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整体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初中所学知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学习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能方面对物质进行分类;
(2)学习常见的分类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来引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分类法并且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从中体会要分类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分类法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教学重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常见的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主板书:
§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分类法
1.定义: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⑴交叉分类法: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⑵树状分类法: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
图书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
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又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呢? [答]
因为书和商品事先都已经被进行了分类
[分析] 这是因为,人们在将这些物品陈列到书架或货架之前,已经事先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处理。
[问]
那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有没有学过哪些分类呢?
[分析]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过渡] 所以,同学们发现了没呢,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我们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一些分类方法的使用。而这些分类方法的使用,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讲]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分类法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分类法呢?分类法就是: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
[过渡]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上面这道例题:
[解释] 好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左边这四种物质,如果按照阳离子分类,可以分为铵盐和钠盐,按阴离子分,可以分为碳酸盐和硫酸盐。
如果将这4种物质按照这4种名称进行分类的话,碳酸铵属于铵盐,同时也属于碳酸盐;硫酸氢铵属于铵盐,同时也属于硫酸盐;碳酸钠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碳酸盐;硫酸钠属于钠盐,同时也属于硫酸盐;
我们会发现,由于同一种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在分类时,类与类之间呈交叉状态,我们就形象的将这种分类方法称之为交叉分类法。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种分类方法。
依照定义,交叉分类法就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可以展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讲述] 日常生活中交叉分类法应用的例子也很多,例如从性别的角度来分,我们可以将人分为男性和女性;从年龄来分,可以分为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和孩子;从籍贯的角度分,可以分为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等等.可见,分类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地位和作用 [过渡] 那么,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呢?上面我们讲到了,交叉分类法就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那么,如果是不同的事物,又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呢?
[讲述]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
[问] 首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将物质分为哪两类呢? [答] 纯净物和混合物
[问] 那么,根据组成,纯净物又能够怎么分类呢? [答] 单质和化合物
[问] 那么,我们又将单质分为? [答]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问] 将化合物分为? [答] 氧化物、酸、碱、盐 [多媒体展示]“物质分类图”
[讲述] 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个物质的分类图。
不难发现,每一个分类都像是一颗树在生长,这种树形的分类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种方法:树状分类法。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它是一种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
[解释] 与交叉分类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它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讲物质明确地进行分类。
[过渡] 好,那么学习了这两种分类方法以后,请同学们看一下上面这两道习题
[习题]
1、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
(1)Na2O CaO SO2 CuO ______;(2)NaCl KCl NaClO3 CaCl2 ______;(3)HClO3 KClO3 HCl NaClO3 ______;
(4)NaHCO3 Ca(HCO3)2 NH4HCO3 K2CO3 ______。
【解析】(1)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三种为金属氧化物;
(2)NaClO3是氯的含氧酸盐,其他三种是金属氯化物(或从氯元素价态上找)(3)从氯元素的价态上分析,HCl中Cl为-1价,其他为+5价;(4)前三者为酸式碳酸盐,K2CO3为正盐。
【答案】(1)SO2(2)NaClO3(3)HCl(4)K2CO3 [小结] 好,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方法。分类法的定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的方法。紧接着,我们便学习了两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在这里,同学们要分清楚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不同定义:交叉分类法是把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而树状分类法是把不同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逐层分类的方法。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2、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框架,将知识系统化。
3、掌握“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二)过程与方法
多角度、多标准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将生产、生活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相联系的意识。
2、体验分类在化学、各科学习上的重要性,将“分类思想”灌输于脑中,能够在后面学习中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及时分类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三、教学过程
【讲述】请同学们把书拿出来,翻到课本24页,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引入】
