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03:0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⑤过群居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 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④能够人工取火。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第二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一、半坡聚落

1.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

2.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半坡居民种植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4.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5.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还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河姆渡聚落

1、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来耕地。

3、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已经会挖掘水井。

5、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早期的农耕文化。

三、大汶口聚落

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遗址。2.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3.陶器有黑陶和白陶。简答题

一、你认为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是怎样产生的?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人们在采集狩猎的过程中发现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有意识的培植可以使用的植物和饲养动物。于是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

影响:改变了“竭泽而渔”的方法,发展成可持续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我们的祖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的。

二、导致干栏式建筑与半坡半地穴式房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主演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启示: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皇帝

1.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2.炎帝的功绩: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③发明陶器;④开辟集市。3.黄帝的功绩: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②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仓颉)、历法、算数和音乐;③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5.战争:

①涿鹿之战:黄帝和炎帝VS蚩尤

炎黄胜利 ②阪泉之战:

黄帝

VS炎帝

黄帝胜利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尧舜禹“禅让”与大禹治水

1.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2.什么是禅让制?

像尧、舜、禹这样,通过民主推举有才德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3.禹的功绩:①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

②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4.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灭陈,统一南北。

2,大运河的开通:

①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开始时间:605年。

③隋炀帝

④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⑤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3,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河流。

4,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下令合并州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5,唐太宗任用的重要贤才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6,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7,唐玄宗统治前期实行的政策: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使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8,唐朝盛世经济繁荣体现在三方面:农业的繁荣,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农业的繁荣表现有: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蔬菜有很多新品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筒车。

唐朝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9,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日趋衰落。

10,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所做的贡献。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下列说法科学的一项是()

A.西方人认为,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B.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D.外星人创造了人类

2.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 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 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

3.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5.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A.一大群男女在呐喊着追逐一只野猪,想将它赶到预先设好的陷阱中去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肿骨鹿

C.十几个男女老幼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吃完晚饭后,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着火堆来照明和驱赶野兽

6.下列远古原始人类,就其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类()

A.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干栏式房子 B.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C.半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子 D.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9.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山顶洞人相比,说法错误的是()A.工具的制作技术更先进

B.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D.贫富分化距离进一步拉大

11.《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4.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怀念先辈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的中国人,包括许多的海外华人,都要聚集到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庙,举行隆重的祭陵仪式,来表达对这位华夏之祖的景仰之情。人们祭拜的历史人物是()A.炎帝

B.黄帝

C.尧

D.大禹

15.“禹穴居时,以

为兵。”“

”应该填入的是()A.木棒

B.石器

C.铜

D.铁

1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的。其中,汉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它的前身是()A.炎黄族

B.半坡氏族

C.华夏族

D.元谋人

①挑选的是有才有德的人 ②受到百姓的爱戴 ③新一任首领在以前都经过了长期实践的锻炼和大家的考察 ④新一任首领的产生,都要经过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古书《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绘的是什么社会的情况?()

A.原始社会

B.理想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9.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进行环球旅行时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欧洲人到南美洲7.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与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17.“禅让制”曾是原始社会更替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对这一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8.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段古文描 1 的火地岛,将一条被子送给岛上一位土著居民,这位居民将被子撕成一条条布片,平均分给了氏族的每一个人。这表明()A.火地岛气候炎热,不需要外人送的被子 B.火地岛上的居民道德水平高,没有私心

C.原始社会早期还没有私有观念,平均分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D.火地岛的居民没有认识到被子的真正价值,所以随意处置

20.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是()A.人类的起源 B.人类的发展 C.从猿到人的演变

D.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题(21题18分,22题18分,共36分)21.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遭受水土流失的土地,不仅庄稼长不好,连野草也不愿在这里扎根。

──初中语文三年制自读课本《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的伟大成果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材料一后,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两大发源地是什么?(6分)

(2)古代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必然原因?(6分)

(3)读了上述材料后,结合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的感想。(6分)

22.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下图所示的文物是在我国某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它们是哪一原始人类曾经用过的吗?(3分)

(2)根据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9分)

(3)要进一步探究这一原始人的生活情况,除了从出土文物中可以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呢?(举出两例即可)(6分)

三、动脑探究(12分)

23.下图展示的是某一远古原始人类遗址出土的遗物。

拜祖大典盛况空前

台湾同胞祭祖

陶鬶,最先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煮水器,前面有斜伸出来的长嘴,后面有一个把手;椭圆形的肚子下面连着三只空足。陶鬲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着三只空足。请观察上面的陶器,分析一下:为什么原始人要设计这种样式的陶器来烧水、煮食物?

