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初读 品读 美读教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设计中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初读、品读、美读三个层次的读,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一种螺旋循环中上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在指导学习的书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落实。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四季景象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实物等。
2.四人小组自制一套生字卡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制作成太阳、动物、植物形状,体现识字的趣味性。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认识这13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欣赏音乐,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师点击课件: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交流感受:你们了解太阳吗?请你说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3.导入课题:歌曲中的小朋友他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师点击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着声响依次跃上天空,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由歌曲引入太阳这个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同时从音乐方面给学生以美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法:同学们,我们平时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看拼音、问同学、问老师、查电脑等。
那就用上你们的好办法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师巡视,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认读字词: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合作,那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1)师点击课件:出现本课的13个生字,这13个生字写在13种不同颜色的小太阳上,教师指名认读时,学生读一个生字,教师就点击该字,带有生字的小太阳就升起来,并发出你真棒的声音。
(2)去掉拼音,随机认生字。(课件设计和运用同上一个环节,只是没有拼音。)
(3)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还读得这么好,那老师想难难大家,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街道、挂在、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应该、因为、手脸。)
5.读通长句:老师这里有几个难读的长句子,你们有信心读好吗?自己试着先读一读;指名全班交流读;集体读。(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也是本课难读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小组合作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的,有调控的,有导向的。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学,记忆扎实,基础牢固。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知情互促,兴趣浓烈。)
品读想象,感受奇妙
1.自由选读:这么难读的长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就把那个自然段多读几遍吧!
2.组内合作,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人边听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班交流,评议补充:
a.指名品读: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同学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鼓起了掌。)
b.指名描述: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还可以展示自己准备的四季景物的图片和实物,充实自己的语言描述。如有的同学在评价别的小朋友的朗读,说道: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注意了停顿和重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还闻到了水果的香味。你们瞧,我就带了苹果和香蕉,多香呀!(此时,许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做出了闻香味的动作。)
(设计意图: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注重调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想象展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带入课堂中,用规范、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美读感悟,升华情感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向大家挑战。(学生鼓掌欢迎)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个太阳?(师点击课件:出现《种太阳》的伴奏音乐,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诵。学生很陶醉,有的忍不住鼓起掌来。)
2.感悟交流:你喜欢哪个太阳呢?想想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画个这样的太阳呢?指名交流,并补充。
(师点击课件:出现一年四季有特征的景色和景物,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播放课件时,教师的一段旁白:
