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题:公式与函数解读
课题:公式计算和SUM函数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公式的组成部分,书写及输入;
2、掌握用公式计算和SUM函数计算;
3、能够熟练运用几个常用函数正确表达出计算公式;
4、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公式的书写格式和输入方法。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范例(“学生考试成绩表”,Excel 2000软件,“极域网络教室”控制软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谁算得快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大家的考试成绩表,各科成绩的数据已经输入完成了,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怎么样,没有问题吧。
好,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来算一算,算完的同学马上举手汇报成绩,看看谁算得快。(每人随便选一位同学的成绩进行计算,结果填入“总分栏1”。
根据刚才大家的计算速度,老师估计我们计算一位同学成绩的平均时间大概在五十秒左右,照这样算,统计全班同学的成绩就得7分钟左右,统计全校成绩就得2个多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手工计算不但操作非常繁琐,花的时间长,而且很容易出错。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统计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而又准确呢?当然有!那就是利用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软件——Excel ,来完成这个任务。前几节课,我们只是简单的接触了EXCEL,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板书课题〖活动二〗:公式的输入
1、基本运算: 师:在我们学习用EXCEL计算之前,我们先得了解EXCEL的计算规则。EXCEL有着自己的运算符和运算优先级,其中常用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等。
(板书运算符和优先级
我们现阶段常用的是算术运算符,其它的我们只作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算术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和我们数学中的有些不同。(问:不同的有哪些运算符?对于这些不同的运算符,我们要记住他们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不然的话,如果你在计算的时候输入成了数学中的符号,那EXCEL是不会认识的。
记住了这些运算符,我们来做个练习。(出示练习1
2、公式的输入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EXCEL的运算符和运算规则,那么,我们怎样输入公式进行计算呢? 在EXCEL中,公式必须以“=”开头,表示这是一个公式。比如:求100+50的值,要输入:=100+50,输入完公式后,EXCEL会直接在公式所在单元格显示出计算结果。
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这个和我们数学公式计算时有些不同。(问:什么不同? 所以呢,EXCEL公式的书写是很简单的,其方法就是:先写“=”,然后写表达式。(出示练习2 师:大家看到,只有前两位同学准确地把结果算出来了。另外两位同学的结果为什么是0呢? 我们前面学习过单元格的表示方法,大家看F2表示什么? 生:单元格地址。师:F2是一个具体数值吗? 生:不是!师:对,假如我们在F2、G2、H2、I2单元格分别输入数值,再看看有什么结果。(同学示范
大家口算一下,看结果对不对。
由此可见,不但单元格内输入的具体数值能够进行计算,既使输入了单元格地址, EXCEL也能计算,因为单元格地址代表了其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其实在EXCEL中,一般都是通过单元格地址来进行计算的,很少输入具体的数值计算,所以以后大家在输入公式计算的时候尽量使用单元格地址,不要使用具体的数值。(问:采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的优点? 利用函数计算也一样,只有当单元格内有数值时,才能计算。(演示
刚刚我们这两个公式使用了单元格地址,这些单元格地址在公式中被称为“引用地址”。单元格地址引用分为相对引用地址、绝对引用地址和混合地址。这个知识很重要,不过和我
们本节课的关系不是很大,我们留在下节课学习“公式的复制”时详细讲解。
3、利用公式计算成绩
师:现在我们一起运用刚才学的引用单元格地址的知识,来计算成绩表中的总分。首先,我们看一看,总分是由哪些单元格的成绩组成的,我们应该怎样来输入公式?(学生示范,结果填入“总分栏2”。
小结公式输入的方法: ①激活要输入公式(结果的单元格;②输入公式:首先输入“=”,再输入单元格地址及运算符号;③按回车键显示结果。〖活动三〗:函数计算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计算总分的方法,不过感觉还是很麻烦,是吧。接下来呢,我们采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函数进行计算。EXCEL为我们定义了一系列常用的函数,我们可以直接把它们引用到我们的计算中来。函数由函数名和参数构成,参数用括号括起来。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现在我们就用求和函数,来计算总分。比如求第一个同学的总分,则可以写成:“=SUM(C3:J3”,其中“C3:J3”表示计算的数据区域。如果是数据块,则表示是从C3到J3为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内单元格中的所有数据。比如:“C3:J17”就表示整个区域的数据。(学生练习,一人示范,求出其余的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求平均数。平时我们应该怎么求? 用函数:average(参数 “=average(C3:J3”