四、问题解决题(12分)

24.今年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上万名炎黄子孙齐聚陕西黄陵乔山,公祭黄帝。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在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答案:1.C2.C3.B4.D5.C6.D7.B8.D9.C10.D11.C12.D13.C14.B15.C16.C17.D18.A19.C20.D 21.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3)感想: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2.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3.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1)满分6分。说出两个给满分。(2)满分6分。采意给分,能说出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等即可。[](3)满分6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山顶洞人(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了爱美等。(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3分。(2)满分9分。说出磨制、钻孔技术,给4分;说出缝制衣服和爱美给4分。采意给分。(3)满分6分。能举出2种途径,即可给6分,酌情给分。23.答案:三足造型稳定。空足的设计,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把食物煮熟。把手安在背上,防止烫伤手。造型美观等。评分说明:总分12分。采意给分,能说出2个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24.参考答案:清明祭祖活动对于提高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的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评分说明:满分12分。答案多元,采意给分。能围绕“祖先”“凝聚”“团结”去说更好。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答案:1.C2.C3.B4.D5.C6.D7.B8.D9.C10.D11.C12.D13.C14.B15.C16.C17.D18.A19.C20.D 21.答案:(1)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亚非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这是有着必然原因的。大河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有利于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人类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从而产生了文明。(3)感想:我国境内早期的原始人类大都生活在大河流域。如元谋人生活长江流域,半坡人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等。这充分说明: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源。2.生态环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前途和人类命运。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类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3.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1)满分6分。说出两个给满分。(2)满分6分。采意给分,能说出水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等即可。[](3)满分6分。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山顶洞人(2)制作这样的装饰品和骨针都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这就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骨针和装饰品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山顶洞人已学会用骨针缝制衣服,还懂得了爱美等。(3)上网查找、去图书馆查找、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评分说明:总分18分。

(1)满分3分。(2)满分9分。说出磨制、钻孔技术,给4分;说出缝制衣服和爱美给4分。采意给分。(3)满分6分。能举出2种途径,即可给6分,酌情给分。23.答案:三足造型稳定。空足的设计,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时候,因为同火的接触面比较大,所以能够很快地把水煮沸或把食物煮熟。把手安在背上,防止烫伤手。造型美观等。评分说明:总分12分。采意给分,能说出2个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24.参考答案:清明祭祖活动对于提高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黄帝作为华夏族的祖先,在当时凝聚起了族人的创造力,开启了中华5000年文明。我们缅怀和祭祀他,就是要继承黄帝的“凝聚”和“创造”的精神,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创造力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评分说明:满分12分。答案多元,采意给分。能围绕“祖先”“凝聚”“团结”去说更好。

第四篇: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知识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

① 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遗迹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② 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点二 北京人的发现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知识点三 北京人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采用不同的打制石器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靴器,石锤和石砧等猎取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课顺口溜总结: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会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知识拓展 山顶洞人

1.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缝纫技术。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三万年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会创造和使用工具。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时间:约6000年。

2.生活地点:黄河流域陕西东部半坡村一带。

3.生产生活:

(1)居住: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穴和烧制窑厂。

(2)饮食: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等。

(3)农业

① 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用石器和骨器,角器,从事农业生产。

② 种植水稻。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5)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为彩陶(代表:鱼纹彩陶盆)。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7000年左右。

2.生活地点:长江中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生产生活

(1)农业工具以骨耜(si)最为典型。

(2)人工栽培水稻,说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畜牧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4)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是黑陶,(代表:猪纹陶钵),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有中国最早的织布机,会养蚕缫丝。

(5)居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的木构建筑干栏式房屋,有木结构的水井(最早)。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最早栽培粟:黄河流域,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0年。

3.原始农业

① 时间:距今9000-7000年。

② 范围: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③ 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发展到 用耒(lei)耜(si)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④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早期社会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概况

(1)黄河流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逐鹿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

(1)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相传黄帝时期的发明

衣食住行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文化艺术

仓颉(jie):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3.这些远古传说,反应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首领先后顺序:尧-舜-禹

①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②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止水,解除水患。

③ 禹: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失败,禹总结经验教训,不辞辛苦,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五篇:八下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建设和发展,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经济建设。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从事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

1949年3月25日,各界代表在西苑机场欢迎毛泽东等到达北平

进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机构。

▲在开国大典上,人们听到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左图)毛泽东和部分政协代表的合影。(右图)

▲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首先倡议并得到多数民主党派的支持后,由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其任务原本是要准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所以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是很快就被国民党政府撕毁。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解放战争获得基本胜利、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已经结束的历史时刻举行的,其任务就是要正式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机构,决定新中国的国家象征,产生国家政权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要领导人等。)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