【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用分类法,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使我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提问】你们能找出分类在生活中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大型商场中的物品分类、图书馆里书籍的分类、网络中的信息分类、QQ好友的分类等)。
【过渡】举了这么多应用分类的例子,那么分类的概念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本第24页第一段,找出分类法的概念。
【板书】§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板书】
一、分类法:将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划分。
【强调】这里的“标准”加了双引号,表示强调,那究竟什么是标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班一共有八十几个学生,根据是否住校,可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是否住校”就是分类的标准。
【讲述】在划分时我们只用了“是否住校”这一个标准,因此,我们称这种只采用一个标准分类的方法为“单一分类法”。【板书】
二、分类的方法
1、单一分类法(单分类)
【转折】单一分类法使用简单,但是,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再学习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交叉分类法。那么,究竟什么是交叉分类法?接下来,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给你们讲述一下。
【讲述】对下列人物进行分类(投影): 运动员
张杰
爱迪生 科学家
科比
刘翔
歌手
居里夫人
李宇春
【学生活动】按职业对上述人物进行分类。
【讲述】我们按职业将这些人物进行了分类,对于某些不认识李宇春的同学来说,他们一看便知李宇春是歌手,但他们却不知道“春哥”的性别,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人物按“性别”进行一下分类。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对上述人物按“性别”进行分类。【讲诉】通过分类,不认识“春哥”的同学便恍然大悟:“春哥”原来是女的啊!可见,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刚刚对人物的分类中,我们用了“职业”和“性别”这两个标准。我们在化学上把这种用多标准分类的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板书】
2、交叉分类法(多分类)
【讲诉】同样地,我们可以应用交叉分类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看到课本24页的图2-2,这里应用交叉分类法对这四种盐进行了分类。例如,对于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而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K2SO4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K2CO3既是钾盐,又是碳酸盐。同样的物质,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分类,是因为所选择的“标准”不一样。
【转折】我们刚才都是对物质进行分类,那初中学习过这么多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进行分类呢?
【巩固练习】将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提示】在分类之前,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3)、(4)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过渡】可见,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除了刚刚我们所学习的两种分类方法外,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板书】
3、树状分类法(再分类)
【讲述】树状分类法是指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这本化学书一共分为了四章,而每一章又分为了节,属于分类后再分类,这就好像一棵树,因此叫树状分类法。【讲述】应用树状分类法,我们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请你们看到课本25页上的图2-3,这里应用树状分类法将物质分为了纯净物和混合物,而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以及氧化物。
【学生活动】将下列物质写在物质分类图的下边:O2、Cu、H2SO4、Ba(OH)
2、KNO3、CO2、MgO、空气、硫酸溶液。
【课堂小结】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讲到这里,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分类法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意义重大,在化学学习中同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它。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如果一一去研究他们,将会是一项十分繁琐、庞大的任务,但把他们进行分类以后,同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我们做到由此及彼。因此,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巩固练习】找茬题:下列各组物质按组成规律不同分类,请找出与其他种类不同的物质。(1)HCl
Na2CO
3H2CO3 HNO3
(2)NaCl KCl Na2CO3 NaNO3
(3)Fe Al Zn C(4)空气
N
2HCl气体
备选习题:p29 第1、2题
【作业布置】同步解析与测评22-23页—同步检测1 【板书】
§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分类法
二、分类的意义
三、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多分类)⑴含义 ⑵特点
2.树状分类法(再分类)⑴含义 ⑵特点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三篇:高一化学教学教案
高一的化学教学开展之前应该要怎么制定相关的教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高一化学教学教案【1】
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的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教学的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的方法:启发式
教学的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的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学习了概念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板书: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提问:配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
板书:1.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加以订正。
提问:知道了质量如果取固体?如果是液体呢?
板书:2.称量
提问: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演示: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碳酸钠。
设问:如果需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称量其固体?
讲述:配制用的主要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观察容量瓶,注意有体积、温度和刻度线。介绍其规格,如何检验是否漏水及其使用方法。(此处也可以播放动画“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相关部分。
板书:3.溶解
提问:溶解能够在容量瓶中进行吗?
演示: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溶解时不能加入太多的水;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烧杯壁;不能把玻璃棒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待溶液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因此第四步是转移。
板书:4.转移
讲述:由于容量瓶瓶颈很细,为了避免溶液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
演示: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提问: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液体应如何处理?
