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打击乐教学中图谱的设计与运用
浅谈打击乐教学中图谱的运用
[内容提要]: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幼儿用打击乐器准确的演绎音乐作品,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那么,本文认为怎样运用图谱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对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打击乐教学、图谱设计与运用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分析也都要进行丰富、活跃的形象思维,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但音乐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要使幼儿用打击乐器准确的演绎音乐作品,让他们感知和理解音乐。必须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以图谱为辅助手段能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音乐之中,帮助幼儿体验和领悟音乐,进一步完善打击乐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打击乐演奏活动使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非音乐能力均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对图谱的思考、设计与制作
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在打击乐中,节奏则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准确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也就不能整齐协调地进行演奏活动”。现在在许多音乐教学活动中都运用了图谱这一教学手段,幼儿园打击乐教学同样需要。在图谱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既有利于幼儿音乐节奏的把握,又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平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打击乐《土耳其进行曲》中,我们运用了图形谱法,上面有“●”、“﹋”等符号。一方面,幼儿可以从符号之间的距离大小
把握节奏的快慢,同时,幼儿又可以结合音乐的旋律赋予图谱中不同符号、线条以含义,让一段单调的音乐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内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打击乐教学时加上图谱,符合幼儿的感知觉特征,能帮助他们对形象化的图解坚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并提高幼儿用乐器演绎音乐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能明显地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符合低龄儿童的接受能力。例如在打击乐教学《钟表店》时,我先将乐曲中用四种不同的钟声表示引子、间奏、尾声从乐曲中抽取出来,制成小闹钟、布谷鸟钟、复古摇摆钟和星星座钟四幅小图片,结合小图片让幼儿打击乐教学四种不同的钟声,再引导幼儿将小图片填入大图谱中,幼儿在反复倾听,充分感知音乐的基础上,很快就找到了小图片在大图谱中的位置,从而加深了幼儿对乐曲中引子、间奏、尾声音乐的理解,为下个环节的乐器演奏作了很好铺垫,成为幼儿从熟悉音乐过渡到演奏乐曲的桥梁。
设计制作图谱还必须从音乐出发,与打击乐的要求相一致。这里所讲的一致,是指视觉材料是在时空中流动的,其运动方式也应与音乐相一致。如在打击乐教学《喜洋洋》时,所提供的图画色彩应是具有强烈动感的。我们通过图谱的描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句式,如ABA式乐曲,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画让幼儿知道乐曲的开头与结尾相同。在一些细节方面,我们还考虑给幼儿一个自主想象的空间,由幼儿讨论并设计图谱,如打击乐教学《土耳其进行曲》中的围观者的掌声欢呼声、士兵行走的音乐等用什么符号表示,都由幼儿自己商量后决定,并请幼儿自己画出来,这样的图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对于整个打击乐教学过程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二、图谱的运用与效能
在教学中,图谱运用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感知音乐→激发情感→想象创
造→激情演绎。
1.图形谱法
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讲,很难把握。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来代替。例如:小班的打击乐活动《小星星》,我通过图谱将打击节奏、方法一一表现,并借按照节奏型根据乐句的顺序排列,图谱的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我让幼儿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出示图谱,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图谱,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孩子们根据图谱能较准确地拍准“××|××|”的节奏型,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再如:打击乐《木瓜恰恰恰》中,我另外制作了一种“水果节奏图谱”,比如:大苹果表示强音,小苹果表示弱音,水果的色彩鲜艳,能吸引幼儿,幼儿一看图谱,就能理解和掌握好乐曲的强弱变化。因此,在图谱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既有利于幼儿音乐节奏的把握,又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平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幼儿还可以从符号之间的距离大小把握节奏快慢的同时,又可以结合音乐的旋律赋予图谱中不同符号、线条以含义,让一段单调的音乐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内容,对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
2.动作谱法
