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0:3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

第一篇: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

数学广角--推理(数独)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从而经历稍复杂的推理过程。

2.让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学会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进一步体验推理的作用。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探索数字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及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练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同学们,看看经过两年的学习,你们数学学得怎么样?分别出示数字1、2、3、4,你认识它吗?

师说要求:老师给每人发一个题签,上面有数字,还有空格,请根据老师给出信息把空格补充完整。空格里的四个数字分别是1、2、3、4。要求听清楚了吗?老师说“开始”的时候迅速打开,念出答案。(1)(2)

(3)(4)

师:刚才的游戏又是第三组获胜!采访获胜组,你怎么说得又快又准呀?

生:

师:你说得真好!游戏过后我们要有思考,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要想把4个数字填正确,你发现了什么?

师:看来我们要想解决四个格里分别是什么数字,需要至少知道3个数字。

2、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3这三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向学生介绍“行”和“列”)

先让学生试填,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涂颜色:使每行、每列都出现红、黄、蓝三种颜色

4、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做与1、2、3、4有关的游戏,内容很简单,也很有趣,只要你认识1、2、3、4,你就能学会他!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破译密码!(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知:出示例2

(一)初步理解

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二、(尝试解答)

1、师: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3、1、2,我们可以确定A是4.师:你说得既简洁又清楚!那B到底是多少呢?应该怎么想??

生:A是4,所以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4、2、3,所以B只能是1。

2、小结:如果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那就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三、巩固练习

(一)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B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

1、让学生在练习单上尝试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点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填的?

生:我从A入手填,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3,所以A是4.....4、小结:看来,我们要想确定某一个格子里面的数字是几,应该先找到这个格子所在的行和列,然后根据已经存在的数字加以推理。

(二)1、师:这道题该怎样想呢?

生:我先从个位开始想,7+()=8,7+1=8,所以个位填1.。再想十位上的数,()+()=5,4和1组成5,2和3组成5,题目要求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所以选2和3。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3题,完成后请学生讲讲解题思路。

四、作业:第111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第112页练习二十一,第7题。

五、有趣的数独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了有趣的推理,其实这样的小格子在数学中叫作“数独”,数独的形式有很多种,如我们今天学习的4乘4的,还有比这更简单的2乘2,3乘3的,也有比这更复杂的5乘5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具挑战性的、大人都喜欢玩的就是9乘9的数独,它不仅要求我们每一行和每一列是1~9不许重复,也要求我们每一个九宫格里的9个数字不许重复,这需要同学们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咱们班有很多同学已经会做一些简单的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利用今天学得方法再试一试,看看你是不是越做越快了呢。

第二篇:数学广角数独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数独》教学反思

东昌区第二实验小学 冯帅

在教学数独前,我认真地解读了教材,教参,经过备课,我知道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要看行还要看列,即要先考虑什么还要考虑什么。虽说在上本节课前,我们班的同学已经玩了几次稍难的数独了,但是从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只是让他们在找感觉,在做着玩,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快感,所以上课前心理还是有很多负担的,怕孩子们表述不清,也怕学得快的孩子不讲就会,学得慢得孩子讲了也不会。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我打算从游戏引入,告诉所有的孩子们只要你认识1、2、3、4,你就能学会它,从而让孩子们放轻松,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中。

一、以做破译密码的游戏为主线,层层引入,游戏过后有思考。

在新授课前,我设计了入门级密码破译和初级密码破译,孩子们玩得津津有味,但是只有游戏是不够的,游戏后要有思考,从第一个游戏中,学生们发现了要想填上类似 这样的密码,需要至少知道三个数学。在初级密码破译后,学生思考的结果是,要想填好密码,应该先找到字母所在的行或列,再进行思考。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发现了方法,也学会了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在讲授例题时给学生们一个缓冲,让接受能力快的孩子带接受慢的孩子,达到共同学习。讲授到高级密码破译时,面对例2,有些同学手足无措了,不知从何下手,这个时候我让同桌两人交流,说说先算A还是先算B,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做这种题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先找到字母所在的行和列,然后看哪个给了三个数字,再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字。这样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丝毫看不出老师教学的痕迹,完全是学生自己思考的结果,教师只是在关于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孩子们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虽精心备课,但由于能力原因,也有不足之处:

