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课例:一曲琵琶说到今(程翔)
经典课例:一曲琵琶说到今(程 翔)
——《琵琶行》教学设计(两课时)
程翔
一、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整体阅读。请同学们回答:《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诗,第一小节交代了什么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是“送别”。古人写送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中国人的传统,喜欢团圆。“何事长向别时圆”,分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所以读古诗,要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敏感。更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被贬官来到偏远的九江,本来心情就很痛苦,再加上分别之苦,更是雪上加霜。按照唐朝规定,被贬人员接到皇帝命令,必须马上动身。当时白居易来不及向朋友告别就起身了,所以他来到九江,对这难得的朋友格外珍惜和留恋。
二、第一小节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叙事要素外,还写了什么?
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一个“秋”字告诉我们,当时的环境也是悲凉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举酒欲饮无管弦”点明了话别时的孤寂无聊。一个“惨”字告诉我们“以酒浇愁愁更愁”,这小小的船儿如何载得动这许多愁!分别之时,只有那一轮明月浸泡在江水中,冷月无声,诗人内心悲痛、伤感、凄凉。就在这时,出现了转机: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理解作者创造的艺术氛围是读懂作品的关键。抓关键词语,体会感情色彩。
三、第二段描写音乐,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
解决三个问题:1.大量地使用比喻。2.运用留白、烘托的艺术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音乐戛然而止,但是诗人的内心活动仍在继续。诗人沉醉在那美妙的音乐之中,音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3.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试音到“低眉信手续续弹”,从“轻拢慢捻抹复挑”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从“间关莺语花底滑”到“凝绝不通声暂歇”,从“银瓶乍破水浆迸”到“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经历了一个从舒缓到激越,从单纯到错杂,从欢快到艰难,从连续到间歇,从高昂到低沉的复杂多变的过程。音乐的旋律起伏跌宕,千回百转,回肠荡气。更为动人的是,诗人对音乐的描写紧紧抠住一个“情”字:“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让情感伴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而变化,才能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痛苦悲哀,才能显示出音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句子,课堂就活了。学生喜欢的句子如何与“三个问题”对接?顺序不是主要的,教师要因势利导,从学生喜欢的句子中引到“三个问题”上来。这是接榫的艺术。
四、自古以来,描写音乐的诗词歌赋很多,比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都是描写音乐的绝唱。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白妞说书”的一段,请大家欣赏: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白妞说书”也写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把“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改成“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好不好?
不好。即便改成“掌声响起来”也不好。特定的艺术境界决定了只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才是最好的。贾岛的“敲”好还是“推”好?恐怕也是这个道理。进入到艺术欣赏的深层领域,估计学生比较感兴趣。
五、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然后思考问题:琵琶女自叙身世与上段的音乐描写是什么关系?
有对应关系。教师板书:“描写音乐”——“自叙身世”。教师请同学们先交流,然后找几位同学回答。教师说上句:“描写音乐一段,虽然没有写琵琶女的身世,但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实际上就是在叙述琵琶女坎坷的身世。”请同学们接下句:“自叙身世这一段,虽然没有描写音乐,但那悲惨凄恻的身世经历,实际上就是一首悲凉的乐曲。”这种对联式的语言训练,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作品理解的程度,又可以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一举两得。
六、有人说,琵琶女的故事不真实。还有人说,诗人夜晚与一陌生女子交往,怎么就不避嫌呢?你们对此如何看待?
琵琶女的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说。引出这样的话来:“重要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怎样折射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美好人格;重要的是琵琶曲丰富的内涵如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如何映现了诗人遭受挫折的人生经历。”可以采取说半句留半句的方式。诗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报效国家,满腔热情——不料遭此打击,从天上落到地下。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愤怒、伤感之情无处宣泄,即便有人倾听也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无疑和诗人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琵琶女的琴声早就勾起了诗人痛苦的回忆。当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经历后,诗人仿佛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控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像是一个饱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倾诉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口哲难为听。”他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同一个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过客,突然遇到了别人的施舍,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他欣喜如狂,忘记了这种快乐转瞬即逝。他更像一个乞丐,用真诚又可怜的眼光恳求琵琶女“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女也被诗人感动了,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名满天下的诗人竟然会有如此不公平的遭遇,“良久立”三个字把琵琶女内心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含蓄蕴藉。我们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满含泪水,为了诗人,也为了自己,再尽情地弹一首。诗人痛哭流涕,泪洒青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两颗心连在一起。至此,我们明白了: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这就是《琵琶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之所在,也就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课堂如潮,汹涌澎湃。这是一种课堂境界,学生在这种境界中,心灵得到陶冶,感情得到升华;教师也陶醉在这课堂艺术境界之中,体验人生,感受幸福。七、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捧读这首诗仍然心潮澎湃,情不自已。为什么?
因为我们同情诗人的遭遇,因为我们热爱这位伟大的诗人,因为我们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我们感谢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精神食粮。“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无限崇敬之情,把这首诗再朗读一遍。
教学后记:每次教学《琵琶行》,我内心都难以平静,备课时两眼闪着泪花,甚至不得不停下来平静一会儿。我太喜爱这首诗了,它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我的心。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4日第5版
名师谈教学艺术程翔系列之一:引用材料的艺术
程翔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厚重。引用材料恰当,课堂锦上添花;引用材料不恰当,课堂弄巧成拙。因此,引用材料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师引用材料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操作:
一、导入环节中恰当引用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师可以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中一段记载(译成白话):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经常在一起饮酒论诗。一天,下着小雨,刮着北风,飘着雪花。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煮酒话诗。这时,十多位歌女来到酒楼演唱。她们个个容貌俊美,艺术精湛。王昌龄突发奇想,说道:“我们三人诗名不分上下,今以歌女演唱曲目为数,看谁的诗作入乐最多,谁就最优。”两人点头同意。只听一位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兴了,在墙上画了一道,说:“我的一首。”这时第二位女子开始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高兴了:“我的一首。”也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耐心地等待着。又一位女子唱了起来:“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更加高兴:“我两首了。”又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充满自信地说:“你们看,那位长得最俊美的女子,气质不凡,她肯定唱我的诗作。否则,我以后不再和你们比试高下。如果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只见那位女子徐徐站起,清清嗓子,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如此,王之涣大喜,三人都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引起学生对《凉州词》的极大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烘托课堂气氛,抒发激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材料可分为两种:叙述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也可以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我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分析李白性格时,我引用了下面一段材料:
