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策略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策略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首先是要找准切入点,即施教者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式的改变诸方面作深层次的研究,使课堂上教师的教向“民主型”转变,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型”转变,教学过程向“多元型”“开放型”转变。然后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体现发展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等基本特征.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教学目标明确化、知识呈现情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解题训练建模化和课堂小结图示化的教学设计策略,由此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思维、能力、情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有效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提问 民主 就有效教学理论而言,我们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具体落实上,我们发现还存在着普遍的不足。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并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认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教学行为的实效性。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学校关于这一方面也在积极的参与研究,期中有一个省级课题《提升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行动研究》已经完成了中期评估工作,笔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可以说是其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设计有效性研究》也已经结题。
有效地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首要和重要环节。有效教学设计是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学生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与策略,设计、实施和修正教学方案,评价及反思教学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关键是看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能否有效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或发展。如何设计出上面所要求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所教生物学科,这里就研究策略谈几点。
一、有效地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基础工作。工作中,我们始终有一个信条:文本怎样研读都不过分!研读教材何时都不过时!它的扎实与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研读文本包括两个层面:个人研读和集体研读。其中个人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集体研读又是对个人研读的补充和扩展。研读文本我们努力做到:在挖掘教材内涵上下功夫;在教学资源呈现方式上做文章;在丰富教材资源上出实效(我们研究发现:教材资源中存在着许多空白和生长点,需要作一些补充和拓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课,教材中只说明转录和翻译,学生通过教材对的学习,对其具体过程不能理解。在教学中,我准备了五分钟的动画资料,学生通过观看很快地了转录翻译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二、有效地配置教学信息
每周我们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讨论教学信息如何配置,要实现信息配置的优化,要做到对教学信息量(包括实现教学目标所需信息量,可供传递的信息量,教学传播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力)、教学信息源(书本教材、非书本教材、教师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实现教学目标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心中有数,在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理解不深,我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小游戏,课堂上效果突出。
五、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
之前迫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每一节课的内容总是实现不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但随着高考的改革,新教材的实施,完全可以实现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所以如何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一环。这里简单归纳一下提问的原则和几个注意点:
(一)、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民主生物课堂教学设疑,重要的是善于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人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亦即设疑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思路的诱导,必须使设计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余地和思考的价值,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引导学生到思维“王国”去探求。
2、民主性原则
设疑的目的在于激发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素质。课堂设疑是否成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踊跃参与十分关键。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鼓励,造成一种愿意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课堂教学气氛。
3、亲近性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有不少的教师设疑,质量也很高,但往往效果不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学生臣服与教师的“威严”下,打不开思路。所以教师应极力营造一种轻松、积极、和谐的设疑氛围。古人云“进朱者赤,进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交流及对话,同学之间和谐互助及竞争没,生物教学始终沐浴在和谐的春风中,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知识的发生过程,自觉地进入学习角色,主动探索自然的奥秘,是现代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提问要注意的几点
1、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2、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不要逼迫学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3、注意反馈的积极态势。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4、注意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六、有效地设计练习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王文明中学
伍婧瑜
【摘 要】初中地理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目前,随着课改在全国全面地、深入地展开,如何为21世纪输送具有丰富地理知识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字】地理教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1.积极学习与消极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注重的是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地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上课是明明把所有该讲的问题都讲清楚了,学生也说听懂了,但是到了课后,或是做练习的时候,大部分知识都被遗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进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
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呢?在积极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使用头脑,探究观念,解决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积极学习是一种快步调的、有趣的和支持性的学习,通常学生表现活跃,并有个人参与。
如果学习是消极的,学习者就不会对结果(也许除了分数)感到好奇,不会提高,不会产生兴趣;如果学习是积极的,学习者会寻找某些东西,想要某一问题的答案,需要信息来解决某一问题,或者寻找做某一工作的方法。
2.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从理论上讲,有效的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地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兴趣是位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使人愉快,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新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大量彩色插图分布其间引人入胜。内容简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生话,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地理。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导课激“趣”。在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学习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激情想象,还可以把要讲的知识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爱学,乐学。即导课唤趣。例如在讲“东南亚”的教学导语:同学们,在五一黄金周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到新马泰旅游,老师这次也想到那里去,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应该准备哪些东西?准备什么样的衣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儿?学生们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这时教师揭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求这一节的知识了。
2、教法激趣,课堂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引起学生的注意,维持学生的兴趣。如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由辩论、做游戏等活动,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教具、模型演示、动手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②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时,我将“神六”的凯旋而归,融入到课堂上,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神六”在哪里起飞?(酒泉)
2、酒泉在哪个省?(甘肃省)
3、甘肃省的简称、省会是什么?