一、教学评价语言不够及时、准确。

这节课比较开放,有的孩子回答得非常好,思维很敏捷,我的评价语没有及时地跟上,有的孩子回答得不够简洁,也不够清楚,但是想法是正确的,我也没有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教师语言比较生硬。

当学生表述思考过程不简洁时,我说:谁能像老师这样说?然后开始按自己的方式说,虽很简洁,却不是孩子的思考,我可以说,“同学们听听,老师这样说好不好?”

总之,这节课上得有成功之处,也有欠妥之处,以后一定会再接再厉,多多学习!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三篇:二下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

二下数学广角 猜猜 想想 说说

执教教师: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麻艳华 指导教师: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陈仕礼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林桂萍

设计理念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本课通过创设灵活多样、层次分明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推理过程,进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索出推理的方法,并通过让学生表达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最后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对实验教材重新编排,单独设置“推理”单元进行教学的第一课时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让学生猜出事件的结果是很容易的,而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推理。什么是推理呢?推理的定义是这样的: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推理注重的是思维的过程。因此,笔者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本节课课题定为“猜猜、想想、说说”,使学生经历从随意地猜,到有依据地想,再到有条理地说,以及从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到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的简单推理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猜测、操作等活动,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单等。

课前交流:(常规要求,口令调度,询问本班的老师。)

小小手-收起来。小耳朵-竖起来。同学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智慧星和笑脸,这些智慧星和笑脸现在都是老师的,如果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就能收到老师送出的智慧星和笑脸。每得到一个笑脸或智慧星,你就可以在上面打个√。我们比比看在这节课里,谁得到的智慧星和笑脸最多。

课前互动1: 师: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那我得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麻艳华,你们可以怎么称呼我呢?(生:麻老师)。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知道了老师的名字,还想知道老师什么?说说。生:你喜欢什么?师:老师喜欢听音乐,音乐能让我放松心情。生: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师:1米60厘米。生:老师的体重是多少?师:51千克。生:你几岁啦。师:老师的年龄先保密,你们来猜一猜。生猜,“29岁-小了”“32岁-还是小了”“33岁-有点接近了”,“34岁-还是小了”“37岁-又大了”“36岁-很接近了”(如果学生没有问老师的年龄)师引导:老师也很想认识你们,我采访几个同学,请 2 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指2个说)老师几岁了,你们知道吗?(不知道)你们猜猜看。(学生猜对时说“恭喜你,猜对了”。)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年龄的时候,根据老师的提示“小了或大了”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最终说出了老师的年龄。看来,猜测也有学问哦,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猜猜、想想、说说”。师:同学们我们准备上课了,上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明确要求

师:请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猜猜、想想、说说)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吗?(说得真好。)今天,老师还邀请了三个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这三个小朋友是谁呢?我们先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录音)你们也有礼貌的和这三个小朋友打声招呼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探究两个条件的推理。

师:小刚和小丽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份礼物,(课件出示小刚和小丽)瞧:这是„„(生:巧克力)这是„„(生:棒棒糖)。师出示实物:巧克力和棒棒糖,这两份礼物可能分别是谁带的呢?猜猜看? 预设1:生1:小丽拿棒棒糖,小刚拿巧克力。

师:你的猜测是:小丽可能拿棒棒糖,小刚可能拿巧克力。谁还有不同的猜想?

生2:小刚可能拿棒棒糖,小丽可能拿巧克力。

师:(学生如果用了“可能”两字)谁来说说为什么都用“可能”这两个字呢?生: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小刚和小红拿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师:他们拿的到底是什么呢?你们能确定吗?

