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

时间:2019-05-15 07:5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

第一篇: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

第一章 算法初步...............................................................................................................................1 1.1.1算法的概念.......................................................................................................................3 1.1.2 程序框图(第二、三课时)................................................................................................9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一课时).......................................................................15 1.2.2-1.2.3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第二、三课时)..................................................................21 1.3算法案例 第1、2课时 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27 第3、4课时 秦九韶算法与排序.........................................................................31 第5课时 进位制...................................................................................................35 算法初步 复习课...........................................................................................................................39 第二章 统计初步.............................................................................................................................45 2.1.1 简单随机抽样.......................................................................................................................45 2.1.2 系统抽样...............................................................................................................................49 2.1.3 分层抽样...............................................................................................................................53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课时).......................................................................57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课时)...........................................................61 第三章 概率......................................................................................................................................65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第一、二课时)...............65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69 3.2 古典概型(第四、五课时)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73 3.3 几何概型 3.3.1—3.3.2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79

I

第二篇: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教案

ÐÏࡱá > þÿ

ª ¬ þÿÿÿ ¨ © ú ` ó 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ÿì¥Á %` øR¿(é bjbjNàNà 2> ,Š ,Š àB d O ÿÿ ÿÿ ÿÿ ¤ ^ ^ ^ ^ Æ Æ Æ Ú ţa ţa ţa 8 Öa êb œ Ú ß÷ ª řd ì ~j “ j j j Ř Ř Ř F÷ H÷ H÷ H÷ H÷ H÷ H÷ ‰ h ñû N H÷ Q Æ Ř %Ř Ö Ř Ř Ř H÷ ^ ^ j j …& ©Ś Ô Ô Ô Ř < ^ t j Æ j F÷ Ô Ř F÷ Ô Ô 6 þë à Ò ô Æ ¢î j d €I7jÐ ţa Î p Þì Âî „ ¯÷ 0 ß÷ úì ¨ ?ü ‡Î Œ ?ü 8 ¢î ?ü Æ ¢î Ř Ř Ô Ř Ř Ř

Ř Ř H÷ H÷ Ô Ř Ř Ř ß÷ Ř Ř Ř

Ř Ú Ú Ú ÄY ţa Ú Ú Ú ţa Ú Ú Ú ^ ^ ^ ^ ^ ^ ÿÿÿÿ

3.1 •Ŕ:g‹NN„v‚i‡s 3.1.1.1.2 •Ŕ:g‹NN„v‚i‡sÊS‚i‡s„vaIN(,{ N0ŒNŪ‹e)N0Yef[îvhÿ 1 0wÆ‹N€bŨ€ÿÿ1 ÿN‰•Ŕ:g‹NN0_6q‹NN0NSŨ€‹NN„v‚i_ÿÿ2

ÿcknxt‰‹NNA Q s„vŘ˜‡s„vaINÿÿ3 ÿcknxt‰‚i‡s„v‚i_ŒTaINÿ ÑSu„vŘ˜‡sf n ÿA ÿN‹NNA ÑSu„v‚i‡sP ÿA ÿ„v:S+RNT€|ÿÿ3 ÿ)R(u‚i‡swÆ‹cknxt‰ sţ[u;m-N„vţ[EŔ¤˜˜ÿ 2 0Ç• zN¹eÕlÿÿ1 ÿÑS°sÕlYef[ÿ(W›blx^0›b šP[„vÕ‹Œš-N·ƒSpencÿR_³~;`Ñ~Õ‹ŒšÑ~œgNťcØšÿÿ2 ÿ•Ç•ù[°sţ[u;m-N„v ·c^ ÿ 8nb„vlQs^'` 0 i_hy-NVY I{¤˜˜„v¡cvzÿawŗ^(upef[wÆ‹‰³Qpef[¤˜˜„v¹eÕlÿt‰;Ř«ct„vpef[¹eÕlÿ 3 0Å`a`¦^NŚN