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泯灭人的个性的社会。你想要爬上高位,首先要泯灭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变成封建政治机器中一个毫无特色的零件,然后才能爬上去。李白想要在坚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爬上去,这就好比缘木求鱼。李白与权贵本无任何利害冲突,只不过人生的价值观不同罢了。在李白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德才的高下,我李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人平起平坐;在权贵们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金钱的多少和权势的大小,你李白充其量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而已。这两种价值观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观念的不同就是最大的冲突。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李白也就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人格!李白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文学上成功了。他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材料,是从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中借鉴来的。
我教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要赞颂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我引用古语“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我还引用杜甫写的《又呈吴郎》一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真切地表现了诗人杜甫心系百姓之苦的可贵品质,千年以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引用这首诗,对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境界具有显著效果。
三、在课堂结束前引用恰当的材料,使得课堂韵味悠长。仍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课堂结束时,我引用了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一首让读者无限遐思的小诗,作为课堂的结束,犹如千尺洞箫,余音绕梁。
材料的引用不可过多过滥。不加挑选,随意引用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引用的材料,可以修改、调整,转换成教学语言。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艺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引用还可以采用“小卡片”的形式,可以通过幻灯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声情并茂,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文学课。
材料从哪里来?从广泛阅读中来。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才能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最恰当的材料。下面推荐两种供同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朱碧莲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话》(按朝代分为10卷,包含现代文学部分)郭杰、秋芙总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2月24日第5版
第二篇:特级教师程翔评课
特级教师程翔评课(摘录)(来源于网络)
点评课题:《散步》《公输》
点评专家:程翔(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时间:2009.11.1下午
评课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两位老师的课都讲得非常好,王老师这节课突出的特点是以分析亲情作为一个重点,加上一点重点句子,构建起了她这节课的坐标。她并没有按部就班的从前往后推进。而是放在揣摩亲情,体会重点字词句。这些字词句在文章当中的作用是很突出的。让学生反复玩味这些句子,领会这些句子丰富的含义很有意思。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语感的训练。比如王老师让学生去揣摩,“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我”就是这些句子反复的去揣摩,“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是一种突出的特点。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有紧要词,在你的这堂课中充分体现这些紧要词。第二个突出的特点,王老师把删去的两句话复原。让学生去分析删掉好不好,你同不同意。这实际上是在解析文本的基础上适度的拓展,这个拓展与语感训练是相吻合的。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这篇文章讲孝心还讲责任讲使命。我觉得王老师这堂课这两个特点是很突出的。我觉得对我是有启发的。
第二堂课孔老师讲公输。上个月我去山东一个地方去听课,那个老师上的也是公输。我一边听孔老师的课一边就在回忆那个老师是怎么上的。我觉得孔老师这堂课也有她突出的特点。第一,孔老师本人富有朝气,作为教师来讲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优点。我想不光是教语文教任何一门学科老师都要活泼有朝气。我们学校有个历史老师一个教案要教上好多遍,自己都烦的不得了。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自己不讲让学生去讲。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讲。这样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下午上课犯困的问题。孔老师自己有朝气容易感染学生。第二点,孔老师紧紧抓住了两个对话,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先是公输和墨子对话,后是墨子和楚王的对话,这两个对话构成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教这篇课文,肯定要把它当作是学习的重点。孔老师在这一点上把握的是很准的。从这些对话的模拟,使学生体味到墨子的这种智慧。第三个特点,我觉得孔老师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很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比如她让学生分两组来说说攻和守的办法,这种环节对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是有实际效果的。再比如孔老师讲墨子为什么不帮助宋国去防守呢,为什么要说服楚王呢?这是一种深入发掘问题。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很有帮助。还有后面对于墨家学派兴衰的问题做了课外的扩充。这是孔老师的特点。
上午评课的老师说了我们的公开课是遗憾的艺术,每上完一堂课我们老师都会觉得某些环节我换一种设计法会不会更好。同样,这两位老师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节王老师的课,我先说一说我是怎么上的。你上课怎么往前推进呢?课堂教学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如何从第一分钟推向最后一分钟。一定要考虑一个抓手的问题,不同的课文它的抓手是不一样的。我上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会问同学们,我、妻子、母亲、儿子你觉得最喜欢哪个人物。有些同学说“我”。我们就会一起研究作品中写到了怎样一个“我”呀。然后我又问最喜欢“母亲”的同学举手,又有一些同学举手了。我们再一起来分析这个问题。我又问第三个问题最喜欢“儿子”的举手,又有一些同学举手了。最后我再问最喜欢妻子的举手。没有人举手,我就问为什么不举手。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讲这个妻子在文章里不说话,还说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就是说在家里面不听我的。这就说明了我们同学对这个妻子是没有能力把握的。然后我就引导说:为什么这个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一个东西。在外面妻子要维护丈夫这个家庭的领袖的地位,这个妻子知道为了家庭的和睦自己在哪些地方应该做让步甚至是牺牲。对于妻子虽然没有一句话,但是这是一位默默奉献的好妻子。她上有婆婆下有儿子,中间有丈夫,在这个家里面大概奉献最多的,最操劳的是这个妻子。这真的是一位好妻子,在外面听我的,是不是说在家里面不听我的呢。在家里面可以同丈夫商量、讨论甚至争几句吵几句。但是在外面她一定是维护丈夫的。维护的背后是爱,她爱自己的丈夫。如果这个妻子帮着儿子说,你跟你妈妈走大路,我陪我儿子走小路。这样就完了。这个妻子就听丈夫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样的妻子太可爱了。这是一个不易把握的人物。重点的句子我们再揣摩一下。“我、我的妻子、我的母亲、我的儿子”王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四个人物你会发现问题吗?有同学马上举手,老师我发现他怎么没有爷爷。说的很好。现在同学们自己去猜一猜为什么没有爷爷。有些人说是不是他爷爷已经去世了。假设你的推理猜测是正确的,你们想一想。这个老妈妈老伴已经去世了。他们一家三口出去了,这个老妈妈一个人在家待着好不好。不好,肯定是不好。我母亲本不愿意出去的,这个本不愿意出去,这里面的含义很丰富。母亲老伴去世以后心里边多么悲伤,他不愿意给自己的儿子和媳妇添麻烦。我就一个人在家里待着吧,但儿子不同意。妈妈不要一个人在家里待着,父亲刚去世,你更应该跟我们出去散散心。这些虽然没有说但它背后包含了。母亲很信我。“母亲很听我的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的很好,母子两个人互相信赖。在散步的路上这个“我”就一直在庆幸,庆幸什么呢?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我的母亲又同我们出来散步了。我珍惜这样的时间,我珍惜这样的机会。而儿子伴同我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了。这些都是浓浓的亲情。一个人活着什么叫幸福啊。我觉得是拥有亲情、友情、爱情。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你可以钱少一点,如果一个人没有亲情、友情、爱情,这个人太不幸了。朱自清用他的散文描写了自己拥有的亲情、友情、爱情。老师教课要去体会、去挖掘,也让学生去体会、去挖掘。另外王老师的课如果能再活泼一点就好了。老师给学生上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没有距离。我到现在还上课,上个学年我还教了两个班级。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一个普通班一个实验班。我整天和孩子在一起。我一看到学生就心花怒放。所以我上课能够和学生容在一起,我觉得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的融为一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孔老师这堂课有一个地方可以商量,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的教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文言文的教学首先是要解决文句的问题,是要疏通文句读懂这篇文章。可能孔老师的设计有她的考虑。如果是我来教这一课的话,我会拿出相当的时间来让同学们放声去读,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发现问题。有问题就及时的向老师提出向同学提出。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想没有二十分钟那是不行的。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文字中去。当我们把这些语言障碍都解决了我们再去做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最后关于墨家兴衰的问题要不要讨论,讨论到什么度好。我个人认为这个环节可以略去。因为我们这堂课时间很有限解决不了这么多的问题。再说墨家学说的兴衰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的孩子还小,他能够读懂课文,能够理解每一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关于墨家学说的兴衰等他们长大了再去研究。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是不是要把全部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也不一定。这是对两位老师两堂课的一点认识。应该用一个基本理解的模式。第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从原始阅读开始,原始阅读是指学生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去阅读,这叫原始阅读。我们上课,无论是文章长短,无论什么题材,我们都应该安排学生对文本的原始阅读。原始阅读之后产生的理解叫做原始理解。原始理解在重要作用在于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和依据。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逻辑起点的,这个逻辑起点在哪里就是学生的原始理解。我在北大附中上课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让同学讲一下对这篇课文的最初理解。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让我们学这篇课文。学生不喜欢这篇课文,反感情绪表现出来了。我听了这个学生发言以后当时我就在思考: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分析的原因