刚才我们学习了求和函数和求平均数函数的使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利用这两个函数求出其余同学的总分和全班各科的平均分。并自己学习两个新函
数:MAX和MIN,分别是求一组数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函数。(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EXCEL的公式书写方式和要求,以及利用公式与函数计算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公式和书写和常用函数运算有了基本掌握,课后大家要多加练习,力争能在以后的学生中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第二篇:湘教版_八年级信息技术_教学设计——课题:公式与函数
课题:公式与函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公式的组成部分,书写及输入;
2、掌握用公式计算和SUM函数计算;
3、能够熟练运用几个常用函数正确表达出计算公式;
4、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公式的书写格式和输入方法。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范例(“学生考试成绩表”),Excel 2000软件,“极域网络教室”控制软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谁算得快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大家的考试成绩表,各科成绩的数据已经输入完成了,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怎么样,没有问题吧。
好,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来算一算,算完的同学马上举手汇报成绩,看看谁算得快。(每人随便选一位同学的成绩进行计算,结果填入“总分栏1”。)
根据刚才大家的计算速度,老师估计我们计算一位同学成绩的平均时间大概在五十秒左右,照这样算,统计全班同学的成绩就得7分钟左右,统计全校成绩就得2个多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手工计算不但操作非常繁琐,花的时间长,而且很容易出错。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统计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而又准确呢?当然有!那就是利用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软件——Excel,来完成这个任务。前几节课,我们只是简单的接触了EXCEL,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板书课题)
〖活动二〗:公式的输入
1、基本运算:
师:在我们学习用EXCEL计算之前,我们先得了解EXCEL的计算规则。EXCEL有着自己的运算符和运算优先级,其中常用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等。(板书运算符和优先级)
我们现阶段常用的是算术运算符,其它的我们只作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算术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和我们数学中的有些不同。(问:不同的有哪些运算符?)
对于这些不同的运算符,我们要记住他们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不然的话,如果你在计算的时候输入成了数学中的符号,那EXCEL是不会认识的。
记住了这些运算符,我们来做个练习。(出示练习1)
2、公式的输入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EXCEL的运算符和运算规则,那么,我们怎样输入公式进行计算呢?
在EXCEL中,公式必须以“=”开头,表示这是一个公式。比如:求100+50的值,要输入:=100+50,输入完公式后,EXCEL会直接在公式所在单元格显示出计算结果。
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这个和我们数学公式计算时有些不同。(问:什么不同?)所以呢,EXCEL公式的书写是很简单的,其方法就是:先写“=”,然后写表达式。(出示练习2)
师:大家看到,只有前两位同学准确地把结果算出来了。另外两位同学的结果为什么是0呢?
我们前面学习过单元格的表示方法,大家看F2表示什么? 生:单元格地址。
师:F2是一个具体数值吗? 生:不是!
师:对,假如我们在F2、G2、H2、I2单元格分别输入数值,再看看有什么结果。(同学示范)
大家口算一下,看结果对不对。
由此可见,不但单元格内输入的具体数值能够进行计算,既使输入了单元格地址,EXCEL也能计算,因为单元格地址代表了其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其实在EXCEL中,一般都是通过单元格地址来进行计算的,很少输入具体的数值计算,所以以后大家在输入公式计算的时候尽量使用单元格地址,不要使用具体的数值。(问:采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的优点?)