4、“神六”着陆地点在内蒙古高原,为什么?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即联系了实际,又巩固了所学知识。③向学生阐明学习目标和教学的效用,使学生明白教学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实际意义。如暑假将至,让学生设计一个暑期旅游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日内完成多个旅游景区的游览,以节省经费和路途时间为前提选择交通工具,且根据各景区的气候特征准备衣物和必备品。
3、利用新教材的图表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课改的理念就是大力提倡自主性学习,教材中的图表在这方面进行了刻意追求。新教材的图表数量增加了。除地图外,有统计图、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表格类曲线图、柱状图等。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地理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并进而发展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图像在过去的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地图技能,在综合题中往往得分不高。因此,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教材的阅读材料与活动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教材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这种形式,不但能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还能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能够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辩、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如讲到“巴西”这一节“活动”题;让学生根据“三位学生的对话”谈谈自己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在讲到《东西干湿的差异》这一节时,可利用活动题中的不同的民居建筑、饮食、民俗等差异找出他们与当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并试着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也为以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为了提高学生解答好“新情境”试题的应试能力,增强在解题中的灵活、主动性,教师在授课中应当“就近取材”。对于教材中的“第一手资料”要珍惜,不能熟视无睹,轻易放过,不要“冷落”或遗忘了它们。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习资料——读懂资料——理解资料,把教材的正文部分和文献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献资料融入正文部分之中。因此地理教学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抽象出来,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总之,新教材需要新教法,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地去探求实施新教材的方法和途径。从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针对大纲与教材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地理教学计划,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地理、会学地理、学好地理,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黎 奇
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小平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年11月
3、李 文 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地理教育 2006年第1期
4、孙俊勇 为新课程把脉——“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2月
5、王 军 搞好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年12月
6、张华春 初中地理案例教学——从认识到实践 http:四川双流中学教育资源库
2003年11月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下书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程下书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
解树勇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上书法课已经有几年了。回想起刚上书法课时的情形,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凭借着自己写的一手的好字,心想,教孩子们写好字,还不容易,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开始发毛了,因为我发现,学生不仅对书法课没有丝毫兴趣,而且字的书写上也没有进步,甚至连个基本笔画都写不好。这不得不让我反思我自己,开始找原因,我也请教了一些书法家,经过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逐渐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地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以期和各位同行、专家交流,并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书法基础,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首先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在孩子对书法的认识,那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虽然素质教育课程中有写字课,但是具体到每个学校,大都是语文老师代课,有些语文老师,对书法可以说了解甚少,有的甚至可以说连自己都不会写字(指书法),怎么可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有甚者干脆把书法课改上语文课了,面对书法一片空白的学生,学生在平时书写时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的学生,我怎么才能使他们进步更加快速呢?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正视孩子现状,不要过高的,甚至用成人的专业的眼光看待他们,肯定学生的每一点的进步,如:学生偶然写好的一个笔画,我都会大加赞扬,给学生信心。
二、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样好的一个老师,我想学生肯定能够练习起书法来事半功倍。第一、我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古人练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我大胆的尝试改变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普遍采用的从正楷入手,从基本的点画入手的枯燥的习字模式。面对初学书法的学生,我让他们大胆的尝试笔墨的变化,以达到熟悉笔墨特性。尝试从行书练起,因为行书我们可以看作是楷书得快写。在书写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注意用笔的节奏、提捺、转折、顿挫、藏露、方圆的变化,以及每一笔之间的连带关系。当然这些手段方法,也并不是我随意为之,这些笔法在中国画中也是经常用的。人们常说书画同源,我想这样的练习肯定对书法练习是有帮助的。另外,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临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短短几个月时间,不敢说尽得王羲之书法之精髓,但还是对王羲之的精妙笔法,略有些了解,对我的书法练习促进了不少,特别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书写过程中用笔、线条 的变化,特别是他每一笔的衔接处理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也是我让学生练习行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行书练习并不是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熟悉笔墨特性,避免枯燥的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走到楷书的练习上来,这样学生理解了字的笔意,在正楷练习上也是一种促进,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我让学生在练字之外,读一些书法名帖,如:四大家的书帖,《张迁碑》、《董美人墓志》、二王的行书,甚至张旭的狂草。还有我经常让学生书写一些对联、诗词等、书法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另外,我对自己要求也更加严格,平时在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尽可能改用毛笔,这样学生看起来更直观,有时,我也会和学生一起练字。有时,还画几笔图画,这样既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老师的书写要领,便于学生掌握。通过以上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我班的学生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同时,学生们的练字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积极利用书法课堂中的美感效应。
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书法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具体做到:
1、引导学生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个书法作品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感受美的过程本身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仅仅是高级感官(视觉)的感受,而对书法作品由“感”发展到“悟”之后,这种愉快便满足了一种精神的追求,两者合一便是我们所谓的审美快乐。
2、创设课堂情境美
美的情境本身蕴涵着吸引力,使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一定的活动中去。对于书法课堂,情境美尤为重要。创设情境美,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营造特定的情境
