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1 认识平均分
信息窗1——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48页信息窗1红点1、2、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教育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和互帮互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1.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现在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森林看看,好吗? 2.看课件。
3.师:真热闹!在刚才的动画中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桌上有10个竹笋、20个桃子、12个萝卜、15个松果。生2:有2只熊猫。生3:有5只小猴„„
4.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 生:分食物。
5.师: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
师:猜猜看,这两只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1--
生1:大熊猫分到8个,小熊猫分到2个,因为大熊猫要吃很多才饱,小熊猫吃一点就饱了。
生2:大熊猫分到3个,小熊猫分到7个,因为熊猫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把好吃的多分给孩子了。
生3:大熊猫分5个,小熊猫也分5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这样公平„„(随学生回答板书)
6.教师:同学们能找到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让每个熊猫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7.出示幻灯片,加深印象。活动二:引出“平均分”的最优分法
1.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在着急呢!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有多少个桃子?要分给几只猴子?你能用小棒分一分,来帮帮它们吗?(同桌合作,运用手中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2.师: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上台展示)生1:我是2个2个分的,分完后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生2:我是1个1个分的,直到分完为止,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生3:我是4个4个分的,每只猴子分到4个桃子。„„
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只小猴子平均分到了4个桃子。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4个4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那么,哪一种分法更快更好?为什么? 5.出示填空题。
6.假设:还是这20个桃子,我们5个5个的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是平均分吗? 活动三:巩固“平均分”概念
1.这时候,来了几位新朋友(播放课件)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个小兔?(学生读题目要求)
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2--
2.同学们,现在你能用手中的学具帮帮它们吗?哪个小组帮小兔?哪个小组帮松鼠? 3.分小组展示、讲解。
4.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和小松鼠吃得非常开心,它们说谢谢大家。5.(出示课件)同桌合作,集体订正。活动四:总结交流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谈。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3--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平均分》参考教案
《平均分》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大熊猫简笔画 学具:学具盒
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阐述:
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指示。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预习设计:
1、分一分:将10个苹果分给2 个小朋友,如何分。
2、摆一摆:用学具表示如何分。
3、说一说,如何分。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尝试获得新知。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谈话: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
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梅花鹿、小青蛙,还有大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
3、预习展示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板书:森林聚会)学生展示预习情况。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
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6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
3、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
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对学生的各种分法进行比较。
5、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你看这一种,(用红笔描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巩固练习(动手实践二)
1、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继续用这6个学具帮助熊猫平均分竹笋。(学生分竹笋。)
2、请你们拿出自己喜欢的6个学具,把他们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几个学具?还是这6个学具,如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学具呢?(学生小组合作分一分、摆一摆,互相检查一下)
3、练习:狮子大王说:“小朋友们,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课件出示)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4、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活动
三、分桃子
1、提问:就在大熊猫津津有味的吃着竹笋的时候,其他小动物们着急了。你看,它们也要求把食物平均分着吃,请你想想,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打开课件)
2、强调: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请小组合作,继续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注意: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
3、小结: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子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
活动四:分萝卜
1、(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活动
五、分松果
1、生动手分一分,交流。
2、小结:你们真棒,帮助小松鼠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小松鼠说谢谢你们。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明白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这时,狮子大王说:“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我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每个小组分一个礼品袋)
三、限时作业,巩固深化
限时作业平均分12根小棒用两种方法 巩固深化狮子大王考考你:
大王说:“请每组的小组长打开袋子,每个组员一件礼物,这时你会发现每人有一张画有苹果和果盘的数学题,原来狮子大王要考考你。请看题: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还是这12个苹果,如果平均放在3个果盘里,每盘画几个?如果平均放在4个果盘里呢?下面听好要求:请你按照狮子大王的要求,平均在果盘里画苹果。现在开始。
四、课堂小结
1、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它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谈。
2、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你们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能做到吗?
第三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认识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任意分一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从而认识平均分,并能够每几个一份地分,初步学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2.在分一分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14根小棒;教师:小猴图片,8个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果冻图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果冻引发的问题。
2.6根果冻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呢?(出示问题)大家愿意挑战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学生操作:把6根小棒(代替果冻)任意地分一分。
(2)全班交流,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分法。
(3)观察分法,你有什么发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出示这句话,教读)(同时板书课题)
(5)同桌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通过分一分,不仅帮助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学生用手势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并说理由。3.教学第30页“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2)请学生先各自想一想,再用小棒代替桃分一分。
(3)分完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全班交流,教师出示不同的分法。
(5)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平均分”?