:N‹NNA Q s„v‚i‡sÿ[ŢNÖ~š[„v•Ŕ:g‹NNA ÿ‚Yœg•Ŕ@wÕ‹Œš!kpe„vţX Rÿ‹NNA ÑSu„vŘ˜‡sf n(A)3zš[(Wťg*N8^pe NÿŠbÖ*N8^pe ‹OP ÿA ÿÿŦy:N‹NNA „v‚i‡s0 ÿ6 ÿŘ˜‡sN‚i‡s„v:S+R•Ŕ:g‹NN„vŘ˜‡sÿcdk‹NNSu„v!kpen A NÕ‹Œš;`!kpen „vÒk

ÿƒ[wQ g Nš[„v3zš['`ÿ;`(WÐg*N8^peDŔÑ•Fd¨RÿN•Ŕ@wÕ‹Œš!kpe„vN-eţXYÿÙÍyFd«RE^Ť^ŠegŠbNŠbÖ•*N8^peëSZP•Ŕ:g‹NN„v‚i‡sÿ‚i‡sÎNpeÏŘ

NÍS fN•Ŕ:g‹NNSu„vSŨ€'`„v'YŘ˜‡s(W'YÏŘÍŘYÕ‹Œš„vMRťc NïSåNÑ•

RgÿÖ*N‰R/flQs^„vÿàV:NÏk*NЫRXTHQSt„v‚i‡s:N0.5 ÿsSÏk*NЕ¨RXTÖSŕ_HQStCg„v‚i‡s/f0.5 0 ‰ÿÖ*N‰R/flQs^„vÿàV:N½b~{ N›bTWg NNÿ~Wg N„v‚i‡sGW/f0.5 ÿàVdkûNUO NTЕ¨RXTs-N„v‚i‡sŨ•/f0.5 ÿ_N1/fÏk*NЕ¨RXTÖSŕ_HQStCg„v‚i‡sŨ•/f0.5 0 Ñ~ÿ‹Nţ[ NÿSŨ€•O$N*NЕ¨RXTÖSŕ_HQStCg„v‚i‡sŨ•/f0.5 „v‰RŨ/flQs^„v0 4 0Ū‹XÑ~ÿ‚i‡s/f N¤xvz sţ[NLu-N•^ÕlX[(W„v•Ŕ:g saŒ„vyf[ÿcknxt‰‚i‡s„vaIN/f¤‹Æ‹0t‰ sţ[u;m-N gsQ‚i‡s„vţ[‹O„vsQ.¤ÿf[`NÇ• z-Nŗ^ gaÆ‹b_b‚i‡saÆ‹ÿv^(uÙÍyaÆ‹egt‰ sţ[NLuÿ;N¨RÂS

