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破隔离的坚冰》教案2(人民版必修3)
《打破隔离的坚冰》教案2(人民版必修3)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第三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形势,认识世界文化融合的必然性性。【知识与能力】
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与《老人与海》、高尔基与《母亲》、鲁迅与《阿q正传》、泰戈尔与《吉檀迦利》,认识这些文学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知道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及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过程与方法】
1、通过鉴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来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组织学生的感悟活动,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二)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其富含的艺术价值。
难点: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文学作品产生影响的理解;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对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回忆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和前面两节课的标题并说出本课的课题,教师据提纲检查复习情况后,19世纪中期世界文化在碰撞中相互影响,到19世纪末以后,开始打破隔离的坚冰,走上融合。导入本课。【新课讲授】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潮流的背景(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归纳总结。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哪些发明可以缩短世界之间的距离的?对文艺的传播有何影响?从中谈谈你的认识?)
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
2、政治:相继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世界的文学
1、欧洲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这部作品也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历史地位及其代表作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是个传奇人物,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作品中的人物不少是藐视死亡的勇士。《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其代表作《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海明威是二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14岁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走上战场, 200多块弹片嵌入他的身体,也没能让他倒下;写作上的无数艰辛,无数次的退稿, 无数的失败,还是无法打倒他;直到晚年,连续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立起来;最后,因不甘愿成为无能的弱者,他举枪自杀。这就是硬汉海明威。海明威最希望他一生都充满戏剧性,最希望在谢幕的时候,能让所有人都记住他。他要用人们永远不息的掌声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让所有后来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知道他作为一个男人在死的时候有多么豪迈、无所畏惧。从海明威一生的经历到最后的归宿上看,他实现了这要紧的人生诉求。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亚、非、拉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
泰戈尔(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1878年去英国学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诗集《吉檀迦利》含意深远,清新美丽,使泰戈尔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余作品,如《新月集》、《飞鸟集》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1941年4月,这位旷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下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同年8月7日,泰戈尔于加尔各答祖宅去世。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泰戈尔
4、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历史地位、代表作及其内容与特点。
⑴历史地位--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
高尔基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散文诗《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母亲》则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国社会,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高尔基不仅是优秀的文学家,同时还积极投身于保卫世界和平和无产阶级的伟大事业中,他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名字将被全世界人民所铭记。
⑵代表作及其内容与特点。
散文诗《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是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母亲》则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不仅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探求过程,而且广泛概括了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俄国社会,描写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遭遇,歌颂了他们的优秀品质。
5、鲁迅的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和他的文学特色。
⑴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借“狂人”之口揭露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作者借阿q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阿q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集1部,1400多封书信,还有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⑵文学特色--鲁迅希望通过描画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三、音乐的变奏
(一)背景
19世纪末,世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的突破口,一时间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
(二)成就
1、印象主义:德彪西(法国):《牧神午后》、《夜曲》、《月光》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的效果。从德彪西的音乐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一种朦胧、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以及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2、表现主义:勋伯格:《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这一时期还兴起了重在表现内部、表现自我的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是勋伯格。勋伯格是有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音乐调性观念,使自己创作的音乐处于一种非调性或无调性的状态,并且探索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
3、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浪子历程》、《春之祭》
四、立体派绘画的兴起与艺术特色
1、背景: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现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2、成就
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1881-1973)。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来定居法国巴黎。他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创作分期、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①根据用色的不同,1907年以前毕加索的创作被分为“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
②1907年前后他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的影响,形成了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期”,代表作有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的《亚威农少女》。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③随后,毕加索进一步探讨立体主义表现技法的可能性,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创作了《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作品。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毕加索开始重新思考古典世界,他进入了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⑤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并以此事件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一座古城的名字,那一年西班牙政府动用暴力摧毁了该城,毕加索以此为题材,以拆分的元素再现场景(立体主义),表达了对政府以及战争的抗议,因为这副画,毕加索被流放法国,并终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西班牙。由于该画的名字以及内容,《格尔尼卡》也成为后来反政府、反暴力的象征。毕加索说,除非西班牙成为真正民主、和平的国家,该画才会回到祖国,一直到后来西班牙解放战争胜利,该画才隆重回到祖国,成为西班牙最珍贵的文化财产。世界有2幅画是用防弹玻璃做保护的,其中之一是达芬奇的《蒙那丽莎》,另外就是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
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死的时候是91岁。也许你要奇怪,为什么我们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老年人总是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冒失败的风险。
四、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取得了共同发展。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知识探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特点
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后获得共同发展;欧美文学继续散发着光彩;美国文学不像欧洲文学那样严肃,而是以幽默为主旋律,给人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亚、非、拉等国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世界的承认;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四)课堂总结: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在经过激烈的碰撞之后,逐渐打破隔离的坚冰,走上融合,取得共同的发展。
