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21:1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篇:《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性质: 学科必修 学 时 数: 18

学 分 数: 1 课 程 号:

开课学期: 1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科学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概念范畴;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内容、研究方法;了解算法、数据存储、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应用、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定义、内涵、研究范畴、学科的知识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用途。

2、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学科知识体系。

3、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本科专业分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4、了解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信息的机器表示、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是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数制及各数制间的转换,掌握二—十进制、二—十六进制间的转换。

2、掌握原码、反码与补码。

3、了解定点与浮点数据表示。

4、理解BCD码、ASCII码,了解汉字编码、数据校验码。

5、了解逻辑代数。

6、理解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了解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与评价方法简介、总线、系统主板、主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2、了解系统主板及其功能。

3、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

4、掌握主存储器的概念、特点

5、了解输入输出系统,了解常见输入输出设备。

6、了解外存储器的类型与特点。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软件(语言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服务性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等)简介、应用软件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系统软件的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功能及常见操作系统。

3、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极其特点。

4、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极其功能。

5、了解网络管理系统极其功能。

6、了解服务程序极其功能。

7、了解驱动程序功能极其功能。

8、了解常见应用软件。

(五)主要的相关技术简介(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简介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主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数据库技术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概念、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创作工具。

3、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与应用

4、了解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

5、了解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相关技术。

(六)计算机基本操作(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机器的启动与关闭、桌面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夹与文件的管理、回收站操作、控制面板。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机器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桌面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任务栏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3、掌握文件夹与文件的创建、复制、剪切、粘贴、查找、重命名、属性更改。

4、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5、掌握删除内容的恢复。

6、了解系统设置与控制面板

(七)中文文字处理(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文字处理软件基础、文档的创建与编辑、文档排版、表格操作、图文混排、邮件合并、文档打印。

教学难点是复杂的图文混排。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关闭与启动、环境组成与使用。

2、掌握新文档创建、保存、文字录入、文档基本编辑、文本选择、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查找与替换。

3、掌握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项目符号和编号、页眉页脚、中文版式、水印效果、边框和底纹。

4、掌握表格操作。

5、掌握图文混排。

6、掌握页面设置与打印。

7、掌握邮件合并。

(八)中文电子表格处理(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电子表格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工作表操作与格式化、字段与记录的增删、数据块的复制与移动、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工作表的页面设置与打印。教学难点是图标制作、高级筛选、数据库函数。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环境使用。

2、理解并掌握工作簿、工作簿、字段、记录、数据类型等概念。

3、掌握单元格的选择、单元格不同数据类型数据的录入与填充。

4、掌握单元格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及函数与公式的使用。

5、掌握常用函数:max、min、sum、average、if、count、countif、year、month、day、date、today、left、right、mid、dsum、dmax、dmin、daverage、dcount

6、掌握条件格式与选择性粘贴

7、掌握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图表制作。

8、页面设置与打印。

(九)中文演示文稿创作(0.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演示文稿软件的基础知识、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幻灯片外观设计、幻灯片的交互、动画效果、放映、打包、页面设置与打印。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环境使用。

2、掌握幻灯片的选择、插入、删除、移动操作

3、掌握幻灯片文本内容的输入、对象的添加及编辑

4、掌握批注的、备注的编辑

5、能够熟练地设置幻灯片的外观,应用母版、模板、版式,设置背景。

6、掌握超级链接、动画、幻灯片切换、放映等操作,能够对演示文稿打包、打印及播放。

(十)网络的基本应用(0.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浏览器的相关设置、Internet的访问、收藏、搜索引擎、收发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及常用下载软件的使用、Outlook Express的使用。教学难点是Outlook Express的使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访问因特网的方法、浏览器的相关设置。

2、掌握网页信息的下载与保存。

3、掌握收藏夹的管理与使用。

4、掌握邮件系统的使用。

5、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6、掌握文件下载及下载工具的使用。

三、课内练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时分配和场地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熟练地操作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学时,机房训练。

(二)熟练地操作文字处理软件,能够按要求编辑文本、设置版面并利用图文混排设计出较为精美的电子文档。12学时,机房训练。

(三)熟练地操作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能够熟练地创建与编辑工作表、能够创建图表、使用相关函数或操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统计。12学时,机房训练。

(四)熟练地操作演示文稿软件,能够熟练地创建与编辑幻灯片,按照演示目的设计与应用幻灯片版式、背景、演示顺序、交互方式、动画等。6学时,机房训练。

(五)熟练地使用IE浏览器访问因特网并进行信息检索、文件的下载及其下载软件的使用、收发电子邮件。3学时,机房训练。

四、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及其知识体系;二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三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常用办公软件。

(二)教学环节上由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作业、市场调查、作品创作和考试组成。

(三)教学内容的(一)至

(五)适宜采取以多媒体为手段、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演示、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六)至