板书:5.洗涤
演示:洗涤2~3次,每次的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提示: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不必洗涤。因为这是量筒的“自然残留液”,若洗涤后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但是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选择的量筒与量取液体的体积相匹配。
板书:6.定容
演示: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据刻度线2~3cm时停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提问:若水加多了,超过了刻度线,如何处理?定容后的溶液各处的浓度一样吗?
板书:7.摇匀
演示: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数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
提问:此时溶液的液面不再与刻度线相切,如何处理?需要再加入蒸馏水吗?
不能再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时体积一定,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少量液体沾在瓶塞或磨口处。
讲述: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此应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板书:8.装瓶贴签
演示: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小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
微机演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高一化学教学教案【2】
一、学习的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 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二)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的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
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的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的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的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案设
计人教新课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科技比较感兴趣,想象力丰富,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学生可利用资源少,在前置性学习部分,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让学生阅读《走进机器人》、《科学好好玩系列》,还播放了当今已经发明的一些机器人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现有的奇思妙想,自己再去创造和发明想发明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交流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名称、发明原因、样子和本领”四个方面组织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
3、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价,提高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一些机器人的一些知识。
2、学生课前准备好交流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温故知新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好了:“名字叫人不是人,不吃不喝手脚勤。能开机器能下棋,干活听话负责任。”是什么?
(板书:机器人)
2、出示图片:看,他们是谁?(果园机器人),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谁来说一说果园机器人能干什么?(能帮果农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点。)
3、(出示图片)对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能干了!因为它们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需要创造和发明了很多种类的机器人。这是……这是……
4、(出示句子)有需要才会有创造,如果我们开动脑筋我们也能发明出更神奇的机器人。这节课我们就来展开丰富的想像,说一说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
(1)谁能按照上面的句式先来说一说?
(2)开火车说:我想发明()机器人。
二、示范引路,明确要求
1、示范引路:听了同学们的构想,老师我也很想发明一个机器人,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图片)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叫瓦力,它是一个清扫机器人。因为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机器人的帮忙,而瓦力就能帮助人们清扫地球上的垃圾。
瓦力水滴似的眼眶里嵌着一双锐利的眼睛,用来扫描和发现可回收垃圾。它的身体是四方形的,最上面是一个录音机,它会一边工作一边听录音。黄色部分是它的肚子,它的肚子用来压缩不可回收垃圾。当它开始工作时,它会用扫帚似的双手把不可回收垃圾扫进肚子,然后压扁它们,再运到垃圾站。它的双脚像坦克履带,可以快速地在任何路面上行走。它的能量是太阳能,在录音机的顶上有几块太阳能板,能吸收太阳能。
有了清扫机器人瓦力,我们清理地球垃圾就可以方便快捷很多,而且压缩以后的垃圾可以堆积起来,节省空间。这样,我们的家园也可以恢复原来的美丽。
2、明确要求:以老师的介绍为例,说说我们在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
机器人:名称、原因、样子、本领
(说清楚讲明白,想象奇特合理)
三、交流展示,评价激励
1、小组内交流。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结合自己课前设计好的作品,相互说一下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它的样子和本领。然后每大组推荐出一名介绍得好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
2、听评要求:认真听、评一评、问一问。
老师其余的同学一起当评委,我们一定要认真听,然后按要求评一评他发明的机器人,说说优点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还要评选最佳评委奖和最佳创意奖。
3、学生代表上台讲,全班学生进行评议。
5、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评委奖”,并表示祝贺。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造福于全人类!
板书设计: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说:名称样子原因本领
评:想象奇特合理说清楚讲明白
第五篇: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高中高一化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怎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表象:化合价升降实质:电子转移
注意: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关概念
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
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产物(表现还原性)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
(2)用顺口溜记“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正相反”,被氧化对应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对应是还原产物。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单线桥:
双线桥:
注意:(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定要记住,如果对分析化合升降不熟练可以用坐标法来分析。
(2)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4、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凡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只具有氧化性。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最高价的元素(KMnO4、HNO3等)
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Cl2、O2等)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凡处于最低价的元素只具有还原性。
最低价的元素(H2S、I—等)
金属单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
注意:
(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过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过还原产物。
(2)当一种物质中有多种元素显氧化性或还原性时,要记住强者显性(锌与硝酸反应为什么不能产生氢气呢?)
