议、行政扩大会议、教职工大会、年级组会议、学科组会议等诸多形式对教师进行安全文件的宣传和安全知识的教育,让广大教师在自身意识得以提高、安全知识得以丰富的条件下,变被动为主动,有效承担起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的重任。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特别对于小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更要做到天天讲、时时讲。我校长期利用朝会、课间操和各种集会的场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发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行为进行暴光,对安全方面的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渠道是安全教育课。我校从2005年实行了安全课制度,落实了安全教育课的时间,各班教师担当起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利用安全课,我校针对本校、本地区特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征和季节特征,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治安、交通、消防、禁毒、卫生、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例如,我校校门临街,校园面积相对较小,交通安全教育和校园内的安全行为教育是我校长期坚持的教育重点;到了夏天,学校又会把防溺水、禁止私自下河、塘、堰、水库洗澡作为教育的重点;到了春、秋季节,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作为了教育的重点。学校要求教师组织的安全课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直观的安全教育模式和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我校每个学期开始会由校长对全校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每个学期结束或放长期时都会由学校统一印制安全通知书发放到每个家长手中,目的是要让学校、家庭、社会担负起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重任。除了这些常规性的方式外,为了让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还加强了宣传阵地的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目前,我校用于安全宣传教育的固定橱窗已达十二个,专门的不锈钢活动宣传展板二十个,学校和各班都定期制作用于安全教育的黑板报,同时,每天红领巾广播站都在向全体学生进行着安全教育和宣传。在最近一年中,学校领导牵头,全体教师积极配合,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了丰富的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平安校园征文、消防大演练、“6.26”国际禁毒日签名宣誓活动、“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每一项活动的展开都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积极推进“警校共育”工作。根据教育部“六条措施”要求,我校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建立了协同工作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切实做好“七进校园”工作,即安全教育进校园、交通宣传进校园、治安管理进校园、禁毒宣传进校园、法制教育进校园、消防管理进校园、网络教育进校园。通过“警校共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同时,安全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知识宣传、禁毒知识教育等讲座的开展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深入有效的实施,既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正确引导了学生的行为,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又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稳步开展。学生平安、家庭平安、社会平安。近年来,由于我校安全工作制度落实,安全教育措施有力,学校无任何治安案件和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艰巨的、长期的重要工作,是学校发展必须的重要保障。我校将一如既往的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继续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继续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二OO九年十月
第四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思考
加强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集团公司、厂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车间实际,在今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必须在全面正视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努力把工作经验概括提升到规律层面,用规律分析趋向,把握动态,指导工作。必须在全面梳理各种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经常化。必须在严格执行各种制度的基础上,切实用制度管好人,做好事,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进步,共同建设平安车间,平安企业。
一、构建全厂预警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和动员制度,实现制度创新。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厂项目大建设大发展、改革大深入、思想大碰撞、矛盾大显现的特殊时期,通过加强和完善群众工作机制为切入点,以研究群众思想动态、分析信访动态与特点、把握治安动态与规律、制定和落实预警、化解、应急处置方案为厂提供预警服务为重点,以了解民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形成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的大格局。组织全厂力量,构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结合生产、生活、工作,进行前瞻性预测、现实性排查、模拟性处理的预警制度; 1
督促各单位不折不扣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体困难解决和专项督办、突发事件应急和动员工作,以提高保障企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检查考核奖惩制度,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度,是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厂、车间、班组共同组织实施,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的责任。要严格履行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定期听取汇报,定期研究工作,解决突出问题,做到舍得花精力谋平安,舍得用时间抓平安,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舍得安排财力买平安。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目标责任制的内容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单位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责任人,在其位、履其职、尽其责、管好人、看好门、办好事。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为各级督办项目,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要把党政领导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政绩评价、晋职晋级和奖惩挂钩。对尽职不够、尽责不力、目标责任没有达到的各种违责的人和事一定要一追到底。凡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引发的重大治安案件或者重大安全事故,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单位,要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权制
度,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取消年内评选综合性荣誉称号资格,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人年内也不得评先受奖和晋职晋级。
三、建立健全民调和治保制度,矛盾排查调处制度,车间单位齐抓共管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是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工作基础。要对治保主任和民调人员要认真考核,采取定期培训、参观促训和跟班带训的办法提高素质。治安和民调工作要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可以兼职。但必须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规范的奖惩制度。要坚持经常排查调处与集中排查调处相结合,按照横向到底、纵向到边、拉网式的矛盾排查要求,坚持一月一排查、一月一台帐、一月一通报的矛盾排查调处规范。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领导“一岗双责”的制度安排,落实问题、协调处理。对可能引发事件的重大问题,要采取挂牌督办的办法,及时协调督办有关单位实行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和包保责任制,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限期解决问题,确保把各类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坚决执行各级组织单位齐抓共管制度。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是领导机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是负责全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本区域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因此,要认真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全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单位全面履行职能,有力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坚决执行群防群
治制度。主要是要建立完善以全厂巡逻控制、内部安全防范为重点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要以厂级保卫力量为骨干,车间级治保组织为辅助,健全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网络。要依靠群防力量,加强专兼职治安巡逻力量,加大对重点部位、重要时段的巡逻守护,强化全厂的治安防控。运用“三技”措施,要逐步推进技术防范措施,安装一批技防设备,逐步提升厂区技术防范水平。
五、坚决专项治理制度,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健全和完善专项整治斗争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分析研究治安形势,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依法治理偷窃、小偷小摸行为。始终保持控制对各类治安案件的高压态势,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坚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重拳打击季节性、时段性的多发违法违纪行为,防止资产流失。
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目前“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展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措施,从实际出发,坚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讲求实效,切实做到规定的法律知识必须学习,必须掌握,提高学法、用法、遵法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普法教育,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2010.4.26
