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育人心经三部曲
爱校如家,在我认为,体现在教师本身应该是爱岗敬业,以校为家;体现在学生方面,那就是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爱上学校,让学生在学校中也能感觉到家的温馨。特别是在我们寄宿制的小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爱上教室就等于爱上学习
接手035是在我刚来金海的第一个学期,站在035班讲台的第一天,我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无助,面对56双纯真的眼睛,我该教会他们一些什么?面对56个刚刚脱离父母温暖怀抱的孩子,我又该怎样让他们迅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
我也曾苦闷,也曾困惑„„适逢开学之初,学校号召进行教室美化大赛,我灵感突发,何不就从班级建设开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家的氛围呢?于是,我利用几个晚上构思,跑去文化超市选材,在办公室裁裁剪剪,不厌其烦的修修改改,最终我们班的队角《秋韵》隆重出炉了,片片绯红的枫叶,加上各色的五线谱音符,蓝天白云映衬着秋的诗歌,给教室铺上了浓浓的诗情画意。孩子们欢呼:“我们的教室好漂亮呀!”听到孩子们的夸赞,我也像个孩子般开心的笑了!几个晚上奋战到12点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虽然学校并没组织教室美化大赛,但是我们的队角仍然是我精心准备的《春之声》,以淡绿色为基调,一束束随风飘荡的柳条,加上各种盛开的鲜花,蜜蜂和蝴蝶穿梭于其中,让教室荡漾着春的气息。这个学期,我们的队角命名为《秋实累累》,高大的柿子树上挂着中黄、橙色、深红的柿子,孩子们的杰作,我用精美的信纸裁成了树叶状,呈斜线摆放着,柿子树下是由深蓝和湖蓝色组成的波浪形条纹,宁静而写意。黑板报和中队小家务也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绞尽脑汁设计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对班级的感情加深了,很快的喜欢并融入到这个集体,自然而然,他们就爱上了这里,并能在这里愉快的学习。
二、爱上校园、食堂、寝室,就等于爱上生活
我还经常组织我班的孩子们到校园四处走走,动手写写我们的校园。我还不时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操。本学期的五年级语文教材上有一篇《桂花雨》的文章。文中写道桂花那浓浓醇醇的清香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特别是写道作者的母亲用桂花酿制成各种美味可口的食品时,孩子们再也按耐不住了,纷纷走入怡心园,从地上捡起一朵朵嫩黄嫩黄的桂花,有的把它们晒干泡茶喝,有的孩子甚至把它留到放月假时带回家,吵着叫妈妈给他酿成桂花糖、桂花糕等等。还有的孩子一边欣赏秋日给她带来的芬芳,一边发出了如下的感慨:闻着这浓浓的桂花香,听着耳畔传来的琅琅书声,真是丹桂飘飘书香浓,秋日的校园真美!我还经常到学生餐厅和寝室走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记得开学之初的一天晚餐,我照常给学生排好队,进餐厅就餐,看到孩子们食欲不振的样子,我索性坐下来,自己也端起一盆饭吃了起来。虽然,当时菜的口味确实很一般,不过,我却津津有味的吃完了饭盒里的所有饭菜。孩子们看到老师都吃光了,纷纷拿起筷子,不一会,他们饭盒里的饭菜也一扫而光,还争着要我去检验呢!寝室是孩子们休息的地方,感觉就更应该像一个家,我的宿舍离男生寝室很近,有事没事我会常去男寝看看,和他们话话家常,谈谈心,说说生活中一些烦心的事,评一评发生在寝室里的矛盾纠纷,问一问他们所需要的生活学习用品,下班后利用自己逛街的时间给他们买好,解决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烦恼。
三、爱上老师,就等于爱上学校
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并利用课余教会学生一些游戏规则,让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今年上半年,我班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我做主,我能行”为主题的选购活动。我给我班的孩子每人发了10元的零花钱,并事先规定可以购买除了麻辣食品和快餐面之外的任何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最有价值,品种最多。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欢呼雀跃地出发了,来到超市,孩子们有的买了水果,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有的买了笔记本、水性笔等学习用品;还有的买了口杯、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这次活动,不仅缓和了枯燥的寄宿生活带来的烦恼,而且也多了一次购物的锻炼机会。上个学期临近放暑假的一段时间,当孩子们做完作业或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大扫除,我请孩子们吃吃西瓜、冰淇淋,虽然只是一支5角的冰棍,但他们吃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孩子们天真的脸上写满了开心和幸福!纷纷围着我:老师真好,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心中忍不住窃喜:嘿!让还没为人母的我过了一把当妈的瘾!每次放月假,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一到家就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让我颇感欣慰。有的甚至还甜甜的说:老师,下次回学校,我给您带我外婆做的沙仁糕,味道可好了!您一定会喜欢吃!当然,有时也少不了苦口婆心的说教,诸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如何克服厌学情绪,如何处理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等。
四、荣誉勋章
慢慢的,孩子们爱上了035这个集体,爱上了金海这个大家庭。孩子们生活得开心了,家长们自然就省心了。上学期的家长会,我和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幅幅装裱精致的书法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对于学习书法不到一年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进步令人惊叹!书法作品的旁边,是我利用两个晚自习辅导的美术作品,我们买来镜框,自己装裱,看着一幅幅稚气的儿童画,家长们的脸上笑开了花。孩子们还合作办好了精美的黑板报,用最工整的字迹给爸爸妈妈写上几句贴心的话,再粘上我给他们拍下的一张张活泼可爱的小照片。看到这些,家长们满意的连连点头称赞:真想不到,我的孩子竟然可以画出如此美的图画!孩子们的毛笔字让我们自愧不如!金海的老师真不简单!金海花钱多点也值了!在家长评教调查中,我班的满意率为百分之百。
刚接手035的时候,面对学生的表现,我经常骂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一群麻木不仁的木头人!对什么事情总是漠不关心!课堂上的表现也令我心灰意冷,有时兴致勃勃、满怀热诚的走入课堂,却被学生连泼几瓢冷水!小得似蚊子哼哼的读书声,混乱的课堂秩序,几乎没几个人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的自信简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一年以来,我和035的孩子们一起不懈地努力着,奋进着,改变着!董事会陈总在听完一堂语文课后说:035有三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课堂常规;第二个飞跃是朗诵水平;第三个飞跃是学生积极性!现在的我们可以对一年前的035骄傲的说:我们进步了!我们成功了!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老师同学,告诉爸爸妈妈——我们热爱这里,这里就是我们温暖的家!看到教室里悬挂的流动红旗,看到工整的作业,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看到地面的纸屑被孩子主动捡起,看到孩子们主动送同学去医务室,看到寝室里有条不紊的内务整理,看到餐桌上吃得光光的饭盒,看到田径场孩子们尽情的嬉戏,看到班干部竞选上孩子们的争先恐后,看到孩子们捧回的一张张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奖状和荣誉证书,听到课堂上响亮的读书声,听到他们爽朗清脆的笑声,听到他们甜甜的呼唤,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这些就是孩子们给我们颁发的最高荣誉和奖章!
第二篇: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浅谈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政策的实施,加大对农村学生的生活补助,保证适龄儿童完顺利的成义务教育,从而解决了农村学龄儿童逐渐减少。然而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小学在校生班额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重重出现,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则是学校比较困难的。