主要是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通过拍手,跺脚,拍腿,手腕花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使幼儿快速掌握音乐的整体结构,为协同一致地演奏好乐曲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打击乐《送我一支玫瑰花》中的逗号我们用拍手、拍腿来表示,而在使用乐器时就可以启发幼儿用圆舞板或碰铃等来演奏;曲线用颤摇手腕划大圈表示,乐器是就可以启发幼儿选择串铃或铃鼓来演奏等等。通过动作来串连图谱,通过图谱又来串连音乐,这样本位一体化的串连方式将繁
杂乐谱简而化之,便于幼儿对乐谱及演奏乐器的记忆和掌握,也便于幼儿掌握整首乐曲的结构特点和乐器的配置情况。有的时候为了把握好节奏,还需要把教学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设计图谱,把握节奏,第二课时则是为图谱配乐器,进行打击乐演奏。
3.创造法
创造法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制定音乐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参加编制变通总谱的过程来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音乐结构。例如;在《这是小兵》这首乐曲的编配过程中,先让幼儿反复地倾听,感知音乐,再启发幼儿探讨作品结构,知道乐曲由两段组成,并且是相同的。再进一步发现每段乐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一个乐句又由四拍组成。在完全掌握了乐曲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图形谱,并自己讨论选择演奏的乐器。再有,为使幼儿能很快的用乐器演绎乐曲,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先让幼儿听着音乐用嘴巴发出乐器相应的声音,如:碰铃叮叮叮、圆舞板答答答、串铃哗啦啦、沙球沙沙沙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配器演奏,幼儿就很容易进入角色了。另外,还可以让幼儿创造性的选择生活中的物品如筷子、瓶子等来代替乐器演奏乐曲,幼儿很容易投入到活动中去,而且其活动的教育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创编法之前,幼儿必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节奏语汇,对各种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具有运用乐器进行联想和表达的能力。
总之,对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图谱的设计和运用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使幼儿园的打击乐教学活动能从幼儿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真正做到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鼓励他们大胆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推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吕冰冰《在打击乐演奏中享受音乐、演绎美》
2.学前教育《幼儿园打击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陈卫华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第二篇:音乐教学中图谱价值与注意运用
运用图谱还得避免滥用图谱
我通过图谱进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让我收获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图谱教学,也并非所有的图谱教学都能在音乐教学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一、过于精细未必科学
个别教师为画图谱而画图谱,设计过于精细、机械,把音乐完全跟所画的图形等同起来(除了能让幼儿死记歌词外,完全失去了学习音乐本身的快乐),不妥的符号或图画对幼儿体验音乐是一种误导。设计图谱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否则忽略了对整体音乐的感知,更忽略了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体验音乐的美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例如歌曲《小松鼠摘果子》,本是一首表现松鼠摘果子的有趣场景,而教师为了达到图谱教学而图谱,反而增加了幼儿学习音乐的难度,让活动过程变得复杂,让松鼠发出的“嗤溜嗤溜”声也变成了学习歌曲的负担。
二、过多操作思维受限
有些教师为了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就让幼儿按照图谱反复练习,开始也许很新鲜,可多次甚至十多次的强化,极易产生审美疲劳,让幼儿失去兴趣甚至对音乐反感。再精美的艺术也不能过于细致地肢解,更何况幼儿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师太精确细致的图谱解析与练习塞满了幼儿的头脑,反而束缚了幼儿手脚,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权和创造空间。
三、注重形式缺失内涵
教学中,有些教师用图谱代替了音乐本身。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有其独特的性质,不可被代替。各种音乐以外的形式也仅仅是体验音乐的辅助方法,并非任何音乐作品都适宜运用图谱,即便是合适的,反复地画图谱会使体验音乐过于关注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内心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感知。
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幼儿处在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要想使他们完全理解和表现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图谱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视觉符号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幼儿很容易理解与接受。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图谱能在节奏训练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使幼儿了解掌握歌曲的情感和歌词,还能在音乐欣赏中帮助幼儿更好、更充分的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结构性质。