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编号:0631221050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2周学分:2 面向专业:艺术设计
教研室名称:视觉传达教研室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设计概论》是设计院校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提高设计理论水平,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设计的历史、发生、发展,掌握有关设计的理论基础,理解设计的任务、目的以及设计与批评、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联系。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本质,设计的目的与特征,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设计的手段、组织与管理,设计的历史与设计教育等。要求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艺术设计。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为: 第一章 设计的发展
1.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 2.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3.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 1.视觉传达设计 2.产品设计 3.环境设计 第三章 设计的特征 1.设计的科技性特征 2.设计的经济性特征 3.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设计的创作 1.设计师的职责
2.设计师的素养 3.设计基础理论 第五章 设计的批评 1.设计的批评标准 2.设计的批评理论 3.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第六章 设计的教育 1.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2.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3.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为:
1.讲授演示。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解释概念、原理和阐明规律。2.小组讨论。围绕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3.课外阅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设计的发展(4课时)1.现代设计之前:萌芽与源泉 2.现代设计产生:酝酿与开端 3.现代设计发展:继承与反思 第二章 设计的类型(6课时)1.视觉传达设计 2.产品设计 3.环境设计
第三章 设计的特征(6课时)1.设计的科技性特征 2.设计的经济性特征 3.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四章 设计的创作(6课时)1.设计师的职责 2.设计师的素养 3.设计基础理论
第五章 设计的批评(6课时)1.设计的批评标准 2.设计的批评理论 3.当代设计的批评语境 第六章 设计的教育(6课时)1.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生 2.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3.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阶段作业、理论考试方式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60%
五、教材与参考书 推荐教材:
《设计概论》丁朝虹、宋眉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参考书目:
1.《设计概论》荆蕾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月版 3.《设计概论》李立新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版
第二篇:《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385209
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 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总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专业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概论》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对设计史、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等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性探索。讲授设计的发生及设计发展历史,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扩展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
二、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2.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3.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后续课程:本专业方向模块其它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设计学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掌握设计学的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2.本章重点: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掌握设计史论的代表人物。难点: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重点掌握设计史论著的代表人物。2.掌握对设计史作出贡献的两位美术家。3.掌握设计史的历史分期。
二、设计理论
1.了解西方设计理论发展概况。2.掌握我国古代经营一词的概念。
三、设计批评
1.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2.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第一章 设计的概念与内涵(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概念的由来,设计概念的内涵
2.本章重点: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难点: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设计的服务对象的差异。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为手工业生产而设计
二、为机器生产而设计
三、人工智能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定义及其范围 第三节 设计的内涵、原则及依据
第二章 中西方古代设计的发展(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西方古代设计发展的轨迹,掌握中西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2.本章重点:古代工艺美术重要门类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设计之前的设计轨迹(西方部分)
一、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二、古埃及的设计艺术
三、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艺术
四、波斯和伊斯兰设计艺术
五、西方中世纪设计艺术
六、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艺术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中国部分)
一、青铜器设计
二、陶瓷设计
三、建筑设计
四、漆器与木工艺
第三章 现代设计的出现与发展(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现代设计出现的契机,掌握现代设计发展状况。
2.本章重点:现代主义设计特征 难点:设计发展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设计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设计的出现
一、工业革命的推动
二、工艺美术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现代设计的形成时期
二、现代主义教育体系
三、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章 设计的门类(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现代设计的门类及差异,掌握现代设计发展状况。
2.本章重点:视觉传达设计的元素及其构成 难点:设计分类的依据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视觉传达设计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元素与构成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分类 1.招贴设计 2.包装设计 3.书籍装帧设计 4.标志设计
第二节 产品造型设计 第三节 环境艺术设计 第四节 数字媒体设计
第四章 设计的主体——设计师(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师职业的演变概况。了解设计师职责产生与变化的社会背景,掌握设计师历史演变简表。
2.本章重点: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前沿技术对设计师的重要意义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职业定位——设计师历史演变 第二节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第三节 设计师的类型
一、横向的分类 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环境设计师的基本职责。2.了解驻厂设计师、职业设计师和业余设计师的不同职责。
二、纵向的分类 掌握同一系统中四个不同层次设计师的职责与分工合作的必要性。第四节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1.重点掌握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2.重点掌握设计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3.重点掌握设计要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
第五章 设计批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批评的方式。
2.本章重点:设计批评的标准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第二节设计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设计批评的方式
1.了解国际博览会的批评内涵及外延。
2.了解集体批评的内涵及外延。
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构成比例:平时(出勤与过程考核)占50%,期末考试占50%。
五、推荐教材和参考书
《设计概论》,陈正俊著,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设计概论》,陆家桂,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执笔教师:
崔子庆
教研室主任:
教学院长:
第三篇:《化工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化工设计概论
2.英文名称:Chemical Process Design
二、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三、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查。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加权,其中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期末采用随堂开卷考试方式考试。
五、课程概述
专业必修课,强调基础知识工程运用的实践性以及多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综合性。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化工流程的工艺设计以及扩大到工厂规模设计。为培养从事化工设计、化工生产管理方面的化工人才打下基础。
六、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化工设计概述
2学时
1.主要内容: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厂概况,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立项,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和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2.重点: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3.要求
理解:化工设计指导思想,化工厂概况,基本建设程序,项目立项; 掌握:化工设计要求、分类、程序及内容;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工艺路线与工艺流程设计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特定过程管路的流程设计,辅助生产流程,工艺流程图设计实例。
2.重点: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
3.要求
理解:典型单元设备的控制流程设计; 掌握:工艺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艺流程设计; 了解:特定过程管路的流程设计,辅助生产流程。
化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
2.重点: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3.难点: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4.要求
掌握: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了解: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
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衡算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
2.重点: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物理、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3.难点: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4.要求
理解: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掌握:物理过程的能量衡算;
了解:化学过程的能量衡算,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联算。
化工设备选型和设计计算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物料输送设备,换热设备的设计与选用,塔器、反应器、分离设备的设计,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2. 重点:换热设备的设计与选用,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塔器、反应器、分离设备的设计。
3. 难点: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4. 要求
理解: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