0êb‹ŚNNŪ‹XÃ~`Nÿ 1 ÿ Nšglx^T N›b·c1 0!kÿvQ-NckbŕT Np` g5!k/fÿ ÿ A ÿ_6q‹NN

B ÿ•Ŕ:g‹NN C ÿNSŨ€‹NN

D ÿeÕlnxš[ 2 ÿ NR‹Õlcknx„v/fÿ ÿ A ÿûN N‹NN„v‚i‡s;`(Wÿ0.1 ÿ…Q

B ÿNSŨ€‹NN„v‚i‡sN Nš[:N0 C ÿ_6q‹NN„v‚i‡s Nš[:N1

D ÿåN NGWNù[ 3 ÿ Nhˆ/fťgÍy¹lƒP[(WøvTagöN N„vS´‚Õ‹ŒšÑ~œghˆÿŚ‹Œ[bhˆ

S´‚„vř|pe 2 4 9 6 0 1 1 6 2 8 2 6 3 9 1 3 3 9 2 7 1 5

S´‚„vŘ˜‡s

ÿ1 ÿŒ[b Nbŕhˆ

Nhˆ‚Y:y0 ¤b{!kpe

Û•t!kpem

ÛtŘ˜‡s E M B E D E q u a t i o n.3

ÿ1 ÿ¡‹ŕ{hˆ-NÛt„vŘ˜‡sÿ ÿ2 ÿÙMOť«RXT¤b{ N!kÿÛt„v‚i‡sŤ~:NYu00ff 5 ÿu;m-NbìNÏ~8^,T0RÙ7h„v§‹º‹ÿ)Yl„˜¥b‹(f)YMŔ4l‚i‡s:N9 0 % ÿÑ~œg9h,g N¹pèŔý•¡l Nÿ)Yl„˜¥b_N*YNÆQnxN0 f[N‚i‡sTÿ 6 0‹ŚNhÆQÿ 1 ÿB [ Ðc:yÿckbŕT Np` g5!k„v‹NNSŨ€Suÿ_NSŨ€NÑSuÿsS‹‹NN:N•Ŕ:g‹NN0] 2 ÿC [ Ðc:yÿûN N‹NN„v‚i‡s;`(W[ 0 , 1 ] …QÿNSŨ€‹NN„v‚i‡s:N0 ÿ_6q‹NN„v‚i‡s:N1.] 3 ÿ‰ÿÿ1

ÿkXeQhˆ-N„vpenc•O!k:N1 , 0.8 , 0.9 , 0.8 5 7 , 0.8 9 2 , 0.9 1 0 , 0.9 1 3 , 0.8 9 3 , 0.9 0 3 , 0.9 0 5.ÿ2 ÿ‹¹lƒP[S´‚„v‚i‡sŤ~:N0.8 9 7 0 4 ÿ‰ÿÿ1

ÿkXeQhˆ-N„vpenc•O!k:N0.7 5 , 0.8 , 0.8 , 0.8 5 , 0.8 3 , 0.8 , 0.7 6.ÿ2 ÿ1uŢN NðŘ˜‡s¥c0.8 0 ÿàVdkt„v‚i‡sŤ~:N0.8 0 0 5 ÿ‰ÿ)Yl„˜¥b„v MŔ4l /f N*N•Ŕ:g‹NNÿ‚i‡s:N9 0 % cfN MŔ4l Ù•*N•Ŕ:g‹NNSu„v‚i‡sÿbìNåwS•ÿ(W N!kÕ‹Œš-Nÿ‚i‡s:N9 0 % „v‹NN_NSŨ€NúQ°sÿàVdk(f)Y¡l g NèŔ

v^N‹f(f)Y„vMŔ4l‚i‡s:N9 0 % „v)Yl„˜¥b/f¤‹„v0 7 0ONÿ9hnc`µQ‰[řc

3.1.3 ‚i‡s„vW,g'`(•ÿ,{ NŪ‹e ÿ N0Yef[îvhÿ 1 0wÆ‹N€bŨ€ÿÿ1 ÿcknxt‰‹NN„vS+T0v^‹NN0¤N‹NN0øvI{‹NNÿNÊSřN¥e‹NN0[Ëz‹NN„v‚i_ÿ ÿ2 ÿ_6q‹NN‚i‡s:N1

ÿ‚i‡s„vQ*NW,g'`(•ÿ1 ÿNSŨ€‹NN‚i‡s:N0 ÿàVdk0 d”P(A)d“1 ÿ2 ÿS_‹NNA NB řN¥eeÿán³• RÕllQ_ÿP(A *”B)= P(A)+ P(B)ÿ3 ÿ‚‹NNA NB :N[Ëz‹NNÿRA *“B :N_6q‹NNÿ@båNP(A *”B)= P(A)+ P(B)= 1 gP(A)= 1 P(B)ÿ3 ÿcknxt‰ŒT‹NNNy‹NN 2 0Ç• zN¹eÕlÿ‹NN„vsQ|0ťŕ{NÆŔT„vsQ|0ť•ŕ{ÛLˆ{|Òkf[`NÿùW{Qf[u„v{|SNR_³~„vpef[``0 3 0Å`a`¦^NŚN

pef[„v`¢•0 ŒN0ÍŘ¹pN¾Ŕ¹pÿ‚i‡s„v RÕllQ_ÊSvQŗ^(uÿ‹NN„vsQ|ŕ{0 N0f[ÕlNYef[(uwQÿ1 0«‹º‹Õlÿ^uqQT«‹º‹•O Rñmf[-u[‚i‡sW,g'`(„vt‰ŒT¤‹Æ‹ÿ2 0Yef[(uwQÿ¤bopGr ÕV0Yef[¶‹¡‹ÿ R¶‹`ƒXÿÿ1 ÿÆŔT gøvI{0S+TsQû|ÿ‚Y{ 1 ÿ3 } = { 3 { 2 ÿ3 ÿ ÿ2 ÿ(W·c šP[Õ‹Œš-NÿSNš[IN¸‹Y‹NN‚YÿC 1 = { úQ°s1 ¹p} ÿC 2 = { úQ°s2 ¹p} b2 ¹p} ÿC 4 = { Q s„v¹ppe:NvPpe} & & ^uqQT«‹º‹ÿ‰¦[ N‹Oÿ{|ÔkÆŔTNÆŔT„vsQ|0ť•ŕ{ÿ`OŨ€S s‹NN„vsQ|ŕ{Tÿ W,g‚i_ÿÿ1