▲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①国旗(由曾联松设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②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旋律激昂,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艰巨的民族复兴任务,需要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义勇军进行曲》能够永远警示我们勿忘国耻,激励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卧薪尝胆,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崛起而努力不懈地学习和工作。)

▲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抗战时则以重庆为“陪都”),改北京为“北平”,其

中南京也曾在1937年沦于日寇铁蹄之下,被屠杀30万人以上。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古今中国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在位自定)→“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

▲会议怎样产生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政治协商成为新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则是根据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召开的,除了时间先后承继外,会议内容也是先后承继的——前者是“纲领性”的,后者是具体“执行性”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了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还做出了什么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B.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意义: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②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 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新中国的成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在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分裂的状态,这种状态由于西藏的和平解放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1.西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1951年)

2.西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3.毛泽东两边的西藏代表分别是谁?(左边穿深色袈裟的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穿浅色袈裟的是**额尔德尼。)《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

议》在北京签订

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

▲建立一个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那么49年新中国的建立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呢?

①政治上: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失去民心,腐朽政权土崩瓦解。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政治上有相当大的主动权。②经济上:国统区经济通话膨胀严重,经济面临崩溃。解放区经过土改和中国共产党的经营,经济形势优于国统区。

③军事上:国民党军在全国的军事一败涂地,不堪一击。解放军在军事上接连取得重大胜利,势不可挡。

④意识形态:国民党的统治彻底失去信任,共产党的政策获得拥护。▲①召开政协会议

时间:1949年9月21日 地点:北平(北京)

代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华侨等

决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政协会议的性质:临时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建立

▲建国后,当时祖国大陆的形势并不太平。在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盘踞着上百万国民党残余军队、特务和武装土匪,西藏地区还未解放。为把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政治和军事行动 建国后的和平统一事业

(1)追歼国民党在大陆和沿海岛屿的残余势力

①解放大西南:相继发动湘粤、广西、西南等重大战役;云南、西康等起义;海南岛的解放。

②西藏的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

(2)对祖国完全统一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区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二、最可爱的人

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根据《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第一次战役的熙川、介川,第二次战役的宁远、五老,第三次战役的上甘岭,第四次战役的横里,第五次战役的县里

▲黄继光与邱少云的事迹中,各有什么特点?(前者是在上甘岭用胸膛堵敌人枪眼的英雄,后者是在另一个高地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不动摇的好汉。)

他们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

▲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A.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朝鲜爆发内战”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政的原因,不是我们出兵的原因。总之,美国悍然出兵在前,我们被迫出兵在后,我们不存在着干涉朝鲜内政的主观动因。

▲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吗?(不能)为什么?(必须制止美国的侵略,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只有援助朝鲜,才能伸张国际正义;正义的力量最终将会战胜邪恶力量——历史所昭示的真理。)他们把美国侵略军赶到“三八线”【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附近。)▲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②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土地改革

▲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从1950年10月到1953 年7月,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陷进了可怕的泥潭。他们的将军克拉克最终作为一个“美国没有获胜的战争指挥官”,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宣告了正义者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A.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B.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C.朝鲜军民密切配合;D.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质;E.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的战歌,他们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被称为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原因: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的邻国受强国的欺凌;②美国侵略军直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港登陆。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①抗美援朝战争何时开始?何时结束?(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定《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役?结果如何?(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果是五战五捷。)

③通过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通过示意图,我们可以发现志愿军不断地取得胜利。

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

▲①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②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①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②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建国后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土地改革: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开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束:1952年,基本完成,除少数民族地区外。(1952年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开始社会主义改造。)

影响: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中国的地主阶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不可能像苏联那样把他们赶尽杀绝。不

给他们分土地,就是不给他们生路,这样会引起非常大的社会动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2)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国家当时的政策是“扶持贫农,团结中农,对地主和富农进行斗争。”也就是一个阶级打到另外一个阶级。宣扬的是阶级对立的思想。)

(3)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土改后,中国由过去的土地私有制转变成了土地公有制。也就完成了社会主义在农村的改造。结束于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4)“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分田到户,按人口分地,土地属于农民。保护农民权益。)

(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可以让他们自食其力;保存富农经济,可以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6)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建国后是把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土地所有权归农民私人所有。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公有制,农民只有使用权经营权)

(7)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吗?(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对于农村的各项优惠和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议: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四、总结

一、简述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请说一说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答:(1)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3)内容:①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①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②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④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有何意义?)