(十)适宜采取任务驱动、范例、“做中学”等的上机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

五、本课程评价方式(一)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与专业、计算机的相关基本知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体有的相关素质以及就业出口问题的了解程度,重点是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与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的掌握与熟练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理论+上机操作)*50%+平时作品(word作品、excel综合练习、ppt作品)*30%+作业*10%+平时考勤及学习态度(含平时上机练习)*1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理论与上机操作一张卷,100分,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30分,操作考核部分占70分。考试用时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标,建议采用客观题和操作题方式进行考试。客观题主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试题涵盖面要广,题量要大,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操作题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字排版、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等的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考核的操作点应该占到总操作点的60%以上。

各题型分值建议:选择题15分、判断题5分、简答题10分、计算机基本操作5分、word文字排版25分、excel数据处理25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15分。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一)黄国兴,陶树平等.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二)安志宏,张春生等.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9月.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适用范围:《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是教育系理科专业课程之一。本大纲是此门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时数:54学时。

3.教学目的:增进对科学、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技能;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协助、评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4.教学内容: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涉及有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涵义,儿童认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组织与规划,科学教育的公平与差异教学,科学技能过程,小学科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评估,课堂教育环境,小学科学与其它学科,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等内容。

5.教学方法:讲授,启发,示范,探究、合作等多种方法。

6.成绩评定:以平时作业占20%,半期考试占30%,期末占50%进行综合评定。

二、本文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教育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的内涵、本质,搞清小学科学教育与如何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科学的内涵及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难点:科学内涵及科学素养。教学要点: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内涵

二、科学的本质

第二节

科学教育及科学素养的涵义

一、科学教育

二、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素养

第二章 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脑工作,搞清小学生如何构建知识;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搞清学习的动机。

教学重点: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教学难点:脑工作。

教学要点:第一节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

一、脑工作、脑研究与教学

二、建构主义对儿童学习科学过程的解释 第二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

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二、班德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三、威那的归因理论

第三章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偿试发现法;掌握“学习循环”。教学重点:“动手—动脑”和“学习循环”。教学难点:探究。

教学要点:第一节 “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

一、“动手—动脑”的提出及要求

二、倡导“动手—动脑”教学的理由?

三、重视“动手—动脑”

第二节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和课程结构论 第三节 “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

第四章 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规划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法的作用;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科学提问;甄别和防止“误解”,学会做学年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小组、提问、甄别“误解”、“概念图”制作。教学难点:甄别和防止“误解”、“概念图”制作。教学要点:第一节 科学教育中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应用

一、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的特点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作用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机构特点 第二节 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二、课堂提问的种类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第三节 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误解”的甄别和防止

一、学生“误解”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对“误解”的防止 第四节 “概念图”的教学

一、什么是“概念图”教学法

二、概念图设计的步骤

第五节 教学计划的准备和设计

一、学年计划的制订

二、单元计划的准备与设计

三、课堂计划的撰写 第五章 科学教育中的公平教学与差异性教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多元文化,搞清多元智力理论,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教学重点:多元智力理论。教学难点: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要点: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一、科学教学的内容选择

二、平等教学法

三、知识构建过程与多元文化

四、向个人或社会偏见挑战

五、建立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风气 第二节 多元智力理论与科学教育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

第三节 认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科学教学方法 第四节 为男女生提供平等的科学教育 第五节 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科学教育

二、其它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

第六节

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教育——科学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第六章

科学过程技能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科学技能过程及特点,学会观察、推断与预测、分类、测量、确认变量、制作图表、假设、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技能过程。教学重点:科学技能过程。教学难点:确认变量。教学要点:第一节 引言

一、什么样是科学过程技能

二、小学科学过程技能的特点及培养要求 第二节

观察

一、观察及特点

二、人的观察能力的局限性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三节

推断与预测

一、推断与预测的意义及特点

二、如何发展小学生推断与观测技能 第四节 分类

一、分类

二、分类方法 第五节 测量

一、精确测量

二、不精确测量 第六节

确认变量

一、自变量、应变量及控制变量的含义

二、发展小学生确认变量能力中的要点 第七节

制表作图

一、标题的命名和制表的一般格式

二、作图的必要性和规范性 第八节

假设的定义与特点 第九节

实验实施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实施的一般步骤

二、结果分析

三、结论

第七章

小学科技活动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搞清如何进行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和交流。教学重点: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教学难点:小学科学专题研究。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

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

三、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

第二节 学科学研究的组织的交流

一、小学科学专题的主要类型

二、课题的选择

三、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参考课题汇集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与评定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

二、科技成果集市的评定

第八章

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估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理解评估的方法,改革评分制度。教学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分制度的改革。教学难点:评估方法。

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目的和对象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