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一直到黄昏,多么沉重闷人的时光!人们懒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到处一片清凉。金秋,登高望远,大地犹如茫茫的金海,它给人们献上一个丰收、欢乐的季节。画个金色的太阳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让辛勤劳动的人们有更多的收获。寒冬,寒风刺骨,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让阳光温暖每一个的心田。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给人希望。)
4.课文美读:看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能不能把这种美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挑战读、比赛读、下位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给他听,请他评价等等。)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整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的选择听众,自由的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创新实践,积淀美感
你们还喜欢什么颜色的太阳,回家以后用你的彩色笔把它画下来,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第二篇:读《经典品读》有感
读《经典品读》有感
五(3)班 周雯婧
名著助读篇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描写了108位英雄好汉的现象,表现出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特征,其中林冲是我最敬佩的,因为他虽然是受过了许多苦,还被发配到了沧州,但他仍然是逆来顺受。
名著选读篇
在这一单元中,最令人叫好的当然是《三顾茅庐》这篇文章了,它虽然没有《三打白骨精》那精彩,但是里面刘备的精神却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第一次和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都没有成功,直到第三次去的时候才成功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诗风词韵篇
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他喜爱田园生活,所以写的诗朴素自然。大诗人李白的诗誉满天下,很多后代的诗人都有受他的影响。而孟浩然比较爱写风水诗,他写的诗都令人们难以忘怀。最后,辛弃疾,他是一位爱国诗人,而他写的爱国诗也最为突出。
离别情思篇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是的,没有了友谊,人就像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即使与好朋友闹翻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与他(她)和好。
故事城堡篇
在这单元利,我十分喜欢《少年华罗庚》这篇课文,因为村民们都嘲笑华罗庚是“呆子”,但是华罗庚并没有自卑,而是努力地向村民们证明自己不是“呆子”。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语文 看图读拼音识字 教案
看图读拼音识字
(第一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对照图画理解句子意思。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群。
3.学会六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正确书写。4.让学生初步认识草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草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六个生字的音,形,意即书写 课前准备: 1.幻灯片一框 2.朗读配乐一段 3.多媒体 4.词卡若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拼音: 小朋友,我们先来读一读音节,比一比谁读得响亮,读得正确。1.出示卡片 xiang zhuang kuai jia jia(1).这些音节有什么特点?(2).开火车读 xiang zhang kuai。(3).说说jia和jia有什么不同。(4).指名读 jia jia 2.出示卡片 qing yang shang(1).三个音节要读准什么音?(2).开火车读音节。
二.引入课题: 1.出示词卡 jia xiang(1).开火车读,齐读。
(2).什么是家乡? 你们的家乡在哪里? 2.听记句子: 听老师说句子,小朋友边听边记,比一比谁记得牢。(1).美丽的无锡城是我可爱的家乡。(2).鸟的家乡在树林,马牛羊的家乡在草原。
指名说,齐说。3.谈话揭题: 小朋友,我们的祖国辽阔广大,有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有秀丽多姿的江河湖海,还有广阔无边的大草原。
小朋友去过草原吗? 想不想看看美丽的草原?
今天,我们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12,看看草原上都有什么。
出示课题 看图读拼音识字 12 三.看图学句,理解课文: 1.出示幻灯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出示词卡 cao yuan
开火车认读。
(2).这是什么样的草原?
出示卡片()de cao yuan(3).图上小朋友的家乡就在草原。
出示句子 wo de jia xiang zai cao yuan。
指导朗读: 读出高兴自豪的心情.(指名读,齐读)2.草原上有些什么?
(1).请小朋友由远到近仔细看图,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 cao yuan shang you()。
(2).相机出示词卡 niu er yang er ma er qing cao 出示后指名读,齐读。
3.牛儿,羊儿在干什么? 它们长得怎样?(1).出示句子 niu er zhang,yang er fei,指导读: 用高兴的语气读.(范读,指名读,齐读)(2).草原上牛和羊很多,从哪儿看出来?
(3).出示句子 niu yang yi qun qun。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草长得怎样?
