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教学课例
什么是教学课例
什么是教学课例?有的教师认为教学课例就是教学设计,有的人认为就是教学案例,有的人认为是教学随笔,再等等,其实不然。那究竟什么才是教学课例呢?
一、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别
1、教学课例
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它是真实纪录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用文体。反映的课堂教学是全景式的。作者听了一堂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听后感触较深,认为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某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有总结推广的价值;或者作者自己上了一堂课,对教学改革有了切身的体会,想总结交流一下,于是根据录音录像或者记录稿,把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方法措施等加以整理写出来,并适当加上评析说明,这就形成了一篇课堂教学的纪实性文章,即课例。课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设计。它是课前的一个准备。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媒体,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的。
3、教学案例
把教学的内容实例和教学设计意图表现出来就行了。这个例指的是教的内容的“例”,而不是以这堂课作为例。一般是用来交流或者是自我经验积累的。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它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生动的故事加精彩的点评。
二、撰写简述
1、课例的撰写
课例撰写一般分三部分,引言、教学过程实录和总评。课例的中心观点是通过文章的引言和总评来阐述的,引言和总评的写法同一般文章一样。教学过程实录部分是重点,要写具体翔实。
实录部分根据表达方式又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叙述描写,可按“师”、“生”双边活动像戏剧剧本那样分段写出;二是概述说明,类似于戏剧的舞台说明,用圆括号注明,主要写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活动,包括板书、演示、书写、课堂氛围等;三是评析部分,一般单列一段,用方括号注明。课例虽然是实录式的,但实际上并不能也没必要把一堂课内发生的一切都像录音机或录像机那样一字不漏、一景不落地记录下来。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选材和剪裁,突出课堂的闪光点,进行一定的提炼。要精于筛选,把课堂教学中重复累赘的、与表达的中心观点无关的语言、情节等进行合并或删除。
2、“好课例”的标准
(一)非罗列式陈述:好课例不是“有效教学行为”的罗列式陈述。
(二)清楚的背景交代:好课例要把试图要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
(三)语言表达明晰:主角、配角关系明确,语言表达明晰。
(四)充分揭示冲突:角色的心理感受、体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问题具有普遍性;好课例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时代性,其他教师也是可能遇到的。
(六)反映教学实践问题:好课例应反映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七)篇幅要适当:课例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的范围内,有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总的说来,课例不能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而要引人入胜,有中心、有主题,力图解决现实中的普遍问题,他人能从课例中“学有所获”。
第二篇:什么是课例研究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不是课例。课例是一节节具体的课,课例研究是要对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进行研究,是要弄清一节课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
课例研究也不是教案。教案是具体一堂课的教学方案,是由具有特定教育思想的教师制定的、面对特定的学生、在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意义是发生在一定范畴里的,包括具体的时间、范围,特定的区域、人群等。课例研究活动还要研究支持性的材料,结果具有普适性。
课例研究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与积累的过程,是教师完成某一课堂任务的支撑性材料。如在《项链》一课的课例研究中,材料的主题可以是“反映当时法国虚荣腐朽和没落颓废的社会生活”,也可以是“细节决定成败”,“人生变幻无常”等,这适用于各种课堂情况。
(1)常见的教学课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对教学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进行说明;二是如实描述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包括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师生是如何互动的,描述应点面结合,给人以整体感,同时又要突出重点;三是对授课过程及效果的反思与讨论。
(2)课例研究的材料应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反思性材料四部分组成:
1、课堂呈现材料。课堂呈现材料指向课堂教学的实现,可以是教案、课例、课堂实录、课堂片段、说课稿、教学案例等。
2、支持性材料。包括学生学习层面的知识情况分析、课堂呈现的学习知识来源、课堂教学内容建设的支撑性教育理论资料,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等。
3、结果评价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是某一课堂实践情况的评价性记录,可以是简单的效果等次,可以是翔实的课堂实践得失记录,还可以是学生作业,如成功的或失败的学生作文。
4、反思性材料。教学反思是课堂实践的心得体会.要注重成败得失的原因分析、改进设想等。
这些材料难分轻重,课堂呈现材料是重要的,可更多时候研究的重点会指向支持性材料、课堂评价及反思性材料,因为研究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抄一个方案以应付某一堂课。
三、课例研究怎么做
1、怎样积累课例研究材料
课例研究材料的组成要求是:
(1)明确的目标。某些方面或领域会因教师积累较少而不可能做深入研究,所以目标应是教师熟悉的且有所侧重。如课堂教学语言的专门性、示范性,用语的文化内涵,表达的逻辑性、信息含量等,都有较难的要求,因此可以在一个或几个课例研究中有较集中的研究和突破。
(2)完整的结构。一是课例研究材料的结构是清晰的,由课堂呈现材料、支持性材料、结果评价性材料及教学反思四部分组成。二是材料分类要清楚,如从文体上选择,小说可选择鲁迅的《祝福》,散文可选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3)合理的数量。数量以10个左右为宜。教师的工作是双线:内线是教育研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的诗意教学;外线是上好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学习成绩,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要求,是教师不可忽视的生存现实。个人的研究是重要的,但外线的工作压力很大,会占去很多精力,进行太多的研究是不现实的。