掌握:化工设备工艺设计的内容,塔器、反应器的设计; 了解:储罐容器选型和设计。
化工车间装置(布置)设计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结合车间布置设计图及示例,主要讲授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2.重点: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3.难点: 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4.要求:
理解:车间布置设计图;
掌握:车间产房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及要求。
化工管路设计
4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依托典型设备的管道布置设计实例,讲述管道设计基础、绝热过程、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2.重点: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3.难点: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4.要求
理解:管道布置设计,化工管路设计内容及要求; 掌握: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了解:管道设计基础。
化工公用工程设计及安全知识
1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2.难点: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 3.要求:
了解:供水与排水、供热、供电、采暖与通风、安全和卫生的相关知识。
化工工程设计概算
1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引进项目投资编制办法。
2.难点: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 3. 要求
了解:工程概算费用、项目,工程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引进项目投资编制办法。
化工环境工程设计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环境污染概况,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化工生产的污染特点,化工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处理工程实例,化工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化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重点: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3.要求
理解:化工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化工生产的污染特点,化工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
掌握:化工“三废”的一般处理方法;
了解:化工环境污染概况,化工污染防治的发展趋势,化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化工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2学时
1.主要讲授内容:化工软件发展概述,ASPEN PLUS 简介,工程绘图软件Auto CAD2005应用介绍。
2.重点:Auto CAD2005
3.难点:ASPEN PLUS,Auto CAD2005 4. 要求
理解:化工软件作用;掌握工程绘图软件Auto CAD2005应用;
了解:ASPEN PLUS。
八、教材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化工设计》,尹先清主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第一版。
2.参考书
(1)《化工过程设计》,王静康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2)《化工设计》,黄璐,王保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毛泽东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导 论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救国出路而作出的必然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身内在要求。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需要。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
三、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好“概论”课程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特征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必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邓小平的个人素养、务实精神和“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历史条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3.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3.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4.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1.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
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体系的组成和特征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的产物。
(二)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 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的内涵 2.解放思想的内涵 3.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二、群众路线的基本领导方法
(一)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群众路线的完备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3、群众路线的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时期)
(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基本内容 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三、独立自主的政治原则
(一)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二)独立自主政治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1、独立自主的内涵
2、独立自主的基本要求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发生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4.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相互关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4.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5.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1.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 必要性和可能性 2.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3.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4.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四)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
2.三大法宝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
第四讲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3.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以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以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3.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 5.社会主义改造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第五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革命领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2.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的论断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4.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意义 4.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5.发展生产力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 1.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使人民共同富裕。
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意义
(四)发展是硬道理
1.发展是硬道理是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总结;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4.发展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使命的要求;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总结; 4.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
(一)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1.传统发展观的发展等于经济增长 2.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
(二)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 2.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3.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
4.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6.坚持改革开放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1.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未来社会区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2.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低级阶段,第二阶段称为高级阶段。
3.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过,“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历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为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是我们党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二)正确认识基本路线新的丰富内涵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必须坚持改革(3)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改革是动力
(二)发展是目的
(三)稳定是前提
(四)三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的。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
2.基本经验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发展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 1.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2.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3.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2.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3.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3.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意义。4.全面繁荣农村经济。5.加快城镇化进程。
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1.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2.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依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现阶段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客观依据 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三)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1.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第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民主政治的涵义和内容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3.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政治文明涵义和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3.人民民主专政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人民政协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势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内容: 3.依法治国的意义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过程。2.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四、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3.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5.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推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3.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涵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3.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 1.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