利用函数计算也一样,只有当单元格内有数值时,才能计算。(演示)
刚刚我们这两个公式使用了单元格地址,这些单元格地址在公式中被称为“引用地址”。单元格地址引用分为相对引用地址、绝对引用地址和混合地址。这个知识很重要,不过和我们本节课的关系不是很大,我们留在下节课学习“公式的复制”时详细讲解。
3、利用公式计算成绩
师:现在我们一起运用刚才学的引用单元格地址的知识,来计算成绩表中的总分。首先,我们看一看,总分是由哪些单元格的成绩组成的,我们应该怎样来输入公式?(学生示范,结果填入“总分栏2”。)
小结公式输入的方法:
① 激活要输入公式(结果)的单元格;
② 输入公式:首先输入“=”,再输入单元格地址及运算符号; ③ 按回车键显示结果。〖活动三〗:函数计算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计算总分的方法,不过感觉还是很麻烦,是吧。接下来呢,我们采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函数进行计算。EXCEL为我们定义了一系列常用的函数,我们可以直接把它们引用到我们的计算中来。函数由函数名和参数构成,参数用括号括起来。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现在我们就用求和函数,来计算总分。比如求第一个同学的总分,则可以写成:“=SUM(C3:J3)”,其中“C3:J3”表示计算的数据区域。如果是数据块,则表示是从C3到J3为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内单元格中的所有数据。比如:“C3:J17”就表示整个区域的数据。(学生练习,一人示范,求出其余的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求平均数。平时我们应该怎么求? 用函数:average(参数)“=average(C3:J3)”
刚才我们学习了求和函数和求平均数函数的使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利用这两个函数求出其余同学的总分和全班各科的平均分。并自己学习两个新函数:MAX和MIN,分别是求一组数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函数。(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EXCEL的公式书写方式和要求,以及利用公式与函数计算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公式和书写和常用函数运算有了基本掌握,课后大家要多加练习,力争能在以后的学生中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第三篇:函数奇偶性教学设计解读
《函数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数学组:焦国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A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研究函数的奇偶性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成为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的研究为后面学习幂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后续内容的深入起着铺垫的作用;奇偶性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能力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充满着数学方法论的渗透教育,同时又是数学美的集中体现。
2.学情分析
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对于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他们尚不知函数奇偶性,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图形的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对图像的特殊对称性早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方面,学生懂得了由形象到具体,然后再由具体到一般的科学处理方法,具备一定数学研究方法的感性认识;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观察的深刻性及稳定性也都还有待于提高。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深刻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能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数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有进一步的感受;2.体验数学研究严谨性,感受数学对称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的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教学难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探究与理解。教法、学法
教法:借助多媒体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模式。
学法: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体验。
过程分析
(一情景导航、引入新课 问题提出: 我们从函数图像的升降变化引发了函数的单调性,从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引发了函数的最值,如果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出发又能得到函数的什么性质?(二构建概念,突破难点
考察下列两个函数: 2(1(x x f-=x x f=(2(思考1: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思考2:对于上述两个函数,1(f与1(-f , 2(f与2(-f,(a f与(a f-有 什么关系? 思考3:一般地,若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x f 与(x f-有
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思考4:怎样定义偶函数? 思考5:函数([]2,1 ,2-
∈ =x x x f是偶函数吗?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何特征?(三合作探究,类比发现
仿照讨论偶函数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共同完成探究(x x f=(x x f 1 = 思考1: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有何共同特征? 思考2:对于上述两个函数,1(f与1(-f , 2(f与2(-f,(a f与(a f-有 什么关系? 思考3:一般地,若函数(x f y= 的图像关于原点轴对称,则(x f 与(x f-有什么关系?反之成立吗?
思考4:怎样定义奇函数? 思考5:函数([]2,1,-∈=x x x f 是奇函数吗?奇函数的定义域有何特征?(四 强化定义,深化内涵 对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说明: 1.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练习1:奇函数定义域为[a,a+3],则a=______.2.有没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 3.有没有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函数? 总结:根据奇偶性,函数可划分为:奇函数,偶函数,既奇又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4.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的单调性有何不同? 5.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图像有哪些性质?(五 讲练结合,巩固新知
例1:利用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x x x f 2(1(3-= 2 432(2(x x x f += x x x f-+-=11(3(R x x f ∈=,2(4(小结: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练习2:用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11-++=x x x f((x x x f 12+=
((2 13x x x f += []3,2,(4(2-∈=x x x f(六 拓展迁移,能力提高 例2.利用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221(1(2-+-=x x x f 0,1(0,1({(1(<->+=x x x x x x x f(七 课时小结,知识建构 1.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定义: 2.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八 布置作业,回归拓展 练习册P63 板书设计
1.3.2 函数的奇偶性
一奇偶函数的定义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三奇偶函数的性质四例题讲解
第四篇:《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一)教学设计
第5课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一)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佛山市南海区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4课《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小区人口统计为素材,让学生完成对人口计算,学会公式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Excel操作。
(二)能力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到excel统计数据的强大功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教法运用
任务驱动法:设计分组任务,并提供帮助文档,引领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或学生代表)讲授法:对于新知识的使用,有必要让老师(或学生代表)直接讲授示范,使全体学生掌握正确的技能。
(二)学法运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和教学资源的帮助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
小老师辅助法:通过选出小老师辅助部分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学习评价设计
1、堂上提问:有启发性地提问,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2、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是反思、进步的过程。
3、教师点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设置公式计算人数;
2、学会用求和函数计算人数;
(二)过程与方法:
1、灵活运用公式对数据进行操作;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来掌握公式的使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合作互助精神;
2、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思维。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设置公式计算人数、利用求和函数计算人数;
(二)教学难点:利用求和函数计算人数。
六、课前准备
(一)学生预习新课,分组;
(二)教师准备好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素材等;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电脑、Excel2003。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 探究(21页)
(1)在单元格C12上键入“C2+C3+C4+C4+C5+C6+C7+C8+C9+C10+C11”并按回车键。在C12中能计算出式子的值吗?