一、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
独立自主,不仅是指生活上的饮食起居能够很好地自理,还包括在一些问题上的决策能力。因为现在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对事物的决断和决策上,也出于保护心理而不太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吃什么、穿什么,一般都由家长说了算。因此,有些孩子一直被家长庇护到大学毕业,一碰到关键时刻,自己就拿不定注意、优柔寡断。孩子在寄宿制学校里能独立地打理生活是必须的,在碰到一些小问题时也必须要靠自己拿出解决的办法,比如钱不够的时候,是问同学借还是自己节省点用等,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孩子能果断的处理当然是好事,但不多学生一旦钱不够用,想出的办法就是向父母打电话,叫父母送钱来,就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只要子女说到就送钱来。而那些留守儿童怎么办呢?就会出现去偷窃别人的钱,偷盗的行为就这样慢慢形成。另外,一些学生因身体不适、轻感冒或上体育课扭到脚等等,第一不会想到找医生救治,而是只会哭着打电话给父母,只有父母叮嘱去看医生了,才会去找医生救治,这样我们的孩子那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根本没有。寄宿制学校里时时听到就是:老师我哪里又疼了,要打电话回家叫我爸爸来接我回家。而不是:老师我哪里不舒服或上体育课扭伤了脚要去看医生。其实我们学校、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遇到事自己想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就是寄宿制学校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
(二)促进同伴交往的更好发展。在寄宿制学校里,同学们从周一到周五都朝夕相处,所以他们能更多地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情,并从与同伴的争争吵吵和磕磕碰碰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从而培养他们理解、包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是一道稳固的基础。
(三)发展孩子的自控能力。
任性,是独现在学生的一大通病,因为我们的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去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满情绪的宣泄。在寄宿制学校,一个教师要同时管三四十个孩子,加上课业的繁重,很多教师不负责,总是敷衍了事,随便说说,不用心去和孩子沟通交流,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往往都是孩子闯祸了,老师才意识到孩子不良的思想已形成,这时老师采取的办法就是严整,要在简短的时间里让孩子改正自己不良的思想和欲望,但这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必须从小、从不同程度的教育孩子学会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满情绪的表现,控制自我中心的做法等。而这些控制能力的提高,是他们今后能够立足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二、多种途径抓好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来看,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养成教育是学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应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1、少年期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期时期。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在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个体处在一种最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好阶段。教师若能给予恰当的带有启蒙性、准备性、基础性的引导和帮助,少年儿童的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乃至影响其一生。
2、寄宿制学校加强养成教育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 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生活实践的空间。如果寄宿生的吃、住、行、生活得不到一个妥善的合理的管理,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人的成长规律要求,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3、寄宿制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弥补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现在的孩子家长在他们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学生在家里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让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更为可怕的是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劳动都包下来了,帮他们洗衣服、洗脸、喂饭、叠被子等待,这样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孩子不懂自己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料理自己的起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情况,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有的孩子虽然知识丰富,头脑发达,但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就成了由人供奉的“天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出的一系列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要切底改变这种状况,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主要是通过课堂学科教学渗透养成教育,从而灌输给他们一些方法,但这只是纸上谈兵,得不到实践,学生也只是听听,遇到事时只是听说而已,不会做。然而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挑战,逼着他每天需要自主参加生活实践:学会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自己洗衣服、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等待。寄宿制学校进行养成教育有其潜在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弥补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缺陷。
三、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上述调查及分析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月月抓,天天抓,时时抓,上下形成合力,常抓不懈。根据学校实际,可制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通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进行每日行为规范记录,紧紧围绕“一日常规”展开训练,并着重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作探索和实践,切实加强养成教育。
(一)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寄宿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家里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如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洗澡、洗衣服、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还要适应学校的生活 等等,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寄宿制学校师生上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拓宽了小学生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加速社会化的进程。