师:如果老师给你个提示,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出示课件提示语)这下你会猜了吗?生:会。

预设2:师:(学生没有说“可能”两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用上“可能”二字)小刚可能拿巧克力也可能拿棒棒糖,小丽可能拿巧克力也可能拿棒棒糖”,他们拿的到底是什么呢?你们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谁来说?

生3:因为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拿的分别是什么,所以不能确定。

师:是呀,如果老师给你个提示,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出示课件提示语)这下你会猜了吗?生:会。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吧。(师贴:小刚,小丽,棒棒糖,巧克力,提示语)

师:你们猜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猜的结果是? 生1汇报:小丽拿的是棒棒糖,小刚拿的是巧克力。

师:同意他说的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确定小丽拿的就是棒棒糖?)

生1: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就是棒棒糖,那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你的表达很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送你一个笑脸。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能把这位同学表达的意思再说一遍?生2:重复一遍生1的汇报。说得没错,你能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真棒,送你一个笑脸。(师结合学生说的来连线)师: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就是棒棒糖,小丽拿棒棒糖先确定了,那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

师:他们是根据提示先确定了小丽拿的。师引导:如果要先确定小刚,那该怎么想呢?生:换提示。师:还是根据这个提示,怎样先确定小刚?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说明谁拿的就是巧克力?

?(生若不会说),师再引导: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说明谁拿的就是巧克力?

生: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师:看来,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说明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谁再来说说要先确定小刚拿的,该怎么想?生: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小丽拿的就是棒棒糖。说得真好,一个笑脸送给你。

4.师小结:我们在猜两样物品的时候,根据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确定小丽拿的就是棒棒糖。还可以根据小丽拿的不是巧克力,确定小刚拿的就是巧克力。

【设计意图:“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的本质:不是(),就是()。通过实物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这个推理过程一目了然。】

(三)探究三个条件的推理。过渡:

师:同学们,两个人拿两样物品你们已经会猜了,那三个人拿三样物品,你们会猜吗?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例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三人各拿一本。

师:同学们先轻声读一读题目,读完的举手告诉老师。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还有谁要补充,的确是这样。)师:你们知道三人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谁来说?生1:他们三人每人都要拿一本书。

师:是的,他们三个人分别拿什么书呢?猜猜看。(点击课件)师:你猜„„你也来猜猜„„还有谁想猜?

预设1师:有这么多种可能?能不能一次就猜中呢?生:不能。师:那需要老师为你们做点什么呢?生:给提示。师:老师告诉你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点击课件)现在你能一下就猜中吗?

预设2师:(学生如果用了“可能”两字)同学们为什么又用“可能”二字呢?谁来说说?生:因为不能确定他们拿的是什么书?”师:那需要老师为你们做点什么呢?生:给提示。师:老师告诉你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点击课件)现在你能一下就猜中吗?

生:学生说能。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生:不能。师:说说为什么还是不能一下就猜中?生1:没有告诉我们小丽和小刚拿的是什么书?生2:小丽和小刚有可能拿数学书,也有可能拿品德与生活书。

师:嗯,说的有道理,看来一个提示还不够,还需要一个提示,这个提示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吧!小丽会怎么说?谁愿意来试一试?生:小丽说:“我拿的是数学书。”谁还能设计不一样的提示语?生1: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多了这个提示,同学们能猜出他们三人分别拿什么书吗?(能)师: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师:小丽还可能会说什么?生2:小丽说:“我拿的不是品德与生活。”你也设计了很好的提示语。谁还有不同的提示?小刚会怎么说?生3: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说的真好。小刚还可能说什么?生4:我拿的不是品德与生活。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设计了这么多种提示语,我们选择其中一种提示(点击课件):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有了这两个提示,同学们会猜了吗?生:会。

师:(课件放录音:我们的任务)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下来,最后再和同桌说一说。明白要求了吗?请拿出学习单开始吧!(师贴出表格及小红、小刚、小丽三个人名)

2.学生自主探究。(生填写学习单,师巡视,参与三个同学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想法,生1:老师告诉我们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我就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老师又说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可以确定小丽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最后的数学书就是小刚拿的。教师引导1:你是先确定小红,再确定小丽,最后确定小刚。引导说第二种:小红拿的可以直接确定,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谁拿了数学书?可以确定小刚拿了数学书,最后确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教师引导2:你是先确定小红,再确定小刚,最后确定小丽。)

3.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他们三人分别拿什么书?