(4)恰当的周期。课例研究一般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教师对第一问题的思考及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发展、完善。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经历新手型、熟手型、专业型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要的时间是五年左右。另外,在学制上,教师要有一个完整的跟班循环,才可能对具体的课例研究材料形成一个不断设想与实践、不断跟踪、不断搜集与积累的完善周期。
2、课例研究在行动中生长
课例研究具有生长性特点,是随着研究者的行动不断深入发展的。(1)在观课中生长。
观课活动为课例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观课被界定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方法。对观课的认识,很多人止于此,即只注重课堂部分。对课例研究,观课活动的有效性在哪里呢?
观课活动分为准备、上课、评课三个阶段,从课例研究工作来看,第一阶段最重要,第二阶段是成果展示,第三阶段价值因人而异。
第一个阶段表面上似乎是为某位老师上好公开课而准备,其实是备课组、教研组甚至学校或某个区域层面教师的群体合作探究活动。这一阶段,大家会对每个细节进行推敲,最后会有较为妥当的方案。这是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是集体志趣的融合。从课例研究层面看,这一阶段会提供几种课堂呈现方案,课堂呈现细节中的“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另外,支持性材料(包括相关理论)会在方案的选选中涉及。这是认识课堂呈现的机会,更是收集支持材料的绝好机会。
课例研究者要积极参与观课的每一步骤。事先应翻阅已有的课例材料,进行细致的研究,针对开课教师的特点及学生情况,提出一套设想,在准备阶段贡献给开课教师以印证自己的研究,或使自己的设想现实化。如果是年级相同,教学进度也相同,那自己就应先上一下。
如果年级不同,也可借班试上,使自己有全面的感受,使设想更符合实际。到评课阶段,就要认真思考相关的评课意见,进行课例研究的发展完善工作。这个阶段的研究工作,要能听出“话中话”。评课者有时碍于情面,评得非常委婉;有时只拣好的说,回避缺点;有时看似无关痛痒的套话,但语气中会透出意见。这些都要求课例研究者有较高的辨析能力。(2)在课堂实践中生长。
教师对课堂呈现材料部分进行课堂实践。尝试从内部方案语言向外部课堂教学语言转换。要实现这个转换,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有新的变化。个体已有结构图式的变化是渐变,一次尝试一般不可能全部实现。其他材料为课堂呈现材料及教师实践提供支持,课堂实践又促使教师积极调整课堂实践方案,搜集和充实其他支持性材料,很多人把注重个人实践理解为设计好一个方案,然后实践,如达到目的,就大功告成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从课例研究层面来看,除了要尝试性地实践之外,还要不断使课例研究材料系统化,并不断升级。一个课例研究材料的完善不是一次或一年就能做到的,它是无数次实践的结果,有的也许要我们付出终生努力,一个研究周期一个研究周期地延续下去。
(3)在比较、观课中生长。
教师建构的课例研究材料不可能是完美的,要不断地比较与分析、发展与完善。比较的思路是:与其他教案或课堂实录作比较,找出差别所在,分析差别原因,找到差别的支撑性理论依据。进一步的做法是:把相关的材料找出来,筛选出课例研究需要的部分,并充实进课例研究材料之中。
教师在学习实践中随时关照自己的课例研究,及时丰富研究材料。现实中有价值的言语事件、新生的有生命力的词汇等,都可以融进课例研究。一般做法是:及时写进材料里,尽快在课堂上实践、验证或找机会讨论、分析。如《祝福》一课的积累,当教师接触到叙事学知识时,就应该清楚既然由“窝”来叙述,文本就不是一个祥林嫂的故事,应该还有一个五四落潮时期失意彷徨的知识分子“我”的故事,把这些材料充实进研究材料中,能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师的教学研究不能止于简单的积累,也不能是不切实际的研究。课例研究可使教师轻松的成为一个研究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课例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
上世纪70年代,流行优秀教师教学实录,目的是想让大家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方法,吸取他们的经验;80年代前期,又开始流行教案集,将有经验教师上得比较成功的课的教案拿出来,供大家模仿、学习;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流行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的内容有几个设计(教学思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经验的人拿出来给没有经验的人来用。和以前相比,现在讲的课例研究,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
但正如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家的研究是有层次的一样,教师做课例研究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是个人反思的载体,可以是理论研究的素材,也可以是他人学习的范例。由此出发,教师所做的课例研究其呈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全程描述一堂课,从中反映教师设计和实施的脉络;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是对一堂课的某些关键点的描述,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的讨论。
2、课例研究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
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课例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试想,当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等时,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那该是一个多美妙的过程啊。这才是课例研究所真正追求的。
3、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
课例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课例研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教师的课例研究是需要准备的,这种准备既是来源于专业上的(理论的和经验的),也是来自于行为的。
“如果一个水手不知道自己正驶向哪个港湾,那么就没有什么风会对他有利”(塞尼卡)。教育理论的首要功能可能不在于直接为教师的课例研究提供技术、增加教育知识,它的重要用处在于让教师在研究时有一种教育思考和专业自觉,获得一种研究的方向感。
教学是种实践,要向经验学习。用心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由成功的、失败的种种体验而积累的教学经验,对改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其他教师具有启发和引领作用。“相观而善谓之摩,教师同伴之间先进经验和行为的相互引领,也是教师课例研究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幼儿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教师在各个层面获得更大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我园根据幼儿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组织了一系列的园本培训。在进行园本教研培训的时候,更多站在教师的角度,根据教师在教学业务上需要自我发展的心理来思考如何使之更贴近教师的发展实际,支持他们自我体验、自我内化、自我架构,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课例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它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研究主体,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以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题,开展了多样化的教研活动,经过研究实践,我们发现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教研组内形成了合作探究、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浓郁氛围,丰富了教研文化,形成了较好的研究团队。通过课例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课例研究活动的含义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优化。