ÿ‹NN„vS+T0v^‹NN0¤N‹NN0øvI{‹NNÁ‰Ū‹,gP 1 1 5 ÿ ÿ2 ÿ‚A)“B :NNSŨ€‹NNÿsSA)”B = DHNŦy‹NNA N‹NNB řN¥eÿ ÿ3 ÿ‚A)“B :NNSŨ€‹NNÿA *”B :N_6q‹NNÿ£HNŦy‹NNA N‹NNB řN:N[Ëz‹NNÿ ÿ4 ÿS_‹NNA NB řN¥eeÿán³• RÕllQ_ÿP(A *“B)= P(A)+ P(B)ÿ‚‹NNA NB :N[Ëz‹NNÿRA *”B :N_6q‹NNÿ@båNP(A *"B)= P(A)+ P(B)= 1 gP(A)= 1 P(B)ÿ ‹O˜˜R•gÿ ‹O1 N*NKbÛLˆ N!ku00fbQ, Õ‹$R-e NR‹NNT›N/fřN¥e‹NN? T›N/f[Ëz‹NN?

‹NNA ÿ}T-N¯spe'YŢN7 ¯sÿ ‹NNB ÿ}T-N¯spe:N1 0 ¯sÿ ‹NNC ÿ}T-N¯speŢN6 ¯sÿ ‹NND ÿ}T-N¯spe:N6 07 08 09 01 0 ¯s.Rgÿ‰$R-e@bÖ~‹NN/f[ËzØ/fřN¥eÿŔ©HQ$N*N‚i_„vT€|N:S+R_nZiÿřN¥e‹NN/fcNSŨ€

第三篇: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反思

必修3是高中数学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内容,既增添了新内容——算法,老内容统计和概率的内容和安排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面就自己的教学过程谈一谈对必修3的体会与反思。

1、第一章的教学主要还是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围绕程序框图这一核心,以具体案例为载体,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基本逻辑结构和算法语句的用法,从中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不必要搞太难的算法设计,因为在其它章节中,算法思想也是要渗透的,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算法问题.至于高中数学引入算法的理由,我体会还是在于算法思想所体现的很强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而不在于学会多少程序语言或程序设计.所以还是应该关注算法的“数学味”.

2、在第二章的教学中,感到学生虽然知道各种统计量(平均数、标准差、回归方程等)的计算方法,但理解其中蕴涵的统计思想却很难,不能自觉的形成统计观念和概率思维.因此,在统计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在“计算”后,让学生对结果的含义作出解释.实际上,课本在这方面是有示范的.例如,在讲完“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后,课本有一个关于某企业职工工资待遇的“探究”栏目,还配了某市公路项目投资数据的利用方面的练习等,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并让他们举一些类似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企业老总利用数据设置的陷阱在哪里,应当如何理解和使用数据特征等.

3、概率的教学,离开了具体案例寸步难行,要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体验概率有关问题的情景,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案例情景,以激发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要尽量创设情境,采用案例教学的基本方式展开教学,通过大量的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学生合作学过程中,学生既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又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与别人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学《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中,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理解概念。太阳从东边升起,抛起的篮球会下降等等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就是可能事件,太阳从西边升起,公鸡下蛋等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体验概念。

2013年10月

第四篇: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3 苏教版必修5

第3课时正弦定理

知识网络

判断三角形状正弦定理的应用

平面几何中某些问题

解的个数的判定

学习要求

1.掌握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运用这两组公式求解斜三角形; 2.熟记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 3.判断△ABC的形状.【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1.正弦定理:在△ABC中,absinA

sinB

csinC

2R,2R

absinAsinB

abcsinAsinBsinC

R为ABC的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_______=_______=_______(2)s=__________________(3)s=____________ 【精典范例】

【例1】在△ABC中,已知acos=

bA

cosB

ccosC,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点评:通过正弦定理,可以实现边角互化.