一、教育评估内容与目标的统一性

二、教育评估的全程化

三、教育评估的反馈促进性

四、教育评估的全面性

五、教育评估的公正性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方法

一、常模评估和达标评估法

二、真实性评估法和书面评估法

第四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工具的设计

一、有效评估工具的三个要素

二、提高评估工具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第五节

评分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评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二、评分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九章

创造一个探究性的、安全的和高效率的课堂教育环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搞清课堂教育环境及要求。教学重点:课堂环境及教师责任。教学难点:课堂环境的设置。

教学要点:第一节

创造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环境

一、学习中心

二、动物和植物观察柜

三、墙报

第二节

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安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责任

三、课外活动安全问题

第三节

课堂环境的设置和安排

一、教室设置的可塑性

二、足够的储藏器材空间

三、便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第十章

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关系,理解STS教育。教学重点:综合教学、STS教育理论。教学难点:综合教学、STS教育核心理念。

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育综合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综合教育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小学跨学科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科学教育跨学科教学的两种方法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语文的综合教学

一、在科学教育中扩大词汇量

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科学教育与语文写作的综合教学

五、科学教学过程技能与语文阅读技能的关系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数学的综合教学 第四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

三、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五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教学及STS教育理论

一、什么是STS教育

二、STS教育的核心理念

三、STS教学的特点

第十一章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应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作用及运用。教学重点: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要点:第一节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计算机的作用

二、对科学技术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二、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三、计算机辅助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四、互联网及其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第三篇:2013版《概论》教学大纲: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掌握改革开放性质、目的等内容,认识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性质、目的、理论基础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特点及方向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深化全面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四篇:10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2010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的“2010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将于2010年8月17日至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年会录用的论文将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等刊物的正刊上发表。会议将评选出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并推荐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正刊发表。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有关征文要求通知如下:

1、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本次年会将采取以下措施:①除征集尚未在其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过的论文外,还将征文扩大到2009、2010年中国大陆学者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的论文(注明出处),对后者经审稿录用后,邀请作者出席年会并作报告(但论文不再收入论文集);②除特邀报告外,还将安排专委委员作大会报告,并组织专题讨论会。

2、稿件请参照《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的论文格式编排。《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的论文排版说明和排版范文请参见会议网站:http://ccs.imu.edu.cn/NCTCS2010/。

3、征文范围

(1)程序理论(程序逻辑、程序正确性验证、形式化开发方法、高可信软件等)

(2)计算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复杂性理论、可计算性理论、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社会计算等)

(3)语言理论(形式语言理论、自动机理论、形式语义学、计算语言学等)

(4)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机器人、数据挖掘、进化计算、脑机接口等)

(5)逻辑基础(数理逻辑、多值逻辑、模糊逻辑、模态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组合逻辑等)

(6)数据理论(演绎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并行分布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

(7)计算机数学(符号计算、数学定理证明、计算几何、组合数学等)

(8)并行算法(分布式并行算法、大规模并行算法、网格算法、多核并行算法、GPU上并行算法等)

4、征文投稿截止日期:2010年4月1日;论文录用通知日期:2010年4月30日

5、论文投稿需网上提交,投稿网站为,按照要求提交电子版WORD文件或者PDF文件。大会提供的Email信箱为:nctcs2010@163.com6、会议动态和重要信息请关注会议网站:http://ccs.imu.edu.cn/NCTCS2010/

7、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Email信箱:

郝莉:办公电话:0471-4993231,手机:***,Email:cshaoli@imu.edu.cn

飞龙:办公电话:0471-4994019-804,手机:***,Email:csfeilong@imu.edu.cn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邮编: 010021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委员会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0年1月1日

第五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毕业设计是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达到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教学实践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4.组织团队、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5.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选题原则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选题,选题由教学点专业责任教师负责把关。选题的原则是:

1.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

2.应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

3.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

4.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对于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独立子课题;

5.选题应尽量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教学、科研、生产等实际的技术开发项目,或是有实用前景的理论研究课题。

三、教学要求

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体现于整个论文工作的各个阶段中,可根据课题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但应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

1.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

2.进行必要的课题调研和资料搜集、文献阅读工作,收集、汇总相关科技信息;

3.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与其它方案的比较加以论证;

4.独立完成系统或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要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硬件设计要符合原理表示、线路图纸和工艺要求的各种规范;

5.制定系统或模块的测试方案,并根据完整的测试数据对系统或模块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做出分析和评价;

6.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论文。结合非计算机学科进行的课题,应有2/3以上的内容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

7.通过论文答辩;

8.毕业论文时间为10周,学分为10学分;另外,毕业设计的前期还可以统一安排实习,实习最多占有3学分,剩余为毕业论文学分。

四、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既是毕业设计的业务指导者,又是论文工作的组织者。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1. 指导教师应熟悉电大教学情况,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以及3年以上专业教学经历;

