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时间:2019-05-12 03:3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文化差异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第一篇: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中美文化差异感想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的交流上越来越亲切,但两国仍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将这两个典型的代表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从美国教育来看,,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而中国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这会对孩子进行刺激,针对不同人会有不同效果。而中国的虎妈,狼爸,这种压迫式教育有时会让孩子受不了,所以才会爆出学生频频自杀的事件。

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以人为本,强调集体主义,内部和谐,而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起了决定影响:个人奋斗,自主独立。这种价值观使得每个人都有奋进的念头,而中国早就了追求了平均的胜利.美国人的世袭观念很淡他们愿意白手起家来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所以他们在身后只会留下很小一部分的财产留给孩子,而中国人以信仰为基础的家教,牢不可破的团结以虔诚为动力,所以在死后,尽可能地将财产留给子孙。

中国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的最大发达国家,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而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甚至没有交集的国家,在文化上当然有很大的差异,当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两个国家在文化上开始互相借鉴彼此有益的一面,来更好地发展本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国,只有全面了解别国文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将文化传陈下去。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中美文化差异,感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精髓,让我们关注国际动态,引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分析能力,加深理解,提高政治素养。

第二篇: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集体,美国文化重个人;中国文化重综合,美国文化重分析: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各有不同。现在从饮食、戏剧、教育以及婚恋观来浅析一下中美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差异

一、从饮食看中美文化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美国人注重“以人为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美国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美国人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美国以至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

而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民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2.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美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处的气氛。这种饮食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

而美国的餐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美国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美国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美国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美国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美国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二、从戏剧看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的经济、政治情况不同以及民族习惯、文化意识、艺术传统的区别,中美戏剧在发展中走着不同的历史道路,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美国戏剧和西方戏剧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同美国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寻起“根”来,不像美国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我们拿中美戏剧的起源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它们有若干不同点:第一,美国戏剧起源于祭酒神的颂歌,源头明确;中国戏剧的起源是多源的,比较复杂;第二,美国戏剧的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秘的、幻想的、悲剧性的基因多;中国戏剧的起源,虽也和一定的宗教仪式有关,但俳优的活动,角抵表演等却都是娱人的,主要是现世的人的娱乐性活动,现实的、技艺性的、喜剧性的基因多;第三,美国戏剧是从歌舞演变而来,即由歌舞逐渐演变为故事表演;中国戏剧则是通过它们彼此的汇合、交织来实现。

总的来说,中美戏剧是两种不同特质的戏剧。美国的戏剧是剧作家的剧场,剧本是整个戏剧的灵魂,有了剧本,有了演员,就可以演戏。古希腊的戏剧有对话,有合唱,演出时也需要歌队和乐师,但音乐很简单,戏剧的演出主要是靠演员的姿势和声章来表达情感,展开剧情,所以剧本中的语言因素显得特别重要。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结合,包括歌唱、舞蹈、对白、武术等,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是这些艺术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这些艺术因素的结合,必须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从教育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

以数学教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美国学校的数学教育则基本上是“点到为止”,教师一般不要求学生做完教科书上的习题,常常只要求做单数题或双数题。中国基础教育是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技巧,美国教育只是让人明白是怎么回事,至于学生今后是否要以数学工程作为事业,则由学生今后自己去选择,学校的教育没有必要强迫学生把那些技术练得“炉火纯青”。

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国教育是普及与精英相结合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当平民还是做“精英”。自己选择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艰苦奋斗;选择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地接受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的教学只是点到为止而已。这样的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教育。虽然每个美国人在16岁以前必须接受强制性的教育,但是这种大众化的教育却比较普及,也就是标准比较低,它适合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水平。这是因为中国教育资源匮乏、就业市场受限制以及人文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所以国内的教育只能这样“公平”地实施。中国学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没有选择的余地,美国学生则不同,选择走“精英”道路的少数人,只要艰苦努力、认真学习,力求“精”“深”,同样也能实现自己的“精英”教育。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没有来自社会、家庭强制的压力,所以有一种愉快的发自内心的动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问题之外,在学业课程的选择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