(3)要记住强弱互变(即原子得电子越容易,其对应阴离子失电子越难,反之也一样)
记住:(1)金属活动顺序表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非金属活动顺序
元素:F>O>Cl>Br>N>I>S>P>C>Si>H
单质:F2>Cl2>O2>Br2>I2>S>N2>P>C>Si>H2
(4)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关系
F2>KmnO4(H+)>Cl2>浓H2SO4>Br2>Fe3+>Cu2+>I2>H+>Fe2+
HNO3>稀HNO3>浓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F— 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原理: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步骤:列变化、找倍数、配系数 注意:在反应式中如果某元素有多个原子变价,可以先配平有变价元素原子数,计算化合价升降按一个整体来计算。 类型:一般填系数和缺项填空(一般缺水、酸、碱) 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的判断 凡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写、拆、删、查” 注意:(1)哪些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哪些要保留化学式。大家记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这三类物质要拆为离子方式,其余要保留分子式。注意浓硫酸、微溶物质的特殊处理方法。 (2)检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三查(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3、离子共存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生成难溶物 常见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 常见的有NH3、CO2、SO2、HCl等 (3)生成难电离物质 常见的有水、氨水、弱酸、弱碱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3+与S2-、ClO—与S2-等 三、原子结构 1、关系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Z)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注意:化学反应只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所以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化合价| 2、所代表的意义 3、同位素 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是指原子,不是单质或化合物 (2)一定是指同一种元素 (3)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运动的特征: (2)描述电子运动的方法: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符号KLMNOPQ 层序1234567 (4)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 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守的四条规则 四、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什么是原子序数?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律是谁发现的? 2、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2)记住“七横行七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主副各七族还有零和八”。 (3)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 元素的种数:288181832 (4)各族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排) 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ⅤA、ⅥA、ⅦA、O 注意:ⅡA和ⅢA同周期元素不一定定相邻 3、元素性质的判断依据 跟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金属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跟氢气反应的难易 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注意:上述依据反过也成立。 4、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注意:金属性(即失电子的性质,具有还原性),非金属性(即得电子的性质,具有氧化性) (2)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先分析电子层数,再分析原子序数(一般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5、化合价 价电子是指外围电子(主族元素是指最外层电子)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负价|+最高正价目=8 注意:原子序数、族序数、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数关系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6、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位、构、性”三者关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NH3↑+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NaOH△NH3↑+NaNO3+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H2点燃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59、SO2+CaO=CaSO3 60、SO2+2NaOH=Na2SO3+H2O 61、SO2+Ca(OH)2=CaSO3↓+H2O 62、SO2+Cl2+2H2O=2HCl+H2SO4 63、SO2+2H2S=3S+2H2O 64、NO、NO2的回收:NO2+NO+2NaOH=2NaNO2+H2O 65、Si+2F2=SiF4 66、Si+2NaOH+H2O=Na2SiO3+2H2↑ 