一、同学们对政治题材的课文不感兴趣。第二、学生对于领袖的文章不喜欢。第三、政治课已经学过了,是不是语文课要变成政治课。同学们有这个想法才表现出对这篇课文的不喜欢。学生这个不喜欢的态度就是他的原始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使我这个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这堂课从哪里开始。就从这儿开始。我备课的时候是在办公室里,我把自己关起来备课,我没有同学生交流。现在我走进学生了,我知道学生对这篇课文是什么态度了。我在备课的时候同学生的现状相同不相同啊?我必须马上作出调整。我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这篇课文。两节课下来以后我作了一个调查,同学们喜欢这篇文章的举手。全班同学都把手举起来了。一开始我也搞了一个调查,喜欢这篇文章的只有三、四个。从三四个到全部举手,老师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从学生不喜欢这篇课文发展到喜欢这篇课文,从不理解这篇课文,发展到理解这篇课文。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原原本本的读书,让学生产生自己的原始理解。在德国的教学标准中就有一条要让学生有对课文的第一印象。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总是在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我们把学生当作了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至于学生喜欢不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不喜欢到什么程度,他对这个文本最原始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是目中无人,就不能做到对症下药。但是学生的原始理解毕竟不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归属,它是我们的起点但不是归属。我们要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上经过一个后续理解的过程最后实现基本理解。就是在学生原始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去深化丰富学生的理解叫后续理解。这个后续理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主体。在后续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去运用多媒体。在学生原始理解、原始阅读的时候,你不要去放多媒体。后续理解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放多媒体、去放录音,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后续理解之后最后我们要实现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什么是基本理解,第一我们的理解是可以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的。它不是我们的胡乱猜想,主观臆断。第二,与专家对文本的理解达成共识。符合这两点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叫做基本理解。我们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的就是这种基本理解。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我们对于一个文本的理解可以是多样的,《孔乙己》矛盾先生有自己的解读,但它不是作者的原意。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的基本理解。这两种理解并不矛盾。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接下来基本理解不是绝对理解。对文本的理解随着时间、时代的发展变化也会有一些发展变化。《论语》这本书两千多年了,研究《论语》的书有两三千家这么多,你说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权威。孔子说: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你说这个“小人”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书有不用的解释。所以它不是绝对理解。只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们这样来理解。我们进行的是基础教育,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群小孩子,这群小孩子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告诉我们,这个文本,我们解读到这个程度就恰到好处。过了就不好了,没有达到也不好。初中里面有一篇文章《珍珠鸟》,这篇文章大有深意。我们现在理解的远远不是作者本来的创作意图。但是如果我们把作者的原意揭示出来也不好,这些孩子们就不能够理解了。所以我们只能讲到这个程度。在我们杭州有一位专家叫蒋成予先生我看过他的文章,我很钦佩这位老先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现在大家都在谈。什么叫有效,上午也有老师在讲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它可能有多方面的含义,但最根本的东西是:课堂教学有效,没有效,就看你有没有让学生有发展变化。如果你这堂课是平面的,学生上你的课和没上你的课看不出有什么变化,那我说你这堂课肯定是无效课。确实上了你的课之后他有变化,当然这个变化有正变化和反变化。正变化就是学生通过你这堂课后有了发展提高,他有了这种可喜的变化,那你这堂就是有效课。因此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堂课我要促进学生在哪些方面有发展。我们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不考虑,想到哪就教到哪这个的课很难有效。我在自己学校的时候在办公室备《琵琶行》,这时候我们传达室的人进来了,他说程老师你怎么哭了,我说我备课呢。他说我真没见过这样备课的。我上了《琵琶行》后,我的学习委员告诉我,老师上了课改变了我原来对《琵琶行》的印象。这个学生是主动的找到我来聊他上了我的课之后的感受。上了老师的《琵琶行》让他发生了变化。我们当老师的天职就是就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发展。这是我们评价老师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准。我们不是看一个老师发表了多少论文,写了多少著作,我们不是看一个老师学问多么渊博,嘴皮多么溜滑。我们就是看你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所以教师和学者不是一回事。我们评价中小学教师你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提高。陈景润原来是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北京四中教书,他的课学生听不懂,最后学校没办法只好让他负责批改学生作业。但是后来他成为位著名的数学家。他不懂教学是怎么回事,但他懂数学研究。法博尔也当过老师,有一天他看到学生们围在一起,就好奇的走过去,问:你们干什么呢?然后自己趴在那看蚂蚁。当一个老师应该是蹲下来,跟同学们一起讨论。当然,我们说教师应该具有学者的一些品质。但是教师和学者不是一回事。魏书生老师有个最大的本领就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你不承认不行。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和北京的老师一起在上公开课。北京的老师课上的很艰难,上的死气沉沉。第二堂课,还是这群学生,魏书生老师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学生调动起来了,一堂课上的生龙活虎。我们老师要分析一下,我们总是说这个学生不配合。我们不能说让学生来配合我们,这个教学思想一定是错误的。学生不配合是老师没有把学生调动起来,原因在老师自己。不能怪孩子。魏书生老师接过一个班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师生关系是什么吗?同学说:老师是上帝,我们是奴隶。魏老师说不对,应该倒过来,你们是上帝,我是奴隶。我是为你们服务的。由于这种正确的思想,魏老师和学生才能容在一起。我们如何来评价老师的工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去领悟。有一个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到了一个重点中学,没有一个月学生就把这个老师炒了,强烈要求学校撤换这个老师。这个老师感到很委屈,我是重点大学毕业教中学生不是小菜一碟吗?校长听了他的课,觉的他不会教课。尽管你有满肚子的学问但你不会教课。学问是学问,教课是教课,不是一码事。然后校长就跟他讲道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廖老师终于悟出了教学是怎么一回事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廖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自己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老师们,这句话是多朴实又多深刻呀。批改期末卷子的时候我总是听到有的老师抱怨:这道题我不是刚讲过怎么又做错,真讨厌。我很想反驳他一句:你教了就一定要让学生会呀。老教师和新教师的区别在于,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想着如何让学生学的好,而青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想着自己如何上的好。有一天我碰到一个青年教师,他很高兴的告诉我,他这堂课自己觉得非常满意。我说怎么满意呀?我把他们都镇住了。一个老师的水平比学生高那是天经地义的。我们没有资格去学生面前炫耀我们的知识有多么渊博。如果炫耀那是因为你浅薄。一个老师最大的能耐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在课本的知识之间,在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之间必须要架起一座桥梁。这个桥梁怎么架,就要看老师的教学技能。所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不是老师的知识有多渊博,起决定作用的是老师的教学技能。
第三篇:课例分析程翔《将进酒》
诗意追寻,美感教学
——程翔《将进酒》课例分析
王蒙蒙
今天观摩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借班讲授李白的《将进酒》的课堂实录的视频,使我受益匪浅。程老师上课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样,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花样百出,而是平平静静,井然有序,真正“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收获很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这样的风采,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整堂课简单明了,课堂语言简单,讲课方式简单,板书简单 首先,语言简单。从整堂课开始到结束,程老师所用的语言,只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作者写作背景,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朗读,中间没有多余的话。一堂语文课,时间非常有限,教学任务也很重,老师在课堂上说与课文无关的话就是浪费时间,所以,语文老师上课,不能说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其次,讲课方式很简单。程老师的讲课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自己看课文,初步体会诗歌;指导诵读,老师示范朗读;老师提问题,引导回答。这几种教学方式都是很传统的,但却是很有效的,太过热闹的上课方式,也许并不是什么高效的课堂。因为学生太过兴奋,不容易去专心书本中应该专注的知识。最后,板书简单。程老师的板书只有题目,作者和诗歌感情变化的过程,十余字,也许是因为这首诗的其他什么不值得写上去,但的确给我一个启示:板书,可以多写,可以少写,但一定要明确重点的写,简单明了才是板书的最高境界。