从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艺,到19世纪中期的碰撞与冲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打破隔离的坚冰,体现出世界文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是不断的从隔离到碰撞到打破隔离,走上融合,即不断的走向交流与融合。根据这个趋势,那么20世纪中期后的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肯定是什么呢?--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就是下一课的内容。多媒体在专题知识结构上打出: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五)教学后记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把它放入整个专题中,扣住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从19世纪初期的隔离到19世纪中期的碰撞与冲突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打破隔离的坚冰而后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互相交流融合的特点。既承接前面两课,又能导入后面一课的内容。
新课教学处理上,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师生活动,通过填表,归纳讨论谈话法等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识记和理解--合作探究,感悟历史--课堂检测巩固知识,紧扣新课标和三维目标,优化教学手段,教学进程,进行教学互动,设计材料、情景让学生去理解体验,同时注重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和运用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第二篇:【历史】8.3《打破隔离的坚冰》素材(人民版必修3)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读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这种创作理论首先是由美国作家海明威提出的,有较大的影响。(2)亚非拉文学
亚、非、拉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小说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一位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首个亚洲人)。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新感觉派作家。他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 招魂节一景 》、《 伊豆的舞女 》、《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美术——毕加索与立体派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现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1881—1900年 童年时期;1900—1903年 蓝色时期;1904—1906年 玫瑰时期;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1917—1924年 古典时期;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1932—1945年 蜕变时期;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第三篇:【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3课《打破隔离的坚冰》示范教案
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性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和影响;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课所说的“隔离”,我们理解为“不同地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离”;本课的“打破”,我们理解为“不同地域之间空间距离的缩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共生共荣”。
本课所讲的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认为应该作如下理解: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第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大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本课所讲的“文学成就的影响”,我们认为应作如下理解:第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为打破地域和文化间的隔离作出重要贡献;第二,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第三,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基于上述分析,本课紧紧抓住课标中“认识”这个行为动词,来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关于“认识产生的时代背景”部分,如果通过对纷繁的文学创作来提炼时代背景,一是超出课标的要求;二是学生可能直接在书本上找出,不能反映学生“认识”了。因此,在授课中,我们先揭示出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结合大师的具体创作来谈这些作品如何反映了时代背景。关于“认识文学成就的影响”部分,第一个影响,学生通过“认识”第一个背景,不难获得;第二个影响,我们适当补充了材料;第三个影响,虽然文本没有提及,但学生不难领会。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本课所涉及的文学艺术代表作品、名家,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了解,但很有限,尤其是对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很难有一个系统、全面、完整的认识。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
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音乐、美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了
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性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和影响;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本、解读材料,了解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成就产生的背景,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逐步掌握解读和获取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难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
文学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本专题亦文亦史,要上出历史学科的味道,毫无疑问,不能停留在文学常识或文学艺术鉴赏上,因此我们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背景作为授课的重点;同时,不是简单的记忆背景,而是要真切地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要把这作为难点。(2)教学活动 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材料、讨论等
(3)教学形式 结合幻灯和课本图文材料,通过阅读、欣赏、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来把握这一时期文学和艺术产生的背景。(4)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5)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定
(一)课前预习:
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音乐、美术三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二)新课导入:
意图:屏幕显示附有历史人物图片(罗曼·罗兰、德莱塞、海明威、川端康成、鲁迅、毕加索、泰戈尔、高尔基、德彪西、勋伯格)的星空图,象征本节涉
及的人物是巨星闪耀。
教师展示幻灯1:图片所示这些人,你们可能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就像星星一样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他们,要知人,必论世。
(三)板书设计(教学结构): 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人物
1、文学
2、音乐
3、美术
二、成就产生的背景
1、文化的共融共生
2、社会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三、文学成就的影响
1、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2、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争勇气
(四)师生互动: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音乐、美术的主要成就。
意图:展示幻灯2,呈现人类文化史上的巨星,让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三个问题,以达到课标要求 “了解”成就的目的。
教师:同学们请看屏幕,结合教材和你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问1:请说出图片所示这些伟人的代表作品;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泰戈尔的《新月集》;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阿Q正传》;德彪西的《月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问2:请按创作领域,给这些伟人分类(文学大师、音乐大师、绘画大师);
问3:你还能从其他角度(提示:地域等),给这些伟人分类吗?(以地域为例:欧洲、美洲、亚洲)
二、文学、美术成就的产生背景(融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意图:给出学生文学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即(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2)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文本(材料)的阅读,找出史实证据支撑上述观点,以此达到课标要求“认识”背景的目的。
教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同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上述伟人伟大成就的取得即发生在该背景之下。那么如何认识“文化的隔离被打破”呢?请看下列材料,幻灯3:
材料1: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2:诺贝尔文学奖对川端康成的授奖词是: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
材料3:“知识链接·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面向全世界文学家的奖项,授予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问4(幻灯4):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了文化的共融共生?
(1、亚洲文学获得世界的承认;
2、作家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英语;
3、不同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受到尊重。)
问5(幻灯5):结合文本对《母亲》和《阿Q正传》的评价,说明文化的共融共生。
(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描绘出了“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问6(幻灯6):你还能用其他伟人的创作来说明文化的共融共生吗?(如毕加索,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影响。)
以上几个方面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
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逐渐打破。
那我们该如何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呢?
问7(幻灯7):小说表现了什么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海明威。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抽。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再见了,战场!永别了,武器!”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反战的思想。)
问8(幻灯8):谁创作了《格尼尔卡》?