用心爱心【例2听课随笔

平分线,用正弦定理证明AB=

BD.

AC

DC

【证】

【例3】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解?若有解,判断解的个数.

(1)a5,b4,A120,求B;(2)a5,b4,A90,求B;(3)a

b,A45求B;

(4)a

bA45,求B;(5)a

4,b3,A60,求B

【解】

追踪训练一 1.在△ABC中,已知b = 6,c = 10,B = 则解此三角形的结果是()A.无解B.一解C.两解D.解的个数不能确定专心

2.在△ABC中,若A2B,则a等于()

A.2bsinAB.2bcosAC.2bsinBD.2bcosB 23.在△ABC中,若

tanAatanB

b,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或直角三角形C.不能确定D.等腰三角形 【选修延伸】

【例4】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中,ABa,O为三角形的中心,过O的直线交AB于M,交AC于N,求

1OM

1O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追踪训练二

1.在ABC中,A:B:C4:1:1,则

a:b:c()

A.4:1:1B.2:1:1C

.:1D

.:1 2.在ABC中,若

sinA:sinB:sinC4:5:6,且abc15,则ab c

3.已知△ABC中,a∶b∶c=1∶3∶2,则A∶B∶C等于()A.1∶2∶3B.2∶3∶1C.1∶3∶

2D.3∶1∶2

用心爱心4.如图,△ABC是简易遮阳棚,A、B是南北听课随笔

方向上两个定点,正东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40°角,为了使遮阴影面ABD面积最大,遮阳棚ABC与地面所成的角为

A.75°B.60°C.50°

D.45

5.已知△ABC中,sinA∶sinB∶sinC=

k∶(1-2k)∶3k(k≠0),则k的取值范围为()A.(2,+∞)B.(11

C.(

1,0)D.(12,)

6.在△ABC中,证明:cos2A2B1a

cosb

a

1b

.【师生互动】

专心

第五篇:必修3教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案

2010.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它们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补充相关材料,分析16世纪中期以后科学发展的背景,了解伽利略和牛顿在物理学发展上的贡献,进一步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用探究的方法得出“经典力学逐步发展的理论层次和重要内容”。

B依据教材56页“学思之窗”的内容,分析相对论的重要内容,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C通过对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三大理论的学习,归纳它们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得出“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结论。同时是学生认识到科学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随着各种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坏也越来越严重,这对今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警示。

二、教学难点:认清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其作用或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四:课时:一课时

五:学情分析:本课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因此需要多加举例并通俗的讲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各大科学成就。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A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B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C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D在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领域。

【讲授新课】

一、经典力学

1、产生的背景

A14世纪以后,伴随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产生了迫切的需要。

B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研究。

C伽利略的研究成果,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

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1590年的一天,26岁的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论断的正确,他来到比萨斜塔的七层阳台上,将一个约4.5千克重的石块和约0.45千克重的小石块同时放下,结果两石块同时落地。1604年,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历史纵横】简要介绍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地心说”。中世纪流行的天文学观点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央,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行。这些恰好迎合了基督教义,便被基督教用来维护圣经学说。《圣经》宣扬,宇宙和地球都是上帝耶和华创造的,地球不动位居宇宙中心,圣地耶路撒冷位居大地中央,人类是神的骄子,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神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于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成了圣经,天文学成了宗教的奴婢,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哥白尼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1543年提出“太阳中心说”,并写成《天体运行论》。他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行并能自转的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就揭穿了所谓“上帝赋予地球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了中世纪宇宙观的彻底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权统治。1569年伽利略用自创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并不是以前人们所说的月球表面是光滑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很相似于行星绕着太阳转,他看到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还观察到哥白尼曾推论的金星有盈亏现象。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情感培养】投影教材中的图片《伽利略面对教会的审判》