二、课例研究活动的操作模式
课例研究不仅着眼于简单的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
我园的课例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小组研究和弱项研究,成立相应学科的课例研究小组,以这些小组为单位对老师们教学水平弱的领域或老师们不敢组织的一些学科形式进行大胆的实践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如节奏乐活动、探索活动、看图讲述活动等),共同设计教案,制作教具,每次活动后根据情况进行分析与改进,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填写评析表;活动后进行反思与总结;目的是让老师们在研讨的过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养成反思的习惯,在教案设计、教学策略、组织形式等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一)基本操作模式
我园开展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模式是“提出问题——设计活动——课堂实践——研究反思”。
1.提出问题。问题通常就是进行课例研究的主题。课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指导与点评等等产生的困惑与疑问。我园就将教师的弱项学科作为研究的问题,相应的学科小组再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如:音乐组研究节奏乐《拔根芦柴花》、科学组研究《有趣的磁铁》、语言组研究《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等等。
2.设计活动。就是课例小组备课、写教案,即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学习掌握的新教学理念,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具体详细的方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首先由一位教师进行设计,然后在小组会上介绍教学设想与意图,大家讨论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教学设计;二是先进行小组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处理细节,然后由上课教师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3.课堂实践。上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其它教师听课、观察、记录。
4.研究反思。课例研究小组召开反馈会议,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下一次上课的教案。
(二)课例研究活动的“立体式”模式
我园开展课例研究活动除了以上的基本模式外,还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立体式”研究模式。
1.一位教师围绕主题,就同一课题连续上多次研究课。这种形式的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个人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人快速成长。
2.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同一课题先后上多次研究课。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之间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不足,对应自己的教学活动能注意“扬长避短”。同时,我园还在这种形式中采取了骨干教师上第一次的活动,即示范课;年轻教师上第一次活动,即靶子课等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
3.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就不同教学课题先后顺次上多轮研究课。
(三)课例研究活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1、实施阶段。我们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主要经历了“尝试思考阶段——经验提升阶段——成熟分享阶段”三个阶段:(尝试思考阶段)(经验提升阶段)(成熟分享阶段)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方案与准备——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修改教案与教具——第二次实践课——再次研讨反思再次修改教案与教具——第三次实践课——再次研讨反思——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课例研究活动的内容是由研究小组商讨确定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有执教老师设计具体方案,由组织教师说课(说课包括三说,即:说教材——对教材的理解,重难点和可挖掘的教育因素、目标制订与依据;说教法学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和问题,有什么优势,幼儿可能取得怎样的学习效果;说过程——重难点的解决办法、哪些主要的环节、教师怎样应对幼儿的反应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与研讨。每次的研讨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尝试思考阶段我们的重点是理论学习和课后研讨过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合作能力,不仅要找出问题和优点还要找出原因和对策,使模糊的问题变的清晰,不断修正教育观念和行为。在经验提升阶段,我们的重点是促进教师掌握学科领域的教学技巧,同时要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自身的教学风格。在经验分享阶段,重点则是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把好的经验向园内园外辐射。
三、课例研究活动的实施效果
1、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从前我们在设计组织观摩课或优质课的时候,大多情况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习惯进行选择内容并设计教案的,评课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不深入;但课例研究的形式就需要所有的老师都来思考“如果我组织回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有这样的缺点?怎样改进?”等等,而且组织者和评析者都要很细致的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结合教育理念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的让观念内化成行为。