67、硅单质的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2C高温电炉Si+2CO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2Cl2△SiCl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SiCl4+2H2高温Si(纯)+4HCl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NH3↑+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NaOH△NH3↑+NaNO3+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H2点燃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59、SO2+CaO=CaSO3 60、SO2+2NaOH=Na2SO3+H2O 61、SO2+Ca(OH)2=CaSO3↓+H2O 62、SO2+Cl2+2H2O=2HCl+H2SO4 63、SO2+2H2S=3S+2H2O 64、NO、NO2的回收:NO2+NO+2NaOH=2NaNO2+H2O 65、Si+2F2=SiF4 66、Si+2NaOH+H2O=Na2SiO3+2H2↑ 67、硅单质的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2C高温电炉Si+2CO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2Cl2△SiCl4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SiCl4+2H2高温Si(纯)+4HCl 一、碱金属: 1.新切的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发暗;方程式:4Na+O2=2Na2O;该产物不稳定。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方程式:2Na+O2点燃====Na2O2。锂燃烧方程式:4Li+O2点燃====2Li2O;钾燃烧方程式:K+O2点燃====KO2。 2.钠与氧气在不点火时平稳反应,硫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将钠粒与硫粉混合时爆炸,方程式:2Na+S=Na2S 3.钠与水剧烈反应后滴有酚酞的水变成红色,方程式:2Na+2H2O=2NaOH+H2↑;钾与水反应更剧烈,甚至爆炸,为了安全,常在小烧杯上盖一块小玻璃片。 4.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住,①滴几滴水,脱脂棉燃烧;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②用玻璃管吹气,脱脂棉也燃烧;有关的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使脱脂棉达到着火点。在过氧化钠与水或CO2反应生成O2的两个反应中,为生成1molO2,需要的Na2O2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同时需要的H2O或CO2的物质的量都为2mol。 5.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它不带结晶水,又俗名苏打。碳酸钠晶体化学式是Na2CO3?10H2O,在空气中不稳定,容易失去结晶水,风化,最后的产物是粉末状,叫无水碳酸钠。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等在空气中露置的最后产物都是无水碳酸钠。 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有关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O32-+2H+=H2O+CO2↑;HCO3-+H+=H2O+CO2↑;其中,以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速度更快;如果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相同,当它们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以碳酸钠为多。 7.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较差的是碳酸氢钠,其加热时发生分解,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在这个分解反应中,每42gNaHCO3发生分解就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5.6L。在这个分解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1)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K2MnO4+MnO2+O2↑ (2)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分解: (NH4)2CO3△====2NH3↑+H2O+CO2↑ 8.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加热;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的方法是: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9.从NaOH溶液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的方法是把NaOH溶液分为二等份,一份通入足量CO2使之全部成为NaHCO3;然后把另份NaOH溶液加入到此溶液中,摇匀即可。两个方程式分别为:NaOH+C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10.往稀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 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O32-+Ca2+=CaCO3↓; HCO3-+Ca2++OH-=CaCO3↓+H2O。 两溶液中只有Na2CO3可以使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二、卤素: 12.氟气是浅黄绿色;氯气是黄绿色;液溴是深红棕色;固态碘是紫黑色。常用的有机萃取剂四氯化碳无色,密度比水大;苯也是无色液体,密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度比水小。液溴常用水封存,液溴层是在最下层。 13.闻未知气体气味,方法是: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小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14.铜丝红热后伸进氯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发红发热,同时生成棕色烟;加少量水,溶液蓝绿色,方程式:Cu+Cl2点燃====CuCl2。铁丝红热后也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方程式:2Fe+3Cl2点燃====2FeCl3。高压干燥的大量氯气用钢瓶保存,因为常温下干燥氯气不与铁反应。 15.氢气与氯气混合后见强光爆炸,但H2也可以在Cl2中安静燃烧,在集气瓶口出现大量酸雾,火焰是苍白色,方程式:H2+Cl2点燃====2HCl。 16.