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正如吴瑶香所说,“美是不能被告诉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简易明了的符号图形来表现音乐的内容,教学会更生动直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表现音乐内容的图谱开展音乐教学,能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通过图谱,使音乐物化,变得具体,让幼儿可感、可触、可摸。如能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最明白的图形、符号或颜色、形状来表示音乐,将使幼儿在反复体味和创造中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其音乐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理解,在音乐教学中要合理恰当的运用图谱,不能盲目的乱用。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年龄阶段,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我们知道,现代的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让幼儿亲自到音乐活动中获取表达、交流和创造的经验,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并发展各种技能。在《纲要》中也强调了“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图谱的运用很好地贯彻了《纲要》的精神,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学、更主动地学,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在感受中体验,最终促进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幼儿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参与也较被动。图谱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本文试从不同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方法等阐述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一、图谱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意义
(一)、传统的音乐教学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你教我唱,形式简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二是教师说教成分多,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三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幼儿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
(二)、图谱的开发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图谱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未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2、所有音乐素材无区别。
3、图谱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简单。
(三)、图谱运用的有效性
1、运用图谱教学拓宽幼儿思维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运用图谱教学能拓宽幼儿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方式。情境创设不仅只是在组织教学的环节,应该说课堂中处处都有情境的创设:比如在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歌曲、在音乐处理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有精心的处理,巧妙的设置。
2、运用图谱教学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它抽象难以捉摸。学唱歌曲过程中,幼儿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断连等演唱方面,经常难以达到歌曲的要求,有时做到了,一会又会忘记,需要老师的不时提醒。面对这样的困境,图谱教学可是帮了大忙。在清晰可视的图谱教学之下,幼儿记住了简单、容易记忆的形象的图谱,同时也记住了歌曲声音的表现方法,再也不用老师一再提醒了。
3、运用图谱教学进行教材二度创作
歌曲、音乐欣赏的创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图谱,整合幼儿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和音乐基础,对教材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活用教材,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
三、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类型中的运用
(一)、不同图谱运用的适宜类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经验中,总结出幼儿图谱有词图谱、句图谱和段图谱,不同的图谱适合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注意的特点。
1、词图谱:以词为一个单位,分解歌曲内容,制作图谱,做成图标。这种图谱运用灵活,帮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句图谱: 以一个乐句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这种图谱制作时要注意一个连续性和流动性。
3、段图谱:以一段乐曲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制作图谱。这种图谱较相对较概括。
(二)、不同图谱运用的适宜方法及意义
词图谱:比较适合在歌唱教学中运用,有助于歌词的理解和记忆。因为词图谱在设计时可以制作成图标式的,所以操作起来相对灵活多变,利用图谱展示歌词内容,通过视觉符号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具体方法有:
1、筛选法:在学习歌曲时,可以老师念歌词,幼儿选图标,一首歌词念完了,孩子们也把图标式的图谱筛选出来,并完整地按顺序排列好。
2、遮盖法: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出现第一个图谱,第二个图谱用纸盖住,教师边朗诵歌词边请幼儿根据第一张图猜猜下一张是什么?为什么?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再揭开覆盖纸,这样,幼儿在听一听、猜一猜、看一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理解记住了歌曲。
