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3(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过程与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德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尽管其有很多不完善或保守之处,但民主政治的确立仍是历史的一 股进步潮流,是值得肯定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气势探究其原因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探究法,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直观性并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
生:法国总统是希拉克,德国总理是施罗德,他们曾多次到中国访问。
师:对,法德两国是欧盟的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大家知道这两国的国体和政体吗?
生:法国和德国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师:那么两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通过这一 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的渊源了。讲授新课
(一)法国的1875年宪法
1、历史背景——震荡中的法国 ⑴政局动荡不安
问:自1789年以来,法国政局是如何变换的?
答:大革命——拿破仑第一 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巴黎公社——梯也尔任总统——麦克马洪任总统
⑵德军占领法国部分领土: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在普法战争中获胜的德军还占领着法国近20个省。
⑶人民革命力量较强大;一 些大城市的人民还掌握着武装。⑷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激烈:
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①在国民议会中的议席情况:保皇派占430个席位,共和派只有200个席位。
②保皇派内部:分三个派系,但有共同目标,即恢复帝制,都分别推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③梯也尔任总统:
问:梯也尔是什么人?
答:是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是保皇派。问:梯也尔任总统后想干什么?
答:想恢复帝制,但又不敢贸然废除共和制。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答:他属于保皇派,但又害怕巴黎公社革命重演。问: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他一 方面继续疯狂破坏“国际工人协会”组织,野蛮屠杀巴黎公社战士,取消出版、结社自由,制造白色恐怖;另一 方面建立了一 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问:梯也尔结果如何? 答:1873年,他被迫辞职。
问:为什么?
答:保皇派不能容忍其畏首畏尾的态度,共和派猛烈抨击其保守倾向。④麦克马洪任总统:
问:麦克马洪属于哪一 派人? 答:保皇派。
问:他上台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直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轿式马车,缝制了国王的礼服,准备发动政变。
问:他的计划成功了吗? 答:没有成功。问:为什么?
答:第一,广大工人群众、士兵及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第二,保皇派内部分歧。
2、宪法的通过——“一 票共和” 请问:为什么叫“一 票共和”?
答:因为国民议会仅以一 票多数通过。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当时保皇派势力也很强大。问:宪法是何时通过的? 答: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
老师总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3、宪法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法国1875年宪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生阅读课文。
师:1875年宪法对总统权力作了怎样的规定? 生: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师:哪些权力?
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师:对议会是怎样规定的?
生: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师:你知道法国的国歌和国庆日吗?法国1875年宪法是怎样规定的呢? 生:法国国歌是《马赛曲》,法国国庆日是7月14日。
师:你知道法国国歌和国庆日的历史由来吗?
学生能说出则加以表扬赞赏,如说不出,则布置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师:法国1875年宪法还有什么规定呢?
生: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
4、宪法的影响
师:法国宪法的颁布有什么影响呢?我们首先来分析一 下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请同学们思考。
生: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师补充: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相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这部宪法又有什么局限性呢?
生: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共和政体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顽强的斗争。
师:法国的共和政体确立了,那么德国的民主制度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脆弱的德国民主
1、历史背景
⑴德意志的统一
师:德意志是怎样统一 的?
生: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击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师:(引导学生看P117俾斯麦图)这三次王朝战争有什么影响?
生:击败了上述三国,还使德国资产阶级被容克贵族阶级的巨大威所震慑,从而为统一 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师:德意志帝国是怎样成立的?
生: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世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皇帝,统一 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师;帝国宪法是何时颁布的呢?
生:1871年4月。帝国宪法的通过,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2、帝国宪法的内容 ⑴国体——联邦制国家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师:宪法规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国家的组成情况如何?
生:由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
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如何?
生: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 些自治权。⑵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
师:德意志皇帝是怎样规定的?有哪些权力? 生:“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家担任,称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②宰相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③议会
师:议会由哪两部分组成?
生: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介绍一 下这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生: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共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17人,操纵着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3、德意志帝国性质
师: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呢?
生: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4、评价
师:怎样评价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及其宪法的颁布呢? ⑴局限性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指出其局限性。
生: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分析理解马克思的一 段话)
⑵进步性
师:帝国成立和宪法颁布还是有进步意义的,请问有什么进步性呢?
生: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三)总结
师:我们通过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习,知道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那么,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何时通过何种方式确立的呢?
生: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师: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特征?
生: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师总结: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柱。
师:尽管资产阶级代议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且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熟,但仍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请问有什么意义?
生: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制度,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师: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不断扩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没有影响呢?
生:有。
师: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民主政治的扩展,在法国和德国都确立了民主制度,尽管还有局限性,但是毕竟是重大进步,对两国都产生的重大影响。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扩展和完善,对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后记: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二篇:2.5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教案3(人教版必修1)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古代希腊小国林立、城邦众多的重要因素是:
A.
民族成分复杂
B.地理环境
C. 城邦战争不断
D.奴隶制度的形成 2.雅典是古希腊文明的代表之一。雅典城邦萌芽于:
A.