(6)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平均分,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虽然分成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都符合要求。
4.教学例2(1)出示问题:如果把这8个桃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小组合作用8根小棒代替桃分一分(找一组到前面来分桃)(3)集体交流,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板书 4)你是怎样分的?(4)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5)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5.教学第31页“试一试”
(1)让学生按要求先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2)集体交流,指名演示分的过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成几份?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导入: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这么能干,邀请我们去参加闯关游戏呢!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然后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
(3)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说一说一共有几块,每几块一份,分成了几份。(4)真棒,祝贺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2.第二关:“想想做做”第3题
指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小棒代替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并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后核对,并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太好了,祝贺大家又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均分。
五、布置作业
1.一课一练P21 1—3题
2.拓展题:把一根10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次,可以锯几段?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48页~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并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用具、学具:小棒 糖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探索新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这时熊弟弟高兴的拍着手说:“哈哈,现在我们可一样多了!”(现在它们每人有几个?)狐狸大婶走后,熊哥哥突然说:“哎呀,上当了,上当了,其实不用狐狸帮忙我们也能一样多!“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怎样做才能一样多?
通过这根故事,今后碰到问题要互相谦让,肯动脑筋,做一根聪明的孩子。接下来老师领着大家去参加一场动物聚会,看看那里又发生了哪些分东西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和不平均分。)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了桌子上有20个桃子、10根竹笋、12根萝卜、15个松果。
师:竹笋是为谁准备的?
生:竹笋是给熊猫吃的。
师:快看这两只熊猫,它们正直瞪瞪的看着这些竹笋,你知道小动物们在想什么吗?
生1:我们多想吃这些竹笋呀!
生2:该怎么分这些竹笋呢?
师:咱们来帮帮熊猫吧!(同学们表示一致赞同。)
师:如果用小棒来代替竹笋,你准备拿多少根根小棒?(10)得分成几份?(2份)好。那就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分一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汇报:
分法1,10根分成3根和7根;
分法2,10根分成4根和6根;
分法3,10根分成2根和8根;
分法4,10根分成5根和5根。(学生分别将分法在展台上展示出来,教师随机板书出学生总结的几种分法。)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能根据每份分的根数的相同与不同,把它们进行分类吗?
生:分成两类,把前几种分法分成一类,把最后一种分法10根分成5根和5根分成一类。
师:你为什么把10根分成5根和5根分成一类?
生1:这样分一般多。
生2:一样多。
升3:同样多,•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总结:也就是说这样分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只熊猫看作一份,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师:那到底什么是平均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正确的评价。)像这样,把10根竹笋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同桌之间像老师这样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分果子情境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在活动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师:如果把10根竹笋平均分给5只熊猫,也就是每只熊猫分得同样多,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再拿出小棒,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分,总结不同的分法,教师巡视)
师:你能把分的过程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吗?(学生到展台展示自己的分法: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每只熊猫都分到2根竹笋)展示两种分法分的过程。
师小结:不管是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每只熊猫都分到2根竹笋,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刚才同学们不仅帮熊猫分了竹笋,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那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自主练习1,学生判断,并说明判断地理由。教师给予正确地评价与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在分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的分法,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平均分作铺垫。)
师:咱们再来帮小猴分桃子吧!它们都快等不及了。
出示信息: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
学生提出问题,把信息补充完整。“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请同学们取出小棒分一分吧!(学生动手分,总结各种分法,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边展示边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生1:1根1根地分。生2:2根2根地分。
生3:4根4根地分。
得到的结论都是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
师小结:不管是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还是4根4根地分,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教师边小结,课件展示每只小猴都分到4根桃子,并圈一圈,让学生切身体会这种分法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并且继续利用学具分一分,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师:咱们再看小兔在想什么呢?(出示信息窗,出现小兔的信息:“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2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
(学生思考,得到结论每只小兔分到6根。)
再出示“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
(每只小兔分到3根。)
再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3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边分边说是怎么分的,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分给4只小兔。)
最后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6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分给2只小兔。)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出示“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1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这几种分法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几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几根?”和“12根萝卜,每只小兔分几根,可以分给几只小兔?”两种开放性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
1、自主练习2
2、分糖果游戏。四个糖袋里分别放有8块、12块、16块、13块糖要把它奖励到表现好的小组,平均分给4位小组成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你们选择哪袋糖?每人平均分得几块糖?(为什么不选13块呢?)
四、自我反思 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教师给予补充指导。)
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关于平均分的问题,那你能创造一种新的算式来表示这根平均分的过程吗?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教案(本站推荐)
信息窗1—变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1“你问我说”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2+2呢?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第二课时
信息窗1—— 变花
教学内容:
信息窗1,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3+3=9(块)
二、自主练习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补充练习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2、小组讨论交流: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作业设计: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给爸爸妈妈讲小鸡种稻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