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案: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1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二篇: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谁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情况?现在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七、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八、板书设计
九、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四篇: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姓名:陈皖湘
学号:0902020203
系别: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中国茶历史悠久,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所敬仰。但是国际化的趋势是否也能带动这种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呢?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首先对茶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对茶文化的自身进行剖析,比如内涵、以及现状等。第三部分阐述一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说明茶文化走向世界还有多远„„
关键词:茶茶文化茶道茶艺功能优劣势现状技术投入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媒介宣传政府投入强强联合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据传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发现了它,又在鲁周公时期为人们所知,到了唐朝就开始兴起饮茶之风,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且有我国的“国饮”一说。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中国既是茶的发源地,当然其茶文化也是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礼节现象。在中国当有客来访时,以茶待客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礼节,在备茶时应争求客人意见,因为我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各种细分茶类更是多之又多,故应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待客选茶除了茶的历史因素,茶本身所具有的药效功能更能显示对客人是一种尊敬。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 1
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
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
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现代科学发现
了茶的基本成分有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利于安神、醒酒、去减肥、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等„„
在人们沏茶、赏茶、饮茶的背后又可以折射出其它有关茶文化的许多内容。
比如,沏茶的方法、赏茶应该注意的细节、饮茶的动作、品茶后的感觉让人联想的知识等等,这些就形成了今天特定的茶道艺术。“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
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可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也有很多人可能会把茶道和茶
艺的概念混淆,认为茶道即是茶艺。当然二者是有联系的,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
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
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
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然而这里所说的„艺‟,是
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茶艺之术,是可以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我们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其中“和”是中国茶道哲学的思想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的心
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
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
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
度统一的结果。
茶文化和茶的历史,茶道和茶艺的内在关系,让我们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的同
时也应该关注一下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产茶大国,且中国茶在世界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强国,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茶类别繁多,且每种茶都
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但是真正为人们所熟知的却少之又少,更不用提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除了产业链,技术方面的原因外,现在的品牌化让中国人尤其的意味
深长,因为我们即使在质量上高人一筹,但在价格上依然与别人相差甚远,所以
树立中国茶文化的品牌是一条必须实施的战略!
现在就针对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出一些我的想法。
一、建立茶文化的品牌
我国茶文化有深厚的内涵,所以第一步可以确定品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茶
文化茶道的精神内涵还是茶艺表演的外在形式,都可以确立一个方向,沿着中国
传统文化的路子,融入其中,流向世界市场。或者找到一个和别人文化的契合点
然后进行品牌定位。说到品牌定位,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做出
分析,细分市场,渗透式的商业营销。不过茶现在一般被定位成一种饮料,和世
界品牌碳酸类饮品、咖啡类饮品作着抢夺市场的大战,但是前进却是异常艰难。
我们可以找到茶的差异点进行定位,比如在茶的药效功能上下功夫,在越来越注
重生活健康养生的今天也许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在品牌化的过程中也要借鉴
别人的优点,在发挥品牌的个性上,可以优化包装的样式等,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国的不同风格。
二、加大技术投入,创新工艺流程
在茶的制作上也要注重创新工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符合历史的潮流,不
被淘汰出局。新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推向
世界的过程中更多了竞争的空间,也能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筹码,有利于品牌的推
广,也为高端品牌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大媒介宣传
加大媒介宣传,对于提高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上,利用世界性的频道来进行推广,比如,茶艺表演、茶产区的风光展现、或者茶乡的城市宣传广告等。可以在各国知名杂志上介绍茶要用价值
对于保养的优势,以及推广茶文化知识。利用世界性的赛事或者活动进行宣传,定期进行新闻发布会,以及外国旅客免费茶园参观等。最新颖的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就是网络的宣传,建立专门的网站和外人进行交流,分享茶文化资源,解答茶
文化的相关问题。
四、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茶饮料已被人们当作茶饮,国家在扶持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出了加大资金的支持,在技术,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供应上应相匹配。茶文化有关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缺的,特别是专业型的从茶人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应该在大专本科高等院校开设有关这方面的课程,积极吸取一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新年轻一代。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也要进行茶文化的知识普及工作。
五、国内企业间相互联合国内企业间在面对茶文化走向世界的这条路上要加强联合,不能因为暂时的私利相互绞杀,恶意竞争,这样中国茶首先在国内就难以很好的生存,更何况走出国门?大型企业应该进行交流合作,形成强强联合之势,进行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要各自建立特色,在茶的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87万吨,金额3.9亿美元,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虽然越南、印尼等国的绿茶出口量有小幅增长,但我国绿茶品质得天独厚,竞争优势明显,仍处于霸主地位。绿茶出口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市场增势强劲;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对欧盟出口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出口新兴市场,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并表现出巨大潜力和购买力。另外我国出口红茶3.15万吨,金额4,245万美元,出口特种茶3.64万吨。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只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相互融合,各企业见同舟共济,就不难将茶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学
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案湘教版
课题
学习
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2、了解我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
3、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难点:我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
教法
选择
讨论法,收集资料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课时1
教学
时数
第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8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知道中国是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人说: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已经醒了,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走向世界的中国”。
(板)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基本国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气候类型多样;干湿区、温度带多;生态环境差异明显。
2、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二、区域差异、学生自读110区域差异内容,了解我国各个区域特色。试说说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
引入
补充学生回答的问题
举例
说说五种基本地形,主要气候、干湿区、温度带。
读图,试找出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在图上找出14
市。在图上找出14个邻国,找出主要边境口岸。
2、在图上找出长江、黄河,说说长江、黄河在交通上的重要性,了解长江、黄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中国走向世界
(阅读)111页“中国走向世界”
(提问)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问)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与XX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