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反应快慢与限度(第2课时)教案
化学反应快慢与限度(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概念。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科学研究表明,很多化学反应在进行时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在同时进行,只要可逆的程度有所不同且差异很大而已。【板书】
二、化学反应限度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反应 【友情提示】掌握可逆反应概念要注意:两同(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另外有些反应进行程度很大,称为不可逆反应(如:NaOH+HCL==NaCL+H2O)【问题探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SO2 和1mol O2 发生反应: 2SO2+ O2 2 SO3对以上反应,请分析: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
第1页
(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和逆反应哪个反应速率大?(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怎样变化?(5)反应会进行到什么时间“停止”?(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7)给这个状态命名?(8)反应是否真的停止了吗? 思考: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
1、概念: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思考:化学反应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 【板书】
2、平衡状态特征:
逆——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
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本质)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一定(外部特征)
【讲解】例如,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对该可逆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
(1)单位时间内,有1molN2反应掉,同时有1molN2生成(2)单位时间内,有3molH2反应掉,同时有2molNH3反应掉(3)单位时间内,有1molN2生成,同时有2molNH3生成
以上均表示V(正)=V(逆)规律: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原则:同时、双向进行。
【过渡】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板书】
3、化学反应限度
定义: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限度 意义:决定了反应物在给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过渡】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应的限度
第2页
不同,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有哪些? 【联想】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
4、影响化学反应限度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温度,浓度,压强
【讲解】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即改变平衡状态,那结果又会怎样呢?有兴趣的同学请继续往下预习。【课堂小结】回顾讲过的内容 【随堂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保持恒定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2、下列对可逆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C)
A.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 +2HO互为可逆反应 B.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C.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SO2被氧化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板书设计】
二、化学反应限度
1、概念: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状态特征: 逆——可逆反应 动——动态平衡
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本质)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一定(外部特征)
3、化学反应限度
第3页
定义: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限度 意义:决定了反应物在给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4、影响化学反应限度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温度,浓度,压强
第4页
第二篇: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化学2 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编写学校:吕叔湘中学中学)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即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它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学情分析:
初步了解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发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并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知的学习,通过讨论等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本质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本质
四、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知道当一定的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技研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问题探讨;重难点突破;分析归纳;拓展应用;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课时2化学反应的限度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限度
决定V正=V逆
特殊状态:化学平衡状态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七、教学反思
八、课后巩固训练(15题左右,其中选择题8-10题,16K纸2页)
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物
质的量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2.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限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mol
1时间/min
C.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3.可逆反应N2+3H
22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为零B.υ(正)和υ(逆)相等C.NH3和H2的浓度相等D.N2和H2不再化合生成NH3 4.用NH3制取硝酸的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
4NO+6H2O。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中NH3能全部转化为NO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
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6.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④⑤B. ②③⑤⑦C.①④⑥⑦
7.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
D. 全部
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A.CO全部转化为乙醇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CO和H2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8.CO、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醇是放热反应:
2CO(g)+4H2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增大H2浓度可以使CO转化率达到100℅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升高温度均可加大反应速率
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9.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下列4项中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该选项是()
A.容器内压强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各组分浓度D.混合气体的颜色
10.下列叙述中,可作为a mol CO和b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 CO(g)+H2O(g)
CO2(g)+H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的是()
A.密闭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B.该反应CO和H2O(g)的转化率相等 C.该反应CO的转化率和H2的产率相等 D.CO的转化率和CO2的产率均不能再提高的是3CH2OH(g)+H2O(g)。下列说法错误..
11.为了研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Na2S2O3(3%)在酸性条件下产生不溶于水的S,形成乳白色浑浊的反应,测量所需时间来证明不同浓度或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取3个小烧杯,编号为1、2、3,在烧杯底部中央画上粗细相同的“+”号,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记下从澄清到看不到“+”号所需的时间。
a、b、c。
(3)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进行的操作是。12.(1)一定条件下A2+B
2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A2)=0.5mol·L-1,c(B2)=0.1mol·L-1,c(C)=
1.6mol·L-1,若A2、B2、C起始浓度分别为a、b、c,试回答:
①a、b应满足的关系是。
②a的取值范围是。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c(D)=0.5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则c(A)平=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x值是。
13.对于下列反应:2H2+2NO 2H2O+N2,反应物起始浓度与N2反应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vN2=k[NO]m
n(k是常数),为确定m、n、k的值,进行了实验测定(同压下),测定结果列表如下:
-
1-1
-1
(1(2)计算800℃下,NO、H2的起始浓度都为3.00mol·L-1时,生成N2的反应速率。
答案:
1.D2.C3.B4.B5.C6.C7.D8.B9.C10.D 11.(1)S2O32-+2H+=SO2+S+H2O(2)稀释溶液,确保最总体积相等。比较不同浓度的反应快慢。a>b>c(3)取两份编号3的溶液,一份在冷水中。另一份在热水中。12.(1)① a-b=0.4②0.4≤a≤1.3(2)0.750.052 13.m=2n=12.16×10mol·L·s
-3
-1
-1
第三篇:《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2(鲁科版必修2)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案2(鲁科版必修2)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2.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启发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两个重要的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2so2 + o2 2so3,so2 + 2h2s = 3s + 2h2o。为什么一个式子用“",一个式子用”=“号?说明什么?