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温常压)是1:2;氯气溶于水后大部分仍以氯分子的形式存在,小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2HClO见光====2HCl+O2↑;所以,久置的氯水其实就是稀盐酸。 17.实验室常用新制的氯水代替氯气发生很多反应,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有下列三种Cl2、HClO、H2O;含有的离子主要有下列三种H+、Cl-、ClO-,另外还有OH-。 18.氯水显的颜色是由于其中含有氯分子的缘故;氯水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如把碘离子、亚铁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和铁离子,这是由于其中含有Cl2的缘故。氯水可以表现出漂白性,是由于其中含有HClO的缘故。氯水显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H+的缘故。往氯水中投入一勺镁粉,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Mg+Cl2=MgCl2。 19.多余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上也常用含水1%的石灰乳吸收氯气制取漂白粉: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所以,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2、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直接投入水溶液中即可发生漂白作用:Ca(ClO)2+H2O+CO2=CaCO3↓+2HCl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20.制取的氯气中常含有H2O蒸气、HCl气体杂质,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常把氯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两个洗气瓶。 21.指纹实验有二个方案。(1)用手(要是油腻不够,可以在头发上再磨擦几下)指在白纸上摁按一下,然后将白纸条放在较稀的碘蒸气中1分钟,取出后可以清楚看到白纸上出现指纹。这是因为碘蒸气溶解于指纹里的油脂中的缘故。此实验可以证明碘单质易溶于油脂中。(2)在手指摁按过的白纸上喷撒少量AgNO3溶液(此时现象不明显),然后再把白纸条放在光线下,可以看到黑色的指纹。此中的二个方程式: Ag++Cl-=AgCl↓; 2AgCl见光====2Ag+Cl2↑。 22.氟气与氢气在冷暗处混合即爆炸;溴蒸气加热到500℃时也可以与氢气反应。碘要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可以与氢气反应,同时,生成的碘化氢发生分解,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其方程式:H2+I22HI。 23.卤族元素,按非金属性从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F>Cl>Br>I;它们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是F2>Cl2>Br2>I2;(1)把氯水分别滴入到溴化钠、碘化钠溶液中,现象是分别出现溴水的橙色和碘水的黄色;有关的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I2+2Br-=2CI-+Br2; CI2+2I-=2CI-+I2; (2)把溴水滴入到碘化钠溶液中,出现碘水的黄色,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静置,油层在试管的下层,呈紫红色;(3)卤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I->F-。可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而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果已知A-和B-两种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是A->B-,则可推知A、B两元素的非金属性是B>A。 24.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都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的三种沉淀的颜色分别是:白色、淡黄色、黄色;这三种沉淀都不溶于稀硝酸。三种卤化银不溶物都有感光性,例如AgBr可作为照相胶卷的底片涂层;AgI常用来人工降雨。溴化银见光分解的方程式:2AgBr见光====2Ag+Br2。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三、元素周期律 25.钠、镁、铝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NaOH是强碱;Mg(OH)2是中强碱,不溶于水;AI(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也不溶于水。(1)向MgCl2、AICl3两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NaOH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Mg2++2OH-=Mg(OH)2↓; AI3++3OH-=AI(OH)3↓。(2)在两支白色沉淀中再分别滴入NaOH溶液,一支白色沉淀消失,离子方程式:AI(OH)3+OH-=AIO2-+2H2O。从这里可以看出,在MgCl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以把Mg2+全部沉淀;但在AI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无论是少了还是多了,都不能把AI3+全部沉淀。 26.为把试管中的AI3+全部沉淀,可以在此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I3++3NH3?H2O=AI(OH)3↓+3NH4+; AI(OH)3不溶于弱碱,不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和强碱。 27.如果把几滴NaOH溶液滴入到AICl3溶液中,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如果把几滴AICl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随即消失;所以,通过不同的加入顺序,可以不用其余试剂,鉴别NaOH和AICl3溶液。 28.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它与盐酸、氢氧化钠两溶液分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2O3+6H+=2AI3++3H2O; AI2O3+2OH-=2AIO2-+H2O。 29.第三周期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HCIO4;其酸酐是CI2O7。