伽利略在科学领域里的重大成就,激怒了罗马教皇及其信徒们,当伽利略写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这篇科学巨著后,教会终于露出了狰狞面目,把伽利略投入了监狱。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御用工具——宗教裁判所在1633年6月21日宣布对伽利略的判决:“我们判决你在宗教法庭监狱内服刑,刑期由我们掌握,为了有益于补赎,命令你在今后3年内,每周背诵7篇赎罪诗篇„„”这一纸胡言,竟使伽利略蒙冤300多年,至死都没有撤销判决,甚至死后还被禁止举行殡礼,不准葬入圣太克罗斯墓地。

2、牛顿力学体系的产生

【史海荡舟】牛顿生平介绍

牛顿(1642—1727)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牛顿出生于英国的林肯郡,1665年(23岁)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后(26岁)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669年(27岁),开始担任三一学院的教授。牛顿最突出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他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牛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时,发现了日光是由不同的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奠定了光谱分析的基础,制作了牛顿色盘。他在1704年出版了《光学》一书,创立了光的“微粒说”。同时,他在热学方面也有研究成果,确定了冷却定律,这一定律表明:当物体表面与周围存在温度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度差成正比。在数学方面,他与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同时,他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在天文学领域,他在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他还解释了潮汐现象,并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168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一书,用数学方式解释了哥白尼的学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阐明了机械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在哲学思想上,牛顿认为时间、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的物质是脱离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所谓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牛顿曾经长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他还担任过英国议会议员,被授予爵士称号。1727年病逝,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标志: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比例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经典力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意义:

A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B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之中,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一次大综合,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大飞跃。

C局限性: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质之上,认为存在绝对静止和绝对时间,然而,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现象,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这使其陷入危机,面临着挑战。

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比较中国古代的传统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学的主要区别。

提示:主要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进行比较。

二、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19世纪末出现了“物理学危机”

19世纪末,物理学界连续发生了三个重大事件,这就是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三大发现以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曾认为的似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从根本上出现了动摇,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个层次。物理学的“危机”没有吓倒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继续向前探索,于是产生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建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物理学从此开辟了新的天地。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开阔视野】相对论与我们的生活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一个人坐上接近光速的火箭高去作星际航行。一年后他回来了,发现儿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自己还是那样年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天上方一日,人间已一年”就可用相对论得到解释。

3、意义

A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探究学习】阅读P56【学思之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并进一步说明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贡献:牛顿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之后光学、电磁学等与力学进一步统一,大大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牛顿力学研究的是宏观世界。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系: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史海荡舟】爱因斯坦生平介绍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中。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1901年入瑞士国籍。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5年 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火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他的主治医生贺维博士认为如此伟大的大脑,应该进行研究,所以他便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保留了下来,并切成200片带走。但至今没有结论„„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历史背景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B 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2、诞生与发展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并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影响

A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B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C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本课小结】经典力学、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关系

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量子论则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七、教学反思:本课的讲解相对来说有些难度,因此在备课时应该更加的充分些,把相关的科学原理讲清楚。

下载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必修3经典教案全集(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数学 必修1 集合教案

    学习周报专业辅导学习 集合(第1课时) 一、知识目标:①内容:初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常用数集,集合元素的特 征等集合的基础知识。 ②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集合元素的特征 ③难点:元......

    高中数学必修4示范课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示范课教案 课题:1.4.2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二)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理解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能力目标:掌握正、余弦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

    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中数学必修3《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

    高中数学3

    复习题三 解下列各题 1、求无穷递缩等比数列1,x,x2,x3,(|x|1)的和 2、lim5x4 xx1 xx3. x3、lim(1)x02. tanxsinx.2x0x xx5、求函数y的导数 1x4、lim 6、求函数y(1x2)sinx的二......

    高中数学 1.3进位制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1.3进位制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2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

    高中数学1.1算法的含义教案6苏教版必修3

    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理解并掌握算法的概念与意义,会用“算法”的思想编制数学问题的算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五解三角形教案篇一:高中数学必修5解三角形知识总结及练习解三角形一、知识点: 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R为......

    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教案 苏教版必修5

    等差数列(2)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 (1)等差数列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m(nm)d或andnp(p是常数)) (3)公差d的求法:① dan-an1 ②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