2、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以来,我们发现老师们拿到一个教材,首先能分析教材,寻找其中隐藏的教育价值;在制定目标时会考虑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做到明确具体可行;在设计过程时更是紧紧围绕目标和幼儿的兴趣特点,这样以来,活动的质量就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组织活动的教师是凭借了集体的力量,在实践中感悟、反思和提升的,因此,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3、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打开了道路。幼儿园现在都注重培养“研究型”的教师,原因是善于研究的人才必定能推动幼儿园的长足发展,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使老师们的心都沉稳下来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观察。比如在以往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只是说哪里好哪里不好,而现在评课或提出意见的时候都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改进的具体办法?理论支持是什么?等等,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
4、形成了团结、合作、信任的团队精神。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相互帮扶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与特长,汇集起来的力量是不可估测的,课例研究活动就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增进了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老师们会从失败中共同寻找原因,从成功里分享快乐。另外,我园还长期开展了“传、帮、带”活动,在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的具体指导、带领下,大家在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中成长。
总之,课例研究活动是一种参与式的园本培训,有效激发了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武义教科所
雷国强
其特征是一群教师观察鲜活的课堂,通过教学和合作分析、讨论,收集信息,展开研究,共同促进执教者和观课教师教学执教水平提高。在课例研究中,被观察与研究的课称为“课例”。课例由一位教师负责教学,其他人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记录,并在课后讨论所收集的材料,仔细观察教学过程以及认真探究其中得与失的一般教育教学原理。通过讨论,课例的设计者在广泛吸纳意见和反思的基础上将重塑自己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校本教研的范式与载体,可以促使执教者与观课教师教学观念的整体变化,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例研究与我们日常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评课相类似,但它有明显区别。其一,它有具体清晰的研究主题;其二,它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三,它有科学的研究结果呈现方式。推进课例研究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听课评课中凭感觉的随意性以及“没有理论的操作建议”等现象,引导课堂教学研究从课例分析走向真正的有主题的课例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系统化与研究方式的科学规范化。推进课例研究,有利于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方式聚焦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有利于在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培植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的学科教研能力和方法,有利于增加教师合作学习和研究的意识,促进教研组成为学习研究实践的共同体。
第三篇:《什么是周长》课例
“做数学”让概念理解更透彻
——《什么是周长》教学课例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5页内容。【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是后续学习有关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为此教材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摸、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和感悟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并初步感知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同时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一圈”比较熟悉,但是,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一周”、“边线”还有些模糊,对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表面较为混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完善和丰富,因此,教学中需要安排多层活动,从已有的”一圈“的认识实现对“一周”、“一周边线”、“周长”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建立周长的表象,感悟周长的本质,从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2.经历抽象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周长的测量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测量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成功的快乐。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设计理念】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的分析,为了有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情境引入、认识一周、认识周长、测量周长、练习拓展”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一认、辨一辨、量一量、数一数、找一找等数学学习活动,在“做数学”中,经历从“感知--表象--抽象--解释应用”的概念建构过程,逐步理解周长的本质属性。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并理解周长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具、学具】 信封、直尺、卷尺、毛线、树叶、手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环节一 认识一周
1.师:喜欢看运动会吗?动物王国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看,小鸡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小兔子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小乌龟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沿着边线跑的,从起点开始跑了一圈又跑到了起点。2.点明:其实,这“一圈”在数学上叫做“一周”(板书:一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富有童趣的动物运动会情境。动态展示三只动物的赛跑过程,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一圈”(即沿着边线,从起点又回到起点)也就是数学上的“一周”,为认识“周长”提供鲜活的感性经验。
环节二 认识周长
(一)描一周的边线
师:我们知道了一圈就是一周,老师将一些物体的表面印在了纸上,你能把它的一周描出来吗?