二、有感情的多读,引学生走进文本。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多读可以培养语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读”是主旋律。从一开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程老师给学生7分钟的时间去自己阅读,品味;到了中间,老师提出了要带着醉意去读;最后,教学生把自己当做李白,边感受,边朗读。这些环节让我感受到诗歌朗诵的重要性,这里程老师没有用传统的方法在正式讲解诗歌之前介绍作者背景,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感悟体会这首诗歌。在中间老师提示,让学生自己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从程老师的课,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发现学生回答的水平后再进行引导拔高。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再上一个层次。看似无意,其实都是老师精心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有目的的去教授,去引导,做到有的放矢。
三、抓住文本关键,设计高品质问题
整堂课,除了程老师指导朗诵外,就属提问题、引导回答为最多了。要设计好一个问题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分析研究。一个高品质的问题,可以收拢全诗的主题,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像诗歌主题靠拢。比如课堂上程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者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这个问题提得好,首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李白,自己说一遍,去感受。这个问题分析好了,那么整首诗的写作背景,写作主题,诗人整体形象,当时的心境,写作的特色都可以从这个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因为这个问题,整首诗歌的所有教学任务,都可以得到收拢。所以问题提的含金量,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高低。
四、将整堂课提升到人文教育的高度
语文教学是社会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所以每堂语文课都要有提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在整堂课的最后,程老师也是运用朗读,在学生充分了解李白写诗歌时候的心境后,指导学生将自己当做诗人,读出诗人内心拥有的豪迈,豁达,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在逆境中伟大的诗人是怎样去面对的,这就是学生应该从诗歌中得到的精神上的教育。
五、巧用幽默,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讲课时,程老师让一个同学推荐一个同学朗诵诗歌,然后那个同学推荐了班长,程老师就问他为什么推荐班长不推荐自己,他说自己胆小,程老师就正好抓住这个,说胆小的同学更需要锻炼,然后那个同学最后就推荐了自己。这段对话中同学们欢声不断,那个胆小的同学也得到了锻炼,活跃了课堂气氛,循序渐进的诱导了学生,最值得称道的是程老师的点评。他说那个胆小的同学声音也很洪亮的,不胆小,这样就增加了那个学生的自信心。还有程老师那些点评的话语像什么“非常好”“很好”“出口成章”“不得了”“不错”贯穿于自己的点评。这种有提问有点评,点评幽默,体现了他的教学艺术。整堂课可以说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个人认为幽默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和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津津有味,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能够让批评变得有人情味。确确实实是一门值得学习的教学智慧。
五、丰富的肢体语言,教学的平等公平
我认为程老师上课的肢体语言十分丰富。他的面部表情,略微夸张而又不失温和,他的手势,时而迅猛时而舒缓。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指导演唱会的指挥家,结结实实的Hold住了场面。教学的公平平等这个方面程老师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他提问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举手,他就说你老举手,我不提问你,让别的同学回答。从这个简单的小例子就可以看出:程老师始终是用一颗赤诚的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不管你是班长,还是普通学生,老师都是平等对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水平,还会对学生的心灵给予温暖的慰藉。
当然,程老师讲课的优点远远超出我所列举的以上几点,总之,听了程老师的课,我感慨颇多,整堂课下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享受。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今后一定多像这种教学名家学习,博众家所长,历练自己,争取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教师。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四篇:程翔示范课《将进酒》评课
程翔示范课《将进酒》评课
诗歌朗读——语言的美育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它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是一种声情结合的技巧。在诗歌的教学中常常运用到朗读法来进行诗歌教学。在读的过程中凭着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感受诗的感情,体会诗的韵味。朗诵教学,是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漫长的语文教学的历史中,朗诵教学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被提倡的今天,品味、诵读依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下面将从以下几个点来分析《将进酒》一文怎样通过朗读来进行语言方面美育的。
1、给班级营造了一种集体诵读的氛围。首先,老师通过导入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李白的诗歌世界中,几个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回忆、诵读建设了一种积极的诗歌诵读氛围。一个学生因为胆小,不好意思进行毛遂自荐,程翔老师就鼓励他勇敢一些,从而促使他顺利完成了诗歌诵读。
2、老师具备很高的诵读能力,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程翔老师的诵读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表现力强,读出了李白诗歌的那种豪迈、飘逸的感觉,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审美境界中。看到老师能将这首诗演绎得这么好,会让学生禁不住跃跃欲试,按照自我的方式去演绎诗歌。
3、程翔老师不仅自己有很高的诵读能力,他也善于将读诗的技巧传授给学生。例如:老师将自己读李白诗歌的感受告诉学生,说他认为读李白的诗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读诗歌不仅要讲究停顿、还有节奏、重音,要有技术上的处理。在这一点上,我有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有停顿、轻重、缓急、高低,并不是仅仅靠画出停顿符号就能让学生读出自己的韵味。为了让学生读出诗味,不妨在需要重读、轻读、急读、缓读、高读、低读的地方用不同的符号标识出来,用以提示学生。另外,在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诵读热情。
4、诗歌诵读是建立在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上的。
程翔老师没有直接进行朗读训练。他采用启发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就如同小溪自然而然地流出山谷一般流出自己的心扉,从喉咙中流淌出来。
5、诗歌诵读的最高境界是诵读者对诗歌的再度创造。也许,一般的学生达不到对诗歌再度创造的境界。但是归根到底,诗歌诵读应该发挥诵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而有的同学会因为胆小的原因而拒绝在课堂上诵读,有的同学会因为没有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而不愿意花力气在诵读上。程翔老师运用巧妙的激励方法使学生逐渐放开胆子,最终完成诗歌诵读。在程翔老师的课堂上,有着因为对诗歌的热爱而产生的朗朗读书声,有着被老师、同学们的热情诵读所感染、折服所发出的掌声。这是我们诗歌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同时也是美育在朗读、感受语言美上的目的。
张兰 12260233 汉本2班
第五篇:程翔课堂实录
程翔《散步》课堂实录
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长程翔
写在前面的话,这篇只有580字的美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可讲的地方很多,他让我们学会了在教学中要敢于舍弃。实录:
老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
老师:很好。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本文一共写了几个耍? 学生:四个人。作者、作者的母亲、作者的妻子和儿子。老师:对。这四个人中最喜欢母亲的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母亲? 学生: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老师:请你把写母亲的地方读一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母亲尽管走远一点就觉得累,但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就出来了。这是写母亲的动作。“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母亲十分信赖孩子。
老师:对。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语言? 学生:倒数第二段。老师:请你读一下。(学生读课文)
老师:“还是走小路吧。”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学生: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孙子想去看看,当奶奶的应该满足孙子的要求。老师:很好。那么母亲的这段话怎么读才好呢?谁来试一试?(学生读课文)
老师:同学们注意,文中写道:“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个转变的过程呢?
学生:我觉得“还是”两个字带点拖音:“还——是——走小路吧。” 老师:很好。你体会得很到家。母亲的第二句话怎么读呢? 学生:(大声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老师:用不着这么大声。母亲让儿子背着自己,提这点儿要求用不用事先跟儿子商量商量? 学生:不用。
老师:对呀。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
(老师范读课文)
老师:以上我们分析了对母亲的描写。
(老师板书:母亲 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动作、语言)老师:最喜欢作者的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作者? 学生:他很孝敬母亲。老师:哪里看得出来?
学生:“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老师:“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什么? 学生:伴同母亲的时日短。
老师:对。作者希望在母亲的有生之年能多出来几次散步。作者对这次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是很珍惜的。作者的这种感情在前面的哪一段中表露过?
学生:“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老师:哪几个字应重读?
学生:“太”、“总算”和“又”。
老师:好。作者在内心深处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而高兴。这是什么描写? 学生:心理描写。
老师:对。那么作者的那句话怎么读? 学生:应该干脆利索:“走大路”。
老师:或者说是斩钉截铁。有没有商量的余地? 学生:没有。
老师:对。说一不二。“走大路”。我们把第六自然段齐读一遍。(学生齐读课文)
老师:刻画作者本人,较多地使用了心理描写,也有语言描写。(老师板书:作者 孝敬母亲 心理、语言)老师:最喜欢文中这个小孩的举手。(学生举手)老师:请你说说理由。
学生:这个小孩没有坚持非走小路不可,他听从了爸爸的话,是个懂事的小孩。老师:很正确。文中小孩说了两句话,谁来读一下?(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这个小孩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靠自己细致的观察得出的。说明这个小孩怎么样? 学生:很聪明。老师:对。
(老师板书:小孩 懂事、聪明)
老师:只剩下妻子一个人啦。最喜欢妻子的举手?(没有学生举手)
老师:请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学生:我不喜欢这个人物。老师:为什么?