生1汇报: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

师:同意他说的吗?生:同意。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请你上台来边说边摆。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我就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师:先确定小红)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可以确定小丽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师:再确定小丽)最后一本数学书就是小刚拿的。(师:最后确定小刚)师:是呀,小刚拿的既不是语文书,也不是品德与生活,就是数学书。(学生边说想法,边摆教具,教师一旁适时指导:先确定小红,再确定小丽,最后确定小刚。)师:太棒了,你的回答很精彩,送你一个笑脸,请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谁愿意把这位同学的想法再说一遍呢?(生2:重复一遍生1的汇报,师边听边摆)你能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同样送你一个笑脸。

师小结:这种方法是先确定谁?(生:小红),再确定谁?(生:小丽),最后确定(生:小刚)。(师板书:小红--小丽--小刚)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的预设1:

生3: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我就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最后确定小丽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

师追问: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请你上台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生3: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我就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最后一本品德与生活就是小丽拿的。师:最后确定小丽拿的既不是语文书,也不是数学书,就是品德与生活。(学生边说想法,边摆教具,教师一旁适时指导:先确定小红,再确定小刚,最后确定小丽。)说得太好了,老师都忍不住要把掌声送给你了,同时送你一个笑脸。

师:谁能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你表达得很清楚,送你一个笑脸。师小结:这种方法是先确定谁?(生:小红),再确定谁?(生:小刚),最后确定(生:小丽)。(师板书:小红--小刚--小丽)

第二种方法的预设2:

如果学生不会说第二种方法,师引导:大家看,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可以直接确定了,(板书:小红)我们再根据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谁拿的就是数学书呢?

生: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板书:小刚)

师边说边板书这种方法是:先确定小红,再确定小刚,最后确定小丽。(板书:小红--小刚--小丽)

师:这种方法你会说了吗?谁来说一说?你能认真倾听,积极发言,送你一个笑脸。

师:同学们比较这两种方法,都是先确定了谁?为什么先确定小红呢?生:因为小红拿的书可以直接确定。

师小结:看来我们在猜三样物品时,哪一样能直接确定,就要先确定哪一样,另外两样的猜法就和猜两样物品的方法相同。(小结时对着板书说)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猜两样物品和三样物品的,数学乐园里还有好多猜猜、想想、说说的活动呢,(指着板书)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播放音乐:爸爸去哪儿)1.猜猜我演谁。

师:(音乐停)同学们喜欢里面的小主人公吗?(喜欢)谁想上台来扮演kimi,angela,cindy?老师请小手举得最好的同学来。(请3个女生,把1号、2号、3号发给她们。)

师:老师要对这三位同学说悄悄话,你们不能偷听哟。师告诉学生提示语后,告诉1号:我演kimi。告诉3号:我不是演cindy。2号:你知道我们各扮演谁吗?请1号和3号分别说出自己的提示语,2号:你知道我们各扮演谁吗?

师:同桌先互相说说1号、2号、3号分别扮演谁,再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猜的。想好了请举手。老师要请三位同学上台给他们戴上头饰。师:你为什么给1号戴上这个头饰?你为什么给2号戴上这个头饰?你为什么给3号戴上这个头饰?他们猜对了吗?掌声送给他们。猜对的同学请举手。猜对的可以收到两颗智慧星。

2.想想家在哪。

师:第二个活动是什么呢?大声读出来:想想家在哪?