请拿出1号信封里的图片,动手描描吧,看谁描得又快又好!1.学生尝试描。
2.同桌交流:是怎么描的。
3.全班交流:是怎么描的。学生边说边演示。然后教师将学生描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4.比较、小结:都是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描了一周,又回到起点。5.揭题:像这样,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板书:的长度)数学家给它起个名字:周长。(画两道斜线,板书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在周长前面板书:什么是)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描一描、说一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一周,形成“一周”的表象(即沿着边线,从起点又回到起点),有了对周长认识的表象支撑,巧妙地引出“周长”,从感知-表象-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指周长
1.看着黑板上展示的三个图形,说说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海星表面的周长?什么是树叶图的周长? 2.师展示正例、反例
(1)师:老师也描了一个物体表面的周长,(课件出示)老师描的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为什么?
(2)师:这次描的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为什么?
(3)师:小蚂蚁也来凑热闹了(课件播放动画),它描的是树叶的周长吗?为什么?
3.师:刚才小蚂蚁找出了树叶的周长,你能从身边物体的某一个面上找出周长吗?
(1)生尝试找并说给同桌听(2)全班交流
4.课件演示老师找的周长。【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所描图形的一周,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周长的含义。再通过反例和动态播放小蚂蚁爬树叶一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周长即一周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更为广泛的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环节三 测量周长
师:刚才我们找出了树叶图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现在你能把它们量出来吗?为了帮助我们同学更好地测量周长,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课件出示):每个小组的测量工具都在组长的信封里;测量树叶或数学书表面的周长;前后四人为一组,比一比,哪组量得又对又快!1.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师适时录下学生活动过程)
2.展示、交流:同学们在测量时,合作的非常好,老师不禁用手机录了下来,想一起欣赏吗?(播放录像视频)。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量的?你们也是这样测量的吗?
3.演示:老师也量了树叶的周长,来看看吧!(课件演示规范的测量过程)
4.反思:刚才我们量了树叶和数学书表面的周长,量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量什么?
【设计意图】在测量周长这一活动中,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测量工具,学生根据测量物体的不同特点,创造性的选择方法工具,确定测量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周长,充分体会“化曲为直”的重要数学思想,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展示学生测量过程与结果的同时,我利用手机录像展示交流,既能展示学生合作的经历,又能让学生享受到合作学习成功的快乐。
环节四 辨一辨、练一练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周长,又量了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学的怎么样啊?下面我们一起闯关好吗?有信心吗?
第一关:下面哪个图形描的是周长?
追问:什么样的图形有周长?(板书:封闭)
第二关:下面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1.生尝试数周长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比较
4.反思:数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数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闯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本质属性。为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积累活动经验。
环节五 总结拓展
1.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能把自己的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吗?
2.找生活中的周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周长,来,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找周长!(课件出示图片)周长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3.其实啊,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数学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处处都有周长,都有数学!【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到生活中寻找周长,解释周长,深刻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体会学习周长的意义,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课堂实录】
环节一 认识周长
师:同学们喜欢看运动会吗?今天动物王国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它们要赛跑的路程是绕着操场跑一圈。
看,小鸡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生:不符合,因为它一圈没跑到,只跑了半圈多一点。
师:小兔子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生:不符合,没沿着操场的边跑。
师:小乌龟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生:符合,因为它跑了一整圈。
师:这“一圈”,我们在数学上叫做“一周”。(师板书:一周)
环节二 认识周长
(一)描一周的边线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圈就是一周,老师将一些物体的表面印在了纸上,你能描出它的一周吗?
生拿出1号信封里的图片和彩笔,动手尝试描。(教师巡视指导)
师:都描完了吗?现在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开始!
同桌交流:是怎么描的。
2.师:现在谁愿意和我们全班同学说一说,带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3生主动带着作品到讲台前,师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你描的是谁的一周?是怎么描的?