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比如,一首激昂的诗、一段悦耳的音乐,都能创造出与书法内容相关的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地,与教学内容及教者产生共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构建积极的心境 思想感情的跳跃也是一种特殊的情境,即“心境”。学生消极、被动、盲目的心理都是不良“心境”,这严重影响整节课中审美快乐的获得,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或鼓励,或表扬,或示范,或调节,使学生以良好心境进入到美术活动之中。
(3)注重自身语言美和仪态美
书法教师是传授美的,美的东西总让人愉快,而传授者本身也应该是美的,这里指的是美的语言,美的仪态,这都影响着学生接受美的愉悦程度。语言美,即要求教师平时注意修炼语言,使之动听而富有磁性,同时注意前后逻辑关系,使话语中充满着生气和感召力,让学生听着教师的声音,便觉得很开心。仪表美,表现在老师的衣饰和体态上,书法教师的衣饰应该有一种特殊的美,走进教室便让人为之一振,而仪态的优雅不凡,风度的超然不俗,也需要平日里去改进,这样,会给学生以信任感和偶像感,面对这样一位教师,学生自然会很愉快。
总之,书法是中国传统所特有的一门视觉艺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它博大精深,意趣高雅的艺术魅力而绵延数千年,雄视海内外令他人叹为观止。放眼未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如何正确、有趣的引导,并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加以培养,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以后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2011-05-19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论坛征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正文]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一、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
道。但是,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第二、重视知识的最终结论,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重构后输送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其实,学科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是载体之上的内容,却不是知识本身。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第三、教学效果的检验方式单一,忽视学生表达、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大多是通过课后练习和测验进行的,同时,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交流,如果不能够把掌握得知识正确、清楚得表述出来,那么这样的知识学习并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传统的检验方式形式单
一、时效性差、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平,也忽视了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程下教学设计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在现代课程观中,认为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设计要注意完备性和系统性,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交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
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二、要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需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需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保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与操作训练等方式,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注意创设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内化知识。言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能力,促使知识内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如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仔细描述所观察的内容;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议论;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并进行交流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中内化知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只有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现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及时地修正错误,才能使他人的知识经验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
第三、教学设计的目标要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转而变为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改,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惊喜和思考。尤其是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内容,对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体现,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的发展将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学方式上、教学策略上、教学设计上、教学手段上进行必要的观念转变,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将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将有益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曾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老师教得很累,学生也学得很苦,但却没有得到多少真正有效的发展。所以,很多老师都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教了!我们的小学语文到底是怎么了?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
“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而造成“假主体行为”;
“杂”: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 “碎”:零敲碎打,至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
“偏”:轻视“双基”,完全否认接受学习,弱化教师职能。细细想来,这些现象不正是造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低效、无效的主因吗?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思想起源及其涵义。
(一)中国的有效教学的思想
孔子提出 :“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启发式教学
孟子也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记》进一步总结并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明确指出:“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教育家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 ”的教育目标出发,认为教育要按照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使儿童自然的自由发展。他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要“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而必须“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二)外国的有效教学的思想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教学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
法国学者拉特克认为:“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与科学,还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三)有效教学的涵义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从“教学”的内涵来看
•有效教学是教师教的活动即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指教学过程合规律性。
•从“有效”来看,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
•有效果--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
•有效益--教学目标是否与特定的社会与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
•有效率--有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一)开端新颖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起始状态的学习欲望源于学习动机的激发。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设疑”“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如教学五年级语文下期的《二泉映月》,则可以从介绍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后哭了,并说听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是什么样的曲子打动他?用简洁的语言激起学生对这首曲子欣赏的期待。接着欣赏乐曲,说说还想知道什么,激起学生对曲作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我认为,重视开端时的新颖,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之一。