师:这里有三个门牌号,分别是几号?生:79号、68号、26号。师:要找谁的家呢?请听。(录音出示:林老师:我的门牌号是最小的。麻老师:我的门牌号不是最大的。林老师和麻老师的家在哪里?在哪里?)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林老师家的门牌号是几号?麻老师家的门牌号是几号?生:林老师家的门牌号是26号,麻老师家的门牌号是68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发言很精彩,送你一个笑脸。(说得太好了,老师都忍不住要把掌声送给你了。)

师:猜对的同学朝老师挥挥手,猜对的奖励三颗智慧星。3.说说它是谁。

师:这道题是几颗星的?说明难度加大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猜对呢,那就试一试吧。

(录音:信封里有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师:你猜。生:红色是三角形,绿色是圆形,黄色是长方形。师:这是你的猜想,还有谁猜的不一样?生:红色是长方形,绿色是圆形,黄色是三角形。

师:哪个图形可以先确定呢?(点击课件:绿色是圆形)剩下的两个能一下就猜中吗?生:不能。师:需要什么?生:提示。

师:你能帮老师设计一个提示吗?红色可能会说什么?生:红色说:“我不 9 是三角形。”或者“我不是长方形。”根据他的提示同学们能猜出红色和黄色是什么图形吗?能。看来你设计了很好的提示。谁还有不同的提示?黄色会说什么?生:黄色说:“我不是三角形。”或者“我不是长方形。”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种提示,我们选择一种提示(课件出示:黄色说:“我不是三角形。”)你们能猜出红色、黄色各是什么图形吗?请你说。同意他说的吗?说说你的想法。请猜对的同学加四颗智慧星。

4.比比谁会猜。

师:最后一题,大家敢挑战吗?

(课件出示录音)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师: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汇报?这题你先猜谁呢?根据哪句话可以猜出小冬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雨是二班的呢?(小雨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三班的,就是二班的。)请猜对的同学加五颗智慧星。

(课件出示录音: 小刚、小丽、小红和小伟四人参加百题口算比赛,他们的成绩和名次排列如下:小红:我是第二名。小丽: 我的成绩比第一名少做对5题。小刚:我不是最后一名。你能给他们排排名次吗?

师:这4位同学分别排第几名?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汇报?这题你先确定谁呢?(先确定小红,为什么可以先确定小红?)根据哪句话可以确定小丽的名次呢?(小丽: 我的成绩比第一名少做对5题。小丽做了95题,就是第三名。)小红和小丽可以直接确定了,从哪里可以推断出小刚是第一名呢?(他不是最后一名,就是第一名。)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呀,你们太了不起!五颗智慧星送给你们。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夹练夹趣的应用环节,思维训练层层深入。由此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同时 10 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猜猜、想想、说说,谁来说说两样物品的你是怎么猜呢?生:我是根据提示来猜。师:当我们猜两样物品时,知道其中一样不是什么,就能确定另外一样就是什么;师:三样物品的你又是怎么猜呢?生:哪一个可以先确定,就先确定哪一个,再根据提示猜其它的。师:说的真好,送你一个笑脸。看来猜也是有学问的。指着板书,师:当我们猜三样物品时,哪一样能直接确定,就要先确定哪一样,另外两样的猜法就和猜两样物品的方法相同。

师:在这节课里,你得了几个笑脸,几颗智慧星,总数是。赶紧算一算。谁来汇报?(先请表现一般的学生说,我得了9颗智慧星,0个笑脸,总数是()。)谁得到的比他还多。有比他更多的吗?有超过他的吗?他在这节课的表现最突出,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

师:这节课老师很开心,因为老师认识了一群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们。这群孩子就是我们二()的同学们。我们听听小刚是怎么夸同学们?(课件出示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的表现真棒!)这三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课件出示录音:同学们再见!再见!)我们也跟他们说再见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设计思路

课始,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新授环节,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叙述推理过程是本课重难点的特性,将推理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探索新知时设计了两种情况的猜一猜游戏,让学生明确可以用“不是„„就是„„”的方法进行猜测,为后面的例题做好准备,接着设计了猜三本书的猜书活动,重在让学生梳理并提炼出关键信息,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解答问题,之后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交流,使学生借助口头语言表述自己的推理过程,从中体验到推理的含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四能”。巩固提升环节,设计了夹练夹趣、由易到难的应用环节,思维训练层层深 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四篇:数学广角 数与形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南昌市定山小学 李佳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于数的问题。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小正方形若干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最近掌握了一项很神奇的本领。我能很快的计算出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相加的和,例如:1+3;1+3+5;你们信吗?