学生:妻子没有说一句话。老师:不说话你就不喜欢?
学生:书上写“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就是说,妻子在家里就不听—— 老师:就不听丈夫的。你是这个意思吧?(学生点点头)
老师:同学们想一想,妻子难道一切必须听丈夫的吗? 学生:不行。
老师:对呀。丈夫说得对才听,说得不对还能听吗?那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这个妻子在外面总是听丈夫的呢?那是因为她维护夫妻之间在外界的美好形象,她很给丈夫什么? 学生:面子。
老师:对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妻子在外观上是很尊重丈夫的。但是回家就不同了。在家里夫妻之间完全可以互相批评。这叫内外有别嘛!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因为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妻子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意见,也走大路。妻子不说一句话,正说明她是一位默默奉献,更多地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她说得少而做得多,同学们不喜欢这样的妻子?反正我喜欢。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学生:同意。
老师:喜欢的请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看法发生变化了,这就是理解了。好,下面我们把文章最后一段齐读一遍。(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板书:妻子 默默奉献、贤妻良母)
老师:同学们,这一段内容就好像一幅电影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字表示。学生:爱。老师:对。(老师板书:爱)
老师:家庭的幸福大厦就是由爱支撑起来的,散步所体现出来的温馨与幸福就在于此。希望同学们以后经常与父母在一起散步,去感受美好的家庭生活。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 执 教 者: 著名特级教师 程翔 记录整理: 赵秀成 师:好,同学们,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先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早在1905年,在镇江这个地方啊,有一个小桥叫文德桥。在5月5日大家都吃粽子的这一天赛龙舟,有一个十岁的少年,随着看赛龙舟的人群往前走,前面的人群已经来到了文德桥上,很小的一个小桥。由于人太多,这个桥啊从中间被压断了,站在桥顶上的人呢就跌落到了水里,那会游泳的就赶快上了岸,不会游泳的人呢就被淹死了。这位十岁的少年站在桥的旁边,惊呆了。他就想:这造桥的人造的这个桥怎么就这么的不坚固!他就发誓长大以后要当一位桥梁专家,要建造最坚固的桥梁,不管多少人站在上面也不会把它压断!后来这位少年就考上了美国留学生,专门学桥梁专业,后来就成为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他的名字叫茅以升。茅以升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叫做钱塘江大桥,后来他又主持设计了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除此以外,他还写作了大量的著作,比如他写过《中国桥梁史》。在我们中学课本里面还有茅以升写的一篇《中国石拱桥》。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翻书,教师转身板书课题作者: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把课本前面有要求大家注音的,有没有注音的,有是吧?带注音的这些字你们注注音,自己小声的读一遍。
(学生注音,教师板书:训练重点
1、语言准确
2、特点突出
3、顺序合理)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看能不能准确的读下来。这位同学你来读。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教师纠正,学生读注音)“弧形 拱桥 洨河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师:请坐,这里面哪一个字比较生疏啊,对同学们来说?好像是这个洨河的“洨”,你们用手比划着写一写。它的偏旁是一个什么? 生:三点水。
师:三点水,这边是一个? 生:交。师:哎,交,洨,读几声呢? 生:二声。
师:好,我们把加点的字词来一起读一遍,一——二!(生捧书齐读)师:好,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课文了,有的把课文读了三四遍,下面我们来明确我们这堂课训练的重点。第一,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如何准确的表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准确的语言,我们来训练同学们表达事物、表达自己的心愿、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运用准确的语言。第二呢,说明文一定要突出特点,那么我们看看作者在写中国石拱桥的时候他是怎样突出特点的,从中我们体会一下怎样做才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第三,看看这篇文章它的说明的顺序是怎样来安排的,为什么这样来安排。在文体上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体啊? 生:说明文。(教师板书:说明文)
师:下面呢,请同学们把书合死,老师画一个图。(教师画桥的简图1)。同学们看,(指着图)这个桥啊它有一个大拱,还有四个小拱。下面同学们根据老师画的这个图,你用自己的话,记住这个啊,用自己的话,把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来表述一下,看看哪位同学能表述的清楚。来,这位同学,你来说。用自己的话随便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要怕说错。
生:这座桥有一个大拱,上面有四个小拱„„
师:好了,请坐。这个同学她这样说的,这座桥有一个大拱,上面有四个小拱,那我可以按照这个同学的说法这样来画。(教师画简图2)。老师按照你的说法画的,老师画的对不对? 生: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啊,你说的这座桥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上面有四个小拱,我不就是在大拱的上面画了四个小拱么?这是你说的呀又不是我说的(教师微笑的看着学生)。生:我的意思是:这个大拱的上面的两个小拱是在这一个大拱的两旁„„ 师:好,你请坐。这个同学纠正一下,说的是在大拱的两旁,而不是上面,是吧?那我再根据你说的来画一下。(教师画简图3)这是一个大拱,在它的两旁有四个小拱(边说边画)。你看,在大拱的两旁有四个小拱吧,对不对呀?还是不对,那你再说一说。
生:这一座桥„„这两个小拱,一共有四个小拱„„(教师纠正:这一座桥一共有四个小拱。)„„不是,这四个小拱分别在这一个大拱的两旁„„每一旁有两个小拱,这两个小拱在这一个大拱的上边„„
师:你请坐,请坐!(教师爽朗地笑)这个同学呢,她是想表述清楚。但是呢,说了在上面,老师就按照你说的上面画了,你说了两边老师就按照你的说法画在两边了,但是你总是不满意,这就说明这位同学在表述上不太准确。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茅以升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翻书)找到的同学请举手。噢,这个同学找到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还有好多同学没找到,找到的就举手啊,我相信咱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教师环视全班)还有没找到的吗?还有这几个同学还没找到,找到了吗?好!这个同学还没找到,是吗?噢,找到了!找到了!我叫一个同学,你是第一个举手的,是吗?好,其他同学放下手。
生: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师:你说作者用哪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生:肩!
师:好!刚才那个同学你注意了吗?茅以升用的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他不是像你说的在大拱的上边有四个小拱,也不是说在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1]两肩*(加重语气),这个位置点得太准了!桥本来是没有肩的,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把桥呢说成像人一样还有肩膀,这个位置关系表述得非常准确。所以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这个语言呢准确了,读者他就体会得清楚;如果不准确,读者就模模糊糊的,搞不清究竟在哪个地方,你看这语言的准确性重要不重要!我看咱们从这个地方可以总结出一点:他说两肩,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也就是说在说明事物的时候,为了准确的来说明,我们可以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你们记下来。(学生记录。教师板书:
1、形象化)。
师:(擦黑板)同学们都读了这个文章了,里面介绍了赵州桥,还介绍了——? 生:卢沟桥。
师:卢沟桥。我们知道赵州桥一个大拱它的跨度是多少?知道不知道?知道的举手。好,你来说。生:37.4米。
师:37.4这是个数字,作者为了准确的来说明,采用了数字这种说明的方法。这篇文章当中还有没有?光这一个地方吗?还有没有?还有,你来说。生:桥长265米,宽8米„„赵州桥宽9.6米,长50.82米„„
师:好,不用多举例了,这些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这个数往上一标,同学们是不是就知道这个跨度有多少了?这是为了准确的来说明采用的什么呀? 生:列数字。
师:对,列数字。所以第二点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一下了:为了使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呢可以使用数字。(教师板书:
2、数字。学生记录。)我相信同学们在以后写说明文的时候——比如你要介绍一下你家里使用的煤气炉子——你就可以用数字,这个煤气炉子长多少公分,宽多少公分,高是多少公分(教师边说边比划),这数字就出来了,出来就准确了;如果没有数字,你说大约一扎来长,这就不准确了,是吧?所以数字是准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师:这篇课文当中呢,我觉得作者有些话不够准确,是不是咱们给它改一改。打开书,看一下。(教师翻书)你们看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觉得这话就有毛病,这话不准确,应该给它改一改,老师认为应该这样改:“《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就是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样才准确。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同意的举手。(学生默默思考。一男生举手。)
师:好,这同学真不错,还支持老师呢。(许多学生笑)。你说这样的例子还有没有,这个文章里边?(该男生站起无语。教师拿过这个学生的书本)我觉得还有,咱俩一块找,咱俩现在是一样的,是吧?(该生笑),你看(凑近学生眼前,教师读)“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个“几乎”我觉得就不准确了,应该这样讲:我国的石拱桥到处都有。这样才准确!„„不同意的举手!(教师作举手状)不同意老师观点的举手!谁来发表意见?(学生纷纷举手)生:因为它不是很确切。师:为什么呢?