生1:我描的是树叶,从起点开始,沿着图形一周的边线,又回到起点。(生边描边说)
生2:我描的是正方形,从这里开始,描了一周,又回到这里。(生边描边说)
生3:我描的是星星。从这里开始,描......描,又描到了起点。(生边描边说)
3.师生小结:都是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描了一周,又回到起点。4.师揭题:像这样,从起点开始,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就是图形的一周。(板书:图形的)这一周的长度(板书:的长度)数学家给它起个名字:周长。(画两道斜线,板书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在周长前面板书:什么是)。
(二)指周长
1.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生:正方形的边线。
师: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指着黑板上展示的图形)
师:什么是树叶图的周长?
生:树叶图一周的长度。
师:什么是海星表面的周长?
生:海星一周的长度。2.师展示正例、反例
(1)师:老师也描了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描得不完整的)老师描的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没有描完。
师:没描完是什么意思?
生:要描完整整一周。
(2)师:这次描的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为什么?
生:是的。因为一周描完了。
(3)师:小蚂蚁也来凑热闹了(课件播放动画),它描的是树叶的周长吗?为什么?
3.师:刚才小蚂蚁找出了树叶的周长,你能从身边物体的某一个面上找出周长吗?
(1)生尝试找并说给同桌听(2)全班交流
4.师:老师也描了一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课件演示)
环节三 测量周长
师:刚才我们找出了树叶图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现在你能把它们量出来吗?为了帮助我们同学更好地测量周长,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课件出示):每个小组的测量工具都在组长的信封里;测量树叶或数学书表面的周长;前后四人为一组,比一比,哪组量得又对又快!1.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师适时录下学生活动过程)
2.师:同学们在测量时,合作得非常好,老师不禁用手机录了下来,想一起欣赏吗?
生:想。
师:来一起看大屏幕(播放录像视频)。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量的?你们也是这样测量的吗?
3.师:老师也量了树叶的周长,来看看吧!(课件演示规范的测量过程)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周长,也量了树叶和数学书表面的周长,现在我们反思一下,量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量什么?
生:有四条边的,就量两条边的,一个是宽的,一个是长的,然后再乘以2.师:说的多好,很简洁,很有概括性。他其实说出了像数学书封面这样规则的图形的量法,先亮出长与宽这两条边的长度,然后再分别乘以2,最后再加起来。多好啊,我们班同学真的很会思考。环节四 辨一辨、练一练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周长,又量了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学的怎么样啊?下面我们一起闯关好吗?有信心吗?
第一关:下面哪个图形描的是周长?(课件出示)
生1:图③、图④描的是周长,因为描了图形的一周。
生2:图⑤描的也是周长,也描了图形的一周。
生3:图①描的不是周长,因为没有描一周。
生4:图②描的也不是周长,这是个角,根本描不了一周。
生5:这个图形不是完整的,不是封闭的。
师: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
生(略)
师: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板书:封闭)。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师:刚才我们描出了图形的周长,现在你能数出图形的周长吗?
第二关:下面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课件出示)1.生独立尝试数周长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比较
4.反思:数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数什么?
师生小结:数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之和。
环节五 总结拓展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周长,来,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找周长!(1)(课件出示一张照片)
师:它的周长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照片四条边的边线。(师课件演示)
表示照片一周的边长...之和。
(2)师课件出示一条裤子、一件衬衣的图片,生找周长,说表示的意思。
(3)师课件出示一张四层花坛的图片。
师:你能找出这个花坛上面的周长吗?
