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2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篇: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基础,选取植被这一特殊地理要素,进行跨课时、跨学期、跨年级、跨学段目标单元内容的重组,并对该地理要素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建,将零碎的知识重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知识重建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植被;教学设计

一、“特殊要素”的学业要求

本节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介绍和阐述,但围绕该内容展开的知识较多,对必修和选修教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这一特殊要素在地理Ⅰ中属于五大圈层结构中的生物圈,相较于动物和土壤要素来说,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研究,并且在地理环境五大要素中处于最活跃的地位。在地理Ⅱ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纽带作用,在选修内容中植被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该主题的学业要求有以下两点:一是通过该主题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辨识植被与地貌、大气、水、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分析其中两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地理实验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开展野外植被、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了解野外生存常识(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

1.教学设计任务(见表1)

2.具体设计过程(见表2~4)

三、教学评价的建议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建构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与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教育的价值诉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应该尝试从学生思维结构和表现性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以植被为核心地理要素的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以习题或者考试成绩体现。更多依赖于学生在完成某?任务或任务群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评定。它的体现必须是多个方面,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一些测验无法反映的深层学习指标的能力。教师通过实验报告、野外实习报告等多样的形式进行评价,更加符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3] 秦山平,徐焰华.基于认知结构的美国地理教材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1):30-31.[4] 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第二篇:算理探微课堂教学设计

《24╳12的算理探究》“微课堂”教学设计

主讲人:常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一步培养数感,发展运算及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格子图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活动,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生成笔算模型:乘、乘、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计算法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严谨细致、有序思考,举一反三。

评价设计:

(1)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活动、补充竖式的练习,检测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

(2)通过学生小组探索、交流算理的环节,经历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检测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度。

教学过程:

一、直入问题,尝试探索。

同学们,2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应该怎样来计算呢?我们先来试着探究一下吧!

1、师解读探究指南。

2、师出示探究乐园,学生独立探究。

【设计意图: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边写算式,边在格子图中表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动脑,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学到知识。】

二、合作交流、集体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最佳方法参加集体交流。

2、交流算法。

预计学生会出现的口算与笔算等做法,教师收集有代表性做法,展示方法,如下: 方法一:口算: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二:口算:20×12=240,4×12=48,240+48=288 方法三:笔算。1、2、3、3、交流要点:

交流一:24×10=240,24×2=48,240+48=288(1)引导学生结合格子图讲解:横着看,24×10求的是10个24是多少,24×2是求2个24是多少,最后把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求出12个24是多少。

(2)师板书三道算式。

交流二:20×12=240,4×12=48,240+48=288(1)引导学生结合点子图进行讲解:竖着看,20×12求的是20个12是多少,4×12是求4个12是多少,最后把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求出24个12一共是多少。

(2)师板书三道算式。

交流三:各种笔算的方法: 2

4× 1 2 4 8 2 4 0

8

4、点评方法,算法优化:

横式是把24×12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拆分,分别来计算,这样就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很好的想法。竖式的计算不仅清晰,而且更加简便,这是我们在计算时常用的方法。

5、重点讲解竖式,明确算理与算法的结合。

让学生结合点子格子图,理解竖式的每一步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先算24乘2得48,24乘1个十得240,所以把4对齐十位来定,最后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在格子图上圈一圈、涂一涂,借助几何直观,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口算方法的算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沟通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联系,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埋下伏笔。在交流过程中,展示了方法,让学生评价这几种计算的优、缺点,进行算法优化。同时借助数形结合,利于学生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中,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也显得水到渠成。】

三、集体梳理,提升方法

1、师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回答。

3、请大家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是:乘、乘、加。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算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计算方法;最后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总结提升,构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知识模型。】

四、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将竖式补充完整

43×21= 指生订正。

2、水果后藏着几?为什么?

当我们顺着想问题的时候想不出来,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就有了新的思路,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第一道基本练习,列竖式计算,重点是两个积相加的时候满十要进一,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第二道填一填,学生需要逆推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你得了几颗星?得到6颗星的是小小智慧家!

2、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了转化、迁移的方法帮助我们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其实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只要你善于动脑,就会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34×33。

【设计意图:结束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转化、迁移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篇: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 注重目标导向

《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

摘自《上海教育》2015年第二期

《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一文很有针对性,对于厘清教学流利与教学目标等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现摘录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也算上假期中的精神食粮吧。

课程实施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推进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遵照教育规律来实施教学。

教学是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需要对整个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对师生双方的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旧的教学观偏重于传承知识,注重于教学生“学会”,对于教学准备工作的要求,通常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等进行备课和撰写

教案;现代的教学观倡导在关注知识传承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注重于教学生“会学”,学校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整体教学系统的协调运行。可见,原有的经验型备课不能适应当今学校教育的要求,应向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科学型教学设计转变。

