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程式书写教学设计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会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3、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方程式表达的信息,体会其实用性。【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展示图片,说出图片中物质燃烧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用它表示化学反应式呢? 引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 量比。
3、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化学方程式的描述简明直观、表达确切、概括力强,国际通用。
情景纠错:给出学生写错的氢气燃烧的表达方式,判断可以吗?说出理由?
让学生自行归纳出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 ; 二是要。
自学、互学:请阅读教材P99-100,并思考如下问题: ★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表示,“↓”表示,“△”表示,“ ”表示。
活动
一、反馈自学内容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
二、完成P101的一(1)
导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板书)
活动
三、完成图片中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互相纠错
过渡:完成“乙炔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板书)C2H2 + O2 —— CO2 + H2O 拓学:
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讲解: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出现机会较多、原子数目变化较大的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P+O2 ——P2O5
方法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P+O2 ——P2O5选择O原子,因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 H20用偶数2配平,再将除单质以外的元素配平,即得:4P+5O2 MnO2 点燃
练习:H2O2==H2O+O2↑ C3H6+O2——CO2+H2O
四、【小结】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 化学式,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⑵配:配平,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 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⑶注:条件要注明,沉、浮用箭头。“↑” “↓”,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
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
拓展: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多种,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方法是: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2O5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 化学式,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⑵配:配平,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
⑶注:条件要注明,沉、浮用箭头。“↑” “↓”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
第二篇: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
(1)写: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可溶性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其它写分子式。
(3)删:删掉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
(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个数、电荷总数是否相
等。
例:写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写:H2SO4+2NaOH==Na2SO4+2H2O
(2)拆:2H+ + SO42-+ 2Na+ + 2OH-==2Na+ + SO42-+ 2H2O
(3)删:2H++2OH-==2H2O
(4)查:H++OH-==H2O(方程式前系数为最简单整
数比)
第三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案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解、推理引导、讨论、练习等。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应热,知道可以用反应热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反应热的应用。我们知道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并明确各种物质在发生反应时的变化,如果将将反应热在方程式中也反映出来,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很方便。
【板】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同时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4、提问: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5、(1)练习: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练习讲解
7、作业布置
第四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总结
常见离子方程式总结
1.Na+ H2O:2Na+ 2H2O= 2Na++2OH-+H2↑
2.Cl2+ H2O:Cl2+ H2O= H+ +Cl-+HClO
3.Na2O2+ H2O:2Na2O2+ 2H2O=4Na++4OH-+ O2↑
4.MnO2+HCl:MnO2+4 H++2Cl-=Mn2++ Cl2↑+ 2H2O
+5.Cu+HNO3(稀):3Cu+8H+2NO3-=3Cu2+2NO↑+4 H2O
++-6.FeCl3+SO2+H2O:2Fe3+ SO2+2H2O=2Fe2+ SO42+4H+
7.KIO3+KI+CH3COOH:IO3-+5I-+6CH3COOH=I2+6CH3COO-+3 H2O
+8.FeCl3+沸水:Fe3+3 H2O(沸水)= Fe(OH)3(胶体)+3 H+
9.C6H5ONa+ CO2:C6H5O-+ H2O +CO2= C6H5OH+HCO3-