生:建于什么时候,确切年代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师:没有搞清楚„„谁没有搞清楚? 生:作者。
师:没搞清楚就写文章,那行吗?(许多学生笑)这么大的学问家,这么大一个桥梁专家,你搞不清楚就能写文章吗?我觉得作者态度不大严谨吧。你请坐,谁来再说? 生:因为作者的这篇文章在这里是表示的一种估计。
师:估计就不准确了。你是桥梁专家为什么要估计呢?应该一是一二是二嘛!究竟建于哪一年干吗还要“大约”呢?
生:嗯,因为他说的是282年,他不知道是„„建在哪个确切的时间。师:为什么不知道呢?„„好,你请坐。那位同学急于要回答,你说。
生:因为历史的书里没有记载,所以他只能进行估计,来确定是不是中国最早的石拱桥。
师:这资料全不全啊? 生:不全。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茅以升固然是桥梁专家,是很了不起的学者,但是很早的这个桥梁的记载啊„„你想啊把所有的资料都找得这么全,而且古人对于桥梁的记载呢丢三落四,这些年来没有保存下来,现在人所看到的已经是很少很少了,找来找去找不到。找不到怎么办呢?就能写一个确切的年代了吗?不能这样写。估计一下,留有余地,说话有分寸。你比如说,“石拱桥我国几乎到处都有”,如果把这个“几乎”给去掉的话,那就是“我国到处都有”,这话准确不准确呢? 生:不准确。
师:我国有的地方是有,有的地方没有。你说这个“旅人桥”吧,如果你把这个“大约”去掉,就是建成于公元282年,这话说得有点太什么了? 生:肯定。师:太肯定了!太绝对了!那么人家就问了:你说建于282年,你把材料拿出来给我看看,哪本书上记载着282年呢?找不出来呀!那么,作者就根据自己的推测,大约是在这个时候,这话讲得留有余地,有分寸,看上去似乎是不准确,但是实际上是准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语言呢在对这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讲话要留有余地,这反而是准确的。这就是语言准确的第三个方面:讲话要有分寸,说是留有余地也可以,不要太绝对。(板书:
3、有余地)。实际上这种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普遍的,你比如说我们要向你打听个人(一女生站起):张三多高啊?你呢没有给他量过啊,你怎么说呢?
生:大约一米七左右吧。
师:哎,对了,大约一米七左右就行了,就可以了,你看上去这语言不准确,但我没量过啊,你非要问我怎么办呢?大约一米七左右,这反而准确了。很好啊。你们看,这语言的准确,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体会出来:第一,形象化的语言;第二,用数字;第三,讲话要留有余地,特别是资料不全的时候,不要太绝对,不要把话给讲绝了,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师:作为说明文呢,一定要突出特点。那我问同学们: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你们从书上找答案。噢,有的同学举手了,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还少,再多几个,(学生举手越来越多)这答案好找的啊!好,这位同学你来回答。生: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师:嗯,很好!你们找的是不是这个答案呢? 生:是。
师:是,画下来,同学们画下来。(教师板书: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历史悠久这个话呢好像是还值得商量商量,中国石拱桥,中国古代有石拱桥,现在建的有没有石拱桥啊?也有,那现在建的石拱桥你能说历史悠久吗?不能这样说,是吧?因此前面说的(指板书“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是最恰当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就抓住了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作者用了什么话来表示,怎么看出它是形式优美?这书上写得很清楚,谁来回答?噢,有同学举手了。好,这位同学你来说说。
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师:虹好看吗? 生:虹很美丽。
师:请坐。结构坚固,赵州桥多少年了?看书上,赵州桥多少年了? 生:1300多年了。
师:1300多年了,快1400年了。结构坚固,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袭,大自然地震的„„侵袭,但是这个赵州桥依然雄跨在洨河上,你看“雄跨”这个字作者用得非常好,这就是结构坚固。所以作者啊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时候,紧紧的抓住了这个特点。赵州桥是这个样子,卢沟桥呢?也是这个样子。形式优美,怎么美呢?你们看看作者怎么说的?(学生翻书)谁来回答?好,你来说。
生: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师:嗯,很好。“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师:“肖”是什么意思? 生:相似。
师:哎,“相似”。很好!你看这卢沟桥多美啊!那卢沟桥坚固不坚固?作者怎么说的?看书上。找到的请举手。卢沟桥坚固不坚固?你来说。
生: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对,对,非常好!请坐。你看,作者真是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举的这两座桥呢都符合这个特点。同学们写说明文呢,不管写什么事物,一定要突出它的特点,你抓住了它的特点,我给你说,你这篇说明文就基本上成功了;你其他地方写得再好,你没有把特点突出出来,也是一篇失败的说明文。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好,记住了。那我再问同学们,你说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书!啊,有的同学举手了。大家看看书,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还有好多同学没举手。找到的举手,啊,找到的举手。好,放下,咱们听听这位同学的回答。
生: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 师:停,你是读的课本上的,这固然可以,你先请坐,找得很准,我知道这个同学就是按照书上一二三四找的,是吗?我想请同学们不用书上的话,自己说。下面你们先看一遍,看一遍之后用自己的话来说。(学生看书思考)好了,哪位同学说,请举手。用自己的话来说,大胆一点,讲不好不要紧。好,这位同学,来,请你过来。(学生上黑板前边)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孙飞。
师:噢,孙飞同学,请你面对着同学们,你讲的时候这个样,(示范)“我给同学们讲一讲赵州桥的特点,我认为有四个特点:
一、„„”要伸出手来的啊。第一是什么,第二是什么,第三是什么,当个小老师,行吗?