3、重难点突破法:在幼儿的的音乐教学中,间奏和空拍是幼儿比较难掌握的,教师可以在图谱中创设一定的视觉体验,让幼儿自主又轻松地学会间奏和空拍的拍子。
4、填空法:此方法比较适用在音乐的创编部分,教师可根据需创编歌曲的内容,事先在每份操作纸上列出一些图谱,只是在需要幼儿创编的部分留出空白,先让幼儿自己创编添画,再根据所有图谱编出完整、清晰的歌词,最后请他们把自己编的歌词从头到尾唱出来。
比如在大班改编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幼儿在创编环节中,教师将设计好的图谱展示给幼儿,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在“让我看看(),你的()明又亮啊,好象那(),”中填上自己的想象,然后根据自己的创编将它唱出来,不仅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帮助幼儿展现实在的想法,而且幼儿在创编时不自觉地边画边唱,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句图谱:比较适合在歌唱活动和打击乐中使用,有助于幼儿理解乐句,掌握乐句的节奏型,掌握配器的区别等。
1、编排法:在乐器合奏的乐曲中,教师将音乐素材中所含的乐器通过图谱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幼儿能够根据图谱的提示演奏音乐,把音乐材料简单形象化。
2、重点突出法:将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节奏类型将图谱前置在乐曲中,有助于幼儿理解乐句的节奏类型。
如律动《摘果子》,先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三段体乐曲ABA'的性质,然后出示红、绿、蓝三种颜色,请幼儿用三种颜色表示三段乐曲,并说说每段乐曲表现一种什么情境。接着出示队形图谱:图形—链形—方形,请幼儿选择每段乐曲的队形,根据幼儿的选择形成队形图。这样一来,队形的变化显得十分明了,同时,音乐所展现的主题,通过颜色的变化也很好显示,幼儿在积极地体验和发现中感受到了音乐的性质,同时脑中有队形,眼中有队形也促使幼儿较快地感知队形的方位感,有效地提高了韵律活动的教学效果。
段图谱: 比较适合在欣赏活动中使用,有助于幼儿对音乐作品内容和内涵的理解。
1、对比发现法:将每段乐曲的图谱排列好,请幼儿在对比中找出这些图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就能使幼儿在具体形象的图谱对比中,很快寻找到每段乐曲的特点,通过图谱的描绘,便于幼儿感知、记忆、理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感受想象法:将图谱设计成有形象的画面,通过图谱中颜色或者符号暗示,请幼儿想象这段乐曲是柔美或是热烈的情绪,通过看到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再进行乐曲的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
有的时候,我们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幼儿学得毫无兴趣,即便让幼儿随音乐动起来,进行各种体态律动表演,仍有很多幼儿不能很好地参与。其原因不是性格内向,就是过于好动,他们不能很好地体会乐曲内容。如果让他们静静地听乐曲,由老师分段讲解,则幼儿就会昏昏欲睡。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兴趣听音乐?有能力听懂音乐呢?于是,我们用最明白、最简单的图画、线条、符号来表现音乐。如↗表示旋律线向上走向,用↘表示旋律向下走向,用△表示快,用▼表示慢。用○表示弱,用●表示强……这些图形让幼儿感兴趣,用图谱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听赏能力。
音乐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感知活动,而应是多种感知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图谱的正确运用,对于幼儿音乐的感知活动起到了支持和强化的作用。以图谱为手段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感受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激发幼儿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从而达到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目的,真正的充分发挥图谱在音乐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第四篇:歌唱教学中图谱运用的实践探索
歌唱教学中图谱运用的实践探索
东阳市教体局教研室 吴寒宵
东阳市博大幼儿园 潘 岩
内容摘要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手段丰富多样,图谱便是其中的一种。图谱以简单、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被运用于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集体舞、打击乐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中。图谱是根据某个音乐活动而创设的幼儿易懂的、直观的符号,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广为应用。本文从图谱的作用、图谱绘制的要求、图谱的运用、图谱解决问题方面进行了一一阐述,实践表明图谱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幼儿唱歌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方面的有效价值。
关键词: 歌唱教学 图谱运用 实践探索 正文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儿童来说,歌唱是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幼儿园音乐课程包含歌唱、律动、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和打击乐,其中歌唱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我们知道歌曲的构成包含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试曲式等,常常以音乐表现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并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