+10.Fe+HNO3(稀,不足):3Fe+8H++2NO3-=3 Fe 2+2NO↑+4 H2O
+11.Fe+HNO3(稀,过量):Fe+4H++NO3-= Fe 3+NO↑+2 H2O
+-+-12.FeBr2+Cl2(过量):2Fe 2+4Br+3Cl2= 2Fe 3+2Br2+ 6Cl
++-13.FeBr2+Cl2(不足):2Fe 2+Cl2=2Fe 3+ 2Cl
--14.Ca(ClO)2+ SO2+H2O:ClO+ SO2+H2O= HClO+ SO42+H+
15.Mg(HCO3)2+ Ca(OH)2:Mg2++2HCO3-+ 2Ca2++4OH-= Mg(OH)2↓+ CaCO3↓+2 H2O
--16.NH4HCO3+ NaOH(过量):NH4++ HCO3+2OH-=NH3·H2O+ CO32+H2O
17.AlCl3+过量氨水:Al3+ +3NH3·H2O=Al(OH)3↓+3NH4+
18.NaHCO3+ Ca(OH)2(不足):2 HCO3-+ Ca 2++2OH-= CaCO3↓+2 H2O+ CO32-NaHCO3+ Ca(OH)2(过量):HCO3-+ Ca 2++OH-= CaCO3↓+ H2O
19.NaHSO4+ Ba(OH)2(呈中性):2 H++2 OH-+ SO42-+ Ba2+= BaSO4↓+2 H2ONaHSO4+ Ba(OH)2(恰好沉淀):H++ OH-+ SO42-+ Ba2+= BaSO4↓+ H2O
20.NH4HSO4+ Ba(OH)2(等物质的量):NH4++ H++ SO42-+ Ba2++2 OH-= BaSO4↓+2 H2ONH4HSO4+ Ba(OH)2(物质的量之比2:1):2 H++ SO42-+ Ba2++2 OH-= BaSO4↓+2 H2O
21.Ca(OH)2+ CO2(不足):Ca 2++ 2 OH-+CO2= CaCO3↓+ H2OCa(OH)2+ CO2(过量)OH-+CO2= HCO3-
22.NaOH+ CO2(不足):2 OH-+CO2= CO32-+ H2ONaOH+ CO2(过量):OH-+CO2= HCO3-
23.AlCl3+ NaOH(不足):Al3++3 OH-= Al(OH)3↓AlCl3+ NaOH(过量):Al3++4 OH-= AlO2-+2 H2O
24.NaAlO2+ HCl(不足):AlO2-+H+ + H2O= Al(OH)3↓NaAlO2+ HCl(过量):AlO2-+4H+= 4 Al3++2 H2O
25.Na2CO3+ HCl(不足):CO32-+H+= HCO3-
Na2CO3+ HCl(过量):CO32-+2H+= CO2+ H2O
26.Ca(ClO)2+ CO2(不足)+H2OCa 2++2 ClO-+ CO2+ H2O= CaCO3↓+2HClOCa(ClO)2+ CO2(过量)+H2OClO-+ 2CO2+ 2H2O= 2HCO3-+2H ClO
27.Ca(ClO)2+ SO2+H2OCa 2++2 ClO-+ SO2+ H2O= CaSO4↓+HClO+H ++Cl-
28.KAl(SO4)2+ Ba(OH)2(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Al3++3 SO42-+3 Ba2++6 OH-=3 BaSO4↓+2 Al(OH)3↓KAl(SO4)2+ Ba(OH)2(沉淀的质量最大):
Al3++2 SO42-+2 Ba2++4OH-=2BaSO4↓+AlO2-+2 H2O
29.Ca(HCO3)2+ NaOH(不足):Ca 2++ HCO3-+ OH-= CaCO3↓+ H2OCa(HCO3)2+ NaOH(过量):Ca 2++ 2HCO3-+ 2OH-= CaCO3↓+ 2H2O+ CO32-
第五篇:化学燃料电池方程式书写方法
燃料电池方程式书写
第一步,先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第二步,再写出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第三步,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到负极反应式。
下面对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三步法”具体作一下解释。
1、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可根据燃料燃烧反应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要注意燃料的种类。若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不随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变化,即2H2+O2=2H2O。若燃料是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就与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甲烷燃料电池在酸性电解质中生成CO2和H2O,即CH4+2O2=CO2+2H2O;在碱性电解质中生成CO3离子和H2O,即CH4+2OH+2O2=CO3+3H2O。
2、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因为燃料电池正极反应物一律是氧气,正极都是氧化剂氧气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可先写出正极反应式,正极反应的本质都是O2得电子生成O2-离子,故正极反应式的基础都是O2+4e=2O。正极产生O离子的存在形式与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现将与电解质有关的五种情况归纳如下。⑴电解质为酸性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
在酸性环境中,O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可供O离子结合的微粒有H离子和H2O,O离子优先结合H离子生成H2O。这样,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⑵电解质为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2-离子只能结合H2O生成OH-离子,故在中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
⑶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LiCO3和Na2CO3熔融盐混和物)
在熔融的碳酸盐环境中,O2-离子也不能单独存在,O2-离子可结合CO2生成CO32-离子,则其正极反应式为O2+2CO2 +4e-=2CO32-。
⑷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如固体氧化锆—氧化钇)
该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可允许O2-离子在其间通过,故其正极反应式应为O2+4e-=2O2-。综上所述,燃料电池正极反应式本质都是O2+4e=2O,在不同电解质环境中,其正极反应式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因此在书写正极反应式时,要特别注意所给电解质的状态和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3、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物种类比较繁多,可为氢气、水煤气、甲烷、丁烷、甲醇、乙醇等可燃性物质。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书写方式,要想先写出负极反应式相当困难。一般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都是采用间接方法书写,即按上述要求先正确写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2-++-2-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