生独立思考后上台描出周长并解释。(生都是从花坛的某一个面上找的周长)
2.师:其实啊,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数学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处处都有周长,处处都有数学!下课的时候,就让我们到生活当中再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周长,下课!【评析】
认识周长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习近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为此,李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注重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本质含义。
1.创设的故事情境有“境”又有“情”。课始的动物运动会三只动物赛跑的情境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很好的认知背景,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学生在欣赏、思考、争辨中实现了由“一圈”到“一周”认知的数学化。
2.用“做数学”代替学数学。教师为学生提过了丰富的素材,组织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如描图形的边线、指图形或实物的周长、量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到生活中找周长等,学生在实验操作、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充分地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形成清晰的表象,在“做数学”中,让抽象的“一周边线的长度”变得形象、具体,学生学得主动,理解得深刻。
3.重视数学思想的体会,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测量素材,不同的测量工具,学生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灵活选择测量工具,确定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进一步体会了周长即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而且很好地体会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同时在同伴合作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很好地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可以说是概念课有效教学的很好的范例。当然,遗憾也是资源,也是美丽,遗憾的是虽然教师注重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周长是一周边线的长度,与面无关,但学生对于周长与面的大小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混淆,如果教师教学时,提供的学习素材有意突出周长,弱化面对认识周长的干扰,教学将会更高效。【教学反思】
2014年11月我执教的《什么是周长》获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再观教学录像,我深深地体会到课上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我本课的最大成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我很好地实践了“做数学’的理念.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学习的具体组织过程应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注:参考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杨凯王真红主编)如何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更好地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本课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1.激发出学生乐于“做数学’的热情是前提。课始,我以富有童趣的动物运动会引入新知的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利用熟悉的生活经验,发掘知识的原型,认识了“一周”。课中,再通过描、指、说、量、数、找等一系列活动建构周长的概念;最后又回到生活中找周长。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又从数学到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
2.给足学生做数学的素材是关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虽然在三年级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概念的建构要充分经历“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本课教学中我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感知大量异质性材料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形成周长的表象,抽象出周长的意义,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效达成了“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数学情感积极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测量数学书表面周长的活动中,有的想到先分别把四条边的长度测量出来,再加起来;有的则直接看出了这个规则图形的特点,想到了先测量两条不一样的边的长度,再分别乘以2,最后再把结果加起来的方法......这里学生的思考是多角度的,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小组合作的情境下,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了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3.组织好学生“做数学”过程中的交流使体验更深刻。低年级学生加强说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课中,我适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把在活动中的体验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对一周的描述、对周长概念的描述越来越完整,说得越来越连贯,越来越完满,有效地实现了认识——内化——概括——迁移的认知目标。
教学在遗憾中优化。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学生对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大小理解仍然有些模糊。在找生活中的周长时,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和思维障碍,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只能从花坛的某一个面上找周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提供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学习素材,如用木条做成的框架等,突出边线,弱化面对认识周长的干扰,设计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周长的本质属性,从而建构更为清晰的数学概念。
第四篇:教学课例
找准切入点 长文也轻松 ——河大版《社戏》教学实录
隆尧职教中心 王春华
一.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本文最后一段对豆对戏的赞美,似乎与文章前面的内容矛盾,因此,对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字词到文学常识,从情节到主题,从景物描写到人物刻画,从语言品味到写法揣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许多可以大讲特讲的东西。如果要面面俱到,恐怕不是两三节课可以解决的。但这些因素是否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设计《社戏》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割爱,从内容入手,紧紧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美”,趣味横生的“童趣美”,感人至深的“人性美”,并由此启发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课文语言锤炼的精确,修辞运用的贴切,景物描写的细腻。整节课,都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达到了。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我在设计《社戏》的切入点时,从文题入手,由看社戏时并不好看,而小说结尾却说“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出矛盾,引起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课堂教学也由此渐进状态。【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认真自学,精心预习。(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预习一篇课文的要领: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3在文中标出美词、美句、美段及你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并注明理由。
4、尽可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5、试着用一到二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罗大佑的《童年》)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吧?它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长大了每每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去他的童年看一看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社戏吧!(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课前布置的三道预习题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我们看第二道题:故事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生:围绕社戏展开的。
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或者是通过课文的什么了解的? 生:看题目。师:很好,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了文章的线索主旨。大家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1:《羚羊木雕》。生2:《散步》。
生3:《金黄的大斗笠》《爸爸的花儿落了》《紫藤萝瀑布》。(大家意犹未尽)师:哇,回答出了这么多,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继续坚持!
本文的线索是社戏,那么根据课文中人物的活动在社戏前可加什么动词? 生4:“看”。
师:既然是戏,为何不是听戏?咱们不是经常这听那些戏迷们说:走,听戏去!生5:戏迷懂行,看戏是为了听戏,而小孩子是图热闹所以用“看”。
师:非常好!俗话说的好: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此时老师顺势让学生理清思路)那么课文围绕看戏写了几部分?