(2)将单元格C12指定为活动单元格,再在列标上方的“C2+C3+C4+C4+C5+C6+C7+C8+C9+C10+C11”前插入“=”并回车,这时单元格 C12 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践,我知道设置计算公式时一定要以_______开头。(提问学生)
(二)新课学习
1、设置公式计算人数
老师操作,并讲解在Excel中公式的使用 ★ 实践(22页)
在单元格C13中设置公式计算每户平均人数,然后分别在单元格B12和B13中输入“总人数”和“每户平均人数”。
2、用求和函数计算人数 ★ 探究(22页)
(1)在单元格D12中设置公式 “=sum(C2:C11)”计算,对比计算结果与C12中的是否一样,各自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异同?
(2)除了设置公式外,你还能利用Excel的其他功能得到小区总人数吗?
(三)自我提高
完成“成绩统计.xls”
(四)归纳总结
求和函数 =sum(区域范围)SUM是求和函数 例:=sum(C2:C11)求C2到C11单元格的和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课前导入——新课学习——自我提高——总结归纳,而“新课学习”这一过程立足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课堂气氛活跃,突破重点难点。
第五篇: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题:制作条幅文本动画
课题:制作条幅文本动画
教学内容: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44页实践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利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制作条幅文本动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教学重点:文本动画效果的设置 教学准备:软件的安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的一些基本方法,PHOTOSHOP处理的图片都是静止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文本动画。动画制作最有名的软件就是FLASH,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不过今天我们制作的文本动画很简单,所以不需要利用FLASH,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对FLASH进行专门的学习。
今天,我们利用的是友立公司出品的一款二维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首先,我们在桌面上找到程序的快捷方式,双击打开。
(教师打开程序,边讲解边示范。)
二、新授
1、认识软件界面。
打开软件后,教师分别简单介绍软件的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域等。
2、制作条幅文本动画。
师:下面,我来简单示范一下条幅文本动画的一个制作过程。A、新建画布。
点击“开始”——“新建”命令,设置画布尺寸为234×60,外观为完全透明,确定。
B、新建条幅文本。执行“帧”——“添加条幅文本”命令,弹出对话框。C、设置动画。
师:这一步是制作的重点,主要分三个步骤完成。首先,在“文本”选项卡中的“添加文本”框中输入文字“我爱我的家乡”,调整字体,字号,阴影,对齐等格式。第二,在“效果”选项卡中设置进入和退出场景和效果及速度。第二,设置霓虹效果。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选择“创建为文本条”。
D、预览效果。
单击编辑区的“预览”,可以实时观看我们刚刚制作好的文本动画。E、修改。
如果对制作好的效果不满意,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修改。点击菜单栏中的“帧”——“编辑条幅文本”命令,可以再次打开设置动画的工作工作界面,进行修改。
F、保存动画。
执行“开始”—“另存为”—“GIF文件”命令,以“我爱我的家乡.gif”为文件名保存动画。
三、学生练习
1、学生分组练习。
师:经过老师刚刚的示范,我想大家都学会了这个动画的制作过程,下面,请大家打开程序,开始练习制作。这个练习内容,每个人都要完整的操作一次,操作时输入的文本内容、大小、格式要不同,因为这个软件打开时会默认上次操作后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更改每次练习的内容。
2、检验练习效果。
请同学上台来,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一幅文本动画。
(具体要求:A、画布尺寸:234*60 完全透明;B、文字:澧县大堰当镇中学,宋体,30号,阴影;C、效果:进入场景—水平合并,退出场景—垂直合并;D、霓虹:方向:outside)
四、小结下课
1、小结本节内容,回顾制作过程,指出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2、强调纪律,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