2.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四、文化体制的改革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局面。
2.我国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观念更新 1.文化具有产业属性 2.文化具有商品属性
3.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原则要求 1.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2.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第十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
(二)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1.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2.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3.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三)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1.民主法制。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一)毛泽东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1.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 2.其他社会矛盾问题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
第十一讲 “一国两制”与 祖国的和平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提出 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的初步设想。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集中全党的智慧,逐步完成 “一国两制”的构想。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2.实行“两种制度”,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4.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长期不变。5.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3.“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一)“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1999年12月20日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切实贯彻执行,保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必将为解决台湾间题创造有利的条件,起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阻力与有利因素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为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能为广大爱国同胞所广泛接受的方案。
第二,实现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
第三,两岸关系的发展为实现统一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第四,从国际舆论以及海峡两岸的实力对比来看,“台湾独立”没有前途。第五,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对解决台湾问题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江泽民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的基本思想 2005年3月8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十二讲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国际战略
一、时代主题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1.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活的主题 2.当今时代的主题 3.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国际战略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发展模式多样化 5.树立新安全观
二、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 1.中国坚持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外交政策的宗旨。2.独立自主的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1.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必须反对军备竞赛,推动世界的裁军进程。3.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4.应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发展南南合作。5.要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三)中国的外交政策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外交政策。2.60、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4.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第十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1.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优秀品格,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3.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别的阶级所无法取代的。4.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并没有削弱。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3.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完全一致、高度统一的。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和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途径。
2.党的性质的新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包括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工人和农民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开拓者 3.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4.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新阶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与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与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2.社会新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三)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巩固和发展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
4.形成和发展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政治局面
三、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决定的 3.坚持党的领导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
2.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拓展党的群众基础
(三)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3.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4.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二)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 2.制定和实施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3.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第五篇:《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总 学 时:51学分:3理论学时:42实践学时:9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的内容分为三个部
分,第一部分讲授社会科学的定义、内涵,研究程序和方法;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社会科学发展简史;第三部分从横向概要介绍当代社会科学中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枝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
作为一门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学生开设的关于社会科学的概论课程,本课程的基
本目标如下:
第一,让学生对于社会科学这个领域及主修学科获得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对以下几个问
题有初步的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社会科学,如何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怎样发展的;
第二,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构成及各分枝学科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了解各分
枝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通过这门概论课的讲授和学习,让学生扩展眼界,了解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为总体的社会科学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的定义及内涵、发展简史和方法;第二部分讲述当代社会科学中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的分枝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定义和学科范畴,明白学习社会科学导论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定义的理解,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科学的定义和学科范畴
第二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本章思考题:
1、三个主要的知识领域重点各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和方法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程序,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研究程序、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研究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一般的研究程序 第二节社会科学一般的研究方法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理论、假设、文案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个案法等 本章思考题:
1、结合您感兴趣的一个社会问题,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通过文案法寻找相关信息。
第三章 社会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的大致演变,理解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志,每个时期的特点,各时期之间的联系。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
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0世纪的社会科学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本章思考题:
1、古希腊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2、中世纪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3、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4、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有什么特点?
5、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 社会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社会学、结构功能论、冲突论、符号互动论 本章思考题:
1、尝试用三种主要社会学理论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如中国社会阶层状况、民族政策等。
第五章 政治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 经济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管理学概要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的定义,了解其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重点:定义、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 教学难点:主要理论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节 主要理论 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三、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期中采用开卷考,期末采用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折算为10、20、70。学生必须阅读老师推荐的参考书至少一本,写出读书笔记,才可以获得平时成绩;期中考试采取5分钟主题发言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闭卷。
五、建议参考教材
彭新武.人文社会科学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吴鹏森,方列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丁柏铨,胡治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执笔: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