有些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即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这与化学反应的限度有关。【板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思考】
下列各组化学方程式,寻找每组内两个化学反应的异同,谈谈你对化学反应的认识。(1)2h2 + o2 ===== 2h2o(放热反应)2h2o ===== 2h2 + o2(吸热反应)(2)fe + 2hcl(浓)=== fecl2 + h2↑ fe + 2hcl(稀)=== fecl2 + h2↑(3)2co + o2 ======= 2co2 2so2 + o2 2so3 【问题】
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板书】
1.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媒体展示】
与不可逆反应比较,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通过表中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思考】
为什么可逆反应中,so2等反应物不可能被全部消耗? 【小结】
1.什么是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特点 3.正反应、逆反应 【问题】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能否出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媒体展示】
2so2+o2 2so3 【问题】
进行到什么时候”停止"了?说明你的理由。【问题】
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请在下图中画出反应a(g)+ b(g)c(g)+ d(g)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图。【阐述】
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从反应物开始建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反应达到平衡。从逆反应开始也可以吗? 【点评】
从已学过的溶解结晶平衡认识平衡的特点,从数学的模式,采用直观的图示认识平衡,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学习变得直观、易懂。【板书】
2.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第四篇:化学必修ⅱ鲁科版2.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精)
课题
(第2课时)学校、作者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海南中学 刘夏雨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过程方法:通过交流研讨建立起化学平衡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并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来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活动
化学平衡的建立 学生活动
[质疑]镁条燃烧后只剩下白色的氧化镁,金属钾与水反应后最终得到澄清的溶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得很完全呢?工业上的两个重要反应:2SO2 + O2 2SO3、N2 +3H2 2NH3,为什么表示生成时用“ ”,而
不用“=”号?
设计意图
联想,思考。
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化学反应。
[分析]两个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生成物的同时,生成物生成反
应物。
[板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 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聆听。
记录。
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还可以从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物是否又生成反应物这个角度去认识。
[阐述]研究可逆反应,提高化学反应限度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使学生知道研究可逆反应,提高化学反应限度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探
究的可逆反应的兴趣。
向某密闭容器[质疑]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呢?比如在一定条件下,中投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氧气,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特点呢?
[指导]可从反应过程中正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与逆反应消耗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
来看。
变化特点是不是一[质疑]若分别从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来看,样的?
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特点呢? [质疑]若从逆反应开始可以吗?若从逆反应开始正、思考。交流·研讨
画出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示意图、发言。
思考
可能回答: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从反应物开始建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速
率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思考,发言。培养学生研讨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使学生懂得多方面思考问题。
[讲述]化学平衡的概念。
[板书]2.化学平衡
[提问]根据概念小结化学平衡的特征。
[板书]特征
(1)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动: 动态平衡
(3)等: V(正)=V(逆)≠0(同一种物质)(4)定: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一定。
记录。
使学生懂得化学平衡的特征。
[质疑]化学平衡还有什么特征呢?能否通过改变条件来调控反应进行的程度
呢?
[演示实验]温度对平衡 NO2 N2O4的影响.[提问]通过这个实验还能得出化学平衡还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5)变:条件改变,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建立起新平衡
观察,思考.可能回答:温度对平衡有影响或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将被破坏等。
使学生了解到条件改变,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建立起新平衡这一重要特征。
并指出可[讲述]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常见因素有哪些,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利于生产。
感悟.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常见因素,体会到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的重要性。
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平衡的重要性。
[总结]
1、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特征
[提问]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你对化学反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回答.使学生明确重难
点
[练习]
1、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SO2与18O2,反应一段时间后,18O2可能存
在于哪些物质中?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思考、回答。
巩固所学的主要知识。
第五篇: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
蓬莱一中化学组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自主学习】
1.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 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 一定的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而且还伴随着。
2.思考:你所知道的能量类型有哪几种? 【思考】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一个化学反应满足什么条件时吸收能量(释放能量)?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常见放热反应有哪些类型? 常见吸热反应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3.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程
(1)从原子与分子角度:。(2)从化学键的角度:化学反应是(3)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释放出能量
D 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