一、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关于教学设计,可以概述为“运用现代学习和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和试行解决问题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微观层面的教学设计,通常就是对课程实施中某一单元或一节课进行设计。如果是单元设计,此时安排的课时数通常不止1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一座桥梁,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构思,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基于课程标准,注重目标导向。

“基于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其设计思想符合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就是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注重目标导向”,是强调尊重教学实际,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设计注重于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重视为展现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二、课堂教学设计环节

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要求,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切实解决以下三大任务:“教什么”、“怎么教”、“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1.目标任务分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所阐述的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做到什么,以及其情感方面的发展。进行课程目标分解要深入分析内容标准,明确内容标准中所表达的核心观念以及需要在教学中解决的基本教学问题等,然后从支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课时目标,可把“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有机地自然地整合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求中。然后再提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了“目标任务分析”的关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入研讨,可以比较完整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目标设计。是指对于本课教学所预期的学习结果,即预期学生“学会什么”。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

标,它是课程目标分解结果的具体体现。

3.教学过程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其中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常量,而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是三个变量,要处理好他们的关系,既要发挥他们各自应有的作用,又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导入阶段、发展阶段和小结阶段。导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准备,引起学习心向,揭示学习主题;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展开教学活动、获取新知、完善结论、加深理解,建立联系、巩固成果。小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学习收获、反思学习过程,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教学策略设计。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将教学策略设计中有关的教学活动进行具体的、操作性的安排,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流程,“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两者联系

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5.教学资源设计。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在学科教学中,教科书具有提供有效信息、梳理知识结构、提供学习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博物馆、科技馆等。教学媒体对于确定教学信息的传送方式具有关键意义。

6.教学评价设计。也可称为“课堂学习评价”。首先应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定的核心要点;然后选择与之适应的评价方法,并安排合适的评价活动。要把教学评价看做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评价与教学自然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评价的实施,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要积极体现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全面性,将评价从“对学习的评价”转成“促进学习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设计体例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可从分析教学问题着手,进而提

出解决问题方案、规划教学流程和确定评价方法。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表述中,设置有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等栏目,其中的教学资源栏目可以不单独列出。

1.教学任务分析。教学任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材特点与学生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教材分析,应注重于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和相互关系。可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或特点,要指出教材中有关知识与技能的结构,阐明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分析本节的必要基础,要指出本节知识形成的前提条件,阐明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三是分析获取本节知识的主要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要指出本节知识主要学习过程(环节)的特

点和实施要点。四是分析完成这一学习过程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及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等,要阐明有关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学情分析,主要是针对学生,分析的重点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学情分析的表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着重说明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认知发展特点,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会有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关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特征之间联系的分析,关注的重点有二:一是将本班学生的特征与教材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与教学内容中的学习结果之间的差距,二是根据学生特征和教材特点,再结合教师风格和教学环境,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指出针对学生特征和教材特点所确定的一些教法和学法,关注实施因材施教的需要。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中,通常应指明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期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或发生的改变。因此,三个维度的表述要清晰、具体、准确。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以下基本规范。其一,教学目标内容包含三个基本维度,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目标可按三个维度分述,也可整体表述,目标内容的表述要求简明、清晰、朴实。其二,在教学目标内容中,知识学习方面的目标一般具有可测性,要指明所要达到的认知水平层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大多是注重体验性或表现性的,要指出通过什么活动、经历什么过程、获得什么体验或收获。其三,教学目标的陈述应体现行为目标的要求,表达时应关注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程度等。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指最能体现教学目标价

值的教学任务,它的确定与教学目标中的核心目标、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等有关;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疑难或者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它的确定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预设),也可以根据当前的课堂观察、倾听和思考(生成)。要注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是同项教学任务。

4.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路,通常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教学重点难点为突破口,以“情景——问题——活动”为基本过程。教学设计思路,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内容维度,要根据教材分析的结果,形成教学脉络,明确纵向思路,并重视操作性;二是方法维度,要根据学情分析以及教法、学法分析的结果,形成教学层次和环节,明确横向结构,并凸现独创性(艺术性);三是目标维度,要根据目标内容细分和能力要求的结果,形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性的表述。

5.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思路的一种简约的表达形式,通常包括“教学流程图”及其说明。教学流程的展开一般有两个维度,一是内容维度,即教学内容的展开顺序;二是方法维度,即教学环节的展开顺序。教学流程的设计应把握内容维度和方法维度的要求,通过合理实施二个维度的联结,建立起课堂教学结构,然后,采用适当的图形进行表达,形成简明的教学流程图,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呈现出来。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问题、活动、作业、资源、评价等的设计,要阐明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的表述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情景的设计及其说明。在情景设计中,创设的情景与展开的教学活动要的联系,要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情景的创设;倡导利用情景导入问题,通过简洁明了的“设问”和