1、实行目标管理。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实际可拟订《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小学生礼仪常规》等规章制度,使学生个人、寝室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学生行为都有所依。而每一种制度规范,要求都具体细致、丝毫不得马虎,如宿舍卫生,我们要求毛巾、牙刷摆放有统一样式,地面干净,要花纹清晰,无污水。正是由于规范具体明确,所以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
2、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开展我寝室,美化寝室”评比活动,放开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我们不注重美化的结果如何,我们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还影响整体素质。特别是我校地处偏远山区,由于学生的卫生意识不高,卫生习惯不好。因此,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搞好校园卫生是我校一贯来的优良传统,自从寄宿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1、学校加大卫生设施、资金投入
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为此,学校在教室的走廊放置了掷纸篓,在篓篓上写“不要乱丢我,请让我回家”的字样,让学生养成不乱丢果皮纸屑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学校方便的地方装拖把架、扫把柜给学生一个整洁的环境,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2、通过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安全教育会、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进行《预防流感》、《怎样保护牙齿》、《预防中暑》、《预防水痘》等有关卫生方面宣传教 育,并有机结合最近发生由不卫生而致病的活生实例进行宣传,从而提高警惕,认识讲卫生的重要性。
3、寓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
(1)开展以卫生知识、文明举止、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要求各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良好卫生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爱我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我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
(2)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3)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
学校成立了校“监督岗”和班“监督岗”,负责全校卫生监督工作和班级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工作,并且进行记录讲评,与文明班级评比挂钩,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督促全校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4)、开展个人卫生检查。
由学校负责卫生工作的教师和各班卫生委员组成检查组,对各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结果记入《日常行为规范竞赛记分表》并成为每学年一次的文明示范班级评比的依据。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之,养成教育需要不断地优化育人环境,今后要加大力度搞好学校校园建设,为寄宿制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健全“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校园安全文明制度,严格进行管理,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学生德育工作。只有使学生的认识和实践齐头并进,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作者:杨学明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1期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现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同时道德情感又可以促使他们提高道德认识,这就是常说的:“情道则理达”。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定要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加强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情理交融,促进知识的内化,实现知与行的统一,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在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小学思品学科是一门说理性较强的课程,它的教学成功与否就要看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的程度,因为小学生的情感是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的感染而产生共鸣的。于是,我深入探讨并充分利用“情感”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了大胆地尝试。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故事引路,激发情感
思品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品课中,我通常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中通过采用配乐、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例如《讲信用》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没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然后,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让学生看书后讲明代的著名学者宋濂讲信用的两个小故事,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涟漪,激发了学生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的自觉性。
二、激情导路,情理交融
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入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最后渲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学生边分析、边体会,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真可谓水到渠成,至今还使学生记忆犹新。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的班上,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
三、回归生活知理动情
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观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言行实际,通过辨析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通过判断使正误的界线愈加分明,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形成完整的道德概念和较为稳定的态度。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既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又不能死守课堂,而应该主动适应、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走出课堂,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沟通,知行统一。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四篇:如何培养学生爱校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爱校的习惯