生6: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师:好,咱们再看那夜的戏热闹吗,好看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地方写出“我”的感受的?(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7: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同意。
(三)质疑探究 齐读最后一段(两遍)
思考:那戏真的好看吗?那豆真的好吃吗?结合课本回答。(师巡回教室,提示学生作圈点批注。)师:戏怎么样呢? 同学异口同声:不好看。师:戏不好看,豆也很—— 同学异口同声:一般般。师: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生1:课文第18节,“那铁老生却又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2:课文第19节,“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作者想看的没演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3:课文第21节,“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作者最讨厌的演了可见戏不好看。
师: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其实都是从正面直接写戏的不好看,那课文有没有从侧面写戏的不好看呢?同学们可以找找看观众看戏的反应。
生1:课文第21节,“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师:回答得很好,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都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能好好体会,争取在自己的写作中间有效运用,那么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定能上一个台阶。
师:戏并不好看,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迅哥就忘不了那夜的戏和豆呢?“我”究竟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人
师: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让“我”难忘?请大家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生1:课文第7节,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能看出大人的忧虑,并及时打包票,让大人放心,可见双喜是非常地善解人意。
生2:课文第26节,“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说明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生3:课文第26节,“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居然带着小伙伴们偷自家豆,可见阿发很无私,慷慨大方。
生4:课文第33节,“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这里可见双喜很聪明,机灵。
师:双喜在这里的言语给人感觉好像偷人家豆子还是给人家面子。大家好像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小伙伴的身上,还有别人吗?
生1:还有六一公公,他的豆子明明被别人偷了,但他似乎不真正生气,只要别人表扬两句,他就非常高兴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
生2:课文第39节,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可见六一公公非常热情好客。
生3:我认为还有八公公,伙伴们不仅用了他的船,还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八公公是个细心的人,他肯定发现了,但他并没有找小伙伴们“算账”。可见八公公是个善良的人。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概括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说)双喜: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是孩子们的领袖。
阿发::憨厚、无私,慷慨大方。
六一公公:是一位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老人。
八公公:善良。
师:所以“我”难忘的是平桥村的人美。(板书:人美)大家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文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了哪些方法?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那“我”难忘的除了人,还有没有其它呢?
生(众):景色。
(四)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写景句,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写景句并说明喜欢理由。
(朗读,思考)
生:课文第11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从嗅觉进行景物描写。生: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是从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生: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是从视觉进行景物描写。
师:11小节是这篇课文最典型的景物描写,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抓住人的感官进行景物描写(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等)
希望大家记住这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我们的写作中能运用自如。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1小节一起感受“我”所难忘的平桥村的美景。(板书:景美)
师:“我”所难忘的除了人美,景美,其实还有和平桥村的伙伴们所结下的深情厚意。
(板书:情美)
(五)总结点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虽然大家有些意犹未尽,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让我们课后再细细体会。现在我们结合板书一起来巩固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随生说:“我”醉翁之意不在戏,而是在平桥村的淳朴村民以及和小伙伴们所结下的友谊,在意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的感觉,难忘的是看戏前后那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怀念的美丽的江南美景。
好,大家说得很好。
(六)布置练笔
师:课下找出“归航偷豆”的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标出来朗读记诵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段景物。
(七)板书设计
社戏
看戏: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乐土:人美:语言 动作 神态
景美:视觉 嗅觉 触觉
情美:亲情 友情 乡情
四,教学反思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找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教材的取与舍和找准切入点,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入点要鲜明醒目,击中“要害”,让学生有“想头。二是要还课堂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赏析品读。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 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第五篇:教学课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体的差异,能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对比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能概括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声现象,通过听觉感知,得到美的感受,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
教学方法:启发、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相结合
器具材料: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烧杯、水、钢锯条、鼓、真空玻璃罩、闹铃、抽气机、胸麦、土电话、收音机。
一、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一:几种声音(1)轻松的口哨声(2)机器的马达声(3)切割机的工作声(4)锤子的敲击声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讲授新课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相互讨论,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活动一:利用手边的器材发声,并认真观察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2)音叉的振动没有立即停止,因此声音也不会立即停止。学生活动二:敲击音叉一下。(让学生自己感受声音是否立即停止)(3)振动停止,声音的发生便停止。
学生活动三:用力敲击音叉一下。让音叉的声音快速停止。(根据生活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多媒体播放二:声音的片段
(1)雷声————地面上的人能听见(小视频)初步思考声音的传播条件(2)静静的垂钓者。(图片)(3)隔墙有耳。(图片)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演示活动:真空杯中放入正在发声的手机。(1、不盖盖子
2、盖上盖子)
学生活动:认真听听声音有何变化,思考:声音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师生共同分析,不盖盖子时,声音听起来很清晰,盖上盖子时,声音明显变小,甚至几乎听不见。
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利用课本表格总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学生自读课本“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格)
5、回声
多媒体播放三:回声小视频。
(学生“自读课本”了解回声知识)通过看视频,知道回声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2、3、4、5
四、作业 课后练习6
五、板书
振动————发声(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波的形式
声音~~~~~~~~~~~~~~~~~~人耳
传播(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六、设计仓促,对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解决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