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四、硫和硫的化合物 30.氧族元素的元素符号:O、S、Se、Te、Po;前面四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硒是半导体,碲是导体。硫、硒、碲三元素都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例如,碲形成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TeO2、TeO3。硒元素形成的两种含氧酸的化学式分别为H2SeO3、H2SeO4。硫形成的两种含氧酸中酸性较弱者的化学式为H2SO3。 31.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立即剧烈反应:Fe+S△====FeS;产物是黑色;铜丝伸入到硫蒸气中,立即发红发热,剧烈燃烧:2Cu+S△====Cu2S;产物是黑色。硫没有把铁、铜氧化成它们的最高价,说明硫的氧化性不是很强。 32.加热时硫蒸气与氢气混合可反应生成硫化氢,同时生成的硫化氢又可以分解,这是一个可逆反应:H2+SH2S。 33.氧气无色无味,臭氧淡蓝色特殊臭味。液态臭氧是深蓝色;固态臭氧是紫黑色。氧气稳定而臭氧可以分解,高温时迅速分解:2O3=3O2。 34.臭氧可以用于漂白和消毒。在低空中,大气中的少量臭氧可以使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例如雨后天睛,人很舒服,就是因为发生3O2放电=====2O3反应生成了少量臭氧。在低空中,臭氧含量稍大,就会对人体和动植物造成危害。人们在复印机、高压电机等工作的地方呆得太久就会感觉不舒服,是因为这些地方生成了较多的臭氧,所以,这类场所要注意通风。但是,在高空,臭氧是地球卫士,因为臭氧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臭氧层容易受到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等气体的破坏。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它是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它广泛用于漂白、消毒,还可用为火箭燃料。把双氧水滴入亚硫酸溶液中:H2O2+H2SO3=H2SO4+H2O,此中过氧化氢表现强氧化性。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结果出现大量气泡: 2H2O2MnO2======2H2O+O2↑。 35.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剧毒。它的还原性很强,比碘化氢还强。在卤化氢气体中,以碘化氢的还原性为最强;在卤离子中,以碘离子的还原性最强,但是,还原性H2S>HI、S2->I-。例如,在硫化氢的水溶液中滴入碘水,可生成硫沉淀(淡黄或乳白浑浊):H2S+I2=2HI+S↓;硫化氢的水溶液也可以被空气氧化成硫沉淀:2H2S+O2=2H2O+2S↓。硫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化氢气体可以燃烧。 36.SO2无色、刺激、有毒,易液化,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为1:40。 (1)其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红色,因为H2O+SO2H2SO3;H2SO3H++HSO3-; (2)SO2有漂白性,且其漂白性可逆。它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后加热时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它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不稳定,可以分解,恢复原来颜色。 (3)SO2可被催化氧化成SO3: 2SO2+O22SO3; SO2水溶液还原性更强,此水溶液露置即可被空气氧化:2SO2+2H2O+O2=2H2SO4 在SO2水溶液中滴入碘水可生成硫酸: SO2+2H2O+I2=2HI+H2SO4; SO2还原性较强,能使用浓硫酸进行干燥。 (4)SO2也有氧化性,方程式: 2H2S+SO2=3S↓+2H2O; (5)硫可否直接被氧气氧化成SO3?不能。 (6)SO2气体常用NaOH溶液吸收以免污染空气,也可以用蘸有Na2CO3的棉花缠在导气口以吸收SO2,方程式:Na2CO3+SO2=Na2SO3+CO2。 37.(1)稀硫酸与铜加热也不能反应;(2)浓硫酸与铜不加热也不反应。(3)浓硫酸与铜加热时,铜片表面出现黑色物质,方程式: Cu+H2SO4(浓)△====CuO+SO2↑+H2O,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此中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继续加热,溶液透明,出现蓝绿色;反应完毕后,将试管内液体倒入一盛水的烧杯中,看到试管内残有白色物质和黑色物质,其中白色物质是无水硫酸铜,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溶液呈蓝色,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此中硫酸表现出酸性)。 上面两个方程式的总方程式为: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8.浓硫酸滴入蔗糖中,搅拌,结果蔗糖变黑(表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并且体积膨胀,变成黑色海绵状,发出难闻臭味。写出形成海绵状的有关方程式: C+2H2SO4(浓)△====CO2↑+2SO2↑+2H2O。 39.把浓硫酸滴入胆矾中,结果蓝色变成白色,这表现浓硫酸吸水性。确认SO4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加盐酸后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40.NaOH腐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iO2=Na2SiO3+H2O; 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盛放的方程式: 4HF+SiO2=SiF4+2H2O; 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方程式: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间接制取硅酸的二个方程式: 2NaOH+SiO2=Na2SiO3+H2O; 中国首家中小学在线学习会员制服务平台 Na2SiO3+2HCl=2NaCl+H2SiO3↓。 工业上以SiO2制取硅的方程式: SiO2+2C高温====Si+2CO↑ Si单质可以与氟气反应:Si+2F2=SiF4;但是,常温下硅既不能与强酸如硝酸、硫酸反应,也不能与强氧化剂如氯气、氧气等反应,只能与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反应。但加热时硅可以燃烧: Si+O2△====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