增强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爱校如家,主要是把学生放到一定的高度,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
让学生养成爱校的行为习惯,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学校建设中又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
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之间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受到满足,他们的人格会受到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也将会大大加强。
2.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bcjy123.com 学生管理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校园气氛,让每一名学生真正从心理感到集体是温暖的。
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学校气氛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校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3.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传统的学校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校长是管理的核心,学校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调皮、捣蛋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智慧和创造力,可能在学校严密的监管下,学生对学校只能副首贴耳、循规蹈矩,这自然会引起学生反感,他们的爱校行为就难以培养。
学校要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学校要发挥引导作用,不能简单粗暴而要因势利导,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不仅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更能促使学生主要改正缺点,调整错误行为和不良习惯。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
遵义县龙坪小学 米小林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绘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现情感,文学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情感,音乐则是用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它不仅让人们记住一些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且也在欣赏美、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中,将人的多种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音乐和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劳动,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凝聚着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体现着人们的浓厚情感。音乐教学正是应用具有丰富情感的各种音乐为载体,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对歌曲作家及创作背景等的了解
由于小学生对历史社会的知识面的狭窄,在学习每一首歌曲时,提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对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等有所了解,教学时教师再进行补充。如教学《七子之歌——澳门》时,首先要求孩子们了解这首歌的词作者闻一多先生,词的写作背景,以及澳门的历史,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然后再进行歌曲的教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演唱就会神形皆具,就不会出现喊唱现象。
二、对音乐相关文化的了解
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对歌曲音乐相关的文化进行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那达慕之歌》时,要求学生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分布、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了解,学生的认识深刻了学习起来自然就有兴趣了,同时也能唱出那种民族情感。
三、对歌词的理解
在学习歌曲时,应将歌词多朗读几遍,歌词的文字语言形象也是歌曲艺术创造音乐形象的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那些歌词中不会读的字词,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在多次朗读中深入细致地领略和体会歌词所创造的感情气氛和诗的意境,最终让学生将语言和声音巧妙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唱出歌曲的感情风格,唱出韵味,唱出 语言的美感,从而表现出完整的情感。
四、创设恰当的情景
通过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唱二年级第三单元的《理发师》这首歌时,教师先请一个同学上台合作表演一段哑剧(教师扮演理发师,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模仿理发师为学生理发)。教师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沸腾”了起来。接着教师再次提问:“你们去理过发吗?理发师是怎样理发的?”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大家都纷纷模仿表演。教师相机再告诉大家:“理发师还有一首歌呢?大家想学吗?”“想。”由于学生的兴趣浓厚,所以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最后,师生在《理发师》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表演。这时,老师留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不要用太多的语言渲染,学生们便已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五、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就必须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紧密结合。郭沫若在创作《地球,我的母亲》时有一次经过福冈图书馆后的石子路,竟把木屣脱了,倒在路上睡着,真切地“亲昵”地球母亲,可见其情感强烈的程度。我在教学三年级第二单元《布娃娃》一课时,由于歌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再加上教师的旁白(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我们 班也有一些同学父母在外打工,几年见不到一次面;也有的同学父母离异了,有的同学父亲去世了;当别的孩子在自己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却不能;当有的孩子与自己的父母争吵时,他们甚至连叫一声爸爸、妈妈的机会都没有„„你看,在一个雪花飞舞的晚上,一个孤单的小女孩走在孤寂的街头。突然,她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布娃娃„„),接着教师播放音乐,使全班同学都流下伤心、同情的泪水。这种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的流露与渲泻,启发了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再例如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感染千百万个孩子流下同情的泪水,而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陶中,不但能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都要时刻牢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堂课,将炽热的爱心浸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使小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