音乐活动重在“乐从情起”,陈鹤琴就将节奏比为音乐的“骨骼”,旋律比为“肌肉”,一旦没有节奏和旋律的引导孩子们上起音乐课就会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当“骨骼”与“肌肉”巧妙溶为一体,变得丰满、有生命力时,儿童的歌声也更为优美动听,会用心去歌唱,在歌唱中体验成功和快乐。怎样合理的演绎歌曲,融入歌曲,唱准曲调和节奏,能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暨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吐字清楚。同时不仅要有动听的歌声,还要运用唱歌技能做到会用歌声的变化表达感情,因此需要培养有声、有情、有表现力的唱歌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其审美体验,使之感受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歌唱教学中图谱作为一种活动
22、遵循儿童歌唱学习规律及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特点绘制图谱。
我们在绘制图谱时,要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幼儿的学习规律和音乐心理发展特点。比如,图片式图谱绘制图形大小比例要适中,节奏式图谱绘制所描绘的图画的大小,长短比例,节奏型要准确,能够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时值等等,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结构,使视听同步,以强化和丰富幼儿对歌曲的理解。
三、积极探寻歌唱教学中图谱的呈现方式
歌唱教学中图谱的运用呈现方式也很重要,方法得当,重点突出,才能够帮助幼儿有效学习。我们常用的方法有直观法、填充法、补充法、猜想法和镶嵌法。这些方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直观法
学前儿童的思维比较直观,他们对具象的事物会投入更大的注意力。直观法就是通过图画,线条,圆点,使音乐具有某种程度的造型性,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例:大班歌唱活动《茉莉花》我们在不同地方用了不同颜色的小花,利用翻花色的方式引起幼儿注意,提醒此处变换唱法,重复接唱,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分声部轮唱。
2、填充法:
幼儿欣赏歌曲后,回忆歌词,老师根据幼儿的回忆把内容用图片或图形填充上去,形成完整的歌曲图谱。例:中班歌唱活动《小脚》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不断地用取、放、填空方法帮助幼儿记忆、回忆歌词,效果很好。
3、补充法:
常用在创编歌曲教学中,我们把歌曲中的“问题”提出来,让幼儿创编歌词,老师用图片或简笔画的形式补充到歌曲里,形成新的图谱,让幼儿看着自己编的歌词进行歌唱。例:歌唱活动《小鸟小鸟》我们采用问与答的形式,让幼儿自己
和情况等特征来进行。
1、运用图谱培养幼儿的声音表情
声音表情一般包括歌唱时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所产生的表情效果以及使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所产生表情效果。歌唱教学中,出示较直观的视觉图,使儿童将图与歌曲内容相匹配,从而选择恰当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如在处理歌曲《小海军》和《摇篮曲》时,出示图一询问儿童哪根线画的是快快的唱?哪根线画的是慢慢的唱?出示图二哪里是重重的唱?哪里要轻轻的唱?大熊猫胖胖的,很有力,表示要唱的响亮有力,小鸟小小的,很轻巧,表示可以唱的轻柔一点,通过图片来强调速度和力度的培养。
(图一)
2、运用图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图二)
以视觉辅助材料(如图片)来帮助儿童喜爱和表现歌曲的节奏也是十分有效的形式之一。看图形做动作,教师出示图形卡片,让儿童根据图形卡片显示的节奏给熟悉的歌曲配上简单的节奏动作。如:图片《小小蛋儿把门开》。
3、运用图谱加强幼儿的音准培养
幼儿歌唱技能中,音准是最难的,唱歌中走音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帮助儿童掌握歌曲的旋律,唱准音高位置,我们常利用直观的教具图谱,配上手指的动作,以引导儿童把视觉、动觉上的高低与听觉上的高低一致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旋律。如:歌曲《吹泡泡》教师边指图谱边唱旋律,儿童边看图谱边听旋律并且用手做指点泡泡的动作,因为图谱上的泡泡老师是按音区的不同设计的,所以幼儿很容易就唱准了旋律。
总之,在歌唱教学中图谱对幼儿不仅起到了欣赏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歌曲的理解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因为它简单明了,能突出内容,指令性强,使教师制定目标时更清晰更具体,也更有利于幼儿对歌曲重、难点的把握;图谱的呈现使得教师的语言更简洁、有效,幼儿通过视听一目了然,练习具体到位,熟练掌握歌唱技能,读谱能力不断增强,歌唱表现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歌唱学习目标顺利达成。具体体现在认知方面能记住歌曲名称:正确地感知、理解歌曲中的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表现;情感与态度目标方面喜欢唱歌;积极地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以及追求用歌唱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快乐;操作技能目标方面能掌握一些最基本、最初步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的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歌唱活动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歌声越来越优美动听。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领悟到在儿童歌唱教学中,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改良创新,只有最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幼儿愉快学习。同时,我们发现图谱的有效利用不仅仅局限于歌唱教学,它可以运用在各种音乐活动中。譬如,音乐欣赏中的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旋律性质,掌握乐曲的结构,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打击乐中的图谱能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合理配乐;集体舞教学中的图谱能帮助幼儿根据图示,变幻队形及动作。
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图谱教学研究深入下去,在幼儿的心中播下歌唱的种子,让幼儿乘着歌声的翅膀,幸福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谈亦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黄瑾 编著 华东师范大雪出版社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许卓娅 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五篇:打击乐在民族音乐中的运用探讨