(1).出示句子 qing cao lu yin yin。(2).绿茵茵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速度慢点,绿茵茵重读.(指名读,齐读)5.草原这么美,小朋友来到草原上,想干什么?(1).出示句子 qi shang ma er die er jia--jia,(2).小朋友催马扬鞭,马儿跑得怎样?(3).出示句子 kuai ya kuai ru fei。(4).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四.指导课文朗读: 是啊,我的家乡在草原,草原多么美丽.请小朋友打开书,听老师读句子,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1).师配乐朗读。(2).学生练读.(3).指名读,齐读.(配乐)五.学习生字: ma niu yang 1.正音,出示生字卡片 马 牛 羊(1).开火车读。
(2).去声调指名读,齐读。2.组词说话练习: “马”: 组词,填空 一()马。
“牛”: 组词,填空 一()牛,说话 牛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 “马”: 组词,填空 一()羊,用羊说一句话。3.指导书写: 学生做准备工作,说儿歌。
打开本子垫垫板,拿出铅笔和橡皮。
身体端正背要直,一尺一寸要记牢。(1).指导写马: 屏幕出示“马”,指名学生说笔顺,屏幕显示字的笔顺.师:第二笔是竖折折钩。
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写。(2).指导写“牛”: 屏幕出示“牛”,屏幕显示笔顺,师: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师范写,生练写。(3).指导写“羊”: 屏幕出示“羊”,生说笔顺,屏幕显示笔顺,师: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师范写,生练写。
第四篇:初读《桃花源记》
“未成年人读书节征文”
读国学经典,识中华民俗文化
初读《桃花源记》
湖州爱山教育集团510班韦一笑
家庭地址:湖州港湖西区7幢407室 联系电话:外公***
国学经典,在我心里就像是一座文化大山,壮严巍峨,高不可攀,但又令人无限向往。尽管已经学过不少唐诗、宋词,可是学习文言文,对我而言,还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开始阅读古文《桃花源记》。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晋太元中”就一下子把我打晕了,“这是写什么呀?”我自言自语地嘟囔。不管了,先读下去再说,哪怕是囫囵吞枣。好不容易读完了,哎——真是很可怜,全文中我只有“桃花林、”“杂树、”“芳草鲜美”几个词还有点明白,其余的就是一头雾水了。好在读之前方老师指导过:学古文不要怕,读时要心静,反复诵读,细细体会,不懂的字、词、句要对照注释、字典来理解。于是我定定心,稳稳神,又开始读第二遍。这次读,我边读边把不懂的字、词用笔划出来,然后再看旁边的注解,有的就干脆去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到网上去搜。读完第二遍,我发现整篇文章差不多都被我用红笔划满了,但那些原先不懂不理解的字、词、句,却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这下我心里很有些小小的成就感,于是一鼓作气地开始读第三遍。读完第三遍我忽然想起了“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于是连忙打开了我的《中国成语故事》,嘿,里面就有“世
外桃源”这个成语,还有译成现代汉语的《桃花源记》,边上还配着一幅精美的插图。
查阅完相关的资料,当我再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文章里描写的地理环境、乡村美景、各种人物开始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渐渐地变得生动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彩山水画: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远处的群山中奔流而来,溪流的两岸是灿若云霞的桃花林,而远处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我又仿佛来到了一个宁静、美丽、富饶、和谐的乡村,那里有平坦肥沃的庄稼地,有排列整齐而又整洁的农家房屋,有四通八达的乡间小路,池塘清清,桑竹茂盛,鸡鸣狗叫互相呼应,还有勤劳、淳朴、好客的庄稼人。而他们一声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
更加让我吃惊和佩服的是这么一篇精美的文章,写了时间、地点、风景、人物,而且文中还有对话,而作者仅仅用了300余字,真是“惜字如金,”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写作精神。因为是古文,所以有许多字、词的运用和现代是大有不同的,我打算在下一次阅读时再细读体会。还有,这个“桃花源”为什么就找不到了呢?这个问题我也要好好想想,或去请老师指点。
有老师的指点,工具书的帮助,我初读了《桃花源记》,瞥见了国学经典这座文学宝库中绚丽的风景。我爱文言文,它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智慧,我要终身享用它。
注:《中国成语故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条形码9787807627500
指导教师:方亚云
第五篇:读老子——品读经典.智慧人生
读老子《道德经》有感
秋梨沟镇学校:刘维香
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灵,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的目光中才能得到些许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性中种种丑恶现象的出现和泛滥;自私、贪婪、虚伪„„于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借口;“人性本恶”成了某些哲学家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解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成了许多人信奉的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只能抱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无奈地生活。虽然是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但人与间人之似乎除了漠不关心以外,就只剩下日益激烈的尔虞我诈。我也不例外。一方面,虽然我一直坚守“与人为善”的信念,可严酷的现实却常提醒我不要丢了“防人之心”;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激烈的竞争逼得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永无休止的课本,参考书和作业。为此,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我想改变现状,可又不知从何入手,彷徨、困惑,使我的神经逐渐变得麻木起来,昔日的快乐,梦想已被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中,以冷漠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成了我自然的选择。这种冷漠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壳”,将我与外界隔绝开来,而壳中的我也只能望“壳”兴叹。理智告诉我,这种近乎封闭的生活