“讨论”来展开学习环节。

核心问题的设计及其说明。核心活动的设计及其说明。

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的运用及其说明。作业的设计及其说明。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改进教学的方式。

第一,对教师来说,优化教学结构(两个抓手,第一个是针对性,第二个是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

第二是改善师生关系,一要传递信号给学生,您对他的关注;二是您对他有期望,一定要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充满无限的希望。

第三,对学生来说,要增强学习自信,一要有兴趣,喜欢你的课程,喜欢你老师,喜欢你的课堂,课堂上动是思维的动,心动大于行动。二是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让好的学生知道有差距,让差的学生有进步。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怎么做?

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要“三基”:教学基本环节(教学基本规范)、教学基本细节、教学基本要求。

其一,要有积极的动机;

其二,要有专业的知识(什么事专业?专业就是要有学科背景、有学术视野、有技术标准、有理性判断,还要有态度);

其三,要有娴熟的技能,比如沟通表达,倾听是听别人说,沟通就是把我的想法告诉别人,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想好预案,要频道互通,要换位思考。

其四,要快速行动;快速行动是种修养。

其五,要有良好习惯。教师三个角色,教育管理,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很好,习惯不好等于零。

教师要做到四个要:

一要想得清楚,二要说得明白,三要做得实在,四要

写得准确。作为一线的骨干教师,我们要把观察、思考作为职业习惯,把研究、表达作为基本工作方式,不做轰鸣的事情,要做共鸣的事情。我们不要去争第一,而是要倡导唯一。可以有过错,但不要错过。现实不等于现在,看破更重要在突破。做而有道,做而论道。用证据(文字、图片、案例)来支持教学(教研),用项目来组织教研。没有理论,都是碎片。

第四篇: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

实现课堂教学变革 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

贾晶

2003-8-22 13:28: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多媒体课件承载着多种信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拓展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更变革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例如: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实现双向对话,学生可听可视,录音跟读,并且反复出现多种教学信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信息,反复操练、强化;每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受同班学生学习进度影响,主动选取和控制教学信息,自觉反复操练、模仿强化;教师可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调控教学,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软件(程序光盘),选取有关内容加以学习,有的软件还配有游戏式的评价练习,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练习过了关,都会给予“你真棒”、“别灰心,再来一次”等相应鼓励性的配音评价。在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Internet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更新教师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更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做为教师首先应深入完善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情境,也可以重新组织教学情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形成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容易适应课堂教学中的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硬件配备不足的学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般的教师选用。其次要积极探索和发展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网络进行有效学习。

活跃师生互动方式

大连教育网站主页有一条醒目标语:“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媒体学习资源。”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积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活跃师生关系,如通过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作业、批改,采用网上答题释疑形式进行课后辅导等。通过信息技术的共享性特点,在网上开辟“试题下载”、“教案共享”、“在线讨论”等栏目板块,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共享学习成果。随着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进程,课堂教学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五篇:浅谈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之命脉,也是教师教学之根本。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我认为:

一是教师要高效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教师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自学式、引导点拨式、动手动脑操作式、学案导学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改变以前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2、多媒体、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地理课必不可少,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应用更能把课堂容量增大,同时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再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制作合理化、便于操作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并适时引用,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劲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我在讲《自然带》时,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我分别将各种自然带分布进行不同颜色闪烁,学生能直观看出各自然带分布位置,声音与画面并现。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让学生高效学。具体抓好下面几个方面

1、明确具体学习目标。每节课教师要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展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研读教材和地图,寻求问题的答案。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继续寻求答案,仍然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教师巡视过程中提交,个性问题及时分析解答,共性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后分析讲解。这样坚持一贯,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的可读性,增强自学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一生,不盲目的学习。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氛围。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就地理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存在不够重视、厌学等现象,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寻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学习更能深化、深入。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现在的孩子叛逆性越来越强,高压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质量再也不能靠挤时间、拧学生、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提高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下载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语文课程标准谈语文课堂教学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语文课程标准谈语文课堂教学 (此文曾于在《中国农村教育》2004第二期上发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与理念相关......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案2014.9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注学......

    《UI设计》课程标准

    《UI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执笔:甄珍审核:时间: 2013-5-5一、学习领域定位“UI”热是近几年来兴起的潮流,近几年国内很多从事手机,软件,网站,增值服务等企业和公司都设立了这个部......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课程学分:5总学时:80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书籍的构思与创意、制......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 《包装设计》是计算机系高职(高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十分注目,不可......

    信息技术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帮助(五篇)

    教学目标的达成关键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帮助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地理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地理教学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通过网上倾听专家的讲座和自学2011版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觉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