四、从婚恋观看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人以工作的成就为重,美国人以家庭为重,这与中美的文化氛围有关。中国社会从古到今一直倡导为集体、为国家牺牲自我,牺牲小家,媒体采访中国名人或大人物,他们常常说事业太忙,有些人甚至一个月或者几个月都没有与自己的家人吃过一吨饭,更有甚者,孩子或配偶或父母生病都没有时间去探望,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似乎人们都觉得可以理解,挺感动的,甚至觉得高尚,生活中的普通人稍有点事业也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当家人抱怨时,他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而美国人却以家庭为重,如果哪个人的孩子或爱人生病了,而他的丈夫却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陪在家人身边照顾他们的话,他们(大部分人,不含那些特殊行业的人)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不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我要支持你的事业,所以你去忙吧,我自己照顾自己”。不会,美国人包括小孩都很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是否被自己的家人在意和重视,他们把家庭和事业分的很清楚.美国倡导的是 ” EVEN IF YOU ARE RUSHED OFF YOUR FEET, MAKE SURE YOU MAKE TIME FOR FAMILY”.(即使你忙的脚不沾边,也要确信有时间与家人呆在一起.)美国人觉得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只有家人才会不管你成功失败都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他们觉得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事.结束语:从饮食、戏剧、教育、婚恋观的区别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中美文化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差别,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也会相互渗透,所以我们要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已达到更好的交流。参考文献

[1] 吴冰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 邢东 中美文化差异管窥 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 1997[6] 陈

平商务礼仪

中国电影出版社

[3] 邓炎昌,刘润青 语言与文化[M].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罗艳丽 从饮食文化差异透视中美核心价值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

Abstract: Cultural differences, will have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thinking o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behavior and will be produced in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The collective weight of Chinese culture, American culture weight individuals;Chinese culture re-synthesis, re-analysis of American culture: China and the U.S.have different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different.Now from the diet, drama, education, and love and marriag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U.S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第三篇: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从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儿童总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家庭教育对儿童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每种都呈现出与其文化相关的特点。以中、美文化影响下的中美家庭教育为例,两者在家庭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都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不同结果等三方面展开对比。同时希望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帮助更多的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教育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他们更注重孩子能否找个好工作,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望,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为此他们愿意付出所有。基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立场,中国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外只关注他们的智力,希望他们一辈子都在刻苦勤奋的学习。而美国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因此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适应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还有,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他们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和发展。恰恰相反,美国孩子拥有更 多自主权,因为美国家庭更加注重公正和自由。2.教育目的的差异

家庭教育的母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也是觉得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父母最殷切的希望和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而美国家长则更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何每年一度的高考在中国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3.教育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目的导致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家长对孩子往往实行管束性、干涉性、封闭式教育。如在生活上包办代替,包括鼓励孩子只要好好学习,任何家务都不需要做;在社交上过度保护,生怕孩子“学坏”,不愿意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在学习上过于严厉,中国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唯一标准,所以让孩子们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4.教育内容的差异

简单说来,中国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教育的延伸,重视读书,偏重智力的开发;而美国家庭则注重素质教育,让孩子在体力、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二. 产生差异的原因 1.历史背景不同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价值观内敛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和创 造意识;而美国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能够较快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更富有冒险精神。2.经济形势不同

中国人口基数大,就业机会少,压力大,想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很难,而好成绩则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在美国,就业机会多,美国家长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在社会立足即可。3.社会条件不同

截止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养老制度还不很完善,许多家长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中国人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他们也就更希望孩子有个好未来,也能更好地肩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不指望孩子的赡养,只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三. 产生的不同结果

由于教育观念、目的、方式、内容上的不同,中美家庭教育的结果自然也有明显差异。如大多数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能适应社会,面对挑战和挫折;中国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人机交往能力弱;而许多美国孩子缺乏赡养父母的责任感;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亲密。四. 建议

根据中国的特殊形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 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独立意识,自立能力,合作精神;在中国大力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有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篇: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1] Chang, K.C.,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USA: The Vail-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 1997.[2] Feng xueyang.Differences on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Beihua University.2012 [3] Hall.E.T, Beyond Culture.New York: Anchor Books, 1989.[4] Margaret Visor.Evolution, Eccentricities, and Meaning of Table manners.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1.[5] Samovar, 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Hall, E.(1959).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 Doubleday.[6] 杜莉,孙俊秀,高海薇.中西饮食文化比较[C].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7]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 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p.8.[9] 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p.87.[10]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差异的一次比较[J].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p.105.