打击乐在民族音乐中的运用探讨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打击乐在我国音乐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打击乐从未被深埋在历史河床底部,而是随着时代的流逝不断发展出各种种类和演奏形式,直到今天打击乐仍然深受人们喜爱,从历史考证可知,在人类历史发展初期打击乐就已经萌芽,《尚书》这一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打击乐的记载,於!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可以看出当时的打击乐器还仅仅是新石器时代的湿透,打击乐在当时的演奏方法主要为敲击石头和抚摸石头,这也是打击乐的原形。与打击乐一样,我国民族音乐也经历了悠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艺术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从音乐归属来说,打击乐属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在民族音乐中,我们不经意间便能瞥见打击乐的影子,打击乐在民族音乐中的运用古已有之。而在探讨打击乐在民族音乐中的运用前,我们首先应对打击乐本身及其种类等有一定了解。
一、打击乐种类及渊源
打击乐器的种类比较多,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将其分为为金属类、竹木类、皮革类、石类,根据音高的不同则又可以将其分为定音的和不定音两种。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打击乐器基本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流传下来的,很多古老的打击乐器都已被历史所淹没,留下来的常见的主要为大鼓、编钟、编磬、云锣、铙等。
若论最早的打击乐器,应该属于钟。钟最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晚期,最早的演奏方法为用手拿着敲击或者将其安放在座上进行敲击。之后出现的编钟则是钟的发展,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打击乐器中的一种。编钟在先秦时期是重要的乐器之一,无论文化、艺术还是科学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反映先秦时期我国民族音乐的辉煌。
鼓是现代常见的打击乐器,也是最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我国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远古传说中鼓为黄帝发明,为鼓舞士气、震慑敌军。最早的鼓是木鼓,后出现铜足鼓、皮鼓等。
磬这种打击乐器,早在尧舜时代的乐舞中已经开始频繁出现其身影。磬音最早被古人发现是通过石质打击而得,商代的石磬都是用石头加工磨制而成的,并在其上刻精美的饰纹和铭文,声音清脆悦耳,被广泛应用于古今民族音乐中。钹这种打击乐器属于外来器,在我国最早见于公元350年左右,跟随天竺乐从印度传入我国,在北魏时期钹尤为流行。钹的制作材料为铜,长度大约在30-50厘米之间,中间隆起部分入水泡形,每幅钹有来两片,演奏者左右手各执一片,相互拍击即可发声,钹的隆起部分较大,发声较浑厚。
二、打击乐在民族音乐中的运用
随着打击乐的不断发展,音乐中随处可见打击乐,可以说其运用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中。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都有打击乐的位置,尤其是民族音乐中,打击乐的运用尤其广泛,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一)在江南丝竹乐中的运用
江南丝竹乐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淡雅秀丽,在江南丝竹乐中对打击乐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鼓、板、木鱼及碰铃等方面。广东汉乐最大的特点为苏锣的使用,除苏锣外,梆子、摇板、小锣钱等击乐器也经常出现在广东汉乐中;福建南曲又被称为南音、南乐,在这类音乐中响盏、小挡锣、铜铃等打击乐器十分常见;河南板头曲因演奏手法灵活多变、演奏风格与众不同而深受人们喜欢,其演奏亦离不开打击乐,板、八角鼓、月鼓都是河南板头曲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二人台牌子曲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丝竹乐中也运用了打击乐,且是独具特点的打击乐器四块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民间丝竹乐中包含着打击乐,这些打击乐主要起到调节节奏和色彩的作用。
(二)在民间鼓吹乐、吹打乐中的运用
打击乐在民间鼓吹乐、吹打乐中的使用更加丰富多彩,它在其中的运用已经超出在其他应用领域中节奏与色彩的范围,而是一种与其它乐器的合奏来完成音乐程式的运用,同时能够独立构成音响的画面,在演奏形式上甚至已经形成某些规范。民间鼓吹乐、吹打乐是丝竹乐(管弦乐)与锣鼓乐综合的产物乐种,主要用于民俗场合,气氛热烈,多具喜庆色彩。如江南一带流行的十番锣鼓便是该乐种的典型,是吹奏乐器、弦乐器与锣鼓等打击乐器组合演奏的一种乐种。该乐种在演奏形式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锣鼓(亦称素锣鼓),一类是丝竹锣鼓。清锣鼓的乐队组合又有粗细之分,对打击乐器的运用也有一些区别。粗锣鼓在演奏中通常会运用云锣、拍板、喜锣、拔等,细锣鼓演奏则是在粗锣鼓的基础上加用小拔。十番锣鼓中一、三、五、七句式是其击乐的节奏型,各种锣鼓牌子都由顺列句、逆列句、倒列句等组合而成。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十番锣鼓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规律,具有足以令人惊呆的演奏效果。
(三)在传统戏曲中的运用
中国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中国民歌、说唱、器乐、歌舞音乐等高度发展的统一体。我国传统戏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通过歌舞说故事,虽然传统戏曲讲究的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表演,但在其发展历史中,音乐始终占据主导性地位。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音乐有两个重要因素构成:一是演员的演唱,二是器乐演奏。另外,戏曲的念白、唱诗也带有不可忽视的音乐性。
中国人往往习惯将看戏说成听戏,也可以见得传统戏曲中音乐部分的重要性,而作为所有戏曲乐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打击乐的作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