生:我给大家讲一下赵州桥的特点,第一(伸出小指)是全桥只有一个大拱;第二,有二十八道拱圈地组成;第三,结构十分匀称,和周围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第四,桥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师:好,好,你请回。这位同学你说,一百分的话他可以得多少分? 生:80分。
师:那20分上哪去了? 生:他顺序颠倒了。
师:噢,顺序颠倒了,减多少分? 生:20分。
师:噢,就减20分?好像还有一个地方他搞错了——
生:应该是大拱的肩上有两个小拱,他说成了桥上有两个小拱。
师:对,对,很好!哪位同学再来说一遍?噢,那位同学你来说。(学生上前)刚才那个同学我觉得还是够大胆的,上来一二三四,不过一呢把小拇指都给伸出来了,(教师比划伸小指,生笑),是吧?还是伸这大的啊!(笑,比划伸大拇指)由大到小啊。生:我给大家讲一讲赵州桥的结构:一,„„
师:不对不对,不是讲讲赵州桥的结构,是讲讲赵州桥的特点(“特点”加重语气)。生:赵州桥的特点:赵州桥有世界上„„有古代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桥拱,大约长达37.4米;
二、还有„„(教师比划提示:大拱的两肩上„„)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洪水对桥的冲击力,而且可以使桥上变得非常平坦;三,大拱是有28道小拱组成的;
四、„„(教师提示:桥的结构„„)桥的结构与周围的景色搭配得非常和谐,而且桥上的石栏石板都雕刻着古朴„„非常好看的花纹。师:好,好,请回。这同学说啊那桥啊大约是37.4米,这话准确吗? 生:不准确。
师:不准确。37.4米是人家作者茅以升亲自拉着线量的,这能“大约”吗?不能“大约”。那旅人桥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这该“大约”的时候“大约”,不该“大约”的时候能“大约”吗?记住了吗?记住了啊!这个地方是实实在在的37.4米啊!一点都不含糊的呀!搞清楚了。好,同学们讲得挺好,四个特点,讲出来了。在讲这个特点的时候呢注意,里面有一个词,作者说赵州桥啊巧妙„„什么呀? 生:绝伦。
师:哎,绝伦。谁来解释这个词?什么叫做“巧妙绝伦”?好,你来解释。生:“巧妙绝伦”的意思就是超过同类。师:哪个字是“类”的意思? 生:伦。
师:哎,“伦”。请同学们记下来,“巧妙绝伦”的“伦”意思是“类”。这一类当中,它是独一无二的。这是赵州桥的特点,你看,作者介绍的是多么得好!我再问同学们,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呢?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呢?噢,有的同学举手了。这个同学你来回答。
生:卢沟桥的特点也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师:太笼统了,赵州桥有四个特点,卢沟桥你总结一下有几个特点? 生:„„ 师:作者没有用一二三四来标,你看能不能给它来分一分,分成几个特点呢? 生:第一个特点是,卢沟桥它的形式很优美;第二个特点是,卢沟桥很坚固„„ 师:(笑)请坐,这位同学请坐。大家想一想,这个卢沟桥的特点怎么总结?那个同学举手,(凑近他)好,你来说说。
生:卢沟桥有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这是第一点。二,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师:两个特点,是吧?好,请坐。作者虽然没有用数字来标,但是我们在总结的时候呢可以模仿赵州桥的那种说法:我认为呢这座桥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呢是相比赵州桥来的,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比划),这叫做独拱桥。那么相比之下,卢沟桥是什么呀?
生:联拱桥。
师:哎,联拱石桥,这个特点特别突出,因此卢沟桥第一个特点是联拱(伸大拇指)。第二个特点(伸食指、中指),卢沟桥上的什么特别多? 生:狮子。
师:哎,狮子特别多,这都是全世界有名的,全国人都知道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过来啊!实际上数得过来的,你知道有多少吗? 生:486个。
师:也有说485的,我看一个资料说485,可能你看的那个资料是486,是吧?狮子特别多,而且狮子雕刻的呀作者用了一个词叫“惟妙惟肖”(一字一顿),非常的生动逼真。你看,这是卢沟桥的两个特点。好,我问问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够抓住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来介绍?为什么把这个特点突出的那么清楚?你们说他是做了什么工作啊?
生:桥梁„„
师:再想想。他做了大量的什么工作啊?好,那位同学,你声音大一点说。生:研究。
师:哎,对了,研究!再加上两个字,什么研究?好,你说。生:桥梁研究。
师:桥梁研究,他要实地去干什么? 生:测量。
师:测量,调查研究(一字一顿,比划)。我对你们讲啊,茅以升为了研究赵州桥,多次到赵州桥去啊,他去了就被赵州桥这种优美的形式和坚固的结构给震惊了。后来,著名的一个画家叫李琦要画茅以升,因为茅以升太有名了,他想画茅以升。李琦想我怎么画他呢?我怎么表现我们国家这位最优秀的桥梁专家呢?他想来想去,哎呀,茅以升对赵州桥倾注了那么多的感情,好吧,我就前面呢把茅以升放在主要位置上画他的头像,在茅以升后面的背景呢是彩虹一样的赵州桥。作为背景,衬托着这位桥梁专家。你看,茅以升对赵州桥多么的熟悉,他多次去进行实地调查,那37.4米是他拿着线一点一点量的。还有卢沟桥,多少个孔?多少个孔? 生:11个。
师:11个。而且每一个桥的桥孔距离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那说明他每一个桥孔都怎么样了? 生:量了。
师:都实地测量了呀!而且桥面宽多少,两边宽多少,都量得非常准确。因此,同学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写说明文的时候,你想要突出它的特点,必须得怎么样?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对你所介绍的对象,你非常的熟悉,这样才能够抓住特点。师:那好,我问同学们,书上他讲了,就是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桥,中国的石拱桥很多,它只是讲了两个桥,这是因为这两个桥具有——? 生:代表性。
师:代表性!我觉得作者完全可以把两个桥的顺序给颠倒过来,先介绍卢沟桥,再介绍赵州桥。同意我的观点的举手!(教师举起手掌)没有!不同意的举手。哎呀,大家都反对我。你来讲讲道理。
生:作者是按照从古代往现代延伸的顺序。
师:噢!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作者为什么把赵州桥放在前面介绍,把卢沟桥放在后面介绍?什么原因?你说!生:赵州桥是最古老的。
师:卢沟桥呢?稍微的晚一些,是吗?很好,你请坐。赵州桥距离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而卢沟桥呢,建于什么时间?看书!生:1189到1192年间。
师:对!对!是金代,写上!金代!它们相差的时间比较长,赵州桥在先,卢沟桥在后,那么确定这个先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什么呀?你说。生:时间。
师:是时间的先后。很好,你请坐。请同学们记下来,怎样才能确定说明文的顺序呢?我认为第一点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说(边说边板书:
1、时间),一般的是先说早的,后说晚的,这叫做确定说明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确定。好,我再问同学们呢刚才第一个同学到前边来他介绍赵州桥的特点的时候,他把顺序给弄颠倒了,没有按茅以升的顺序来说,我觉得也可以。你们觉得可以吗?你们觉得可以吗?你看,赵州桥的特点是这样介绍的:第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是吧?第二,大拱的两肩上个有两个小拱;第三,大拱有28道拱圈组成;第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周围的环境非常和谐。我觉得顺序颠倒一下也可以:第一,大拱有28道拱圈组成;第二,大拱的两肩上个有两个小拱;第三,全桥有一个大拱;第四,结构匀称。也可以啊,只要把事情讲清楚了不就行了嘛,四个特点我只要讲出来不就行了吗?同意的举手。没有,大家不同意。谁来讲道理?只有一个同学举手,还有举手的吗?两个同学举手,三个,噢,噢„„下面同学们交流交流,互相交流交流,交流交流意见,同桌前后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个理由怎样来讲?为什么不能够颠倒?(学生前后左右讨论,教师巡视)
师:我看有的同学早已经想好了,好,谁想回答举手!这个同学你来说。生:因为它是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来写的。
师:从局部到整体?那我要问你了哪是局部哪是整体呢?前面三个是局部,后面一个是整体,是吧?前面三个的顺序能不能换一换呢?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因为有大孔才连接到小孔„„
师:你请坐。你这个回答,还不能完全把老师给说服。哪位同学„„好,你再说。生:是由下到上的顺序写的。
师:那个大拱和那个小拱啊实际上没有什么上下之分,它就隔着一层皮实际上就是,那个大拱和那拱桥那就是一块的,一回事。我觉得这个道理也不能把老师说服。你请坐。谁再说?噢,你来说。
生:因为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这是最主要的。师:其他的是——? 生:次要的。师:这是什么顺序? 生:主次顺序。
师:这个顺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是由赵州桥的特点的主次来确定的,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所以同学在写说明文的时候注意了,怎样确定说明文的顺序呢?先说主要的,然后再说次要的,这个顺序一定要注意。在这篇文章当中呢还有一个这样的顺序,先主后次的顺序,文章当中讲到了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啊,作者从几个方面回答的呀?从几个方面来回答的? 生:两个。
师:两个?三个!这个顺序也是先主后次。写下来!(学生记录。教师板书:
2、主次。)主次顺序。我再问同学们,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时候,介绍完了赵州桥之后,讲了赵州桥的主要设计者是谁啊? 生:李春。
师:李春。我觉得作者这个安排就不好了。应该把李春放到前边去,介绍赵州桥首先讲它的设计者李春,然后再讲四个特点。作者把李春放到后边来了。你们同意吗?谁来讲讲道理?谁来讲讲道理?好,那位同学,你来说。生:本文主要是„„(教师提醒声音大一点)主要是讲出桥的特点,而不是主要说桥的建造者。
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个顺序?作者写作的„„写作的„„?你请说!生:写作目的。
师:哎,对,非常正确!你请坐!这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的目的主要是讲赵州桥的特点而不是给大家讲李春。(板书:
3、目的。学生记录。)好了,同学们看,怎样来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体会到:第一,按照时间的先后;第二,按照主次;第三,按照写作的目的。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起立)老师再见!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生:我字写得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这里是名词,“信”的意思。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名字。生:《与宋元思书》。
师:到底是“朱元思”还是“宋元思”,已经无从查考,大概过去刻板印刷的时候,刻写不清楚,让读者“朱”“宋”难辨认。师:这是一篇骈体文。
师:再请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生纷纷举手。指定一生来读,由同学来纠错)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生齐读)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刚才大家的朗读就是如此。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读。师:看看,老师是没有看书,背诵的,哪位同学也来试试?