公元前15世纪
B.公元前11世纪
C. 公元前8世纪
D.公元前6世纪 3. 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地域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 B.小国寡民
C.多由山峦和海洋天然阻隔而成 D.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争频繁
4.梭伦改革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此举打击最大的是:
A. 奴隶主阶级
B. 氏族贵族
C. 雅典公民
D. 雅典外邦人
5.梭伦改革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A.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B.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D.使雅典城邦达到空前繁荣
6.通过改革,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
A. 柏拉图
B.梭伦
C. 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7.关于克利斯提尼改革下述正确的是
A.用血缘部落取代原来的地域部落 B.废除了五百人会议
C.彻底铲除了氏族贵族的权利
D.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8.对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推行的“陶片放逐法”表述正确的是:
A. 在公民大会上通过
B.不能体现民主原则
C. 被流放后终生不得回国
D.其家人也要接收各种处罚 9.“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说这句话的人是:
A. 柏拉图
B.梭伦
C. 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10.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
B.十将军委员会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
11.《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下在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的行政机关
D.最高的立法机关
12. 在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联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主要目的是
A.高薪养廉
B.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补偿
C.以吸引妇女参政
D.为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13.下列对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公民大会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 公民大会的最重要程序是就某项方案展开辩论 C. 公民大会成员经过选举产生
D. 其开会形式促进了演说术的发展
14.下列关于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形式
B. 利于调动每位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 城邦内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D. 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15.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约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为十六万八千人
B.约四万五千人
C.约三万人
D.约一万人
16.在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苏格拉底的死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的萌芽
B.雅典专制制度的确立 C.城邦阶级斗争尖锐
D.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厄运,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梭伦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阿戈拉市场是雅典自由民参与议事的中心。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分析梭伦改革。他“不偏不倚”的表现是什么?有何意义?
⑵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趋势?
⑶材料二、三反映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并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政治进步性和局限性。
2.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3.请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性质和运作方式,并客观评价雅典的民主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A 6.C 7.D 8.A 9.D 10.C 11.B 12.D 13.C 14.C 15.B 16.D 二,非选择题
1.⑴背景:氏族制度瓦解,城邦形成;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激烈。
表现: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
意义: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⑵贵族制向民主制逐步演化的趋势(或者民主制逐步确立的趋势)
⑶主权在民。进步性:反对专制,维护大多数公民的利益。局限性:雅典的公民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3.(1)民主的范围:成年男子享有公民权利,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2)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
(3)运作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4)评价:积极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缺陷:是少数人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第三篇: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3
高二历史诱思导学案(5)
必修1
2、陶片放逐法(如下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始创于()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3.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6.下列梭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
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 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
7.下列属于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包括
()①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②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③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8.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但是“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上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大会非常重视发言者的()A.语言表达能力
C.品德和责任感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高二历史】
第四篇: 民主政治的扩展05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
1.(2011年1月福州高级中学高一期末20题)议会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是()
A.1712年的英国女王 B.1794年的美国总统 C.1875年的德国皇帝 D.1889年的法国总统
2.(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4题)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1年1月黑龙江“五校联谊”高一期末14题)《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是()
A.议会共和制国家
B.君主立宪制国家 C.总统共和制国家
D.君主专制的国家
4.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5.下列是世界著名的宫殿建筑,其中属于法国当今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的是()A.白金汉宫
B.白宫
C.凡尔赛宫
D.爱丽舍宫
6.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A.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B.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趋向统一
7.(2010年12月安徽名校高三大联考20题)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8.如果让你沿着右图中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正确的史实应该包括()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 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 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 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
9.(2010年浙江省绍兴市一模19题)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
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
10.(08江苏单科)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11.(2010年11月山东济南高三质检26题)(18分)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2分)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美国1787年宪法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英、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并说明其特点。(6分)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分)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4)某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法律问题进行研讨探究,除了上面材料中提到的法律文献外,你还能为他们提供哪些与法律有关的文献?试举两例说明。(2分)
一课一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考察近代西方政治制度。1688年后英国国王是世袭制,是国家象征性的元首;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有选民选举产生;《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帝为国家元首,可以世袭;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总统为国家元首,有议会选举产生。
2.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和意义等知识点,第④项“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不属于三部宪法的共同点,美国《1787年宪法》中美国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印第安人没有权利。法国1875年宪法中妇女、军人等无投票权。①②③项正确,本题选B项。
3.A 解析:《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
4.C 解析:英国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故A错误;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故B错误;德国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故D错误。
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6.B 解析:尽管《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本质仍然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议会也没有什么权力,但毕竟采取了代议制的形式,是“民主”“平等”等政治理念一定程度的反映。
7.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为标志。故D项错误,选择D。
8.D
解析: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特点分析。
9.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德国的帝国议会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10.A 解析:B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C项是英国的,不符合德国。德国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中。D项是德国的,不符合英国。正确的是A项.两国君主都为国家元首,但是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
二、非选择题
11.(1)文献:《十二铜表法》。(2分)作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是平民的胜利。(4分)。(2)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2分)特点:英国——议会主权;美国——三权分立。(4分)(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4)查士丁尼法典、《权利法案》、《拿破仑法典》、法国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等。(2 分)
第五篇:民主政治的扩展 说课稿(精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本课属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课,在英美体制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展到了欧洲大陆,法德政治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整本教材中,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2)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其国内外局势探究其原因。
3、教学课时和教材处理:
本课为1课时,有3个小目,我将前两目合为“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第三目“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单列讲述,突出法国共和政体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二、说学情: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图表法,即: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与矫正。
三、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学会历史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四、说教法:
法、德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曲折复杂,加上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对此,我通过问题探究法、比较法和表格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五、说练习设计:
本课难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去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局势探究其原因。所以在练习设计上以填空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