并不是我需要的,但我却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打破它。在我接触到老子《道德经》后,我的思想终于开始转变。我接触到《道德经》完全是偶然的。开始我只是陪一个同学去上《道德经》的选修课,可是老师生动的讲解和对“大道”的执着信念很快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急切地想知道疲乏家始祖老子的这本著作究竟讲述了怎样的道理,竟使这么多人对其奉若神明。在因特网上我很快就找到了《道德经》的原文,配合注释,我很快读通了全文,知道了《道德经》主要讲述的就是“大道”的性质、由来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也许是时间太匆忙,也许是原文过于晦涩,通读之后,我对《道德经》的含义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为了弄懂《道德经》的深刻含义,我每周按时去课堂听老师讲解。渐渐地,“大道”这个原先看起来虚无缥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可以实实在在理解并感受到的力量。
大道,先于天地而生,存在于万物之中,它蕴含着宇宙万物诞生、发展、演变衰亡的一般规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意思。大道是比水还柔的至柔之物。因此,大于宇宙,小至原子,它可以无所不至,作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它是一种力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虽然它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诠释着世界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大疲乏又是永恒的,纵然是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它也不会有所变更,在漫漫长河中,它所作用的事物有兴有衰,有生有死,但它绝不会随之减弱、衰亡,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在它的作用之下,由它控制着。
《道德经》还有许多关于人应修道修德的阐述。
老子强调人要努力排除贪欲。的确,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从
一出世开始,生存的本能便指挥我们不断为自己索取各种的生存必需品。特别是步入社会后,有太多的事使我们对现状不满,我们总是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得到了第一件又想要第二件,旧的欲望刚满足,新的、更大的欲望又产生了,„„这无疑是与大道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古人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想想自己从小到大,似乎都在不停地与别人争:争分数、争名次、争奖励„„我太在乎结果了。因为好胜心不允许我失败,我只有通过不断地与人竞争才能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虚荣。竞争的结果,是我常常感到自己活得太累了,其实,我们应该将胜败荣辱置于脑后,凡事看淡一些,做事只求尽心尽力,问心无愧,根本不必太在意结果,一切随缘就行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轻松平静的心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人要善于“处弱”和“处下”,这是我从《道德经》中得到的另一个启示。且不说历史上众多以柔弱胜刚强的事例,路边的野草,以其细小柔弱之身躯,竟能顶开压在其上的硕石,顽强地生长,即使被大火烧尽,来年春天,又是一片生机盎然,做人处世的道理其实一样。“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木秀于林,风于摧之,人高于行,众必诽之”。“示强”的结果只能是受到众的围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处处夸耀表现自己,总要显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筹,实际上,这种炫耀除了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满足以外,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好处。对于那些既没有真才实学而又喜欢到处夸耀自己的人,人们会嗤之为“半瓶子醋”;对于那些确有过人之处但喜欢到处表现的人,则往往会因为过于出风头而遭到大家的不满甚至妒忌,其结果往往也不会很好。所以明智的人在各种场合非常谦虚,对任何人都不会居高临下,盛
气凌人。正如老子所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处下也”。只有善于处下的人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
《道德经》提倡对待他人应该采取一种容忍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争论不休。如果置身事外,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争论只会破坏人际关系,徒增烦恼。而在当事人看来,大动肝火的原因不外乎是认为对方占了自己的便宜。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只要将得失看得淡一些,不要将“我的”分得那么明确,不要将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位置,遇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必在乎。洒脱一点既可以融洽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又可以使我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从另一个角度看,无“容人之量”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因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能容忍下属的过失和偶尔的“恃才傲物”,而一个杰出的下属则必须忍受上级的苛求和有时的“无理指责”。
回顾所学、所思,我觉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贪念。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够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