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10.练习3.习作3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大作家的小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2.读题质疑
课件出示: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采纳 学科 告诉 自豪(毫米)
预料 联想 意识 感触 谦虚 萧条 口吻 娜塔莎 请教(多音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的,来提醒一下大家好不好?
(1)“诉”的书写,不能漏掉一点,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2)自豪(毫米)师示范生书空,书上描红一遍
(3)请教(多音字)教育,管教;教书
(4)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让学生造句。例: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一段的意思。
课件出示:按照相遇——临别——事后这样一个过程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节):萧伯纳有一次在莫斯科访问时与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玩了很久。
第二段(2—4):写临别是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但小姑娘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萧伯纳为之一震。
第三段(第5节)写萧伯纳对这件事深有感触,并从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并认定那个小姑娘是他的“老师”。
5、分段朗读,适当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节,再齐读。读出小女孩的“可爱”
(2)读2—4节,男生读萧伯纳说的话,女生读小姑娘说的话,师读旁白。
(3)指名读最后一节(2个学生),再齐读。
三、精读第一小节,了解萧伯纳和娜塔莎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大作家是谁?
1、找出课文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课件出示: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
A、读句子,读加点词语 B、给加点词语换个词
C、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位著名作家
课件出示:萧伯纳(1856-1950)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从小就爱好文学和艺术,一生写了51部剧本,5部小说和其他多种著作,成就相当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当代最迷人的作家”。他最著名的剧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真相毕露》等。
师读萧伯纳的基本资料并讲解
萧伯纳的小故事: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的信,信中说:“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做我小狗的名字。不知您同不同意?”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我觉得很有趣,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和你的小狗商量一番哦,看它同不同意啊!”
这是一位怎样的萧伯纳?(幽默、风趣)
不幸的骑士:一天,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街上散步。倜然以为冒失的摩托车骑士驾车闯了过来,猛地把萧伯纳撞倒在地。骑士赶忙下车吧萧伯纳扶了起来,并连忙向萧伯纳道歉。幸好萧伯纳没有受伤。他对着骑士微微一笑说:“我觉得很遗憾,您太不行幸了,假如您把我撞死了,明天您就能成为闻名天下的摩托车骑士了。”
师:关于萧伯纳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来阅读阅读。
2、读出名气。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小老师是谁?
1、过渡:这么有名的大作家,却拜了一个小老师,这位小老师是谁呀? 出示:娜塔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课件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A、指名读
B、她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加着重号)C、怎样读出她的可爱呢?试一试。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有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齐读第一小节。
4、萧伯纳和这位小姑娘“玩了很久”,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童心)
师:这样一位著名的大作家为什么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做老师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看看这个小老师到底教会了他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大作家的小老师(生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是——萧伯纳(引导学生说),他是——英国著名作家(生说),我们还了解到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幽默风趣、有童心(引导学生说),小老师是——娜塔莎。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熟悉一下著名的大作家和可爱的小姑娘。
二、精读课文
解决问题——为什么拜小老师,体会萧伯纳的谦逊自律和宽广胸怀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两个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为什么著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要把小姑娘娜塔莎当作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2—5小节。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5小节
2、指名回答
(一)精读感悟第2节
过渡:说不好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2节: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或神情?
(2)出示填空:……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b、师: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能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3)萧伯纳说这句话来表明自己是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惊喜,让孩子高兴,他很善良)
(二)精读感悟第3节
1、师: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比如你遇到杨红樱、郑渊洁……
2、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
(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小姑娘说了什么让大文豪出乎预料的话?谁来读一读。
(3)师: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真可爱、有礼貌、聪明机智……)
(4)师:小姑娘是在和这位大作家逗着玩呢,还是品出了大作家话中的“自夸”意味?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去理解领会。(5)学生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一读这段话。
3、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
(1)同桌练习。
(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老师读旁白。
4、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为之一震,萧伯纳为什么震惊了?是什么震撼了萧伯纳的心,让他为之一震呢?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夸了 小姑娘的话就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骄傲的样子。
师小结:正因为这句话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
(三)精读课文第5节
过渡: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出示第五节: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1、指名读。
是啊,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板书:不能自夸,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2、“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佩服、感激、尊重……
3、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为自己的老师。从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一个怎样的人?
——谦逊自律,胸怀宽广……
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
4、现在,你明白“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a、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b、什么道理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道理吗?
5、师总结: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
6、齐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三、升华、拓展。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2、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是呀,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
师: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3、大作家从一件小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你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细心去
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4、谦虚方面的格言
(1)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3)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4)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斯宾塞
(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6)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谦虚方面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业”。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
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出示要求,思考:(1)、写什么?(2)、怎样写?
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
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
1、口述。①自由练说。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2、写稿。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
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3》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
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第二篇:练习3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3 主备教师:
教学目的: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点:
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
学会拒绝别人是练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诗歌集、挂图、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35
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 课时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布置作业:
搜集戏曲谚语背一背。
第三篇:练习3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3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35
学用字词句 课时目标:
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学了《蒲公英》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用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
(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
(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学生自由说它们用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字要站稳,上下中心要相对。)
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第四篇:教学设计习作二 第一课时
习作二
教学要求:
1、选择自己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写自己。
2、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
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谁来说说。上习作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记下来。
2、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时喜欢静或喜欢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
3、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很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
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
1、同学们,既然要写下来,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作文的要求,那么,谁知道本次的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2、同学之间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
(1)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2)重点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
三、拓宽思路,展开思维。
1、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要有具体的内容。如一位同学说自己力气大,他就写自己“把大西瓜搬回了家”这件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
2、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如一位同学说自己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就写了自己由胆小到喜悦,由失败到成功的学舞过程,让人不仅赞美她的舞姿,更钦佩她的毅力。
3、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用你的笔老告诉大家吧。
四、起草作文,完成习作。
五、修改评议
六、誊写习作
第五篇: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都峰的相关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2.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反思 一节下来,同学对于整篇文章的生字都认识了,扫除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并且对于文章的阅读也还算流利。但课后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上课没有讲到生字的书写,以至于家庭作业交上来后,书写出现了很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