展示介绍《格尼尔卡》的文字: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恐怖的牛头,牛脸上流露出残忍的狞笑。根据毕加索曾在其他绘画作品中以牛头表示邪恶的习惯分析,这个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画的中间部分,一匹被刺伤的马昂头张着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难的西班牙。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一个妇女从窗子里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这些象征揭露,画家要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明了。画面右侧,表现了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充满了悲剧气氛。
(是法西斯,更是大师的良知。可略及立体派的地位。)
海明威和毕加索都反对战争,大师们内心涌动着热血和良知,人类的精神世界正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而悄然改变。
问9(幻灯9):结合教材文本,谈谈这一时期音乐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多样性:三个人物代表三个风格流派: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时代性:可以从大师摆脱传统束缚的角度去理解。)
三、文学成就的影响:
意图:课标要求认识文学成就的影响,课前提示已经揭示了拉近世界距离,打破隔离的坚冰,而且通过背景的学习,学生的理解已比较充分,因此,不难得出结论。
教师:展示幻灯10(带有文学伟人图片的星空图)问: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这些文学成就产生了什么影响?
(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展示幻灯11(高尔基的图片,其作品《母亲》的书影以及简介《母亲》的文字)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文学成就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无产阶级文学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共融共生使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而且新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学还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创造新社会的信心和斗志。
(五)形成性练习:
1.亚洲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诗集《吉加檀利》含义深远,清新美丽,使作者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作家是
A.泰戈尔 B.川端康成 C.鲁迅 D.巴金
2.鲁迅的许多文学作品猛烈抨击中国的旧制度、旧文化,在其中的一部中篇小说中,鲁迅借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描绘出了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表现了被压迫者身上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态。这部中篇小说是
A.《药》 B.《狂人日记》 C.《祝福》 D.《阿Q正传》 3.鲁迅的很多作品描画了旧时代“沉默的国人的灵魂”,他希望达到的目的中,不包括
A.促使人们反省自身 B.扫除愚昧和麻木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参考答案:
1、A;
2、D;
3、C
(六)课堂小结:
意图:再次强化本课的灵魂:文化的共融。打出幻灯12(在星空背景下,呈现大师的形象,打出“社会良心、文化巨星、文明使者、人类精灵”一行字)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这些文化的巨星及其作品,他们不仅为人类贡献了优美的笔触,灵动的旋律和思想的画笔,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了他们内心涌动的热血和良知,因此,他们不愧是社会的良心、文明的使者、人类的精灵。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
代表作家、画家、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反思小结
1、如何处理“认识”这个行为动词。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先提供结论,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演绎的过程,提出证据,论从史出。因此本课都是先把文本中“背景”和“影响”列出,让学生用具体的史实来论证。学生找出来,说明“认识”了。
2、本课处理,很容易滑入对某个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样违背了专题的主题,也很难提升到文化共融共生的高度。因此本课处理时,我们把文学、音乐、美术都作整体考察。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3(苏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第一课时 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 “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三、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1)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2)用词句美、语言美。3)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2.)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3.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秋风中荷花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4..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5、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画面很美。
(2)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⑸ 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A.“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B.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C.“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C.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晶莹剔透 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 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 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7).出示知识图示。(8)再次诵读第四段。
(9)作业: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目标: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2.出示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 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2)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3)“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5.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 的意境。
4、讨论第6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 以动衬静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4).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5).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6).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7).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8).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5.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6.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7.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8.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9.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三课时
目标: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江泽民的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江泽民同志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1921年11月3日,上海。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作业: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更觉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用得绝佳,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学反思: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三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五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3(人民版必修2)
课题: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目标: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学 法 指 导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
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
指导学生看本专题的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了解本专题的主要内容。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1)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练习(投影)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学习思考: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师总结:从列宁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打败外来干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并引发了政治危机。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看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国内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状况,苏俄领导人又是怎样认为的?
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未取消,反而强化了。这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史料链接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
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二、三个目录,明确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目录是第三个目录实施的背景。
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明确:什么是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③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探究:有的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的同学说,只有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就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胜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师总结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充分利用了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指导学生回顾评价实物的方法 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进步性: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迅速消失,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②局限性:新经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讨论: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效果
(四)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巩固练习:(投影)
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b)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
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四、总结本课内容
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有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五、布置作业
1、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练习
3、预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板书设计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物配给制。普遍劳动义务制 固定的粮食税 租让制、租借制
新经济政策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说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然后说出反映的问题。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在教材中圈划出战时共产主义内容的要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余粮收集制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措施对农民的伤害。教师提示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政策内容分析。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然后让他们说出理由,最后老师总结,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问题联系知识点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的相关部分,然后得出答案
学生在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让他们带着问题看投影史料。指导学生回顾材料题解题的步骤,然后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即结合材料能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入手。引导学生明确目录之间的关系。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同时,再分析内容时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而为后面比较进行铺垫。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就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几分钟的辩论,最后总结。
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方法进行入手,分析进步性时引导他们对当时国内形势的作用,回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说明对国外的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列表格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最后投影表格,让他们填空。了解苏联成立的概况。完成投影练习,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