2. 每位专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一般不超过15人,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其指导学生数应根据情况酌减;

3. 由指导教师根据选题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明确分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日程,重点加强毕业设计的任务落实和过程管理;

4. 指导教师应分阶段指导学生,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指导不少于4次,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5.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从选题、内容、写作体例、诚信度等方面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6. 指导教师出差或病事假2周以上者,教学点应负责委派其他教师代管。

五、论文要求与评分

1. 论文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坚决杜绝抄袭等不良风气;

(2)论文内容完整、综述精练、立论正确、论据充分、结论明确;

(3)论文书写规范、文理通顺、技术用语准确、图表清晰、测试数据真实;

(4)论文应有中英文摘要;

(5)论文正文前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附参考文献;

(6)论文要求统一格式,统一封面,打印装订成册。

2. 答辩组织及时间

(1)答辩委员会

答辩委员会监督检查并解决答辩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学术问题。由3人及以上单数,具有本专业较高业务水平的专家组成。成员需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不少于1名。

(2)答辩小组

由各教学点负责毕业论文和答辩的组织工作。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除指导教师外,还需聘请一位评阅人。

答辩时,教学点根据学生的论文内容,聘请5人及以上单数本专业的专家组成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的组成应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一定的权威性,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不少于2人。

每个答辩小组应设一名答辩主持人,论文指导教师不得担当其本人指导学生的答辩小组成员。每个答辩小组还应聘请一名电大系统的专职教师作为答辩小组秘书,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的各项事务性工作。

(3)答辩主持人

答辩主持人负责审查由答辩秘书提交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成员资格(专业职称、职务)、学生答辩资格(学习年限、各科学习成绩等)、论文评分标准以及答辩程序等。

答辩主持人负责主持毕业论文答辩,宣布答辩小组成员及学生名单,提出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组织学生论述、教师提问、答辩、评议、评分等过程,以体现毕业论文答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4)答辩时间

答辩工作一般在毕业前一学期末集中组织,具体答辩时间由办学单位确定。

3. 评分

(1)毕业论文答辩由答辩主持人主持,每位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答辩前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评阅人写出评阅意见。答辩完毕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成绩、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以及答辩情况,评出成绩,由答辩主持人签字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采用五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毕业设计成绩优秀的人数应控制在20%以内,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必须重做。

六、论文工作管理

1. 各教学点负责人主管本教学点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相同或类似课题的学生可编成课题小组,小组长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有关组织工作。

2.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每个学生必须经过下列三个过程:

⑴ 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方案论证和进度计划,要求有书面报告;

● 由教学点组织安排开题报告并给出成绩;

● 由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⑵ 中期考核

● 学生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完成情况。

● 由教学点组织中期检查,每位学生报告课题完成情况,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考核表》。

⑶ 论文答辩

● 凡参加答辩的学生,提前向教学点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参加答辩。

● 申请论文答辩的学生,应在答辩前1周将论文交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

● 答辩时,学生陈述10~15分钟,提问5~10分钟。

● 答辩教师对答辩人答辩的情况进行当场点评,并给出答辩评语和答辩成绩,记入《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3. 毕业设计期间,各教学点负责人要定期抽查毕业设计情况,重点是毕业设计的落实和监管情况,以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

4. 中央电大、各省级电大应对教学点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抽查。

附件一: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

附件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框架

附件一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

(仅供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应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理论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下面仅对工科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规范和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因而有研究和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表明作者的研究方向正确,设计开发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作者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结合课题任务独立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各种信息,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论文工作有一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信息,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体现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独到之处或有创新点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

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一定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以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论文主体部分要占4/5左右。

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应用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

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软硬件系统的实现及调试,测试数据的分析及结论。

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应用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

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整个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研究与设计,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实现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五、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理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性能评价的基础,必须真实可靠。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

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七、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八、参考文献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作者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九、字数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字数一般在5000字以上,其中论文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其实,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论文的质量。

附件二

毕业论文写作框架

(仅供参考)

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课题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第二章 研究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第三章 系统设计结构

总体结构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

数据结构设计

第四章 系统实现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调试技术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程序功能验证

测试用例的选择

测试结果的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说明:第二、三、四章为论文主体,原代码和用户手册作为附件。

下载《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导 论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总 学 时:51学分:3理论学时:42实践学时:9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64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主......

    2013《汽车概论》教学大纲

    《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注意要与培养方案对应课程一致,下学期第3周左右由教务处组织提供)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桥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桥梁工程基础》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桥梁工程的入门教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特......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4006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学 分:2学分 指定教材:姜丽荣,崔艳秋,柳锋,《建筑概论》,中......

    《汽车概论》教学大纲

    《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学时:总计6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学分:2学分面向对象: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艺术概论》是美术设计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