答:(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每个人的成长都带有时代的印痕,小华的爸爸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名字叫建国,那么他今过多少岁的生日?请你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答:(1)2013-1949=64岁(2)意义:同第2题

4.建国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但现在在外国势力扶持下的**集团长期从事分裂中国的“西藏独立”活动,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的分裂活动都是不得人心的。并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西藏现在已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了?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两位?西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西藏的现在,并展望一下它的未来。

答:(1)史实:①唐朝时,唐政府先后把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当时称吐蕃),加强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后来,吐蕃首领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②元朝的时候,元政府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隶属中国版图。③明朝时设都指挥使司,清朝时确定了西藏地区的首领**和**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与**和**共同管理西藏。由此可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2013-1951=62周年

(3)阿沛·阿旺晋美和十世**

(4)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

(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后,西藏被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西藏的明天会更好。

5.小光是低年级的学生,每次升旗仪式,他都为《国歌》雄伟的旋律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你能否为小光解答以下问题吗?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

答:(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2)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指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

(4)不过时,《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不参战会使我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从而影响国内的经济建设。

(3)参战与否是和国家利益密切联系到一起的,我们要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要树立高度的爱国情感和立志为祖国奋发学习,为祖国争光的信念。

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向“邻人”大规模派兵的共有两次,请你说出这两次出兵的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的结果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这两次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的思想,使我们警钟长鸣。

6.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人们经过那里的时候,都要驻足观看,在上面雕刻着碑文,在基座四周,嵌有十副巨型浮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立此碑的目的是什么?(或碑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诵读碑文,我们浮想联翩,无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至今我们还历历在目,作为肩负重任的青少年,你有何感想?(3)在基座上的十副巨型浮雕概括表现了近百年来中国革命的历史,你能猜一猜这十件重大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吗?(4)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你准备增加哪些内容?

答:(1)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中国革命胜利的取得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无数人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决不能忘记他们,也不能辜负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发扬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立志报国,做全国发展的好学生。

(3)这十件大事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

(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7.“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大,不参战的损害极大。”这是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请你回答:

(1)毛泽东当时认为什么必须参战?中国最终以什么形式参战的?

(2)参战的利益是什么?不参战有什么损害?

(3)参战与否是与什么联系到一起的?我们应该树立起什么样的意识?

答:(1)因为美国的侵略活动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形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情司令的带领下开赴朝鲜与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参战的利益,抗击美国侵略,可以巩固人民政权,赢得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可以壮大新中国的志气,提高中国的国际威

答:(1)第一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二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2)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妥协退让,卖国求和;新生的中国政府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

(3)启发:不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还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以为人民的斗志等因素,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的和平。

9.2004年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人民政府2004年的农业政策与建国后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是什么?它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

答:(1)共同出发点: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3)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

10.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或为什么这次运动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针对这次运动的完成你有何感想?

答:(1)这次运动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2)答土地改革的意义略

(3)感想:中国农民两千年来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农民才能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11.新中国成立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结果怎么样?有何意义?

答:(1)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各省后,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运动,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3)1950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答:(1)目的: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3)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5.列举抗美援朝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2.从爷爷奶奶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解放前的中国农民生活大都十分的困苦,通过学习历史,你知道他们贫穷落后的根源吗?这个根源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运动被消除的?请你举出两部反映这一运动的小说。

答:(1)根源: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2)通过1950年—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丁铃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1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中国人民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二、列举题

1.列举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党和人民进行的两大运动并说出它们的时间。

答:1950年10月—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运动;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运动。

2.列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召开的几次重要的会议。答: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列举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事迹。

答:黄继光:在上甘岭的一次战斗中,他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

邱少云:在志愿军某排执行潜伏任务时,敌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最后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4.列举土地改革的目的、原因、内容。

答:开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结束: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6.列举土地改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答:开始: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束: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列举出几部反映从1949年—1953的这一时期的影片及相关的历史的事件。

答:《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甘岭》、《英雄儿女》(抗美援朝)《创业史》(土地改革)

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 姓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1)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2)统治机构更加腐败。(3)毒害身......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共5篇)

    英语新目标七年级单元知识点 Unit 1. 短语 1. name’s=name is名字是 2. I’m=I am我是 3. she’s=she is她是 he’s=he is 他是 you’re =you are你(你们)是 they’re=they a......

    2013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 散步 一、字词 分歧: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霎时: 极短时间 拆散: 使家庭、集体等分散 粼粼: 形容水的明净。 熬: 忍受、艰苦支持 信服 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 每......

    最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定稿)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②特点:传子(家天下) 2、分封制 ①含义:封邦建国②目的:为了进行有......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合集]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对现在的事情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文5篇]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下面小编给大家分......