(一分钟后有同学举手。老师示意他背诵)
师:全体齐背。(生琅琅而背。而后同学翻译,师订正)师:我们再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笑声。)(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背诵)师:这是总写,还是分写? 生:是总写。
师: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来概括。注意具体概括。生:是“奇山异水”。
师:或者叫“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往下看,从哪里到哪里,分别写的什么。生: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师:我们再一同来背诵,先背诵“异水”部分。(师生齐背)师:写了哪几方面?
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
师:很好,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生1:是!
生2:不是!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总起来,是写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再背诵,背出情感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带着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要绘声绘色,读得粗重、浑厚。(生齐读背)师:“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师:“于”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和比喻。
师: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师:还有吗?比方:“动态”与„„
生: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师: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诵读。(课堂又响起琅琅的书声)师:再读奇山。(生读)
师:还是先把它背诵下来。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
师: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生1:以动写静。生2: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
师: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生:是通过泉水来写山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师生一同朗读、背诵)师: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 生:泉水、鸟、蝉、猿,四种。师:通过四种事物的什么来写。生:通过响声。
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千转不穷,有的百叫无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是吧?生:是呀。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生:嘈杂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本来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鸢,一种非常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会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处。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己,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生:是写山水之美。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我们再接着往下背。
师、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交错着,时而能够见到太阳。(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老师示意他发言)生:我觉得,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学生中有笑声)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在“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仍然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了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生:也是“诗中有画”。师:这就是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琵琶行》教学设计(两课时)程翔
一、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整体阅读。请同学们回答:《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诗,第一小节交代了什么呢?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是“送别”。古人写送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中国人的传统,喜欢团圆。“何事长向别时圆”,分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所以读古诗,要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敏感。更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被贬官来到偏远的九江,本来心情就很痛苦,再加上分别之苦,更是雪上加霜。按照唐朝规定,被贬人员接到皇帝命令,必须马上动身。当时白居易来不及向朋友告别就起身了,所以他来到九江,对这难得的朋友格外珍惜和留恋。
二、第一小节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叙事要素外,还写了什么?
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一个“秋”字告诉我们,当时的环境也是悲凉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举酒欲饮无管弦”点明了话别时的孤寂无聊。一个“惨”字告诉我们“以酒浇愁愁更愁”,这小小的船儿如何载得动这许多愁!分别之时,只有那一轮明月浸泡在江水中,冷月无声,诗人内心悲痛、伤感、凄凉。就在这时,出现了转机: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理解作者创造的艺术氛围是读懂作品的关键。抓关键词语,体会感情色彩。
三、第二段描写音乐,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
解决三个问题:1.大量地使用比喻。2.运用留白、烘托的艺术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音乐戛然而止,但是诗人的内心活动仍在继续。诗人沉醉在那美妙的音乐之中,音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3.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试音到“低眉信手续续弹”,从“轻拢慢捻抹复挑”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从“间关莺语花底滑”到“凝绝不通声暂歇”,从“银瓶乍破水浆迸”到“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经历了一个从舒缓到激越,从单纯到错杂,从欢快到艰难,从连续到间歇,从高昂到低沉的复杂多变的过程。音乐的旋律起伏跌宕,千回百转,回肠荡气。更为动人的是,诗人对音乐的描写紧紧抠住一个“情”字:“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让情感伴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而变化,才能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痛苦悲哀,才能显示出音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句子,课堂就活了。学生喜欢的句子如何与“三个问题”对接?顺序不是主要的,教师要因势利导,从学生喜欢的句子中引到“三个问题”上来。这是接榫的艺术。
四、自古以来,描写音乐的诗词歌赋很多,比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都是描写音乐的绝唱。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白妞说书”的一段,请大家欣赏: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白妞说书”也写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把“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改成“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好不好? 不好。即便改成“掌声响起来”也不好。特定的艺术境界决定了只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才是最好的。贾岛的“敲”好还是“推”好?恐怕也是这个道理。进入到艺术欣赏的深层领域,估计学生比较感兴趣。
五、请同学们读第三小节,然后思考问题:琵琶女自叙身世与上段的音乐描写是什么关系?
有对应关系。教师板书:“描写音乐”――“自叙身世”。教师请同学们先交流,然后找几位同学回答。教师说上句:“描写音乐一段,虽然没有写琵琶女的身世,但那优美动人的乐曲,实际上就是在叙述琵琶女坎坷的身世。”请同学们接下句:“自叙身世这一段,虽然没有描写音乐,但那悲惨凄恻的身世经历,实际上就是一首悲凉的乐曲。”这种对联式的语言训练,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作品理解的程度,又可以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一举两得。
六、有人说,琵琶女的故事不真实。还有人说,诗人夜晚与一陌生女子交往,怎么就不避嫌呢?你们对此如何看待?
琵琶女的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说。引出这样的话来:“重要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怎样折射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美好人格;重要的是琵琶曲丰富的内涵如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如何映现了诗人遭受挫折的人生经历。”可以采取说半句留半句的方式。诗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报效国家,满腔热情――不料遭此打击,从天上落到地下。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愤怒、伤感之情无处宣泄,即便有人倾听也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无疑和诗人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琵琶女的琴声早就勾起了诗人痛苦的回忆。当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经历后,诗人仿佛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控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像是一个饱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倾诉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口哲难为听。”他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同一个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过客,突然遇到了别人的施舍,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他欣喜如狂,忘记了这种快乐转瞬即逝。他更像一个乞丐,用真诚又可怜的眼光恳求琵琶女“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女也被诗人感动了,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名满天下的诗人竟然会有如此不公平的遭遇,“良久立”三个字把琵琶女内心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感情表现得含蓄蕴藉。我们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满含泪水,为了诗人,也为了自己,再尽情地弹一首。诗人痛哭流涕,泪洒青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两颗心连在一起。至此,我们明白了: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这就是《琵琶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之所在,也就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课堂如潮,汹涌澎湃。这是一种课堂境界,学生在这种境界中,心灵得到陶冶,感情得到升华;教师也陶醉在这课堂艺术境界之中,体验人生,感受幸福。七、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捧读这首诗仍然心潮澎湃,情不自已。为什么?
因为我们同情诗人的遭遇,因为我们热爱这位伟大的诗人,因为我们追求真善美,憎恨假恶丑。我们感谢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精神食粮。“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诗人的无限崇敬之情,把这首诗再朗读一遍。
教学后记:每次教学《琵琶行》,我内心都难以平静,备课时两眼闪着泪花,甚至不得不停下来平静一会儿。我太喜爱这首诗了,它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