第五篇: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

中美小学课程文化交流活动学习体会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陈珊:*** QQ364599618关键词:中美教育课程文化创新培养

内容摘要:在这次“天元区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中零距离接触和感受到美方教师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英语的课堂活动,亲身体验纯美式课堂,直观了解美式教育的特色所在。“愉快学习、创新培养、关注健康幸福成长”的美式教育理念与我们天元区教师正在经历的新一轮活力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次活动让我们可以不出国门在家门口直观感受到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以及相关的教育机制,在这样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中对比我们正在经历的活力教育课程改革很容易产生许多的感慨,而这些感慨经过反思沉淀之后或许就是一种学习收获,这些思考与发现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也将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惠及到我们的学生„„

正文:

2011年暑假里天元区教育局联合株洲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了“中美小学学科课程文化交流活动”。天元区100余名小学生15天内在11位美国教师带领下全方位领悟美国小学教育。此次活动的授课地点设在天元区北师大附小教室,美国老师将教室布局进行了许多改变——20个学生被分成4个小组,五张课桌面对面拼在一起,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教室前面摆放课桌的位置是学习区域,教室后面地上铺了垫子、摆放了许多课外书籍的位置是活动区域。老师要求学生们上课前都要先向自己的同桌、组内的同伴们问好。这次活动分三个年级:本地1、2年级学生学习美国小学的一年级课程;

3、4年级学习美国小学的三年级课程;

5、6年级学习美国小学的四年级课程。教学按美国课程设置开课,主要课程有社会、科学、阅读、写作、艺术、音乐、体育。教案、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具都由美方教师提供。美方教师担任各班的班主任,各班以美方教师名字命名。美国教师授课时,由一名中方助教或中方学科老师协助完成授课任务。教学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英语的课堂活动,让中方教育者、家长和孩子们亲身体验纯美式课堂,直观了解美式教育的特色所在。

这次活动不仅安排了我们这些参与活动的天元区一线教师进入到美方老师的课堂听课学习,还安排了中美双方专业教育人士零距离课程文化交流互动的活动——举办学术讲座、教学研讨交流会、观看两国小学生课堂教学录像资料,比较和探讨中美双方教育教学方式的异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相互取长补短。让我们不出国门就现场了解到美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美方教育人士也同样通过此次活动亲身体验到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感受一: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

在这次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中美国情的不同造就了中美教育机制的差异,以及中美教师教育心态、教育理念的不同。曾赴美担任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易文老师告诉我们——她在美国任教3年,美国小学教育比较鼓励个体发展,允许差异化,没有下课铃声,老师觉得可以休息了,就休息,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是通过试卷来进行的,而是通过完成课题等模式。教师跪着给学生发课本、与学生交流,校长不再威严不是权威而只是名为老师们和学生们服务的学校工作者,校长、老师、学生总能那么自由和谐地“混”在一起说说笑笑、唱唱跳跳,这一些被我们中国媒体所报道的特别的教育现象在他们国家或许都不是什么新闻了。在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许多令我感到惊奇和诧异的教育现象,有惊喜有收获有羡慕,然而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面对着各项精细化的、等第森严的评价机制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又不免产生了些许无奈——有些东西想学学不来,有些东西学了用不上。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次中美课程文化交流活动的确是给我们老师的一个福利,在这样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中对比我们正在实践的活力课堂教学让我产生许多思考与发现——

发现一:课堂的活跃,课余的秩序

美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自由快乐与随性是在参加这次体验活动之前就通过一些教育杂志、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所认识了,于是就片面地以为美国孩子好比是“野草”,言行举止都是自由涣散不讲秩序的,以为美国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是没有纪律要求的。从美方教师带来的视频资料中看到他们的学生课堂上的坐姿可以是千姿百态的,学生的打扮允许自由个性甚至是稀奇古怪的,课间在走廊上他们的学生却总是规规矩矩的,总是能安安静静地排队上厕所,课间一切集体活动都是那么的有秩序,食堂里、走道上、厕所外不管有多少学生在一起都能做到不抢不挤、谦和礼让、井然有序„„ 走进这次美国教师的课堂,看到他们带领我们中国的孩子们排队喝水、上厕所,总是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组织教育,从这些细节中我感受到美国教师对“内容”的关注多过于对“形式”的关注。相比之下,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可谓是“从头到脚”“事无巨细”。学生一进校园,各种外表、行为规范无处不在。我们过多地关注形式,却忽视了对心灵、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我们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我也从这一现象中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我们的学生训练得规规矩矩到了课间没有老师管理时学生会那么的喧闹无序了——孩子自由的天性总是需要释放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把孩子管教得愈发规矩课间孩子便会显得愈发的喧闹。而美国教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有的是舒展身心、表现自我的机会,孩子自由奔放的天性没有在课堂上受到任何束缚,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一个有点截然不同的中美教育现象。

和中国教育一样,美国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中美教育视频交流时,Nolan校长说,“在1925年时,美国教育也被国人诟病,被认为没希望。经过改革后,以创新、质疑、自主、探究等为特色的建构活动式的教学得到普遍好评,成为了一种特色。中国的教育在向我们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自己原有的那些好的传统!” 我们授课的班级是四五十人的大班额,不能像美国教师那样太过放松对孩子们的课堂纪律要求,我们期待的学生思维的活跃,张弛有度的活跃。