请两生出题(说明要求:从1开始,连续,奇数),另外同学用计算器计算,比较速度,验证得数。

2、导入新课

你们想不想也学会这种神奇的本领呢?老师是借助图形来思考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与形”。

二、探究新知

1、师:复杂的问题都是从简单的开始思考的,我们先来用图形表示1+3,用小正方形表示加数,在黑板上展示,同时解释一下原因。

2、小组合作,摆一摆1+3+5,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3、请小组汇报,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4、举例验证规律。

5、得出结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课件演示)。

三、知识运用

这种方法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了。

1、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1+3+5+7=()2 1+3+5+7+9+11+13 =()()=9

可以直接报出答案,说明理由。集体回答。

2、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3、请生上来指一指,或者画一画。

4、利用刚刚的规律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利用图形解决问题真方便,那么图形的问题里面会不会也蕴含了数的问题呢?请看教材第108页做一做第2题。A:先观察

B:找到变化规律(课件)C:完成问题答案 D:解释其中的道理

四、知识拓展

思考:运用例1学到的思考方法,能直接算出下面式子的结果吗? 2+4+6+8+10+12+14+16+18+20=()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数与形 1=12

1+3=2 1+3+5=3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第五篇:《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难点: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问题。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 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

时20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上面几幅图哪幅是描述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兰的?

2.学生讨论、回答。

(图2是描述妈妈的,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是描述小兰的,因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钟;图3是描述爸爸的)3.揭示课题。

借助图形不但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小兰离家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题。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1=()

1+3=()

1+3+5=()

222(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①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有什么关系? ②汇报发现。

发现一:算式左边的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发现二: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可借助学具摆一摆)①1+3+5+7=()(1+3+5+7=4)②1+3+5+7+9+11+13=()(1+3+5+7+9+11+13=7)③____________________=9(1+3+5+7+9+11+13+15+17=9)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题。

222

22(2)观察、试算、发现规律。

①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1)(3)数形结合,验证规律。

①引导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成立吗?请结合图示进行验证。②汇报、交流。

a.结合圆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b.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4)明确结论。

(5)交流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悟。

(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形象化,使其直观、简洁、易懂)设计意图:教学时,观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几何图形解决例题中的代数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例题中数与形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体会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感悟数学的极限思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8页1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分析、解答,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答)2.完成教材108页2题。

[第6个图形:红色6 个,蓝色18个; 第10个图形:红色10个,蓝色26个。根据图示可知: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第几个)相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3-图形的序数或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2-2] 3.完成教材110页4题。

[因为小狗和小亮的行走时间相同,所以不必考虑小狗的行走路线。由“小亮走到这条马路一半的时候,小狗已经到达马路的终点”可知: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所以小亮走200 m时,小狗走了200×2=400(m)]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教材109页1题。2.教材110页3题。

3.教材111页6题。

下载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下《数学广角-数独》教学设计--长港路小学李慧萍(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07页例1。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图形中隐藏着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学......

    二下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 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蔡 秀 荣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

    教学活动设计:认识民族李慧萍长治县欣欣幼儿园(★)

    教学活动设计:认识民族 李慧萍 长治县欣欣幼儿园 活动内容: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2、 提高幼儿的认......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与反思(五篇范文)

    《数学广角——数与形(1)》教学设计与反思 武汉育二寄小—————熊红安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及第108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二P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

    《数学广角——数与形》微课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习题微课教学设计 衡水市邓家庄乡北苏闸学校 程彦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习题: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包括两......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135页例1、例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7—P10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设计庵口小学教师:徐玉山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7—P10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