第五篇: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考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认为应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关键词]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安全感 信任感
当前的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些矛盾相互交织,空前复杂,易于激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很大。针对当前一些矛盾纠纷及社会问题呈现新特点的形势,研究如何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的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解
所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政治优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各部门齐抓共管,各条战线通力合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治理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稳定。
二、综合治理所需要的办法
1.就治理的方法、手段、环节和措施来说,公安司法部门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加强专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及时查处取缔“六害”活动,防止境外黑社会势力的侵入,严格各项治安管理,积极提出司法建议,扩大办案效果,加强劳改劳教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消除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的消极现象。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措施,抓好各个环节,造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
2.就综合治理的工作路线来说,要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正如1991年3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所指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治保调解组织,发动和组织亿万群众关心和参加治安工作。
3.就综合治理的目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治理,达到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得到明显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争取社会风气的好转。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从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看。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所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义务来实现的。而任何违法犯罪现象都是对民主权利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不被非法侵害,必须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其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过去沿用的老办法已不能适用,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用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方法去妥善处理问题和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再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最终消灭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犯罪现象,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搞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人民民主专政也就有了更加广泛、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迫切需要。
2.从违法犯罪深层次原因看。近几年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1)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随着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出现了
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旧体制逐步解体,新体制尚不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因而难免存在空隙和漏洞,并被犯罪分子所利用。(2)市场经济的主导方面是激励人们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但也容易诱使一些人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违法犯罪。(3)境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利用各种空隙渗透进来,腐蚀了一些人的思想。(4)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思想政治工作一度比较薄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够紧,在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上下功夫不够,造成一些人道德水准下降,法纪观念淡薄。(5)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国内敌对分子也和他们遥相呼应,兴风作浪。
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仅靠打击是不可能消除的,必须全面实行综合治理,有的放矢地从多方面加强工作,才能逐步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断流须绝源,斩草要除根。否则,单靠打击惩办犯罪,就只能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生一茬,甚至导致恶性循环,无休无止。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强化四个环节
1.打击
所谓打击,是指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罅和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有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违法犯罪分子就人陷于孤立的境地,就会成为过街老鼠。2.防范
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它具有特定意义,是指治安防范。所谓治安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因素的防范活动。是指国家、集体、单位、群众财体和人民群众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危害和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和行为进行主动防范的活动。通过这种防范活动,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
(1)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
(2)防范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而且更重要的是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教育环节应是最根本的治本措施,防范对于教育来说仍是一项治标的措施而不是治本的措施。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宏观上看,防范是治本的措施之一。3.管理 ①
加强管理的重点是社会治安管理。
(1)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户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户口管理规定对住户和人口进行的管理活动。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亦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了户口管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服务国家建设。
(2)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如车站、码头、渡口、民用航空站等;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如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公园、餐厅、茶座、酒吧、夜总会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
(3)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了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
(4)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易杀任命易毒害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
危险物品本身也有社会的能量。管理不好,就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五.建设
加强综合治理的组织、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是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综合治理工作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使综合治理经常化,首要一条就是要有正规化的各级综合治理组织机构。没有组织保证,就不可能达到经常化。要使综合治理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既科学又合科实际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使综合治理制度化的主一。要使综合治理科学化,就必须加强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使综合治理法律化,必须立法,把综合治理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们去遵守去实施。组织、制度、法律建设三者对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的实行起促进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
①周忠伟,李小强.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参考文献:
[1] 李琳.基于生态经济体系的MOT方法在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
[2] 张璞.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 史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 吉训雷.海南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
[5] 陆晓箭.城市化进程中天津港保税区城市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6] 陈桂群.国有大型冶金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0
[7] 范燕塔.深圳市宝安区技能人才开发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8] 陈慧琴.全球经济危机下货代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9] 袁浩正.天津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10] 潘丽.基于创新理念的乐仁堂“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