(二)刻意求新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孩子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学习的这种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有的课文未尝不可以演一演。比如教学一年级《从现在开始》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课文中猫头鹰、袋鼠、猴子、狮子的动作、说话的语气,想象动物的表情、语言等,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对课文的印象就会加深,对语文课的兴趣将日益浓厚。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三、确立学生主体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中对“有效教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的教学。特征是:学生的实质性参与,主动建构,积极探究,多向互动,积极体验,自我反思。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学合理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发展。
1、鼓励自主学习。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文辞优美、含义深刻。但对于本年段的学生来说,只要稍加感悟、体会,大体能体会文章含着的意思。《生命的壮歌》中,通过动物界的两则故事,告诉人们蚂蚁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其中都蕴含着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请学生自主学习,列出问题。全班交流时,我请学生提出问题,再请已经能够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蚂蚁和羚羊的逃生方法。接着,我就教学重点加以梳理,与学生一起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2、提倡合作学习。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有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式学习既是“课改”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
一个好的合作学习问题必须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设计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时,安排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生根据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取长补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教师运用多种策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知识”的状况,把“发现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研究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把握和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太重要了!“居高” 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教学设计是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能力最大的考验了,我们要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提倡积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制定有效目标,三维设计,相互渗透,螺旋上升。
一般说来,过去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平面的,比较单一的,因而显得比较单薄,较片面。语文知识部分,教师们比较容易把握;至于能力,则较为笼统;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层,就可管可不管了。而新课标采用了三个维度的设计。这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共同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巧妙的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通过科学的过程与方法三维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于永正老师在上《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就在同学们一段一段汇报朗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每读一段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它们的深刻含义。如抓住了“重担”“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重担”不仅仅只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翻山越岭”还指人的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抓住“一次”与“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的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抓住了“八十多斤”与“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学到这里,于老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把我们此时此刻的敬爱与感谢通过你的朗读抒发出来吧!”“于老师和大家一起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心得吧!”,老师和学生一起动笔,一起诵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学生情不自禁,对母亲的赞美溢于言表。于永正老师就是这样平平实实但又有创意的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读书活动,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主线,穿起一颗颗读书方法的珠子,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渗透在其中,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揉合。
(二)、读解策略要“务实” 1.初读要扎实
教研员吴琳老师在《梅林看课堂》一书中曾提到一堂低年级阅读课《美丽的镜泊湖》。课中,那位女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并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结果教学进程“举步维艰”。课后有人问她:“全课共9个生字,多数都比较难写,你怎么不抓住?”她说:“这些字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了,它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我没把更多精力花在初读上。如果过多地处理生字,我担心会冲淡学生的兴奋点„„”
她的话部分地折射出了广大老师对待“初读环节”的心态——“只要生字认识了,大意能看懂了就行了,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其实,语文教学承载着识字学词、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读书操练等“专项使命”,如果学生学完课文后还读不通课文,写不好生字,说不上大意„„他们能良好地“发育”、健壮地“成长”吗?必须明确,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深读时往往想“出彩”也出不了,即使侥幸能出些“彩”,也很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2.深读要切实
初读环节过后,一般就进入学生自主研读、深究探索的深读阶段。按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当前一些教师为追求所谓“书声琅琅”之境,当课堂里的“静场”时间稍长一些便过于紧张,唯恐“气氛沉闷”,因此随意压缩学生静心研读、用心思考、潜心涵泳的时间。而学生因为没有“深入”文本,故而谈出来的阅读感悟就常常显得分散破碎、支离零乱、肤浅浮飘了。
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曾呼吁:“现今的语文课上太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实际上,“要调动学生思维”,课堂里必须有充分的“静场”时刻,否则就无法让其“有效参与”。
五、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水乳交融。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尤其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
一位教师执教《东方之珠》一文,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接着逐个出示关于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的多媒体课件。忽而是海豚精彩表演的视频,忽而出现铜锣湾热闹的街景,忽而又是香港回归时分的视频。最后老师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赞美之情。于是,学生有的吟诗赞颂,有的唱歌展示„„整堂课热热闹闹,好一派情趣盎然。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外在的、空泛的“人文性”大红大紫,而“工具性”却备受冷落,造成文本的丢失、语文的失落。这样的课堂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并不少见,教师盲目地追求教学情境的变换、学习形式的变化;媒体手段的泛滥、高耗低效的使用;刻意地追求多学科的整合、拓展开放,却忽视了语文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引领学生体味文本语言,感悟精妙表达,学积累、习方法。这样的语文课虚张声势,失去了语文味,充其量只是媒体展示课、自然课、活动课,这样的课何谈有效?
语文学习,需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但不是通过这种花哨的形式来实现,而应渗透在语言文字的体悟过程中。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就淋漓尽致地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窦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三个环节,借助多个文本的补充阅读,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了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阅历去体味、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鉴赏文本,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的认同和赞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在丰厚学生文学底蕴的同时丰富其精神世界,真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总之,课堂就是一个舞台,如何让更多的“巩丽”精彩登场,就看我们教师怎样当好“张艺谋”。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