发现二:师生的平等,快乐的教学

2011年7月12日,在北师大附小教学楼一楼中央的空地上,来此体验美国小学教育的孩子们正进行每日晨会。晨会上,每个班级的小孩子每人手拿一个彩色气球,在倒数声中,集体放手,欢呼着,看着气球冲到空中。然后,在10位外教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大声唱英文歌《The Small World》,在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对唱中,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临近中午时分,似乎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在外教Sam老师的班上,50多岁的Nolan校长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教材,双膝跪行到每个孩子的课桌前和孩子交流,并双手郑重地送上一本教材。为什么要跪着给孩子送书?Nolan校长说:“孩子在看到陌生的大人时,觉得太高,会有一种天然的距离感,当我们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平行时,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最有效的。”这样一些教育现象让我感受到美国教师的师生平等观念是如此深刻,他们不是刻意地将师生平等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而好似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如果没有经过课前的听课指导培训而茫然地走进美方教师的课堂我会看不懂他们好似有些散乱的课堂,不明白美国老师们到底想要在课堂上教授给孩子们什么,会错误地偏执地以为美方教师的课堂仅仅让学生有一些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凌乱的活跃的感官体验活动,没有具体知识的习得。虽然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也越来越强调知识的体验与运用,但我们课堂上的体验性学习的目的性总是很明确的。结果是——在我们的课堂下孩子们体验到的学习乐趣总是有限的,最终留下的只是知识的记忆碎片;美方教师的课堂中总是不漏痕迹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与现实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新的素质教育观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让孩子在学

校中学到的知识受用终身。教师所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而是一种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分析问题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态度、观点与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态度与方式。

思考一:培养创新与打好基础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课程标准,但各州、郡甚至学区都可以自行编订课程标准。从总体上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所占的学分较多,内容广但不深,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修课种类繁多,多达上百种,主要是依据学生升学、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去选择,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

比较我们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我们的情况与美国恰恰相反。大一统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则,灵活与个性不够。目前我们施行的课程方案中,必修课的地位相当突出,教学时数多,知识要求高,统一的课标,甚至是统一的教材。

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中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而美国则侧重于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从本质上讲,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是美国基础教育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中国与美国的基础教育,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优势的相互融合才是最优的。如今,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弥补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传统上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国的教育应该是在基础的基础上加大创新。

思考二:“学多悟少”与“学少悟多”

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做太多的作业,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我们的老师们也基本上不会鼓励和挖掘孩子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反观生活在美国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们基本上没有家庭作业,14时放学后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即便是考试,老师也不会给学生排名次,学生们也从不在意谁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个孩子有某种特长,则会受到其它同学的羡慕和尊敬。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老师普遍认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远远比那些书本上枯燥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的抽象理论重要得多。

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好的立论之一,就是中国的学生常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拿金牌。但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我们的学生是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才“打造”出结果来的,所谓的成绩,也只是集中在学科的解题技巧上,而不是在实际运用和发明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只是局限在做题,解题上,而非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试想,如果我们把孩子有限的时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戏的题海上,那么,他们勇于参与实践的时间和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美国明显高于我国。美国的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去图书馆查文献、找数据来完成一个正规的项目。他们的命题完全从兴趣出发,极为广泛,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环保到动物保护,应有尽有,而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只有到大学毕业才能完成的

下载中美文化差异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文化差异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美校园文化差异

    论中美校园文化差异 作者:导师: 摘 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与美国的交流日益增多,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两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

    论文《浅议中美课程文化差异》(范文)

    中美小学课程文化交流活动学习体会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白鹤小学 陈珊:*** QQ364599618 关键词:中美教育 课程文化 创新培养 内容摘要:在这次“天元区中美课程文化......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 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美文化差异小故事

    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小例子 昨天中午不知道怎么忽然打嗝, DC said:my grandmother told me, if you are burping, it means you are lying; JH said:My grandmother told me,......

    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 中美日常生活里的文化差异(一) 来到西雅图不久,我就感受到了中美之间文化上的明显差异,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差异也处处可见,有些差异还挺有意思的......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电影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的种种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本学期我选修了这门课程,更是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当然中外文化差异体现......

    《喜宴》反映中美国家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摩擦的火花,在这火花中差异也被照耀的愈加明显,电影《喜宴》就是这样一簇火花照耀出中美文化的差异与碰撞。 《......

    (英语毕业论文)论中美送礼文化差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